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35集 求於菩提的四事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講這菩提法,就是繼續要求於這菩提,還有哪些事情?其中第一個,我們要說的是要親近善友,對於善知識他所具備的福德威德,更重要的是他的知見。
從古時候來說,禪宗的修學就是充滿了戲劇性,往往有許多人他沒有辦法在一個大禪師──真正證悟禪師底下能夠走出來。因此他們就繼續行腳參方,從這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繼續去參訪;而每到一個地方,他們也都會獲得不一樣的知見,或是說不一樣的體會,這個就是要親近善友的一個實踐。當然也有很多人他並不是真心參究,這樣的話又不對了。但也有人他的方式是比較不同,他因為心性可能跟當時候住持這家禪寺、這個道場的方丈或是和尚他比較相應,因此他就ㄧ直安住下來。所以種種的不同。我們看到古時候,像是 大慧宗杲禪師、像是 雪峰義存禪師,他們的法嗣非常的多。因為當初這兩位禪師吃了相當多的苦頭,他們尋方參訪非常多的善知識,然而卻沒有能夠馬上得到一個究竟,可以得到這解脫分法;所以他們後來證悟之後,對於學人就特別地悲憫,ㄧ方面也是希望讓法能夠弘揚,能夠讓正法久住。所以他們所度的這些開悟者、這些得到解脫分法的菩薩,在歷代以來算是非常特別的多。這就告訴我們親近善友的重要,當你能夠親近善友,你原來的一些習性以及一些不正確的知見,會慢慢被磨掉了。
這個在經典裏面也有提到,在《華嚴經》裏面說到善財童子,善財童子他的修學已經很好了,他生出的時候就已經具足了許多他過去生修學的這些心性,所以他心性非常的調柔。文殊師利菩薩就勉勵他要去參訪,以修學證悟者來說,文殊師利菩薩是佛,當然有能力來指導善財童子,來成就許許多多的殊勝的法,但還是要他去廣結一些因緣,向善知識來求取這個聖教。這個故事就開啟我們,不論你的修學看樣子是多麼好,但是如果能夠有講第一義諦處的,你就應當向這樣的地方、善知識來求取。善財童子在這過程中,比如他尋訪到一位善知識,然後向他來問許多佛法,或是由善知識跟他開示完以後,然後他就會得到另外ㄧ個指示。指示什麼呢?這善知識會推舉另外一位善知識,要善財童子繼續行腳參方。也就是說善知識之間,是真實以學人的利益作為考慮,而不是將學人束縛在一個道場。
然而今天我們看到全世界在講如來藏這樣妙法,講唯識第三轉法輪妙法的地方,實際上並不多。如果說有這種道場存在的時候,正覺講堂當然也很樂意與之互相的參訪。然而法在末法時期就是這樣的微妙,幾乎沒有人願意來講如來藏這樣的妙法,也沒有人認為修證佛法,就是要向如來藏這知見先修學;而是一窩蜂地在靜坐、打坐,蒲團上來過日子,卻不知道靜坐的話,即使以外道禪來說,禪坐的根本也應當要離開。要離開哪些呢?要離開一些對於世間上的執取,包括說欲界法染分最重的男女欲。如果沒有這個,你不可能有什麼禪坐的本質,因為世間禪坐的本質就是在證初禪。那如果說想要開悟證禪門的這個禪,實際上也不是如此,因為禪不在坐。在古來的經教裏面,應該說禪門開示裏面就已經說了,以前有位禪師他心性不錯,他在佛寺裏面找個地方安住下來。他又很精進又年輕,可是他畢竟不知道禪法是在於知見。因此證悟的禪師,就在他旁邊作一個方便,拿著一塊磚頭就開始磨起來,ㄧ直磨這塊磚頭,結果引得這位年輕的修禪者,這行者就說:「你做這個事情作什麼啊!為什麼你要拿這個來磨這個磚頭呢?」因為他不清楚,這時候證悟禪師告訴他:「因為我要做鏡子。」這位行者很快就說:「磨磚是不可能作為鏡子的。」那證悟禪師說:「磨磚既然不能夠做鏡子,那你靠著這樣打坐,你怎麼可以證得這無上的密意。」所以禪並不是在坐。
那我們再看到說,經過禪門的種種這種開示、開曉方便,以及善知識之間的互相提攜,從印度到中國,又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就是我們接下來談的第二個事情——心堅難壞。當你親近善友以後,你獲得到應當有的知見,你甚至可以得到這個解脫分,就是你親證,而不是只有語言文字或是聽聞思惟上,去施設有一個第八識、施設有一個如來藏、施設有一個真如。你即使能夠會通——在文字語言上會通,大致上應當是在說同一個東西,說這部經典這麼說、那部經典這麼說,都在說這個,這樣的話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可是接下來當你證悟的時候,要去教化眾生的時候,就發現有很大的困難。達摩祖師來到中國,他發現這個國主跟他所想的、跟他所契入的這第一義諦,是沒有一個入手處的。他雖然能夠信佛學佛,可是他並不知道佛法的真諦。因此達摩祖師就選擇一個地方,在那個地方面壁九年,來繼續等他應有的傳承的弟子;這九年他的心志並沒有被摧折,因為佛法的法脈延續非常的重要,所以這九年雖然不能夠特別作什麼,他還是堅定而沒有被動搖。
同樣地我們看到六祖惠能大師,他當初證悟以後,因為那時候的風氣與證悟的因緣等等,所以他有性命之憂,所以他就躲到獵人隊裏面,替他們做一些勞務,幫人家煮菜,甚至是煮葷的,他都只好如此,然後他自己吃肉邊的菜,或是自己再起一鍋等等。總而言之,他在那個地方待了比達摩禪師更久的時光,總共有十五年。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我們今天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與挫折,往往是幾天而已,了不起就是幾個月,再長者不過是一兩年,但因緣就會消逝。可是這些證悟、真正需要舉揚的這些大禪師們、這些祖師們,卻要經過這麼長久的時間,來苦心孤詣,繼續的將這個血脈傳承。所以我們應當知道,這菩薩的解脫分法是來之不易,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想像的,不是一般人所樂求的。你也可以想像說整個娑婆世界,沒有真正多少人在學這個大乘法的。大家聽聞大乘法,只是把它當作學問思想;甚至有人很不客氣地批評 佛陀,說祂只是一位宗教師,用這樣輕慢的心來對 佛陀——教主、法王──真正的法王,來作這樣輕蔑的說法。這個都還存在於出家眾之中,所以這個法確實是很為難的。要能夠讓末法延續這一萬年,如果以諸佛菩薩、大菩薩來說都沒有問題。可是重點不在於這裏,重點是在已經受學而且你是證悟者了,甚至說你已經從語言上能夠思惟,能夠知道這是了義法的話,你如何傳承這個法?你如何讓這個法能夠延續?你如何在增長 佛陀的末法的時候,也讓眾生法身慧命,以及對佛法因緣能夠持續?能夠建立未來他們可以成佛的這個資糧呢?所以這就是 佛陀所期待,還留在這世間的末法時期的菩薩們;不然以 佛陀無比的威神力、功徳力,要作任何的教化是非常容易的,一切皆非常容易的。然而這些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這個心行來說就是我們要去體認的;因為我們來到這世間,幾乎各個都有胎昧,而且各個都幾乎沒有辦法很順利地證得初禪,也沒有那個因緣,時節的因緣等等。可能未來會有一些變化,但是往往越是到了這個時節,這個法務上的事情就非常的多;能夠讓佛法能夠見到天日,重見天日的時節,是我們所應當努力,也希望能夠早日讓佛法的正義,能夠弘遍這個五大洲。
我們繼續再來看到下一個事情,菩薩應當作的就是要難行能行,在心志上要去想:到底怎樣的苦行是我們要行?什麼叫作苦?其實菩薩有法樂,真正的苦不是那種苦,然而我們可以看到在《法華經》上,本師釋迦牟尼佛有為我們示範,這是透過智積菩薩來說的。那時候正有一位小龍女,這龍女才八歲,文殊師利菩薩讚歎說這位菩薩——小菩薩快要成佛。智積菩薩就不以為然,他示現不以為然而說,說:像我觀察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劫裏面,難行的苦行都做了,乃至於說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一個細微的地方沒有捨過性命,所以這樣才成就如來的果位;但是我究竟並不清楚,這位龍女是不是有這樣的事蹟等等。也就是說,他是懷疑龍女有沒有這樣做,而我們且置他的疑惑,因為最後龍女她很快地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時間裏面,到南方無垢世界成就佛土。所以成佛不可思議、眾生不可思議、一切皆不可思議。
然後我們回到這命題來,怎樣是難行?怎樣是苦行?所以難行不以為苦而能夠在苦行中,在娑婆世界眾生之苦中能夠行,乃至於捨棄生命,只要能夠正法安住,這樣菩薩就心滿意足,這就是我們存在於世間的重要的目的。這意義不是一切眾生所能夠心領神會的,因為一切的眾生在五蘊中在奔走,而我們是樂於這菩提法,這兩者完全不同。幾天前有一位小菩薩,這位小菩薩他當時候,聽說他是從國小五年級就開始看平實導師的書。那時候他去圖書館看到有很多的書,然後他可能很好奇,想 平實導師是誰?那他就開始翻閱這些書籍。讀第一本的時候,他讀的據聞是《心經密意》,那時候讀的時候,他並不是很瞭解,因為這本書雖然在會裏面,算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直接瞭解第八識的一個演講所集結而成的書籍,但對小朋友來說還是有點深。後來他第二本讀的是《念佛三昧修學次第》,後來他就開始瞭解更多了。那為什麼會提到這位小菩薩呢?因為會裏面有辦這徵文的比賽,然後大家到了後來一個階段,就認為會寫出這樣文筆的人,真的是有點困難,因為那個不像是國中生的程度,所以就做了一些調整。後來等到當天在頒獎的時候,赫然發現原來還是有這樣的菩薩出現于人間。不用父母的教導、不用其他善知識的提攜,可以直接在當時世間的法主如此深邃的書籍中,能夠得到法樂,真的是難以思議。
對於有涉獵導師書籍的同修或菩薩來說,或是其他學人來說,我們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知道,這小菩薩是多麼的令人讚歎。當時候正法中有一些人退轉,然後 導師寫了一本書,當然還有其他的,其中這本比較難的書叫作《燈影》。而這位小菩薩讀起來,非常地覺得很好等等,他就是能夠讀,也就是說,他還特別喜歡法義辨正。這真的是很難想像!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想像說,一個可以一直用文言文,然後來寫這種徵文比賽的文稿的人,是出自於這樣年幼的小朋友。也就是說,我們對於這事情是大開眼界:不憑著任何人教導,可以這樣獨學自修,而對於正法有信心的人。我們實際上也不應該稱為人,因為菩薩是方便于示現當人,在佛經裏面說,菩薩不是在五道之中的,不能稱他是人或是天人,他就是菩薩。所以這樣是值得讚歎的,所以我們也應當如是來修學。
最後我們看到,菩薩要注意的最後一件事情,是要憐憫眾生,因為你在這個歷程中會發現:眾生許許多多是冥頑不靈的。在《地藏菩薩本願經》有說到,南閻浮提的眾生,這樣所造的就是在這個行中不斷地造業,這個業是沒有窮盡的。所以我們當想:我們今天與眾生有所不同的,因為我們知道他們不是眾生,我們也不是眾生。我們都有如來的法性,有如來真正的體性,有這個本住的涅槃;這個真如心從古到今,乃至於未來都不會改變,乃至一直到我們成佛,祂也不會改變。如果真要說有什麼差別,就是祂能夠與善十一心所法相應,跟五別境心所法相應。這樣甚深的道理又是我們所企慕的,而為十方的一切菩薩所共同修學,所以我們應當憐憫眾生。我們走上了這修學之路,也應當提攜更多的菩薩,提攜更多的凡夫等等,來進入佛門之中。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34集 增長熾然菩提種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要繼續來講關於這菩提法──如何能夠增長熾然這菩提的種子!這樣的法呢,在修學到一定的階段以後,你對於法已經不疑惑了,也對於許多的挫折開始轉變自己的心態。知道說,許多的不是像我們所想的。ㄧ切人都想要向這個清淨法,都想要向這個不可思議的法前進;那我們跟其他眾生不太ㄧ樣的情況下,你如何能夠安住而不會心裏面產生挫折?你如何在自己的性障中作多分的調整、多分的調治?而對於眾生你如何施以因緣?你會知道眾生有許許多多的根器的不同,那你會不會因為自己末那的種種執取,以前七轉識的這樣的無理、以前七轉識的貪瞋癡,而自己在這過程中就會ㄧ直犯下身口意業?但這些都會在經過你的修學持戒的過程中、戒律的長養中而慢慢地隱遁,然而這種情況下菩薩應該更進ㄧ步。更進ㄧ步什麼呢?來了解說你如何讓自己的菩提種子更加的茁壯,所以說就要從 佛所開示的波羅蜜法來說。
波羅蜜實際上就是到彼岸。如何到彼岸?就是要以佛法作為船筏,將生死之中沒有生死之處能夠找到。所以這ㄧ點和眾生所以為的佛法不太ㄧ樣,因為眾生就是想要離開生死,然而你卻是要在生死中能夠得到究竟,最後得到不生不死,能夠遠離生死。這樣聽起來好像對世間來說邏輯有點矛盾,然而因為他們不知道:生死之中就是因為有個不生不死的實在性,所以才有辦法有生死的體性的出現,因為生死的體性是沒有真實性的;勉強說它有ㄧ個體性,然而卻是如同幻夢ㄧ般。這樣的法呢,不是ㄧ般人所能夠信受的,所以這稱為不可思議的大乘法;這樣的法是了義的法,這樣的法能夠安住就會有所不同啊!
