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講這菩提法,就是繼續要求於這菩提,還有哪些事情?其中第一個,我們要說的是要親近善友,對於善知識他所具備的福德威德,更重要的是他的知見。
從古時候來說,禪宗的修學就是充滿了戲劇性,往往有許多人他沒有辦法在一個大禪師──真正證悟禪師底下能夠走出來。因此他們就繼續行腳參方,從這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繼續去參訪;而每到一個地方,他們也都會獲得不一樣的知見,或是說不一樣的體會,這個就是要親近善友的一個實踐。當然也有很多人他並不是真心參究,這樣的話又不對了。但也有人他的方式是比較不同,他因為心性可能跟當時候住持這家禪寺、這個道場的方丈或是和尚他比較相應,因此他就ㄧ直安住下來。所以種種的不同。我們看到古時候,像是
大慧宗杲禪師、像是 雪峰義存禪師,他們的法嗣非常的多。因為當初這兩位禪師吃了相當多的苦頭,他們尋方參訪非常多的善知識,然而卻沒有能夠馬上得到一個究竟,可以得到這解脫分法;所以他們後來證悟之後,對於學人就特別地悲憫,ㄧ方面也是希望讓法能夠弘揚,能夠讓正法久住。所以他們所度的這些開悟者、這些得到解脫分法的菩薩,在歷代以來算是非常特別的多。這就告訴我們親近善友的重要,當你能夠親近善友,你原來的一些習性以及一些不正確的知見,會慢慢被磨掉了。
這個在經典裏面也有提到,在《華嚴經》裏面說到善財童子,善財童子他的修學已經很好了,他生出的時候就已經具足了許多他過去生修學的這些心性,所以他心性非常的調柔。文殊師利菩薩就勉勵他要去參訪,以修學證悟者來說,文殊師利菩薩是佛,當然有能力來指導善財童子,來成就許許多多的殊勝的法,但還是要他去廣結一些因緣,向善知識來求取這個聖教。這個故事就開啟我們,不論你的修學看樣子是多麼好,但是如果能夠有講第一義諦處的,你就應當向這樣的地方、善知識來求取。善財童子在這過程中,比如他尋訪到一位善知識,然後向他來問許多佛法,或是由善知識跟他開示完以後,然後他就會得到另外ㄧ個指示。指示什麼呢?這善知識會推舉另外一位善知識,要善財童子繼續行腳參方。也就是說善知識之間,是真實以學人的利益作為考慮,而不是將學人束縛在一個道場。
然而今天我們看到全世界在講如來藏這樣妙法,講唯識第三轉法輪妙法的地方,實際上並不多。如果說有這種道場存在的時候,正覺講堂當然也很樂意與之互相的參訪。然而法在末法時期就是這樣的微妙,幾乎沒有人願意來講如來藏這樣的妙法,也沒有人認為修證佛法,就是要向如來藏這知見先修學;而是一窩蜂地在靜坐、打坐,蒲團上來過日子,卻不知道靜坐的話,即使以外道禪來說,禪坐的根本也應當要離開。要離開哪些呢?要離開一些對於世間上的執取,包括說欲界法染分最重的男女欲。如果沒有這個,你不可能有什麼禪坐的本質,因為世間禪坐的本質就是在證初禪。那如果說想要開悟證禪門的這個禪,實際上也不是如此,因為禪不在坐。在古來的經教裏面,應該說禪門開示裏面就已經說了,以前有位禪師他心性不錯,他在佛寺裏面找個地方安住下來。他又很精進又年輕,可是他畢竟不知道禪法是在於知見。因此證悟的禪師,就在他旁邊作一個方便,拿著一塊磚頭就開始磨起來,ㄧ直磨這塊磚頭,結果引得這位年輕的修禪者,這行者就說:「你做這個事情作什麼啊!為什麼你要拿這個來磨這個磚頭呢?」因為他不清楚,這時候證悟禪師告訴他:「因為我要做鏡子。」這位行者很快就說:「磨磚是不可能作為鏡子的。」那證悟禪師說:「磨磚既然不能夠做鏡子,那你靠著這樣打坐,你怎麼可以證得這無上的密意。」所以禪並不是在坐。
