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要繼續來講「忍辱波羅蜜」。在《優婆塞戒經》裡面,有把整個六度都作一個大致上的提要;雖然經典主要是在講布施與持戒,但對於其他的四波羅蜜也有提到。忍辱要有五種的因緣可以達到生忍,佛陀提示我們:當你建立這五種因緣,可以作這些觀想,建立這個適當的作意以後,你就容易可以安忍於諸等境界。
什麼樣是五種的因緣呢?就遇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你要怎麼辦呢?所以應當具備有:一、就是「惡來不報」。就是當你遇到了一些惡的境界、壞的境界、對你不順利的這樣境界的時候,你可以心裡面沒有加害想,沒有想要說對於這樣的境界馬上去反抗、反駁或是憤怒,甚至想要報復;因為在這五濁惡世,你很容易就遇到不好的境界。有時候這不好境界甚至是來自於你所親愛的人,包括父母兄弟、然後子女配偶等等;當這些境界來的時候,你可以先去想:他們是不是曾經有恩於你、是不是在平常對你很好,所以你是不是對於一時的事情不要那麼在意,這就是屬於對於親人的。如果對於冤家的,譬如說:有的人你一看到他心裡面就不痛快,他看到你也是,兩個人對於瞋的境界是相應的;就算沒有起瞋,但是對彼此都不感到滿意。不論是在家裡,也有可能有這樣的眷屬;或是在工作,有可能有這樣的同事;甚至於有的人是他的上司,這樣就讓情況變得更為複雜。我們要說的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因為業報所推動的,所以要去想:世間的一切的現起,是因為什麼樣而成就的呢?是因為他目前的心就可以成就嗎?不是!因為心是生滅的。因為他現在的想法就可以成就嗎?也不一定!因為現在的所有的想法,它本身是變化無常的。那你說:「我過去生跟他造的業就一定會如此嗎?」這也不一定!如果說你是在修行,你能夠改變自己的心所想,這樣的境界對你是沒有妨礙。所謂沒有妨礙,你還是會受到這些惡因緣,但是你心裡面並不會產生去傷害別人、去加報別人的想法;也就是說,要去作這樣的思惟,這樣想一想以後,菩薩的心就可以從這個無常觀,然後來作少分的解脫。
所以第二點就是要「觀無常想」。所以安忍的時候,並不是一味的安忍,甚至許多的人,他把這個氣吞了下來,可是他還是要找時間去發洩;也就是說,他實際上是無法安忍的,這時候他可能回到家裡或到一個場所,甚至用其他的方式來發洩。甚至有的人還會遷怒,把自己的怒意遷怒到其他第三者無辜的人身上,這樣就不對了。所以惡來不報的意思,在現代化的社會裡面,我們可以用另外一種角度來看待它。譬如說,你不高興,那一定有你的理由,所以你可以把你的理由很婉轉地說出來;婉轉的意思是說,不要去攻擊別人,不要說話的時候,以非常暴力的聲音,然後以非常惡言粗口的聲音;這樣的說話的形態、說話的態度,不太容易讓一般眾生所接受,所以應當先和緩情緒,先不要去想自己受到傷害。所以惡來不報,壞的事情,我們可以去忍受的情況下,就要去想:「我應當要說些什麼、做什麼?」如果當下不是很適合的場合,那你可以不要去講,可以回去想一想以後,透過其他方式——或是打電話;或現代化的話,可以用電子郵件;或是當面找四下無人的時候,約對方到一個地方,不管是其他的會議室,或是一個場合,然後簡單地說明一下自己的想法。經過這樣的想法以後,你就可以先把自己的情緒安穩下來;也就是說,並不是叫你不要發出任何的意見。所以這樣的忍,也是有道理的忍,也是可以兼顧到世間法的忍;一味的安忍,只是把過去的這個業報受盡,但是心裡面並沒有生起正念;沒有生起正念的情況下,就沒辦法攝受自己,當然更不能攝受眾生。
所以今天佛法說的安忍、忍辱這種種,就是基於你有沒有正念的觀行;如果你沒有正念的觀行,那沒有關係,因為正念的觀行它本身牽涉到出世間法的智慧,你要透過不斷地熏習。所以你可以用世間法來處理,所以對於境界受並不是一味的安忍;而是說這個境界不好,但我可以事後來做一些事情、來表達我個人的意見,讓對方看看他是不是能夠接受。可能大家會想:如果對方不願意接受呢?那也沒有關係,至少你把心目中的,還有一些心所想的,自己覺得怎樣是比較好的方式,這樣來跟對方作協調;你已經可以建立自己的心態是完整的,不至於事事你都還要遷就於對方、事事你都還要壓抑自己的怒氣。
