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宗通與說通–第84集 宗通之究竟須具四法之一-福德(二) +宗通之究竟須具四法之二-無量三昧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的節目,我們繼續來進行《宗通與說通》的課程,繼續第六章第三節的內容。上一節課我們說明了宗通究竟必須具足四種法要的圓滿,其中我們介紹了福德的部分,但是沒有介紹完。我們上一節課已經介紹到了三賢位修行完畢的時候,進入到修道位,也就是說,說明三賢位當中所必須具足的福德。今天我們將繼續從宗通的見道通達位,也就是說初地的修道位,來開始說明福德在每個位階的重要性;要讓大家知道,福德乃是宗通究竟所必須具足的。其實成佛之道的每個位階,福德的資糧圓滿乃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在每個位階都必須要具足修集該位階所需要有的福德。
當一個菩薩他從三賢位之中要進入到修道位的聖種性之中,也就是說入地了以後,祂去行內門的菩薩行的時候,祂不僅僅要行內門的六度波羅蜜的修行,祂也要去行十度波羅蜜。祂從初地開始的布施波羅蜜,布施波羅蜜多努力修行,這位初地菩薩開始所行的布施波羅蜜多,乃是以法布施為其主修;不僅修集法布施,也修集該有的次法福德,配合百法明門的無生法忍智慧的修證;這樣說法無邊,利益無量眾生,以說法來利益眾生,來成就法布施圓滿的功德。所以,一個初地菩薩其實是可以住持一個人間的世間佛法。由於祂是住持佛法、利益眾生的緣故,因此福德的累積圓滿乃是非常的快速,這樣就可以讓祂往宗通的究竟,也就是成佛,往這個成佛之道更快速的邁進。因為初地菩薩祂在住持正法的時候,可以攝受無量無邊的眾生;這樣福德圓滿的同時,在其滿心位的時候,能夠實證猶如鏡像的現觀。
接下來祂在進入二地來主修戒波羅蜜多。以持戒——真正持戒的福德來具足圓滿,這樣在二地滿心的時候,能夠成就猶如光影的現觀,這樣的戒行自然清淨;所以其戒行的清淨,也是靠因為戒行清淨而成就的無量福德來支撐。所以說,二地滿心的菩薩才是真正的持戒者,而在二地滿心之前都是學戒者。因此,二地菩薩要具足達到圓滿,必須要有足夠的福德來支撐,以成就其該有的智慧及其他無量的三昧;由此極為清淨的戒行的福德,來繼續往宗通的究竟,也就是成就究竟佛,往佛地的究竟圓滿來邁進。
接著後面三地的菩薩,祂乃是主修忍辱波羅蜜多。這位三地的菩薩,祂具足了修證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來具足圓滿祂該有的禪定功德;在其滿心的時候,成就無漏妙定意生身以及猶如谷響的現觀。這樣的意生身及無生法忍的現觀,必須也是要有廣大的福德來支撐。而這樣的三地菩薩接下來祂要進入到四地當中,成為四地菩薩。
而四地菩薩祂卻是主修精進波羅蜜多。這個精進波羅蜜多更要有更多的福德努力,因此這位四地菩薩祂於此土的世界,也就是祂所住的這個世界,以及他方的世界的眾生,祂廣為度化這些眾生,廣度有緣的眾生來進入佛道之中。這樣廣泛地、廣大地來度眾生,沒有一時疲倦而精進不懈,這樣來成就祂該有的功德。在其滿心的時候,就成就了猶如水中月的現觀。這也是必須要以廣大的福德,作為其支撐實證的基礎。同樣的道理,這位四地菩薩進而繼續進修進入到五地,成為五地菩薩。
而五地菩薩祂是主修禪定波羅蜜,在修集禪定波羅蜜的同時,祂同時也要斷除下地的涅槃貪。因為這樣而修無生法忍,在其滿心位成就變化所成的現觀。這樣的成就這些無生法忍,也是必須以福德作為其基礎,所以五地菩薩也有五地菩薩所該修的福德。而接下來就是進入到六地。
六地菩薩祂是主修般若波羅蜜多,以般若波羅蜜多來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以此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來修集成佛所應該有的福德。對於這個六地菩薩,到達滿心的時候,在滿心成就的時候,祂會成就非有似有的現觀。這也是必須要以廣大的福德,作為其實證的支撐基礎。進而這個菩薩祂又進入到了七地當中,成為七地菩薩。
七地菩薩主修方便波羅蜜多,而方便波羅蜜多的具足成就,在滿心的時候,祂就會成就猶如乾闥婆城的現觀。在七地滿心的時候,祂已經斷除了故意在初地開始保留的一分思惑,祂已經也能夠完全地可以斷除煩惱障的習氣種子,能夠同時斷盡。這時候祂也必須以福德為支撐,才能夠成就這些功德的成就。所以說八地的菩薩,在七地滿心之前,就必須要能夠有這個功德來作為祂的基礎,祂才能進入成為八地菩薩。
而八地菩薩祂因為斷除了一分涅槃貪,念念入滅盡定,而由佛的加持,能夠讓祂進入到八地。而八地祂是主修願波羅蜜多。因為由前面兩大阿僧祇劫所修的福德圓滿,而成就祂的定果色,祂能夠於滿心位的時候,純無相觀任運恆起,因此祂可以於相於土都自在變現無有障礙。這個時候八地的菩薩,祂在滿心位的時候又同時證得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而這樣宗通的實證,也必須要以無量無邊利益眾生修集的福德,來作為其佛法實證的基礎。
進而來往上看,我們看九地菩薩,九地菩薩祂是主修力波羅蜜多。在這個主修力波羅蜜多的同時,利益眾生無量無邊,累積廣大的福德,因此祂成就了四無礙解;也就是說,祂具足了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而因為這樣能夠說法無礙無邊,能夠利益一切有情眾生。那這樣的說法利益眾生,而福德具足達到滿心的時候,同時又證得了另外一分意生身,證得了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這些的實證,也都必須要以福德作為其基礎。
十地的菩薩主修智般若波羅蜜多,為眾生說法如雲如雨。在其滿心位的時候起大法智雲,以及現起大法智雲所含攝的種種功德,成為受職菩薩。而這些功德的實證,也必須以福德作為基礎來支撐。
而等覺菩薩更是於百劫中來修集極為廣大無邊的福德,用這樣的福德來圓滿三十二大人相以及無量的隨形好,於最後身位的時候,成為妙覺菩薩。這個最後身的妙覺菩薩示現在人間受生的時候,祂其實已經斷盡煩惱障一切習氣種子,也斷盡了所知障的一切隨眠,而且祂永斷變易生死,即將馬上成就究竟佛了。而成佛以後,於人間捨壽後,其莊嚴報身常住色竟天,利益十方地上菩薩,以及以種種的化身利益有情,永無期限,成為究竟的佛。祂成就了佛道,乃至福德具足圓滿。
因此,宗通的究竟必須具足福德的究竟圓滿,所以從七住位的宗通開始,乃至十地的菩薩,最後到達究竟的佛地,而要成為這個宗通的究竟,都是以福德作為最主要的修行前提。所以菩薩宗通的具足,從最初的內門六度萬行,最後到成就了佛地,祂都需要福德來圓滿具足。一個初地菩薩住持人間,乃至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到十地,這樣地地增上的過程當中,祂從來不停止的修集福德,在各位階累積該有的福德資糧。乃至等覺位之中,乃是用百劫,用一百劫來專修佛地該有的三十二個大人相以及無量的隨形好,而所應該有的福德來具足圓滿。由於這樣廣大範圍的布施外財、內財,無一時非捨身時,無一處非捨身處,這樣任何一個眾生來到祂面前求布施,沒有不滿足這個眾生的所願。等覺菩薩就是這樣去實踐廣大的福德,整整一百劫來修集這三十二大人相以及無量的隨形好,最後才能夠達到究竟宗通所該有的福德具足圓滿。所以第一個部分「福德的具足圓滿」,我們說到這裏。
再來我們來看,要到達究竟的宗通所需要具足第二個部分,那就是要有「無量三昧的實證」。其中無量的三昧,三昧又名正受,也就是有很多的智慧三昧、禪定三昧,乃至種種無量無邊的百千三昧,需要在成佛之道的過程當中來實證,從六住位滿心斷我見,乃至七住位,別教七住位宗通實證所證大乘明心的三三昧,以及這些三昧的成就,都沒有一個不具足的。也就是說,一個宗通者,一般來說上地的三昧的實證,很多必須要有下地三昧實證作為其基礎。
例如,明心宗通的實證必須要有斷我見的功德作為基礎,若沒有斷我見的功德,就算他打聽到明心的真如密意,也就是說他沒有大乘明心三三昧的功德;因為證悟乃是以功德為驗,若沒有證悟該有的三昧功德,那就不是佛法中真正的宗通證悟。因為就拿最基礎的明心證真來說,這個明心乃是必須三德具足,也就是說,明心必須具足般若德,也必須具足法身德,必須具足解脫德;他必須要有三德都有,不能只有般若德,沒有法身德,也沒有解脫德。明心的菩薩除了有大乘般若的三三昧之外,同時也具足二乘解脫道初果斷我見的功德,這分解脫的功德必須是具足的。也就是說,沒有不斷我見的明心宗通者;若有人說其證悟明心了,但卻沒有斷我見的三昧功德,那就是說他不是真正的明心宗通者。
同樣的道理,十行位該有的實證功德如果他沒有具足,他也不可能成為十迴向位的菩薩;沒有三賢位的智慧三昧,不可能成為地上菩薩。沒有斷我見的地上菩薩是不可能存在的,也不可能有不明心的地上菩薩;更沒有不斷我見的佛,也沒有不明心的佛。因此,現在佛教界很多人,號稱自己是某某活佛,或號稱某某教派有很多很多活佛,但是卻是我見俱在,根本沒有解脫的智慧,更沒有般若的智慧三昧,那就不用說他有地上菩薩無生法忍的智慧;以這些智慧三昧、禪定三昧都沒有,而妄談自己成佛,這樣的「活佛」乃是大妄語業,那是地獄、無間地獄的果報。
所以宗通的具足究竟,必須要有這些智慧三昧的功德。因此,三昧的具足,也是修學佛法所應該知道的知見,這個知見非常重要。也就是說,該有什麼樣的功德三昧,必須在每個位階以其作為其指標,佛法的實證必須與三昧功德同時俱在。
而我們要成就究竟的宗通,除了般若智慧三昧、解脫三昧的部分,還要從四禪八定的修行作為主要的工具,透過四禪八定的次第修證。有的人說,他先證得四禪才證得初禪。但是四禪八定乃是次第證的,它是次第禪觀的實證,不可能先證得四禪才證得初禪;所以說先證得四禪再證得初禪,這是妄說。而菩薩在各位階當中,也應該要漸次的具足四禪八定的多分與少分。譬如初地之前,必須實證初禪、二禪,沒有不證初禪的初地菩薩,也沒有不證四禪八定的三地菩薩;所以說外道菩薩們,他們說他們是證得初地、二地,卻沒有證得初禪、二禪、三禪,那這就是表示說他們是錯誤的說法。而別教的菩薩又於三地滿心前續修四無量心、五神通種種三昧,來成就三昧的功德;這樣禪定三昧的實證就如同福德一般,非常的重要。
也就是說,在各個位階所必須要滿足的條件——別教菩薩於六地時證得滅盡定,七地念念入滅盡定,乃至佛地無量無邊的三昧,這些無量無邊的三昧,都是在成就究竟宗通時所必須要有的功德。而這些的三昧,乃至是需要配合無生法忍道種智來地地增上,而這樣能夠因為三昧的實證具足,能夠令菩薩宗通的智慧功德更為增上。有關三昧的詳細內容,我們沒有時間來說明,大家可以去參閱《華嚴經》〈十地品〉中 佛陀所開示的聖教,當中說明無量無邊的種種三昧正理以及實證方法。而這些種種無量無邊的三昧,乃是無量無數等待菩薩去修、去證,而依照菩薩五十二位階——別教五十二位階,每一個階段都有他該實證的三昧功德,讓這個無生法忍能夠究竟圓滿。
同樣的道理,所以說在煩惱障以及所知障的這個部分的實證,也是需要能夠靠禪定三昧的實證,四禪八定、五神通、四無量心的實證;能夠這樣子在煩惱障的現行,習氣種子的隨眠斷除,所知障的無數隨眠,在一切的所知境當中,一一的證入,而最後一一的斷除。因此,宗通的究竟圓滿,必須要有三昧的實證作為其莊嚴伴,以這樣的功德——三昧功德為驗,才有果德可說。
而佛陀乃是於一切的所知境當中,能夠一分一分的實證一切的智慧三昧、禪定三昧,乃至無量無邊的三昧正受;所以,基本上乃是以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滅盡定、觀禪、熏禪、修禪、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等等無量無邊的三昧,為其主要的三昧修行,配合諸地的無生法忍智慧,來成就種種的功德。所以在成佛之道的過程當中,想要達到宗通的實證,乃至要達到具足宗通的究竟圓滿,因此第二個條件就必須要具足無量的三昧;但是要具足這無量的三昧,卻需要有具足福德的圓滿,才能夠有三昧的實證。
舉例來講,從十信位乃至六住位的福德資糧,如果他沒有圓滿,福德不圓滿就無法遇到真善知識的教授,他所遇到的都是假名善知識,都是相似佛法;如果他不被誤導而去造下誹謗三寶、誹謗正法的惡業,就已經是很慶幸了,表示說他還算因緣夠。所以說福德的具足圓滿,因為福德的具足圓滿,能夠在六住位滿心能夠熏習般若知見,由善知識的加持熏習般若實相的智慧,能夠乃至證得七住般若總相智的三三昧,因為福德的具足才能證得;如果福德不具足,根本無法證得。所以,連七住菩薩的真見道的總相智,都需要有福德的具足,這個智慧三昧的具足圓滿,是需要福德來成就三昧的前提。所以說七住菩薩都是這樣,更不用說初地菩薩要進入通達位證得猶如鏡像,乃至九種現觀的實證,最後到達佛地的功德圓滿,沒有一個位階不需要福德以及無量三昧的實證。
所以說福德為先,以福德為基礎,能夠證得無量的三昧,那再以無量的三昧來證得後面該有的涅槃實證。所以說,三昧的具足圓滿,要以福德的圓滿為基礎;以福德的圓滿,配合三昧的圓滿實證,成就了這兩個部分的法要,來完成未來我們要達到究竟宗通的地步。因此說三昧的實證是非常的重要,福德的實證,福德的修集,也更是重要。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時間到了。我們今天說明了三昧實證的重要,也大概簡略的介紹一下;下節課我們將繼續為大家說明後面的條件。
今天時間到此為止,謝謝大家的收看!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5/1585-a05_084

三乘菩提之宗通與說通–第83集 宗通之究竟須具四法之一-福德(一)




