2022年2月26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二)–第39集 五出要界(上)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今天我們要來跟大家談談平實導師著作《阿含正義》第五輯第七節裡面的「五出要界」。那什麼是「界」呢?這個界就是功能的意思;那所謂五出要界就是在講五種出離的方法,它具有出離的重要功能,那就是欲出要、瞋恚出要、嫉妒出要、色出要以及身見出要。

在說明這五出要界的義理之前,我們先跟大家來大略的介紹:在佛法裡面,也就是三乘菩提裡面,它有共道與不共道的部分。共道的部分是說三乘共有的解脫道,也就是三乘行者都要修的法道;那不共道的部分,就是大乘獨有的佛菩提道。那二乘菩提是屬於解脫道的修證,也就是經由斷我見、斷我執,以及斷我所執以後,所有煩惱障的現行全部都滅盡了,從此不在三界中受生,也就出離三界生死苦。而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證則是從六度波羅蜜的熏習開始,也就是從外門廣修六度萬行,再由四加行來斷我見,雙證能取與所取都是空,再進一步參禪來證得第八識如來藏,而般若正觀現前;也就是以修證第八識如來藏為根本,然後再次第進修,具足菩薩五十二個階位的修證以後,最後成就究竟佛道。

可在這整個過程當中,大乘菩薩同樣也是要斷除煩惱,也是要修證解脫的法門。二乘菩提的行者,他雖然可以斷除煩惱障來取證解脫果,但也只斷除三界愛的現行,也就是只能斷除見惑與思惑;對於三界愛的習氣種子,他就沒有能力去斷除,他也不知不證大乘菩薩所親證的第八識如來藏。可大乘菩薩除了要能夠斷除三界愛的現行--也就是見惑與思惑的部分,還要斷除三界愛的習氣種子,更要斷除對法界實相心的無知;那也就是說,菩薩要親證實相心如來藏,要打破無始無明、乃至斷除無量塵沙惑的上煩惱。可這些煩惱的斷除是不共外道凡夫,甚至不共二乘聖人,這是大乘菩薩才能斷除的所知障所含攝的煩惱,所以說大乘佛菩提道的所修、所行是函蓋二乘解脫道。換句話說,大乘菩薩同樣要修證那二乘人所修證的解脫果--也就是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但是大乘菩薩不取證無餘涅槃,要保留一分思惑潤未來世生-也就是所謂的留惑潤生-他要繼續來人間行菩薩道,乃至最後能成就究竟佛道。

以上所說,我們把三乘菩提裡面所謂共道與不共道的部分作了一個大略的介紹。那主要就是說:各位菩薩如果您能夠依平實導師著作《阿含正義》,依照書裡面所開示的正知見如實去修阿含解脫道,將來到達慧解脫時,若菩薩您能夠生起一分思惑留惑潤生繼續修學大乘佛菩提道,成為一個留惑潤生的大菩薩,這樣就可以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那將會是眾生之福。

我們話說回來,這五出要界它跟三乘共有解脫道的三果心解脫、以及四果慧解脫的實證大有關係;也就是說:這五出要界,它是一切在解脫道上已經證得初果、二果的學人,當他想要進一步去證得三果心解脫、或四果慧解脫時,這將是一個重要的行門了。各位菩薩,若您在恭讀《阿含正義》前面所有的章節之後,有如法去實修、並且一一的加以實際觀行,已經進入了初果、二果,那麼這五出要界的內容,對您來說就是有切身關係的行門了;因為您可以依據它來進一步取證三果心解脫、乃至四果慧解脫,這就是 佛特別施設五出要界的一個目的。

再說解脫果的實證有它一定的次第性,不能夠說還未證得初果之前就想要證得二果;也就是說,必須先斷我見、斷三縛結成為初果須陀洹之後,再來求證二果。可初果人就只有解脫的見地,他的覺知心對欲界五欲仍然還是會繼續貪愛,所以見道以後有了初果的見地,還是要再憑著初果的見地繼續再修道,要努力去修除五蓋、也要遠離欲界五欲的貪愛,譬如對於五蘊我的貪愛,以及我所的貪愛都要斷除。我所的貪愛就包括色、聲、香、味、觸,或者說財、色、名、食、睡,以及眷屬等等我所的貪愛;漸漸的要讓這些貪愛減少,漸漸的轉為淡薄,成為薄貪瞋癡的二果斯陀含。那麼成為二果斯陀含之後,再繼續跟隨真善知識平實導師多聞、熏習正法,修斷欲界五欲的貪愛,並且修學定力,在未到地定成熟以後,再加上已經修除五蓋的緣故,有一天突然就發起初禪了。如果發起初禪不退失,就能夠解脫欲界的繫縛,然後再繼續不斷地深入觀行,再把五下分結斷除,成為三果阿那含,就是所謂心解脫的三果人。

那什麼是心解脫呢?心解脫就是指已經斷我見,已經發起初禪不退,已經遠離欲界貪愛,覺知心已經解脫於欲界貪愛了,就叫作心解脫。這個心解脫的取證,它是菩薩您在自我判斷-解脫道修證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當您確實取證心解脫時就會知道:這個慧解脫果,將會是您不久以後確實可以親證的,因為慧解脫阿羅漢,對於「不受後有、我生已盡」是可以自知自作證的。可是在這裡我們要特別強調一點,就是三果心解脫的取證必須要以斷我見作為基礎,再加上發起初禪不退作為條件,所以平實導師在《阿含正義》裡面就特別指出:「有證得初禪的凡夫,沒有不證初禪的三果人,也沒有不證初禪的慧解脫阿羅漢。」(《阿含正義》第四輯,正智出版社,頁1206)那意思就是說:如果沒有發起初禪不退,就不能自稱是三果人或四果阿羅漢;這是任何人在勘驗三果以及四果的標準之一。可是如果沒有斷我見,他只是發起初禪,那又跟解脫道的實證無關了。

接下來我們就簡單介紹三果所要斷的五下分結,因為在三界裡面以欲界為下分,那既然三果要能夠遠離欲界生,就是要解脫於欲界的繫縛,那就是要斷除五種下分結。在平實導師著作《甘露法雨》書中就有開示說:首先就是要斷除二果人還未完全斷盡的欲界五欲貪,也就是二果薄地所殘餘的那個欲界五欲的貪愛,要把它永遠斷除,就叫作「欲貪永斷」。再來就是斷瞋結,就是說對於欲界裡面的違逆境界心裡還會生起微微的瞋,這也要把它斷除不能再現行,永遠不再生起瞋的身行與口行,更不會轉生那所謂恨、怨、惱等後續的心行,就叫作「瞋結斷」。再來就是斷身我見,就是說對於色界天身,包括禪定中所發起的色界身,以及色界的覺知心、定境中的定心,能夠確認它的虛妄性,於是斷除色界我見,不再妄計色界身心為常不壞我,就叫作「斷色界身見」。其次就是要斷戒禁取見,這是說外道依於對色界身心的錯誤認知,所生起的不如理的作意、妄求色界定境的修證,以為那就是涅槃;那外道由於虛妄想的緣故,於是施設了不如理的戒禁,以為說那是證得涅槃必須要受持的戒禁。三果人對於這些更深細的戒禁取見,他也已經斷除了,就叫作「斷戒禁取見」。接著說斷疑見,這是說三果人對於外道誤認為色界境界就是涅槃的修證,三果人對這個已經如實知見了,並且對於諸方外道大師是否斷除色界身我見也都能夠如實觀察,也都能夠了知諸方外道大師所說他已證得涅槃的虛妄所在,並且對於諸方外道大師是否證得涅槃,從他們的言語、著作就能夠正確的判斷,一點疑惑也沒有,就叫作「疑見永斷」。就這樣斷盡五下分結成為三果人,那也就是說三果人的身口意行永遠不會再墮於欲界法,跟欲界法相應的貪與瞋全部都斷除了,初禪永遠不退失,那三縛結的上二界細相也都具足了知並且遠離了。

三果人再繼續進修,進一步要去斷五上分結成為四果阿羅漢。因為在三界裡面是以欲界以上的色界、無色界為上分,所以叫作五上分結。四果所斷的五上分結,首先就是要斷除對色界三種妙欲的貪愛,也就是對色界天身的高廣姝妙、色界天人的微妙音聲、以及色界天身所產生微妙的身觸之樂,對於這三種色界妙欲,要去觀察它的虛妄不實,這樣子去斷除色界貪。接著再說無色界貪的斷除,就是進一步去觀察「無色界有」是虛妄的、四空定裡面的微細覺知心就是意識,屬於十八界所含攝,是無常虛妄法,從此不對無色界一切境界起貪,心超越於三界,這樣斷除無色界貪。接著掉舉結以及慢結,這些也都要把它斷除。另外還有一個癡結也要把它斷除,癡結這是說無色界一切境界都是虛妄不實,但是外道對涅槃有虛妄想,誤認為無色界境界就是涅槃,所以產生了許多虛妄不實的邪見,這就是對於無色界的愚癡結,這也要把它斷除,叫作五上分結的癡結永斷。就這樣把五上分結永遠斷除,叫作慧解脫阿羅漢。所謂慧解脫,就是指已經遠離無明遮蓋,這屬於解脫道上的修證。

我們對三果心解脫以及四果慧解脫作了以上概略性的介紹之後,接下來就要進入這個章節的主題:五出要界。關於這五出要界,我們來看一段《長阿含經》卷8裡面佛的開示:【復有五法,謂五出要界:一者比丘於欲不樂、不動、亦不親近;但念出要,樂於遠離,親近不怠;其心調柔,出要離欲;彼所因欲起諸漏纏,亦盡捨滅而得解脫,是為欲出要。瞋恚出要、嫉妒出要、色出要、身見出要,亦復如是。】那大意是說:又有五個法,也就是五種出離的重要功能,第一、是說比丘對於五欲不再愛樂,不會因為五欲而動轉他的心,也不再親近五欲,他的心裡就只有憶念著出離五欲的重要功能,並且樂於遠離五欲,親近欲出離而不懈怠,他的心也已經調和柔軟,對於出離欲界的首要心行已經證知,所以遠離欲界法;之前因為五欲所產生的種種欲漏纏縛,也全部都捨離消滅了,已經得到解脫了,這就是出離欲界的重要方法。至於瞋恚出要、嫉妒出要、色法出要、以及身見出要,也都同樣是這個道理。

在這一段經文裡面,佛宣說了五種出離的重要方法:第一、欲出要,就是說遠離欲界五欲的貪愛,才能發起初禪,才能獲得三果心解脫的證境。第二、嫉妒出要,就是捨離嫉妒心,這是伴隨欲出要而成就的;修這兩種出要,可以獲得三果心解脫的功德。至於瞋恚出要以及色身或色法的出要,那是出離色界,增益三果證德的重要方法。至於比較粗糙的身見斷除,那是取證初果見地功德的重要方法;至於極微細的身見,那是屬於有漏以及無明漏所含攝,也就是說所謂的我執,其實還是屬於我見的部分,屬於比較深細的我見。所以如果能夠觀察身見到極微細的地步時,那有漏與無明漏就可以斷除了,就可以依三果心解脫的基礎,進一步去實證四果,成為慧解脫阿羅漢。

所以這個章節所要討論的五出要界,對於想要取證三果、乃至四果的學人來說,是個重要的行門。換句話說這五種出要界,它是針對那對於五蘊的我所貪愛執著非常強烈的學人,所作的一種特別加強的觀行。倘若在聽聞正法的正知見以後有如實去加以觀行,確實斷我見之後,卻始終無法取證三果、無法斷盡我執,也就無法出離三界生死苦。所以 佛特別教導這五種出要界。

時間的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292-a18_039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二)–第38集 滅盡十八界方是無餘涅槃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弘法節目,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滅盡十八界方是無餘涅槃」。

無餘涅槃中,除了涅槃本際如來藏獨存以外,無有任何一法可以繼續存留,故說滅盡十八界方是無餘涅槃,所以《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1的偈頌才會說:【本際寂滅無盡滅,無有方所無住處。】因為本際如來藏不與六塵相應,無有見聞覺知,故名寂滅;又世間一切法皆滅盡無餘,無有一法可當情,故說無盡滅;如來藏無形無相,不是三界內的法,故無有方位處所。如 世尊在《大般涅槃經》卷32,告師子吼菩薩言:【常法無住,若有住處即是無常。】而涅槃本際中的如來藏是真實而常住的,故無有住處。因此無餘涅槃是絕對待、無境界的法,所以法樂比丘尼在《中阿含經》卷58,告訴毘舍佉優婆夷說:【涅槃者,無對也。涅槃者,以無羂過、羂羂滅訖。】所以說涅槃是絕對待的法,無對的法就無二,無二故無所得。然而世間法都是相對待的,相待的法就有二,有二就有繫縛,有繫縛就是戲論法,是戲論法就有所得。請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25:【佛告善現:「諸有二者名有所得,諸無二者名無所得。」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云何有二名有所得?云何無二名無所得?」佛告善現:「眼、色為二,乃至意、法為二,廣說乃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諸佛為二;如是一切有戲論者皆名為二,諸有二者皆有所得。非眼、非色為無二,乃至非意、非法為無二,廣說乃至非佛無上正等菩提、非佛為無二;如是一切離戲論者皆名無二,諸無二者皆無所得。」】。

此將經文解釋如下:佛告訴須菩提說:「所有有二的法都叫作有所得,所有無二的法叫無所得。」長老須菩提又跟 佛稟白說:「為什麼有二的法名為有所得?又為什麼無二的法名為無所得呢?」佛陀告訴須菩提說:「眼根、色塵為二法,乃至意根、法塵為二法,廣說乃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諸佛為二法;就像這樣,一切有戲論的法皆名為有二的法,所有有二的法都是有所得的法。不是眼根、不是色塵為無二,乃至不是意根、不是法塵為無二,廣說乃至不是佛無上正等菩提、不是佛為無二;所以說一切離戲論的法都名無二,所有無二的法都無所得。」

由此經文可知:菩薩所證的涅槃是無對、無所得的法,是一切羈繫永滅的法,是離一切戲論的法,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卷1才說:【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因為涅槃中的如來藏無五陰ヽ無六根、無六塵,乃至無有十八界;有二的意根與意識才有無明,意識有了解脫的智慧,才說無明滅盡,乃至有二的法,就是有生滅的法,有生法就會有老死的法,解脫了生死輪迴的法,才說生死已盡,不受後有,也就是老死已盡。但是涅槃中的如來藏無有這些相待的二法,乃至無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的法可以修行,以及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成佛,要修行的是眾生,是有二的法,而如來藏非是眾生,祂本來就是佛、就是法身。

阿羅漢入了無餘涅槃,一切法都滅盡無餘,別說阿羅漢的解脫智慧──無無明或無明永盡不見了,乃至連阿羅漢自身十八界也滅盡無餘,自然沒有明與無明可說了。有老死是眾生,老死永盡是得道的阿羅漢,而涅槃中沒有這些法,乃至如《心經》中所說的:【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菩薩證得了涅槃中的如來藏,祂是無有苦集滅道的四聖諦,沒有智慧也沒有所得,有智慧是菩薩的意識心,是有二的法,所證的如來藏和智慧不相應,自然無所得;菩薩以轉依所證得的如來藏,以無所得的心來行智慧到彼岸,心中便無所罣礙,因為心無罣礙,在世間輪迴生死度眾便無有恐怖,因此遠離了常樂我淨的夢想顛倒,從此菩薩不再像眾生般活在夢中不知夢,已從夢中覺醒故,知道在這世間的一切所作所為都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因此菩薩依此而究竟涅槃。

法樂比丘尼又為何說:「涅槃者,以無羂過、羂羂滅訖。」也就是說,涅槃沒有被羈繫的過失,阿羅漢所有的羈繫在入涅槃前都滅訖無餘,因此阿羅漢想般涅槃,必須斷盡我見、我執,所有的無明現行都要斷盡無餘,最後入涅槃時,乃至連自我的五蘊十八界都得滅盡。此時的涅槃,連阿羅漢都不見了,自然沒有被羈繫的過失,所以說涅槃者,羂羂滅訖。

佛在阿含部的經典中教導弟子們說,如果想要出離三界生死苦,必須滅盡十八界入無餘涅槃,而在涅槃裡是不許有自我的存在,也不許有欲想、六塵、禪定想;有想就是有我,有我就有生老病死苦,這樣就不能解脫生死,入不了涅槃。請看《中阿含經》卷18:【世尊告曰:「阿難!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若現世欲想、後世欲想,若現世色想、後世色想及不動想、無所有處想、無想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是謂自己有。若自己有者,是生,是老,是病,是死。阿難!若有此法,一切盡滅無餘,不復有者,彼則無生,無老、病、死。聖如是觀若有者,必是解脫法;若有無餘涅槃者,是名甘露。彼如是觀、如是見,必得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所以 佛告訴阿難說:多聞的聖弟子一定要去觀行,只要對現在世或未來世有欲或欲想,也就是說存有貪愛的欲望,或是對現世的色塵乃至未來世的色塵有貪念或期望,或對色界天、無色界天、無想天存有妄想,這一切的想都是無常的法,是苦法、是生滅法、是有我的法,只要有我就有生老病死。佛對阿難說,如果能夠將一切法滅盡無餘,就不再有生老病死,這就是聖者所觀行到的解脫法,就是無餘涅槃,是甘露法。如果能夠如是觀行,如是見道,必定能斷除欲漏、有漏乃至無明漏,得心解脫或慧解脫,解脫已,便知自我的生死已到盡頭,所修的清淨行也已經建立,所作所學都已成辦,不再更受後有之身,對自己的所知已經知道都是真實的。

