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今天我們要來跟大家談談平實導師著作《阿含正義》第五輯第七節裡面的「五出要界」。那什麼是「界」呢?這個界就是功能的意思;那所謂五出要界就是在講五種出離的方法,它具有出離的重要功能,那就是欲出要、瞋恚出要、嫉妒出要、色出要以及身見出要。
在說明這五出要界的義理之前,我們先跟大家來大略的介紹:在佛法裡面,也就是三乘菩提裡面,它有共道與不共道的部分。共道的部分是說三乘共有的解脫道,也就是三乘行者都要修的法道;那不共道的部分,就是大乘獨有的佛菩提道。那二乘菩提是屬於解脫道的修證,也就是經由斷我見、斷我執,以及斷我所執以後,所有煩惱障的現行全部都滅盡了,從此不在三界中受生,也就出離三界生死苦。而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證則是從六度波羅蜜的熏習開始,也就是從外門廣修六度萬行,再由四加行來斷我見,雙證能取與所取都是空,再進一步參禪來證得第八識如來藏,而般若正觀現前;也就是以修證第八識如來藏為根本,然後再次第進修,具足菩薩五十二個階位的修證以後,最後成就究竟佛道。
可在這整個過程當中,大乘菩薩同樣也是要斷除煩惱,也是要修證解脫的法門。二乘菩提的行者,他雖然可以斷除煩惱障來取證解脫果,但也只斷除三界愛的現行,也就是只能斷除見惑與思惑;對於三界愛的習氣種子,他就沒有能力去斷除,他也不知不證大乘菩薩所親證的第八識如來藏。可大乘菩薩除了要能夠斷除三界愛的現行--也就是見惑與思惑的部分,還要斷除三界愛的習氣種子,更要斷除對法界實相心的無知;那也就是說,菩薩要親證實相心如來藏,要打破無始無明、乃至斷除無量塵沙惑的上煩惱。可這些煩惱的斷除是不共外道凡夫,甚至不共二乘聖人,這是大乘菩薩才能斷除的所知障所含攝的煩惱,所以說大乘佛菩提道的所修、所行是函蓋二乘解脫道。換句話說,大乘菩薩同樣要修證那二乘人所修證的解脫果--也就是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但是大乘菩薩不取證無餘涅槃,要保留一分思惑潤未來世生-也就是所謂的留惑潤生-他要繼續來人間行菩薩道,乃至最後能成就究竟佛道。
以上所說,我們把三乘菩提裡面所謂共道與不共道的部分作了一個大略的介紹。那主要就是說:各位菩薩如果您能夠依平實導師著作《阿含正義》,依照書裡面所開示的正知見如實去修阿含解脫道,將來到達慧解脫時,若菩薩您能夠生起一分思惑留惑潤生繼續修學大乘佛菩提道,成為一個留惑潤生的大菩薩,這樣就可以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那將會是眾生之福。
我們話說回來,這五出要界它跟三乘共有解脫道的三果心解脫、以及四果慧解脫的實證大有關係;也就是說:這五出要界,它是一切在解脫道上已經證得初果、二果的學人,當他想要進一步去證得三果心解脫、或四果慧解脫時,這將是一個重要的行門了。各位菩薩,若您在恭讀《阿含正義》前面所有的章節之後,有如法去實修、並且一一的加以實際觀行,已經進入了初果、二果,那麼這五出要界的內容,對您來說就是有切身關係的行門了;因為您可以依據它來進一步取證三果心解脫、乃至四果慧解脫,這就是
佛特別施設五出要界的一個目的。
