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在佛法的修證當中,我們要對於真實法與虛妄法的不同,有正確的認識,因為這是相關於迷與悟的差別,在佛法中的意思是說所謂凡夫與開悟的差別。開悟的標的,必定是與成佛的覺悟是不相違背,否則開悟的智慧如何能支持悟後菩薩道修行直至成佛。而真實法必定是常住法,虛妄法又必定是生滅法。
而第八識阿賴耶識為什麼是常住法?為什麼不是生滅法?首先我們要問,如果沒有第八識阿賴耶識,會有什麼樣的問題?如果沒有這個根本識阿賴耶識,一切清淨法、染汙法都不能成就,因為沒有成就染汙法、清淨法的因,也就是沒有阿賴耶識來攝持染淨法的種子,作為出生煩惱的因,那麼一切的法都不應當出生。所以在《成唯識論》當中這麼說:【若無此識持煩惱種,界地往還,無染心後,諸煩惱起,皆應無因,餘法不能持彼種故。】(《成唯識論》卷4)如果沒有第八識執持煩惱的種子,而因此讓有情煩惱不斷現行流注,在三界中不斷流轉生死,從此處到彼處,從彼處到此處,依此造作的善惡業差別,受生投胎居處於不同的依報器世間——有時天上,有時人間,有時下墮為三惡道有情;也同時因此出現了不同正報的五陰身心,包括了壽命、氣力、色貌等。這樣的有情眾生的生死流轉以及不同的異熟果報,若無如來藏,豈不是也都成為沒有因而隨機出生的結果?
另一方面,無學果的阿羅漢是因為斷除了分段生死,斷了煩惱障的現行,也就是將來會現行出生於世間的一切三界愛煩惱都已滅除,因此不會於未來世再度受生於世間。假設沒有種子,在阿羅漢果之前的一切凡夫位、有學位的煩惱,究竟是如何生起?難道是無因而起?而阿羅漢所滅的後有的煩惱,是依什麼來說已斷除?如果說,一切的煩惱都是無因便能生起,那麼便沒有真的三乘學、無學果可說;因為所有已斷的煩惱,還會再度生起才對,這樣成為無染心的阿羅漢,還會因無因再度被煩惱所染,變成有染的凡夫。
這裡還有第二層次的道理,那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能成就一切染淨法的因,還必須是因為第八識是常住法而非生滅法的緣故。也就是因果所依必定是真實,而永遠都不會變異壞滅的常住法。否則有情造作的業的業種,熏習的染、淨、無記法的種子,都會因種子所寄存的所在不是常住,因此會斷滅消失,因此便不能保證因果酬償都不會有錯亂缺漏的過失。因此,攝藏一切種子的第八阿賴耶識,又名種子識,是常住不壞的識;而法界之中,常住法必定是真實法,所以說阿賴耶識是真實法。相對於其他的世間一切法而言,包括五根及六塵都是屬於色法,不能夠執持種子,必須是心法才有攝持種子的功能。但前七識雖然是心法,卻是屬於依他而起、有生滅的現象的法,因此本質也不是恆常的真實法,當然在道理上也都不能執持收藏種子,不能說是一切染淨法的因。也就是說,除了根本識如來藏外,其餘一切法都不能含攝出生一切法的功能差別,也就是六根、六識以及心所有法等,本身是被出生的法,被出生的法是生滅的法,既然是生必然有滅的時候,不是常住法,就不能含藏一切法的種子。這樣便很清楚地知道:只有如來藏才能說是出生一切法的根本因。這和《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中說:【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4)如來藏是出生一切善法以及不善法的因,所說的道理是相同的。
在經論上,我們可以從佛菩薩的開示中,找到直接的證據說明第八識是常住法;更不用說在更多的經論當中,都說明了法界當中,必定真實存在第八識的不可改變的道理。如在《楞伽經》中說「藏識海常住」(《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而且說藏識就是指如來藏、阿賴耶識:「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入楞伽經》卷7)是明說「藏識就是如來藏,而藏識就是阿賴耶識」。另外,在《成唯識論》當中也明說,第一能變的第八識阿賴耶識,具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的體性,合此三個體性稱作阿賴耶性;而八地以前菩薩、二乘有學、一切異生,這都是屬於尚未斷盡分段生死煩惱、證成阿羅漢果之前的有情,這類的有情的第八識都稱為阿賴耶識;因為具有阿賴耶性的緣故,由於藏識的體性偏重,所以稱作阿賴耶識,又稱作藏識。相較於阿羅漢或者八地以上的菩薩,第八識的體性已經沒有了阿賴耶性,所以這時第八識便稱作異熟識。而成佛後,因已斷盡兩種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不但煩惱障現行與習氣種子都不存在,而且所知障的習氣隨眠也都沒有了,因而發起了四智圓明,這時候佛地的第八識便改名稱作無垢識。所以,阿賴耶識、藏識、異熟識,乃至於無垢識也好,所指的都是第八識的心體。