佛經常告訴比丘們,要知道色受想行識五陰無常的道理,如能善知五陰是無常變易之法,便能厭離五陰,滅卻貪求五陰的欲望,對五陰無所執著,就不會再有未來世的五陰出生在世間,便能入般涅槃,而涅槃就是寂沒的境界。請看《雜阿含經》卷2:【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無常、變易之法,厭離、欲滅、寂沒。如是色,從本以來一切無常,苦、變易法;如是知已,緣彼色生諸漏害、熾然、憂惱,皆悉斷滅。斷滅已,無所著;無所著已,安樂住;安樂住已,得般涅槃。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此將經文語譯如下:佛告訴比丘說:「善哉!善哉!色陰中的五色根與五塵都是無常法,也是有變易的生滅法,要對色陰有厭離之心,要有想要滅除色陰的決心,如此才能入於沒有色陰的寂滅境界中。就像是色陰一樣,從無始以來一切法都是無常的,都是苦受法、是生滅變易法。如果能這樣地了知以後,緣於那個色陰所出生的種種有漏害、熾然的苦惱、憂愁與煩惱,全部都已經斷滅了。這樣煩惱都斷滅之後,心中就再也沒有任何的執著;沒有絲毫的執著以後,便能安樂地安住下來,安樂地安住下來以後,就可以入般涅槃中。受想行識也是如同色陰一樣,是苦、無常、變易之法,全部都要將之斷滅無餘,如此才能入於無餘涅槃中。」

由此經文可知,五陰世間是生滅變易無常的苦法,必須將之滅盡,入了無餘涅槃,便沒有種種有漏的無明法可損害,就沒有熾然憂惱,更沒有任何一法可執著,如此便是寂滅的境界。就像淨命舍利弗在《廣義法門經》卷1對諸比丘們說:【長老!是最後心意識,非色聲等所資生長,緣無所有。是時託後受生,悉皆永斷,是名苦永斷後際。】

此將舍利弗所說的話解釋如下:「長老!這個最後世的心意識,也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意識,不會再被色聲等六塵所資助而長養,從此緣於蘊處界滅盡後的無所有境界。這時,所依託後有諸受而再度出生的事情,全部都永遠斷盡無餘,如此名之為永斷苦邊的未來際。」

所以無餘涅槃是要斷盡心意識的。佛在《阿含經》中所說的心意識,指的是三世的意識,也就是過去、現在、未來的意識,沒有了心意識是無有苦樂可言,沒有了苦樂就沒有貪瞋癡的煩惱,就像在《雜阿含經》卷18中,閻浮車問舍利弗說:【「謂涅槃者,云何為涅槃?」舍利弗言:「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所以 彌勒菩薩才會說,涅槃是煩惱眾苦永遠寂滅寧靜,但不是滅了心意識,一切都變成空無所有。請看《瑜伽師地論》卷73:【「云何為涅槃?謂法界清淨煩惱眾苦永寂靜義,非滅無義。」問:「若唯煩惱眾苦永寂名為涅槃,何因緣故非滅無義?」答:「如外水界唯離渾濁得澄清性,非離濁時無澄清性;又如真金唯離剛強得調柔性,非離彼時無調柔性;又如虛空唯雲霧等翳障寂靜得清淨性,非彼無時,其清淨性亦無所有,此中道理當知亦爾。」】

此將 彌勒菩薩所說的話解釋如下:有人問:「什麼是涅槃呢?」彌勒菩薩回答說:「就是一切法界都清淨了,所有的無盡煩惱以及一切苦受都永遠寂滅安靜的意思,並非是斷滅空無的意思。」有人問:「如果將所有的無盡煩惱都斷盡,以及離開一切苦受,這樣永遠寂滅安靜稱為涅槃,那以什麼因緣來說這不是斷滅空呢?」彌勒菩薩回答說:「就如同器世間的水界,唯有離開了混濁,然後得到了澄清的體性,不是離開了混濁的時候沒有澄清的體性;又如同真金唯有離開了剛強後得到調柔性,不是離開剛強後沒有調柔性;又像虛空唯有雲霧等障礙清除後得到清淨性,不是那時候它的清淨性也一無所有,這裡面涅槃的道理,應當知道也是一樣的。」

從 彌勒菩薩的開示可知,涅槃不是斷滅空,雖然滅盡了無盡的煩惱,無有三界任何一法可留存,並且涅槃中是一切清淨而無有諸受的,永遠寂滅安靜的,但仍有如來藏本來自性清淨的體性存在;就像水、真金、虛空,離開了混濁、剛強、翳障,留下的是本然的清淨體性。難怪勝鬘夫人在《大寶積經》卷119中才會向佛稟白說:【言涅槃者,即是如來清淨法身。】又說:【於諸法中,見高下者不證涅槃;智平等者,解脫等者,清淨等者乃證涅槃。是故涅槃名等一味。云何一味?謂解脫味。世尊!若無明地不斷不盡,不得涅槃一味等味。何以故?無明住地不斷不盡故,過恒沙等一切過法,應斷不斷,應盡不盡。】

現將經文解釋如下:勝鬘夫人說:「所說的涅槃,就是如來的清淨法身。如果於一切法中,可以分別看見高下的人,是不能證知涅槃的;唯有證知智慧平等的人,解脫平等的人乃至清淨平等的人,才能證得涅槃。所以說,涅槃名之為平等一味。是哪一味呢?所謂的解脫一味。世尊!如果無明的境界沒有斷盡,或不能斷盡,就不能證得涅槃一味,也就是平等一味。為何如此呢?因為見一處、欲愛、色愛、有愛四住地無明不斷或斷不究竟,就會有超過恆河沙等等一切有過失的法,應該斷除而不能斷除,應該滅盡而不能滅盡。」

從以上經文可知:必須滅盡所有的無明住地煩惱,才能證得無餘涅槃。如果心中仍有高下分別的人,就是智不平等、解脫不平等乃至清淨不平等的人,這樣的人是無法證得無餘涅槃的;所以修學解脫道的人,必須先斷我見,續斷我執,斷盡一切無明住地煩惱,最後斷盡十八界,才能取證無餘涅槃。就像 佛在《大般涅槃經》卷5中告訴迦葉說:【所言涅槃者,無諸瘡疣。】瘡疣就是痛苦或是禍患。涅槃裡面是清淨的,當然沒有任何痛苦可言,沒有痛苦哪來禍患,因為就像前面所說的,入無餘涅槃前,是要把一切的煩惱都斷盡無餘,沒煩惱就沒苦受,沒苦受就沒災患,就是無諸瘡疣。如果還有離念靈知心存在,想要以此心住無餘涅槃,那是外道不如理作意的思惟,是入不了涅槃的。所以才說,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時,名為滅度。滅了一切世間法,才度脫到涅槃的彼岸,不是叫作生度,或者心度,或有法而度。

因此,阿羅漢想要成就解脫道,首先要對色陰的虛妄性作觀察,知道色陰會使人流轉生死而受苦無盡,因此而一心想要滅除色陰,想要進入無色陰的境界中。對於受想行識四陰也要這樣觀行,最後斷了五陰,不受後有,然後斷盡我見、我執,這樣才是實修解脫道的聖人。所以必須把十八界都滅盡了,才是真正的無餘涅槃。但這個道理,必須修行者自己確實地如理作意思惟與實際去觀行,不是聽聞之後就可以成辦。單憑聽聞將會只是常識,是無法確實理解的,因為知識與知見是不同的,要有正確的知見修行才能成功,也才肯滅除識陰自我,才能滅盡更深細的離念靈知心,這樣才能進而滅盡十八界入無餘涅槃。

因為時間的關係,「滅盡十八界方是無餘涅槃」就講到這裡。謝謝諸位菩薩的收看。

敬祝諸位菩薩色身康泰。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288-a18_038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二)–第37集 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弘法節目,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的分別」。

有餘涅槃有時又稱為有餘依涅槃界,那到底什麼是有餘涅槃?相對的無餘涅槃,也叫作無餘依涅槃界,那如何又是無餘涅槃?這兩者之間又有什麼差別?首先,佛是從對三界有漏的無明煩惱是否斷盡,來分別有餘與無餘涅槃。我們來看 佛在《增壹阿含經》卷7是怎麼說的:【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涅槃界,云何為二?有餘涅槃界、無餘涅槃界。彼云何名為有餘涅槃界?於是比丘滅五下分結,即彼般涅槃,不還來此世,是謂名為有餘涅槃界。彼云何名為無餘涅槃界?如是比丘盡有漏,成無漏,意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實知之,是謂為無餘涅槃界。此二涅槃界,當求方便至無餘涅槃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現在我先將經文解釋一下:在那個時候,世尊告訴比丘們說:「有兩種不同的涅槃界,是哪兩種呢?就是有餘涅槃界和無餘涅槃界。那到底什麼是有餘涅槃界?如果比丘滅了五下分結,就是斷了薩迦耶見、戒禁取見、疑見及貪欲與瞋恚,就可以在別處入涅槃,不還來此世間,這樣名之為有餘涅槃界。那什麼是無餘涅槃界呢?如果比丘滅盡三界生死輪迴的有漏法,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可以自身作證而自遊戲: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能如實知之,這就是無餘涅槃界。有這兩種不同的涅槃界,所以比丘們應當要尋求智慧的善巧方便,求得無餘涅槃界。就是要這樣,諸比丘們!應當要這樣勤行修學。」

佛陀在這裡告訴我們:只要斷了五下分結,就是初果所斷的三縛結,即是斷我見、戒禁取見與疑見,再加上斷了貪欲與瞋恚,這樣最少是三果人,因為得了不還果,就不用再回到人間受生,因為已經得心解脫了,可以在中陰或色究竟天等處入般涅槃,因為還有餘法未斷盡,所以名之為有餘涅槃界。至於如何才能到達無餘涅槃界呢?佛說如果比丘們滅盡了三界生死輪迴的有漏法,成為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或俱解脫,並且可以自身作證,自知我的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能夠這樣如實知道的人,就能於此生捨壽後入無餘涅槃。

從《增壹阿含》的這段經文 佛的開示可以知道,證得有餘涅槃界最少是必須斷五下分結成為三果人,不來人間受生,因為還有我執的無明煩惱尚未斷盡,必須繼續斷盡有漏的三界愛,才能取證涅槃。而無餘涅槃界則必須斷盡輪迴三界的有漏法,成為無漏心解脫或慧解脫,也就是成為慧解脫的阿羅漢或是俱解脫的阿羅漢,此生已是最後生,所修的梵行已經成就,在世間所有解脫道的修學與所作已經成辦,從此不再受後有;此生就可以入般涅槃,故稱為無餘涅槃界。此處 佛所說的有餘涅槃界與無餘涅槃界的分別,有餘涅槃界必須於「彼」般涅槃,因未斷盡一切有漏法故;然而無餘涅槃界必須斷盡有漏成無漏,意解脫、智慧解脫,能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此生就能入無餘涅槃。

其次,佛以三身來分別有餘與無餘涅槃,請看《合部金光明經》卷1,第三品〈三身分別品〉中,佛告訴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說︰【善男子!依此二身,一切諸佛說有餘涅槃;依法身者,說無餘涅槃。何以故?一切餘究竟盡故。】

佛的意思是說,一切諸佛以願自在力故,只要眾生有需要,就感應示現應、化二身,如日月影和合出生,故此二身假名不實,亦念念生滅不暫住故,雖無苦依,但以有此無漏蘊在,雖無實依而現似有,乃至諸佛應、化二身數數出現,有無不定,故說依此應、化二身,一切諸佛說有餘涅槃。其實每尊佛都是具足證四種涅槃,當然也證有餘涅槃啊!至於無餘涅槃,依於諸佛法身來說,法身即是自受用身,而且法身是常住,無有生滅變易,餘依亦滅眾苦永寂,即是 佛說的「一切餘究竟盡故」,是故諸佛「依法身者,說無餘涅槃」。

由此可知,有生滅五蘊身則名之為有餘涅槃,因為還有五蘊身未斷盡故,有五蘊身就有餘依存在,故名有餘涅槃;一定要一切餘依究竟斷滅之後,只有法身獨自存在,才能名之為無餘涅槃。是故僧肇法師於《肇論》中說:【生名有餘,滅名無餘。】他的意思其實是跟 佛所說的一致的。

其次,佛以一切受相是否滅盡,來說明有餘涅槃界與無餘涅槃界的不同,這在《解深密經》卷3有很詳細的說明︰【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何等諸受於此永滅?」「善男子!以要言之,有二種受無餘永滅;何等為二?一者所依粗重受,二者彼果境界受。所依粗重受,當知有四種: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無色所依受,三者果已成滿粗重受,四者果未成滿粗重受。果已成滿受者,謂現在受;果未成滿受者,謂未來因受。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種:一者依持受,二者資具受,三者受用受,四者顧戀受。於有餘依涅槃界中,果未成滿受,一切已滅;領彼對治,明觸生受,領受共有;或復彼果已成滿受。又二種受,一切已滅,唯現領受明觸生受;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時,此亦永滅,是故說言: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

此將經文釋譯如下:彌勒菩薩又向 佛稟白說:「世尊!就如同世尊所說的:『於無餘依涅槃界的境界中,一切所有的受都永遠滅盡無餘。』如何是一切所有的受在無餘涅槃中都永遠滅盡無餘?」佛回答說:「善男子!簡要來說,有兩種受無餘永滅。是哪兩種呢?一種是所依有根身所領受有漏煩惱的粗重受,第二種是依內六根緣於外六塵所領受的境界受。所依粗重受應當知道有四種:第一種是五識身相應受;第二種是意識相應受;第三種是過去世無明身口意行等所造,現在世現行的果報受;第四種是業煩惱相應能感未來世為因的果報受。果已成滿受指的就是現在受;果未成滿受指的是未來因受。彼果境界受也有四種:第一種是緣器世間所生受,第二種是飲食衣藥資生之具等等的受,第三種是現前領受前二種受,第四種是顧戀過去前三境所生的受。在有餘依涅槃界中,業煩惱相應能感未來世為因的果報受已滅,唯有領受業煩惱對治,盡無生智相應的無漏受,或領受共有器世間的受;或復領受現在現行的境界受。或者果已成滿粗重受以及果未成滿粗重受,兩者都已經滅除,唯有領受現前的無漏明觸所生受。但在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時,無漏的明觸受也永遠滅除無餘,所以說,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所有受皆無餘永滅。」

由此經文可知,佛將一切受分成八種,即有色所依受、無色所依受、果已成滿粗重受、果未成滿粗重受、依持受、資具受、受用受、顧戀受。有餘依涅槃界中,依個別的修證不同,便有不等的受,就像阿羅漢有身作證、慧解脫、俱解脫、三明六通大阿羅漢的不同,有的人滅了果未成滿未來因受,因不受後有,也沒有顧戀受,因斷了與貪相應的法,但仍有有色的所依受,因還有五識身相應的受,以及無色所依受,即是意識相應之受。也有依持受,因為還要受用器世間故,以及資具受、受用受,因有報得的五蘊身故,最少有無漏的明觸受,因未斷一切諸所有受,故稱有餘依涅槃界;然而無餘依涅槃界中,不僅要滅除前面所說的八種受,乃至無漏的明觸受也要滅盡,因為 佛說:「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

從以上的三部經文中可以得知:無餘涅槃界中,無有業煩惱、無有五蘊身,乃至無有諸受,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如同法身無有生滅變易,是名無餘涅槃界。至於有餘涅槃界,就有各種不同的等級,因為或多或少都有未斷盡的法,即使如此,最後都能般涅槃,故稱有餘依涅槃界。例如三果人就有不同的五種般涅槃法,如《大般涅槃經》卷36,佛告訴迦葉菩薩說:【是阿那含復有五種:一者中般涅槃,二者受身般涅槃,三者行般涅槃,四者無行般涅槃,五者上流般涅槃。】至於四果阿羅漢則有待時解脫、不動解脫的差別。三果人的中般涅槃,是在中陰身中入般涅槃;至於生般涅槃是說,才剛往生到下一生便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是說往生後,不起加行、不作功用,不需努力修行就能般涅槃;那有行般涅槃呢,則是往生後發起加行作大功用,由極勞倦修道之後才能般涅槃;至於上流處般涅槃者,從此沒已上生初禪天,比較利根的人於此沒已即般涅槃,鈍根的人住於彼處不般涅槃,從彼處沒已,展轉上生諸所生處,乃至到色究竟天,或到非想非非想處才般涅槃,是名上流處處般涅槃;以上是三果人的般涅槃法。至於時解脫的阿羅漢,必須此生捨壽才能般涅槃;證得不動法的利根阿羅漢,不必待時解脫,可以隨時入般涅槃。至於佛的應、化二身,以還有生滅現象,方便說是有餘涅槃,因為佛已永斷煩惱、所知二障,乃至無有習氣種子隨眠及無始無明隨眠,故無有果報受,雖現似有而實無真實的果報受;餓了仍須托缽示現資具受,六年苦行及苦行後無力爬上河岸,示現所依持受,故說依佛的應、化二身,說有餘涅槃界。