再說解脫果的實證有它一定的次第性,不能夠說還未證得初果之前就想要證得二果;也就是說,必須先斷我見、斷三縛結成為初果須陀洹之後,再來求證二果。可初果人就只有解脫的見地,他的覺知心對欲界五欲仍然還是會繼續貪愛,所以見道以後有了初果的見地,還是要再憑著初果的見地繼續再修道,要努力去修除五蓋、也要遠離欲界五欲的貪愛,譬如對於五蘊我的貪愛,以及我所的貪愛都要斷除。我所的貪愛就包括色、聲、香、味、觸,或者說財、色、名、食、睡,以及眷屬等等我所的貪愛;漸漸的要讓這些貪愛減少,漸漸的轉為淡薄,成為薄貪瞋癡的二果斯陀含。那麼成為二果斯陀含之後,再繼續跟隨真善知識平實導師多聞、熏習正法,修斷欲界五欲的貪愛,並且修學定力,在未到地定成熟以後,再加上已經修除五蓋的緣故,有一天突然就發起初禪了。如果發起初禪不退失,就能夠解脫欲界的繫縛,然後再繼續不斷地深入觀行,再把五下分結斷除,成為三果阿那含,就是所謂心解脫的三果人。
那什麼是心解脫呢?心解脫就是指已經斷我見,已經發起初禪不退,已經遠離欲界貪愛,覺知心已經解脫於欲界貪愛了,就叫作心解脫。這個心解脫的取證,它是菩薩您在自我判斷-解脫道修證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當您確實取證心解脫時就會知道:這個慧解脫果,將會是您不久以後確實可以親證的,因為慧解脫阿羅漢,對於「不受後有、我生已盡」是可以自知自作證的。可是在這裡我們要特別強調一點,就是三果心解脫的取證必須要以斷我見作為基礎,再加上發起初禪不退作為條件,所以平實導師在《阿含正義》裡面就特別指出:「有證得初禪的凡夫,沒有不證初禪的三果人,也沒有不證初禪的慧解脫阿羅漢。」(《阿含正義》第四輯,正智出版社,頁1206。)那意思就是說:如果沒有發起初禪不退,就不能自稱是三果人或四果阿羅漢;這是任何人在勘驗三果以及四果的標準之一。可是如果沒有斷我見,他只是發起初禪,那又跟解脫道的實證無關了。
接下來我們就簡單介紹三果所要斷的五下分結,因為在三界裡面以欲界為下分,那既然三果要能夠遠離欲界生,就是要解脫於欲界的繫縛,那就是要斷除五種下分結。在平實導師著作《甘露法雨》書中就有開示說:首先就是要斷除二果人還未完全斷盡的欲界五欲貪,也就是二果薄地所殘餘的那個欲界五欲的貪愛,要把它永遠斷除,就叫作「欲貪永斷」。再來就是斷瞋結,就是說對於欲界裡面的違逆境界心裡還會生起微微的瞋,這也要把它斷除不能再現行,永遠不再生起瞋的身行與口行,更不會轉生那所謂恨、怨、惱等後續的心行,就叫作「瞋結斷」。再來就是斷身我見,就是說對於色界天身,包括禪定中所發起的色界身,以及色界的覺知心、定境中的定心,能夠確認它的虛妄性,於是斷除色界我見,不再妄計色界身心為常不壞我,就叫作「斷色界身見」。其次就是要斷戒禁取見,這是說外道依於對色界身心的錯誤認知,所生起的不如理的作意、妄求色界定境的修證,以為那就是涅槃;那外道由於虛妄想的緣故,於是施設了不如理的戒禁,以為說那是證得涅槃必須要受持的戒禁。三果人對於這些更深細的戒禁取見,他也已經斷除了,就叫作「斷戒禁取見」。接著說斷疑見,這是說三果人對於外道誤認為色界境界就是涅槃的修證,三果人對這個已經如實知見了,並且對於諸方外道大師是否斷除色界身我見也都能夠如實觀察,也都能夠了知諸方外道大師所說他已證得涅槃的虛妄所在,並且對於諸方外道大師是否證得涅槃,從他們的言語、著作就能夠正確的判斷,一點疑惑也沒有,就叫作「疑見永斷」。就這樣斷盡五下分結成為三果人,那也就是說三果人的身口意行永遠不會再墮於欲界法,跟欲界法相應的貪與瞋全部都斷除了,初禪永遠不退失,那三縛結的上二界細相也都具足了知並且遠離了。
