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70集 真佛子與四依(下)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70集「真佛子與四依」。

在上一集當中,我們講到四依當中的依法不依人,但是在依法不依人的前提之下,還是必須要能夠有一位真的善知識來領導,你才能夠知道什麼樣的法是可以依止的;如果遇到的不是真的善知識,那麼你的依法不依人就會產生錯謬。

在這一集,我們繼續來說「第二、依義不依語」:佛法修證當中,有文字般若以及實義般若,在聞思修學的過程當中,就是要由文字般若來轉入實義般若的思惟,才能夠正進修慧;文字般若是屬於一再熏習的聞慧,但是只有聞慧,沒有思惟、沒有去瞭解到文字般若背後的實義,一樣是沒有辦法增上熏修的;所以,四加行當中,要學四加行要先學四尋思觀,從名、名義、名義的自性、名義自性的差別當中去瞭解法的實義。當你相應到你真正的觀行,是在實義當中去觀行的時候,那麼就是能夠幫助由文字般若進入了實義般若的智慧。善友、經典都是修證的助緣,必須通過他們才能夠有正確的方向。從佛世到現在兩千五百多年,正法得以繼續傳承,就是因為有經典、有善知識——依於善知識對於經典當中法的思惟與領受不斷地傳承下來——所以文字般若是很重要的。

可是在讀經典或者讀菩薩的論、註,很重要的就是還是要能夠「依義不依語」。佛世的時候在祂身邊的弟子,有些都是屬於婆羅門種姓,或者是剎帝利種姓,他們是屬於雅利安族的比丘,他們認為雅利安語是比較高貴的善語,所以就希望把佛法一律雅語化;但是 釋尊拒絕了,而且 釋尊說的很重。《四分律》卷52有這樣記錄,他們對 世尊說:【願世尊聽我等以世間好言論修理佛經。」佛言:「汝等癡人!此乃是毀損,以外道言論而欲雜糅佛經。」佛言:「聽隨國俗言音所解誦習佛經。」也因為 佛陀這樣的開示,我們後代的學人不論用什麼語言都能夠來修學佛法,所以佛法才能夠普利於大眾。

現在有一些學人,喜歡在文句上面斤斤計較,但是語言文字會隨著音聲、前後文字而改變它的意義。有的時候經典當中也會有一詞多義,例如「名色支」在十因緣當中是指意根和受精卵,但是在阿含期的十二因緣「名色支」則是指五取蘊;就「識支」來說,在十因緣當中是指入胎識,在十二因緣當中則是指六識身。佛陀在初傳聲聞菩提四阿含中「識入胎生名色」,其實可以乾脆就講入胎識,但是只簡單說「識」這個字,不表明是哪個識;佛法中有許多道理,不是依文字表面就可以理解的。因此讀佛經要能夠有時空背景的立體感,否則不小心就會犯下謗法的惡業。

也有許多不同的名詞,都是指同一件事,例如阿賴耶識、異熟識、種子識、入胎識、有分識、所知依等種種名,都是指第八識。依第八識不同角度的功能差別而加以命名,讓我們得以瞭解;但是名稱雖然不同,都是指同一個心第八識。所以依義不依語,就是要能夠依照語言所表達的義理,而不是語言文字的本身。如果依語不依義,就會成為支離破碎而無法通達。

同樣,勝鬘菩薩在這部論中所表達的四依都是歸依於一依——「依義不依語」,最具代表的都是大家所熟悉的 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78有說到:【勝義諦中既無分別、亦無戲論,一切名字言語道斷。】也只有中國真正的傳承了 佛陀這一個直指人心的心法,禪師的一切的作略,雖有言說而不在言說上面。所以古德開示:【一切施為是法身用】(《景德傳燈錄》卷9。第八識的性相周遍廣博,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非一非異,不落入文字、語言,但亦不離身口意行,這不是經教當中所能夠明示的,所以直悟 佛陀所悟的境界,就稱為教外別傳。

入於通達位的菩薩就是能夠不取種種戲論相,不為語言表相所惑,因為在真見道後得總相智,再進修相見道,圓滿別相智後,依真如非安立諦三品心、安立諦四聖諦十六品心去現觀,入於通達位,正住於唯識的實性,是真正的依義不依語。

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於義後,更要能夠知道了義與不了義的分別。《大般涅槃經》卷6:【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經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深密藏處,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猶如嬰兒無所別知,是則名為不了義也。了義者名為菩薩,真實智慧隨於自心,無礙大智,猶如大人無所不知,是名了義。】我們可以看到這段經文,把了義和不了義區分為嬰兒以及大人的分別譬喻。古今許多學子分不清了義說以及不了義說,因為依人、依語來學佛法,所以就會拿阿含經典來批評大乘經典;如 玄奘菩薩西行時,在現今新疆境內古屈支國遇到的小乘論師木叉毱多以二乘經論否定大乘的《瑜伽師地論》;他在印度時也看到了南印度正量部般若毱多所造《破大乘論》七百頌,這都是以不了義的二乘經典來否定大乘。