最後再從《本事經》卷3來看有餘依涅槃界與無餘依涅槃界的分別:【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其涅槃界略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有餘依涅槃界;二者無餘依涅槃界。云何名為有餘依涅槃界?謂諸苾芻得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已捨重擔、已證自義、已盡有結、已正解了,心善解脫、已得遍知。宿行為緣,所感諸根猶相續住,雖成諸根,現觸種種好醜境界而能厭捨,無所執著,不為愛恚纏繞其心,愛恚等結皆永斷故。……乃至其身相續住世,未般涅槃,常為天人,瞻仰禮拜恭敬供養,是名有餘依涅槃界。云何名為無餘依涅槃界?謂諸苾芻得阿羅漢,……彼於今時一切所受無引因故,不復希望,皆永盡滅,畢竟寂靜,究竟清涼,隱沒不現,惟由清淨無戲論體。如是清淨無戲論體,不可謂有、不可謂無、不可謂彼亦有亦無、不可謂彼非有非無,惟可說為不可施設究竟涅槃。是名無餘依涅槃界。」】

此將經文釋譯解釋如下:我從世尊那邊聽聞到世尊這樣說:「比丘應當要知道,對於涅槃界大略來說有兩種,是哪兩種呢?一種是有餘依涅槃界,另一種是無餘依涅槃界。為何稱為有餘依涅槃界?是說諸比丘證得阿羅漢果後,一切有漏無明都已經斷盡,清淨梵行已經建立,所有解脫所學皆已成辦,已經棄捨煩惱重擔、已經可以自身作證、已斷盡所有結使,復能如實了知佛所說正法,貪瞋癡無餘永斷心善解脫,對解脫道已得正遍知。然因往世一切行為緣,此世所感應出生的有根身仍然相續存在,雖有諸根現前觸見種種好醜的境界,但卻能厭惡捨離,對一切受無有執著,心裡不為貪愛瞋恚所纏繞,因貪愛瞋恚等等一切結縛都永斷無餘故。甚至於五蘊身雖然相續存在,未入般涅槃前,常常被天人瞻仰禮拜、恭敬供養,如此稱為有餘依涅槃界。那什麼是無餘依涅槃界呢?是說諸比丘證得阿羅漢果後,這樣的阿羅漢對於今時一切所受無有牽引的緣因,不再存有任何希望,一切煩惱都永遠斷盡除滅,究竟寂滅寧靜,完全清涼,一切法隱沒不現,只剩清淨無戲論的如來藏心體。這樣的清淨無戲論心體,不可說有、不可說無、不可說這心體亦有亦無,也不可說祂非有非無,只可說這樣的心體,是不可施設的究竟涅槃,如此名之為無餘依涅槃界。」

《成唯識論》卷10也說有四種涅槃,其中的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界解說如下:【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意思是說,行者證得有餘依涅槃,已經出離了煩惱障,雖然還有剩餘微苦所依止未滅盡,這些餘苦障礙了永遠的寂靜,所以才叫作有餘依涅槃。至於無餘依涅槃,已經完全出離了生死輪迴的痛苦,所有的煩惱都斷盡無餘,所餘的所依也都滅盡,一切苦永遠寂滅,所以叫作無餘依涅槃。

從以上的經論可知,證解脫果以後,只要三界中有法未滅盡,就有境界相以及所依相,有境界相就有境界受,有所依相就有微苦,只要有受有微苦,就不是無餘依涅槃;必須滅盡十八界,無一法可得,只剩如來藏真心獨存,才能稱為無餘依涅槃。其實 佛在講「涅槃」這兩個字,指的都是無餘依涅槃,所以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卷83中才會說:【言涅槃者,謂無餘依故。】這意思跟 勝鬘夫人在《大寶積經》卷119向 佛稟白說:【言涅槃者,即是如來清淨法身。】意思是一樣的。因為如來的清淨法身本性如虛空,遠離六塵無所染,法身無形離諸相,無有一切所依止。故知無餘涅槃就只有清淨法身如來藏獨存的境界,才能稱為無餘涅槃。

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裡。敬祝諸位菩薩色身康泰!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284-a18_037

2022年2月18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二)–第36集 非僅以持戒清淨或修苦行就可以取證涅槃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弘法節目,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非僅以持戒清淨或修苦行,就可以取證涅槃」。

在前一講「學佛與三歸五戒」中,我們說明了學佛為什麼要受三歸五戒,並且一再強調:受持三歸五戒只是證初果的基本條件。這意思是說:想要證初果,那就一定要受持三歸五戒,但是即使受了三歸五戒,而且持戒也清淨了,可是不是這樣就能取證涅槃;而是要經過有次第的修行,一步一步地法隨法行,如此才有可能斷我見、證初果,乃至證涅槃。雖然持守五戒不會失去人身,也就是不會墮入三惡道中,這對佛弟子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事,因為落入三惡道後,將會中斷累世修學的佛法,往世的努力也就唐捐其功了。然而,持戒清淨只是證果的基礎,非是證涅槃的正因,我們從滿願子與舍利弗的對話,可以得到證明:

《增壹阿含經》卷33:【滿願子報曰:「戒清淨義者,能使心清淨;心清淨義者,能使見清淨;見清淨義者,能使無猶豫清淨;無猶豫清淨義者,能使行跡清淨;行跡清淨義者,能使道清淨;道清淨義者,能使知見清淨;知見清淨義者,能使入涅槃義,是謂於如來所,得修梵行。」舍利弗言:「汝今所說義,何所趣向?」滿願子言:「我今當引譬喻解此義,智者以譬喻解此義,智者自寤。猶如今日波斯匿王,從舍衛城至婆祇國,兩國中間布七乘車;是時,波斯匿王出城先乘一車至第二車,即乘第二車,復捨第一車;小復前行,乘第三車而捨第二車;小復前行,乘第四車而捨第三車;小復前行,乘第五車而捨第四車;又復前行,乘第六車而捨第五車;又復前行,乘第七車而捨第六車,入婆祇國;是時,波斯匿王以至宮中,設有人問:『大王今日為乘何等車來至此宮?』彼王欲何報?」舍利弗報言:「設當有人問者,當如是報曰:『吾出舍衛城,先乘第一車至第二車,復捨第二車乘第三車,復捨第三車乘第四車,復捨第四車乘第五車,復捨第五車乘第六車,復捨第六車乘第七車至婆祇國。』所以然者,皆由前車至第二車,展轉相因,得至彼國。設有人問者,應當作是報之。」滿願子報曰:「戒清淨義,亦復如是。由心清淨,得見清淨;由見清淨,得至除猶豫清淨;由無猶豫義,得至行跡清淨;由行跡清淨義,得至道清淨;由道清淨義,得至知見清淨;由知見清淨義,得至涅槃義,於如來所,得修梵行。所以然者,戒清淨義者,是受入之貌,然如來說使除受入;心清淨義亦是受入之貌,然如來說除受入;乃至知見之義亦是受入,如來說除受入;乃至涅槃,如來所,得修梵行。若當戒清淨,於如來所,得修梵行者,凡夫之人亦當取滅度;所以然者,凡夫之人亦有此戒法。世尊所說者,以次成道,得至涅槃界。非獨戒清淨,得至滅度。猶如有欲上七重樓上,要當以次而至;戒清淨義,亦復如是,漸漸至心,由心至見,由見至無猶豫,由無猶豫淨至於行跡,由淨行跡得至於道,由於淨道得至知見,由淨知見得至涅槃。」是時舍利弗即稱:「善哉!善哉!快說此義。」】

這意思是說:修行者想要趣入涅槃,必須一步一步的依次第修行,最先就是要持戒清淨,戒行清淨之後不造惡業,心自然就無有熱惱,自然就能讓心地清淨;心地清淨以後,對於聽聞到的佛法,所產生的見解才能正確無誤啊!所以有了正確的見解,對善知識所說的正法就不再猶豫了,便能如說修行,這樣子自然不造惡業,身口意行也就清淨了,接著見到的一切法都是清淨的,如此最後所知與所見都清淨了,才能趣入涅槃。

所以持戒清淨只是第一步最基本的修行要件,要經過一步步的次第修行,最後才能趣入涅槃,滿願子說:「這就是於如來所,所成就的梵行。」滿願子並以譬喻告訴舍利弗說:「就像波斯匿王從舍衛城想要到婆祇國,兩國之間布置了七個車乘;他出城時首先乘坐了第一車,到達第二車的地方,改乘第二車捨棄第一車;就這樣次第捨棄前車,然後改乘下一車,最後乘第七車捨棄第六車,終於才能進入婆祇國。波斯匿王到了宮中,假使有人要問他說:『大王啊!你今日是乘哪一部車,才來到王宮的呢?』波斯匿王當然要從乘第一車說起,然後捨第一車乘第二車,最後捨第六車改乘第七車進入王宮,如是展轉改乘,互相為因,才能到達。」

所以滿願子最後就下一個結論說:「持戒清淨的道理也是這樣,由於心地清淨的緣故,可以使見解清淨;由於見解清淨,可以去除心中猶豫不定的心;由於對正法沒有猶豫懷疑了,就可以得到身口意行的清淨;由身口意行的清淨,可以獲得見到的一切法清淨;由於見到的法都清淨了,可以使解脫道的所知與所見都清淨;由於所知所見都清淨了,就可以獲得到達涅槃,這樣就能於如來的處所成就梵行。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戒清淨、心清淨乃至知見清淨的道理;這些都是受入的法相,然而如來說這些都應該除滅的受入。如果受戒後持戒清淨,就能於如來所修清淨梵行,那麼凡夫之人也應當可以取滅度,而進入無餘涅槃了;因為凡夫也有這樣的清淨戒法啊!世尊所說的道理,是要以一一的次第去修行,然後才能成就道果,到達涅槃界,不是單獨只有戒行清淨,就可以到達滅度的彼岸。就好像有人想要上七重樓,應當要一層一層往上爬,最後才能到達第七樓嘛!戒行清淨的道理也是這樣啊!要漸漸到達內心清淨,由心清淨到達見解清淨,由見解清淨而心中無猶豫,由心中無猶豫使得身口意行清淨,由身口意行清淨,才能到達真正的修道之路,由所知所見清淨才能真正趣入涅槃。」

從以上滿願子對舍利弗的說明以及譬喻,可以知道單靠持戒清淨,只是讓梵行清淨然後趣入涅槃的起點,不是戒行清淨就可以入無餘涅槃了,但如果沒有持戒清淨,也不可能有趣入涅槃的一天啊!就好比說,沒有打好基礎的一樓,就不可能有七重樓。但如果認為只要持戒清淨就可以實證解脫果,那是錯誤的知見,佛在經中處處說:「持五戒清淨只能保住人身,必須斷三縛結、證初果,才能七次人天往返後證解脫果。」

請看《陰持入經》卷2:【彼為應得道迹,云何已諦相應道,弟子便斷三縛結?彼為三縛結為何等?一為知身非身,二為無疑,三為不貿易????戒。已斷是三縛結,道弟子便墮道迹,不復墮惡道,畢竟道七更天上,亦人間已更,所在往來便斷苦,從苦得解,是名為見地,為得道迹福。】

現在就將經文解說如下:那樣的佛弟子應該得到初果的見道,為何已經跟四聖諦見道相應的佛弟子便斷了三縛結呢?那三縛結又是什麼呢?第一、知道此身非我,便斷身見。第二、於師、於法無疑,可以斷疑見。第三、不以持戒清淨來換取天界的福德,進而斷戒禁取見。已斷此三縛結的佛弟子,便是入見道位的人,從此不再墮入三惡道中,只要經過七次天上人間往返,便斷苦的邊際,從苦邊獲得解脫,這樣名之為見地,也就是已經得到見道的福德。

可見證初果,入見道位,才算是真正入了解脫道的大門,因為證初果的佛弟子是斷三縛結的人,斷除了我見、疑見與戒禁取見,再懈怠的人只要經過七次人天往返,就可以成就解脫果。但如果僅僅能持守五戒,那就只能感人天的福德;不證初果將來是出不了三界的。

請再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20,鄔波難陀對一對長老夫婦說:【汝等善聽!如佛說有五種大施,何謂為五?若離殺生、偷盜、欲邪行、妄語、飲酒,是為五種大施。何故離此五事,名為大施?由離五故,得無所畏,無諸怨結,妻室貞良,言則信受,常不驕逸;由此五故,感無量樂,常處人天,故名大施。】

由此可知,就像 佛所說的,五戒就是五種大施,不殺害眾生自然讓眾生無所恐懼,所得到的果報,就是自己未來世不害怕眾生,因為不惱害他人性命,就不怕被他人殺害;不偷盜眾生的錢財,不做虧欠眾生的事,就是不與眾生結怨;不邪淫,來世的妻子自然貞良;不妄語,所說的都是真實的話,自然得到眾生的信受;不飲酒,就不會失去正念,也就不會憍慢放逸。既然守五戒就是五種大施,來世就有廣大的福德,故可感無量樂,常處人天,但這也只是能保住人身而已,是不能出離三界生死的;必須努力觀行斷三縛結,以取證初果的功德繼續來修行,最後才能到達涅槃的彼岸。

那至於修苦行,而且不是修外道所修「有邪見」的苦行,就是不施設戒禁取見來修苦行;而且對於他人所說正法的道理,能加以贊同和認可,並且對來請法者,沒有吝惜且歡喜正確地解說,佛說這樣的人,也只是修學佛法的皮毛而已。有經為證:《長阿含經》卷8:【佛言:「……彼苦行者,聞他正義,歡喜印可,是為苦行無垢法也。彼苦行者,他有正問,歡喜解說,是為苦行離垢法也。……彼苦行者,不殺、盜、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取、嫉妬、邪見,是為苦行離垢法也。」……梵志白佛言:「齊有此苦行,名為第一堅固行耶?」佛言:「未也!始是皮耳。」……佛告梵志:「汝豈不念:『瞿曇沙門能說菩提,自能調伏,能調伏人;自得止息,能止息人;自度彼岸,能使人度;自得解脫,能解脫人;自得滅度,能滅度人。』」】

此將經文解說如下:佛說:「……那些修苦行的人,聽聞到他人所說的正確道理,就歡喜地贊同認可,這才是沒有汙垢的修苦行法。那些修苦行的人,他人有正問,能歡喜的為別人解說,這也是修苦行已經離開垢穢的修行方法。……那些修苦行的人,不殺害眾生、不偷盜他人錢財、不與人邪淫、不兩舌離間他人、不惡口罵辱別人、不妄語欺騙眾生、不說綺語無意義之戲論、不貪取他人財色、不嫉妒別人的好,乃至無有邪見,這也是修苦行,已經離垢的修行方法。」……梵志就向佛稟白說:「能夠這樣修苦行,可不可以叫作第一堅固的修行呢?」佛說:「還沒有啊!這樣的修清淨苦行,才只是在皮毛上修行而已。」……佛陀告訴梵志說:「你難道不起這樣的想法:『瞿曇沙門能為人宣說菩提,自己能調伏自己,也能調伏他人;自己已經能將煩惱止息了,也能止息他人的煩惱;自己已經度脫到彼岸了,也能使他人度到彼岸;自己獲得了解脫,也能解脫他人;自己得到了滅度了,也能滅度別人?』」

由以上的經文,佛陀的開示中可以知道:如果修苦行,對於別人所說的正法,不能認可乃至誹謗,或不能正確而不吝惜的為他人宣說正法,這樣都是有汙垢的修苦行者,不能算是清淨的修苦行的人。就像是這位梵志還沒接受 佛陀的教導前一樣,是修外道法的人,根本不能算是入了佛門的弟子,縱使持戒清淨了,已經能夠離垢修苦行,乃至對正法能夠加以認可,並且能正確無吝惜的為人宣說,而且還持戒清淨,佛說這樣的人也只是修學佛法的皮毛而已。佛陀告訴梵志說:「要能為人宣說三乘菩提,善於調伏自己,也能夠調伏他人;不僅能止息自己的煩惱,也能止息他人的煩惱;不僅可以讓自己度脫到彼岸,也能使他人度到彼岸;不僅使自己獲得了解脫,得到了滅度,也能解脫別人,讓別人得滅度,這樣才可以叫作第一堅固的修行。」

