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單元。今天我們要從第三輯第116頁開始,繼續來探討:菩薩的自利利他。
在上一集中,我們談到:能至心聽法者同樣也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能提出問題請問法義,另外一種則是無法提出問題來請問法義者。佛接著開示說:「能問義者復有二種:一至心持、二不能持;至心持者,能自他利;不至心者,則不能得自利他利。至心持者復有二種:一者思惟、二不思惟。能思惟者,能利自他;不思惟者,則不得名自利他利。能思惟者復有二種:一者解義、二不解義;能解義者,能自他利;不解義者,則不得名能自他利。解義之人復有二種:一如法住、二不如法住;如法住者,能自他利;不如法住者,則不得名自利他利。」(《優婆塞戒經》卷2)這段經文 佛又為我們開示了四種的菩薩自利、利他行。佛說:能就法義上的疑難提出請問的人又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是於請問法義之後能至心受持者;第二種是請問法義之後隨即忘記,無法受持;或者問了以後也不樂於信受者。如果能夠至心受持,不但自己能獲得法益,也能使別人獲得法益,因為他從此以後就不會再誤導眾生了,可以教導眾生和他一樣在正法中前進,所以說能夠自利也能利他。不能至心受持的人,自己無法獲得利益,當然也無法幫助眾生使眾生也能獲得利益。
能夠至心受持的人又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是在受持了以後,自己能夠繼續深入探究並且加以思惟者;第二種則是自己無法再加以深入探究、思惟。能夠加以探究思惟的人,就能將法義融會貫通而獲得利益,因為自己已經弄清楚了,當然也就有各種善巧方便來利益別人;因為經過問疑之後,再加以詳細思惟,這種經由問疑所聽來的法義,就會轉變成自己的東西。如果在問疑之後雖然能夠信受奉行,但是沒有加以思惟探究,對他而言,這些法義也就只是一種常識、一種知見而已,無法發起他應有的見地功德。所以說,思惟很重要,能夠思惟的人就能自利、利他,不能思惟的人就沒有自利、利他的功德。
能思惟的人又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是思惟以後,能如實理解善知識所開示的法義;第二類是不能理解善知識所開示的法義,主要是因為他在思惟時發生了錯誤。如果思惟以後能確實理解,他就多少能為別人轉述善知識所開示的正確法義,那他不但能自利,也能使別人獲得利益。但是在思惟以後,如果仍然無法理解的話,當然也就無法為人轉說,自然也就不能自利、利他了。菩薩在能夠思惟解義以後,又有兩種情形:第一種就是思惟之後,對於善知識所說的法義能夠如實理解,但無法如法而住;第二種則是可以如法而住。能如法而住的人,能自利也能令他得利;不能如法而住的人就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他。那是因為不能如法而住的人,表示他的知見和身口意行不一致,他所說的和所做的是兩回事,眾生當然不會相信他所說的法,因此也就無法使他人獲得利益了。
佛接著又為我們開示說:「如法住者復有二種:一者具足八智、二者不能具足;何等八智?一者法智、二者義智、三者時智、四者知足智、五者自他智、六者眾智、七者根智、八上下智,是人具足如是八智,凡有所說,具十六事:一者時說、二至心說、三次第說、四和合說、五隨義說、六喜樂說、七隨意說、八不輕眾說、九不呵眾說、十如法說、十一自他利說、十二不散亂說、十三合義說、十四真正說、十五說已不生憍慢、十六說已不求世報。」(《優婆塞戒經》卷2)這段經文 佛為我們說明能如法住的菩薩應該要具足的八種智慧,凡有所說也都必須注意以下的十六件事。世尊的這些開示,也是菩薩在行道、攝眾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觀念,希望您能仔細聽聞我們接下來的說明。