阿彌陀佛!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的節目,我們繼續來進行《宗通與說通》的課程。這個節目的課程,我們是依據佛教正覺同修會 平實導師所著的一本書,叫作《宗通與說通》,依據這本《宗通與說通》的開示內涵,來為大家說明佛法的正確知見,依此正知見的建立來成就未來實證佛菩提道的基礎。《宗通與說通》這本書,乃是由正智出版社印行,大家在收看這個節目的同時,一起搭配這本書來閱讀,這樣的搭配一定對你的建立佛法的知見有莫大的幫助。
《宗通與說通》這本書還有一個副標題,就是〈成佛之道〉,也就是說,成佛之道是在說明一個親證法界實相的證悟者,他必須應該有的見地;以及在證悟以後轉依於如來藏而繼續要通達宗門的菩薩們,他們在利益眾生的過程當中,所應該具足而有的說通之相。在這本書以及我們的節目之中,同時也告訴一切的正信佛子,到底什麼是宗通的實質內涵;同時也在說明,一個正信的佛弟子在證悟之後要如何繼續進修,才能夠究竟實證佛地的功德,對於達到究竟佛的時候,所應該具足圓滿的功德到底是什麼,這當中所應該實踐的法道是什麼,以及在進修佛地功德的過程之中,對於見道以及修道的次第,能夠有正確的認知與實踐。因此這本書的副標題就定為〈成佛之道〉,所以成佛之道也是我們所要講的內容之一。
今天課程是進行到書中的「第六章、宗通與禪定」的部分,我們今天將從第三節來開始為大家說明。前面的課程已由正旭老師為大家說明了本章的第一節,也就是宗通的通達並非只是禪定的實證,而是要親證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以後,進而轉依如來藏而繼續進修,乃至成就佛道,因此對於宗通與禪定之間的分際,乃至一切佛弟子都應該具足了知;同時正旭老師也為大家說明了第二節的內涵,也就是說,讓大家知道宗門祖師所說的無念心體,並不是禪定裏面的定心。
今天我們將繼續從第六章的第三節開始,為大家說明後續的課程。而第三節的內容是說,宗通之究竟必須要具足四法的實證。也就是說,在大乘別教的佛菩提道中,唯一佛乘的法教之中,對於宗通的究竟圓滿,也就是要如何達到成為究竟佛,所必須具足四個部分的實證圓滿;如果任何一個部分沒有具足圓滿的話,那就不是究竟佛了。也就是說,大乘別教佛菩提道的宗通,乃是從第七住位的親證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的明心「習種性」開始,這樣繼續進修佛道;於第一義諦的增上,歷經了十行位的「性種性」的圓滿具足,歷經了十迴向位的「道種性」的圓滿具足,乃至繼續十地的「聖種性」的圓滿具足,最後修集等覺菩薩的福慧圓滿,乃至到達最後究竟的佛果,成為究竟佛。也就是說成為福德智慧兩足尊的究竟佛,這樣的宗通究竟,必須要具足四個部分的實證圓滿。這四個部分是哪些呢?第一、要具足各個位階福德的圓滿具足,第二個、要具足無量的三昧的實證,第三、要具足四種圓寂的實證,第四、要有一切種智的具足圓滿。這四法乃是互相含攝而缺一不可,也就是說,必須要這四個部分統統具足圓滿,才能夠成就究竟的佛道,而達到宗通的究竟。
好,我們先來看第一個部分——福德這個部分。福德的修集,乃是成佛之道最為基礎的。也就是說,福德的修集,乃是貫串在整個成佛之道的內涵當中,沒有一個位階不是需要福德的修集。也就是說,每一個位階統統都需要有該位階的福德修集圓滿才能夠達到;宗通的究竟圓滿,當然也不能離開福德的修集。我們從最初的十信位為例子來說明,開始說明其中福德的具足是非常重要,它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進而能夠以此類推,得知成佛之道的當中,福德的重要有其重要性;也讓各位學佛的大眾們知道,成佛之道所修集的福德,往往是越往上進步到達上一個位階的時候,其所需要的福德就更為深入而且廣大。
舉例來說,一個已經發起菩提心而要成就佛道的人,他在實踐成佛之道的過程當中,他是從十信位的凡夫地開始,他就開始修集這個十信位該有的福德資糧;而這樣努力的修集十信位該有的福德資糧,他是很努力的在世間法上面去利益眾生、慈濟眾生。也就是說,他開始信受了業果,他是信受因果的人,有初分的信受因果的功德,因此他會去履行十善業道。也就是說,他在累積當人該有的福德,他會在人天善法之中去利益眾生、去救護眾生;他在世間法當中努力,漸次的努力去行十善業道;同時也會對於眾生生活上的苦難,去慈濟眾生、幫助眾生。這樣的去累積十信位該有的福德,在經論當中是這樣說的,經論說:這樣的菩薩他會值遇諸佛菩薩及各個善知識,而會努力的在諸佛菩薩的座下,能夠承事做義工,奉侍諸佛菩薩;也努力的在諸佛菩薩的座下,供養諸佛菩薩;也努力的在修習人天的善法的種種善行、種種的菩薩行;也很努力的建立正確的佛法知見,他已經開始跟著大家一起學佛了,因此,他會有因緣親近很多很多很多的善知識;最後他會從善知識處來聽聞正法,來熏習正法,進而能夠瞭解三歸依的道理,知道真實的三歸依才能遠離異生性,也就是說,真實的三歸依才能遠離三惡道性。
他從善知識的種種開示當中,讓他知道一部分的因果道理,也讓他知道福德的修集是非常的重要,他也願意去修集此分的福德;因為真實受持三歸依的福德與功德,能夠讓眾生遠離三惡趣,能夠遠離地獄、遠離餓鬼、遠離畜生的惡業,也就是說,真實三歸依的正理能夠達到的時候,他能真實三歸依:真實歸依於佛,就不入地獄;真實歸依於法,他就不入餓鬼;真實歸依於僧,他就不入畜生。他知道三歸依、成就「四不壞信」的重要,這樣他就願意成為真正有三歸依——歸依佛法僧三寶的佛弟子。這樣的菩薩有時候要經歷一萬個大劫才能夠成就他十信位該有的福德,當他福德累積夠了以後,也就是圓滿了他十信位該有的福德,這時候他十信位圓滿;進而他就要轉入到初住位,去行該有的菩薩行、該履行的菩薩道。
到了初住位以後,他仍然是以布施為首來修行菩薩行。也就是說,初住位的菩薩乃是以財物布施,作為其修集福德的主要功課,學佛熏習捨心而成就聖財的一分;如此初住位來修行外門的六度萬行,外門的布施行為先,來漸次圓滿初住位的功德與福德。
接著他進入了二住位,繼續來修成佛之道,因而透過自己少分的善根福德,來繼續累積後續該有的福德。他是透過善知識的教導,能夠思惟整理,進而知道他必須要受持菩薩戒。也就是說,菩薩戒的受持乃是二住位菩薩所應該具足的福德資糧,因為 佛陀在經典中有開示,受持菩薩戒的佛弟子,可以讓這位佛弟子成就戒財的功德與福德。菩薩戒的受持無犯,於捨壽後,光是一個菩薩戒的功德與福德就能夠讓這位菩薩戒子往生天趣,所以我們知道,受持菩薩戒的功德福德很大。而且這個菩薩戒也是二住位菩薩該有的福德瓔珞,同時菩薩戒的受持,也是未來證悟法界實相,證悟法界實相進入宗通必須具備的福德之一。沒有不受菩薩戒的證悟菩薩,也就是說,就算證悟之前沒有因緣受菩薩戒,當你證悟之後也一定會受菩薩戒,而不會拒絕受菩薩戒;因為真正實證宗通者,他知道菩薩戒的重要,因此他一定會去正受菩薩戒,來補足他這一部分所欠缺的福德,如此才不會讓自己墮入未來世退轉的情形。至於宗通的退與不退,我們將在下一個章節來說明,這個地方就暫時略過不談,我們後面會談到這個問題。
這樣的菩薩,他進入了三住位來修忍辱行,修集忍辱該有的福德。他在利益眾生的過程當中,能夠緣於眾生而生起忍,忍於眾生的忘恩負義,而願意繼續來行菩薩道度化眾生;忍於行菩薩道的煩惱無量,而願意繼續地努力斷除自己無量的煩惱;忍於佛法的法門無量無邊,而願意繼續修學而實證來成就。以這個部分的忍辱福德,來迴向自己宗通的實證。他就這樣一步一步地開始,往宗通的實證而邁進。也就是說,為了實證法界實相心,為了親證第八識阿賴耶識如來藏而明心,乃至能夠在十住位眼見佛性,這樣努力安忍來修菩薩行。這樣的菩薩,當他圓滿了忍辱行的福德的時候,就可以進入到四住位來修精進行。
這樣的菩薩,他在勤於斷惡修善,他努力地在斷除自己不善的身口意業,也努力地在修集一切該有的次法福德。也就是說,這樣的菩薩為宗通的實證來修集該有的精進福德,以及用精進的福德加行來排除現在於修道上的障難,這樣努力精勤地完成此位階的功德與福德。這樣的菩薩,因為自己精勤修學佛法,來伏除性障,勤修福德資糧,他在努力地聞思修上面用功,再加上善友福德的加持——這些善友、善知識能夠教導他在定力功夫上面得力——他這樣的熏習修習,在功夫上用心,成就一分定心所成就的福德;如此更為增進自己修道的信心,累積這一度該有的定福資糧,因此對於自己所行菩薩道——四宏誓願能夠心得決定。因為他心得決定的福德為支撐,能夠讓他不退;如果福德不夠的話,未來也是會退失菩提道的。
這樣具足心得決定福德的菩薩,他是願意在菩薩道上面用功而安止於三寶的行列之中,願意繼續在正法的僧團當中努力修植福德;如此心得決定的福德,在這位菩薩他藉由前面十信位,乃至三歸依所修集的福德,從初住位到五住位五度的福德支撐,為自己的性障伏除的福德累積為基礎;進而由這些福德因緣,能夠值遇善知識的開示,進入六住位來熏習斷我見的解脫正知見。如果沒有前面五度的福德支撐,這位菩薩就無法於現象界內去觀察蘊處界的虛妄無實,而實證斷我見的功德。也就是說,必須要有前面位階的福德具足圓滿,才有可能實證真正的解脫初果。進而要透過往昔與善知識結緣的這個因緣助力,這個福德因緣讓他能夠聞熏般若實相的正知見,於六度中去聞思修這個參禪,能夠在正法中利益眾生、護持正法;進而能夠發起勇猛心,盡形壽在外門六度萬行,累積見道該有的福德資糧;這樣子的話,他就能夠一分一分的往宗通的實證而邁進,也就是明心證真。這一部分的因緣成熟,也就是福德資糧的功德顯現,在六住位菩薩圓滿的時候,能夠一念相應而實證法界實相心,能夠「般若正觀現在前」;如果福德不夠的人,就算他能夠觸證到法界實相,也可能會因為福德不夠、性障的粗重而變成退轉的現象。這個我們未來會談到這個問題。
所以,一切佛法的實證,如果福德不具足圓滿,將成為空談。因此,宗通的究竟就是需要具足福德,更何況宗通的初分明心,都需要福德;乃至宗通的究竟圓滿,更需要福德。所以宗通明心的退轉部分,我們在下一個章節會討論。
我們再來說證悟明心的菩薩,他這樣的菩薩有一分宗通的功德,在他悟後相見道位之中,繼續累積廣大的福德,要往十住位眼見佛性的實證而邁進,成為世界身心如幻觀的成就,來邁向他的成佛之道。而且他這時候發覺他更需要廣大的福德,乃至超勝於明心的福德十倍以上。因此,悟後轉依如來藏,能夠在內門中行六度萬行,這樣努力護持正法救護眾生,同時伏除自己的性障、慢心,來完成跨越習種性應該有的福德;同時也要努力地在定力上、慧力上以及福德瓔珞上面,能夠努力地修集;在遇到大善知識的引導下,能夠眼見佛性,親證世界身心如幻的功德,這樣能夠具足圓滿習種性,而邁入性種性的菩薩行。所以我們光從基礎宗通的部分來看,在在處處都需要具足福德的資糧圓滿。因此,在因地的宗通如此,果地的宗通更是如此。所以從這裏可以知道,福德的圓滿是非常的重要。
以此類推,菩薩繼續修後面的十行位性種性福德來長養聖胎,能夠轉依如來藏以長養菩薩性,來具足實踐菩薩行,來累積廣大的福德,一樣從內門之中的六度萬行來實踐;這樣夙夜匪懈地努力行菩薩行,為正法、為眾生而努力地修行,同時伏除更微細、更微細的性障作為福德資糧,成為此一性種性中大部分的功課;所以性種性十行位菩薩,在性障的伏除更為努力,乃至於更超勝於十信位及十住位的菩薩。這樣他在利益眾生的過程當中,慢慢地伏除自己的性障,遠離欲界生的繫縛;如果是利根者,可以在十行位滿心的時候,就能證得初禪,而證得離生喜樂定,乃至甚至有的可以證得二禪、三禪的禪定定福。所以性障的伏除是非常重要,性障伏除的緣故,因此遠離了欲界的五蓋;這樣來行菩薩道利益眾生的同時,從初行的布施波羅蜜開始,乃至完成十行位應該有的福德,配合般若波羅蜜的熏習長養,在滿心的時候就會證得猶如陽焰的現觀。因此十行位的宗通成就,也是要以福德的具足為前提。
這樣的菩薩,進而進入到十迴向位來完成道種性的福德修集。道種性的菩薩乃是金剛性的菩薩,以金剛性第八識如來藏的實證功德,迴向救護眾生遠離邪見、遠離惡知識的邪教導。在破邪顯正的過程當中,同時也證入更為深入的般若智慧,這樣生生世世都以救護眾生迴向正道為其修行的職志;這樣他把破邪顯正當作他的主修,同時也累積廣大的福德,這樣歷盡了初迴向位到十迴向位,在滿心的時候,能夠證得猶如夢境的現觀,能夠安置眾生於正法中。因為這樣福德廣大的緣故,以這樣的菩薩行來完成三賢位該具足的福德。也就是說,要進入初地宗通之前,初地見道通達位的時候所必須要的條件,就是必須具足圓滿入地該有的福德;而這樣廣大無邊的福德,以這個福德為基礎,才能夠進入實證到初地歡喜地,進入到宗通的見道通達位,而進入修行位。也就是說,圓滿見道一切法要的實證,同時具足見道該有的福德修集,性障永伏如阿羅漢,利益眾生的廣大福德,搭配初分無生法忍、百法明門的智慧,以及佛前發起十無盡願,成就增上意樂的加行,這位菩薩就進入初地之中。
當他進入到修道位的初地菩薩,這個祂是以財施、法施作為祂六度萬行的主修;尤其是法布施,初地菩薩尤其以法布施來利益眾生,因此福德的修集更為廣大、更為圓滿。
因為修集福德是很重要,但是在修集福德的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必須要以智慧為先導來作抉擇。平實導師常常勸告我們這些作弟子的說:「一切的學佛人,千萬不要在邪法邪教導當中來護持,也不依邪見來修福,因為那是最可憐的人。」所以說,修福雖然是非常重要,但是它是能夠宗通通達的一切階位都需要的資糧,可是卻要以這個智慧為先導,來當作前提來修集的福德。所以這個福德的累積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今天是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我們先暫時說到這裏。那後面另外三個,我們將於下一節課來為大家說明,福德以及無量三昧、四種圓寂、一切種智相互的關係。