因此可知,想要求證解脫道的見道,乃至要取證涅槃,除了正確地勤修苦行外,還要持戒清淨,離開有垢穢的修苦行,否則連修學佛法的皮毛都談不上,如何能稱為堅固的第一修行?佛陀示現六年的苦行,正可以證明修苦行與解脫生死乃至成就佛道無直接的關連,正如《雜阿含經》卷23的偈誦所說的:【苦行於六年,極受諸苦惱,知此非真道,棄捨所習行。】佛陀六年苦行期間,為調伏婆羅門外道,因為這些外道認為日食一麻一米即可得清淨解脫,最後 佛陀證明如此的苦行不是真正解脫之道,因此棄捨這樣的苦行。

世尊在《大般涅槃經》卷23向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說:【六年苦行無所剋獲,即作是言:「修是苦行,空無所得;若是實者,我應得之;以虛妄故我無所得,是名邪術,非正道也。」】可見菩提之道甚深難得,絕不是苦行外道所想的那樣,以為修修虛妄邪術的苦行就能成辦。正因為苦行不是解脫之正因,因此不管是二乘的解脫道或大乘的佛菩提道,持戒清淨以及清淨的勤修苦行都只是剛入佛門,才要開始修行而已;一定要觀行到見道斷我見取證聲聞初果,或明心般若正觀現在前,如此才能算是入門的佛弟子。所以想要成為真正的佛弟子,當然要在學佛的道路上,建立正確的正知見,精勤地修苦行而且要能離垢修,然後以持守五戒,不犯五戒保住人身,對正法更不可加以誹謗,如此建立見道的基礎,所修的功德才不會唐捐其功,未來才有見道的希望。

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裡。最後敬祝諸位菩薩:色身康泰,學法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280-a18_036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二)–第35集 學佛與三歸五戒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弘法節目。今天我要來跟各位菩薩談一談「學佛與三歸五戒」。什麼叫作學佛呢?有些人會認為說,這個題目很簡單啊!學佛不外乎吃素、到處拜懺、唸佛,或者是去救濟貧困的眾生,乃至於打坐修禪定,其實真正的學佛並不僅於如此。吃素,有很多人是因為色身的健康因緣,乃至有的人只是為了發願,即使是真的慈悲眾生,然後來吃素,那也只是學佛的一個基本的心態而已。至於有些到處拜懺、參加法會,那都不是真正趣入佛法的法門,如果是慈濟慈悲眾生,然後到處去救度貧困的這一些人,那德雷莎修女可以說是最虔誠的佛弟子了;可是她是天主教徒耶,所以這個都是外道就能做的。至於打坐修禪定呢?在佛世的時候,那一些婆羅門,梵志都是在修梵行,可是他們還是叫作外道啊!所以不見得這樣就叫作學佛。因此學佛當然是要學習佛的智慧,佛以一大事因緣而來這個世間,自然是要教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佛的知見就只有兩個主要道:一個就是解脫道、一個是佛菩提道。如果能夠解脫生死,不在三界中輪迴、乃至於能夠成佛,這樣才是叫作真正的學佛啊!要能夠成為一尊佛,當然是要跟佛學習,因為眾生有很多的貪、瞋、癡、無明,因此由於這樣的妄想執著,所以不停地就在造作後有,因而就隨業流轉在五趣六道中,受盡輪迴生死的苦惱。佛弟子正因為要解脫生死,所以才要學佛,那麼既然想要學佛,當然必須要來歸依佛陀、歸依三寶、受持三歸五戒,才有可能成就這件事情。至於一神教就是因為不知道有歸依三寶,因此他們只信受上帝,認為信仰上帝就可以上天堂,結果還是出不了三界。至於一貫道他們歸依的三寶,其實就是以精、氣、神來當作三寶,然而這個精、氣、神其實是生滅法,是五陰中名與色的存在而有的,所以它是生滅的虛妄法;歸依五陰出生的生滅法,當然斷不了我見,那又要如何來解脫生死呢?最後至於喇嘛教,表面上他們是要說四歸依,可是其實他們主要是要來歸依他們的根本上師,他們大言不慚地說他們的上師總攝佛、法、僧三寶,也就是說他們的上師就是佛、法、僧三寶的代表,所以認為他們的上師就是佛,如噶瑪巴所說的要將上師視為佛,這真是狂妄到了極點。其實佛弟子的師父,就是已經成就了等覺位也不敢自稱自己是佛,因為等覺菩薩他自己知道說:自己真的不是佛,因為離佛地還非常遙遠;因此唯有凡夫才敢妄稱自己是佛、說自己是大法王。因此喇嘛教的歸依也斷不了我見,更別提要解脫生死了。

在《優婆塞戒經》卷5,佛就回答善生優婆塞:何因緣故受三歸依?佛說:【善男子!為破諸苦,斷除煩惱,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受三歸依。】佛的意思就是說:受三歸依的目的就是要破除流轉生死的無量苦,為了要斷盡一切的無明煩惱,領受涅槃的無上寂滅妙樂,以這樣的因緣才來受三歸依。外道的一神教,當然不知道有三寶可以歸依,自然無法破除流轉生死的無量苦,以為說上了天堂就可以永生了,其實連欲界的無明煩惱都具足存在,更別說領受無上寂滅的涅槃妙樂,所以當然一神教是出不了三界。至於一貫道跟喇嘛教,他們都只是假借佛法的名相,自己創造歸依的內涵,因此根本談不上真正的歸依三寶,因為連六根本煩惱的無明惡見都斷不了,也就是惡見中的我見都具足存在,如何能破除流轉生死的無量苦?連如何是涅槃都不知,又怎能領受無上的涅槃寂滅的妙樂呢?

那什麼才是真正的三歸五戒,以及要如何才是正受三歸五戒?其實三歸五戒是兩種法,五戒當然是講不殺生、不竊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出曜經》卷5中說:【奉持五戒修行十善,得生天上人中。】《恒水經》卷1也說,【佛言:「……持五戒者,還生世間作人。」】故想要不失人身必須受持五戒。至於三歸是指歸依佛、歸依法、以及歸依僧,歸當然是回歸或者歸向,因為眾生無始劫來在三界中輪轉生死,佛陀以大智慧覺悟解脫生死的大道理,慈悲為懷,為了救護眾生示現在人間成佛度眾,就是希望眾生回歸到無生死的彼岸、歸向涅槃。因此想要離開生死流轉,必須依佛的開示,依教奉行,那當然必須歸依於佛,首先對佛要能信受,相信 佛所說的法,也就是說歸依於 佛的正法,如此才不會走錯路。而末法時期邪法彼彼皆是,因此歸依真正的菩薩僧也很重要,因為真正的菩薩僧才能將 佛的正法傳承下來,如此才有解脫生死趣入涅槃的希望,我們再來看看 佛所說的三歸依。佛在《優婆塞戒經》卷5中說:【善生言:「……云何名為三歸依也?」「善男子!……如汝所問:云何三歸依者?善男子!謂:佛、法、僧。佛者:能說壞煩惱因,得正解脫。法者:即是壞煩惱因,真實解脫。僧者:稟受破煩惱因,得正解脫。】佛的意思就是說,三歸依是指要歸依佛、歸依法、以及歸依僧。歸依佛,就是要歸依能說壞煩惱因的聖者,而 佛正是得正解脫的聖者;歸依法,就是要歸依壞煩惱因的正法,如此才能得真實的解脫;歸依僧,即是要歸依稟受佛所說,能破除煩惱因正法的人,歸依這樣的僧人,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外道的上帝或阿拉,根本不知眾生的煩惱因在什麼地方,更別提能壞煩惱因了,既然沒有壞煩惱因的正法可讓眾生修行,因此信受上帝者絕對無法得正解脫。至於一貫道它所歸依的精、氣、神,或者玄關、手印與口訣,正是產生煩惱因的名色之法;與壞煩惱因背道而馳,因此一貫道的老母娘斷不了我見,是具足無明煩惱者,如何能讓一貫道的道親得正解脫?至於喇嘛教的根本上師,自認為是佛法僧的代表,把自己高推在 佛的上面,說 佛已經入涅槃了,眾生必須歸依根本上師才能成就佛道,可是自己卻是具足無明煩惱的凡夫,別說找不到涅槃,連煩惱因是什麼也不清楚,自然不能讓跟隨者得正解脫。這裡有兩個例子來說明喇嘛教上師的狂妄,第一件事是喇嘛梭巴仁波切,於西元兩千年在美國開講金剛薩埵閉關之教授時說:【你愈想成佛,你就愈清晰的看出,將你的上師視為佛的需要。我們需要訓練自己,將我們的上師視為佛,要不然,即使你的上師真的是佛,你也看不出他就是佛。】(喇嘛梭巴仁波切:「金剛薩埵閉關之教授」)原來喇嘛教的上師只是在搞崇拜,明明是未斷我見的凡夫,也要信徒把他視為佛,這正是喇嘛教一貫的愚民教育。其實大家可以放心,釋迦牟尼佛早就授記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是在人壽八萬四千歲時成佛,而且告訴我們說一個娑婆世界只有一尊佛--那就是 釋迦牟尼佛。

而喇嘛教的上師各各都認為自己高過於佛,難道 釋迦牟尼佛會示現自己成佛了高過自己,這真是太荒謬了,也違背了 佛的聖教。因為每一尊佛都具足三十二大人相、具足一切種智,每一尊佛都是平等平等沒有高下的,哪有哪一尊佛比哪那一尊佛還要高呢?另一則例子是蓮花樂智上師於《燃燈雜誌》上說:【對吾人而言,根本上師的恩德更勝過於諸佛……。這個道理蠻容易理解,根本上師是真實的佛陀,就恩德大小而言,根本上師的恩德更大於佛陀。……「自己的身、財、受用,一切的善根所有,都要為根本上師而行布施。身的方面,以虔待承奉等僕行來達成上師的行願。也就是說凡是根本上師所想的、所願的,皆盡力來虔待承奉不得違背。行的方面,根本上師心中所思之事,只要一說出口,吾等便思之令成。」弟子當知,凡是可以令根本上師心生喜悅的皆要盡力去服侍,凡根本上師的教敕皆要去實踐。如帝諾巴尊者,給予那洛巴的十二種大苦行與二十四種苦行等等。帝諾巴在房屋的頂樓上對那洛巴說跳下,那洛巴便跳下,上師要他做什麼,那洛巴便做什麼。】(《燃燈雜誌》,149期,【法語均霑】,頁33~34。)

我相信正法的道場中,沒有哪一個師父敢對他的弟子說:「我對你的恩德比佛陀偉大。」因為深知自己成就的法都是跟 佛學的,乃至於是得到 佛的加持,所得一切至高無上的法,皆是 佛覺悟的真理,自己只是從中獲得了利益;即使真的成佛了也是後學,因為自己不是無始以來的第一尊佛,縱使這樣子也要知道:每一尊佛都是一樣平等平等啊!怎麼可能會成佛了以後,就比 釋迦牟尼佛還偉大?而喇嘛教貢高我慢的目的,就是要弟子將自己的身、財、受用,來布施給他的根本上師,令根本上師心生喜悅;難怪喇嘛教的上師要弟子跟他修雙身法,弟子必須盡力來虔待承奉、不得違背,乃至明知從頂樓跳下地面會死,也要服從。

可是 佛在四依中說:要歸依法而不要歸依人;明知自己的上師所說的法違背了 佛開示的正理,還要去實現嗎?只有愚癡眾生才會信受這種說法,所以說喇嘛教的歸依根本上師是不能壞煩惱因的,因此也就無法得正解脫;想要真正的得正解脫,就要真實的歸依三寶。佛世時就有婆羅門因受三歸成為優婆塞,便能解脫生死,有經為證。

《長阿含經》卷13:【沸伽羅娑羅婆羅門亦復如是,見法得法,決定道果,不信餘道,得無所畏,即白佛言:「我今再三歸依佛、法及比丘僧,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唯願世尊及諸大眾哀愍我故,受七日請。」爾時,世尊默然許之。時,婆羅門即於七日中,種種供養佛及大眾。爾時,世尊過七日已,遊行人間。佛去未久,沸伽羅娑羅婆羅門遇病命終。時諸比丘聞此婆羅門於七日中供養佛已,便取命終,各自念:「此命終,為生何趣?」爾時,眾比丘往至世尊所,禮佛已,一面坐,白佛言:「彼婆羅門於七日中供養佛已,身壞命終,當生何處?」佛告比丘:「此族姓子諸善普集,法法具足,不違法行,斷五下結,於彼般涅槃,不來此世。」】

沸伽羅娑羅婆羅門就是信受佛的正法,因此才能見法得法,心中堅決地相信:依 佛的道法修行,必定能得應有的果報。因此在 世尊面前受三歸五戒,並發願七日供養 世尊及諸大眾,雖不久即遇病命終,但因積集了諸善業功德,法隨法行,斷貪、瞋、我見、疑見、與戒禁取見之五下分結,取證了解脫道中的三果--不還果,不必再來人間受生死苦,往生後就可以在上流處般涅槃。這些例子在在說明:必須真實的歸依三寶,依 佛的正法修行,特別是要取證初果,必須以受三歸五戒為證得解脫果的基本條件。

佛在《中阿含經》卷30中也說:【尊者舍梨子及眾坐已定,世尊告曰:「舍梨子!若汝知白衣聖弟子,善護行五法及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舍梨子!汝當記別:『聖弟子地獄盡,畜生、餓鬼及諸惡處亦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而得苦邊。』」】世尊告訴舍梨子及大眾說:「假若你知道未證道的凡夫聖弟子,能善於守護並且遵行五戒法,也就是能離,並且斷了殺生、不與取、邪淫、妄言、飲酒,以及得四增上心--也就是能念如來、念法、念僧眾、念戒行;這樣的白衣聖弟子,必定可以住於初果的功德中現法樂居,這是很容易作到的,不難證得。舍梨子!你應該要授記他們,這樣的聖弟子地獄、畜生、餓鬼及諸所有惡處都已斷盡,證得初果須陀洹,永不墮三惡道中,將來一定能趣向涅槃,極盡七次人天往返後,得出三界生死苦。」

所以 世尊的意思說明了白衣聖弟子受持三歸五戒後,能持守五戒名善護行五法而且能常念三寶、念戒行,名為得四增上心;這樣的聖弟子應該被授記:此生必定可以證得須陀洹果,已經斷盡地獄、餓鬼、畜生--諸惡趣中的生死輪迴,不再墮入惡法中,天上人間七次往返後就能盡苦邊際。因此所有的佛弟子都應該要記住:修學佛法想要取證解脫果,一定要依止 佛的聖教量,真實的歸依三寶、受持五戒,思惟善知識所教導的知見是否違背 佛在經典中所說的道理,然後如理作意地去修行。不歸依外道天神老母娘所說,更不能歸依喇嘛教的根本上師,因為這些人都是未斷我見;我見沒有斷,就會施設一大堆戒禁取見來威脅弟子。例如一貫道以得到三寶來施設戒禁取見,他們的三寶指玄關竅、合同印、五字口訣,得三寶之後要終身不忘、不許說出口,上不傳父母、下不傳妻子,若隨便出口傳人,便會遭到五雷轟頂、化為濃血,若遇到厄運只要暗轉三寶,即可逢凶化吉、轉危為安;這便是一貫道吸引人、控制人的法寶的一種戒禁取見,不遵守的道親就會被五雷轟頂。還有喇嘛教的三昧耶戒中規定-以破密乘誓言者便會下墮金剛地獄-以這樣戒禁取見來恐嚇信徒。唯有摒除這些邪見,如此才能取證解脫果──初果須陀洹的希望。

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學佛與三歸五戒就先講到這裡。

敬祝諸位菩薩色身康泰、福慧增長、學法無礙。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276-a18_035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二)–第34集 涅槃為上首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涅槃為上首」這個題目,主要就是在提醒我們說,要特別留意修學的目標,先要把目標確認清楚,在修學上才不會唐捐其功,所以對大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們來看在《瑜伽師地論》卷20中聖 彌勒菩薩的開示:【云何涅槃為上首?謂如來弟子依生圓滿轉時,如先所說相而聽聞正法,唯以涅槃而為上首,唯求涅槃、唯緣涅槃……。又緣涅槃而聽法者,有十法轉,涅槃為首……。】這裡面生圓滿就是說:修學者本身之基本條件已經具足了,而且外面的修學環境也具備了;那這裡的開示是大家都要非常留意的,這裡面涅槃為上首說的就是說,我們在修學上要先確認的前提--也就是說我修學到底要達到什麼目標;有了目標、有方向才能夠簡擇,才能夠選擇正確的方法,才能夠精進勇往前進,所以這個是在修學時首重、首要的事情,所以稱為上首。

事實上無論是世間法或者出世間法、世出世間法都是一樣的道理,一定要把目標先確定,我們看在四聖諦裡面,滅諦也是放在道諦前面,因為滅諦是道諦成就的目標,所以說修學三乘菩提它所要證的標的可以用四種涅槃來作一個代表,二乘法它要證的就是有餘跟無餘涅槃,大乘法就要具足四種涅槃--也就是前面說的有餘、無餘涅槃、再加上本來自性清淨以及無住處涅槃,如果以佛地的無住處涅槃來說,是菩薩們所希望成就的目標。