佛說:菩薩在問疑之後不僅能思惟而且能解其義,解義之後又能如法而住的人又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是具足八種智慧;第二種是無法具足八種智慧。佛接著就為我們說明這八種智慧的內涵。第一是法智;法智有許多不同層次的意思,一般來說,法智是專門在四聖諦上面說的;也就是說明苦的事實,苦聖諦就是在講三苦、八苦;對於苦能如實了知,就是苦聖諦中的法智。這個法智,如果聽聞之後不能接受、不能如實瞭解,那就是沒有法智忍;要先能忍於苦聖諦,才能說有苦聖諦的法智。從法智再引生出來就會有類智忍和類智:菩薩由自身來觀察發現眾生同樣有種種的苦,而種種苦的存在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對於眾生和自己同樣都有苦,生起了類智的忍;由於能忍於類智的關係,所以產生了類智。這就是苦聖諦中的法智忍和法智、類智忍和類智。各位菩薩!以上所說的是菩薩在如法住中,關於二乘解脫道的法智忍和法智、類智忍和類智。苦聖諦如是,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亦復如是,所以四聖諦總共有十六心,這都屬於菩薩證悟之後應該要進修的現觀部分。有關四聖諦中的法智等法,不論是大乘法或者二乘法都講這十六智,不同的是大乘法是以如來藏為中心,以般若智慧來現觀這四聖諦十六心,這和二乘法的現觀有些不同,這就是法智的意涵。
接下來繼續說明:什麼叫作義智?所謂義智,是說對於四聖諦等四心,每一心又各有四心而成為十六心,菩薩在能夠如實理解其中的義理以後,才能為他人解說;也就是說,想要為他人解說之前,必須先有義智。義智的意思類似於四無礙辯裡面「義無礙」的道理。譬如:九地菩薩四無礙辯的「法無礙」,講的就是於種種法的種類能夠如實了知,這就是法智。有了法智以後,進一步理解一一法的真實義,就叫作義智。有了義智,接著就有時智。如果只有法智而沒有義智,就不能產生時智。菩薩如果有法智也有義智,在面對不同眾生、不同場合時,應該講些什麼適合的法,自己就能夠判斷,這就叫作時智。也就是說,有了法智和義智以後,才能夠有時智;但是時智卻必須是在配合第七個根智和第八個上下智時才可以產生。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先來說明第七個根智。根智,是講五根的智慧,五根就是指——信、進、念、定、慧等五種善根。所謂信根,講的是眾生對佛法的信心是否已經具足?如果是具足了對佛法的初分信心,就是已經發起了信根。有了信根之後,你為他說法,他能不能憶持不忘?這就是說他有沒有念根?能夠憶持不忘,就表示他有了念根。憶持不忘以後能不能精進修行?就要看他有沒有精進根。雖然有了信根、念根、精進根,但是他的心能不能決定不疑?就要看他有沒有定根了。這裡所謂的定根,不是講禪定的定,而是講心得決定的定;能夠制心於一法,心得決定而不動搖,就是有了定根。有了信、進、念、定等四種善根以後,對於所聞受的法義在精進修行之後,能不能如實理解其中的義理?就得看他有沒有慧根了。菩薩如果能夠善觀眾生有沒有這五根,就表示已經有了根智。當你有了根智,才能產生上下智。所謂上下智,是說於法、於義都有智慧,法智、義智都有了,了知眾生根性的根智也有了,那你就是有了上下智,能夠善於觀察眾生的根性。譬如說:某一個眾生可以為他說很勝妙的法,另一個眾生就只能為他說很初機的法,這就是「根上下智」。菩薩能夠觀察眾生根性的種種差異:如果眾生的五根具足,那他就是中根人;五根不具足就是下根人;五根具足而且發起了力量,有了五力,那他就是上根人了。菩薩如果對眾生有這樣的觀察力,就是有上下智的菩薩。
當菩薩有了法智 、義智、根智、上下智時,那就表示已經有了時智:能夠觀察什麼場合、什麼因緣時節,該不該說些什麼法,就能夠判別。有了這些智慧之後,還得要有知足智。知足的智慧就是於世間法能得知足,於出世間法也能得知足。也許有人會懷疑說:「欸!奇怪了?對世間法知足這沒有錯,但是為什麼對出世間法也要知足呢?」一般人會這麼想,都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在真正的佛菩提道中,菩薩還是得要有知足智的。也就是說:你現在的狀況適不適合學諸地的法,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譬如