所以觀無常想的話,你就可以想得更為深入,對於世間的一切諸法,你就想它就有如演戲一般;有位大魔術師,祂可以變化世間所有的無常,包括我們自己乃至於我們所有的東西,乃至於我們看到的一些景象,甚至其他的有情,全部都是變化出來的;而且變化出來之下,很快就會結束了。有如我們看一場戲劇,我們知道這場戲劇它本身是假的、它是演戲,可是你看那些觀眾們,有時候他們非常感動,不斷地落淚;雖然明明知道這是假的、這是無常的、這是變化的、這是不真實的,可是對於這個觀想並沒辦法深入。所以菩薩也應當在世間作這樣想,你不能把無常當作是文字、當作是書面上的,或是當作是佛說的話而已;你必須要把它貫徹。你必須要從世間諸法這樣去想:哪些法真的是無常的呢?人的壽命真的會一直延續下去了嗎?你準備好一些事情了嗎?你寫好你的遺書了嗎?你有想要交代你生死的事情嗎?你有想到你死後要往生到哪裡嗎?你有想到死後的話,你要去見哪一尊佛呢?你有想要到哪一個世界去呢?這些都是菩薩應當準備的功課。
所以菩薩因為有遠大的目標,所以可以對世間的諸惡,可以停息自己的瞋怒,然後如果這樣還不成的時候,就是這裡所說的:你要「修於慈悲」。慈悲,要去想眾生他之所以如此,他就是因為不瞭解佛法,而我已經是瞭解佛法的菩薩了,那又何必跟不瞭解的人計較?猶如兩隻畜生,牠們是野獸,牠們對於人世間所有的義理不知道;牠們為了爭奪自己的地盤,當一方牠開始暴怒吼叫的時候,另外一方也會同樣的齜牙咧嘴還以顏色。所以我們來看:我們是人,是很清楚在
佛座下修學的人;你有看過寺院裡面乃至道場中,兩個人會像是不明就裡的眾生一樣,在那裡大吼大叫嗎?所以要去想:我們以後就應該把這種道場,內化在自己的內心之中,要常常與道場的慈悲喜捨是相應的;所以要去想
佛怎麼樣告誡我們。眾生他們都是可憐憫的,他們不管怎麼樣都會流落到三惡道裡面;他們即使是無量劫不斷地修善行,可是哪怕有一天他心裡面不正知,他就可能會造惡,甚至誹謗三寶,讓他長劫在地獄中。所以應當憫念這樣的眾生,他們的未來是跟惡道息息相關的,除非他們能夠學佛;而今天他如果想要學佛,卻因為我們自身跟他的因緣而讓他生起障礙,這樣他怎麼可能心甘情願地學佛呢?本來他的因緣可能可以親近三寶,可是卻是跟我們的因緣的關係,他就拗著他的脾氣,反而不願意親近三寶;如果是這樣,那到底是誰的過咎呢?
所以菩薩在世間應當修於慈愛、應當修於悲憫,看到一切的時候,都想他背後有他的原因;我們這樣的話,就可以在第四個因緣裡面「心不放逸」,這樣漸次來成就。因為你時時刻刻有在注意自己的念頭,你有在反省,甚至每天有在觀行;乃至說你每天有在記錄,想:「今天我在外面或在家裡的時候,我有作哪些事情是違逆於這個忍辱的觀行的、是違逆於
佛陀忍辱的教誨的、是違逆於能夠安住於自心境界的這樣的法的?」你可以先把大要的挑出幾件出來,然後去照著鏡子,想你當時候,你是不是非常生氣啊!你就看看鏡子裡面的你,為什麼會這樣的憤怒?你的面貌又是如何呢?你的境界受又是如何?你都可以把它寫下來。你想:「我就是很不能夠安忍!」這就像是已經中了瞋毒的人,他的毒比世間的一般的吸毒還要來得猛利,像是毒蛇猛獸。他們就是得到瞋毒的報身,瞋恚的這個毒中了他們的勝義根部,所以他們心裡面一想,他們身體就會產生相對應的生化物質,讓他去運作、讓他生起這個瞋心、讓他能夠作種種的瞋行。那我們就想:我們也是中了瞋毒,所以應當要怎麼作呢?應當心不要放逸,能夠緣取三寶的境界。不論你修學什麼法門,這境界可以一轉,轉過去以後,你還可以再切回來,去面對目前的境界;因為你已經先緣取一個正念的作意,所以你知道說三寶常常關照你,諸佛菩薩不斷地在看顧你,乃至你身旁有許多的護法神、護法菩薩,他們目前也隨著你在面臨這樣的境界,他們都想要調伏你的瞋心,他們都想要讓你能夠知道、成就、親證這忍辱波羅蜜。