譬如在《起信論講記》第三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因為諸佛早就斷盡分段生死了,又進斷大阿羅漢所不能知、不能斷的變易生死了,所以又是不住在生死之中;這樣不住在三界生死中,而又不住在無餘涅槃中,一無所住,這就叫做無住處涅槃。】(《起信論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164。)因此依無住處涅槃能夠達成,如四弘誓願或者十無盡願中所希望成就利樂眾生永無窮盡的目標。上述所開示有十法轉,也就是說這是達成涅槃為上首所不能離開的十種法。這十種法裡面的第一種到第六種,它是可以讓我們非常直接地理解它的必要性,【第一種說的就是信實有性,第二個是信有功德,第三個是信己有能,第四個是思所成智,第五個、無間方便,第六個是殷重方便。】一開始我們就是要確定所欲達成的目標是否是存在,而且是不是自己要的,就是要確信它的實有性,也就是說要確定我們所要達成的目標是存在,而且是可以達成的。再來要確信它是有功德的,也就是說達成目標、或者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覺到說它是有解脫生死煩惱的這樣的功德,或者能夠讓我們的智慧、福德逐漸圓滿;如果沒有這樣的功德,我們就要留意是不是走錯路了,所以必須要確定才不會走冤枉路。

這十法裡面的第一個稱為信實有性,也就是說要先確認所要達成的法,它是確實存在的;譬如說上面所談的這四種涅槃,它一定要真實存在,才是我們所證的一個標的,為什麼這四種涅槃真實存在呢?因為它都是依這個真實法如來藏而才能成就的,所以我們就可以確定說,這個目標確實存在,而且它也是吻合經教,這樣子才是我們修學的目標;所以菩薩修學的目標,就是要成就佛地的四種涅槃,而能夠利樂眾生,永無窮盡,而不是要入無餘涅槃。

本節目中已有極多關於如來藏是真實法的開示,為了加深諸位觀眾的印象,我們再引《大寶積經》卷119中的開示讓諸位參考:【世尊!死者諸受根滅,生者諸受根起,如來藏者則不生不死、不昇不墜、離有為相。世尊!如來藏者常恆不壞。】這裡經文已經非常明顯地開示與七轉識相應的苦、樂、憂、喜、捨等等有為法,它都是有生有滅的,而如來藏卻是不生不死、常恆不壞之法。相信大家都能夠信受如來藏是真實法,同時能夠信受此真實法者必得大利益,而現在末法時期有許多錯誤的法它是無法令修學者成就的,我們簡單列舉如下,供諸位觀眾參考。

第一種是說有些人他是否定這個不生滅法,他只承認因緣所生的生滅法,那這個當然會讓他的修行無法究竟成就,譬如說六識論者他否定不生滅法如來藏,當然他是不可能有任何成就,即使他有任何成就也都是屬於生滅法,將來還是會滅失的;或者有人想要將生滅法修成不生滅法,這也不可能成就。第二種就是說有些人他的說法是沒有聖教量的依據,或者違背 佛世尊的開示;譬如說有些人落入意識思惟的虛妄想,他的說法完全是他個人的想像而已,沒辦法被檢驗、或者沒辦法被驗證可以成就,或者說有些人否定第八識而卻想要去探究以第八識為根本的中觀,這些都是沒辦法成就的。第三種是說他的方法或者理論是錯誤的,譬如說有些人他的說法是違背因果,譬如說有些苦行外道他想要泡在水裡,採用這種苦行而想要生天,這個當然是不可能成就,因為違背因果的關係;或者有些人他想要修行,讓這個色身能夠長生不老,這個當然也是不可能成就的,因為有生必有滅;或者有些人他的修學是沒有次第,譬如說想要即身成佛,這當然也是不可能成就的妄想。第四種是屬於錯誤的本體論,譬如說認為眾生的生命本體是可以合併、或者分割、或者是共有本體,或者他認為本體是具有意識之了別性,或者他認為生命本體是色法等等,這些都是錯誤的知見,這也是我們要特別留意的;因為正確的生命根源的知見是修學的根本。第五類是傳法者的知見錯誤,那他就會造成他的徒眾盲修瞎練的現象,譬如有些人認為意識可以到未來世,或者有些人將心法跟色法混淆在一起,這一些都會造成修學無法成就。

接著我們再回到剛才所說的十法的第二種,稱為信有功德,也就是說我們要去確認:我們採用的修學方法在修學過程中,是不是有讓自己的煩惱能夠逐漸減輕;或者我們要去看看,自己的智慧是不是有逐漸增上,能夠逐漸有這個觀行的能力--能夠培養起來、或者能夠越來越瞭解經教的道理,也能夠讓定力逐漸增長,和五蓋能夠逐漸降伏,是不是有這一些功德上的受用,這是我們所必須要去確認的。這裡講的功就是自受用,德是他受用,也就是說如果修學的法是正確的,那他一定能夠自利利他,譬如在菩薩的五十二位階,每一個位階都有它相對應的修學內涵跟功德,這個是讓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去作驗證的。 有關於四種涅槃的功德,諸位觀眾可以參考本節目中有關四種涅槃的相關內容,我們就可以瞭解說,錯誤的法如果去修學,那是沒有任何功德的。

在上述十種法中的前兩種,也就是信實有性跟信有功德,這個是極為重要的,雖然尚未實證或者深入修學的人,我們還是可以利用世間的邏輯智慧作一個初步的判斷,因為有許多錯誤的修學法門,它們是有很明顯的錯誤,甚至違反世間邏輯,因此修學者應該要作初步的判斷跟確認。

這十法裡面的第三種跟第四種,稱為信己有能跟思所成智,這個就是告訴我們說:我們必須要透過一些方法讓自己能夠相信說,我們的修學能夠成就,包括說要能夠親近善知識、學習正確的知見跟修學方法,也包括要發起大願、修除種種的障礙,也要在聽法之後作法義思惟整理,建立法義的分辨能力,這就是屬於思所成智的範圍。也就是說我們對於法義,要能夠作正確的連貫、要建立簡擇能力,這一部分也是我們本來應該要做的事情;相信諸位觀眾都已經多分或者少分在做了,實際上佛法修學沒辦法成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知見或者方法有誤,所以在聖教裡面開示說:「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這個乃是真正的關鍵之言;尤其在末法時期,我們更是要留意這個知見跟方法的問題,如果能依止真善知識,那是最有效率的。

另外佛法的基本知見,事實上並不是跟大家想像中一樣這麼困難,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被解說錯誤了,這個是大家都沒想到的事情,所以我們應該培養思所成智,而不須要對自己喪失信心,自己要相信說:自己本具有無量無邊功德之如來藏心,也要確信眾生皆可以成佛。所以如果我們設定了正確的目標,也配合正確的修學方法,那一定是可以成就的。這裡我們引用平實導師的開示,可以再次顯示親近善知識與抉擇法義的重要性,在《法華經講義》第八輯中,平實導師開示:【所以成佛之道真的是險難惡道,因為這條險難惡道,有時候一走上岔路,直接就是個懸崖;也許正道是要在那裡來個一百八十度轉彎而繞回來,才能繼續正確的道路,可是大家都看不見那個懸崖。】(《法華經講義》第八輯,正智出版社,頁151。)也就是說成佛之道真的是不容易,而且有許多的岔路,我們必須要非常小心謹慎抉擇法義,並且正確選擇善知識,才能夠在成佛之道順利前進;乃至現今末法時期,連修學正確的二乘解脫道法義都已經是不容易的事。

另外在十法裡面的第五個跟第六個,就是無間方便跟殷重方便;無間方便就是說:我們必須要相續精進,能夠不間斷,這個並不是說其他事都不要做了,而是說我們必須要心心念念在正法上面,能夠心不放逸,這樣子就能夠增加修學的速度;而且也要做到殷重方便,就是說對於修學的態度要能慎重、要殷重,而且各個面向、細節都要去留意,這樣子才能夠確保我們的修學,是吻合佛菩薩的教導,這一些也是本來應當要留意的事情。所以我們就可以瞭解說:能夠精進的原因是必須要對自己所修學的目標、方法,能夠作事先的確認、而且能夠相信自己是可以成就的,這樣就能夠精進地往前進。在《顯揚聖教論》中開示說:「夫放逸者是生死迹」。這個意思就是說由眾生生死的軌跡,通常可以判斷他是放逸所造成的,所以這個也顯示說不放逸的重要性,因為在五濁惡世裡面染著的因緣是特別多,所以說我們必須要不放逸,才可以確保修學能夠穩定的向前邁進。

十法裡面的第二個部分就是第七到第十個,包括說【第七個修所成智、第八個見道、第九個修道、第十個證涅槃。】第七個就是說修所成智,也就是說除了聞思之外,透過觀行去驗證法義--這個是必要的,因為這個才可以使我們在深心之中能夠接受,能夠接受的話才能夠轉變身、口、意行,所以說修慧是修學者所不可忽略的,否則修學是無法落實,那只是落於知識上的瞭解,而沒有解脫受用。在《十地經論》卷1中,把聞、思、修慧用了巧妙的譬喻讓我們可以很容易理解它的道理:【如水不嚼隨得而飲,如是聞慧初聞即受隨聞受持。如食咀嚼身力助成,如是思慧嚼所聞法,智力助成。如服良藥藥行除病,如是具聞思慧,隨順正義如法修行,遠離一切煩惱習患。】所以真正要修行成就,是必須要有聞、思、修的過程,一定要把佛菩薩的教導,經由思慧之思惟整理咀嚼之後落實於身、口、意之中;也就是論中所開示的如法修行,才能夠真正產生解脫受用、或者得到真實之轉依。

十法裡面的第八、第九、第十個,就是見道、修道跟證涅槃。這個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它顯示說修學是有次第性的,絕對不是即身成佛--是有分見道位、修道位跟究竟位,那這個無論是二乘法或者大乘法,都會有這樣的位階;譬如二乘的四向四果、或者菩薩的五十二位階。所以我們就瞭解說,修學絕對是不能用跳躍的,不能說成就後面的位階再回來修前面的,所以這樣的一個正確觀念,也是我們在抉擇法義的時候所必須要留意的。

在《攝大乘論》卷2中對於見道、修道、究竟道,有如下精要的開示:【見道謂如理通達故,修道謂能對治一切障故,究竟道中謂出離障垢最清淨故。】也就是說見道位就是如理通達,對於修學的道理已經真正能夠瞭解與實證。譬如說聲聞初果的見道,他對於蘊處界我的虛妄,已經心得決定,因此能夠成就無退法,也就是說,他在七次人天之內一定可以出三界。菩薩見道就是說從實證自心真如開始,進入七住的位不退,乃至到初地的見道通達位,這一些都是屬於無退法或者位不退等,才能夠往修道位前進而不退轉。所以說三乘見道位都是修學上的轉捩點;也就是說,他們在理路上已經確認及親證無誤,所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修道位就是對治一切障,也就是說必須要修除到達究竟位的一切障礙,這個當然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尤其是大乘法,他也要包括對治習氣種子跟所知障--這一些就要依靠精進跟發起大願,才能夠比較快成就。究竟道就是說出離障垢最清淨,也就是說三乘之究竟位,包括二種或者四種涅槃;這也就是對應到最前面,我們所探討的涅槃為上首。一開始一定要將目標跟方法確認清楚、確認正確,才不會落入聖教中所提醒的「因地不真,果招紆曲」,那這樣能夠確認好,才能夠一步一腳印往前邁進,因此配合以涅槃為上首的依據,來確認修學目標及簡擇修學的方法是非常重要。

而上面的十個法是我們在修學過程中所必須要一一留意、確認與修學的,絕對不能輕忽其中任何一個,這樣就能確保修學能夠一步一步往前進而不會唐捐其功,乃至修學到錯誤的法而甚至倒退。一般人大多是發了善心而想要好好修學,而沒想到世間卻有這麼多錯誤的法魚目混珠,讓這麼多人雖然發了善心,卻因為遇到了惡知識而斷送了法身慧命,這真的是非常冤枉的事,因此聖 彌勒菩薩的開示,剛好是提醒我們要留意及正視這個問題。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來作一個簡單的結論:第一點就是說,我們一定要設定好正確的修學目標。第二點是要確定這個目標確實是自己要的,而且是有方法可以成就的。第三點就是說,要在理路上確認自己有達成目標的條件,因此能夠生起信心。之後就是第四點,我們就可以採用正確的方法,往目標精進前進。第五點就是說,前進的時候它是有次第性的、是不能跳躍,而且我們也可以逐一的檢驗說,自己是走到哪一個位階。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272-a18_034

2022年2月12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二)–第33集 二乘滅諦與大乘滅諦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二乘滅諦與大乘滅諦」這個題目,因為這個問題除了會困擾一些學佛者,同時它也是屬於佛法裡面的重要法義。

今天我們就來作一個基本的探討,一開始我們簡要說明與滅諦有密切關聯的「無生」這個名相。我們先來看在《法華經講義》第十一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二乘聖者的無生,是從未來世的蘊處界不再出生而建立無生,不是第八識真如心的本來無生,所以他們的無生是建立在生滅的蘊處界上面;然而蘊處界是有生之法,所以他們的無餘涅槃仍然不是真正的無生。】(《法華經講義》第十一輯,正智出版社,頁302。)因此,我們是可以從兩個面向,來說明這個無生的法義:

第一種蘊處界滅盡之無生,就是說要讓這個生滅法寂滅而不再出生;也就是說原來有生之法,就是蘊處界在某種狀況下不再出生,這指的就是二乘人入無餘涅槃的一個狀況,也就是說在無餘涅槃之中,一切有為生滅法寂滅不生;這也就是說在無餘涅槃,能取的七識心跟所取的六塵境界全部滅盡,這個就是一般我們常聽說的「將滅止生」,是要把蘊處界有為法滅盡,僅餘如來藏這個無為法存在;二乘人的「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必須要依止本來無生的這個如來藏心,才不會落入斷滅空,這裡我們要稍微再留意的就是說:阿羅漢斷盡我執,也就是說他事實上是證這個五陰眾生空。如果從菩薩的智慧來看,可以方便說阿羅漢已證生空真如,可是這只是方便說,因為將來入無餘涅槃,他就僅餘真如獨存,因為這樣的緣故,我們也知道說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而且這個狀況也不是像有些人說的這個「滅相真如」,不是以滅相不滅把它當作真如心,因為滅相只是蘊處界滅盡的形容而已,不是說真的有一個滅相之法而能夠不滅,所以滅相真如,通常是六識論者落入的邪見,這是我們所要留意的。

第二種是屬於這個本來無生,既然說本來無生,那我們就可以知道說這個本來無生,祂是有一個指涉的對象,這個對象是存在的,就是一般我們說的無生法,這個無生法祂從來沒有出生,原本就存在,也就是說本來祂自己就能夠存在;所以又稱為自在法,這個講的就是如來藏心,如來藏心因為沒有出生所以也不會滅,也就是不生不滅。如來藏是三乘菩提修學的基礎,因為如來藏祂是沒有原因的存在,也沒辦法用意識思惟祂存在的原因,所以說有些人他是沒辦法接受,就無法承認有這個本心存在,這是很可惜的。

我們必須知道這個如來藏,雖然是沒有原因的存在,但卻可以證明祂是真實的,這一部分諸位觀眾可以參考聖 玄奘菩薩的《成唯識論》裡面所引的聖教實理的證明、以及平實導師的《真實如來藏》中的證明。我們必須理解說,這個如來藏必須是有善根福德者才能夠信受。在《大方等如來藏經》中,稱如來藏這個無生法為真金寶,可見得祂是三乘菩提修學的根本,如果因為信受了邪見而把祂否定掉了,那真的是非常可惜!因為祂是三世諸佛成佛所依,如果把祂否定掉了,就等於是否定掉了佛法的根本。

我們也可以從聖 龍樹菩薩一句非常有名的開示,來瞭解本來無生的道理【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中論》卷1)這裡就是說被出生之生滅性的諸法,不是自己出生自己,如果是自己出生自己,那這個連世間人也不能接受,也不是從真如心以外的法出生、或者共生,更不是無因生,而是從無生法真如心依緣而出生;另外,如果我們把這些被出生的生滅性諸法,攝歸無生法如來藏心的時候,那我們就可以說諸法也是不生。所以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瞭解說:四不生必須從本來無生的知見來解釋,本來無生之如來藏才是出生諸法的根本因。如果以十二因緣來說明,那在十二因緣裡面的十二支都是屬於生滅之緣生法,也就是說每一支都是因緣所生法,前一支它能夠引生下一支;可是我們只能說前一支,它是引生下一支的緣因,而不是根本因,真正的因是本來無生之萬法的根本因如來藏,所以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瞭解說,根本因的知見是非常重要,它是理解十二因緣法義時極為重要的知見,如果忽略根本因將造成極多的錯誤,這一部分諸位觀眾可以參考本節目中有關「十因緣與十二因緣」的相關主題。