所以我們繼續來看到說,如何在波羅蜜法中安住?就是要有六個行門、科目,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其中的禪定, 玄奘菩薩把它翻譯成靜慮,確實靜慮是比較符合禪定的原旨。禪定度的原旨這波羅蜜就是度到彼岸,可以簡稱為「度」;那般若就是智慧,智慧就是般若。到了《華嚴經》裏面又會把它開演成十波羅蜜,那總說實際上有無量波羅蜜;可是無量波羅蜜又可以解釋成這樣,就說法門、行門非常的多,所以每ㄧ個都是菩薩應當修學的,然後才能夠究竟菩薩的學處,最後到菩薩無學處就是成佛。所以在有學地的當下,我們應當來對這波羅蜜法能夠知道瞭解,其中波羅蜜法都不能離開般若的知見,因為波羅蜜能夠到哪一岸?此岸、彼岸,究竟是何一岸?因為實際上並沒有眾生以為的岸可說,為什麼呢?因為也不存在生死大海,所有的海還有海岸,這ㄧ岸邊、那ㄧ岸邊,都是如同幻夢ㄧ般;因為這全部都是如來藏所生的法,乃至如來藏出生了七轉識,我們執取以為這就是我們的心。實際上眾生也根本不清楚什麼叫作第七識,只是模模糊糊知道說我現在的心就是這一個意識。實際上前五識和意識的ㄧ些差別性,眾生也是不清楚。總說起來乃至佛門所說如來藏是第八識,眾生是不能領會的;但是菩薩卻可以透過這過程中,將每ㄧ識的功能體性把祂分別出來。因為既然是識 就有了別、就能夠識別、就能夠分別,祂會有各自的功能體性,這功德性可以讓你成就未來的佛地的果德。
所以我們來看到說,眾生在生死中這種輪迴的體性,必須要有業報的存在,在業報的存在、因果的存在,這樣才能讓它如理;這些都是有ㄧ個能夠判定因果的、判定業報的識。譬如說我們今天看到某某某,可能他用欺騙的方式騙了人家ㄧ筆錢,可是這ㄧ筆錢就很複雜,假設牽涉到過去生他欠人家的錢,或是人家欠他的,中間的這個對償關係就會變得很奧妙。因為以前的貨幣不是這ㄧ生的貨幣,譬如說無量劫前的貨幣,它的幣值怎麼轉換成這ㄧ生的貨幣?,這中間沒有辦法轉換,因為沒有銀行、沒有ㄧ個兌匯的現貨市場,乃至以物易物都不行。那到底如來藏是怎樣決定這個業報的因緣呢?這個就不是眾生所能夠瞭解的。即使是菩薩也沒有辦法完全瞭解,必須要由 佛來說明;所以究竟地所見的因果才能夠如實說這因果法,菩薩與世間都還是依於佛語而說,不是自己能夠發揮的。因為你要瞭解所有的因果,就必須要能夠籠罩ㄧ切、看穿ㄧ切事情的能力,對ㄧ切事、ㄧ切理、一切法都要能夠知道,你才有辦法從遠古算過來,那時候欠的錢怎麼換成這時候的錢;你這時候的錢的價值是根據這裏住了多少人、他們的經濟的行為、大家的享受福報的行為,以及過去生那時候的種種,這些比對的行為、之間的差異。所以在一瞬間你的心識要能夠了解說,這ㄧ切──至少是居住當下的人的ㄧ切的能力、心行等等;單單說經濟這些金錢來往能力,就已經沒有辦法運算,乃至於心識等等更加的困難。因為你必須要有他心通,才知道這個人想的是什麼,佛語所說的口業是說你出現語言文字就算,即使是說這語言文字沒有經過嘴巴說出來也是算口業。那如果說按照ㄧ般人所以為的,我嘴巴不說就沒有造口業,實際上這個說法是錯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啞巴就不會造口業了。不是如此,這口業特別指語言、文字、符號。
如果是意業呢?就是說心裏所想,但是沒有出現語言文字相貌等等,這些就算是意業。比如說:你遇到ㄧ個不喜歡的人,然後你看到他走過來,你就想要閃他或是瞪他,可是你心裏面不用起一個語言文字說:我趕快去躲起來,或趕快用眼睛來瞪他。不用!因為你意業推動速度非常快,就可以瞬間來成就。所以透過這些瞭解的話,你今天再來檢視你應當修學的六個行門。什麼要作呢?什麼又叫真實?就是要依于無人、無我,然後沒有眾生、沒有壽者相;因為沒有這些相貌,就是波羅蜜法的ㄧ個過程。當你發現你有人有我的時候,你會怎麼樣呢?都是在人我之間來作種種的計較,而不能夠想到說:如何從這裏面出脫,如何從這裏面找到真實法的究竟。而會去想說我跟他之間要怎麼樣、要如何;然後乃至於說這個東西是我的、不是他的;然後我的性命、他的性命或等等。在這些種種作無謂的應對以及籌量,這樣就花掉了整個生命的這些光陰了。所以應當去想:眾生有情之所以存在,也是因為他有如來藏,他有沒有學佛跟這個沒有關係;同樣的,我們有沒有精進、有沒有努力,跟他也沒有關係;但是如來藏會把我們的心行都ㄧ筆ㄧ筆記錄下來,我們將來在業果償還上,ㄧ樣要面對種種的事情。所以想ㄧ想,就想:我不用把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知見、把自己所擁有的這知識、智慧看得那麼著重;看那麼重,而不是以佛陀所訓勉我的、所教授我的,所以應當歸於佛法來說三寶的尊貴。所以不是著重於自己的壽命還有多長,然後或是誰的壽命有多長;然後不是把一切有情都當作眾生來看,因為眾生是因緣假合和合而成的,他們不是有真實的實體,叫作某某某。當你呼喚ㄧ個人名字叫作什麼陳某某、林某某等等,實際上並沒有一個真實的陳某某、林某某的一個永恆的相貌出現;因為他這ㄧ生長得是這樣,下ㄧ生他又不姓陳;甚至下ㄧ生到別的國家去了,沒有中國這樣的姓氏的觀念,而是用其他的方式,不再用中文都有可能;甚至墮落到鬼道、甚至墮落到畜生性所講的語言文字又有點不同,或是說沒有語言文字,只有自己相對應的一些情緒的聲音。所以我們看到這一點就了解說,我們一直在施設自己所以為的思想的範圍、以為的心靈,以及以為的境界的範圍,而不是根據 佛陀所說的至理。
佛陀意思就是說:我們目前存在只是一個道器,你如果要看自己的真如,你就應該去親證祂,你應該去尋訪這真正的這個善知識。那同樣地,你看待眾生也應當如是,眾生ㄧ樣跟你有如來藏心,他們並沒有缺少任何一分,他們將來ㄧ樣可以成佛,大家都有成佛之性。因為成佛的功德不是修來的。可是離開修呢,祂的自性又沒辦法顯耀出來。因為功德是本具的,每一個眾生有情都本具一切的功德,沒有缺少;能夠成佛就是屬於內在德行達到一個階段,然後對於這所理解的一切法,都完全了知的情況而發起了成佛的體性,然而這成佛的體性的一切功德,都是本來就有的。
菩薩經過這樣歷程就會知道說:我對於世間的一切法,我都把它分一些專案等等,這些實際上它的根源都是因為「我」,都根源於我見,所以菩薩應當先斷除世間我的我見。斷除世間我的這個我見就是說:對一切事務不再用「我」的分別心來加以考慮,而是應當用菩薩如何在世界中、在這個世界安立的角度,拿來作思量。世間需要工作,我也隨順這世間來工作;世間需要大家遵從法律,我也隨順世間遵從法律。但菩薩最重要的就是要開啟眾生的佛性,而不是以自己能夠解脫作為安穩。所以這六個科目,從布施開始就會去開始思惟:我應當怎麼作?我應當如何來布施呢?在《悲華經》也有說到:當時候的 釋迦牟尼佛,那時候在菩薩因地,就說菩薩他不斷的發願。他發願什麼呢?他希望能夠作身、肉等等的布施,就是將這個內財作為布施,來讓眾生可以因此而能夠得到三乘菩提法的薰陶;所以他希望變成一座肉山,然後讓饑饉的眾生能夠來吃他的肉。我們看野外許許多多的生物,從蚊蟲一直到這些兇猛的獅子、老虎,牠們往往都是以沾食血肉來吃來過活;牠們雖然在這種日子中,可是ㄧ樣並沒有滅掉牠們的真如性。所以證悟者可以方便示現各種因緣,然而像是 釋迦牟尼佛這樣的前身,真的是非常的特別,變成ㄧ個大肉山,在許許多多的時劫裏面,各各地方都滿足一萬歲來布施給這些眾生來吃食,到了夜晚的時候又可以繼續長養色身,白天的時候又可以分毫無缺,如是忍受自己的身體被啃食然後來救度眾生。所以我們來看,我們發的悲願是不是有這麼大,可以像 釋迦牟尼佛的本願,來救護、布施這些許許多多的有情。
所以菩薩經過這樣的思惟以後,就知道說,我即使沒有辦法作到這麼多,但是我總是可以將自己所執取的東西來作簡擇。從它們這些物品以及所眷愛的身上,然後將我的目光移開;因為我能夠體察到這中間的無常性,所以我對這些執取不再像以前那麼ㄧ樣。而且我在布施的過程中,我布施完以後我也不會認為這個是我所行的一個布施;因為布施之中,實際上就只有這樣的菩提法在推動,實際上並沒有真正一個布施者。如果說有一個布施者存在的話,那又是回到「我」在作施捨。所以菩薩可以方便說:實際上不論是布施或受布施的,實際上都是如來藏,因為一切有情就是如來藏——真心。既然是如此,我不過作了因緣假合的這種如夢的幻事,實際上並沒有真實的實際可說,所以我給了什麼,實際上對於這一點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但即使如此,菩薩還是可以在三大阿僧祇劫裏面來好好作這個布施,並不會失去布施這個事情,而說布施是空無的、布施是不究竟的。所以菩薩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儘量作到許許多多的布施,因為布施它沒有極限,布施不論是錢財或是法、或是無畏、或是心意等等,而且最重要的布施中間要有一個法,什麼法呢?就是想要成就佛道。這個就是不放逸。不放逸這個成就佛道,這樣的知見作為根本。
我們來說到以前有一個紡紗的人或是紡織的,那時候有一尊佛,然後 祂離他的工作的地方很近。除了精舍他就在整天工作完以後就去那裏,他拿出什麼呢?拿出一根微薄的細線。這顯然是非常微薄到不足以來說,然後他拿這個線來供養,誠心的供養如來。他怎麼說呢?他希望佛陀能夠接受這樣微薄的供養,能夠加以善攝受他;然後他可以以這樣的發願、以這樣微薄的功德、以這樣虔誠的功德,希望將來能夠ㄧ樣善於攝受一切的眾生有情。到了他那ㄧ生以後,那ㄧ生他總共供養了如來一千五百條線,他後來在一億五千萬大劫中,他都不墮入三惡道,乃至之後他又變成轉輪聖王,然後變成世界上目前所說的玉皇大帝,就是帝釋。最後他還遇到一百億尊佛,如是地不斷地修學,最後他未來的佛國是什麼呢?他的佛號叫作善攝受如來。最後他能夠成佛,就是當初從布施世間所認為非常微薄的這個細線所產生的。目前我們身上所穿的任何一件衣服上面的線,可能都超過一千五百條。所以說佛道只在於我們不要放逸,什麼叫不要放逸呢?就是你在布施持戒的種種諸行中,去想說我就是要往佛道走,然後能夠成就佛果,這個就名為不放逸。並不是在取用三界法的所有,而是取佛果作為唯一的究竟處。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33集 增長菩提種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來繼續講這菩提法,今天要講的是:增長菩提種子。增長菩提種子的過程中,菩薩會遇到一些挫折,因此就會開始想:我是不是可以成佛?我這樣真的有辦法成佛嗎?因此就會產生懷疑。那我們來看到說,即使在阿含部的一個經典裏面《增壹阿含經》裏面有說到,有位長老比丘他年紀很大了,他又很難用一些思惟的方式來接觸這些深邃的佛法,因此他對於這二乘禪觀都很難入手,可是即使這樣他對於大乘禪法、大乘真正的解脫法,他是有信心的,所以他自己承認自己是鈍根。因此他就想辦法找方法來供佛,他相信自己供佛可以得到未來的佛果。可是他的講法上他是蠻謙遜的,他說他自己年紀大智慧又不開曉,是個鈍根的比丘、鈍根人,所以能夠得到佛陀的這樣照顧,他希望用這樣供養的功德能夠未來世繼續遇到佛、繼續遇到聖眾、繼續聽聞這個法。當時候的如來知道他的心念,知道他想要成就未來的佛果,於是當場很高興就給這位長老比丘授記,這個情況真的是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之外。如果說一個人修學很好可以得到授記,這就不特別,可是一位年紀大,看起來修證又不多的人,為什麼可以得到授記呢?所以這就是佛法不可思議的地方,在於菩提的心願是如何在心裏面在增長、在茁壯,這有時候跟外在的顯露出來的說話的智慧等等的因緣、等等的相貌看起來不一樣。
所以歸結到菩提法中,菩薩應該不應該對自己產生一個輕視之想呢?答案是:「不應該。」因為不論你怎麼修行都是總有輩子會比較困頓、有的輩子會比較伶俐,可是這都不妨礙你繼續往前進;因為不論你在過程中遇到什麼樣的挫折、性障發起或是什麼,你都要去想:這樣的日子總是會熬過去它也會過去,不論熬得過、熬不過,它會過去。因為我們即使是說這日子非常的難熬,但是我們死了以後一樣可以去淨土世界,一樣可以在那個世界來供佛,來成就許多無量的福德資糧;雖然那個世界的時節因緣比較長,可是這樣也沒有關係。所以不論哪一個時間點,我們都有一個地方可以安住、都有這個法可以聽受;所以不應該輕視自己說,我一定沒有辦法成佛,或是這個學佛的路程太難了。即使是說娑婆世界的日子很苦,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世界都是五濁惡世啊!我們也可以方便在像極樂世界的淨土安住,這樣的淨土在十方世界可是非常非常的多。我們可以直接說,許多的佛 祂們在菩薩因地還沒有成就的時候,都是在淨土安住的;因為娑婆世界的穢土,雖然可以讓我們快速可以增長,可是對我們心理真的是一個挑戰;因為你要面對著無始以來意根的執取,祂受到染汙的意識所長養;所以你在這個世間上會遇到許許多多的煩惱,這些煩惱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挫折。不論你居家裏面你的眷屬,你學佛他不學佛,結果你想要怎麼樣來勸導他,結果一開始方便的施設了一些方法,結果對方都不領情。最後你會發現:原來我的家中的眷屬根本就是度不來的。可是這點還是錯的!為什麼呢?因為世間許許多多的法,不是我們這個時節因緣所能夠瞭解的。所以應當來想再難度的眾生也有他度的一個方式和法門,或是說他的時節因緣比較晚,但沒有說最終都完全都沒有辦法的,只是說他可能沒有跟佛法的法門相應,但我們還是實際上在幫他;繼續幫他,未來世就慢慢有因緣。
佛陀自己說:當祂在無量的時間之前,那個時候有一位寶海梵志這位修行人,那時候他就發願,因為當時的 佛陀授記他可以成佛,可以在娑婆世界這種五濁惡世來成佛;結果他發現其他尊佛都幾乎不是在惡世中成佛,所以他就在這一個法會中發出了很大的獅子吼。他說什麼呢?他說:我要攝受那些十方世界諸佛菩薩所捨棄的眾生。當然這句話也是方便說,因為十方菩薩、諸佛都是一樣會繼續攝受眾生,只是說有的眾生緣還沒有到。這時候寶海梵志又說:甚至是犯下五逆十惡的這些有情,我都要來幫忙他們,然後讓他們可以快速成佛。經典中說有多快速呢?是經過兩大阿僧祇劫就可以成佛,而且他要讓這些成佛的有情──根本就是幾乎是無藥可救的人、或是說一闡提的眾生、或是說和佛法中難有因緣的眾生──都可以比他早成佛;他們可以在賢劫第一尊佛出現的時候就先成佛,或是說一起成佛。透過這樣的故事,我們就可以了解說,世間上沒有完全辦不到的事情,也沒有跟解脫分法可以完全脫離的事情,因為真如祂本身是應一切世間而出現;每一位有情都有真如,每一位有情都存在這個真如心,所以不應該將自己的真如把祂捨棄,說自己沒有這個體性,所以這個是第一個要注意的地方。
再來我們說到第二個:自身受苦心不厭悔。就是說不論你自身受到了多少痛苦,它都是有盡的、它都是有窮的、它終於有結束的一天,你的心裏面不要因為這樣來憂悔。我們看到在菩薩的這個歷程中,這個菩薩道歷程,你會發現許許多多的法是你難以想像的,而且許許多多的人的心性是你沒辦法預料的。這為什麼呢?因為你一心想要求取清淨的法,可是你卻發現別人或是你親近的人,根本對於這清淨的法沒有興趣;而且甚至說有的眾生跟你有緣的,他們的染著性是超乎你所想像的。在這種情況下你發現你會一直被往下拉,並不是說自己所墮落,而說你心志上會產生矛盾,所以菩薩應該從許多的地方去觀行。之所以如此,就是說在過去生中以及今世中,並沒有對眾生有一個寬大的胸懷,然後也沒有善巧方便。譬如說:今天有一位眾生他跟你有講一些不好聽的話,未來你還會碰到他,可能明天就碰到他,這時候你應該怎麼作呢?有很多方法。一個是把事情再解釋清楚,可是有的人就覺得說不用再解釋了!那我們應該採取方法是說,如果可以解釋就把事情再解釋清楚,可是這些解釋的話它有一些技巧;就是說因為它是牽涉到兩方面所面臨的過去生所牽連的業報,所以你跟他講話就會心裏不痛快。可是菩薩應該要在這裏想,我不應該執著過去生的這些業種,我不應該執取那些窄小的心量,我不應該用人的眼光、用人的角度來思量這一切的行為;我應該依於佛陀的教誨,用菩薩關懷眾生的角度,然後方便在這過程中,對他顯露出應有的菩薩的威儀。
所以菩薩在這過程中就會開始改變自己,這作意的話就會比較強烈,因此在跟對方再次解釋,或是能夠有解釋機會的時候,就會很客氣,這客氣的話並不是要諂媚對方,並不是要作其他類似的行為;而是以一種比較能夠讓眾生接受,也不會覺得過分,也不會覺得不及的方式來作。這就是因為菩薩有思惟。而且即使是思惟的話這樣還不行,必須要練習;因為如果沒有經過自己觀察、練習的話,那時候說話整個角度是整個會僵硬的,因為心裏面根本沒有辦法贊同這樣的事情,所以在這些煩惱的過程中要能夠來作這個檢討。作這個檢討,一一的檢討,檢討自己的背後的心行是什麼?因為我們所展露出來的語言文字,那都還是只是表面的,實際上我們那些沒有變成語言文字的種種的情緒,以及對眾生的不滿等等,那些都應該來作一個思惟和檢討。而一般人因為心行不夠細,甚至覺得沒有檢討的必要,就是對方的錯,為什麼我要來檢討呢?如果他不檢討,難道我沒有錯的人要來檢討?所以透過這樣的思惟,然後改變以後,你就會去想《悲華經》所說的,釋迦牟尼佛祂示現為寶海梵志的時候,還可以攝受這樣五逆十惡的人,祂是怎麼作到的?祂一定用難以思議的心量才有辦法讓這些人能夠改變,所以這些是我們所要修學的。
我們再來看到第三個法:就是勤行精進,不休不息。因為在經典中告訴我們,我們成佛它的一個必然性,《法華經》有說:如果一個人即使是用散亂心來到這個塔廟之間,他這樣一稱南無佛,就是稱佛的名號或是稱佛,然後這樣就可以成就佛道。因為以佛眼來觀察他未來的果報,就是最後會成就佛果。我們知道這樣的道理以後,就知道因果它是如實,因果是不二的。以這種禮佛的因,即使是心沒有那麼清淨、心沒有那麼清明,佛還是說:這樣將來會成就佛果。所以我們應當向著佛道而繼續前進,不要因為眾生給我們的一些難關,就自己障礙自己不來修習。因為修學的道路上你總有一天會遇到一個走不過去的,不論是在家或是出家都一樣,繼續往前進就好了;總要想說:再困難的難關,明天太陽出來的時候又是一番景象。眾生所怕的事情我沒有那麼怕,眾生最怕的不過是死亡,而菩薩于解脫分法能夠自在。因此不畏懼有死亡的一天,而反而是想:三界中我每一次的生死都不一樣,總是有的時候我比較潦倒、有時候我比較富足、有時候貧苦、有時候富裕,這種不是那麼重要的,但我不需要為這樣而掛心,而是應該繼續的努力;即使這一輩子因為智慧的緣故,不能夠瞭解經典真正的義理,但我一樣用我所瞭解的義理、真實的義理,這樣的少分來為眾生來開解。所以佛有說:如果今天能夠聽聞佛法,拿一個偈子來跟人家解說,這樣的話功德就是無量無邊。我們看到說《地藏菩薩本願經》有說到:如果聽聞一個偈子、或是一句話,佛經裏面講的這樣簡短文字,能夠生起殷重虔誠的心,這樣恭敬、供養,而相信這件事情的存在、這個義理的存在,這樣的人呢,他就會得到非常廣大的福報,非常不可思議的果報;乃至於說願意用這樣的虔誠的心,這樣的心意把它迴向,迴向給法界群生,這樣果報更加不可思議。
所以即使我們做的事情很少,但是一樣是在往佛菩提道的地方前進。當在現代的生活中難免有時候你會對自己生活上起了很大的煩惱,這也沒有關係。當你覺得沒有那麼精進的時候,當天你可以在佛前,即使是一個合掌,這樣的話都代表你精進的心意,都代表說你繼續要在佛道中繼續邁進;於此五濁惡世來說,這樣就是難能可貴了。千萬不要作自己是沒有辦法再支撐下去想,要想眾生能夠在五濁惡世出現,你如果在這邊能夠修集一天的福德,即使是說一天之中只有三歸依、念誦三歸依或三歸依,然後持八關齋戒乃至於持五戒,這樣只有一天的功德,這麼少,都勝過你供養諸佛,許多佛的功德。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自心如來——自心如來藏、自心真如的緣故。你相信你有一個真如的法性,你也相信自己有佛果可成,所以勝過你供養諸佛,但是卻沒有相信,或自己沒有打算成就佛果。
好!我們再來看到下一個法。下一個是:救濟眾生無量苦惱。這意思是說,眾生是無量無邊的在性障裏面蹉跎,他們對於無始以來這個生死是看得非常的重,可是他存在他的命根的時候,他又在我所上作種種積聚;然而即使能夠積聚更多的錢財,他心裏面還是不安穩,他還是要追求心靈的解脫。所以不論在哪一個時節因緣,我們對於匱乏者就可以給予布施、財物的布施;對於心靈匱乏者,我們就可以給他佛法的教導,讓他不虞匱乏;對於不安穩者,我們就可以給他無畏施,讓他們心裏可以知道說:我正在處於這些持戒的菩薩的團體之中,他們會來照顧我;即使說我的信仰和他們不同,一樣都可以來攝受、一樣都可以被攝受、一樣都可以在佛法中能夠方便安住,因為這個團體、這樣的正法也會來救度我。所以這個也是行門上要注意的。
再來第五個法就是:常讚歎三寶微妙的功德。我們之所以出現在世間,並不是為了自己要作種種五欲中的享樂,也不是要成為世間的這樣的大法師;而是我們希望能夠擔任諸佛菩薩的一顆有用的工具、有用的棋子,而自己也在這個歷程中來修學應當有的歷練;這歷練可以使眾生長養他對於三寶的知見以及三寶的因緣,最後能夠歸依三寶,成就他未來菩提的這種因緣。所以對我們來說,我們應當弘揚三寶、讚歎三寶,因為世間的人不曉得正法的時候,我們可以方便以讚歎三寶,這樣的方式讓眾生知道說三寶的尊貴、三寶的可貴,我如何來親近這樣殊勝的三寶──,佛、法、僧,而能自歸依。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阿彌陀佛!