從這樣能遍於一切有情的道理來看,無論是凡夫異生位乃至成佛,一切的有情都有的第八識心體都不曾消失過,一直都是存在的,所以說第八識阿賴耶識是不折不扣的常住法。而以第八識的作用來說,第八識能執持一切法的種子;若沒有第八識,一切法的種子將不能存在,那麼如何可能有任何有情在沒有諸法種子的情況下而能出生於世間?若沒有一切法的功能差別,世間一切法又如何能在世間運作?因此,以這樣一切所生法的因緣來說,含藏一切種子的第八識種子識,當然也是不生不滅的常住法。
而以聖教量來看,如來確實也說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心體就是常住的,《入楞伽經》說:【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大乘入楞伽經》卷2)這裡將如來藏「藏識」譬喻作大海,大海的本身是常住不變的,相對於因為六塵的境界風所吹動而生起的前七妄識,則如大海上面的波浪一般,不停地翻騰躍動——前浪捲起即滅,後浪又起,如此生滅不已,依於海水而現起的波浪,不能離開海水而有浪;生滅不已的七轉識也是同樣的道理,都是由如來藏出生,未曾離開如來藏。更直接明白表示藏識阿賴耶識心體是常住法,因此任何人都不該毀謗說「阿賴耶識是生滅法」!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覺,計著作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其諸餘識,有生有滅,意、意識等,念念有七。】(《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4)所以從《楞伽經》這段經文來看,阿賴耶識心體確實是常住法。第八識由於含藏了一切染淨法的種子,這些染淨法的種子是一切諸法出生的因緣,所以以第八識能普遍興造一切五趣的有情眾生,這種現象就如同魔術師變現種種事物一樣。在這經文的意涵,應當可以觸動你探討什麼才是生命的真相,什麼才是生命的本源;也就是在尋找生命的實相時,不是色身,也不是能知能覺的當下一念心,也不是離念的覺知心,也不是能作主的心。因為在這現前能被我們所有的人可以觀察在生命身上的表徵,都是生滅無常的法,都不能代表真正的我。而能出生這些所謂的五陰身心的有情一切的法,其實是第八識如來藏,因為第八識才是造作你這五陰的根本,五陰身心是如來藏依著過去自己所造的業,以及無始劫來所熏習的煩惱習氣,藉著這一世父母的緣來出生、來造作這一世新的一期生死的五陰身心。
但當如來藏變現五趣眾生、在出生有情身心時,第八識本身卻是遠離我與我所的。這也就是第八識沒有前七識一般的體性,前七識能了別六塵境界,因為有了別,對於依著這個分別性所相應的、所分別六塵境界以及能分別境界的六識自我,生起了我與我所的執著。這種對於我與我所的虛妄執著,是因為有情的無明,對法界真相的無知,對於蘊、處、界虛妄性的無知。無明眾生所執著的我,是將意識覺知心及意根思量作主的心,執著是真實的我;而眾生執著的我所,是這意識與意根這兩個心的心所有法,也就是見聞覺知性、作主性以及這兩個心的所緣境界當作是真實我的所有。但究其根本,我與我所都是世間十八界所攝,是無常變異的有為法。覺知心是意識界所攝,而能處處作主思量的心是第七識意根界所攝;由這兩個心,所以才引生見聞嗅嚐觸覺等性,這五個能分別的法性,是屬於眼耳鼻舌身前五識界所含攝的;五識與第六意識及第七識意根合稱七轉識,就是眾生所執著的我。這樣的過失,就是常見外道所主張在五陰十八界的世間法當中,有一個「常不壞我」,而將這個本質是無常的法當作是真實法,這個就是我見。但第八識卻不這樣,第八識不對六塵起分別,也不與虛妄計著的無明煩惱相應,第八識本身不對六塵起分別,也不作主思量,當然也沒有將我與我所的錯誤計著;所以,藏識第八識是離我與我所的。