另外,我們再來看一般念佛人想要往生極樂世界而「花開見佛悟無生」,這裡的無生最起碼也是要證悟本來無生之如來藏,乃至更進一步獲得以如來藏為基礎之地上菩薩的無生法忍;可見得本來無生之法,也是念佛人現在或者未來所必須要親證的。

以上簡單說明從兩個面向來看「無生」這個名相,我們必須要從論述或者文章的前後文來判斷是屬於哪一種無生,才不會產生誤解。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瞭解上述的法義,我們再來看在《實相經宗通》第七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譬如《阿含經》裡面說:由於河空的緣故說為空,不是無河;而是河中無水,施設為空,河還是在的。……譬如說,阿羅漢入了涅槃說之為空,但不是斷滅,因為他們的空性心如來藏還在,只是五陰滅了而使如來藏中空無五陰,所以說為空,……。】(《實相經宗通》第七輯,正智出版社,頁118。)因此阿羅漢把五陰滅掉而入了無餘涅槃稱為空,這相當於是蘊處界滅盡之無生,也相當於上述譬喻中所開示的「河水乾枯」,這時如來藏中空無五陰,但如來藏本身還是存在的,因為祂是本來無生,所以不可能被滅壞的。如來藏就如同上述譬喻中的河,因此從上面的譬喻,相信大家就比較容易理解「蘊處界滅盡之無生」與「本來無生」之差異,因此二乘蘊處界滅盡之無生,是滅盡蘊處界而不再出生有為法;而大乘之證悟的標的,則為本來無生的如來藏心,祂是不生不滅之無為法,這兩種無生剛好顯現出有為法之生滅性與無為法之不生滅性,對於菩薩來說都是應該要正確瞭解的。譬如在《阿含正義》第五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所以菩薩們對有為與無為都是清楚了知的;這樣具足了知有為與無為以後,才能說是已經親證真如法的賢聖。但這不是二乘聖人所能了知的,因為二乘聖人是未能、也是不必實證這個本來清淨心的。】(《阿含正義》第五輯,正智出版社,頁1519。)

接著我們來看二乘之滅諦與大乘之滅諦的差異,首先在《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9中開示:【取蘊永盡故名為滅,有為相息故名為靜,是善是常故名為妙,最極安隱故名為離。】這裡就是以滅、靜、妙、離,四行相或者四個面向來解釋滅諦;第一個、滅行,證滅諦就是要永遠滅盡一切的煩惱,包括我見跟我執,這個就代表是苦集的滅盡,也就是說要滅盡種種三界法之執取,這個就相當於是取蘊永盡,這樣子就能夠永遠不會再因為煩惱而引生眾苦。第二個是說靜行,也就是說一切有為相的熄滅,就是蘊處界要把它永遠滅盡,這是將來要證入的境界,在這個境界裡面是沒有能取、所取,是絕對的寂靜、是沒有任何的叢鬧,這個講的就是無餘涅槃中第八識如來藏的獨住境界,這境界是超越四禪八定、超越滅盡定的,因為滅盡定中尚有意根及其相應的心所法存在,因此並不是絕對的寂靜。第三個就是妙行,也就是說證滅諦,它必須要滅盡一切的煩惱跟苦,能夠超越苦跟集,也就是說能夠超越一切世間的境界,不再落入三界輪轉,所以稱為是善、是常,這個是不迴心二乘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說他能夠不出生後有。第四個、離行就是說,修行人他最後的證果能夠永遠出離三界,他不會再有任何不安隱的因素影響他,所以說這個是最極安隱。

所以以上就是用四個面向,使我們能夠更加瞭解二乘滅諦及蘊處界滅盡之無生的內涵,在《瑜伽師地論》卷55中開示:二乘之「滅諦」是由滅除四種愛所顯示出來的法,包括說要滅除:第一種是對自體、自我的貪愛,這裡面比較微細的就是我慢的部分;第二種是要把後有的愛滅除掉,也就是說不能有愛樂未來自體能夠繼續的存在,這一類的貪愛也必須要滅除掉;第三個稱為喜貪俱行愛,也就是說對於已得或者現前五塵的貪愛,也必須要滅除掉;第四個稱為彼彼希望愛,也就是說對於未得的所求的境界,也必須要滅除掉。

二乘滅諦是連自我存在的執著都要加以滅除,所以說這個跟一般人想要用意識心進入涅槃是完全不同的,事實上在二乘中的道諦的成就,他也必須要基於對滅諦的如實瞭解之下,才能夠簡擇正確的道諦之修學方法、才能夠成就;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說,對於修學的目標,也就是說這個滅諦的內涵,要能夠如實瞭解。譬如說要知道意識是虛妄生滅的,住在意識的境界中不是涅槃等等,這樣才能夠抉擇正確的方法,來斷除我見乃至我執;再來就是說,他要能夠信受無餘涅槃中是有本際存在而不是斷滅,這樣子才能夠離開於內、於外之恐怖,這樣子道諦的修行才能夠成就。因此在《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2中開示說:【夫醫王者,謂具四德能拔毒箭:一、善知病狀,二、善知病因,三、善知病愈,四、善知良藥。如來亦爾,為大醫王如實了知苦集滅道。】也就是說苦集滅道的次第,好像醫病的道理一樣,醫生必須要先瞭解病況以及探詢與判斷病因,接下來要知道這個病能夠醫治到什麼期望的狀況,如此才能尋求對治的方法跟正確的良藥。所以道諦在苦集滅道四聖諦中,它是在滅諦的後面,而事實上這裡面要瞭解滅諦,最重要的關鍵便是要依於八識論的正知見;如果以六識論去認識滅諦,是絕對無法正確瞭解滅諦的,因此也會造成無法正確履踐道諦。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大乘法中的滅諦,首先我們來看在《阿含正義》第二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滅除了我見、我執、所知障中過恆河沙數的上煩惱,就可以成為不受生死輪轉的清淨八識心王,一切苦就滅了,這就是大乘法中的苦滅聖諦。】(《阿含正義》第二輯,正智出版社,頁618。)

也就是說在大乘法中的滅諦,除了滅除煩惱障之外,也必須要滅除所知障,這樣才能夠成就佛地的智慧福德究竟圓滿,也能夠成就不受生死輪轉的清淨八識心王。所以這裡說的是八識心王,也就是說,這個清淨的八識能夠繼續利樂眾生,而不是僅餘第八識住於無餘涅槃,所以說佛地的蘊處界跟無量無邊的功德才能夠具足顯現,這一些也都能夠攝歸於本來無生的無垢識--這也是依於本來無生之如來藏心、修學的菩薩所需要逐漸成就的現觀。因此,大乘實相四聖諦是非常深奧的,在菩薩進入四地、五地,這個時候還要再根據他的無生法忍,來對於這個四聖諦作最更進一步深入的觀行,才能夠進入菩薩之六地心;而大乘滅諦的具足成就,就是要滅除分斷生死與變異生死,因此也只有到達佛地才能夠稱為「善逝」,這個也就是佛的十號之一。

因此從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說,二乘跟大乘的滅諦有兩個很大的差異,就是雖然兩者都是要滅除煩惱,但是其中一個就是說:二聖滅諦的目標是要「有為相息」,也就是要把蘊處界有為法滅盡,只餘第八識獨存,這個當然是無法利樂眾生的。而第二點、大乘的滅諦,它是要滅除煩惱跟所知障,並且要讓如來藏本具的無量無邊功德能夠開發出來,所以才能夠盡未來際利樂眾生,這才是真正的大乘法。

接著我們再來探討二乘跟大乘之「無生智」,二乘的無生智說的就是慧解脫、或者俱解脫的阿羅漢的智慧,對於解脫道的法義他已經能夠完全瞭解-包括解脫知見以及苦集滅道等-他都已經通達;並且他也知道煩惱障的詳細內涵,也知道說自己的煩惱不會再現起、確定不會再受後有了,當然這個是超越「知道自己的煩惱已經滅盡」的盡智。那大乘的無生智呢?是說菩薩證悟後,能夠現觀無生法如來藏而逐漸出生種種智慧,並且能夠現觀如來藏心無生,卻能夠直接或間接出生一切法,而且這些法也都能夠攝歸無生之如來藏。如果是八地菩薩的無生智,那他就要斷盡思惑而不取無餘涅槃,能夠繼續常住世間,利樂有情,八地的解脫果,它雖然跟斷盡煩惱障之阿羅漢的解脫果一樣,但實質上是更超勝的,也就是說八地菩薩他已經斷盡色、受、想三陰的習氣種子,而且於相於土自在。因此無論是二乘或者大乘的滅諦,都是要把一些法滅除掉的。

而我們必須要瞭解底下的幾點:二乘法中要滅除的是障礙解脫的法,又稱為煩惱障;而大乘法要滅除的是障礙成佛的法,包括煩惱障與所知障。無論是二乘或大乘之修學所達成的目標,絕對不會是斷滅,因此二乘之滅諦或者大乘之滅諦,都是要依止本來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心才可以成就。另外我們要瞭解的就是說,達成滅諦的目標是有次第性的,修學者必須要可以檢驗,自己已經達到哪一個階段了?另外我們也要留意說,大乘法跟二乘法它都有使用「滅諦」跟「無生」這一些名相,但實際上它的意義並不相同,因此我們在閱讀經教的時候必須要留意,千萬不可以因此而毀謗聖教;雖然大乘滅諦字面上有一個「滅」,但事實上它實質的意義反而是要讓眾生本具之無量無邊功德顯發出來,因此不可以執著表面的文字而產生誤解。而證得大乘的無生智,實際上也是要讓菩薩的智慧開顯,乃至到達佛地之四智圓明;因此對於菩薩來說,這個名相是必須要作正確的瞭解,才能廣利有情。

最後,我們作一個簡單的結論:無論滅盡蘊處界之無生或者本來無生,都是要以如來藏為根本。二乘滅諦的目標是滅盡一切有為法,而大乘滅諦的目標卻是要滅除煩惱障跟所知障、以及讓這個本來無生法如來藏之無量無邊功德能夠顯現,這樣子才能夠盡未來際利樂眾生。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268-a18_033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二)–第32集 三果與有餘依涅槃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節目。

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三果與有餘涅槃」這個題目。今天的探討內容主要是圍繞在解脫道中的三果。三果在解脫道中,是有它比較特殊的地位,與菩薩道的修習也是有密切的關聯。一開始我們簡單說明三果這個位階的意思:三果它就是說要從初果斷我見開始,也就是說要斷三縛結,然後從初果的見道位開始,進入二果的修道位;二果它必須要能夠薄貪、瞋、癡;如果再能斷五下分結,就能夠進入三果。這五下分結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內涵,就是要斷欲界愛,欲界愛最主要就是說,對於欲界的五塵、五欲他有貪著,欲界愛是以男女欲作為主要的代表,三果因為已經斷了欲界愛,所以說他能夠有初禪的證量,能夠成就梵行。因為能夠離開欲界愛,所以捨報的時候就能夠出生在色界之中,不來欲界人間,所以又稱為不來。這個欲界愛又稱為欲暴流,因為要斷欲界愛非常不容易,因為這個欲界愛會讓眾生在生死之中漂流、下墮,不得出離,因此必須要能夠精進不放逸,才能夠出離欲界愛、出離欲暴流。以上我們就簡單說明三果這個位階,因為欲界愛是三界愛中最粗重的,因此這個位階在解脫道中是一個分水嶺。因為實際上在解脫道中,實質上能夠真正稱為證涅槃的聖者,是從三果開始。也就是說除了斷我見之外,是否能夠離開欲界愛,便成為判斷三果的一個重要依據。

在《瑜伽師地論》卷67中,對於欲界愛有這樣的開示:【若生欲界,悕求欲界後有者,喜於已得所受用事,欣於未得所受用事,諸所有愛是名欲愛。】也就是說在上述的論中,顯示出被欲界法所繫縛者會有幾種現象,包括說:對於這個已得之法,也就是對於已得的欲界五欲,他會喜歡受用;因為有貪愛、染著的緣故,他也想要繼續擁有;因為繼續擁有才能夠繼續受用,所以這個就是屬於被已得之法所繫縛,當然這個會造成無法出離。另外一種是對於未得之法,也就是說對於未得的欲界五欲,他想要擁有、追求;或者他對於已得之法,想要要求的更精緻、更微妙,當然這就會令他投入更多的時間,造成說心心念念都在這個五欲境界上,就會讓他的染著性、或者繫縛更加增強。因此追求欲界法、或者被欲界法所繫縛,是無法離開欲界的,當然會引生欲界的後有,造成說無法出生在色界之中。在聖教中也用「愛奴」這樣的一個名相,來形容說被五欲之貪愛所奴隸之人。這也表示說貪染欲界法是有很大的過失,這也是提醒我們,應該要盡速遠離欲界法的貪愛之執著,如果不能離開欲界法的束縛,當然就沒辦法進入三果。

這裡要留意的是說:菩薩要離開欲界愛,並不是說不能接觸欲界的境界,反而是要在欲界的境界中利樂眾生,而同時能夠離開欲界法的束縛。在《大集法門經》卷2中有這樣的開示:【謂有苾芻具多聞者,不能見苦,……隨諸欲境,起所欲心,……未能解脫;即以此緣,後復能觀所有欲境,起離欲心,欲心退沒,愛樂解脫,……解脫心起,乃能遠離不相應法,住無欲心。以是義故,由欲為緣,引生無漏。】也就是說,修行人如果能夠多聞,而且能夠具備正知見,知道染著五欲的種種過失,他就能夠在五欲境界中作正確的觀行。因為這樣的緣故,就可以逐漸離開五欲的繫縛。二乘人他就能夠做到說:由欲為緣、引生無漏,而能夠逐漸遠離五欲。菩薩是更進一步要在五欲之中利樂眾生,而不是要跟欲界的境界隔絕;這也正是在《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4中開示的道理:【如是菩薩所緣境界,無有一法不向菩提。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修習諸行,皆因外緣而得成立。如因慳嫉人,成就菩薩檀波羅蜜;因不知恩人,成就菩薩尸波羅蜜;如因惡性瞋恚眾生,成就菩薩忍波羅蜜;……因諸癡鈍,成就菩薩般若波羅蜜。】所以從上述經教中的開示,我們就可以瞭解說,菩薩的修行必須要歷緣對境,不能離開眾生。而在五濁惡世利樂眾生的過程之中,難免會接觸種種的五欲境界,所以菩薩必須要逐漸做到「火中出紅蓮」這樣的一個狀況。所以在《華嚴經》中也開示說:「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所開示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正確的菩薩之道,是不能離開眾生而行菩薩道,當然也絕對不可能一個人修行就可以成佛。

以上大致瞭解了斷除欲界愛跟三果的密切關係之後,我們再來對於三果跟有餘涅槃的關係,來作一個簡要的探討。有餘涅槃在經教中是可以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四果人他已經斷盡思惑,因為他在捨壽前尚有五陰及微苦存在,所以這樣的一個狀況稱作有餘涅槃;另外也有一種說法是:三果人因為他還有思惑煩惱尚未斷盡,所以除了這個中般涅槃之外,三果人都必須要在捨報後往生到天界,在天界才能斷盡思惑,這一類也是屬於有餘涅槃。我們來看在《雜阿含經》卷27中對涅槃有這樣的開示跟分類:【若比丘修習此七覺分,多修習已,當得七果。何等為七?謂現法智有餘涅槃及命終時,若不爾者,五下分結盡,得中般涅槃。若不爾者,得生般涅槃。若不爾者,得無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得有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得上流般涅槃。】在上面這一段聖教中的開示,它就把涅槃分作七種的果證,前兩種是屬於四果阿羅漢所證,後五種就是屬於三果人所證的有餘涅槃。會有這樣的分類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三果它是斷除欲界愛、斷五下分結的,四果是斷三界愛。從三果到四果中間,事實上還有五上分結的存在,五上分結就包括說有:色界貪、無色界貪、掉舉結、慢結、癡結。結的意思就是說,這些煩惱能夠跟相應的境界結合、會與苦跟過失和合引生未來的苦,所以如果沒有好好去對治的話,未來世一定會再等流出來。也就是說三果到四果之間的五上分結,它的多少跟厚薄不一,就會造成三果人未來入無餘涅槃會有種種的差別。因此在上述的聖教中,將三果跟四果之涅槃就分為七種。雖然一般說四果未捨報前證有餘涅槃,但是從上述所引經教中,我們也可以瞭解說,三果人也是可以說他是有得有餘涅槃的。所以我們必須要以經教的前後文來作判斷,不應該隨意說法以免遮障道業。