2020年5月23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32集 菩提的四個種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講到說菩提的四個種子,也就是說能夠發生菩提芽種的話,如何能夠藉這四個種子的力量,然後來播種、來發生菩提芽,最後成就佛果?
當一位菩薩他開始在這個世間跟眾生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發生說他到底要如何從我和我所中,去尋求一個菩提法與世間法的一個平衡?而 佛陀就直接說:你對於個人的財物必須要不要貪著,乃至於他人的財物,當然是更加不能夠貪著。在這個我所上的追求是眾生所難免的,菩薩既然重新投胎到這個三界有之間,你就遇到同樣的事情。因為你必須要讓自己不虞匱乏,能夠在世間能夠安立,才能方便講經說法,或是方便傳達 佛陀的意旨;所以你也會跟世間人一樣,在世間經商或是工作,或是作種種的作務以換取適當的報酬。
那其中就會牽涉到說,你對於錢財方面是抱持著怎樣的想法,因此要從這一點來看菩薩行。如果說非常的慳吝又貪著,這樣的話就違背這個菩提心的長養,這樣是沒有辦法成就未來的佛果。可是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清楚的瞭解到說:自己對於財物的方面那種執取是與生俱來的,是因為經過非常多世的這些熏習陶養。所以要去看到底財物的本身它是什麼?然後從這個地方將自己慳吝的心能夠解除,所以對治的方法就是要布施;如果說不能夠作到很完美的布施也沒有關係,就是要有布施的心意。那如何能夠作呢?就是對於自己的錢財,作一個適當的管理。而去想說:這個錢財我到下輩子還可能繼續要用它,那我如何把今世的錢財,能夠變成未來世的錢財?那又想:死亡的時候這個錢財都帶不去,任何東西也帶不走;既然是如此,哪一種方法能夠帶走呢?能夠方便來作這個傳遞到未來輩子。
佛陀有說:你就是將這些作為財施,財施對於許多眾生來說是很重要的。菩薩摩訶薩在世間以及許許多多的地方,來攝受眾生的時候,往往是先用財施。因為財物的布施可以使眾生不虞匱乏,這時候就方便,就可以讓他們可以在現場再聽聞佛法的一些簡單意旨,最後而有因緣可以在佛法中作三歸依。所以這點是菩薩摩訶薩在世間上,必須要作的一個方便,並不是說錢財本身就是不好。所以透過這樣的方便,這個是十方世界的菩薩,往往都是如此來行這個佛菩提道。所以菩薩應該廣有福德,因為你廣有福德的話,人家才會想說我學佛,這個未來生我可以富足、我可以得利。那如果是今生因為一些資財並不具足,這時候你就要顯出另外一種德行,就是讓自己的戒行、讓自己的行誼能夠突顯出來;讓眾生能夠瞭解知道說:學佛人他真的跟我們一般人不一樣,他是可以靠近的,靠近他的話不會有傷害,因為他沒有害你的心。所以這也是布施的一種。為什麼呢?因為布施它的函蓋面很廣,它從一切的心理上,都也是算在布施的內涵,物質上也是,乃至於出過這心靈物質,一切世間法之上的出世間法,這樣的出世間法布施,也是布施的內涵。
所以 佛陀透過這一點,先說我們不要貪愛自己的財物,然後來方便開演布施波羅蜜。所以我們要透過這樣的精神來簡擇自己:最粗重的這個貪愛,如果斷除不了,應該要怎麼?這世間人有時候對這個地方的執著很深,那就要開始養成布施的習慣。布施的習慣它可以透過一天一天,然後日積月累來作。譬如說:你拿一個錢筒,然後把自己想要布施的那個地方,就把那個錢財或是什麼東西把它放進去;然後平常對於家中的物品,也作一些妥善的管理。什麼叫作妥善管理?就是說對於自己的積聚的東西,不需要的就不要一直放;即使它看起來好像有價值,但實際上你已經用不著了,甚至這一輩子都用不到它了;它雖然買來時候是很有價值,可是這時候以及到未來這輩子過完,它都不會再被利用到;與其如此,那是不是應該將這個東西給更需要的人?當然,是不是有更需要的人我們並不清楚,因此可以透過現代化的種種方便,將這個東西來布施給周遭的親友等等,所以這些也都是對治自己慳吝的心的一個好的方式。
世間的人當有了許多的財物以後,他另外一種積聚,就是想要把這個東西變得更好、更美,然而卻要花上更多的金錢。這時候就要去思惟:我平常那些用不著的東西已經很多了,它們對我來說根本就是一個雜物,只是佔據了我的空間;如果在這種寸土寸金的都會區,一個倉庫的管理,毎年也需要管理的費用。那我一直把它擺在我的家裏,作為一個昂貴的倉庫,我這樣算是很有理性的作法嗎?因此菩薩從這點去思惟,乃至於說昂貴的東西,他會再去判斷說:我如果買這昂貴的東西的話,我是不是會擔心它會被失竊?或是擔心它會不會損害?或會不會我每天都用得著?結果他發現他每天用得著的,都是一些適合他自己的,而且價值也不是那麼昂貴的東西。他就想:原來我並不是完全需要那種東西、昂貴的物品。所以菩薩就能夠從這地方自己去體認,而不是透過別人來說明。當他擁有大量衣物的時候,他會去想說那我是不是應該把它們從衣櫃裏面拿出來,然後把它鋪在地上,然後一個一個整理,看他能夠拿出多少來與眾生方便來結緣!現在的社會上,我們可以看到說能夠這樣作的人越來越多,因此菩薩就應該來方便對治在我所的慳貪;這種我所的慳貪是會一直隨伴著菩薩在三界法中,直到某一個時節因緣才能夠脫離。佛陀當初對於我所的管理,我們都聽到了這個戒法,或是比丘的行誼等等,我們常聽的是三衣一缽,就是三件衣服、一個缽器。透過這種我所的滅除,或是我所不再擴大的情況下,可以讓菩提分法可以增長,讓菩提芽種不再被這些所束縛;因為財物本身它終有一天會失去的,而透過布施法反而可以長養,這就是不可思議。
如果今天有一隻小動物,牠跑到跟前來,來跟你要東西,牠算是非常的可憐,這樣的話,你如果給牠一點點的食物,將來這個食物就會得到百倍報。如果說我們去拿同樣的、尊貴的這樣的心意來供養佛,佛說這樣的報更是不得了。所以財物本身它必須要有存在的利用價值,多餘的東西實際上對我們這一生是沒有幫助的。透過這樣的判別、省思,你就不用在家裏一直積聚許許多多的東西;能夠用多少,實際上都有一個時節因緣,你節省它也幫不了自己的忙,也幫不了誰的忙。所以對於財物要作種種的思惟,這個是現代的菩薩應該要來作的。
再來就是要不惜身命,為什麼呢?世間人所最珍貴的,珍貴的就是他這條性命。可是在菩薩法中,關心的一件事情是:既然我把家裏面的東西,都已經整理好了,這些東西都有它的用處,不再是沒有用的,這樣饒益我的心行,那我還要追求什麼?佛說你應該想辦法讓我的佛法,能夠繼續常留於世間啊!不然你為什麼要當菩薩呢?因此他就會想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哪一個法才是我真實應該來追求的?就發現在末法時期,凡是大師們所說的法,這些世間所謂的大師說的法,都不是大師法,都是僭越了大師的名號,僭越了大師的真正的名聲。在 佛陀時代,佛陀才是大師,因此漫山遍野的出家、在家的人,乃至於說別的宗教,他們都會主張說我這裏才有真正的法,甚至他們也主張,外道也主張他們所擁有真實的佛法。在這種勢力懸殊的情況下,正法的勢力勢必受到極大的壓迫,我們會看到說佛法好像很難維持下去;包括以前在元朝,那時候的皇帝他信受男女雙身法,就認為這樣的法才是真實的法;到了清朝也有皇帝是作這樣的信受。因此正法想要久住,就必須有賴於大眾是不是能夠體認到這一點。
因此菩薩行門之中應當以正法為上,如果法都不存在了,我們存在這個世間也沒有用。尤其我們是有胎昧的菩薩,在這種胎昧存在的時候,你對於法的掌握度是很低的;除非有龍天護法他們一直存在,然後佛菩薩的加持。可是之所以存在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佛法還要繼續留於世間。如果當末法一萬年過去了,佛法不會再于世間安住了,這時候就沒有必要有那麼多的護法菩薩出現于世間,然後來暗地協助於這些有胎昧的人──我們可以說有胎昧的菩薩,來繼續久住於世間。所以我們來看到這一點就可以瞭解,既然那時候如果法都不在了,我們只能夠繼續往其他的世界,或去往其他的天下,或去往其他的地方來繼續追求佛法。佛有說屆時有一位菩薩他會來引導大家,因此你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可以往生兜率陀天,在兩個淨土世界裏面你都可以安住。
這就是我們對於我們存在於三界有一個認知:菩薩不是因為自己樂於生死,是因為在生死中我們可以找到這個真如,發起第一義諦裏面的所有的體性;這個是沒有辦法由等等的這些其他的差別法、其他的外道法,或是直接滅盡而能夠瞭解的。所以必須要在這個三界中,作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情,然後透過這些因緣來面對自己的境界,也可以修除自己的煩惱以及性障,所以說必須要不畏懼生死。因為我們總是有一個時節因緣,會面臨到說:是法的存在重要?還是我生命的存在重要?菩薩在這個時節因緣的時候,就沒有辦法猶豫;即使你在猶豫,猶豫到一個時節,你經過慎思明辨之後,你還會了解說:眾生能夠學佛是一個偶然性,即使我們也都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不是應該來思惟說,眾生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舔嘗到一點佛法,轉眼間這個佛法就要消失了,我是不是能夠幫上什麼忙?對我們來說,已經得到解脫分的菩薩,這一點他根本不用憂慮,因為他自己有他自己的法身慧命已經開始存在,已經開始點燃他的慧命,他不需要去擔憂自己的生死問題。因為在三界中存在的,是如來藏所出生的一個道器色身,這個色身只是一個道的器皿、道的工具,並不是道的實際,實際是這真實法如來藏。
因此菩薩瞭解這之後,他在解脫分上,他開始將三界法的生死當作是他必須履盡的一個義務,所以他不太需要來擔憂自己什麼時候會死。當即使他被醫生宣判說你還有幾個月好活,他就想:那我就應該走了。以前會裏面有一個菩薩,他被醫生宣判說已經不用再處理了。這個菩薩非常的有意思,他就在當時的醫院呢,不斷的開演這些佛法;後來這家非常大的醫院就開始傳,傳到許多它裏面的那些義工,跟其他的還有護士人員或等等,都來聽他說法。因為我們知道,正法實際上要久住於世間是很難的,所以即使說你生了重病,還是可以方便來開演佛法,因為佛法的存續遠比我們生命重要。而不是去擔心自己還有幾個月可以活下去。
再來我們來說到,在這過程中第三個菩提種子,就說你要忍受這一切的侮辱。因為眾生通常他有他自己的習氣與根性,他並不知道說得證解脫分法的菩薩,他還是示現或是出生這個道器而已,他跟一般的眾生在生活起居上,似乎沒有什麼差別的。他只會認為這菩薩就是跟我一樣是個人,他不會認為說用菩薩眼光來說,實際上菩薩可以不用待在這個世間的。因為你得證這個解脫分,十方的淨土你都可以去,而且你都可以安住;因為你知道生死是什麼,你知道生死的憂患是什麼,你知道沒有生死的地方是什麼。可是一般的人不會清楚的。所以菩薩在面對這樣的一些情況,就要想到說會受到打罵、侮辱,這並沒有挫折菩薩的自省,因為眾生的根性本來就是如此;尤其這是娑婆世界,許許多多的眾生,從無始以來就是非常的剛強,他們往往在三惡道中流離,即使是 地藏菩薩一次一次救出來,他們又一次一次墮回到三惡道中。所以對於眾生根性的瞭解以後,就可以來思量說:我是不是應該成就菩提分法的第四個種子?是不是應該憐湣眾生?應該悲湣大眾有情是好不容易才當一次人,未來生因為沒有接觸到佛法,他們很快就墮入三惡道,他們本來呢就是一個難以救度的人。所以不可以以眾生的這樣的觀點,來跟眾生一般見識,應該以佛法的悲心來看待,要如何能夠施設方便,讓他們能夠跟佛法來結緣。譬如說你看到有一個行乞的人,他可能跟佛法是無緣的,這時候你應該帶著笑臉,然後用很誠懇的眼睛看著對方來跟他說:「你是不是可以念一句阿彌陀佛?那你念的話我這個錢財、這些錢就布施給你。」這個就是佛法中的方便。然後當他答應以後念一聲佛號,你把錢給他以後,還要帶著笑臉然後跟他說:「阿彌陀佛!」如是與眾生來結緣,如是在三界中慢慢次第成就諸等救度眾生的因緣。
好!我們就講到這裏。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31集 菩薩的解脫分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繼續來講「菩薩的解脫分」。菩薩的解脫畢竟不同於二乘凡夫的解脫。凡夫人他們從有為法中求取一個究竟,實際上不論他們追求哪一種涅槃的解脫,都不是真正的安穩地,都只是他們心裏面所施設的;以為三界中有一個地方,他們可以在那個地方得到身心的清涼、安穩、永恆。實際上有為法永遠是無常性的,它不可能有一個究竟安穩可以讓身心安住的地方,因為連身心安住本身的身心都不可得──三界法中沒有一個究竟處。於是二乘人由於 佛陀的方便開示,他們來追求有為法的滅盡、來追求涅槃。實際上就義理上來說,二乘人並沒有完全意會到,有為法的滅盡跟涅槃並沒有關係,因為一切法既然是有為法,它們在無常性苦、空、無我之處,作為它一個體性來說,就是沒有一個究竟處,就是沒有一個安穩地。如何說這一個地方可以連接到一個永恆的涅槃?必然是永恆涅槃是直接自我安住,或是一個自住境界,或是一個不受這個三界法干擾、不受三界法影響、不受三界法滅盡之處而存在的,然後而說這樣的涅槃。如果這樣的涅槃是成立的,那就代表說:二乘人並沒有完全意會到 佛陀所說的法;然而二乘人因為相信,相信佛語是真實的,所以他們就接受了佛語的施設。
佛陀方便開導二乘人能夠邁向大乘菩提法,所以以二乘菩提的方式來開演。開演什麼呢?開演方便涅槃。這涅槃性實際上並沒有在二乘菩提中出現,然而在小乘經典裏面我們可以看到 佛陀就講:這涅槃是真實的。然而這一點並不是二乘人所能體會的,因為沒有親證這涅槃性的緣故;而是以方便引入滅盡定的方式,達到說有進入有餘依涅槃。另外以無餘依涅槃,就是以三界永滅的方式,來說這涅槃性是成立的。實際上,涅槃性如果能夠在這個成立,就代表說,不論三界滅盡與否、存在與否,這涅槃性是永住的。那因此小乘人並不能完全理解三界和涅槃,所以他把兩者作為相對,所以他勢必要滅掉自己的身心的一切,就是名色這五蘊法。然而這樣的法如果都滅盡了,你如何能夠追求實際的涅槃?