今天謝謝大家收看!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5/1584-a05_083

三乘菩提之宗通與說通–第82集 宗通非禪定(二)+宗門無念心體非是定心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教學節目。在上一集中,我們講「宗通非禪定」,用幾個方向來作說明。我們再來講最後,從修行的法門的不同來說明宗通非禪定。
禪定要怎麼修?禪定就是先要從數息來說,譬如說數息、持名念佛、持咒等等,誦經也是修行禪定的前方便,大家比較瞭解的就是數息。也就是說從數息開始,數到能夠隨息,然後心能夠止,然後進入了欲界定當中。那麼進入欲界定當中,還要再進入未到地定;這時候還要去除五蓋,然後進入初禪。從背捨初禪的境界來到了二禪,從二禪一直修,修到四禪。在四禪當中,因為色身仍然不是涅槃所需要的,所以他把色身也捨了,來到了四空定。也就是說,他不再貪著欲界跟色界的色身,但是因為他不知道五陰仍然是虛妄的,所以他就不斷的在四空定上面用功夫,也就是說在四空定當中仍然是五陰當中的意識所相應的境界。禪定就是證得四禪八定,從制心一處這樣不斷的修過來,這是從禪定修行的法門來說。
但是證如來藏的人,宗通就是證如來藏的人,但是證如來藏不是去修定,修定只是證如來藏的一個工具而已。如果說一個人即使沒有定力,他也可以成為宗通者;只要他能夠找到如來藏,他就可以成為宗通者;所以說禪定它跟宗通本來是沒有什麼關係。但是並不能說禪定跟宗通「沒有關係」,因為證得如來藏以後,他必須利用禪定——對於如來藏利用禪定來作觀行;然後因為有了禪定,他才能夠對於如來藏的種種功能作更深入的瞭解。所以,雖然說宗通不是禪定,但是禪定有助於宗通。所以宗通不是禪定,但是因為有禪定的關係,你在宗通上面才能夠不斷的增長。
剛剛講到說宗通要怎麼修,即使沒有禪定,但是因為能夠透過參禪的緣故,也就是說宗通就是找如來藏;但是如來藏大家都有,也就是說祂本來就有,只是因為你有無明的緣故,所以你找不到如來藏。所以如果沒有禪定,你有正確的知見,你能夠破除無明,仍然可以說你是宗通者;因為只要你破除無明,就可以找到如來藏的緣故。所以從這樣來看,就可以知道說宗通不是禪定。今天的「第一節、宗通非禪定」就講到這裏全部講完。
接下來我們要講第二節,第六章的「第二節、宗門無念心體非是定心」。
我們先來看說,什麼叫作宗門?其實宗門指的就是禪宗。那禪宗,什麼叫作禪宗?禪就是真如佛性,宗就是宗旨目標。也就是說這個禪宗所立下的宗旨目標,就是要找到真如佛性;所以禪宗所謂的宗門,其實就是真如佛性。那為什麼要說宗門呢?而禪宗為什麼又叫宗門?因為禪宗的祖師,他們在他的公案裏面都會留下一個入處,也就是說門就是入處;也就是宗門其實就是進入真如佛性大門,也就是如來藏大門的入處。你只要修學禪宗,你就是要找那個入處,因為要證如來藏要有個入處,所以我們就說宗門。
這些祖師大德在他的公案當中都留下了入處。這些公案它有兩個特點:一個就是說,留下公案的祖師,他一定要讓開悟的人一看就知道他是個證悟者;第二個就是讓沒有開悟的人,知道利用他這樣的一個公案來參究,也就是說能夠找到入處,然後進入如來藏的大門。所以禪宗的祖師留下公案,都有為人處。所以如果有人說禪宗的祖師他這個公案都叫「無頭公案」,那你就可以瞭解這個人就是不是開悟者;因為他看不清楚這個祖師所留的入處在哪裏,所以他才會說這些公案都叫作「無頭公案」。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看,什麼人可以當「祖師」呢?其實你應該很清楚了,如果沒有證得如來藏,你怎麼可以當祖師呢?所以經常有人說,某某人他傳承禪宗的第幾代的祖師,事實上他根本沒有證如來藏,他怎麼可以說他是祖師呢?就如同說你的爺爺總要跟你有個血緣關係,你才能稱他作祖父;那宗門裏面要當祖師,仍然要有血脈,他的血脈是什麼?就是要證得如來藏。也就是說這個人證得如來藏,他在過去世證得如來藏,那這個人才可以稱作祖師。所以只要證得如來藏,他留下了公案讓你瞭解到說,這個人就是證如來藏的大師,那你就可以稱他作祖師。所以從達摩祖師他是一脈相傳,到了六祖惠能都是一脈單傳;到了六祖惠能大師以後,他就讓許多人也都開悟了。也就是說六祖惠能大師的底下,就有很多開悟的祖師了。所以我們來看,你去看那個《景德傳燈錄》裏面,六祖惠能底下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為什麼列出那麼多祖師,也就是說因為已經不是一脈單傳。但是證悟的人,你都可以稱作祖師,因為只要證得如來藏,他就是承繼了血脈,所以祖師應該要這樣子有證得如來藏的人才能說。所以,如果有人就是說「我是臨濟宗的幾代祖師,我是如來下來幾代的祖師」,其實沒有證得如來藏都不能稱為祖師;因為他不知道祖師到底在幹什麼,怎麼可以稱作祖師呢?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一個問題:為什麼宗門所證的無念心體指的就是如來藏?我們來看看(僧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門云:「東山水上行。」《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五),有個僧,就是來跟這個雲門學的僧,「如何是諸佛的出生處?」想想看,佛的化身、佛的應身、佛的報身祂都有個本源,祂的本源就是如來藏;如果沒有個如來藏,那麼佛的化身怎麼出生?佛的應身怎麼出生?還有佛的報身,也就是第七識所變現的報身。所以,也就是說禪宗的學人在問祖師說「如何是諸佛的出身處」,也就是問說「到底如來藏在哪裏?」他問的其實就是這個意思。但是一般人都看不懂,因為不知道有個如來藏,所以就不知道僧問雲門「如何是佛的出身處」,他就不清楚人家到底在問什麼。
那麼要找到如來藏,要怎麼來找呢?也就是我剛剛講的,要經過參禪的階段。譬如說禪宗有個參禪的話頭,叫作「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也就是說,萬法統統歸於如來藏,這個如來藏就是本源,所以說萬法歸一;這個萬法所歸的這個一,到底在哪裏呢?「一歸何處」的意思是說,這個如來藏到底在哪裏。那就去找找找,如果最後找到了,他就是宗通之人了。所以其實從參禪的這個話頭,跟「僧問雲門」的這個公案來看,其實宗門要證的就是如來藏。
再來說《洞山悟本禪師語錄》裏面卷一說:「如今學者只知有十方諸佛,且不知有十方諸佛出身處,空知有佛不得成佛。」(《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也就是說,一個人為什麼沒辦法成佛?因為他只知道有十方諸佛,因為他看到了諸佛的化身、應身;但是他不知道這些應身、化身都有個出身處;所以他知道有佛,但是沒辦法成佛。所以你想想看,禪宗它到底要幹什麼?它就是要找如來藏,也就是如來藏就是宗門所證的無念心體。所以從這裏你就可以知道,如果不知道有個如來藏,你是不可能成佛的。
那麼為什麼如來藏是佛的出身處呢?我們來看看《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裏面說的:【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也就是眾生在六道輪迴所生所造的五陰身,全部都是從如來藏中出生,也就是如來藏藉緣而出生;所以因為有個如來藏出生了這個五陰,所以你才可以藉由這個五陰來修行,也因為這樣子才能夠成佛。所以佛也因為這樣子,也因為有個如來藏,所以我們才說佛有個出身處;也就是佛的出身處就是法身,法身就是如來藏。所以我們從這裏就可以瞭解到,其實宗門要找的就是如來藏。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為什麼大家會有這樣的邪見呢?把禪宗所說的無念心體當作是定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邪見呢?我們來看《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一裏面所說的:「『無念為宗』者,尊大定也。」(《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也就是說,六祖大師在講說無念為宗,也就是說禪門是以無念為宗——事實上很多人都把這一句話單獨來說,其實這一句話只是六祖所說的其中一句話而已——其實六祖在《六祖壇經》裏面講的是什麼?說:【無相為體者,尊大戒也。「無念為宗」者,尊大定也。無住為本者,尊大慧也。夫戒定慧者,三乘之達道也。夫妙心者,戒定慧之大資也。以一妙心而統乎三法,故曰大也。】(《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因為六祖在這個《壇經》裏面有提到這樣的說「無相為體,尊大戒」,也就是如來藏這個體。剛剛我們已經講了,禪宗裏面要證的就是如來藏,所以他在這裏講,其實都是在講如來藏的體性。也就是如來藏有無相的體性,有無念的體性,還有無住的體性,也就是這三種體性,都是依於如來藏而有;所以如來藏就是這個無相、無住、無念的所依。所以說因為這樣子,我們才說如來藏就是妙心;因為這個妙心能夠統合三法,所以六祖才稱作說大戒、大定、大慧。因為不懂六祖在說的是如來藏,所以就把「無念為宗」這樣的一個想法,把它套到意識裏面去。
那有哪些人就誤解了六祖大師所說的「無念為宗」這樣的意涵呢?第一種人是「不起語言文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就是真心」,也就是他以為說「我只要不起語言文字,那就是無念了」。但是不起語言文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的是無念嗎?我們來分析看看,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是說當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時候,你已經知道了;知道的時候,那這時候已經是念了。並不是表示說,你還要起語言文字,你才能說它是念;因為你只要知道三界當中、六塵當中的任何一法,都叫作念。如來藏從來不對三界的六塵萬法起一念了知,所以我們可以說祂是無念;但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已經知道六塵境界了,怎麼可以說它無念呢?所以這樣的離念靈知,事實上是有念的,不是真的無念。
再來,打坐打到一念不生,是不是真的無念呢?打坐打到一念不生,事實上一念不生,當你在一念不生當中,事實上你仍然清楚了知它是一念不生;既然了知自己是處於一念不生,當然這樣的境界仍然是有念的。
再來說,四禪八定到底有沒有念?我們從初禪來說,初禪的等至位裏面,還與三塵相應,還與五塵當中的三塵相應;也就是說因為證得初禪的人,他不再現起鼻識跟舌識,所以他在等至位當中,他跟耳識、眼識跟身識相應。既然跟眼識、耳識、身識相應,表示他還有念,他還能分別三塵還有法塵;所以在初禪的等至位當中,他仍然有念。如果到了等持位當中,等持位當中,初禪的等持位當中,仍然是五識跟五塵相應,所以不能說它無念。那還有呢,他有身樂,那這個身樂呢,他有身樂,所以他當他了知身樂的時候,他仍然是有念。所以證得初禪的人,你不能說他是無念。
再來說,證得二禪的人到底有沒有念呢?證得二禪,在二禪等至位當中,他只有意識相應的境界;也就是說意識緣於定境法塵,他根本不跟五塵相應。不跟五塵相應,只是因為五識不現起,所以只能說他不在五塵上面作分別;但是意識仍然在分別祂所緣的定境法塵。也就是說,既然意識在分別祂所緣的境界上面的定境法塵,那表示他有了知啊;既然有了知,當然還是有念。所以二禪的等至位仍然是有念。
那三禪呢,其實只是二禪的深入而已,所以三禪的等至位,也跟二禪一樣。
再來說四禪到底有沒有念。四禪當中呢,我們說四禪是什麼定?就是捨念清淨定。但是有人就誤解了「捨念」的意涵,說就是「把念捨了,所以四禪就是真正的無念了」。其實捨念不是這樣的意思,捨念清淨定就是說,他捨清淨了、念清淨了。捨清淨了,捨了什麼?他捨了三禪的喜樂。世間最樂的就是三禪,三禪的心樂是世間的最樂,他把這個最樂捨了;在三禪之前又把苦、憂、喜都捨了;所以在四禪當中,苦樂憂喜全部被捨掉了,所以我們就說他是捨清淨。那念清淨呢?既然是念清淨,表示是有念,不是真的無念,所以在四禪裏面仍然是有念的。
再來說,無想定呢,無想定是不是說「我無想,所以我就無念」?不是。因為無想定當中,雖然六識不分別六塵,但是還有意根在起念,意根不斷的作意;所以如果說意根不作意,你如何能夠出定?所以,即使在四禪當中的無想定,意根仍然在作意,所以仍然是有念的。
再來說四空定。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跟非想非非想處,這四個地方統統是意識相應的境界。意識緣於空無邊,所以祂是有念的。意識緣於識無邊,祂還是有念,因為祂還是了知祂所處的境界。再來無所有,無所有意識要怎麼緣呢?也就是意識緣於無所有這一念,所以祂才能處於無所有的境界;所以在無所有處當中意識仍然有念。那再來非想非非想處,雖然說祂不反觀自己所處的境界,不反觀意識所處的境界;但是祂仍緣於定境法塵,只是祂不回觀而已。所以四禪八定統統有念。