七果中的前兩種就是說,它是分別相對應於四果捨報前之有餘涅槃、與捨報後之無餘涅槃,這一部分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說法。三果的有餘涅槃的部分有五種,依據上述經文所開示的次第為: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跟上流般涅槃;依這個次第我們就可以瞭解說,越後面的代表他所須要斷除之剩餘的五上分結就愈多,也就是說他需要更多的時間或者努力,才能夠入無餘涅槃。那如果從菩薩道的角度來看,反而後面的不見得不好,因為他會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迴小向大,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不見得不好。

底下我們就對三果這五種有餘涅槃,來作稍微的探討,這也可以讓諸位觀眾對於三果的內涵有多一分的認識。因為菩薩如果要入地,在解脫道的證量也得要有頂級三果的層次,所以跟大家還是有密切的關聯。第一種就是屬於中般涅槃,也就是說他所剩餘的五上分結極為微薄,而且他的根性猛利,所以在捨報之後,在中陰階段,就可以斷盡五上分結而取證涅槃,這個稱為中般涅槃,也就是上述所謂的頂級三果。第二種稱為生般涅槃,也就是說這個修行人,他須要等待捨報後往生到色界天,才能夠斷除五上分結中所剩餘的我慢而取證涅槃,這個稱為生般涅槃。第三類稱為無行般涅槃,就是說這個修行人,他捨報後往生到色界天,他必須要稍作一些觀行,然後獲得無漏道的功德力,這樣才能夠進斷五上分結而取證涅槃,這個稱為無行般涅槃。第四種有行般涅槃,就是說捨報後要往生色界天,他必須要發起加行及作大功用,而且必須要精勤修行,才能夠斷盡五上分結而取證涅槃,這個稱為有行般涅槃,這個就是跟上面無行般涅槃的一個對比。第五種稱為上流般涅槃,這個是屬於比較遲鈍的三果人,必須要再經歷色界或者無色界中,幾處的受生之後,才能夠斷盡五上分結而取證涅槃,這個稱為上流般涅槃。

以上大致說明三果人五種般涅槃的情況,會有這樣的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於他所剩餘的五上分結,它的厚薄有異,以及也有根器上的差異所導致的。在《中阿含經》卷2中,佛世尊也用打鐵的火星的大小來譬喻這幾種般涅槃的差異,火星的大小就代表說,他所剩餘煩惱的多少:【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從上來還,未至地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得中般涅槃,……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墮多薪草上,若煙若燃;燃已便燒村邑、城郭、山林、……或至道、至水、至平地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得上流阿迦膩吒般涅槃,……。】也就是說,以打鐵噴出來的火星大小來說,如果這個火星非常小,它還沒有落到地面就熄滅了,這個稱為中般涅槃;如果這個火星稍微大一點,也就是說他的煩惱稍微多一點,要等到火星落到地面上才會滅,這個稱為生般涅槃;如果這個火星再大一些,它落到地面上還不會滅,而且會引燃附近的草,這一類是屬於無行跟有行般涅槃;如果這個火星比較大,落到地面它還會引燃附近的村邑、城郭等等,這個稱為上流般涅槃。可是無論如何這個火最後都是會滅盡的,也就是說最後這個三果人,他都能夠不受後有而出三界輪迴。

從上面所引《雜阿含經》中的開示,諸位菩薩就可以發現這七類的涅槃,都只是三果或者是四果人的取證,不包含初果跟二果。譬如在《阿含正義》第五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無餘涅槃的種種取證,都只是三果與四果人的取證,都不涉及初果與二果人;所以初果到二果,都不可以說是已證有餘涅槃,因為他們都還沒有證得心解脫,都還不能超過欲界境界,……都必須再還來人間,所以不能說是已得有餘涅槃的聖者。】也就是說三果他是已經證得心解脫,已經解脫於五欲的繫縛,而遠離欲界的受生。因為初果他最主要也只是斷我見,所以他的貪、瞋、癡還不能稱作淡薄,一般我們稱初果人為預入聖流,也就是說把他預先算是聖人中的一分子,他最慢是可以七次人天出三界,所以稱為預入聖流。二果人也只有薄貪瞋癡,還沒有離開欲界愛,還沒有得到心解脫,所以不能算是解脫道中真正的聖者,可是因為他已經在修道位中,已經有薄貪瞋癡了,所以可以方便說為聖者。所以只有三果跟四果,才能算是解脫道中真正的聖者。以上可以顯示說,斷除欲界愛的重要性,這個是大家所須要努力的目標,即使是修學菩薩道,入地前也有一個條件必須要具足,他才能夠進入菩薩道中的通達位。譬如在《法華經講義》第十三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至少要證得慧解脫果而起惑潤生,或是證得頂級三果而留惑潤生,才能進入初地。所以想要圓滿十迴向位的功德,就是要具有初分的道種智,還要永伏性障如阿羅漢,對世間的五欲財色名食睡,對眷屬、對一切都沒有執著,現行已經斷除了,……。】而此處的「頂級三果」,指的就是說要具有「中般涅槃」的能力,只是菩薩是有能力而不入無餘涅槃。

雖然今天我們談的主要是圍繞在三果,但是大家要留意,事實上在末法時期,要取證初果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因為首先得要有斷我見的知見、以及信受八識論。因此如果各位觀眾,能夠好好觀看本節目單元、以及閱讀平實導師的《阿含正義》,相信要具足證初果的初步條件應該是不難的。如果我們再看三果所須要斷除的五下分結,那這個就可以顯示說,斷除五下分結的內涵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啟發:首先是說五下分結其中的三個,就是跟斷我見有關的,斷我見當然是非常重要,包括身見、疑見、戒禁取見,這是三果所斷的三結的內涵,它的斷除當然會比初果更加深細;五下分結的另外兩個,就是欲界貪跟欲界瞋,剛好在五蓋裡面也有貪欲蓋跟瞋恚蓋。因此雖然此世不一定能證三果,但是嚴重的貪、瞋對於道業來說,都是很明顯的遮障,因此是我們平常所須要留意去對治的。還有就是說不同於斷我見--它是屬於見所斷,貪、瞋是屬於修所斷,因此必須要在歷緣對境中分分去斷除。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瞭解說:證果不是用跳躍式的,這樣的道理是三乘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也可以瞭解說:對治煩惱是修學的過程裡面非常重要的一環,可以避免雖然持續在累積福德、功德,但又同時持續在漏失,造成修行原地踏步的現象。因此我們應該選擇最嚴重的煩惱來優先對治,也就是說重病先醫的道理。對於菩薩來說,這五下分結中的瞋恚是大忌,因為會造成眾生不樂於接近,使得菩薩道的進展緩慢,而且起瞋的原因是比貪還要廣,所以這一定是我們必須要留意的。我們可以從三果所斷的五下分結得到一個啟示,就是說這些煩惱我們必須要努力對治,這樣才能夠逐漸接近涅槃的體性。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264-a18_032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二)–第31集 無餘涅槃界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節目。

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無餘涅槃界」這個題目,這個議題在修學上是屬於非常重要的知見。今天的探討內容,主要是在說明無餘涅槃的基本法義、以及讓大家確信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因此我們都有必要對這個法義作正確的認識。

一開始我們簡要說明「無餘涅槃」這個名相的意思,無餘涅槃簡單地說就是滅盡十八界;因此在無餘涅槃中絕對沒有十八界的意識跟意根自我存在,也就是說,把蘊處界等有為生滅法把它滅盡,僅餘本體如來藏獨存的狀態。所以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說,無餘涅槃的這個無餘的意思,它只是針對有為生滅法,所以在無餘涅槃中一定有第八識存在,絕對不是斷滅;那當然也有儲藏在第八識中的種子──包括無漏有為法的種子、還有阿羅漢的習氣種子。所以無餘涅槃界,它的這個「界」就是說仍然有種子,還有功能差別存在,絕對不是斷滅,所以無餘涅槃又可以稱為無餘涅槃界。從以上的簡單說明,我們就可以瞭解說:無餘涅槃就是修行人把自我意識跟意根滅除的狀態;因此說無餘涅槃是清涼而無熱惱,是寂靜、是滅度、是真實,這是小乘聲聞修學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接著我們來看在《阿含正義》第五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所以,無餘涅槃中並非斷滅空,而是仍然有其功能存在的。只是因為意根已經滅除了,沒有意根作前導,所以本識出生名色的種種功能不再現起了,……但是本識的界─祂的功能─種子並未斷滅,而是仍然保存在本識中的,所以無餘涅槃中仍然有界。】(《阿含正義》第五輯,正智出版社,頁1497。)所以從上面的概要敘述,我們就可以知道說,無餘涅槃是本識獨存的狀態,而不是斷滅,這是大家所必須要先知道的重要知見。另外,我們也可以從禪定的角度來理解無餘涅槃;禪定的層次如果越往上走,表示他要滅掉的法是越多的,相對的能取心就越寂靜,乃至能取心能夠完全滅除。

如果從欲界定開始看,欲界就是說他還沒有離開欲界愛,所以在欲界定裡面是六識具足;如果進入初禪的等至位,他是必須把鼻、舌二識滅除掉的,而且他也必須要降伏、或者滅除欲界的貪愛;如果再更往上進入到二禪至四禪的等至位,在這個狀況下前五識都不再現起,這個就是屬於無覺無觀三昧,也就是說在這個等至位,他是沒有五塵的覺觀;如果進入四空定,他就必須要再降伏或者滅除色界的貪愛;如果再進入滅盡定,就是要把前六識完全滅除掉,也要把意根的「受」跟「想」心所滅除,當然因為滅盡定是屬於出世間定,所以事先他必須要斷我見;如果到無餘涅槃他是要把七轉識全部滅盡的。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是要逐漸地把蘊處界等有為法滅除掉的,然而都只是滅除有為法。越往上面的層次,對於七轉識的滅除就越徹底,而無為法如來藏本來不生,所以就不會滅,事實上也不可能被滅除,沒有任何一位眾生的如來藏是可以被滅除的。

在《雜阿含經》卷12中有這樣的開示:【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因集故苦集,因滅故苦滅,斷諸逕路,滅於相續;相續滅滅,是名苦邊。】所以從上面《雜阿含經》卷12中非常重要的開示,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裡面有兩種的法:第一類就是生滅的有為法,這些法它都是要靠因緣所生,所以它是有生、住、異、滅的體性;也就說它們是剎那生滅變異而不能久住,所以在無餘涅槃中,這些有為生滅法將會完全滅盡。而第二類的法是屬於不生滅的無為法,因為不生所以不滅,所以它是不可被破壞的;在無餘涅槃中它是仍然存在的──包括它的真實如如的體性,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所以在證無餘涅槃的修行過程中,是要把無為法如來藏所出生的蘊處界等有為法逐漸滅除。這也正是在《佛般泥洹經》卷2中開示的道理:【須拔曰: 「何謂無為之道乎?」佛言:「滅有、歸本,不復生死,謂之無為也!」】(《佛般涅槃經》卷下)所以這裡所開示的「滅有」,就是要把生滅之三界有為法滅盡;「不復生死」就是只餘本識獨存的狀態,所以也稱為「歸本」,也就是要回歸本識自住的狀態。所以由聖教中所開示的歸本,就表示說一定有本住法存在,這樣就不會落入斷滅空。阿羅漢因為信受有這個本住法的緣故,他才能心無恐怖,才能入無餘涅槃;而大乘菩薩也因為這個緣故,能夠成就安隱觀,能夠親證「生死即涅槃」的道理,能夠現觀輪迴與涅槃不二。這些都是因為菩薩親證如來藏的關係,菩薩因為安隱觀而能夠在三界中利樂眾生永無窮盡。所以如果我們看這個聖教裡面所開示的「歸本」,我們就可以確認說:一定有本住法存在;所以從上面的分析,大家就可以確信因為有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才使得無餘涅槃可以成立。因此無餘涅槃絕對不是斷滅,因此又稱為無餘涅槃界。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些對於無餘涅槃常見的錯誤認知,包括有人誤認為無餘涅槃是滅盡一切法,所以他認為是斷滅,是灰飛煙滅;這個都是因為不承認有本住法的過失,這樣的觀念是完全錯誤的,因為無餘涅槃一定有本住法存在。所以,有智慧的修學者一定不會接受把斷滅當成修學的目標,即使是斷滅見者,他的深心之中也不會接受,因為他仍然有我執的關係。

另外有些人,他是想要用意識心入無餘涅槃,很明顯地這個就違背了前面我們所說的無餘涅槃是滅盡十八界的。因為意識心是屬於十八界,所以不可能以意識心入無餘涅槃;我們也要瞭解說這樣的錯誤知見,其實它是跟我見相應的,可是這卻是許多人的錯誤觀念。

也有人他把禪定的境界誤認為是涅槃,譬如把欲界境界、乃至四禪的定境當成涅槃;這一些都是屬於五現見涅槃所攝,同樣是不離我見,因為禪定跟意識是相應的;在前面所引《雜阿含經》中有出現說:「相續滅滅,是名苦邊。」也就是說,要到達苦邊是要滅盡五苦陰的相續,事實上要能夠作到這樣,他是要連滅相的了知、或者作意也需要滅除的。

因此如果有人建立「滅相不滅」的概念、或者「滅相真如」,那這絕對不是無餘涅槃,因為無餘涅槃中已經沒有蘊處界,哪還有依這個蘊處界所建立的滅相呢?同樣的,如果把四空定當成涅槃,並向別人宣說已證涅槃,也會落入妄語之中,而得到不可愛的異熟果報。譬如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中的開示:【外道邪師修定亦爾,不近善友、不聞正法,邪求解脫,獲無色定謂得涅槃,壽盡之時趣地獄報。】(《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卷8)所以這也是大家要特別留意的,千萬不要把禪定當成涅槃。

有知見的學人,他就不會落入錯誤的涅槃知見,可是他的先決條件是說,一定要信受八識論,才會跟斷我見的知見逐漸相應,也才能夠逐漸離開我見所衍生的種種邪見。我們還要能夠親近善知識,然後漸漸離開種種錯誤的知見,這樣才能夠瞭解涅槃的真實道理,如果能夠這樣,就不會認為涅槃是很神祕、或者無法理解涅槃的道理;如果是無法理解,通常是受了邪教導的關係,因為許多眾生都是跟我見相應的。

因此在經教中特別要再提醒,如來藏知見之難信與重要性,在《大寶積經》卷119中有這樣的開示:【世尊!如來藏者,非有我人眾生壽者;如來藏者,身見有情、顛倒有情、空見有情,非所行境。】也就是說,如來藏是真實存在的無我之法,如來藏本身是離開四相的--也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落入身見、我見或是有四倒的人,就不容易信受;乃至落入否定第八識之一切法空邪見者更難信受,這些都會導致無法信受無餘涅槃的正確法義。因此修學者一定要信受八識論的正知見,漸漸離開與我見相應之四相、四倒,以及離開六識論之一切法空邪見,這樣修學才不會唐捐其功。而無餘涅槃是四果人所證,因此對於往生者,如果沒有實際的證量,不應使用涅槃、圓寂等用語,以免誤導眾生並引生出其他的過失。

上面我們瞭解了對於無餘涅槃常見的錯誤之後,我們再從其他的幾個角度來瞭解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前面我們有說明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它尚有如來藏,還有如來藏含藏的種子存在,因此在某些狀況下,是有可能使意根再度出現,而令種種法再衍生出來,因此由這個現象也可以讓我們確信: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譬如在《起信論講記》第六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什麼時候能離開無餘涅槃再修佛菩提道?沒有機會了!除非你的善根真的很夠,透過以前所熏習而曾經生起欣樂之情的阿賴耶(異熟)識裡面的佛菩提道種子的自心流注,可能在三大阿僧祇劫後,……才有可能促使意根種子流注出來而再度出現了意根。】(《起信論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9293。)因此我們可以確信及瞭解:既然意根可以有機會再現起,表示無餘涅槃中不是斷滅,仍然有本識跟界的存在,因為不能無中生有的緣故。無餘涅槃中意識跟意根不現起,所以在道業上是完全沒辦法進步,所以說對菩薩來講是完全在浪費時間;因此菩薩不應該入無餘涅槃,因為對眾生完全沒有幫助,因為無餘涅槃中沒有五陰,所以不可能自利利他;這也完全違背了四宏誓願,而且是四個願都違背了。

接下來,我們也可以對比在無色界中的有情,其實無色界有情是可以化現色界天身到色界聽法的,這也代表:雖然他在無色界,但是其色種並沒有消失。譬如在《楞嚴經講記》第十一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無色界天固然沒有色身,但他們若是想要聽經聞法,就會變出色界身來人間聞法,因為上地能做下地事,所以無色界天在深妙法的聚會中出現也是正常事。】(《楞嚴經講記》第十一輯,正智出版社,頁2829。)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無色界有情如果他還沒有斷我見,他是不出三界輪迴的;這就代表說,他捨報後通常會再墮落欲界中,墮落欲界中也代表著他的色法會再度被出生,因此無色界有情只是色法沒有現起,並非把色種滅盡。同樣的道理,無餘涅槃雖然滅盡蘊處界法,可是並不是把這個蘊處界種子滅盡,因此絕對不是斷滅。