三果人再繼續進修,進一步要去斷五上分結成為四果阿羅漢。因為在三界裡面是以欲界以上的色界、無色界為上分,所以叫作五上分結。四果所斷的五上分結,首先就是要斷除對色界三種妙欲的貪愛,也就是對色界天身的高廣姝妙、色界天人的微妙音聲、以及色界天身所產生微妙的身觸之樂,對於這三種色界妙欲,要去觀察它的虛妄不實,這樣子去斷除色界貪。接著再說無色界貪的斷除,就是進一步去觀察「無色界有」是虛妄的、四空定裡面的微細覺知心就是意識,屬於十八界所含攝,是無常虛妄法,從此不對無色界一切境界起貪,心超越於三界,這樣斷除無色界貪。接著掉舉結以及慢結,這些也都要把它斷除。另外還有一個癡結也要把它斷除,癡結這是說無色界一切境界都是虛妄不實,但是外道對涅槃有虛妄想,誤認為無色界境界就是涅槃,所以產生了許多虛妄不實的邪見,這就是對於無色界的愚癡結,這也要把它斷除,叫作五上分結的癡結永斷。就這樣把五上分結永遠斷除,叫作慧解脫阿羅漢。所謂慧解脫,就是指已經遠離無明遮蓋,這屬於解脫道上的修證。
我們對三果心解脫以及四果慧解脫作了以上概略性的介紹之後,接下來就要進入這個章節的主題:五出要界。關於這五出要界,我們來看一段《長阿含經》卷8裡面佛的開示:【復有五法,謂五出要界:一者比丘於欲不樂、不動、亦不親近;但念出要,樂於遠離,親近不怠;其心調柔,出要離欲;彼所因欲起諸漏纏,亦盡捨滅而得解脫,是為欲出要。瞋恚出要、嫉妒出要、色出要、身見出要,亦復如是。】那大意是說:又有五個法,也就是五種出離的重要功能,第一、是說比丘對於五欲不再愛樂,不會因為五欲而動轉他的心,也不再親近五欲,他的心裡就只有憶念著出離五欲的重要功能,並且樂於遠離五欲,親近欲出離而不懈怠,他的心也已經調和柔軟,對於出離欲界的首要心行已經證知,所以遠離欲界法;之前因為五欲所產生的種種欲漏纏縛,也全部都捨離消滅了,已經得到解脫了,這就是出離欲界的重要方法。至於瞋恚出要、嫉妒出要、色法出要、以及身見出要,也都同樣是這個道理。
在這一段經文裡面,佛宣說了五種出離的重要方法:第一、欲出要,就是說遠離欲界五欲的貪愛,才能發起初禪,才能獲得三果心解脫的證境。第二、嫉妒出要,就是捨離嫉妒心,這是伴隨欲出要而成就的;修這兩種出要,可以獲得三果心解脫的功德。至於瞋恚出要以及色身或色法的出要,那是出離色界,增益三果證德的重要方法。至於比較粗糙的身見斷除,那是取證初果見地功德的重要方法;至於極微細的身見,那是屬於有漏以及無明漏所含攝,也就是說所謂的我執,其實還是屬於我見的部分,屬於比較深細的我見。所以如果能夠觀察身見到極微細的地步時,那有漏與無明漏就可以斷除了,就可以依三果心解脫的基礎,進一步去實證四果,成為慧解脫阿羅漢。
所以這個章節所要討論的五出要界,對於想要取證三果、乃至四果的學人來說,是個重要的行門。換句話說這五種出要界,它是針對那對於五蘊的我所貪愛執著非常強烈的學人,所作的一種特別加強的觀行。倘若在聽聞正法的正知見以後有如實去加以觀行,確實斷我見之後,卻始終無法取證三果、無法斷盡我執,也就無法出離三界生死苦。所以
佛特別教導這五種出要界。
時間的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292-a18_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