我們今天「宗門所證的無念心體非是定心」就講到這裏為止。第三節開始,將由正偉法師繼續講解。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準時收看!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5/1592-a05_082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三乘菩提之宗通與說通–第81集 宗通非禪定(一)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節目。我們在上一集中已經把「第五章、簡異辨邪」全部講完,接下來我再來講「第六章、宗通與禪定」,「第一節、宗通非禪定」。
我們先來講,禪定裏面的定指的是什麼。「定」簡單的說叫作制心一處。這個心是什麼心?就是覺知心。也就是說,令覺知心專注一境,然後不去攀緣外法、心不動搖,永遠專注在這一個境界上面,這樣子就叫作定。也就是說,使覺知心長時間處於一境性當中,因為都緣在同一境上面,所以叫作一境性;這樣子讓覺知心制心一處了,這樣子就叫作定。但是,能夠使覺知心長時間處於一境性當中,有這樣子的定是不是就能稱作禪定呢?其實這樣的定,不見得就是禪定。因為欲界定也可以這樣子作,未到地定也可以這樣子作,所以禪定一定有不同的地方。
那要怎麼樣才可以稱作禪定呢?禪定裏面函蓋了四禪八定,也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四禪加上四空定,也就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這樣的四種定境加上四禪,我們就稱作四禪八定。那麼欲界定跟未到地定,事實上不能稱為禪定,要稱為禪定最少要有初禪。如果說一個人他有了未到地定的功夫,再加上他去除五蓋,也就是說對於欲界愛他把它斷除了,捨棄了欲界愛,他就可以發起初禪,這樣的人我們就說他就證得了初禪。那二禪、三禪,二禪其實就是背捨初禪;也就是說一個人證得初禪,其實他就是背捨欲界愛,那證得二禪呢,他是背捨初禪。二禪、三禪是一樣的,那背捨三禪、二禪的這個境界,那麼就可以證得四禪。那證得四禪,再背捨四禪,就證得四空定裏面的定境。所以我們講,四禪八定其實就是在背捨,就是次第定;也就是說,他不斷的背捨前面的一個境界,然後證得後面的一個境界,所以我們就說它是次第定。
再來說宗通。因為宗通其實是不同於禪定,但是什麼叫作宗通?「宗」就是目標跟宗旨,目標宗旨,這個「宗」的目標就是要證真如佛性,也就是說宗通也就是要通真如佛性。但是這個真如佛性其實是依如來藏而有,真如是如來藏的體性,佛性是如來藏的作用;一個人要宗通,一定要親證如來藏,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親證如來藏,他不能說他是宗通的人。我打一個比方,譬如說有一幅山水畫,一個人他看了山水畫,然後跟另外一個人說那個山水畫有多漂亮、畫得多好,然後哪裏有山、哪裏有水,這個山是怎麼樣、這個水是怎麼樣;不管他如何形容,這個沒有看過這一幅山水畫的人,他仍然無法想像那一幅山水畫到底畫成怎麼個樣子。同樣的道理,一個人如果沒有親證如來藏,不管他三藏十二部經讀了多少遍,他只是純粹的去想像如來藏的境界而已;就如同他沒有看過山水畫,只是聽人家演述而已。因此,一個宗通者,一定要親證如來藏,才能說他是宗通之人。
那這個原因——為什麼說宗通人一定要證如來藏呢?我們來看看,如果一個人他是親證如來藏的人,他能做什麼樣的事情。
第一,他能現觀如來藏的種種體性。當一個人親證如來藏以後,他可以現觀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也就是說他證得四種涅槃的第一種涅槃,叫作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就是說,如來藏祂本來就有,本來就存在在這個三界當中,祂不是生來的,祂是本來就有的。當一個親證如來藏的人,他可以作這樣的一個現觀。再來說本來「自性」,他可以觀察如來藏的空性與有性,空性、有性到底什麼樣的關係呢,他可以作這樣的現觀。再來說「清淨性」,如來藏本來自性清淨、無有染污,祂有祂的清淨性,譬如說真如性、涅槃性,這些都可以作現觀。
還有一個你可以作現觀的——中道性,也就是《心經》裏面講的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你可以現觀如來藏的中道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就是祂的非一非異的性。很多人就會去解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什麼樣的道理,有些人因為沒有親證如來藏,他就去解釋什麼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實對於一個親證如來藏的人,當他看到這一句話以後,他知道這就是如來藏跟五陰的關係,祂處於這樣的關係,其實是一種境界相;也就是說,親證如來藏的人,他一觀就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麼樣的境界相,他一看就清楚了。所以他看到佛經以後,就等於親證了,因為他觀察如來藏,可以觀察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樣的一個非一非異的境界。
所以,一個人如果說他沒有親證如來藏,他是不可能去現觀這樣的境界的,也就是說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真如佛性。所以要做一個宗通者,他最少要親證如來藏。從這樣的一個宗通的內涵跟禪定的內涵來看,我們就知道,其實宗通不是禪定。這是從內涵來看,但是我們還可以從哪些方面來知道宗通不是禪定?
我們從相應的境界來說,禪定所相應的境界是意識相應的境界;但是意識相應的境界是有境界之法,有所得之法,有入有出之法。也就是說,只要是意識相應的境界,當意識出現的時候,祂就能分別境界;所以說只要是意識相應的境界,它就一定有境界、有所得。那為什麼說有所得?不管你證得的禪定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四空定,因為意識存在的關係,所以一定有所得;因為意識出現的當下,祂就能分別境界,祂知道祂目前所處的境界,或者是說祂能夠了知祂所安住的境界,這些都是有境界、有所得法。接下來說有入有出之法。一個人證得初禪,他總要睡覺,當他睡覺以後,他就出定了;他第二天早上起來以後,他經過了出定的這個階段,然後又入定了。所以說意識相應的境界,不管你證得哪一種禪定,都是有入有出之法;不管你證得四禪或者四空定,只要是意識相應的境界,都是有境界、有所得、有入有出之法。
但是再來我們看,宗通所證的如來藏,祂與意識相應的境界是不同的:如來藏無有境界;第二,因為祂從來不分別六塵,祂從來不起一念去分別六塵,所以祂對六塵完全無所得,對於六塵的境界祂完全不去了知;還有,祂跟意識所證得的禪定不同,禪定是有入有出之法,但是如來藏從來無入無出。為什麼?因為祂從來對三界不起任何一念,不分別三界一切境界,所以祂本來就處於定中;因為本來就處於定中,所以祂沒有入定這樣的一件事情。但是祂從無始以來,從來沒有睡過覺,也就是說祂從來不休息;既然從來不休息,所以祂從來沒有出定這一回事。
因此我們說,宗通所證的如來藏是無入無出之法,祂與意識相應的境界有入有出之法,其實是不同的。所以從這一個所證得的境界不同來說明,宗通不是禪定。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佛在經典裏面講說禪定它是通外道的。佛在《首楞嚴經》卷十裏面就這樣子說:「或以欲界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楞嚴經》卷十)我們先來講這一段。也就是說,佛在《首楞嚴經》裏面講到的五現涅槃,也就是外道的五種現見涅槃,第一種就是以欲界為正轉依。譬如說,打坐打到一念不生,那心如虛空、澄澄湛湛,這樣的境界他感到很喜歡,他以為這樣子叫作涅槃;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他把欲界一念不生的境界,把欲界定這樣的境界當作是涅槃。這樣的人就是 佛所說的外道的第一種欲界的現見涅槃。
再來,第二種現見涅槃就是以初禪,以為說一個人證得初禪以後,以為初禪這樣的境界就是涅槃。所以,因為【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楞嚴經》卷十)這一段就是在講說五現涅槃裏面的第二種涅槃。第二種現見涅槃,就是把證得二禪的境界當作是涅槃;或者把三禪,證得三禪的境界當作涅槃;或者以四禪,證得四禪的境界當作涅槃。這樣的四種涅槃,把這四種涅槃跟欲界——把欲界的欲界定當成是涅槃,這五種加起來,就是 佛說的五種現見涅槃。
那麼把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當作涅槃的這些人,就是不知道說其實色界天仍然是有漏的,他以為證得了色界天的這樣的一個境界,它就是無為,也就是說他從此不會有生滅了;他認為這樣的五個地方,都是他安隱的所依,它就是一種殊勝而且清淨的所依。那麼這樣的一個人,這樣的五現見涅槃的外道,佛就這樣子說了:【如是循環五處究竟,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楞嚴經》卷十)也就是說,把這五個地方當成是究竟涅槃,這樣的人就叫作外道,他是不瞭解什麼叫作菩提性的;因為前面有講了九種外道,這個五現涅槃就是第十種外道,「立五陰中,心顛倒論」。也就是說,把意識相應的境界,這樣的覺知心所相應的「涅槃」當作是究竟,事實上就是顛倒。也就是說連我見都沒有斷,把五陰當中的一陰當成常住不滅的法,那麼這樣的人,叫作「立五陰中,心顛倒論」。所以,我們從這裏就可以知道,禪定它是通外道的。
那要怎麼樣說證得禪定的人他不是外道?也就是說,你最少要有聲聞菩提的斷我見的功德,也就是說斷三縛結;斷我見的人,就會同時斷了另外二個結,所以斷了三縛結。斷了三縛結還證得禪定,就最少就是三果人了;如果你努力去觀行,就會變成四果,也就是阿羅漢。所以從這一段經文來看,也就是說如果你是證得禪定,但是你沒有斷我見,那仍然是外道。這是講五現涅槃。
但是四空定呢,證四空定的人是不是外道呢?我們來看《大智度論》卷十八怎麼說,也就是 龍樹菩薩所說:【外道依止初禪,捨下地欲,乃至依非有想非無想處,捨無所有處;上無所復依,故不能捨非有想非無想處。以更無依處,恐懼失我,畏墮無所得中故。】(《大智度論》卷十八)這裏是在講說,從初禪到四空定都是通外道的,也就是,外道依止初禪,因為背捨欲界的貪愛,所以他證得初禪;從初禪一直背捨,乃至說背捨無所有處,然後證得非有想非無想處。證得非有想非無想處的人,他因為不知道五陰是虛妄,他不知道有個如來藏,所以他不敢再把非有想非無想的境界中的覺知心滅掉,他以為滅掉以後就沒有所依了;他不知道有個如來藏,所以他因為害怕無所依,恐懼失我,然後墮落無所得中。也就是說,他害怕說他再捨掉的時候,他就變成斷滅了。
所以有邪見的人,因為不知道有個如來藏,所以即使他證得四空定,仍然是通外道的;這是從 佛所說的、龍樹菩薩所說的當中,來說明說禪定是通外道。但是證得如來藏的宗通者,他不是外道;因為證得如來藏以後,他一定是斷我見的人,而且如來藏本身是出世間法,也就是說宗通的人一定是不通外道的。所以從這一個觀點來看,宗通跟禪定是不同的。
接下來我們來講一個公案,我們從公案來說明,其實宗通跟禪定不同。我們來看《景德傳燈錄》卷五:【(唐朝)開元中有沙門道一住傳法院,常日坐禪。師(南嶽懷讓禪師)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什麼?」一曰:「圖作佛。」師乃取一塼,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師作什麼?」師曰:「磨作鏡。」一曰:「磨塼豈得成鏡耶?」「坐禪豈得成佛耶?」】(《景德傳燈錄》卷五)
我們回頭稍微解釋一下說,這一則公案到底在講什麼。就是說唐朝開元年中有個沙門叫作馬祖道一,馬祖道一在沒有開悟之前,沒有證得如來藏之前,他住在傳法院,他因為有邪見,所以每天在那邊坐禪。也就是說,他以為打坐打到一念不生,這樣子就叫作開悟了;因為有邪見的原因,所以每天在那邊坐禪。這個南嶽懷讓禪師知道,這個馬祖道一就是能夠承擔如來家業的法器,所以他就到傳法院去問;看到馬祖道一,他就問他說:「大德!你這樣每天在那邊坐禪,你到底想要幹什麼?」「圖什麼」就是說,你的目的是要做什麼,你每天坐禪目的是要幹什麼。馬祖道一就跟南嶽懷讓禪師說:「我每天在這邊打坐,其實我是想要作佛,因為我想要成佛。」南嶽懷讓禪師就取了一塊磚,在傳法寺的庵前,就在石上磨啊磨啊……馬祖道一就覺得很奇怪,他就說:「大師啊!你在我庵前石上在磨那個石頭,到底是要幹什麼呢?」南嶽懷讓禪師就說:「我在這邊磨石子,就是要把這個石頭磨成鏡子。」馬祖道一就覺得奇怪,說:「磨磚怎麼可以成為鏡子呢?」這個從來沒聽過。那懷讓禪師就說了,說:「那你這樣每天坐禪,就能夠成佛嗎?」
我們從這個公案就可以知道,每天在那邊打坐的人,為什麼他在那邊打坐?因為他有邪見,他不知道如來藏本來是無念的,他想要把祂打坐到一念不生,以為這樣子叫作開悟,以為這樣子叫作找到了無念的心體;因為有這樣的邪見的原因,所以才去打坐。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禪門所找到的如來藏,與禪定不同。這是從公案來說。
當然還可以從很多方面來說,我們下一集中再來作說明。
今天講到這裏,謝謝各位收看!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5/1593-a05_081