接下來,我們再從滅諦的法義來證明「無餘涅槃並非斷滅」,首先我們來看在《瑜伽師地論》卷68中的開示:【何等法滅故名滅諦耶?答:略有二種:一、煩惱滅故, 二、依滅故。煩惱滅故,得有餘依滅諦;依滅故,得無餘依滅諦。】所以這裡面開示就是說:有餘涅槃它是把煩惱障滅盡,可是尚有此世的色身及覺知心存在;如果是無餘涅槃,它除了要滅盡煩惱障之外,也要把此世的色身跟覺知心滅盡。所以從上面「滅諦」的開示,我們也瞭解說,滅諦所說也都只是滅盡有為法而已。另外在《雜阿含經》卷2中也有開示:【解脫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說彼識不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所至趣;唯見法,欲入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這裡的開示就很清楚了,也就是說在無餘涅槃中,識陰六識不再出生,第八識也不會到東西南北,或者任何一趣。

在聖教裡面也開示了無餘涅槃的四個特性:第一個是寂滅,也就是說無餘涅槃之中無能取、所取,也就是無覺無知,當然是寂滅的;第二個是清涼,因為無餘涅槃中沒有七轉識,所以不可能有任何熱惱,所以是清涼的;第三個是清淨,因為無餘涅槃中僅餘本識存在,而本識跟煩惱無明不相應,所以當然不可能有任何染汙法,所以是清淨的;無餘涅槃的第四個特性是真實,也就是說有本際存在,是真實而非斷滅,所以稱為真實。既然是寂滅、清涼、清淨、真實,哪有可能是斷滅呢?如果是斷滅,何必用這些名相來形容呢?因為斷滅就是不存在的意思。所以二乘四聖諦之滅諦,它是要滅盡一切煩惱,也要滅盡有為法,因此它不是斷滅,滅除的只是有為生滅法;因此,如果能夠信受有不生滅的如來藏心存在,那這樣就不會落入斷滅見之中,因此這個知見在修學上是極為重要的。

如果我們再從涅槃的這個名相它的翻譯來看,涅槃是它的音譯;因為在古代很難用大家熟悉的概念,來直接翻譯出「涅槃」所希望達到的一個狀態;因此在翻譯上多採用梵語來直接音譯的方式。第二個是用意譯來看,如果是以意譯來看,就是說以意思上來作翻譯;那常見的意譯是翻作寂滅跟滅度,既然是寂滅就表示說,要把一些法把它滅除掉,滅度就是說要把一些法把它超越,超越這些種種的束縛。如果從二乘法來看,就是要把自我、連同種種的煩惱都斷除掉;如果從大乘法來看,除了要滅除種種的煩惱無明,也要能夠親證本來就超越一切法的如來藏心;這個如來藏心,實際上祂才是四種涅槃的根本。

另外我們也要瞭解就是說,要能夠正確理解跟接受涅槃的道理,必須要先有八識論的基本知見,否則就有可能會覺得很玄、或者落入誤解之中。會覺得很玄的原因,通常是因為聽了不同的解說,這些解說之間它的說法不同,因此會產生混淆,所以無法正確理解,所以他就會認為很玄;另外一種產生誤解的原因,通常是因為落入常見之中,想要以意識心進入涅槃,這樣的話,連我見都無法斷除,何況是入涅槃?因此在修學的過程中,絕對要自己作一些初步的思惟簡擇,才能夠保護自己跟他人。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259-a18_031

2022年2月5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二)–第30集 滅盡五陰方是無餘涅槃(四)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的電視弘法節目,名為「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是依據平實導師所著的《阿含正義》來加以說明。今天將繼續上一集的子題「滅盡五陰方是無餘涅槃」。上一集已談到 佛在初轉、二轉、三轉法輪當中,用一切有情的真心來貫穿三世及世出世間的一切法;這個一切有情的真心,祂有很多不同的名稱,但都是指同一個心,只是在不同修行階位所施設不同的名稱而已。這一集將談到:二乘人用什麼方法來斷結證果,最後滅盡五陰而入無餘涅槃;在修行的道路中,一定要有因有緣才能斷結證果,不可能無因無緣就能斷結證果,所以 佛在《雜阿含經》卷2曾開示:【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也就是說,不論是有情的五陰世間、或者是山河大地的器世間,都是要有因有緣才能成就及毀壞;如果是無因無緣,而能成就及毀壞這兩種世間,那一定不是佛法而是外道法。因此今天所要談的重點是:於初轉法輪的阿含時,聲聞人用四聖諦、四念處觀、八正道等法,以及緣覺用十因緣、十二因緣,來觀察而斷結證果,最後證得四果的阿羅漢,於捨壽時滅盡自己的五陰而入無餘涅槃,獨處於涅槃的寂靜境界中。

首先談聲聞人對四聖諦、四念處觀、八正道等法的觀察而斷結證果,也就是說:聲聞人是以四聖諦為主旨,四念處觀為觀行法門,八正道為實行的方法,因此斷除我見、疑見、戒禁取見的三縛結,成為初果的須陀洹;乃至斷了五上分結成為四果的阿羅漢,捨壽後入無餘涅槃,永遠在三界消失不見了,獨處於本際極寂靜的境界中。由於聲聞人聽聞 佛的音聲開示,觀察自他有情的蘊處界虛妄,因而斷了我見、我執、我所執,捨壽後入無餘涅槃的菩提法,名為聲聞菩提。又聲聞人觀察四聖諦當中的苦聖諦,所謂的苦,就是有情在三界六道輪迴當中所受的種種苦,這些苦可分為三苦、八苦,但是不論三苦或者八苦,最後都不離五陰熾盛苦。也就是說,聲聞人觀察在人間所受的種種苦,是因為有了名色所攝的色、識、受、想、行之五陰聚集在一起,能遮蓋有情的智慧,使得眾生有無明,因而有種種苦的出現、以及不斷地受苦;像這樣能使人在三界六道當中,不斷地輪迴、不斷地受苦,這是世間真實的道理,也是世間不變的真理,名為苦聖諦。接下來來談苦集聖諦,簡稱為集聖諦,乃是種種苦聚集原因的真實道理,也是聲聞人探究--為何會有種種苦聚集在一起,導致自己在三界六道輪迴當中,不斷地出生五陰及受種種苦;探討的結果,是因為自己過去世無明的關係,造作了種種善惡業,導致今世後有的五陰出現,而受種種苦樂的果報。為什麼眾生會有無明?乃是過去世對五欲六塵的韻味起了貪愛,而妄造種種善惡業,導致今世受種種可愛、不可愛的異熟果報;又於今世沒有斷除無明,再一次造下了善、惡業,導致未來世繼續受種種可愛、不可愛的異熟果報,於是有了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五陰,不斷地出現,也不斷地在受苦。聲聞人了知眾苦聚集原因的真實道理,是因為眾生有無明的緣故,能遮蓋有情的智慧,使得眾生枉受三世輪迴生死苦,這就是苦集聖諦。苦集滅聖諦簡稱為滅聖諦,是讓眾苦聚集原因消滅的真實道理,聲聞人觀察一切苦、一切苦聚集的原因,是因為有了五陰身,而這個五陰身乃是色、識、受、想、行和合運作所產生的虛妄體,它不是常住法而是生滅法。如果願意將自己的五陰身滅盡而自我消失,不再三界現身意,再也沒有未來世的五陰在受種種苦,像這樣願意將自己的五陰滅盡,而不再三界出現的真實道理,名為苦集滅聖諦。苦集滅道聖諦簡稱為滅聖諦,就是能使五陰不再出現的方法的真實道理;亦即聲聞人讓一切苦、一切苦聚集,以及讓五陰滅盡而入無餘涅槃,必須要有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法道、正確的觀行等等才能成就。

因此聲聞人透過四聖諦、四念處、八正道等法去斷結證果,成為初果的須陀洹;乃至成為四果的阿羅漢,於捨壽時可以入無餘涅槃,永遠不再三界出現。因此能夠如實了知及實踐,而不讓未來世的五陰出現的法道,名為苦集滅道聖諦。又聲聞了知四聖諦的真實道理以後,詳細去觀察蘊處界的虛妄,尤其是意識的我、色身的我真實虛妄,因而斷了我見、疑見、戒禁取見,成為初果的須陀洹,又名預流--預先入於聖流,於捨壽後,欲界天、人間七次往返,最後一次返回人間,取證阿羅漢果而入無餘涅槃。又聲聞成為初果須陀洹以後,知道意識我的虛妄性,不再將意識我當作真實,所以漸漸地將自己的貪、瞋、癡加以淡薄,也就是將性障的貪、瞋、睡眠、掉悔、疑加以降伏,尤其是欲界的男女貪愛降伏得很淡薄,但仍有一分的欲界愛未斷除,仍未發起色界的初禪。像這樣將性障降伏得很淡薄,但仍未發起初禪的人,名為薄貪瞋癡的二果斯陀含,又名一來,也就是聲聞二果人;於捨壽後,可以欲界天、人間一往返,最後在人間取證四果的阿羅漢,而入無餘涅槃。又成為二果斯陀含以後,再將欲界貪、欲界及色界的瞋,色界的我見、疑見、戒禁取見的五下分結斷除;主要是將欲界最重的男女貪愛斷除,因而發起了色界的初禪,成為三果的阿那含,亦名心解脫的三果人。所以,平實導師在《阿含正義》第四輯曾開示:【阿含解脫道中,有證得初禪的凡夫,沒有不證初禪的三果人,也沒有不證初禪的慧解脫阿羅漢。】(~《阿含正義》第四輯,正智出版社,頁1206)像這樣的三果阿那含,於捨壽後上生色界天,於色界天究竟解脫,亦名為不還,也就是不再回來欲界,而在色界般涅槃。又成為三果阿那含以後,聲聞人再將色界貪、無色界貪、掉舉、慢、癡的五上分結斷除;主要是將無色界的微細意識斷除,尤其是非想非非想天--樂於自我存在而不願意消失的我慢,祂很微細,只是眾生很不容易覺察到而已。三果人知道這個道理以後,再將這微細的我慢加以斷除,就可以成為四果的阿羅漢而自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中阿含經》卷22)這是因為三果人將最後一分的思惑,也就是最微細而不反觀自我的意識心,加以斷除,於捨壽後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而入無餘涅槃,永遠不再三界出現。

由上面說明可知,聲聞人是相信 佛的音聲開示,透過四聖諦等法去觀察蘊處界的虛妄,因而斷除了三縛結,而成為初果的須陀洹;乃至斷了五上分結,而成為四果的阿羅漢,於捨壽時入無餘涅槃,永遠在三界消失不見了,獨處於本際極寂靜的境界中。這也證成了 佛在經中所開示三法印當中的涅槃寂靜的道理。

接下來談緣覺對十因緣、十二因緣的觀察,而斷結證果;也就是說,緣覺思惟及觀察十因緣、十二因緣,因而斷除了三縛結成為初果的須陀洹;乃至斷了五上分結而成為四果的阿羅漢,捨壽時可以入無餘涅槃,永遠在三界消失了,獨處於本際極寂靜的境界中。由於緣覺是聽聞 佛的開示以後,自己去思惟、去觀察,自他有情的蘊處界虛妄,因而斷了我見、我執、我所執,捨壽後入無餘涅槃的菩提法,名為緣覺菩提。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要先從十因緣開始觀察,而不是先從十二因緣來觀察?因為如果不先從十因緣去探究有一個「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也是經中所開示的入胎識,更是緣覺入無餘涅槃,而獨處於極寂靜境界的本際。-如果緣覺不事先推究,而了知有這個識的存在,當他證得四果的阿羅漢及捨壽時,豈不是成為斷滅空?為什麼?因為緣覺最後所證的無一不是虛妄法;所以緣覺一定要先從十因緣下手,來證明入無餘涅槃,並不是一切皆無的斷滅空。當緣覺聽聞 佛在《雜阿含經》卷12的開示以後,於空閒處、於樹下等寂靜的地方,開始觀察十因緣,並從老病死的純大苦聚往上逆推思惟--什麼法有的緣故使得老死跟著出現了,又是什麼法的緣故使得老死出生了,就在正確思惟生這個法的時候,有了如實、不間斷的正知見出現;因為生的緣故,使得老死的現象出現了,因為生的緣故,老死就出現了;接著再觀察思惟:生的原由是有,有的原由是取,取的原由是愛,愛的原由是受,受的原由是觸,觸的原由是六入處,六入處的原由是名色;接著再思惟:什麼法有的緣故使得名與色出現了,又是因為什麼法的緣故使得名與色出生了;正確而且不間斷思惟的結果出現了:是因為有一個「識」的存在,所以名與色就出現了,因為有這個識存在的緣故,才會有名與色出生了,這樣思惟的結果,到了這個識就必須退回來,不能再往前推究而超過這個識。因為緣於這個識,才會有名色的出現,緣於名色,才會有六入處的出現,緣於六入處,才會有識陰六識對六塵觸的出現,緣於六塵觸,才會有三受或五受的受的出現,緣於三受或五受的受,才會有十八界貪愛的出現,緣於十八界的貪愛,才會有取的出現,緣於取,才會有後有種子的有的出現,緣於後有種子的有,才會有未來世生的出現,緣於生,才會有老病死種種苦的出現,於是種種的大苦就聚集起來了。由上面說明可知,緣覺是從十因緣的老病死一一往前推究,推究到這個識為止,再也無法往前推究了。因為有了這個識的緣故,才會有後來的名色出現;有了名色,才會有後來的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出現。也就是說,緣覺不論是從還滅門往上逆推、或者是從流轉門往下順推,知道有一個識的存在,才會有名色等法的出現;因為有了這個識的存在,出生了名色等一切法,所以這個識就是一切法的根本;當緣覺滅盡自己的蘊處界以後,就只剩下這個識存在了,那就是無餘涅槃的本際。接著緣覺開始觀察十二因緣,也是如同十因緣一樣,從老病死等純大苦聚往上逆推,經過了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接著又往上推究及思惟,什麼法滅除的緣故,使得識陰起的行得以滅除?什麼法滅除的緣故,識陰的行就跟著滅除?正確思惟的結果:因為無明滅除的緣故,識陰的行也就跟著滅除,識陰的行滅除的緣故,後世識陰六識也就跟著滅除,識陰六識滅除的緣故,名與色也就跟著滅除,名與色滅除的緣故,六入處的十二處也就跟著滅除,六入處滅除的緣故,六塵的接觸也就跟著滅除,六塵的接觸滅除的緣故,苦、樂、不苦不樂的三受,也就跟著滅除,三受滅除的緣故,對自我的貪愛也就跟著滅除,自我的貪愛滅除的緣故,取也就跟著滅除,取滅除的緣故,後有的種子也就跟著滅除,後有的種子滅除的緣故,後世的生也就跟著滅除,後世生的滅除的緣故,老病死等苦也就跟著滅除,純大苦聚的五陰也就跟著滅除了。

由此可知,緣覺推究十二因緣之一一有支--那都是無常可滅之法,沒有一支是真實的。從緣覺十因緣、十二因緣推究的結果,得到一個結論:若不是緣覺自己推究十因緣,有一個「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也是無餘涅槃的本際,知道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所以當他證得四果的阿羅漢及捨壽時,因內無恐怖、因外無恐怖,願意自我消失,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而入無餘涅槃,剩下的僅有這個識存在,獨處於極寂靜的境界中。而十二因緣所推究的識,那是識陰六識,因為識陰六識有無明的緣故,於是有情造作了種種善、惡業,導致有了未來世的名色等法出現,乃至有老病死等純大苦聚出現,因而在三界當中不斷地輪迴生死。這也是緣覺要先思惟十因緣以後,再來思惟十二因緣的最主要原因;否則只思惟十二因緣的結果,沒有推究到「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也就是無餘涅槃的本際,當他滅盡自己的蘊處界以後,就成為一切皆無的斷滅空了。

最後綜合這一集所說,作個結論如下:聲聞人用四聖諦、四念處觀、八正道等法,以及緣覺用十因緣、十二因緣來斷結證果,最後證得四果的阿羅漢,並於捨壽時,由於聲聞相信 佛的開示,以及緣覺自己思惟而了知: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還有無餘涅槃的本際存在;所以願意滅盡自己的五陰而入無餘涅槃,從此在三界中消失不見了,獨處於涅槃寂靜的境界中。像這樣願意滅盡自己五陰入無餘涅槃,而處於極寂靜的境界中,這才是 佛在三法印所開示的涅槃寂靜的道理。如果不符合這樣的條件,而說他已證得涅槃寂靜的境界,乃至說他在男女淫慾當中成就報身佛境界;那都是大妄語人,不僅無法入無餘涅槃,而且捨壽時會下墮三惡道中,久劫受苦無量,因而延後自己入無餘涅槃的時程,乃至成佛的時程,那可就不好了。所以說修行者應該以 佛陀的開示,來作為修行的準則,以免在三乘菩提道路中,自以為是而走錯了路,那可是毫釐有差、天地懸隔啊!

說到這裡,時間已經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敬請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254-a18_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