所以大乘人的解脫分是難以思議。於佛法中說大乘法不可思議法,就是因為這解脫不是世間人所以為的──滅除了這個以外而尋找另外一個彼岸。而佛法可以方便說此岸、彼岸,然而以生死來說,生死中能夠成立,因為有涅槃性的一個自住法。為什麼呢?因為生死要能夠成立,必須要符合眾生所大部分以為的因果這個實性。可是,因果本身並沒有一個實際的體性而言,可是大家還是希望有因果,然後成就這個輪迴性。這其中就牽涉到說:一個人的業行、業報,是如何能夠從過去生來延續到這一生,如何能夠達到因果的公平。這一點就沒有一個心識可以來擔任這個角色。就二乘人所瞭解的以及凡夫所猜測的,都沒有辦法。為什麼?主要是這個心識沒有辦法能夠究竟理解法界的所有的一切事、一切理。為什麼這麼說呢?譬如說:如果這樣的因果輪迴性,就是構成解脫分的一個實體,那我們可以看,你至少要符合因果輪迴、因果公平。如果今天有一個人,他過去生因為剛好欠人家一條命,那是不是這一生他就應該償還他?可是因果並沒有這麼簡單。第一個,他們可能過去世無量劫前所結下的這個冤仇,那你如何在這一生可以知道誰要欠誰?這一筆帳是記在虛空之間嗎?是透過虛空中的某一種介質來記錄呢?那如果你記錄好了,就算可以這樣作,那如何能夠了別說目前這兩個人,某甲和某乙,他們是過去生的誰與誰?因此這個介質必須要有宿命通才行,就是過去生發生什麼事情他都要知道,而且他宿命通必須要強過許多二乘人的宿命通,必須要超過八萬大劫以上到無量劫他都能夠知道,在因果呢才會符合世間人所期待的公平。因此這公平性從這點來看,這種介質是了不可得,這種只是一個虛妄的猜測;所以無情、虛空、介質等等的施設是不可能成就。另外有的人會想,那有情應該可以吧!有情的心識祂負責替大家來製作、來思惟,把大家的業果都能夠圓滿處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祂何不就將大家的這些的因果業報都一起攬在身上,讓大家都能夠到祂的快樂的世界去就可以了!祂何必要看大家來受苦,然後製造所謂的天堂與地獄等等?所以這樣的說法是不如理的。如果祂能夠主宰所有的業報、記錄所有的業報、決定所有的業報。既然是這樣,祂就應該能夠讓大家能夠解脫生死,可是現實上大家並沒有解脫。所以我們透過有情和無情的這樣兩邊來推理,都知道世間人所想的是完全不如理;在不如理作意中,更難去理解說,那到底以某甲和某乙這樣的因果輪迴要怎麼作?譬如說:某甲他雖然欠了某乙一條命,但是某甲的父母並沒有這一生要失去他的小孩的性命。也就是說:你要讓這條命能夠償還,必須要某甲周遭的父母、配偶、子女也同時有這個業果──他們會同時喪失一位親人。如果說因果這點不成立,就沒有辦法成立某甲要償還某乙的命。所以以這點就可以知道因果是多麼複雜。也就是說,當初某甲在投胎的時候,他的父母乃至於配偶乃至於子女,必須要早就先決定好的。那請問大家:這件事情到底要誰來決定?既然有情和無情都沒有辦法來決定,所以說,這樣一個最簡單的一條命換一條命的事情,都沒有辦法說明,一切哲學、宗教思想的立論處,哪裡可以作為我們的歸依呢?所以在邏輯上要講得通,都必須要全部吻合,不能夠憑著我高興、他高興或是誰高興,沒有這樣的道理。
所以菩薩的解脫分從這裏開展出來,知道因緣法中的因緣並不是單純的從個人的思想、個人的心識,必須要依於佛語,這樣才能夠瞭解菩薩的解脫到底這個知見究竟處是在哪一個地方。二乘人因為對於涅槃性他是企求的,可是他最後滅掉自己而達到這個涅槃就會發現一點:他實際上並沒有誰,也沒有他的哪一分、哪一個部分、哪一個地方可以去。不說二乘人不能完全瞭解,就是說菩薩法中,也有許多人並不完全瞭解。因為在經典中我們可以看到說:這一部經典說:這個法是非常重要、重要、重要,乃至於得到這個法就可以如何、如何。可是另外一部經典也是這樣說,然而兩部經典所說的並不同。不同在哪裡呢?譬如說:一個說阿賴耶識,一個說如來藏,一個說真如,一個說空,一個說空性,這些的法實際上必須要能夠領會為一。但是眾生因為不能夠親睹這個真如的面貌,所以迷於文字,又不肯虛心來向善知識、來求解、來徵詢、來供養、來恭敬、來問答,所以對這個般若的體性,不能夠親近與接受。然而如果只要從二乘的觀點來說,他們是多少瞭解的,因為涅槃中沒有哪一分是他所能夠知道的,即使是說:我因為我滅盡了,然後還有一個我,這個我是可以安住在涅槃;然而即使能夠這樣稱呼那個我,也不是三界我,因為三界我都被阿羅漢所滅盡了,所以哪裡還有一個我可以說!可是如果說這樣的我都不存在,三界我之外沒有一分的存在性,那這樣的阿羅漢他滅盡以後就是斷滅了,就是完全歸於三界法的一切無常性,只不過他比凡夫所以為的斷滅強太多了──真實的斷滅。
事實是如此嗎?不是!所以這樣的邪見、惡見是不能存在於佛法之中,這就代表說:涅槃有一個真常性,真常性是和阿羅漢相關聯的。從古到今總是有人證得阿羅漢,這個世界或那個世界;這些阿羅漢滅度以後,如果他不是迴小向大的情況,那當然他就會入無餘涅槃。而我們今天也可以知道,連入無餘依也都是方便說;也就是說他本來就有個本住的、常住的涅槃性,這個涅槃的體性是沒辦法剝奪的,而且每一位滅盡的阿羅漢都有。然而雖然都有,卻不會在這個涅槃界中,大家和合在一起,就是各自滅度而有自己的涅槃性。那這樣就來了!那到底這個涅槃性是什麼?是哪一種心識?難道阿含部的經典沒有提到嗎?佛陀在第一轉法輪中沒有開演嗎?並非如此,連南傳的尼柯耶都有說到說:這個涅槃性要從緣起法來認識。而緣起法呢,是不論佛出世或不出世,這個法常住;這個常住就是指涅槃,而且常住於世間。常住於世間就是說,迥異於三界法的一切體性,而說這是非無常性。既然是如此的話,就已經有悖於世間人所理解的、二乘人所理解的一切法;因為二乘人在一切法的認定就是無常,在一切法之外來實踐他所需要的涅槃。如果是這樣,可是經典卻說:這個法可以常住於世間。就代表說──在我們當下中,就有一個常住的涅槃,祂本來就在,只是二乘人最後不想要去證得祂。所以總是有一些犀利的二乘人,他們瞭解到自己的觀點並沒有掌握到 佛陀的真正開演的意旨,所以最後他們還是歸向於正確的佛法,將大乘法開始弘揚。因為以他們的修證,他們只要放棄自己偏執的一些觀點,或是一些模糊的觀點,肯虛心的接納大乘法。所以在經典裏面,就會有迴小向大的阿羅漢,他們一個個都變成了菩薩。
然而我們在探究這義理來說,菩薩的解脫分是遠比於這些更為奧妙。因為二乘人的解脫,他的涅槃性實際上是由菩薩來導引的。這句話怎麼說呢?我們在經典中,看到華嚴部有一部經典,它說到有許多的菩薩,他們來到這個世間,他們就化現為聲聞比丘還有比丘尼的形態,這樣的身形來坐在會中,就是參與這些盛會,然後幫助 世尊來弘揚這些法門。因為 世尊面對這麼多的弟子和問題,總是要方便來開演,讓這些從學的人有一個從學的老師,或是我們說叫作阿闍黎等等。這些老師們就是先證得這聲聞裏面的四果阿羅漢,那他們根據是什麼呢?他們如何說自己已經斷除了後有?如何說梵行已立?就是根據菩薩學裏面,於開演中這二乘的聲聞道,乃至二乘中的緣覺法,所以他們就可以依然示現。他們平常的時候就可以再入滅盡定,而讓這些從學的這些聲聞心性的這些人,看到他們在滅盡定這樣的樣子,就知道這個叫作有餘依涅槃;然後最後等到這些示現為聲聞阿羅漢的菩薩捨報以後,他示現出來以後,大家就知道這樣就是已經入無餘依涅槃。在這過程中他們就是一一的教導學人:如何建立二乘的正確的知見,如何能夠遠離蘊處界法這無常性,能夠不要執取蘊處界法這些虛妄的執取。
所以,我們透過這樣來了解說,菩薩的解脫分畢竟是不同于聲聞的解脫分;那也可以知道聲聞的解脫分,實際上是由菩薩根據佛出現於世間而方便開演。乃至於說無佛世界的辟支佛,他之所有他認為的解脫分,實際上也是當時他之前在 佛陀座下熏聞佛法的時候,那些菩薩示現的聲聞阿羅漢所演化出來的、所示現出來的這個解脫。所以他當時沒有成就的情況下,而拖延到後世而成就。因此這些學人雖然證得了,不管你是聲聞的阿羅漢或是辟支佛,實際上都是經過菩薩的方便教導而來。所以解脫分就是這麼樣的奧妙!這就是佛法出現於世間的種種因緣。而我們要來提到,如果證得這個解脫分,即使說以很少的佈施也能成就無量的功德。在佛世的時候有一位女子她非常的貧窮,有一天她下定決心,她就是想要佈施 釋迦牟尼佛,因為她看到舍衛國這麼多上上下下大家都要來供養佛,她心裏也是感覺到很辛酸;最後她終於在行乞的過程中得到一塊錢,她用這一塊錢去買燈油,把這燈油供養給佛。當天晚上其他的燈都滅盡了,只有這一盞燈一直亮著;目犍連在早上的時候看到竟然還有燈在亮著,於是就想辦法吹熄,可是沒有辦法。佛陀就告訴他說,你這是沒有辦法吹熄的,因為這個是一個發廣大心願的人,她的供養、她的佈施。為什麼呢?因為那個女子在供養佛的時候她自己發願,她最後把那油燈放下來時候,她希望用這樣微薄的供養,因為她這一世非常非常的貧窮,能夠讓這供養功德向未來讓她能夠成就佛果,來滅除眾生的一切的黑暗。所以我們透過這樣的故事可以知道,不論你是鮮少的佈施,以及鮮少的戒行,非常少的聽聞,都可以成就無量的不可思議的佛果。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30集 菩薩解脫超勝二乘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正覺教團「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我們依據 佛陀菩薩《優婆塞戒經》的經本,同時也參考 平實導師在正智出版社所出版的《優婆塞戒經講記》當中的開示,來為大家說明經中勝妙的解脫正理,以及第一義正理,今天我們繼續說明經典當中的法要。
我們先來看一下今天要說的經文是什麼?佛陀在經文上的開示是這樣說的:「善男子!有人勤求優婆塞戒,於無量世如聞而行亦不得戒,有出家人求比丘戒、比丘尼戒,於無量世如聞而行亦不能得,何以故?不能獲得解脫分法,是故可名修戒,不名持戒。」
這裡佛陀的開示是說,有的人他是很精進、努力地去求得優婆塞戒的菩薩戒體,但是他在無量世中,依照所聽來的菩薩優婆塞戒的內涵,努力地去修行的結果,結果還是得不到戒體。可是也有的人出了家,求受比丘戒或者比丘尼戒,結果也是得不到戒體,乃至無量世依照所聽受的比丘戒、比丘尼戒的戒法,很認真地奉行以後,同樣也得不到戒體。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形呢?因為不能獲得解脫分法的主要緣故,這樣只能叫作修戒,不能叫作真正的持戒。我們知道受了戒才有戒體,沒有受戒就沒有戒體可說,但是這段經文為什麼說他們如聞而行卻得不到戒體呢?這個關鍵因素—都是因為還沒有獲得解脫分法的緣故。
我們先要瞭解這個戒體講的是什麼,這個不是講一般的受戒。戒體就是說,當一個人他受戒以後,他心裡面有著這個戒的力量來持守,這樣能夠約束自己的身心,這就叫作戒體──「戒的實質」,這是從解脫分法的角度來說的。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他受戒以後,不管你是受了菩薩戒,或者受了出家的聲聞比丘戒、比丘尼戒,乃至有的人他是菩薩戒、聲聞戒兩者他都有受,但是我們從這一段聖教所說的開示來看,以這個標準來看,我們就知道,如果這個人他沒有證得解脫分的話,那他都不能算已經真正獲得戒體。因此按照這一段經文的標準來看,一個人在他還沒有證悟之前,他所受的菩薩戒,其實只是受個形式而已,他只是以戒相來約束自己的身心,讓身心漸漸清淨;嚴格來說,並不算他得到戒體(等於說不算是得到戒體)。所以這樣沒有證悟的人,他對於真正菩薩戒的戒體,其實是還沒有真正得到的,他只是在世間相上面來說有得到戒體,可是他可以藉由這個戒相,來約束自已不會犯戒,不會去造作惡行。現在佛陀在這一段聖教的標準是比較嚴格說:若要論真正具有戒體,那得要有解脫分法的實證才算數。換句話說,如果是聲聞戒的戒體要具足,那得要具有解脫分的功德,也就是說,至少要有斷我見的功德,這才算是真正得到出家戒的戒體。
因此從佛陀這一段經文的說法,乃是從比較高、比較嚴格的層次來講;因為菩薩優婆塞戒乃是大乘了義法,所以是以比較高的層次來講這個戒體的道理。同樣這個道理,也一樣運用在梵網菩薩戒、地持菩薩戒、瓔珞菩薩戒乃至瑜伽菩薩戒等等的種種菩薩戒當中,也是一樣的道理。也就是說:一個菩薩他要得到真正的菩薩戒的戒體,那得要有真正的明心以後,才能真正的獲得菩薩戒的戒體;所以在證悟以前所受的菩薩戒,其實也只是得到這個菩薩戒的戒相,並沒有真正實質的嚴格標準的戒體。按照這一段聖教的標準,是得要證悟了以後,並且你還要轉依成功(證悟以後要轉依成功),這個戒體才能夠得到;這樣的話,你悟前所受的菩薩戒,才能真正地生起真實的戒體,而有這個戒體實質的力量產生。因為證悟明心轉依之後,你去觀察自己所證悟的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又叫作真如,祂與涅槃之間互相的關聯,以及與一切善惡業種子互相之間的關聯,你要可以這樣如實地觀察。因此你就轉依這個第八識如來藏的清淨體性,有了這一分的轉依功德,才可以說獲得了大乘的解脫分法。
當你有了這一分的解脫分法的時候,就說你有了菩薩戒體的實質,因為你已經了知一切的善惡業種以及無記業的種子,統統都會寄存在自己的第八識心體之中,絕對不會漏失;因為這樣,你就可以於心中心得決定而不會起疑,發起了般若慧,因此就會真正地去轉依如來藏的清淨體性,而不會再故意去造作一些惡業;那這樣,這一個戒的力量就會出現出來,這就是戒體的實質。
所以 佛陀在這段經文就有說明,為什麼這些人(於無量世如聞而行的這些人),他們求受菩薩戒、求受聲聞戒,結果卻得不到戒體,真正的關鍵因素,就是因為沒有獲得解脫分法!所以,在二乘解脫道當中,如果還沒有斷我見而得到出家戒、或者得到的在家五戒,這些都成為修戒而不名持戒。然而,在大乘法裡面也說,得要二地滿心的菩薩,才可以真正的具足持戒;所以才說二地滿心的菩薩持戒是增上戒學,而二地以下的菩薩們,所持的菩薩戒就不一樣,當然與破參明心後的持戒也不一樣,所以二地滿心的是增上戒的受持者。但在這裡的聖教,是以證得解脫果作為持戒的標準,作為有戒體的標準。換句話說,至少得要先斷除我見,能夠真正地斷除三縛結,才能有解脫戒的戒體,才能稱為持戒。如果是還在執著離念靈知心,執著這個意識的變相,那就表示說,他根本沒有斷我見;在菩薩優婆塞戒來講,這個人還不算真正持有戒體,只能叫作修戒,不能叫作持戒者。
我們再繼續看 佛陀後面的開示,佛陀說:「善男子!若諸菩薩得解脫分法,終不造業求生欲界、色、無色界,常願生於益眾生處。若自定知有生天業,即迴此業求生人中,業者所謂:施、戒、修定。」
這一段經文中 佛陀的開示是說,如果諸菩薩當他獲得解脫分法的時候,也就是說,他依據二乘解脫道而斷除我見,或者他依據大乘佛菩提道而能夠明心證真的話,這樣同時也斷除了我見,這樣的三乘見道之人,他們始終不會為了要求生欲界天、求生色界天、或者求生無色界天,而去故意造作種種的業。因為他們知道,如果生於欲界天之中,那是得到勝妙的五欲,如果生色界天之中,那是有禪定實證的定土,如果生到無色界,也是禪定的定土之一類;如果菩薩他生到色界天或者無色界天去的話,那他就很難利益眾生,很難行菩薩道,這兩處就很難利益自己與利益眾生的佛菩提道業的進步。所以一個明心而獲得解脫分的菩薩(他真正轉依成功),他是會常常發願:願意自己出生在能夠利益眾生的地方,而不是這種長壽天,而無法利益眾生的地方。如果他確定自己已經有可以生天的善業的話,他就會把這個善業發願迴向求生人間,繼續行菩薩道,未來世在人間繼續利益眾生。