三乘菩提之宗通與說通–第80集 捨識用根之辯(二)+宗通與胎昧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上一集中我們提到了有人把捨識用根當成一念不生、不起妄念,這樣子的修行法門叫作捨識用根。
在大陸也有人這樣子說,我們在上一集中講到一半,我們現在重講這一段:【說什麼叫作離心意識參?我們先來把心意識的涵義弄清楚:「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同是一心,而有三名,作用不同,故名心意識。」】我們在上一集說明了,其實「同是一心,而有三名」講的是前六識,而不是說「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我們在這裏來作一個說明。
所謂「集起名心」,其實指的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因為第八識能夠集藏分段生死的種子跟一念無明的種子,因為祂集藏了分段生死跟一念無明的種子以後,就會導致種種的法從如來藏中現前;所以我們說,因為第八識有這樣的一個集性跟起的性,就是有集的作用跟起的作用,所以我們就稱祂作阿賴耶識。也就是說,「集起名心」指的是第八識。
再來說「思量名意」,思量名意其實指的是意根。意根從無始以來就從來沒有斷絕,祂不斷的剎那剎那從如來藏中出生,這個剎那剎那從如來藏中出生的現象,從無始以來就從來沒有斷絕;祂在一切時中都不斷的思量一切法,也就是說祂普遍的緣一切法而作思量,處處思量、時時作主。因此我們說,「思量名意」指的是意根。
接下來說「了別名識」。前六識的主要功能就是了別,所以我們就說「了別名識」。也就是,前六識祂只要一現行,然後祂就時時刻刻在運作五遍行跟別境心所法;所以我們就知道說,因為祂有識的功能,有五遍行跟心所法這樣的一個配合運作,所以祂能對於六塵境都能了知。祂還有一種特性,就是能夠離開語言文字而作了知的分別性,也因為祂有這樣的分別性,我們就說「了別名識」。
再來說,「同是一心,而有三名,作用不同,故名心意識」,這樣的說法其實指的就是六個識。我們六個識,在過去已經滅掉了六個識,我們在佛法裏面我們就叫作心;那你現在現行以後不斷的分別,因為現在起來以後,還有不斷分別的這個作用,所以我們就說現在的這個六個識就叫作識;那未來我們就稱祂作意,為什麼?因為未來還沒有出現,未來的六個識還沒有出現,你不能說祂叫心,因為沒有出現;因為祂還沒有出現,所以祂不能分別任何事情,所以你也不能說祂叫識;那未來這個六個識會存在,是因為你作了意想,你的前六識有去作了一個思考,說「我在未來世中仍然會有六識出生」,所以祂只是一種意想而已,因此六個識我們就稱說未來名意。那這心意識呢,因為這三個名稱不同,但是指的都是六個識,所以我們說「同是一心,而有三名」。
那大陸的這一位法師,因為不瞭解大乘佛法講的心意識,跟二乘法講的心意識其實是不同的,所以他就作了這樣的一個說法。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再來說,他繼續這樣講:【參公案就是不要在生滅心上用功夫,不要在思量心上用功夫,在沒有任何出路的情況下去參,這樣叫作離心意識參。離了心意識,就能做到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銅牆鐵壁。】我們來看看,想想看,如果他說的心意識指的就是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那把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都離了,那哪裏還有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是依於意識的運作才有,而且也要有第七識、第八識配合運作,所以不可能說把心意識捨離了以後,還能說有一念不生這樣的狀態出現;所以他是不懂得大乘佛法的道理,才會提出這樣的修行法門。一念不生不可能證得三乘菩提的任何一種菩提,所以他這樣子的說法也是不正確的。
再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觀音法門裏面的〈耳根圓通章〉裏面講的是不是捨識用根。有人就說:「你說捨識用根不能修行,但是為什麼觀音法門裏面會講到捨識用根呢?」事實上他是不瞭解觀音法門裏面的〈耳根圓通章〉到底是在講什麼。所謂耳根圓通,並不是要用耳根來修行,其實用耳根就是要去聽聞正法;你要修行你一定要動到耳根,如果沒有耳根,你如何去聽聞正法?你如果耳根聽聞了正法,你不去思惟,那麼你如何去知道你所聽到的這個法,到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佛法裏面講的是聞思修證,也就是說你聽聞正法以後,你一定要去思惟這其中的道理——他所說的道理是什麼?但是思惟你所聽來的道理以後,這樣子還不行,你一定要去觀行,要去修行;你做正確的修行以後,你才能去證得「我所思惟的道理是正確的」,也就是證明你所思惟出來的道理是正確的。不管三乘菩提的哪一種菩提,都是要靠修證來完成,所以不是只有靠思惟,也不是耳根圓通,然後說「捨識用根就用耳根就能來修行」,不是這樣的。所以,觀音法門裏面所說的捨識用根,其實是用到耳根來聽聲音,聽聲音聽聞正法以後,知道說五陰都是虛妄的,從這樣的入門來下手。也就是從聲音來觀察,聲音聽了以後,這個聲音其實是虛妄的,進而去思惟五陰是虛妄的,這樣子到最後完成了修行。所以觀音法門裏面的〈耳根圓通章〉,其實指的是利用耳根來聽聞聲音,來聽聞正法而作修行,不是說只要用耳根就能夠修行。所以觀音法門裏面所說的,其實不是捨識用根的修行法門。
最後我們來做一個結語:如果有人教導修行人捨識用根,其實這樣的說法是不如理。也就是說,這種捨識用根的修行法門,其實是不如理作意的妄想,並不是真正的佛法。捨識用根,想想看你要怎麼能夠修行呢?因為根有六根,捨識用根的話,如果捨眼識改用眼根,沒有眼識的時候,眼根不能分別任何東西,如何能夠修行呢?那耳鼻舌身四根也都是一樣,如果把耳鼻舌身四個識捨了,那麼耳鼻舌身四根都沒有能聞、能嗅、能嚐、能觸的功能,這樣子跟屍體就沒有兩樣,你要怎麼來修行?如果把第七末那識也給捨了,那麼前六識就一起斷滅,這樣子就入了無餘涅槃;無餘涅槃當中沒有五陰身,也就是沒有三界身,你要怎麼來修行?修行人要怎麼樣來修行?就是必須要真心,也就是要有第八識如來藏,還有前七識的配合運作,然後六根六識互相配合,這樣才能修行,才能找到自心如來藏。所以說,捨識用根根本無法修行,以捨識用根來修行的說法,是不懂佛法的人所說的修行方法。「第五節、捨識用根之辨」到這裏就全部講完了。
接下來我們來講第五章的「第六節、宗通與胎昧」。我們先來解釋什麼叫作胎昧。胎昧就是說,一個人入胎以後出生,然後他就不知道過去世的事情,這樣的一個不明白,也就是不明白過去世的事情,這叫作胎昧;因為是入胎的原因所造成的結果,所以我們就叫它作胎昧。再來說,胎昧其實還有個名稱叫隔陰之迷。也就是說,一個人因為有如來藏的原因,所以當你死了以後,祂就會再去投胎;投胎以後,就產生了另外一個五陰身;也就是說,上輩子的五陰跟這輩子的五陰,因為不同的五陰,所以就產生了隔陰之迷。也就是說,不知道過去世的五陰到底做了什麼樣的事情,我們就叫它作胎昧,或者是隔陰之迷。
但是為什麼會有胎昧這樣的事情發生呢?因為一個人他進入了正死位以後,這個中陰身就開始成就了;中陰身開始成就以後,當他形成了中陰身完成的時候,也就是說具有微細物質的五根的時候,這時候你上一輩子的意識就會在中陰身上面現起,也就是說這時候你有個中陰身。但是中陰身他有具備了稍微的神通,所以他能看到他未來世有緣的父母,所以他就可以去找到他有緣的父母,然後投胎;當他投胎以後,因為上一輩子的意識是依據於上輩子的五陰而有,但是一個人入胎以後,他的五陰已經跟上輩子的五陰沒有關係了,所以他入胎以後中陰身就滅掉;因為中陰身滅掉的原因,所以本來還知道過去世的事情的這個中陰身,在這個情況下就滅掉了。所以說當一個人出生以後,他就不記得他過去世做什麼。當然或許有人他會稍微瞭解一下,他可能在夢中夢到了過去世什麼事情,或者是他突然間在某個情況下,看見了他過去世的所作所為,但是這不表示他沒有胎昧;要沒有胎昧的人,他一定是能夠完全了知他過去世的所作所為,才能說他沒有胎昧。所以,如果說他只是偶爾,能夠突然間看到過去世的事情,他仍然不能說沒有胎昧。所以,胎昧在一個沒有修行的凡夫當中,他是不可能沒有胎昧的;胎昧一定要經過修行,才能去把它滅除。
我們剛剛講說,胎昧是因為死了以後透過中陰身然後去投胎,所以有胎昧;但是有人說:「佛根本沒有講中陰身,中陰身是後來的人編造的。」但是我們來探討一下,其實 佛在很多地方都有講到中陰身。我們用簡單的其中的一個道理來說明,佛到底有沒有講中陰身。佛在講般涅槃的時候,祂有講現法般涅槃,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在這一輩子當中證得了阿羅漢果以後,他可以在死後就直接入無餘涅槃,這個叫作現法般涅槃。那再來說,佛說,除了現法般涅槃的四果阿羅漢以外,如果說你是證得頂級的三果人,也就是說你是三果人,那麼你就可以在中陰身的階段般涅槃,也就是中般涅槃。佛有講到中般涅槃,也就是說,如果中般涅槃不是在中陰身當中般涅槃,那你要說他在哪裏般涅槃呢?因為一個三果人他死了以後,如果他沒有在中陰身般涅槃,他一定會生到色界天去,在那邊般涅槃。所以我們說,佛講中般涅槃指的就是在中陰身的階段般涅槃。中陰身般涅槃 佛既然已經講了,表示 佛有講中陰身。對於中般涅槃的內涵不清楚,所以他會提出說「佛沒有講中陰身」;但是從 佛有講中般涅槃,我們就可以知道 佛也有講中陰身;因為中陰身就是頂級的三果人,在死後進入中陰階段的時候,在那個階段裏面般涅槃。當然中般涅槃又分為三個層次,我們就不在這裏作說明。
那接下來說,胎昧到底影不影響修行?我們先來說,如果是聲聞人,我們來看看說聲聞的初果,他證得初果以後,他沒辦法般涅槃;那麼最遲鈍的初果人,他人天七次往返以後般涅槃。你從這樣的道理來看就可以知道,初果人即使在人天七次往返,他每次投胎都有胎昧;但是你看,他修行的這個結果,都不會影響到他未來世的修行。所以從聲聞人來看,其實不管初果、二果、三果,都不會影響他的修行。所以才說,初果人經過人天七次往返,他能夠般涅槃。那二果人呢,他只要再來一次;那再來一次呢,事實上他還是有胎昧,但是他為什麼還能夠繼續修行,然後最後能夠般涅槃?就是因為胎昧不會影響修行。三果人叫不還果,你看他在人間修行成三果,他生到色界天去,然後在色界天般涅槃,表示這個三果修行的結果能帶到未來世去;雖然他在那個色界天,他仍然有隔陰之迷,但是仍然不會影響他的修行。
再來說,二乘人只要他不修學大乘法,他就一定有胎昧。因為即使你證得了阿羅漢,他雖然不再投胎,但是他如果迴小向大,然後往生以後,再回到人間的時候,他仍然有胎昧,他仍然不知道過去世。
那大乘菩薩仍然是會有胎昧的。但是大乘菩薩到底有哪些菩薩是還有胎昧的?我們來看看一個宗通的人,我們現在回到宗通,宗通就是最少要證得如來藏的人,才能說他是宗通;宗通我們在下一章裏面會作一個說明。也就是說,證得如來藏以後,三賢位的菩薩,還有初地、二地、三地的菩薩,這些都能夠叫作宗通;也就是說三賢位以上的菩薩到佛地,都是宗通的人,都可以稱作宗通者。但是哪些人可以去除胎昧呢?也就是一定要到三地滿心;一個人如果沒有修到三地滿心,他是不可能去除胎昧的。但是修到三地滿心,就能夠去除胎昧嗎?也不盡然,因為修到三地滿心以後,祂還要修四禪八定;修完四禪八定,還要修四無量心;修四無量心以後,祂還要修五神通,然後還要有三地滿心的無生法忍。也就是說,一個人,祂一定要有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三地滿心的無生法忍,因為這樣子的結果,祂才能產生意生身;因為有了意生身,祂在投胎的時候,這個意生身能夠離開這個胎位,然後在外面遊走;等到要出生的時侯,才回到胎中,然後出生。所以一個人,如果祂有意生身,有三地滿心以後的意生身,祂在入胎以後,祂就可以去除胎昧。所以宗通者,一定要在三地滿心以後,才不會有胎昧。
今天因為時間到了,我就講到這裏。第五章的「簡異辨邪」到這裏全部講完。在下一集當中,我們將要講「第六章、宗通與禪定」。
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5/1617-a05_080

三乘菩提之宗通與說通–第79集 捨識用根之辯(一)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教學節目。今天所要講的是「第五節、捨識用根之辨」。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一個題目呢?因為許多大師或者是法師,他在他的言論當中或者是他的著作當中,就教修行的人說要「捨識用根」,也就是說,他把捨識用根這樣的修行的法門來教導修行人;但是這樣的說法到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呢?我們在這一節當中,要來作出說明。