就實際修與證來說,三乘的言說都是方便法。《妙法蓮華經》卷2 佛陀開示:【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勿貪麁弊色聲香味觸也;若貪著生愛,則為所燒。汝速出三界,當得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不論是二乘出世間解脫道的法,或是大乘的法教言說,乃至於禪宗參禪的知見以及引導,是要有言教施設的方便;有著言教施設的方便,但是這個言教的施設它的指向,是要讓你能夠真的瞭解到般若的實義,才能夠有正確的果德相應。

相對於親證實相心如來藏而言,這些言教都是屬於不了義,這些不了義我們也不能夠去除掉,因為一切的言教也是出世間法重要的基礎。佛所說的不了義經,都是依於不同根性──或者貪性、或瞋性、或墮性、或邪見、或凡夫性、或聲聞性、或初心菩薩等等為種種方便門,所以有十二分教的差別,來引度各個不同種性的眾生,這不是了義教。如果菩薩證悟後現觀不足,對於了義經、不了義經沒有智慧判斷,那麼屬於道共戒的法毘奈耶,還是會被他人引奪,所以還是會退轉。同樣,勝鬘菩薩所表達的四依都歸於一依──「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就如禪宗所有公案,看來各個不同,言說作略各有不同,但都是直指人心的了義說。菩薩證真如後,現觀生死涅槃一相無二,一切法歸於如來藏,這時他所觀一切法都是了義,這不是一切二乘人所能夠思惟的。

第四、依智不依識:菩薩於聞慧、思慧、修慧已得圓滿,所以有著實證的智慧,由親證現觀的真實性,不在於聞思修推理的意識名相分別的層次,所以對於自己的所修所證,再也不會被他人所引奪;現觀親證後,對於如來所說的甚深法義,也不會再有誹謗的行為。因此,對於一個親證的菩薩來說,他親證了以後,一定要能夠如實的現觀;如實的現觀了以後,要能夠在身口意當中如實的轉依,這樣才能夠成熟依智不依識的功德。

如 玄奘菩薩在那爛陀寺時,戒賢論師命 玄奘菩薩為大眾講《攝大乘論》、《唯識決擇論》。那時候寺中有位師子光論師已經在為大眾講《中論》、《百論》,並且說二論的宗旨主要是在破瑜伽行派的義理。玄奘菩薩對於《中論》、《百論》嫻熟,也很通達瑜伽行門,所以就對他說:先聖開立教言,應機應緣有側重的不同,《中論》、《百論》和瑜伽教義並沒有互相違妨。迷惑的人無法通達,就會說兩者相違背;這個過失是在後世傳法的人不能通達,不是兩者法義之間有問題。玄奘菩薩更為他說明:《中論》、《百論》中所講「一切無所得」它的要旨是要破遍計所執的虛妄性,不是說就沒有了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是師子光論師不能通達善悟,見論中說「一切無所得」,就認為瑜伽唯識所立的圓成實性等都要遣除,成了一切法無因而有。而現今應成派中觀與虛妄唯識的見地和師子光卻是一樣的。因為沒有實相智、沒有般若智,所以只能依識心分別來說,不論講緣起性空、離念靈知、意識細心等,都是依想像分別而有,都成了邪說謬語。若是否定如來藏、否定阿賴耶識的學人,更不能稱為是佛法當中有智的人。

依智不依識,從菩薩證得總相智開始初分成就,到佛地四智圓明而究竟圓滿。四智圓明,就是轉無垢識為大圓鏡智、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15中開示:【如來所欲所向,智為先導。如是等如來所欲,皆為令彼一切眾生圓滿無上一切智果,如其所應宣說法要。】所以,菩薩雖然還沒有成就佛果,可是在作任何護法的事業、利益眾生等事行上,一切身語意業都要能夠以智為先導,要能夠隨智而轉。

譬如說,菩薩以智為先導,能夠得到身業的具足,就是他能夠作為眾生的一個模範,能夠視眾生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教化,就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去教化他;而且更會很謹慎於自己的一切身行,因為自己的身行,如果犯了殺、盜、淫等惡業,或者是貪求名聞利養等等,等於在眾生的面前作了非常不好的示範。因此,菩薩不但會觀察眾生應該以什麼樣的身行與他來教化,更能夠非常謹慎自己的身行。同樣的,菩薩也會很注意自己的語業,只要任何的語言有所出,一定是能夠為了利益眾生,所以不會有著麁惡語、混濁語、逼惱語、離散語、童稚語、卑慢語、鬪諍語等;菩薩都是如實語,說正真語,說能夠讓眾生轉入佛法當中的語言,所以菩薩有語言所出的時候都如燈照明。

什麼是菩薩以智為先導意業具足?那就是菩薩剎那一心中,都與慈心、悲心相應,這是一切世俗外道所不能夠瞭解的。他的心心念念剎那剎那,都是施設方便為欲引領眾生入於佛道,始終不會產生一念自害害他的心念;對於一切眾生、對於一切法也不會畏懼,不以小法為足,也不以所證為滿,所以在一切法當中能夠起智了知,能夠具足更多利益眾生的事業,積極於成佛之道的修持。這就是當證得了第八識如來藏轉依的功德現起了以後,所行的身語意業都在依智不依識的行當中。

這一集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335-a22_07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