如果證悟以後生到欲界天去,那就沒辦法利益眾生了,因為欲界天中五欲勝妙,很容易讓人家醉迷,很容易讓人家迷失,因此而忘了修學佛法。也許有的人可能會說:「那我生到欲界天,到兜率天的內院,那這樣我就可以追隨 彌勒菩薩,來利益眾生。」問題是彌勒內院(兜率陀天的彌勒內院)當中,需要你去弘法嗎?彌勒菩薩說法都已經讓你聽不完了,還用得著你來說法嗎?那你說:那我生到色界天去!色界天人都是享受定福的地方,大多數到那裡的人,都貪著初禪到四禪的定境,那一天到晚都入於禪定當中,沒有人願意學佛法,你要對誰說佛法?如何用佛法去利益他呢?那你說:去到無色界也好啊!可是無色界沒有身根,也沒有眼、耳這些根,你要說佛法給誰聽呢?如果你生到無色界天去,又能夠用什麼樣的身口來說法利益眾生?自己的身口都沒有了。至於說要生到色究竟天去,那色究竟天不是一般人能夠去的,必須具有諸地的無生法忍智慧,以及四禪以上的證境,發願求生才能夠往生;而且到那裡也用不著你來說法利益眾生,因為那裡已經有報身佛,在那裡說法利眾了,你去那裡只有得到聽法而已,那裡的菩薩們智慧也都比你高超,你能說法給誰聽呢?所以悟後為了利樂眾生,最好還是能夠發願迴向繼續生在人間行菩薩道。
這裡的經文有說「若自定知有生天業」,我們就要來看看什麼叫作「生天的業」?生天之業。佛陀開示說:這個業就是所謂的布施、持戒以及修定。譬如有的人他修行,他常常救濟眾生、慈濟眾生,常常救災、行善,行世間的善法,這些人如果他沒有造惡業,大部分他會生到欲界天去。人天善法其實並不是佛法,只是利樂窮苦,救濟苦難、或遭難的眾生,救濟他們在世間法上的困難,而不能救濟永劫的生死諸苦,所以不是真正的佛法;所以他們捨報以後,一不小心就會往生到欲界天,因為有欲界天的這個天福,因為他們有這個天福,所以很容易往生去。又例如有的人努力布施,但是他們卻被人家誤導,他們不相信有他方佛世界,所以他們心中不接受有極樂世界、不接受有琉璃世界,所以他們也不會往生極樂世界;因為他們聽到有人主張說:只有地球的人間,地球才有佛法,推展他們所謂人間佛教的想法。這個人被誤導以後(行善的人被誤導以後),他否定了他方世界有佛法的弘傳,而且他們自己又有生天之福,雖然他沒有誹謗正法,那他沒有智慧發願說:我要繼續再來人間行菩薩道,那就會生到欲界天去;如果他們有智慧,想要再度重新來到人間,再度重新投胎來人間行菩薩道,應該要發願:來世成為可以實證佛菩提的佛弟子,來世可以有真正的佛菩提可以實證。
我們再來看,另外也有的生天之業是什麼?就是持戒,持戒就是受持聲聞戒、菩薩戒而不違犯,才有可能得到解脫分法。受持五戒只能保住人身,沒有生天的天福,必須加修十善業道,才能獲得到欲界天的天福。聲聞戒的出家戒,受持聲聞戒或者菩薩戒,如果沒有毀犯,是可以有生天的這個天福,生到欲界天之中。如果再加修禪定的話,有證得初禪以上的證境,就可以生到色界天。如果有一天你證得了初禪,你其實可以拍胸脯說:「我的證量比一神教的上帝還高。」因為一神教的上帝他的證量其實根本都沒有超過欲界六天,如果你們去看他們的《舊約》和《新約》就知道這個事實:一神教的教主境界,其實都沒有超過欲界六天。你如果證得初禪以上,你就超過他們的教主境界,將來捨報以後就可以往生到初禪天去;但是菩薩不鼓勵這樣子,因為還是迴入人間來行菩薩道,是對自他道業比較有幫助的。
如果有的人,他因為證得了四空定,乃至可以生到無色界天當中,這些都可以使你生天的善業。但是有了這些的天業以後,菩薩有智慧是不要執著它,應該要把它迴向再出生於人間來行菩薩道,這樣道業才能增上。也許有的人會問:「那我到時候,怎麼能夠有把握再出生到人間來?」其實這個道理是很單純的,經典上也常常提到「智者以譬喻得解」,我們就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吧!這就是好像說,如果你今天非常有錢,你是可以輕易的去買勞斯萊斯,或者乃至可以買直升機,但是你說:「那我用不到這些啊!因此我不要直升機和豪華汽車,我平常只要騎腳踏車練身體就好,我把這些錢拿來改作別的用途、或者利益眾生。」你當然可以這樣做啊!同樣的道理,菩薩如果在人間利益眾生,累積很多很多的生天之福業,那有智慧的這個菩薩,他就把這些所得的生天福業,全部統統迴向,再能夠生於人間來行菩薩道;這樣你雖然生天的福業比人間的福業高,但是你願意選擇迴向生於人間,這樣當然是可以達到的。因為你要以高取下,這是沒有問題的,是很容易達到的;可是如果你要以下取高的話,那就不容易作到了。所以說這個道理是非常的單純,因為一般的人他生天之後,把天福享盡了,大多就剩下了小惡業,那這些小惡業,就會導致他們下墮三途,所以菩薩應該要有智慧,應該要把生天的這些福業,用來迴向求生人間,行菩薩道來繼續利樂人天;因為你在人間說法,如果有因緣的話,連天人都可以來聽法,仍然是可以利益天界的這些眾生,當然人間的眾生你也可以利益。這就是已經得到解脫分法實證的菩薩們,應該要有的心態與想法,菩薩應該是基於大悲心,心心念念都是應該為了利益眾生。
為了幫助眾生,自他道業進步,我們繼續再來看,佛陀後面的經文怎麼說,佛陀說:「善男子!若聲聞人得解脫分,不過三身得具解脫,辟支佛人亦復如是,菩薩摩訶薩得解脫分,雖復經由無量身中常不退轉,不退轉心出勝一切聲聞緣覺。」
我們這一段,佛陀開示的內容是說:聲聞人他斷除了我見,而證得初果的時候,他是獲得解脫分法,這時候他不超過三個色身,就是說,最多再三個色身就可以實證無餘涅槃了。不過這是指精進的人,而不是指懈怠的人,如果是懈怠的人,他就要七次人天往返,才能得解脫;也就是說,真正精進於解脫道的人,最快一生、慢則四生,就可以實證解脫阿羅漢而出三界境界。辟支佛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要瞭解,並不是所有的辟支佛都是精修一世才能解脫,最上根的辟支佛,當他看見某個世間現象:有個葉子掉下來,他就瞭解世事無常,人生也是無常。就從這裡觀察無常的道理,觀無常的現象推究因緣法,而解脫於輪迴生死,這是最上品的緣覺人。可是也有最下品的,最多不超過三身,這樣就能具足解脫。所以緣覺也有十品,最下品的鈍根人很努力的修證解脫道,最多四生也可得解脫。但是他們解脫以後一定會入無餘涅槃。菩薩卻不是這樣,菩薩得到解脫分的時候,譬如明心斷我見、證實相以後,或者眼見佛性得到如幻觀,這些菩薩因為都已得到一分的大乘解脫分法,他們雖然再繼續經過一世又一世的入胎、受生,這樣經過了無量世都不取證無餘涅槃,但是世世都不退轉於佛菩提;他們不會說:「眾生真是難度啊!真是辛苦,乾脆我入無餘涅槃。」菩薩絕對不會是這樣想,也不會這樣說;他也不會說:「佛道難成,乾脆我入無餘涅槃去吧!」他也不會這樣說;他也不會說:「佛法這麼深妙,似乎永遠學不完,看來是遙遙無期,我乾脆入涅槃去吧!」他也不會這樣說。菩薩他會努力的邁向佛地,這樣世世在三界中行菩薩道利益眾生,而且在成佛以後,還會繼續利益眾生而無窮盡。就是由於這個不退轉心,所以說實證佛菩提的菩薩們,他是超出一切聲聞、緣覺,勝過一切聲聞、緣覺的解脫。
今天我們的時間就到這裡結束,我們接下來的課程,將由正益老師為大家繼續說明後面的課程,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後面的節目,希望大家準時收看,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2020年5月16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29集 退失菩提之因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正覺教團「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我們依據 佛陀在菩薩《優婆塞戒經》,同時也參考 平實導師在正智出版社出版的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當中的開示,來為大家說明這部經中勝妙的道理,今天我們繼續說明解脫的道理。
我們先來看一下經文是怎麼說的?佛陀說:「善男子!如舍利弗等六萬劫中求菩提道,所以退者,以其未得解脫分法;雖爾,猶勝緣覺根利。」佛陀在這一段經文的開示是說:「善男子啊!就好像舍利弗這些人一樣,他們在過去世的六萬劫這個長時間之中,去求證佛菩提道的這個過程之中,他們之所以會退失的原因,這是因為他們還沒有證得解脫分法。」而因為我們從《菩薩瓔珞本業經》當中,也同樣有這樣的教證,《菩薩瓔珞本業經》當中說: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人他們在過去世六萬劫中求證佛菩提道,他們這樣努力、精勤佛菩提道,終於明心了;可是在明心以後,因為沒有佛菩薩、沒有善知識的攝受,而有因緣使他們生疑,結果他們居然退失了菩提。他們退失佛菩提道之後,於十劫之中無惡不造,一直到了這一劫,終於遇見了 釋迦牟尼佛,剛開始他是先學解脫道,獲得了解脫分而成為阿羅漢,所以 佛接著在宣講般若的時候,他們才能證悟而不會退失。
舍利弗尊者他們十劫前明心之後,為什麼會退失呢?他們都經過整整六萬劫勤求佛菩提道,才能在十劫前求得一個明心;但是當時他們因緣不好,沒有佛菩薩出現在人間攝受他們,所以就退失了佛菩提道了!退失了以後,在十劫之中他是無惡不造,遇到了 釋迦牟尼佛以後,才終於可以因為 佛陀的開示,而證得了解脫果,然後又聽聞 釋迦牟尼佛,講解般若諸經才能明心,又聽講一切種智才能入地。
我們想想看,如果這一世可以開悟明心,那就很幸運了,俗語說:「吃果子要拜樹頭。」台灣的俗語是這樣講;但是樹頭在哪裡啊?那就要感恩 釋迦世尊,釋迦牟尼佛就是我們的樹頭、法源,所以要飲水思源。任何一個學佛人,都應該要飲水思源,我們都要存著感恩之心。如果有的人說:「我明心了,我就沒事了!如果說要什麼護持正法?那是佛菩薩的事,與我無關。」那這樣的人就不對了,因為人人都應該要感恩戴德才對!因此說:必須要飲水思源,才是一個佛弟子該有的德行。
我們回到主題來說,從這一段經文中的開示,我們要討論、探究的一點是什麼呢?為什麼明心之後會退失佛菩提道呢?為什麼會這樣?有的人認為悟了退失佛菩提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他會提出質疑說:「悟了怎麼可能會退呢?」但是我們從《菩薩瓔珞本業經》中,以及從《菩薩優婆塞戒經》當中的這一段就知道這個道理;《菩薩瓔珞本業經》當中,有一段說「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也就是說,佛陀有一次度了幾億人天,其中有八萬人退失,因此他退失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但是退分的菩薩們,他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其實他們的問題,就是沒有把所悟的真心與涅槃互相的關係加以深入的思惟和觀察,因此無法轉依成功,那麼他就會在這裡退失佛菩提了。如果他有善知識能夠攝受他,他自己也沒有私心、沒有慢心,或者沒有自己的成見存在的話,他願意被善知識攝受,那他就不會退失了;如果他不願意被善知識攝受,而隨順自己的私心,因為自己的成見、自己的慢心,覺得自己真的是不得了、很行了,認為自己是比善知識更高超,不肯被善知識攝受,當然他必定會退失。這個退失的原因—就在於他明心之後,並沒有把證悟的真心去與無餘涅槃的境界作互相之間的關聯,互相之間的關係來推究、來現前觀察;所以他們不知道:阿賴耶識不再出生十八界的時候,其實就是無餘涅槃,他們也不知道離念靈知完全就是意識心,因此他們又把我見拉起來;我見沒有完全斷除乾淨,就不得解脫分了。因為不能了知這兩點,所以他們對阿賴耶識產生了疑惑,不知道阿賴耶識心體自身就是無餘涅槃的本際,他們還想要另外找尋一個涅槃心,或者找尋一個佛地真如第九識;這時候因為他又生起了我見而沒有斷除乾淨,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沒有解脫分了,所以就退回意識境界當中,錯認離念靈知心以為這個就是更高層次的真心,所以退回意識境界而退失了佛菩提。
另外有一部分的人退失佛菩提,是因為他們有不正確的心態,他們心中始終認為一個錯誤的概念,認為說:開悟其實是很難,哪有可能那麼容易得到?所以真正開悟的法,應該要很辛苦。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開悟雖然是很困難不容易,可是正當你開悟因緣成熟的時候,也只是一念相應罷了;你的福德因緣,種種因緣到的時候,你只是一念相應,速度很快。甚至 佛世的時候,我們看經典佛世的時候,有時候 佛陀只開示一句話「善來比丘」, 對方就馬上開悟,甚至已經證得阿羅漢果,那是更輕鬆的。
但是我們要瞭解:悟的背後是要有什麼樣的實質?要有什麼樣的基礎?證悟的背後是要有福德以及正知見作為基礎。可是如果眾生不懂得這個道理,然後再加上自己錯誤的觀念,因此他們心裡產生了懷疑;懷疑的結果就會相信大名聲的惡知識,被大名氣的惡知識,稍微恐嚇一下,他們的結果就像,往昔的舍利弗一樣,心裡面七上八下,擔心東、擔心西,沒有自己的見地,因此就退失了佛菩提;然後這些假名善知識,還會引用一些邪見法師所說的書裡面的道理來主張說:真如心是另外一個心,不是如來藏。他們會主張而誹謗說:如來藏是外道的神我。他們聽了以後,就跟著退轉了;退轉了以後,必然會回到意識的境界去,就回到常見外道的境界當中。這些人因為自己沒有智慧去詳細判斷,又因為沒有能力去體驗所證的阿賴耶識,結果被外國的一分佛學研究者誤導。
所以退轉的人(就是可以知道),當初他們並不是真參實究而得來的,他們是打探密意或者是聽善知識為他們明講,讓他們悟得太容易,所以沒有把該有的解脫功德和智慧功德發起出來,因此而產生了疑;而自己又沒有能力可以決疑,加上自己的性障深重、私心作祟,或者他們的慢心高漲,而不能接受善知識為他們的開示而攝受,結果就一一退失了佛菩提,要另外再去找一個想像中的真如。但是想像中的真如其實是錯的,因為「真如是識之實性」,如果沒有文字障的人,讀了就清楚知道,真如只是識體所顯現出來的真實性;換句話說,真如就是阿賴耶識所顯現真實如如的體性。有文字障的人,他們就沒有辦法弄清楚這一點,他們就會想要另創新說,他們想說:「真如是識之實性,所以識的上面,應該還有另外一個真如心可以證得啊!」他們這樣想,這就是文字障;加上又不肯被善知識攝受,只好退到離念靈知,以為自己增上,其實是退回我見、常見當中。所以明心之後,如果願意接受善知識的攝受,那就不會再有退失的情形;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攝受,通常三賢位的菩薩有的往往都會退失掉菩提。這就像十劫以前的舍利弗這些人一樣,他們在以前六萬劫勤求佛菩提道,好不容易明心了,結果卻因為沒有善知識為他們決疑,所以在十劫前就退失掉佛菩提,而退回到意識境界之中,就會回到六塵五欲相應的法當中,所以十劫之中就無惡不造。還好他們還有一些善根、善緣,後來遇到 釋迦世尊來為他們說法,他們才又重新回到佛道當中得到實證。