所以你應當心裡面就可以不放逸,在不放逸行的時候,你就可以面對這些惡報、惡因緣而不想要再加害對方;而馬上現起另外一種作意,就是前面所說的,你對於對方開始產生慈悲心,你想:「他可能家裡面發生什麼事情,或是他天性是如此的;但是我發過四宏誓願,我願意盡未來際為每一位眾生,不論他跟我的是惡因緣,我都願意到地獄裡面去替他受苦;然而今天尚且不至於到那地獄受苦的階段,我為何不能夠修慈忍呢?所以我應當想,他的煩惱我是不是可以慢慢將它剔除,如果他的煩惱是因為我的言行,那我就儘量不要觸惱這個人;然後如果有些事情是牽涉到公眾的利益,我就可以找個時間慢慢地解釋給他聽。」
所以這樣就來到第五因緣,就是要「斷除瞋恚」。斷除瞋恚是如理作意的,是知道有出世間法、知道有世間法,兩邊都可以兼顧;所以菩薩可以知道對方發起瞋恚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呢?還是因為種種狀態?菩薩雖然不介入人世的這些種種是非相,但是並不代表菩薩於過程中完全不知道,只是說菩薩在這過程中,很清楚地不要去說別人的是非;但是對於是非之所來龍去脈,菩薩是有少分乃至多分了知,而能夠方便斷除自己的瞋恚,甚至可以因此而能夠讓自己心不放逸於正念。就算是沒有辦法修慈悲忍,但是心裡面常常會生起迴向;所謂迴向,就是在這五種因緣之外去想:「我應當如何建立與此眾生的善因緣?應當如何讓他能夠改變一些習氣?」所以菩薩就可以藉著一些事情,默默地來作一些發揮。譬如說對方非常的慳吝,因此就容易在金錢上面惹起很多的周遭的不安等等;這時候菩薩知道應當怎麼作,他就方便以世間法的布施來說:最近有一些團體,他們可以每個月來救助一些小朋友或是一些孤寡,甚至是年紀大的人等等,那我們可以來集資來做一些事情,看我們力量有多少,我們就可以來作,也為社會盡一分的力量。菩薩就如是來方便引導大家,可以去除因為錢財而生起的這些憤怒、惡意、惡念,這個就是菩薩能夠作的;而且菩薩在當中還會去如何方便帶頭親近三寶,能夠放一些因果的書籍,讓大家知道說,這世間還是有因果報應;如是方便攝受眾生次第進入佛門。
所以菩薩在這個世間,雖然說是修學忍辱波羅蜜,實際上是在建立自己個人未來的道業;因為你透過了建立與眾生的因緣,你就容易不在世間上每個小地方去著眼,你可以透過眾生他的心性,來讓你自身作為調伏。所以佛法在說「煩惱就是菩提」,煩惱本身可以讓你證悟到如來藏以外,煩惱可以讓你成就大菩提。佛法中說:煩惱就有如木柴,它一點點地放入,只會使你的智慧火而更加地明亮,這智慧就是般若智慧;乃至於佛地的一切種智,都是如此而成就的。沒有不親近眾生、不接受一切的境界,而能夠成就佛土的佛,不可能有這種事情;所以菩薩知道這些事情以後,就可以改變自己待人接物的方面。譬如說有的人,他跟你素來不親近,可是你們又常常見面,那下次你就可以先練習,對著鏡子先向對方打招呼,想對方的名字,然後稱呼對方,然後帶著笑意,不要皺著眉頭;然後也去想,你有可能是在一些意料之外的場合突然遇到他,這時候你在愣一下的時候,你應該很快地轉換你的表情,不要用驚訝的表情或等等,還是應該帶著和顏悅色,這樣來跟對方打招呼。這個在佛法中叫作「先意問訊」:你先帶著溫暖的意思,然後可以弭平彼此之間過去生、宿世之來的一些業報,甚至可以讓許許多多的惡業就憑空消失。因為你心裡面也不斷地在觀這苦樂的因緣,乃至於你盡未來際都不會和這位眾生再起種種的惡因緣,這樣不是很好嗎?所以應當想:眾生因為無常,他自己受到苦,所以他有苦難以度過,所以會對我們作種種瞋恚無理的行為;你應當想:他因為受了很嚴重的病——這個三界法的貪愛的病,這個病對眾生來說是不可醫治的。所以我們既然要免除這三界的痛苦,就應當去想:「我對於一切的境界,應當作種種的安忍,要安住於正念,心不放逸;如是修於慈悲,這樣來攝受一切的眾生。」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47-a10_1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