那我們再看到說,經過禪門的種種這種開示、開曉方便,以及善知識之間的互相提攜,從印度到中國,又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就是我們接下來談的第二個事情——心堅難壞。當你親近善友以後,你獲得到應當有的知見,你甚至可以得到這個解脫分,就是你親證,而不是只有語言文字或是聽聞思惟上,去施設有一個第八識、施設有一個如來藏、施設有一個真如。你即使能夠會通——在文字語言上會通,大致上應當是在說同一個東西,說這部經典這麼說、那部經典這麼說,都在說這個,這樣的話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可是接下來當你證悟的時候,要去教化眾生的時候,就發現有很大的困難。達摩祖師來到中國,他發現這個國主跟他所想的、跟他所契入的這第一義諦,是沒有一個入手處的。他雖然能夠信佛學佛,可是他並不知道佛法的真諦。因此達摩祖師就選擇一個地方,在那個地方面壁九年,來繼續等他應有的傳承的弟子;這九年他的心志並沒有被摧折,因為佛法的法脈延續非常的重要,所以這九年雖然不能夠特別作什麼,他還是堅定而沒有被動搖。
同樣地我們看到六祖惠能大師,他當初證悟以後,因為那時候的風氣與證悟的因緣等等,所以他有性命之憂,所以他就躲到獵人隊裏面,替他們做一些勞務,幫人家煮菜,甚至是煮葷的,他都只好如此,然後他自己吃肉邊的菜,或是自己再起一鍋等等。總而言之,他在那個地方待了比達摩禪師更久的時光,總共有十五年。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我們今天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與挫折,往往是幾天而已,了不起就是幾個月,再長者不過是一兩年,但因緣就會消逝。可是這些證悟、真正需要舉揚的這些大禪師們、這些祖師們,卻要經過這麼長久的時間,來苦心孤詣,繼續的將這個血脈傳承。所以我們應當知道,這菩薩的解脫分法是來之不易,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想像的,不是一般人所樂求的。你也可以想像說整個娑婆世界,沒有真正多少人在學這個大乘法的。大家聽聞大乘法,只是把它當作學問思想;甚至有人很不客氣地批評
佛陀,說祂只是一位宗教師,用這樣輕慢的心來對 佛陀——教主、法王──真正的法王,來作這樣輕蔑的說法。這個都還存在於出家眾之中,所以這個法確實是很為難的。要能夠讓末法延續這一萬年,如果以諸佛菩薩、大菩薩來說都沒有問題。可是重點不在於這裏,重點是在已經受學而且你是證悟者了,甚至說你已經從語言上能夠思惟,能夠知道這是了義法的話,你如何傳承這個法?你如何讓這個法能夠延續?你如何在增長
佛陀的末法的時候,也讓眾生法身慧命,以及對佛法因緣能夠持續?能夠建立未來他們可以成佛的這個資糧呢?所以這就是 佛陀所期待,還留在這世間的末法時期的菩薩們;不然以
佛陀無比的威神力、功徳力,要作任何的教化是非常容易的,一切皆非常容易的。然而這些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這個心行來說就是我們要去體認的;因為我們來到這世間,幾乎各個都有胎昧,而且各個都幾乎沒有辦法很順利地證得初禪,也沒有那個因緣,時節的因緣等等。可能未來會有一些變化,但是往往越是到了這個時節,這個法務上的事情就非常的多;能夠讓佛法能夠見到天日,重見天日的時節,是我們所應當努力,也希望能夠早日讓佛法的正義,能夠弘遍這個五大洲。