所以從這一段聖教的開示,我們就知道,那些如果明心之後會退失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明心之前沒有先獲得解脫分法,沒有斷我見,他的解脫分沒有具足。而解脫分有:二乘的解脫分和大乘的解脫分。二乘的解脫分就是要了知涅槃的修證內容,它的實質就是要把我見、我執給斷除乾淨;可是斷除自我以後,有誰能入無餘涅槃?其實沒有!因為五陰滅了。所以二乘解脫分法就是把自我的五陰消滅掉的方法;消滅掉自我,就是自我在三界中能夠消失,不再出生後有。世間人的自殺,其實是殺不盡、殺不死的,並沒有滅掉自己五陰,因為色身死了又再去投胎,下輩子又有色身,永遠殺不死,永遠繼續輪迴;只有斷盡我執的聖者—阿羅漢,才能夠一次把自己在三界中斷除而消失,只留下涅槃的本際—第八識如來藏的心體;而這個能夠把自己殺掉,而永遠不再出生,那才叫證得二乘涅槃。
但是二乘聖人的證得涅槃,從大乘明心者的見地與二乘的見地來說,是有點不一樣(應該說很多不一樣),二乘人證得涅槃,其實無所證;他們沒有明心,所以他們並不知道涅槃本際,涅槃的裡面是什麼!大乘菩薩有明心證真,經過詳細的探究現觀發覺:「原來無餘涅槃裡面就是明心所證的這個如來藏嘛!現在我知道如來藏,我現前觀察祂就知道:滅盡五陰十八界而入無餘涅槃,是只剩下如來藏,那才叫作涅槃,才是解脫生死。只要把我執給斷盡了,就與解脫分相應了。」這個見地如果通透以後,我執還沒有斷盡之前也是有解脫分相應,不再把五陰中的離念靈知當作是真實常住的萬法根本,那就不會繼續在六塵境界中生起了貪著,對於名聞利養,種種的貪、瞋、癡惡法,就不會因為被這個影響,而退失了佛菩提。如果不是這樣,不小心落在離念靈知境界當中,就會被名聞利養等等世俗法所繫縛,那就沒有解脫分法,那他一定就會退失掉他的佛菩提。
可是我們想想,當年舍利弗等人六萬劫之中求佛菩提道,退失了以後雖然還沒有得解脫分法,還在造惡,卻仍然還是勝過緣覺種性人,因為他們的根性還是比緣覺猛利的。為什麼會是這樣子?因為緣覺種性始終是沒有親證到如來藏,沒有親證到這個第八識;但是舍利弗等人,或者這些退失的菩薩們,他們曾經在十劫前親證、接觸過,實證到如來藏;雖然後來因為惡緣的關係(他們不信這就是萬法的根源),所以退失了,但是他們至少知道:有這個第八識阿賴耶識存在,也曾經有這個種子。所以單憑這一點,他就超勝於緣覺聖人很多。緣覺雖然捨報時可以取證無餘涅槃,其實不如當時舍利弗等人的退失佛菩提道;因為他們縱然退失了,就算十劫後仍然沒有遇到 釋迦如來,而繼續流轉下了地獄七十大劫也都沒有關係,回來之後他未來照樣可以證悟;等到這一個時候,他悟了以後與以前悟的一樣,所以說這時候可以心得決定。所以說明心之後退失,即使沒有解脫分法,還是勝過緣覺聖人,因為他們的智慧根性終究還是超勝於緣覺辟支佛的,因為他們曾經接觸過如來藏(雖然在久遠劫前)。所以退分的舍利弗等人,還是超勝於沒有退過而又不曾體驗過如來藏的獨覺辟支佛,因為沒有退過的辟支佛聖人沒有體驗過如來藏,兩者的慧根並不一樣。
我們繼續來看後面 佛陀的開示,佛陀繼續開示說,佛陀說:「善男子!是法有三,謂下、中、上:下者聲聞,中者緣覺,上者諸佛也。」佛陀在這一段經文的開示說,解脫分法有下品、有中品、有上品這三種;下品的解脫分法乃是聲聞人所證的解脫,中品的解脫分法是緣覺所證的解脫,而上品的解脫分法則是大乘佛法中,諸佛所證的解脫。但為什麼會有這三種的差別呢?是因為下品聲聞人他所證的,只是從四聖諦、八正道去現觀蘊處界,現觀五陰十八界的虛妄不實,現觀到十二因緣法,只以這個現觀去取證無餘涅槃,他們的智慧狹隘而不寬廣;而中品則是緣覺菩提,他不但可以通透四聖諦、八正道現觀,還可以自己通達十二因緣法,順逆觀察十二因緣而得以通達,所以緣覺的菩提勝過聲聞人的解脫慧。
可是緣覺雖然勝過聲聞聖人,但是這十二因緣推究到最前頭是無明,可是這個無明從哪裡來呢?無明究竟躲在何處?總不可能無明是躲在虛空當中?儲存在虛空當中?不應該像某些法師說:「佛法在虛空中。」這是邪見;甚至有的人把虛空當作法界實相,虛空中有什麼佛法與實相可說?其實虛空是無法,它只是一個施設的名相,所以虛空是無法;因為虛空是依物質的邊際—沒有物質而施設的名相,所以虛空有的時候,經論叫作「色邊色」,虛空其實是依據色法而施設的,本是唯名性空,哪裡有佛法存在呢?不懂佛法的人想像了以後,就這樣亂說一場,說虛空就是實相,這是誤會。
我們再來看緣覺聖人,他觀行、思惟推算到最後,知道無明不是依附在虛空而存在,一定是另外有一個常住不滅的心,那個就是「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本識心—如來藏存在,而無明就依附這個常住不滅的心而存在。可是這個常住心在哪裡呢?他也不知道!但是他卻可以透過因緣觀的實證,而把自己的我見、我執斷除,捨壽以後入了無餘涅槃,這就是中品的解脫。
我們再來看上品的解脫,就是大乘佛菩提道所證的解脫具足圓滿,就是到諸佛的究竟解脫──不可思議的究竟解脫。這個解脫得要從佛菩提道的開悟明心來入手,諸佛菩薩從七住位開悟明心,就有一分的大乘佛菩提的解脫;而這個佛菩提道的開悟,得要親證這個無明所依的主體識。這個本識在哪裡?這個第八識心體在哪裡?當菩薩親證了以後,他就可以了知無餘涅槃之中,其實就是祂獨存的境界;菩薩卻因為實證法界實相,不取無餘涅槃,生生世世在三界當中,利樂有情行菩薩道,這樣一直往前進修,達到了究竟佛地的時候,就成就了四種涅槃,也就是祂成就了—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實證、有餘依涅槃的實證、無餘依涅槃的實證,乃至無住處涅槃的實證,成為究竟佛。
其中第一種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以及最後一種的無住處涅槃,這兩種涅槃是不共二乘的涅槃實證;對於聲聞、緣覺聖者來說:他們連想都想像不到是怎麼回事。既然有這上、中、下品三種的不同,二乘聖人連七地以前菩薩所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都不懂了,那就更別說佛地的無住處涅槃了!同樣的道理,菩薩於八地的時候,就已經證得了前面三種涅槃,他都還不能知道佛地的無住處涅槃;如果像阿羅漢或辟支佛,這樣的二乘菩提的實證者,這些聖者他們當然更不可能知道佛地的無住處涅槃,到底是什麼樣的境界。所以說上品解脫分法的內涵的具足圓滿,那其實是佛地所實證的境界,並不是二乘聖人乃至外道所能了知的,這個必須大家要瞭解。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說明到這裡,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後面的課程,我們後面繼續將會為大家說明—這個解脫分的道理。謝謝大家的收看,歡迎大家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28集 簡擇解脫分的見地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正覺教團「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的節目。我們今天還是照樣依據 佛陀菩薩《優婆塞戒經》,並且參考 平實導師在《優婆塞戒經講記》書中的開示,來為大家說明經中勝妙的正理。
今天我們將繼續後面的課程,我們先來看一下經典上是怎麼說的:「善生言:『世尊!說法之人復以何義?能善分別如是等人有解脫分?如是等人無解脫分?』」現在說到戒法上面的問題了,所以善生菩薩就為了大家而請問於 佛陀說:「世尊啊!那些弘揚佛法的人,究竟是以什麼樣的道理來說,才能夠善於分別知道,這一些人是有解脫分的,而那一些人卻沒有解脫分的呢?」善生菩薩所問的這一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問題。我們正覺同修會 導師——平實導師,也常常提醒我們大家:你們來到正覺同修會修學正法的時候,一定要有這個見地。也就是說,要有智慧能夠簡擇正理,知道如何才是得解脫分?如何是不得解脫分?如果弘揚正法的人,更是要有這個見地,如果沒有智慧簡擇的話,那如果你證悟以後,又要如何能夠出來弘法利益眾生呢?
出來弘法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自己基本的見地,要能夠判斷諸方的大師或者大居士,乃至判斷所有的外道們。自己是很清楚的知道,到底誰是有解脫分的?誰是沒有解脫分的?我們都要有能力能夠判斷,而且根據這些大法師、大居士,他們所著作的書中的內涵來加以簡擇。他們都說自己其實已經證得解脫,他們也主張他們書中所說的——能夠令人實證解脫;但是你有了這些見地以後,你讀過他們的書籍以後,你就知道這個人沒有解脫分。為什麼讀過了就知道呢?因為你很清楚地知道說,他們的我見其實都還沒有斷除掉。有的時候某某大師或某某大居士的錄影帶當中說:我可以教你現證涅槃、現證解脫。但是你拿來聽上幾句他的開示,乃至看到他的書,你就知道、很清楚的知道說,這個人其實他是並沒有解脫分的,因為他的我見根本還沒有斷除。所以當你有這一分見地的時候,對於這個人到底我見有沒有斷除掉,你是很容易判斷的;只要他教你說:「你要時時保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念念分明,那個就是涅槃。」當你聽到這樣開示,你就可以說這個人我見其實是沒有斷除掉的,因為他所說的這些內容,其實都是意識的境界,你一聽的當下,你其實就知道他的落處在哪裡了!
所以一個弘揚正法的人,一定要有這種的智慧見地;對於諸方大師們的開示,你一讀或者你一聽,馬上就知道這個人有沒有解脫分。如果是落在意識境界的人,其實就是我見沒有斷除的人,因此這樣的人,他根本就不可能有解脫分的。因為在佛法當中,真正的解脫果總共有四個層次——也就是初果的須陀洹、二果的斯陀含、三果的阿那含、四果的阿羅漢,這四果的果證。單單說最粗淺的初果人好了,他就不會落在意識的見解之中了,因為初果人在他見道的時候,他就已經把我見給確實斷除乾淨,他是有斷除三縛結的功德。結果這些號稱是已經證果的大法師、大居士們,結果你從他們的開示之中,卻仍然落在意識境界之中;你就知道這個大法師或大居士,他其實連初果都沒有實證,那更不用說其他的二果、三果、四果,那就更不用再論了。所以說解脫的見地,到底有、沒有發揮出來,這在解脫道的修學中,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需要注意的。
接下來 佛陀又針對善生菩薩剛剛這個提問,就先從持戒上面的道理來說明,學人有沒有證得解脫分的判斷要點,以及其中的法理。我們先看經典上的原文是怎麼說,經典上 佛陀說:「善男子!如是法者二人所得,謂在家、出家。如是二人至心聽法,聽已受持;聞三惡苦,心生怖畏,身毛皆豎,涕泣橫流;堅持齋戒,乃至小罪不敢毀犯,當知是人得解脫分法。」我們來說明一下這一段經文的意思。對於具有解脫分或者不具有解脫分的判定,佛陀是說:「善男子!這一個法其實只有兩種人能夠得到,也就是在我佛法之中修行的在家人以及出家人,這兩種人能夠得到;一切的外道之中的所有人,他們都沒有能力去判斷。佛門裡面只有兩種人,其實就是在家人與出家人,這兩種人如果能夠至心聽受 我釋迦牟尼佛的說法以後,他還能夠理解而至心接受,並且來奉行持守而永不捨棄;這樣的出家、在家的佛弟子們,當他們聽完善知識開示真正的解脫分法要以後,並且他們也聽到了三惡道之中的種種痛苦情形,於是在他們心裡面生起了恐怖的畏懼,因此他全身汗毛都豎立起來,也就是畏懼到渾身都起雞皮疙瘩,乃至於涕泣橫流。所以佛門之中的在家人與出家人,這兩種的修行人,他們至心聽受 佛陀開示的解脫分法要以後,他們是受持不犯的;因此他們在修學解脫道的過程之中,如果有聽聞到三惡道的苦楚的時候,在他們心中是產生了恐怖畏懼,恐怕自已一不小心犯了戒、造了惡業,那該怎麼辦呢?那將來就會落到三惡道去受苦啊!這個在家、出家的佛弟子們,他們又詳細地思惟、詳細地觀察說:如果是不小心掉到三惡道去以後,那是怎樣的苦痛、怎樣的痛苦?所以自己心中就產生了恐怖以及畏懼,乃至身上一一毛孔都豎了起來。因此大家都經過如是詳細、如實地思惟以後,就對於自己受持的齋戒都非常小心守護。」
我們來說明一下:「齋」其實就是忌口,不亂說話同時也不亂吃東西,也就是清淨的意思;「戒」就是有一個禁制——有一個禁忌而不可以違犯去胡亂造作。譬如當佛弟子正受三歸依的時候,同時也受持五戒;或者是三歸依之後,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才去補受五戒;或者是說三歸依之後,去受了菩薩戒乃至聲聞戒。這些戒子們,在這些戒相之中很小心的守護,心地清淨乃至小小的戒罪也都不敢去違犯,要能夠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得到解脫分法。也就是說能夠畏懼三惡道之苦,能夠堅持齋戒乃至小罪都不敢毀犯,才有機會證得解脫果。有的時候佛弟子應該詳細地去思惟:自己無量無邊的過去世之中,曾經有無量次的墮落到三惡道裡面去受生,那樣在三惡道當中所受的苦楚,其實是無量無邊的。這樣一世又一世輾轉於三惡道之中,這樣來來回回經過了無量劫以後,終於在今生可以好不容易的生而為人;而且還能遇到了義究竟的正法,有機會讓我們可以親證解脫道,乃至親證法界實相,成就佛菩提道的見道。這樣思惟觀察以後,因此心中不禁感歎、感恩,因此悲從中來,所以就會涕泣橫流。
所以一個真正修行的人,真的是不能輕視戒法。我們大家都應該要好好的持戒,千萬不要故意去犯戒;重戒中的任何一個戒,尤其不要犯了誹謗正法的重戒,否則的話,萬一犯下了重戒以後,來生就開始下墮三惡道之中,這樣受苦就已經沒完沒了了,那更不用提到說能夠有解脫分的修證可說了。這個也就是說戒的持守,乃是修學佛法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如果對於戒是不能好好的把它持守好,那麼佛法的修證就是沒有把握,就不可能得到應該修、應該證的法的證量;也就是說,其實就變成了所謂的修證非分的意思。所以說戒法的持守,乃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但是很多人不能如實的理解戒法,往往自己犯了戒以後,還不知道已經犯戒了;因為自己被邪見或邪教導誤導以後,往往自己正在毀壞正法的時候,卻還自以為是在護持正法。所以說如果想要好好持戒的人,其實還是得要在慧學上面能夠多聞熏習,這樣來建立正確的知見;有了正知正見,才不會錯把破法的行為,當作是護法來看,結果自己成為嚴重的犯戒時,卻還不知道而心中沾沾自喜。佛陀這段的開示是一個很重要的開示,提醒我們大家要注意戒法的問題。