我們首先來看到底什麼是「識」,捨識用根到底指的是什麼識,那用根又是用什麼根,用什麼根來修行。我們通常講識——識陰有六個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樣的六個識。那這六個識到底在幹什麼?也就是說,眼識祂能夠分別色塵;耳識祂能分別聲塵;鼻識祂能分別香或者香塵,也就是說香臭都由鼻識來分別;舌識就是分別味道,也就是酸甜苦辣等等都是由舌識來分別;再來說身識,也就是說,你身上的觸覺、冷熱、痛覺這些都是由身識來分別;最後有個意識,也就是說,前面五識祂其實就是分別色、聲、香、味、觸這樣的一個粗相,但是意識能夠分別它的細相。也就是說,在色塵上面它有一些細微相,比如說長短方圓、遠近高低,這樣的細相其實是由意識來分別的。雖然說我們前面講識有八個識,但是在這些大師所說的捨識用根,其實不是要把意根給捨了,也不是要把第八識給捨了,而是他說要把前六識給捨了,所以識在這裏講的是只有六個識而已。
再來說根。根有六根,為什麼說它是根呢?因為它是識生起的所依,也就是說,六個識祂要生起來在三界中運作,那一定要有六根。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眼根,眼識就不可能出現;沒有耳根,耳識就不可能出現……乃至說如果沒有意根,意識也不可能出現了。所以我們就說,這個六根是六識的所依。所以說,眼根是因為眼識的所依,所以稱它作眼根。
但是根呢,它有扶塵根跟勝義根,扶塵根指的就是眼球、耳朵、鼻子、舌頭,還有你的色身,這個四大所造的色身,都是屬於扶塵根。但是只有扶塵根還是不能運作啊,識還是沒辦法出現,因為識是心,但是這個扶塵根還有六塵它是物質——就是說五塵是物質,第六塵它是法塵,五根它是物質,五塵也是物質,前五識祂是心,祂沒辦法接觸到物質,所以必須有個勝義根。也就是說,祂必須經由這個五根接觸以後,透過了神經系統,然後傳遞到大腦;然後到大腦裏面以後,如來藏才依據這樣的一個訊號,就是五根所接收的訊號傳遞到大腦以後,如來藏才根據這個訊號,變現了一個跟外面五塵一樣的五塵;這時候在勝義根裏面所出現的五塵,其實已經是如來藏所變現的心法了,所以六識生起的時候才可以來分別它。
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夠分別外面的五塵還有五塵上面的法塵,是因為有扶塵根還有勝義根的緣故;如果一個人只有扶塵根,那他的勝義根有故障或者是不完美,那麼他的相對的識就不能起來。譬如說有人車禍了,那車禍以後,事實上他的眼球還是好好的,但是他的大腦裏面因為受了傷,然後有積血,所以就壓迫到了勝義根掌管視覺的部分,這時候他還是看不見。也就是說,勝義根有故障,雖然扶塵根沒有問題,但是只要勝義根有故障,他就不能看見任何東西。同樣的,鼻、舌、身也都是一樣。
再來說,根還有個意根,但是意根到底指的是什麼,大家也許不太清楚,我在這裏舉一個例子。譬如說,你在走路當中,突然間會想起說:「唉呀,我剛剛家裏還在煮開水,我怎麼忘了把瓦斯關掉就跑出門了!」這樣突然間的一念是誰運作的?就是意根。也就是說你突然間沒有想這個事情的時候,突然間冒出那一念,這個就是意根。再來說,我們知道動物也是有生命的,我們說踢動物是不道德的行為,但是有些人的習氣就是這個樣子,他看到狗,他一定要踢牠一腳;明知道踢狗是不道德的行為,但是還是把腳伸出去,把牠踢一下,這個也是意根的習性。所以,意根在你的日常生活當中是可以觀察到的,但祂跟五根不太一樣,意根是心,五根是物質法;所以意識因為依於意根而出生,所以我們就把第七識當成是意根。
接下來說,我們已經知道什麼是識、什麼是根,識的功能、根的功能,那再來說到底要捨什麼識,要用什麼根。如果說一個人捨眼識,然後用眼根來修行,如果把眼識捨了,事實上你是無法分別任何東西的,那你要如何修行?同樣的,把耳識捨了,然後用耳根,鼻、舌、身也都是這樣子的時候,那麼把識捨了,你要如何修行?如果說我們把前五識捨了,那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譬如說,在二禪等至位的時候,把前五識都捨了,那就制心一處,也不思考任何問題,這樣子你如何去修行?所以把前五識捨了,是不能作任何的修行。如果說把五識捨了、把意識捨了,那又是什麼樣的境界呢?在佛法裏面如果把意識……就是前六識都不存在的情況下,總共有五種,也就是無心位,無心這個心指的就是前六識。
那無心位這五種到底是哪五種?第一種,譬如說你在睡覺眠熟的時候,不作夢的時候,前六識都不再現起,這是第一種的無心位。第二個悶絕,也就是說,如果你被人家打了一記悶棍,那麼你當場就因為太痛了,所以就昏倒了;這樣的昏倒以後,前六識都不再現起,所以這一種悶絕的狀態,也是屬於無心位的一種。再來說正死,正死就是當一個人死了以後,如來藏離開了色身,那離開了色身,我們就說它叫正死;這一段時間在中陰身還沒有完全成形的時候,也就是說,你在死亡以後中陰身還沒有現起,六個識還沒有出現的情況下的這一段空窗期,我們就說它是無心位。再來說無想定,無想定就是證得四禪的人,他因為有邪見,他認為有知就不叫涅槃,因為有這樣的邪見,他就把前六識滅掉了,把前六識滅掉了,就進入無想定當中;也就是說,他把六識滅掉了,因為把六識滅了,所以我們就說無想定是屬於無心位。那接下來滅盡定,也就是說,一個人證得四禪八定以後,他知道覺知心是虛妄的,因為知道覺知心是虛妄的,所以他就把覺知心滅掉了,然後就進入滅盡定當中;在滅盡定當中,六個識全部都不現起。所以這五種無心位,它是屬於把六個識都捨了的狀態。
但是無心位還有另一種說法。五種無心位,第一種我們剛剛講過的眠熟,第二種是悶絕,再來是無想定、無想天、滅盡定。無想天就是說,你在人間證得無想定以後,那你往生了以後,你就生到無想天去,所以你在無想天也是六個識都不現起。但是悶絕呢,在悶絕包括了什麼?就是你被人家打了一記悶棍,這個情況,還包括什麼?包括正死位,也就是我們剛剛講的,前面講的那一種五種無心位裏面的正死位;還有包括什麼?包括說中陰身投胎到母胎以後,在六個識還沒有現起之前的那一段時間,也都歸在悶絕裏面。所以無心位有兩種說法。
我們再回到剛剛說,如果把六個識都捨了,其實就是只有這五種無心位。那把意識都捨了,把六識都捨了,到底能不能證得三乘菩提呢?因為我們學佛修行,就是要證三乘菩提,如果說把六個識都捨了,只能用六根來修行,我們來探討,這樣子的修行法門到底能不能證得三乘菩提。我們都知道菩提有三種:聲聞、緣覺跟佛菩提。
緣覺菩提要怎麼樣來修證?緣覺菩提第一個階段就是要去利用十因緣法的逆觀、順觀來斷我見。譬如說,一個人觀察:為什麼我有老死憂悲苦惱呢?是因為我出生了這個色身;如果我不出生這個色身五陰,那我怎麼會有老死憂悲苦惱呢?那我為什麼出生了這個五陰身呢?因為我過去造作了善惡業,那善惡業的種子它儲藏在如來藏當中,緣熟了它就出生了;因為我造作了後有,所以我才有五陰,在未來世中才有五陰出生。那再來說,我為什麼會造作善惡業?因為我對三界有愛,我對於三界中有執取,我有三界當中的煩惱,所以我因為對三界有所執著;我對三界有所執著,是因為我對三界有愛,我如果對三界無所愛,我怎麼會去執著三界呢?為什麼會有愛呢?因為我有覺受,因為三界的這樣的環境讓我產生了苦、樂、捨這三種覺受,因為有這三種覺受,所以我產生了喜愛。為什麼會有覺受呢?因為有觸,因為你去觸到了三界法。有觸是因為有六入,因為你有六根去接觸六塵,所以有六入。為什麼會有六入?因為有名色,也就是說你有五陰;如果你沒有五陰,你就不會有六入了。但是名色從哪裏來?因為有第八識;因為有第八識,所以才出生名色,如果沒有第八識,就不可能出生名色;識是名色的本源。這樣子逆推以後再順觀一次,那麼你就可以斷除我見。也就是說,五陰這樣的名色,其實就是依於如來藏而有,也就是第八識。有五陰虛妄這樣的見解,你就滅掉了我見。也就是說,從十因緣法中的順觀、逆觀,你就可以斷除我見。那斷我執當然還要靠十二因緣的順觀、逆觀,才能斷除我執,這一部分我在這裏就不作說明。
從剛剛我講述的這樣一個過程,你就可以知道,要修證緣覺菩提,你一定要去觀察十因緣跟十二因緣。那觀察十因緣、十二因緣,如果沒有六個識還有意根的運作,你如何能有剛剛這樣的見解,然後從這樣的見解當中來斷除我見?所以說,如果捨識用根,第一個,緣覺菩提是不可能修證的。
接下來說聲聞菩提。如果說捨識用根,那能不能去證得聲聞菩提?聲聞菩提要怎麼修證?第一個要斷我見。斷我見就是要去觀察五陰的虛妄,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去觀察五陰都是因緣所生。也就是說,五陰當中沒有一陰是常住不滅的法。這樣如實去觀察,如實去聽聞,去思惟,然後去觀行,然後去證得五陰都是虛妄法。要這樣子的修證,當然需要六個識;你要去觀察五陰虛妄,要去思惟五陰虛妄,如果沒有六個識,你如何能做這樣的修證呢?所以說,聲聞菩提的修證,也是一定要有六個識;配合六個識,配合——六根配合六識,然後真妄和合運作,才能證得聲聞菩提。
再來說大乘菩提的修證。大乘菩提的修證,第一個你要知道五陰是虛妄的,也就是說,你要先證得聲聞菩提當中所謂斷我見的修證;斷了我見以後還不行,還要去找到大乘菩提的根本,也就是如來藏。如果說一個人捨識然後用根,那你如何去斷我見呢?你要如何去找如來藏呢?你曾經看過一個人,他沒有意識,他可以找到任何東西嗎?沒有!你的鑰匙掉了,你一定要有意識;你要有意識你才能站起來跑,然後你才能去走動,然後找到鑰匙。同樣的,修學大乘菩提要找如來藏,你仍然需要用六根配合六識,然後去參禪、思惟,然後找到如來藏。
所以,我們從剛剛這樣子看來你就知道,三乘菩提的修證都一定要有六個識才能配合運作;所以捨識用根這樣的一個修行法門,在三乘菩提當中,沒有一種菩提是可以來修證的。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捨識用根。有一種人,他因為不知道到底識跟根的功能差別,差在哪裏;他把識與根混在一起談了,以為說一念不生不打妄想,就是捨識用根了。
譬如台灣就有人這樣子說:【「捨識用根」是說修行人要單純一點,當六根接觸到六境,看到什麼、聽到什麼……的時候,沒有需要,不要起心動念而妄生分別、虛生執著。讓自己單純一點,如此心境就平靜,修持任何法門都容易相應。】
我們來看看,他這樣的說法到底對不對呢?他這樣的說法,譬如說「當六根接觸到六境,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其實六根接觸到六境,並沒有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因為六根只接觸到六境,你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是因為有六個識的緣故;所以這時候一定要有六個識出現,你才能說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所以在這種狀態下,他的識是沒有捨的;表示說他所謂的捨識用根,其實是後面所講的「沒有需要,不要起心動念」,也就是六個識都是生起的狀態下,他叫你不要起心動念而妄生分別、產生執著,讓自己單純一點。所以,其實他所謂的捨識用根,其實只是想要讓自己進入一念不生的狀態;因為不要起心動念,就是要讓自己進入一念不生。但是想想看,如果捨識用根講的是一念不生,那麼從剛剛講我們三乘菩提要怎麼來修證的方法來看,你不要思惟、不要執著、不要妄生分別,那你如何去修證三乘菩提呢?所以,一念不生,所謂他所說的捨識用根是一念不生,也是不可能證得三乘菩提的任何一種菩提。
接下來,大陸也有人這樣子說:【說什麼叫作離心意識參?我們先來把心意識的涵義弄清楚:「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同是一心,而有三名,作用不同,故名心意識。」】
我們先來講這一段。它其實這一段很長,我們等一下再來講第二段,我們先把第一段講完。他說什麼叫離心意識參,他說的離心意識參,他說「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同是一心,而有三名」,其實所謂的「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其實是三種不同的識;他把離心意識參指的都是意識,把祂混到大乘佛法裏面的所謂的「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這個第八識、第七識跟第六識上面,其實他是誤解了大乘佛法,所以才有這樣的說法。
因為這一段要作比較長的說明,我們因為時間已經到了,所以我就暫時講到這裏。在下一集中我們再來說明什麼叫作「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它的內涵是什麼,我們在下一集當中再來作說明。
今天就講到這裏,謝謝各位收看!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5/1659-a05_079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三乘菩提之宗通與說通–第78集 大乘佛法之精神以如來藏為根本(六)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教學節目。上一集已經講完《般若經》是以如來藏為根本,接下來要講唯識。
唯識這個識指的是八個識,但是前面七個識都是依於第八識如來藏而出生,所以說唯識還是以如來藏為根本。大家如果聽到唯識這樣的一個名詞,就會想到「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在前面幾集當中,我們已經對於「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已經作了一個詳細的說明,我在這裏就不再詳細的解說。