而 馬鳴菩薩說如來藏是:「雖復遍生一切境界而無變易。」(《大乘起信論》卷1)會有變易生滅的心,在佛法中稱作轉識。有了知即是有分別,並非沒有分別,因為分別的作用是由於知的作用一直持續不斷而來的。以能知的覺知心綿延不斷有了別的功能與過程,就顯示了這具有能了別作用的意識,祂的種子是前後不斷流注轉易、相續不斷;因此有意識功能的現行,不斷地出生作用。這樣的生滅現象的了別作用,若沒有背後的第八識,如何能讓生滅的意識作用可以接續不斷?意識如此,前五識也是如此。而第七識意根也不是真的恆常不變的法,在睡著無夢時雖然不會斷滅,但也仍然是念念生滅的。生滅性的七轉識,才能有六塵當中的種種作用。七轉識了別的見分與被了別六塵境界的相分,這兩者其實都是由如來藏所出生;一切萬法皆由第八識如來藏顯現之能取見分,取第八識如來藏所變現的內相分境,說穿了都是自心取自心。經由見分取相分的過程中,而成就了熏習。因此有這樣的有情熏習不斷的作用,也確切可以知道第八識如來藏是成就熏習作用的真理。這道理,馬鳴菩薩也這樣說:【云何熏習染法不斷?所謂依真如故而起無明為諸染因,然此無明即熏真如。】(《大乘起信論》卷1)
一切眾生各自有如來藏,含藏著別別有情各自在過去所造作的善惡業種及熏習的法,眾生在後世時便依所造業而受報,成為人、天、畜生、餓鬼、地獄身等不同境界的有情身分。這如同魔術師的如來藏,在變現出有情各自的異熟果報的有情世間五陰身心時,雖然能緣第八識所含藏一切的善、染、無記種子,依著有情自己所造的種種不同的業來實現種種果報,但第八識本身卻必須是離見聞覺知,離一切思量性、作主性,也就是沒有五陰我、十八界我的我性。這是相關於因果律實現的道理,第八識是必須存在的。在一切善、染法的熏習過程中,必定有一個離善、染的,純客觀而中性的清淨法「心真如」的存在。心真如第八識,不了別由第八識自己所變現出來的六塵中種種世間我、我所的法,由於不了別自己所出生的六塵境界,也不覺知自我存在,也不反觀自己存在或不存在。如來藏本身不去執著自我與我的一切所有,恆時住於遠離我與我所的境界當中,這種永不變易而清淨的體性,從不曾有所變異。
永不變易的第八識如來藏,對一切六塵境界不作分別,卻能夠變生一切有情的五陰身心十八界法。然而被如來藏所變生的五陰十八界等一切法,體性卻都是生滅無常的法;這個第八識真實心雖然與祂所變生的五陰十八界和合運作,但祂的心體卻是不曾變易,而且是離見聞覺知的,也就是不去分別一切三界六塵法當中的任何境界。雖然第八識不分別六塵萬法,祂卻能夠了別六識心,也就是說有情眾生在想什麼,有情自己的如來藏都知道。正因為如來藏也有了別性,所以也稱祂是「識」,和祂所出生能了別六塵的七轉識,即是一切有情皆有的八識心王。這八識心王雖同具有心識皆有的了別功能,但第八識的了別性,與一切凡夫眾生僅能認識的六識心所能了別的範疇不同。並且一個是能生一切萬法,包括出生六根、六識、六塵的能生之法,屬於「心真如門」;而另一種是屬於「心生滅門」的七轉識,則是被如來藏所出生的所生之法。真實如如的心真如第八識,不管眾生出生到任何的佛土世界,成為三界六道、四聖六凡的任何種類有情,如來藏心體始終是清淨無染、恆常不斷。所以才說藏識是「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是真實而必定存在的心;而相較於七轉識妄心而言,意根、意識與前五識都是念念生滅的「其諸餘識,有生有滅,意、意識等念念有七」。
從另一方面來看,能生之法的第八識阿賴耶識,與被出生的七轉識必同在一起;由此也可知,第八識阿賴耶識定是真實不滅常住法。在《入楞伽經》中說:【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餘七識者,心、意、意識等念念不住,是生滅法。】(《入楞伽經》卷7)如來在此處明說:意根與意識等七識皆是念念生滅、有生有滅,卻同時單獨指出如來藏藏識是離無常之過失。而同一經文中又說「此如來藏,名阿梨耶識」。無常就是有生滅的意思,阿賴耶識既然是離開無常的過失,這不正也明文開示了阿賴耶識心體不生不滅了。意思是說,生滅性的七轉識心體,與永遠不生滅的阿賴耶識心體和合運作無間,說似一心,而非一非異。
所以,古時流傳的一個通俗偈子說道:「八個兄弟共一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門前作買賣,一個在家把帳開。」所著墨要表達的主要意思,就是在說明一心八識,八識並行同在有情根身和合運作的道理。但可千萬不要誤會這個「共一胎」的說法,而自行延伸以為還有另一個出生這個八識的另外一個法存在;或者將「八識共一胎」解釋成八識皆是同屬於識蘊,這樣的說法都是錯誤的理解八識的道理。這個能生之法——第八識如來藏,代表了法界實相;既然不生不滅,千萬不可毀謗說阿賴耶識心是非常住法。
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的說明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4886-a21_05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