我們看後面 佛陀繼續怎麼為我們開示,佛陀說:「善男子!諸外道等獲得非想非非想定,壽無量劫,若不能得解脫分法,當觀是人為地獄人。若復有人阿鼻地獄經無量劫受大苦惱,能得如是解脫分法,當觀是人為涅槃人。善男子!是故我於鬱頭藍弗生哀愍心,於提婆達多不生憐念心。」佛陀在這一段的開示之中,說明了解脫的實證,其實不是外道以及凡夫們所想像的境界。因為外道與凡夫們,常常誤會 佛陀開示的解脫境界,他們用自己的想像來類比 佛陀所說的解脫境界,所以就有很多人,常常錯把意識一念不生的境界,當作是無餘涅槃的境界;乃至有的人把他所得到更為粗淺的未到地定,以為那個時候的覺知心,或者那個時候所顯現的境界,就以為這樣就是親證了解脫。就算有的人他可以證得初禪的一念不生,乃至他已經可以真正的得到四禪的捨念清淨的定境,這樣的人他的知見錯誤,因此他就認為這樣的定境就是證得解脫了;但其實這些人都還沒有斷我見,因為不管是什麼樣的一念不生境界,它始終就只是意識心的境界罷了。就算是到了意識心最微細的時候,他可以進入到非想非非想定之中,這樣的意識心乃是最微細的,而這樣的境界就是外道所說涅槃中的最高層次;雖然如此,這樣的境界仍然不是真正的涅槃,仍然是三界中的意識境界罷了,因為這樣的境界仍然沒有斷我見。
所以說一個外道,他就算已經證得非想非非想定,他能夠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去,他的壽命最長,可以達到八萬大劫。而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如果他的壽命不中夭的話,也就是說他生到非非想天,他的壽命是滿長壽的,他的壽命是有八萬大劫;可是如果有的人,他的壽命不滿八萬大劫的話,也有這種非非想天的天人。但是不管他是否為八萬大劫,或者不夠八萬大劫的壽命,這樣的境界仍然在三界的境界當中。雖然無色界天人的壽命,可以高達八萬大劫,如果他沒有獲得解脫分法,也就是沒有斷我見的話,佛陀告訴我們說:「我們應該要看待這個人,其實他就是如同地獄人一般。」因為當他證得非想非非想定,而生到非想非非想天的時候,他在那裡享受定福;但是當他的福報用盡了以後,他所剩下的業果--就是以前還沒有往生到無色界天受報的種種罪業,他此世會生到無色界,那是因為他的定福廣大,因為非想非非想天的定境的具足實證,這是三界中最高的層次,這樣的定福廣大,而超過以往所造的小小的地獄罪,乃至餓鬼道的罪業、畜生道的罪業。就是因為他證得非非想定,所以隨重業、隨大業而受報的結果,他就會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去。但是八萬大劫的定福報盡了以後呢?如果他已經沒有福德可以依憑的話,那他所剩下的就只是過去所造的種種小惡業,這時候就會使他落入地獄之中受苦。所以 佛陀才告訴我們說:「我們應該觀察這些已經證得非想非非想定的這些外道們,其實他們就如同地獄人一般。」
反過來說,如果有的人在阿鼻地獄,也就是說他在無間地獄之中,雖然已經在那邊住了很長很長的無量劫,這樣的人他所受的種種尤重純苦,所以叫作受大苦惱;但是這樣的人,如果他能得到解脫分法的話,也就是說他能夠斷我見的話,佛陀告訴我們:「我們就應該要看待這個人,他其實是涅槃人。」因為他在把我見斷除之時,最後就會離開地獄。也就是說,眾生在地獄受報的時候,如果他有機會聽聞,或者聽受 地藏王菩薩為他所說解脫的法要,他能夠在那個時候把我見斷除了,而且生起了廣大的懺悔之心,他就會立刻離開地獄,離開地獄以後,他就永遠不會再入三惡道之中。所以這個人如果是很精進的話,快則一生,在人間就可以取證涅槃,慢的四生也可以取證涅槃。如果他是一個不精進的人,而且是很懈怠的話,那最多也只不過七次的人天往返,也可以取證涅槃,因此應當要看待這些地獄中的人是涅槃人。
正因為這個正理是如此的緣故,佛陀對於 祂成佛之前,最後一位外道法的老師——鬱頭藍弗,祂是生起了哀愍之心。因為 佛在人間成佛的時候,第一個想要度的人,就是這個鬱頭藍弗。祂這位老師教導 佛陀出家前的修行——佛陀出家前的悉達多太子,證得三界中層次最高的境界。但是 佛陀在成佛之後用神通觀察,發現這個人已經往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去了。佛陀這時候又觀察,他的天福享盡了以後,就會下墮的去處是哪裡?發覺他將會下墮到地獄之中,因為他在修證非想非非想定的這個過程當中,殺害了很多很多的眾生;那些眾生因為打擾他修定,所以他很生氣,而且他也發願要殺害這許多的眾生。正因為這些惡業,他在天福享盡了以後,他最後將會下墮地獄之中,因此 佛陀對於鬱頭藍弗生起了哀愍之心。但是對於提婆達多,則不會生起憐念的心。這不是 佛陀對他絕情寡義,而是因為提婆達多至少在 佛陀座下時,已經曾經斷過我見,只是他我所的執著還沒有斷除。他因為私心、為了想當新佛,想爭奪 佛陀的領導地位,結果犯了出佛身血的大罪,所以成就了地獄業、地獄罪。當他下地獄以後馬上知道懺悔;因為懺悔以及斷我見,及修得神通的功德緣故,所以 佛陀說提婆達多,在地獄中猶如三禪之樂。那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後悔之後,發願要生生護持正法,因為他曾斷過我見以後才造的惡業,所以報盡了以後回人間,他是一個涅槃人,一定會證得涅槃乃至成佛,這是未來畢竟會達到的。因此 佛陀看見他的未來,所以不必再額外的多生起憐念之心。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我們說明到這兒,歡迎各位觀眾繼續收看我們後面的節目。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27集 解脫分法體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正覺教團「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
我們將依照 佛陀在菩薩《優婆塞戒經》的內容,並且參考 平實導師在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當中的開示,來為大家說明經中的正確義理。
今天我們將繼續來說明解脫分法的內涵。我們看一段經文, 佛陀說:「善男子!我於往昔初發心時,都不見佛及辟支佛;聞淨居天說解脫法,我時聞已,即便發心。善男子!如是之法,非欲界天之所能得,何以故?以放逸故。亦非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無三方便故。亦非無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無身口故。是法體者,是身口意。鬱單曰人亦所不得,何以故?無三方便故。」
佛陀在這一段開示當中說:善男子啊!我釋迦牟尼佛在往昔無量世以前,在初發心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遇見過哪一尊佛,同時也沒有遇見過一個辟支佛。佛陀說:我只是聽人家說,淨居天還有 佛在說解脫分法,我聽到了以後就發心學佛了。所以 佛接下來又解釋說:這樣子的解脫分法,並不是欲界天的天人們所能得到的。為什麼 佛陀這樣說呢?因為欲界天人乃是放逸的。其實對人間來說,欲界天已經是很好的境界了,如果能夠生到欲界天以後,他又常常來人間示現的話,很多凡夫都會奉他為聖人的。但是在佛法中並不是這樣來看,佛法中是得要斷了我見的人,這樣的人才只算是初入解脫分法而已。可是欲界天人幾乎沒有斷我見,因此說這個法並不是欲界天的天人可以得;欲界六天之中任何一天的天主,只要他不是菩薩紆尊降貴去當的話,他們都是不能得解脫分法的。因為欲界天的天人、天主一般而言他們都是放逸的,他們一天到晚享受五欲,貪都還沒有斷。
可是色界天人也同樣不能得,因為色界天的天人他們大多是沒有惠施、沒有持戒、沒有多聞這三個方便法。譬如:惠施來說,他又沒有一天到晚在恩惠眾生,因為色界天人是不需要別人向他們布施財物、食物的。色界天人也沒有在持戒,因為他們本身都有定共戒,所以他們不持佛戒;他們只靠定共戒來持身,所以這樣的人通常他下座離開定境的時候,他就會很容易起瞋;如果這些瞋心不斷的話,那他的五下分結是無法斷除的,所以就無法證得解脫分法。
至於無色界的天人呢?那就更無法獲得解脫分法了。為什麼會說無色界的天人沒辦法證得解脫分法呢?因為貪是身戒、瞋是口戒、癡是意業的戒;無色界的天人只有意業的戒,他們本身是無法斷癡的,因為他們都沒有成就這三個方便中的多聞,他們總是住在定境當中一念不生,他們想要證得更高層次的禪定,但是他們在身、口、意三法的上面──惠施、持戒、多聞,他都沒有辦法得到,因此他沒有多聞的身口意三法,那就沒有辦法可以實證解脫分法的體,因此他們就得不到解脫分法。無色界為什麼不得解脫分呢?因為他沒有身、口二法來作為解脫分法的體,所以他們無法多聞。他們都聽不到正確的解脫分法的開示內涵,如果往生到無色界的時候,他連身口都沒有了,那又要如何叫他們去請法、叫他們去聽聞、多聞熏習呢?你如果想要請法、聽法,聞法的時候,總得要有個身體、有個嘴巴才能夠請法、聞法吧!可是無色界乃是無身也無口,光有意又要如何能夠請法、聞法呢?除非他們心裡面一直掛記著我要迴向解脫道、迴向佛菩提道,然後他捨掉四空天的境界來生到色界天裡面來,念求佛菩薩能夠化現來接引他們、為他們開示。否則在無色界,既然沒有了身與口而他只有意,因此他就無法成就這三業,他就無法具足多聞了。因為生到無色界以後,壽命從一萬大劫到八萬大劫的非常長壽,他們都是一念不生的定境,等到時間這樣一分一分過去以後、一劫一劫過去以後,他又要下墮三途了。而且往往是不在人間受生,這不是有智慧的人所應該做的事,所以他們至少也應該生到色界天去;在色界天中,都有身也有口,可以有機會請法,這樣才有機會有身、口、意三法作為解脫分法的體。
因此 佛陀就在這裡做了一個總結,佛陀說:一切法體,種種的解脫分都是以身口意為體。所以有智慧之人知道這個道理以後,就不應該以為打坐就是修行、打坐就是求解脫,解脫三界生死的法不是在靜坐的一念不生當中得到的。光是修定是不能得到解脫,而出離三界生死苦的;即使是滅盡定的取證,也都還是因為解脫智慧而實證的,並不是單單以定境而能夠證得。這也就是說,在證得四禪八定以後,要如何證得滅盡定呢?這是因為具足了解脫慧而能夠取證的,並不是因為定力而取證滅盡定的,如果修定就能夠解脫的話,那麼那些已經證得四禪八定具足的外道們,他們早就已經解脫了,那就不需要 佛陀來人間為他們開示解脫道的正理了。但是事實上,那些證得四禪八定的外道們,他們仍然是不得解脫的,還是得要 佛陀在人間示現為他們說法以後,在他們的我見斷除的當下,就成為俱解脫的大阿羅漢,因此而成為佛弟子。反過來說,有的人他是連初禪都沒辦法證得,可是他卻可以得到解脫果的實證,他實證了初果、二果的解脫,所以都是由於解脫智慧的原因而得解脫,並不是單單由禪定而得解脫;然而智慧的證得都得要從聽聞佛菩薩開示以後才能證得解脫分,那當然得要有身口意這三法才有可能實現,所以身口意三者就是解脫分的法體。修行人不能一天到晚把身口意給滅了,然後住在空無所有當中去取證解脫分法,那是沒有智慧的愚癡人的作法。
我們再繼續看,佛陀繼續接著後面就說:四天下中的鬱單曰人他們也不能得到解脫分法,因為他們那邊並沒有惠施、也沒有持戒、也沒有多聞這三種方便法。鬱單曰人他們是不用像我們這樣還要上班求生,他們想要吃什麼,去拿就有了;想要住下來,隨便去找都有;想要穿衣服,隨便到哪兒都拿得到;他們也沒有家庭的繫屬、家庭組織;他們也不斷淫貪,起了欲心之時,隨便遇到一個異性,雙方看對眼了就直接去辦事,辦完了就各自離開,彼此互不繫屬;當然沒有人在賣淫,也不須有人來賣身體求生。在那邊想要任何財物的時候,沒有人需要你的財物布施,那既然這樣你還能布施嗎?當然不行了!他們需要什麼財物的時候,到處拿都有。他們是生活無虞而不匱乏的,也沒有眷屬之間的互相繫屬,所以他們的生活過得很自在,因此他們既不惠施也不持戒,也沒有所謂的侵犯人家眷屬的事情發生。因此鬱單曰人沒有結婚與家庭等等事相上的繫屬,雖然他們仍然有男女相,但是他們都不結婚、不組織家庭來互相繫屬,那邊的日子那麼好過,因此不必偷、不必搶、也不必工作,大家都能過得很快樂,當然也就不用殺人來強取財物或者他人的眷屬了,那也就沒有所謂的受持殺戒的必要可說,所以那邊也沒有戒可以受持。
至於解脫分法的修持,他們因為日子過的很好完全不覺得苦。,你告訴他們說:我們來修解脫法吧!他說,我在這裡就很棒了,還要修什麼解脫法?因此這些解脫道的正理對他們來說都是聽不進去的,反而是一般人間中產階級的人,要修解脫分法反而比較容易契入;或者是貧窮而有智慧的人,他們修解脫分法也很容易契入,因為他們體驗日子苦而且很難過,因此希望趕快解脫生死流轉,免得繼續輪迴下去、免得再來人間這樣繼續受苦。所以中產階級的日子,其實是半苦半樂,也還可以修解脫分法。可是有很多人非常的有錢,你要他們來修解脫道那就很困難了,要他們修學佛菩提道那也很困難,因為他們的日子過得太容易、太舒服了,他們都不覺得苦,他們就不會想要解脫生死的痛苦。所以鬱單曰人他們不能行施、不能行惠施、也無法修學戒德、也沒有辦法多聞解脫分的法要。他們要如何能夠實證解脫分呢?所以他們的身口意三法,都無法修解脫分法。
我們接著看後面的經文 佛陀怎麼說。佛陀接著又說:「是解脫分,三人能得,所謂聲聞、緣覺、菩薩。眾生若遇善知識者,轉聲聞解脫得緣覺解脫,轉緣覺解脫得菩薩解脫。菩薩所得解脫分法,不可退轉、不可失壞。」這裡 佛陀又作了一個結論,佛陀是這樣說的:佛陀說證得解脫分法的人有三個種類,第一種是經由聲聞菩提而證得解脫,第二種是經由緣覺菩提而證得解脫,第三種是經由佛菩提而證得解脫;因為這三種是不一樣的,所以 佛陀就說解脫分法,有三種人能夠實證而證得。這也就是說是得要本身是具足聲聞種性、或者本身具有緣覺種性、或者本身具有菩薩種性的人,要這三種才能證得解脫分法。如果是不定種性的眾生,他因為遇到聲聞種性的師父而教導他聲聞法,而證得了聲聞解脫。假使後來他遇到不同的善知識,也可以轉他的聲聞解脫,成為緣覺解脫。這也就是說:他本來所得的解脫分法,他的師父只教他四聖諦、八正道等法,讓他可以觀察五陰的苦、空、無常、無我;他如實觀察之後、也如實驗證十八界俱空,他證得了阿羅漢果,這個是聲聞解脫。如果這個時候他有因緣遇到能夠教授因緣法的善知識,而這個善知識為他詳細的解說真正的因緣法的法要,而且詳細的解說十二因緣法,說得要『如見』的十二因緣法,而不是非如見的十二因緣法,他就可以轉聲聞解脫,成為緣覺解脫。同樣的道理,假使他遇到的善知識是一個菩薩,他就可以把他原來的緣覺解脫,轉為菩薩解脫。因為他證得聲聞菩提以後,可以從十二因緣法上面去觀察、去思惟、去論斷,然後在十二因緣法上面,能夠如實的現前觀察,他就可以把聲聞解脫轉為緣覺解脫。同樣的,如果緣覺解脫的人,遇到的是菩薩善知識,這個菩薩告訴他佛菩提道的真義,也告訴他名色所緣的識就是如來藏——第八識如來藏,也告訴他無餘涅槃的實際就是如來藏,並且讓他可以親證的話,他的緣覺解脫就可以轉變成為菩薩的解脫。