接下來我們來看,就有人講說:「你們講說唯識指的是八個識,但是有人講說識有十個識啊,你們怎麼只講八個識?」但是如果說識有十個識,那到底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我們來看看《大乘入楞伽經》卷一,佛說:「大慧!識廣說有八。」(《大乘入楞伽經》卷一)也就是說,不管你怎麼說,最廣的說法就是只有八個識,所以不會有十個識。但是,說有十個識的人他說:第八識叫阿賴耶識、第九識叫異熟識、第十識叫無垢識,所以總共有十個識。但是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其實都是第八識,祂只是因為第八識有阿賴耶性,所以叫阿賴耶識;因為第八識有異熟性,所以我們就稱祂叫異熟識;因為阿賴耶性、異熟性都被滅掉了,已經沒有染污了,所以我們就說第八識叫無垢識,也就是成佛的時候第八識就叫作無垢識。所以不會有十個識。
那我們來說明,到底什麼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因為祂有阿賴耶性,那什麼是阿賴耶性?阿賴耶性就是祂第八識有能藏、所藏的體性,意根有我愛執藏的體性,所以這三個加起來就叫作阿賴耶性。那麼什麼叫能藏?能藏就是因為意根有無明,因為有無明所以造作善惡業,第八識能夠把意根所造作的善惡業的種子藏起來,藏在第八識裏面,所以祂有能藏、所藏。再來說意根有我愛執藏,因為意根祂有無明,所以祂把第八識當成是祂的,所以祂對於第八識的功能體性祂就很喜歡,所以叫作我愛執藏。這三個阿賴耶性,當他把它滅掉以後,也就是滅掉意根的無明以後,第七識意根就不會再我愛執藏;因為祂已經知道祂是依於第八識而有,第八識不是祂所生,也不是祂所擁有,所以祂我愛執藏的體性就消失了;因為這個體性消失了,所以第八識就沒有能藏、所藏的這個性,也就是說,這個能藏、所藏的性就不見了,這樣子我們就不能叫祂作阿賴耶識。譬如說一個人他當經理,他退休以後他就不再當經理,你不能說他是經理;就如同阿賴耶識一樣,祂已經沒有阿賴耶性了,你就不能說祂叫阿賴耶識。那因為第八識還有個性叫作異熟性,所以我們在滅掉阿賴耶性以後,就把第八識改成異熟識。
那在改成異熟識之前,我們來看看,到底阿賴耶識是哪些人的第八識可以稱作阿賴耶識?有阿賴耶性的,包括了二乘人的初果、二果、三果人,也就是說,沒有修行的凡夫眾生,他的第八識都叫作阿賴耶識;有修行的如果你是修學二乘的人,他的第八識除了阿羅漢以外,統統稱作阿賴耶識。那阿羅漢呢,他因為已經滅掉了阿賴耶性,所以他的第八識不能稱作阿賴耶識。再來說,如果修學大乘佛法的菩薩他的第八識,除了八地以上的菩薩以外——八地以上的菩薩祂的第八識就不能稱作阿賴耶識,祂能稱作異熟識——八地以下的菩薩的第八識都稱作阿賴耶識。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七地以下的菩薩還有三果以下的菩薩以及凡夫眾生的第八識,都叫作阿賴耶識。
接下來說什麼叫異熟識。異熟識就是有異熟性,因為這個識裏面含有異熟性。那異熟性指的是什麼?也就是說它有三種:第一個叫異時而熟,第二個叫異類而熟,再來叫變異而熟。異時而熟的意思就是說,當一個眾生他造作了善惡業的時候,他並不是在造作善惡業的當下他就受報,而是他在以後——不管是這一世的後面還是說在未來世中受報;因為造作了善惡業種子,他在未來當中受報,所以叫異時而熟。再來說異類而熟,異類而熟就是說,當一個人造作善惡業的時候,譬如說這一輩子當人,然後造作了善惡業,但是他下輩子可能生到天或者是三惡道裏面,他所出生的五陰並不是人,所以說他是異類而熟。再來說變異而熟,變異而熟當然不是指純粹只有一種,也就是說我們只講其中的一種,也就是說如來藏所含藏的所知障的無明種子,它還是不斷的在變異當中,還有祂的業種也不斷的在變異,所以我們說如來藏祂有異熟性。這三種異熟性包括從凡夫——只要不是佛都含藏了異熟,八地以上的菩薩只有所知障無明的種子在變異;八地以下的菩薩,他還有異時而熟、異類而熟。
再來講無垢識。無垢識就是已經把阿賴耶識、異熟識滅掉,也就是純淨沒有染污的心體,也就是如來藏。無垢識就是如來藏,無垢識也就是佛的法身,那阿賴耶識就是法身。
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瞭解到,其實不管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祂的心體都是如來藏;所以只有第八識,沒有第九識、第十識,第九識、第十識只是方便而說。如果你說第九識,那就第八識滅掉以後就沒有第八識,那加一加還是只有八個識。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一下,阿賴耶識與如來藏到底是什麼關係,為什麼說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呢?我們來看《入楞伽經》卷七裏面說:「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入楞伽經》卷七)佛這樣說,說阿賴耶識祂就是如來藏。那為什麼說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因為以如來藏為心體,然後因為祂所出生的七識祂有無明,所以如來藏這個心體就與無明七識一起共同運作,我們就稱這個第八識叫作阿賴耶識。也就是說,如來藏其實就是阿賴耶識的心體。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為什麼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的心體呢?在《佛說不增不減經》卷一裏面講:「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佛說不增不減經》卷一)也就是說,一切眾生包括佛的法身都是如來藏。再來說,為什麼叫第一義諦即是眾生界?因為一切眾生都從如來藏中出生。為什麼叫第一義?因為沒有再一個法可以出生如來藏,所以祂叫第一義。也就是說,眾生的根源就是如來藏,如來藏本來就常住不滅,祂不是任何一法所出生,所以叫第一義諦。所以說,第一義諦即是眾生界,眾生界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一個問題:阿賴耶識到底是不是可以滅的?有些人就提出了一個看法說:在《大乘百法明門論解》裏面,窺基大師說「前九十四種是生滅之法,皆有造作,故屬有為」。(《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卷二)他提出了這樣的一個 窺基大師的說法,說前九十四法——前九十四法包括心王八個法、心所有法五十一個法,這樣就五十九個法;色法有十一個,就七十個法;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個,那就總共九十四個法——窺基大師在《百法明門論解》裏面說,前九十四法乃生滅之法,那就包括阿賴耶識了。也就是說,提出說阿賴耶識可滅的人認為說,窺基大師已經講說阿賴耶識是可滅的,所以阿賴耶識並非不生不滅之法。但是,其實 窺基大師不是這個意思。窺基大師在卷二裏面,同時在前面有說:「言無為者,是前四位真實之性,故云識實性也。……識是其體,是故總云識實性也。」(《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卷二)也就說,前九十四位是生滅之法,這是 窺基大師說的,但是祂已經講說這無為有六法,所以才叫百法;說無為是前四位的真實之性,也就是說,六種無為法是前四位所顯現出來的性,也就是說,這無為它是以識為體;既然無為是以識為體,如果說前九十四法是生滅法,那阿賴耶識變成可滅;阿賴耶識可滅,那無為法也就不存在了,所以 窺基大師不是這個意思。
我們來看看:什麼叫作可滅之法?為什麼阿賴耶識說是可滅?但是事實上祂不是滅掉心體,我們來看看《成唯識論》卷三怎麼說。《成唯識論》卷三說:「緣此識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斯永捨阿賴耶名,故說不成阿賴耶識,此亦說彼名阿羅漢。」(《成唯識論》卷三)這裏在講的是第七識。我們剛剛講阿賴耶性就是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但是,阿賴耶識為什麼有能藏、所藏之性?其實來自於第七識的我愛執藏。第七識的我愛執藏只要把它滅掉以後,也就是說經文所說的「不復執藏為自內我」,這樣子一滅掉以後,這阿賴耶性就滅了;因為滅掉了第七識的我愛執藏,第八識的能藏、所藏就沒有業種可藏,也就是把阿賴耶性滅掉了;因為這樣子的原因,所以說「由斯永捨阿賴耶名」。也就是說,因為把阿賴耶性滅掉了,所以把阿賴耶的名就滅掉了,所以你就沒辦法說第八識叫作阿賴耶識;那滅掉第七識的我愛執藏的人,也可以說他叫作阿羅漢。《成唯識論》這一個意思就是說,阿賴耶識只是因為阿賴耶性滅掉而已,因為沒有阿賴耶性,所以就不能取名為阿賴耶識。
接下來說,《大乘起信論》卷一也這樣子說:「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大乘起信論》卷一)什麼叫心相?心相就是說心運行的法相,或者說第八識種子流注的變異相,這些都叫心相。我們來看看,其實主要就是阿賴耶性,阿賴耶性運行的法相。因為有阿賴耶性,所以第八識有能藏、所藏,這樣的心相就是第八識的心相;那還有第七識流注出來,在三界中運作,這樣的第七識的生滅相也叫作心相。我們要滅掉的是心相,而不是滅掉心體,所以《大乘起信論》才講說,「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因此說阿賴耶識可滅,其實只是滅掉祂的心相,並不是滅掉心體。
接下來又說:【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若水滅者,則風相斷絕無所依止。以水不滅,風相相續,唯風滅故動相隨滅,非是水滅。無明亦爾,依心體而動,若心體滅,則眾生斷絕無所依止。】(《大乘起信論》)接下來又作一個譬喻說:風因為依於水而有動相,也就說,我們所看到的海浪,是因為水有風,因為有風,所以才產生水的波浪;也就是說,水的波浪就是風的動相。如果說你把水滅了,那風相就不見了,因為沒有波浪,所以風就無所依止;因為水不滅的緣故,那風相才可以相續啊,因為它可以不斷的出生海浪,這個海浪就是風相。所以我們要說,水的動相你要讓它平靜無波,那就是只要把風相滅了就可以了,而不是說去把水滅掉。那無明也是這個樣子,意根的無明祂是依於心體而有動;所以我們如果說把心體滅了,那麼眾生的五陰就斷絕了,祂就不再能夠出生。也就是說,你死了為什麼不會斷滅?是因為有個如來藏,有如來藏心體讓眾生有所依止,所以你的五陰才可以不斷的在三界中出生。所以說,我們滅是滅掉阿賴耶性,而不是滅掉如來藏這樣的心體。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說《入楞伽經》卷二裏面,佛說:「大慧!若阿梨耶識滅者,此不異外道斷見戲論。」(《入楞伽經》卷二)佛在《楞伽經》裏面就講了說:如果有人說阿賴耶識是可以滅的,有這樣說法的人,他就是跟外道的斷見戲論沒有兩樣。為什麼這樣子說呢?因為阿賴耶識是常住不滅,祂是眾生繼續出生在三界中的所依;如果阿賴耶識滅掉,那麼眾生死了以後就從此不可能在三界中出現;所以一個人死了以後,他的阿賴耶識是不會滅的。從 佛的這一句話我們就可以知道,阿賴耶識其實是不可滅的;堅持阿賴耶識是可滅的人,他就是外道的斷見論。
最後回到我們的主題:「大乘佛法的精髓以如來藏為根本——唯一佛乘」。因為三乘菩提都是因為有如來藏才能建立,所以我們就說祂是唯一佛乘;如果沒有如來藏,那三乘菩提全部是戲論了。這個我在前面已經說了,因為有如來藏——學佛要怎麼樣才有意義?因為有如來藏,所以你才能夠成佛;因為有如來藏,你才可以延續到下輩子。如果一個人沒有未來世,那麼你學佛就沒有意義了,有未來世是因為有如來藏的關係;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如來藏,學佛才有意義。最後還有一個條件就是,因果一定要真實存在,因果要存在當然要有如來藏;如果沒有如來藏,你的所造的善惡業因,你要存在哪裏?既然造善惡業有個儲藏所存的地方,當然一定要有個如來藏,祂才能存嘛!前七識都是生滅變異的心,祂是不可能去儲存善惡業的種子。所以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瞭解到,三乘菩提都是因為有如來藏,所以我們才說唯一佛乘。
再接下來說,既然有如來藏,我們當然要證得如來藏,沒有證得如來藏的人,其實他是沒辦法真正了知大乘佛法。因為能夠證得如來藏,就如同說一個人他沒有吃過蘋果——如果說吃過蘋果的人,你不用跟他講說蘋果是什麼滋味,他一聽就能夠瞭解;但是沒有吃過蘋果的人,不管你怎麼描述,他都不能知道蘋果是什麼的滋味。所以一定要證得如來藏,才能真正了知大乘佛法,不管你在經論上如何的讀,三乘經典不管你怎麼讀,如果你沒有證得如來藏,你仍然只是知道祂的一個表相的意涵而已。
最後我們要說的是,「第五章第四節、大乘佛法的精髓以如來藏為根本——唯一佛乘」到這裏已經全部講完;在下一節當中我們要講「第五節、捨識用根之辨」。到底捨什麼識,用什麼根?捨識用根能不能作為修行的法門呢?我們在下一節當中,會作詳細的說明。
今天就講到這裏為止。謝謝各位收看!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5/1577-a05_078