平實導師曾經說過,他有一些法的實證是由於 佛的加持而使他得以了知,但是他也不敢停留在心中,馬上就把它忘得一乾二淨,因為恐怕自己在無意中講出來時,就得下地獄,所以立即就把它給忘掉,這也叫作知足智。如果你沒有知足智,而只是一心想要得法,得了法以後,其實你的層次還不到那個階段,到時候因為人情或其他緣故,乃至有人是因為喜歡表現等因素,只要一時不察而洩漏了一部分,捨報時就知道厲害了。所以,某些法義證量的修證,每個人都應該先自我衡量一番:哪些法是我現在應該得的,哪些不是我現在應該得的,都應該要有了知的智慧才好。譬如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想要得到二年級的學問,那還可以,只要再努力一點就可以達到;但是突然想要得到國中、高中乃至大學的學問,那可就得要考慮了,不僅是不自量力,也會因為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而產生嚴重的後果。所以說,不僅是在世間法中要有知足智,能夠滿足於一定的狀況;在出世間法中亦復如是,超過太多的,最好不要事先知道比較好。乃至等覺菩薩想要瞭解
佛地的十種淺深不同的境界,也只敢想要了知前面的一、兩種,後面的境界則完全不敢想,因為等覺菩薩知道那不是他應該知道的。同樣的道理,菩薩在出世間法中也應該要有知足智;明知自己目前的層次只到一樓,想要了知二樓、三樓的境界,那是很好的;但是在一樓時就想要了知九樓、十樓的境界,那就超過太多了,將會嚴重危害自己的道業。所以,不管是世間法、或者是出世間法,都應該要有知足的智慧。
換句話說,所有學人都應該求證比自己目前境界更高的法,但是也應該要有分寸;超過太多而打妄想,遲早都會出問題。大妄語還是小事,譬如還沒有入地而自稱已經入地,那是大妄語業。但是如果膽敢把諸地的現觀境界給講出去,那可就不只是大妄語業而已了!所以諸地菩薩的現觀境界,乃至諸佛、諸大菩薩能轉變他人的內相分,這些內容都是不許說的。能轉變別人的內相分,諸位可能以為說,那是用禪定功夫去完成的,其實不然!純粹是智慧法門,這都是大家所無法想像的。所以說,菩薩固然應該努力精進,但也要有知足智,以免太過而產生嚴重的問題。就像是小嬰兒才剛學會走路,就想要參加百米賽跑一樣。所以不管是世間法或者出世間法,都應該要有知足的智慧。
接下來,我們繼續介紹第五個自他智。所謂自他智,就是自共相智。而自共相是說:對於自己身上的五陰十八界等法,都得要仔細去觀察,觀察之後對自己所有的法相都能如實證知,這就是有了自相智。然後從自己再推及到眾生,就會發覺自己和眾生一樣都是有如來藏等法,這就是總相智中的共相智。接著,再進一步推及到地獄、餓鬼、畜生,也推及欲界、色界、無色界,全部都推盡了,就知道三界眾生原來都是這樣的:都是由十八界法的多分、少分與如來藏共同運作。這就有了娑婆世界有情眾生的自共相智慧了。然後再去推究:極樂世界的佛弟子們,有的還要經行、打坐、念誦經典,甚至於有人還得在蓮苞中安住許多大劫,不斷地聽聞「苦、空、無常、無我」。菩薩從如來藏真實智的自共相智慧來推究,就知道眾生去到極樂世界以後,大部分也是十八界具足的;十八界具足,當然是在三界內,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是「非出生死、非不出生死」。當你能夠這樣現觀時,就表示你已經有了了知三界的智慧,這就是自他智了。
各位菩薩!以上所介紹的是菩薩度眾的八種智慧,希望能對您的道業有所增益。
由於時間的關係,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29-a08_07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