所以同樣是解脫道,所入的無餘涅槃境界都是一樣,可是這三個人所說出來的解脫法,以及解脫智慧,並不一定是一樣,而且是一定不一樣。所以菩薩能夠知道緣覺的解脫,緣覺能夠知道聲聞的解脫,聲聞阿羅漢則不知緣覺的解脫,緣覺辟支佛也不知道菩薩的解脫。所以這裡面三個人,所說出的解脫道會有不同,雖然三個人捨壽所入的無餘涅槃境界是相同的,但是解脫知見與解脫證境卻是不一樣的;所以聲聞解脫、緣覺解脫是可以壞滅轉易的。譬如:遇到菩薩的善知識,當這個菩薩善知識告訴他緣覺解脫的妙義,他的聲聞解脫就壞了,就轉成緣覺解脫了。而菩薩又告訴他菩薩法要,而他的緣覺解脫因為遇到了菩薩的幫忙,就轉成了菩薩解脫,他的緣覺解脫就壞掉了。可是菩薩所得的解脫分法,只是增益而沒有辦法壞失,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退轉他的解脫。在經典記載:聲聞解脫如果是慧解脫的話,有的時候會被轉。所以古時候也有慧解脫的阿羅漢,成為退分的阿羅漢,退轉為三果人。但是因為有佛來攝受,所以他們仍然在後來又成為不退的阿羅漢。如果沒有佛的攝受,正巧慧解脫的阿羅漢也因為智慧力不夠,而被能言善道的人嚇唬恐嚇以後,也是有可能會退失的;但是菩薩的解脫,如果已經到了通達位,一定不可能壞失。這裡所講的菩薩解脫乃是指初地的入地心以上,因為這是大乘見道圓滿了,假使見道還沒有圓滿通達,還是會有壞失的可能,這裡所講的乃是菩薩果已經到達了入地心以上的實證,他都不可能退轉,假使就算 佛來考驗他也是不可能退轉的。其實 佛是不會來這樣作考驗人家的。我們說假使這種情形發生,其實就算假使 佛陀來考驗他,他也不退轉。如果 佛陀要否定他的話,他會很恭敬的跟 佛陀說:佛陀啊!您在哪一部經典曾經說過、這樣解說過,為什麼現在又要這樣,另外一個方式解說呢?從法界實相來看,如果這個解脫境界被否定了,那麼法界就沒有實相可說了!所以就算假設 佛陀來否定,初地以上的菩薩所證的解脫是不會退轉的,因為他們所證的和 佛陀在諸經所說的是完全相同。如果 佛要否定他,他就把 佛在諸經所說的拿出來比對,佛就不能否定他了。如果否定他豈不是等於 佛陀自打嘴巴嗎?可是十方世界不可能有這樣子的 佛陀;如果會是有這樣子的佛陀那一定是天魔波旬化現,是假的佛陀,一定是會被這些地上菩薩看穿而挨罵的。所以說菩薩所得的解脫分法是不可退轉,沒有人能夠退轉他,不管是任何人來告訴菩薩說:你這個解脫道是錯誤的,一定是意識細心才可以進入涅槃之中安住。菩薩聽到他這樣講絕對不會被動轉,所以沒有人能夠退轉這個菩薩的解脫分法,也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失壞菩薩的解脫分法,因為不管是誰來講,解脫的正理永遠就是這樣的。依據這個道理,所以說二乘聲聞緣覺的解脫是可壞、可失、可退轉的,但是菩薩的解脫卻是不可壞、不可失、不可退轉,不能失壞、不能退轉,這就是這三種解脫的差別。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我們就說明到這個地方。
歡迎各位菩薩下次同一時間,繼續收看我們後面的課程,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26集 實證解脫分的關鍵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我們正覺教團「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我們依照 佛陀菩薩《優婆塞戒經》,並且參考平實導師在《優婆塞戒經講記》中的開示,來為我們大家說明經中勝妙的道理。
今天我們將從 佛陀!在〈解脫品〉第四的開示內容,來說明解脫分法。 佛陀說:「有人於無量世、無量佛所,受持讀誦十二部經,亦不能得解脫分法;有人唯讀一四句偈,而能獲得解脫分法;何以故?一切眾生心不同故。」這段開示是說:有的人他經歷了很多劫,在無量世、無量佛所,並且於每一尊佛前,都受持了十二部經,而且他每天都是課誦不斷,結果他仍然不得解脫分法;但是有的人,只要讀過一個四句偈,藉此四句偈的義理,他努力地去觀行,反而他獲得了解脫。這就是譬如 佛陀在世的時候,那位阿羅漢周利槃陀伽,他是僧團中最鈍根的人,而佛陀教他一面掃地、一面口唸一句偈。可是他讀了前句就忘了後句,讀了後句又忘了前句,這四句偈始終他就是無法記得住。 佛陀就開方便教他說:你只要唸、掃帚掃塵、掃帚掃塵,這樣就好了。並且教他拿個掃帚看到有的比丘進來了,就幫這個比丘,把身上的灰塵掃一掃;比丘們脫下了僧鞋的時候,他就得要把鞋子拿來掃塵、掃塵。最後他智慧開了,知道掃塵的目的就是要掃掉心中的塵垢,因此他就真的掃掉心中塵垢,而成為阿羅漢。這個還不到一句偈呢!他體會出來:只要我存在,就是有染污。他就是從掃塵之中體會到要把貪瞋癡斷掉,要把我斷掉,這樣來實證解脫。所以每個人,各人他發起解脫分的因緣是不盡相同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這是因為一切眾生的心,各不相同的原因。
每個人的貪欲、瞋恚、愚癡的偏重是不同的。因此,在貪瞋癡三個法,這三個部分我們要如何去用功?要如何能夠得法?其中就有很多很多的差異。這就是說,善知識在度眾的時候,應該善觀察根器,這是善知識的責任;因為一切眾生的心,各各並不相同。善知識為這些眾生說法的時候,就是要有種種不同的施設。那麼要得解脫分,主要的就是要斷除貪、瞋、癡。貪瞋癡本身,就是三界法。例如:人間與欲界六天,就是屬於欲界的境界,這個欲界無非就是以「貪欲」為重,欲界眾生貪著五欲。色界則是以「瞋恚」為重,當眾生斷除了欲界貪,而發起初禪之後,他捨壽就可以生到色界去了;可是這個人,他的瞋心還沒有斷除乾淨,所以生到色界天。因此,在沒有見道的人,如果他又不努力除掉喜好瞋恚的習性的話,即使後來他修得了第四禪,他下座以後,他的脾氣仍然是很大的。如果你是在這種師父的座下學法,那可得要小心了!因為他脾氣非常的大。因為證得禪定的人,大多都自視甚高,往往都是用下巴看人的。假使證得禪定的人,是開悟的人,他將會知道佛菩提的道次第內涵,應該要如何去作,因此他就會很努力地去除掉他自己好瞋的習氣,這也就是不會有這個問題而存在。
如果是還沒有開悟,或者錯以為開悟的人。如果他又有證得禪定的話,或者他以定為禪,而自認為自己是悟了,這種人他通常的脾氣,都是非常的大,他絕對不是一個隨和的人。你如果做了什麼事,或者講了句什麼話,讓他聽了並不中意的話,他就會對你破口大罵的,很大聲的罵辱於你;如果他的涵養是好的話,也許他不會罵你,但是他會生悶氣。,他會整整三、四天都不和你講話,看見了你,就當作沒看見一樣,從此他開始排擠你。這就是色界中人仍然會有瞋的問題存在。這個是證得第四禪的人,他尚且都會有如此的這些習氣,更何況有其餘禪定證量更低的眾生呢?如果這個人他又能夠努力地把瞋斷掉的話,他就可以超過色界而進入到無色界的境界當中。到了無色界以後,其實是還不能出三界的,因為他還有癡;這就表示,他的我見其實這時候是還沒有辦法斷掉的。
無色界的癡,其實最主要就是我見的部分。他錯認虛妄的覺知心,為真實不壞的常住心;也就是把意識的變相,這個有念或者無念的靈知心,當作是真實不壞的常住心,這是很標準的我見。因此如果一個證得四空定具足的人,假設他有因緣遇到善知識給他開示,如果那時他聽聞受持,他能夠立刻就斷掉我見,一般來說,他都是立即證得滅盡定的。如果是智慧比較差一點的人,也許他需要幾天,他也一樣可以證得滅盡定。如果他斷我見的時候,他的禪定證量也還只是四空定當中最淺的定境;也就是說,他只有證得空無邊處定的定境來當作他的基礎而已,這個時候,他只要先斷除了我見就夠了,在這個時候,他也可以把我執同時一起斷除;因此,他這就是見道以及修道同時一起達到。如果他只有證得無色界中最高境界的非想非非想定,那他還沒有辦法離開三界;這是因為他還沒有把癡斷除,也就是說,我見沒有斷除,這時候他的我見是斷不掉的。如果有因緣的話,他把我見一斷,就當下成為大阿羅漢了,那時候他的我執也同時是一起斷除的。所以說,三界性其實主要就是貪瞋癡。這三個部分,如果能夠努力地把它斷除的話,他就可以出離三界生死了。因此,經典在這裡的開示是說:就是因為眾生的心有種種、種種的不同,因此佛菩薩施設眾生的解脫分的取證,而有不同的方便;因此而有惠施、持戒以及多聞這三個方便法的條件。「惠施」主要就是可以幫助斷「貪」,「持戒」就是幫助斷「瞋」,「多聞」就是幫助斷「癡」。這是三個取證解脫分的方便法。
我們看 佛陀後面經文繼續怎麼開示我們! 佛陀說:「」善男子!若人不能一心觀察生死過咎、涅槃安樂,如是之人雖復惠施、持戒、多聞,終不能得解脫分法;若能厭患生死過咎,深見涅槃功德安樂,如是之人雖復少施少戒少聞,即能獲得解脫分法。」我們從這一段經文的意思,就可以知道說,雖然有了惠施、持戒、多聞這三個方便法,但是並不是光這三個方便法,就能夠得到解脫,因為這三個只是發起解脫分的前方便而已;還得要實際地去實修,才能證得解脫。因此問題來了!有了惠施、持戒、多聞這三個方便法的成就以後,還要怎樣去修才能具足實證解脫分呢? 佛陀接下來就為我們開示了這個道理。 佛陀說:如果有人他是不能專精一心,而心無旁騖地來觀察兩個部分。哪兩個部分?第一、要去專精一心地去觀察,生死的過程中是有種種的過失。第二、也要專精一心地去觀察,涅槃之中才是究竟的安樂。在這裡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他是不能如理作意地去觀察生死流轉的種種過咎,以及涅槃實證的安樂,那就算他很努力地去完成惠施、持戒、多聞之後,他還是無法真正發起解脫分的。因此有了惠施、持戒、多聞這三個方便法以後,還得要能夠一心專精地去觀察生死過失的原因;這樣一心專精地去觀察生死過失的原因,並不是聽過善知識開示就算了,得要一心專精地去觀察,現前去觀察。除了這樣一心專精地去觀察生死過失的原因之外,並且還要一心專精地去觀察涅槃中的安樂;也就是說,涅槃之中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也沒有任何一法的存在。那就是說涅槃之中,是離開了生滅的現象,而且也離開了生死輪迴的痛苦,這就是涅槃的安樂。
如果有的人他修習了惠施、持戒、多聞這三個方便法。但是他對於生死的過咎,對於涅槃的安樂,卻無法一心的去專精的觀察。這個人就算他很努力的廣施恩惠於眾生,而且他自己持戒也是很精嚴的,同時他又常常聽聞真正無誤的解脫分法義的話,但是他終究還是不可能證得解脫分法。例如說:雖然他能夠廣做惠施,自己又持戒精嚴,可是當他聽聞解脫分法的時候,聽聞以後沒有成就念心所,而立即馬上轉個身他就忘光了,因為他聽聞了之後,並沒有如實地去思惟,去現量觀察;這樣的話,他是沒有辦法去認定,有自我存在之同時,就會有生死,他沒辦法去觀察認定這個道理。所以,這一種人,他始終是不能獲得解脫分法;這一種人,他聽經聞法的目的,可能也只是在求世間的福報而已。我們反過來說,如果是這個人,他在完成了惠施、持戒、多聞以後,而且他也能夠去觀察,而厭患生死的種種過失與罪咎;他這樣詳細的觀察。因此他了知了輪迴生死所產生的原因,其實就在於我見與我執不能斷除,然後他自己能夠這樣觀察思惟,而厭患這個自己造成自我會有生死的原因,因此他又能深入瞭解我見與我執的實質內涵,他這樣因此而討厭繼續再擁有我見、我執的煩惱,這樣他厭患生死的過咎觀察就算完成了。接下來,他還得要專精一心地去觀察涅槃的安樂。這樣很深細、很深入的去反復地觀察、反復地思惟整理,這樣他照見了涅槃的功德。當他能夠觀見了涅槃的安樂以後,才知道涅槃才是真正的安樂,真正的功德;涅槃是不生也不死,同時他也知道,不是死了以後才住在涅槃中,涅槃乃是本來清淨。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一個人,在具足一心觀察生死過咎,一心觀察涅槃安樂這兩個法,這個人他再來做惠施、持戒以及多聞,也都將是有大功德的。這種人不管他去到何處,稍微惠施一些些,乃至或者他才剛剛受持了戒律,才剛開始持戒,他就可以因為如實的觀行,而在惠施以及持戒之同時,使得自己的心更為清淨;然後他再稍微聽聞善知識為他說一下正確解脫道的法義,這個時候,他每聽聞一個法要的同時,也都可以增進他的解脫分法,同時現觀。所以 佛陀在這裡說:這個修行人,雖然他只有少少的惠施,少少的持戒,乃至少少的聽聞正法,但是他能夠觀察生死流轉的過咎,以及涅槃的安樂,他就可以獲得解脫分法。
因此從佛的這一段開示來看,想要取證得解脫的人,最重要的還是在解脫道的智慧上面能夠實修;也就是要能夠一心專精地去觀察生死的過咎,同時也要一心去觀察涅槃的安樂。這兩個層面都要去做,然後又能聽聞正確的解脫道法義。如果他不能一心去觀察生死的過咎,或者他不能一心專精地去觀察涅槃的安樂,那這樣的人,雖然他一世又一世、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去行於惠施,並且精進的持戒,又能夠多方聽聞人家為他說法,這樣的人 佛陀說他終究還是不能得到解脫分法,因為真正的關鍵,還是要能夠在智慧的上面,能夠實踐、去實行。
我們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如果有一個人他能夠厭患三界流轉生死的種種過咎,並且他也能夠深見實證涅槃的功德安樂,這樣的人他雖然只有少施,也剛剛才持戒不久,而且雖然他只有少少聽聞正法,但是他仍然可以獲得解脫分法的實證。如果他又能夠多多惠施的話,或者他持戒更為精嚴、更為深入,乃至多聞熏習更多正確的解脫知見法要,這樣他更能夠增上他的解脫分;所以實修才是真正的關鍵,而這三個方便是加乘效果。
我們看 佛陀繼續說:「善男子!得是法者,於三時中;佛出世時、緣覺出時;若無是二,阿迦尼吒天說解脫時,是人聞已,得解脫分。」這一段 佛陀的開示是說:要得到這個可以令人實證解脫法義的人,並不是常常都有,只有在三個因緣時節,才能夠獲得這種解脫分法。哪三個時節呢?第一個、就是 佛陀出世在人間的時候,也就開始有正法弘傳的時候。只要正法還在,就能夠有機會實證解脫分法;這就好像我們現在這個娑婆世界一樣。因為有 佛出世於人間,而且有正確的解脫法義,能夠代代不斷的傳遞下來,並且沒有斷絕。這就是有 佛出世時,而能實證。也就是說,正法一直到末法最後時間,正法滅盡為止,都算是在 佛出世之時。這個因緣時節能夠證得解脫分法。第二個、因緣時節是什麼呢?是在有獨覺辟支佛出世的時候。這個獨覺辟支佛在沒有佛出世的時候,往往會有這些獨覺辟支佛出世。在無佛法住世的時候,是不會有阿羅漢出世的,因為阿羅漢又名聲聞,他們得要聽聞別人宣說解脫道的正法,他們才能夠證得解脫果。所以阿羅漢一定是 佛陀出世以後,才會有的法,才會有人可以實證阿羅漢。可是獨覺辟支佛出世的時候,也不容易得到解脫分法。為什麼呢?因為獨覺辟支佛通常他是不說法的,往往只是用簡單的兩句、三句話說完,乃至根本不講;那你得要智慧非常好,才能取證因緣法。而能夠斷除了我見以及我執。所以當獨覺辟支佛出世的時候,是第二個獲得解脫分法的時候,雖然是比較困難,但是也是有機會。如果沒有遇到這兩個因緣時節的時候,那就只剩下一種,就是在色究竟天,能夠聽聞報身佛說解脫分法。可是你要怎麼到色究竟天呢?沒有辦法!一般人是沒辦法,通常只有已經證得無生法忍,而且證得第四禪,或者四空定的人,才能去到色究竟天去聽聞佛法。一般四禪天人都還上不去,得要有無生法忍的證境,才有辦法達到。色究竟天則只有諸地菩薩捨壽以後才能往生,或者人間的諸地菩薩修得了四禪的境界,乃至五神通以後,才能以神通境界化現化身去那裡聽佛說法。
所以以上所說的,就是獲得解脫分的三個時節。現在正是佛法出世的時候,正法其實還在流傳。當末法時間過了以後,人間就很難得聽到解脫分法,所以大家要把握時間,努力的修行。
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就說到這裡,謝謝大家的觀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