三乘菩提之宗通與說通–第77集 大乘佛法之精神以如來藏為根本(五)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在上一集中我們已經講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樣的道理。各位聽完以後,一定會覺得:我明明可以看見海水、海浪這樣的關係,那為什麼我沒辦法知道如來藏與五陰的關係呢?因為你沒有證得如來藏。
你能夠很清楚看見海水與海浪的關係,是因為你看見了海水;你不瞭解五陰與如來藏的關係,因為你只看到了五陰,你沒有證得如來藏,所以你被五陰所遮蓋;所以為什麼叫五陰,因為它會遮蓋了實相。也就是說,五陰有個真實相,因為它會遮蓋了真實相,所以才叫作陰。所以這五種陰它會遮蓋你,沒辦法去看見如來藏到底是什麼。所以我們可以說它是五蘊,五蘊指的就是聚集而成,指的就是無常;因為為了要表明五蘊是無常,所以用五蘊來說明,也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的聚合,用五蘊來說。但是,我們如果用實相的道理來看,因為這五蘊會遮蓋你看見生命的實相,所以我們才叫作陰。這樣子非一非異的道理,你已經知道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下一段:「舍利子!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到底在講什麼呢?明明是諸法空相,但是為什麼不生不滅呢?很多人就看到諸法空相,就又用「緣起性空」來說了,但是緣起性空怎麼可以說不生不滅呢?緣起性空就是因緣和合,因緣和合所以緣滅那就終歸於空;但是因緣和合它就生了,因為生有個名稱,叫作因緣和合。所以只要你講緣起性空,一定有生,但是終歸於空,一定是滅,所以你不能說緣起性空就是不生不滅。
不生不滅在講什麼?就是從來沒有生過,既然從來沒有生過,就一定不會有滅。但是這個不生不滅,它只是一個現象,也就是說,一個東西它在表達這個東西的現象的時候,一定要有個本體;講不生,一定要有個東西不生,講不滅,一定要有個東西不滅;如果都沒有東西,你如何說這個東西不生不滅呢?譬如說你講「髒了」,一定要有個標的,手髒了或者是什麼東西髒了,這個髒才能成立。也就是說,這樣的一個形容詞,這個一個現象——髒這個現象,一定要依附有個本體,這個本體一定要存在,這個髒才能成立。所以同樣的道理,不生不滅這只是一個現象,這個現象同樣要依於有個不生不滅的本體,也就是如來藏,這裏講的絕對不是緣起性空。
那「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同樣都是在講如來藏的體性,所以 龍樹菩薩就提出了一個,依於如來藏提出了:「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不生不滅」已經講了。因為如來藏從來沒有生過,因為本來常住,眾生都有如來藏,在你還沒有出生之前,如來藏就存在了,所以說祂無生;當你死了,祂也沒死,祂又到未來世去,所以從來沒有滅過。
再來說「不常亦不斷」。因為如來藏雖然常住,祂因為受到六識的熏習污染,所以祂含藏了業種,這些業種它會產生變化,但是這些業種,因會產生變化,所以你不能說祂是常。也就是說,如來藏的本體裏面有業種的原因,所以你不能說祂是常;但是也不能說祂會斷滅,因為如來藏常住,祂是不可斷滅的,既然是不生不滅,怎麼可以說祂是斷呢?所以如來藏就有這樣的中道性。
「不一亦不異」前面已經講過了,那「不來不去」。既然如來藏沒有所謂的來,雖然你說:「祂有投胎,祂一下子來欲界,一下子又跑到色界去,一下子跑到地獄,明明有來去,你為什麼說祂不去?」不是這樣子,因為每個人都在如來藏中過活,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你看起來說「我有投胎到哪裏」,那事實上不是投胎,你所看到的好像是投胎,其實不是;因為你都在如來藏的當中在生滅變化,所以如來藏沒有所謂說跑到三界中的哪一個地方去,所以沒有所謂來去,因為沒有生滅。那你又在如來藏中存活,既然我的五陰都在如來藏裏面變化,哪有來去!
所以在中道裏面講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如果不依如來藏來說,這個不生亦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都絕對沒有辦法講得通。緣起性空是沒辦法解釋這一段的,所以才有人講,「空是在講性空唯名」,因為沒有這個東西,世間法上找不到這個東西,它只是一個名稱而已。性空唯名就是說,它只是一個名稱,沒有這個東西。事實上不是沒有這個東西,性空唯名我們等一下再來說。
接下來我們來講下一段:【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一段到底在講什麼?各位看看,「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就是如來藏裏面沒有五陰。再來講,說無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說沒有五陰這樣的境界;雖然五陰是在如來藏中存活,但是祂從來沒有受想行識這樣的境界出現,也沒有眼耳鼻舌身,乃至說沒有老死,亦無老死盡,也就是沒有五陰十八界這樣的境界;也沒有四聖諦,也沒有智慧這樣的一個境界,也從來沒有得到任何一法。這樣說來,就是在講什麼?無餘涅槃的境界。也就是說,阿羅漢把五陰十八界滅掉,是不是就是這個境界呢?無色受想行識,因為把五陰十八界滅掉了,所以無眼耳鼻舌身意,乃至阿羅漢把智慧都滅了。阿羅漢證得十智,所以說阿羅漢要怎麼樣?灰身泯智,五陰就是他的身,那把他所證得的智慧全部滅除;所以我們說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其實就是灰身泯智。所以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來,其實這一段話是在講如來藏的自住境界,也就是無餘涅槃這個境界。阿羅漢因為把五陰十八界全部滅掉,把他的智慧滅掉以後,就進入了無餘涅槃,所以這一段話在講的,就是無餘涅槃的境界。
有些人就講說它是性空唯名,為什麼要講性空唯名?因為都沒有嘛,五陰十八界全部都沒有了,所以他難以想像,所以他就說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如果一切法都是性空唯名,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實際,那學佛就變成戲論。也就是說,如果性空唯名這樣的說法能夠成立的話,那學佛就變成戲論了,也就是《心經》裏面講的空變成是戲論了。所以,性空唯名這樣的說法,其實是錯誤的。
接下來我們來講,既然講「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一切都是空,但是真的都沒有嗎?我們來看看 龍樹菩薩怎麼說:「究竟道者,所謂諸法實相」,叫作「畢竟空」。龍樹菩薩講的畢竟空,有人就說它叫性空唯名,實際上不是;龍樹菩薩講的畢竟空,其實是在講諸法的實相。
什麼是諸法的實相?諸法就是五陰十八界,五陰十八界的真實相是什麼?就是從無餘涅槃這樣的境界出現的。無餘涅槃的真實相是什麼?就是畢竟空。所以諸法的實相是什麼?祂當然是畢竟空,因為一切法都從如來藏來。大家因為不知道有個如來藏,以為這個世間法都是真實的,所以他只知道緣起性空,因為他在世間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因緣生、因緣滅,也就是沒有一法不會壞滅。但是從證得如來藏的菩薩的觀點來看,一切法都從如來藏中出生,所以他就看見了諸法的實相;所以證得如來藏的人,他說一切法都是不生不滅,因為一切法都匯歸於如來藏,因為如來藏從來沒有出生,也從來沒有滅。
想想看,你的五陰如果說滅了就沒有了,你要說滅就表示滅了以後沒有了,但是你的五陰為什麼又能出生呢?你在未來世當中是不是又出生了五陰?如果說它是滅了,那你如何在未來世當中又出生呢?所以表示你的五陰是沒有滅的,如果你的五陰是滅了,那未來世不應當再出生五陰。所以說,對於證得如來藏的人,他知道五陰的真實相,所以他對於五陰的看法,就是不生不滅。因為有個如來藏,所以你的五陰才可以不斷的在六道當中,不斷的出生五陰而不會斷滅,這就是諸法的實相。但是說祂畢竟空,是因為祂沒有五陰十八界的境界,祂從來沒有在六塵萬法上起分別;不管你的智慧有多高,在世間法上的智慧有多高,你證得什麼樣的智慧,祂都一律不會去得到這樣的法,所以說無一法可得,叫作畢竟空。但是畢竟空指的就是如來藏的實體,所以說祂叫作諸法的實相。
再來說,【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想想看這一段話在講什麼?
因為有這樣的一個無所得的如來藏,所以菩薩就依於這樣的一個波羅蜜多,也就是說,因為你證得了這一個無所得的心,你就有了般若;也就是說,當你有了般若,你才可以度到彼岸,你依於這個度到彼岸。因為彼岸從來無有罣礙,那心無罣礙,當你轉依如來藏,知道如來藏的體性以後,你也開始無所罣礙;因為無有罣礙的緣故,你當然沒有恐怖。所以你對於世間五陰的執著,就叫作顛倒夢想;你開始遠離了對世間五陰的執著,所以你就可以究竟涅槃。涅槃就是圓滿而寂靜的意思,也就是說你開始不會起煩惱了,你把煩惱都滅掉了,所以祂叫圓滿而寂靜。接下來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說,你一定要有般若,依於這樣的般若,你最後成佛了。所以,一個人一定要證得如來藏,他才能夠成佛,沒有證得如來藏,就沒有般若;所以如果說一個人想成佛,他一定要證得如來藏。
把《心經》講完了以後,我們都知道《心經》是在依如來藏而說,但是就有人主張說:不必證得如來藏亦可契會甚深般若。我們來看看這樣子的主張到底對不對。
我們先來說,到底什麼是般若。般若其實指的是智慧,如果從中文翻譯來講,你是很難看出來到底為什麼般若會翻成智慧。在世間人來看,所謂的智慧是什麼?就是你很會讀書,你對於物理、數學你可以很容易地去理解,數學你很容易去演算它,這個物理你很容易去理解,我們就說這個人是有智慧的。所以我們講這個人有智慧,其實主要在什麼?就是他很會讀書,很會讀書,這個人就是有智慧的人;所以世間人在看的,就是他讀到博士,就很有智慧。當然也有很多人不以為然,說:「我雖然書沒讀什麼,但是我在世間法上處理的智慧也很高啊,我世間法可以處理得很好,所以也很有智慧。」所以也有IQ也有EQ。但是這樣的智慧都不是我們在佛法講的智慧。
為什麼不直接說般若就是智慧?為什麼要把它翻成般若?因為般若沒辦法完全把它翻成智慧,如果要翻成智慧,還要加上「實相的智慧」,也就是說你必須有生命實相的智慧,也就是說,你必須證得如來藏的人,才有這樣的智慧。如果沒有證得如來藏,你就生不起這樣的智慧;因為你沒有證得如來藏,你不能解脫,你不能滅苦,不能滅苦怎麼說有智慧呢?因為般若可以滅苦,所以一定是說,你可以得到解脫,有解脫的果德,所以你才能說你有般若。
但是般若有好幾個層次。譬如說,剛證得如來藏的人,他有總相智;繼續修行以後,又有別相智。那什麼是總相智,什麼是別相智呢?我們來說什麼是總相,我舉一個世間法的例子:譬如說你看到了顏色,顏色有青黃赤白,黃色是一種總相;鵝黃色、淡黃色等等,這些把它分門別類開來的,就叫別相。也就是總相是黃,但是在這個黃上面,還分成好幾個類別,所以就有總相跟別相的分別。同樣的,當你找到了如來藏以後,你可以看見如來藏的種種體性,這時候你先有了總相,然後再去觀察。我打個比方,當你看見一部車子的時候,其實你看到的是車子的外觀,所以你有看到了車子的總相;但是你跑到車子的裏面去,你就可以看到車子的種種裏面的,譬如說有音響、有方向盤等等,你就有這個車子的別相的觀察。同樣的,如來藏——當你證得如來藏以後,你就可以對於如來藏的種種體性去詳細觀察,然後因為這樣的觀察,而產生了智慧;所以一個人當他證得了總相以後,他就開始熏習了別相的智慧。
但是有了別相的智慧還是不夠,因為如來藏含藏了一切三界法的種子,所以你就要開始去瞭解這些三界法的種子,到底跟如來藏是什麼樣的關係。為什麼我在三界中為什麼會投出了這樣的一個形像呢?我為什麼會墮到地獄裏面去呢?我為什麼會生到天界呢?我為什麼會在六道輪迴裏面呢?所以你就依於這樣的瞭解,去改變如來藏的種子;但是你要改變如來藏的種子,你就是必須去瞭解「我這些種子,到底我怎麼樣能夠讓它投出來呢如我所願?」這樣子你才說你有種子的智慧。
但是只有種子的智慧還不夠,我們瞭解了這些種子的時候,還要瞭解到究竟;也就是說,有了種子的智慧,還要有一切種智的智慧。也就是說,對於如來藏裏面所含藏的一切種子,你要究竟了知,如果你不究竟了知,你就不能說你是成佛;因為佛沒有無明,只要你對裏面的種子有所不知,你就不是佛。
所以我們從這裏就可以知道,般若函蓋了三個層次:第一個就是總相智跟別相智;第二個就是道種智,也就是初地菩薩到等覺位的道種智,其實也函蓋般若當中;那再來說,佛就是一切種智。所以,如果一個人沒有證得如來藏,他說可以契會甚深般若,這是不可能的;因為般若必須從如來藏來,所以沒有證得如來藏,都沒有般若了,怎麼可能說可以契會甚深般若?甚深般若一定最少也要到地上菩薩,才有可能契會。所以這樣的主張其實是不對的,因為他沒有證得如來藏,所以提出這樣的主張。
今天因為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裏。謝謝各位收看!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5/1576-a05_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