我們繼續再來看到下一個事情,菩薩應當作的就是要難行能行,在心志上要去想:到底怎樣的苦行是我們要行?什麼叫作苦?其實菩薩有法樂,真正的苦不是那種苦,然而我們可以看到在《法華經》上,本師釋迦牟尼佛有為我們示範,這是透過智積菩薩來說的。那時候正有一位小龍女,這龍女才八歲,文殊師利菩薩讚歎說這位菩薩——小菩薩快要成佛。智積菩薩就不以為然,他示現不以為然而說,說:像我觀察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劫裏面,難行的苦行都做了,乃至於說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一個細微的地方沒有捨過性命,所以這樣才成就如來的果位;但是我究竟並不清楚,這位龍女是不是有這樣的事蹟等等。也就是說,他是懷疑龍女有沒有這樣做,而我們且置他的疑惑,因為最後龍女她很快地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時間裏面,到南方無垢世界成就佛土。所以成佛不可思議、眾生不可思議、一切皆不可思議。
然後我們回到這命題來,怎樣是難行?怎樣是苦行?所以難行不以為苦而能夠在苦行中,在娑婆世界眾生之苦中能夠行,乃至於捨棄生命,只要能夠正法安住,這樣菩薩就心滿意足,這就是我們存在於世間的重要的目的。這意義不是一切眾生所能夠心領神會的,因為一切的眾生在五蘊中在奔走,而我們是樂於這菩提法,這兩者完全不同。幾天前有一位小菩薩,這位小菩薩他當時候,聽說他是從國小五年級就開始看平實導師的書。那時候他去圖書館看到有很多的書,然後他可能很好奇,想
平實導師是誰?那他就開始翻閱這些書籍。讀第一本的時候,他讀的據聞是《心經密意》,那時候讀的時候,他並不是很瞭解,因為這本書雖然在會裏面,算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直接瞭解第八識的一個演講所集結而成的書籍,但對小朋友來說還是有點深。後來他第二本讀的是《念佛三昧修學次第》,後來他就開始瞭解更多了。那為什麼會提到這位小菩薩呢?因為會裏面有辦這徵文的比賽,然後大家到了後來一個階段,就認為會寫出這樣文筆的人,真的是有點困難,因為那個不像是國中生的程度,所以就做了一些調整。後來等到當天在頒獎的時候,赫然發現原來還是有這樣的菩薩出現于人間。不用父母的教導、不用其他善知識的提攜,可以直接在當時世間的法主如此深邃的書籍中,能夠得到法樂,真的是難以思議。
對於有涉獵導師書籍的同修或菩薩來說,或是其他學人來說,我們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知道,這小菩薩是多麼的令人讚歎。當時候正法中有一些人退轉,然後
導師寫了一本書,當然還有其他的,其中這本比較難的書叫作《燈影》。而這位小菩薩讀起來,非常地覺得很好等等,他就是能夠讀,也就是說,他還特別喜歡法義辨正。這真的是很難想像!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想像說,一個可以一直用文言文,然後來寫這種徵文比賽的文稿的人,是出自於這樣年幼的小朋友。也就是說,我們對於這事情是大開眼界:不憑著任何人教導,可以這樣獨學自修,而對於正法有信心的人。我們實際上也不應該稱為人,因為菩薩是方便于示現當人,在佛經裏面說,菩薩不是在五道之中的,不能稱他是人或是天人,他就是菩薩。所以這樣是值得讚歎的,所以我們也應當如是來修學。
最後我們看到,菩薩要注意的最後一件事情,是要憐憫眾生,因為你在這個歷程中會發現:眾生許許多多是冥頑不靈的。在《地藏菩薩本願經》有說到,南閻浮提的眾生,這樣所造的就是在這個行中不斷地造業,這個業是沒有窮盡的。所以我們當想:我們今天與眾生有所不同的,因為我們知道他們不是眾生,我們也不是眾生。我們都有如來的法性,有如來真正的體性,有這個本住的涅槃;這個真如心從古到今,乃至於未來都不會改變,乃至一直到我們成佛,祂也不會改變。如果真要說有什麼差別,就是祂能夠與善十一心所法相應,跟五別境心所法相應。這樣甚深的道理又是我們所企慕的,而為十方的一切菩薩所共同修學,所以我們應當憐憫眾生。我們走上了這修學之路,也應當提攜更多的菩薩,提攜更多的凡夫等等,來進入佛門之中。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