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三乘菩提之宗通與說通–第117集 宗門的證悟不得違背教門(四)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宗通與說通》成佛之道這個系列,仍然是要討論「第八章、宗教二門不可相離」。我們今天要繼續上一回所談的「第一節、宗門的證悟不得離開教門」。今天我們要再舉出幾則某法師對於教門以及公案的開示,來證明這位法師他其實並沒有證悟宗門,以作為大家引以為戒的借鏡。
第一則,這位法師說:【清涼國師說:「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迷現量則惑苦紛然,悟真性則空明廓徹。」這幾句話亦不是明心見性的話,是見聞覺知的腦筋不住。住與不住,與佛性了不相干。說法亦是住,不住哪裏會說法,乃誤認靈性為佛性。】
下面我們就來作一下辨正。首先,清涼國師上面的開示講的是真如不是佛性;這位法師他把真如和佛性給混淆了,就以自己揣摩想像所得的顛倒見來批評清涼國師,結果就成了未悟之人在批評已悟之人沒有開悟。清涼國師所開示的真如本心其實並沒有錯誤,只有本自無住的心體才能夠靈知不昧,而卻又性相寂然;但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靈知心則是有所住的意識心,是經常都和六塵相對應的。當我們能夠達到一念不生常寂常照的時候,仍然是在定境法塵上攀緣而住的意識心,這個仍然是有所住的心;當我們睡著、昏迷或者死亡的時候,祂就會斷滅了,所以這並不是性相寂然而無所住的真如本心。真如本心則是不論在日常活動當中或者睡著的時候,祂都是無所住而又性相寂然的,靈知不昧的;祂一向都不睡覺也不昏迷,不論是在悟前還是悟後,祂都是這個樣子靈知不昧、不睡覺、不昏迷。所以《金剛經》當中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另外在《維摩詰經》當中說「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都是同樣這個意思。
我們要知道,所有開悟的人在說法的時候,他的真心阿賴耶識依舊是無分別、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運作;祂會不斷地配合妄心而說法,但是祂卻永遠是於第一義而不動的。這個是真悟者才能夠了知的境界,並不是這位未悟的法師所能夠瞭解的;所以學人千萬不要學這位法師說「住與不住,與佛性了不相干」這樣子的外行話,更不要學這位法師說「說法亦是住,不住哪裏會說法」;這樣便誣賴清涼國師這位證悟的聖者,說他是誤認靈性為佛性,而因此犯下了誹謗賢聖僧的地獄罪。所以佛子們千萬要小心謹慎,以免禍從口出。
我們來看第二則。這位法師說:【《圓覺經》裏邊說過:「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這幾句話是指信佛居士說的,出家釋子千萬不要錯會。出家人根本就不結婚,哪有淫怒癡?出家若錯會,自招罪過。】
我們來辨正一下。《圓覺經》所謂的「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這個是說悟得真實的人,他在戒定慧以及淫怒癡的各種動靜行為當中,都能夠體驗真如法身在運作,在行淫當中以及在瞋怒、在睡眠的時候,都不曾離開過真如法身的運作;而真如法身在這些運作當中,祂沒有貪求、不受淫欲之樂,祂也不瞋、不怒、不覺、不知,也沒有執著,因此才會說「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但是這位法師他沒有證得真心,所以不知道這一句經文它的真正意思,反而說這一句經文是在為在家佛子而說,不為出家佛子說。但是,世尊這一句話其實是說出家人的境界,因為只有明心見性之後,才能夠真正明白出世俗家的境界;至於還沒有開悟的佛子,其實是沒有辦法明瞭真出家的境界的。所以真正證入這一句話的人,才是真正出家的佛子,不論他現在是身穿白衣現在家相,或者是身穿黑衣現出家相,他都已經是真出家的人。在了義經裏面,有許多地方都有說明這個道理。從大乘佛法來說,還沒有證入這個境界的人,就稱為假名出家,只能說是身出家,但這並不是真出家;但是一切證悟的人,就都已經親證這一句經文所說的境界,都知道這句經文是在為真出家的人說的,而不是在為在家人說的。這位法師不懂這一句經文,可見得他並沒有開悟明心。
我們來看第三則。這位法師說:【小乘二乘斷六根、一念無明,不過是暫時斷,不是永久斷。人非木石,若永久斷,釋迦佛未曾說過永久斷,是暫時斷。外道斷妄念是永久斷,因為妄念斷了,就是本來的真性。】
我們來作一下辨正。如果是依照這位法師他所說的這一段開示,那麼外道反而勝過阿羅漢以及辟支佛了;那就成為外道有解脫,二乘人反而沒有解脫了,這個真是顛倒說法呀!二乘阿羅漢在斷盡一念無明之後,他的妄想以及妄念自然不再出生,當入於涅槃的時候,就能夠不受後有,是永離輪迴、永出三界的;所以當然是永久斷,絕對不是這位法師所說的暫時斷。因此,世尊在大小乘經中都說,阿羅漢、辟支佛一念無明及諸妄想永斷,絕對不是這位法師所說的暫時斷。至於外道斷妄念,則是必須用觀照來努力的壓伏,才能夠使妄念不起;乃至於修行到了非想非非想定,仍然還是暫時伏斷,只是攀緣於定法,或者是用某種觀照的方法,才能夠在八萬大劫當中不起一念。因為他的一念無明還沒有斷盡的緣故,所以在八萬大劫之內,仍然會再起一念;當他再起一念的時候,還是要再輪迴的,是沒有辦法離開三界生死的。這個道理 佛陀在經中都有說明的。
這位法師自稱為明心見性的人,又是佛教的法師,但他的說法卻和 世尊相反,竟然會去附和外道的說法,變成外道妄念是永久斷,而證得涅槃的阿羅漢、辟支佛,已經斷六根貪著以及一念無明,結果反而變成是暫時斷。像這樣的話,阿羅漢不就成為了無法出三界,仍須再輪迴的凡夫了嗎?像這樣身為佛教的大法師,竟然說出這樣悖離佛法的開示,這也算是近代佛教界的一大奇事啊!
而且,一般人妄念斷了,大不了是未到地定的境界,在幾個小時或者幾天之後忽然間又起一念,便又會出定了。如果還沒有斷盡一念無明,而只是用俢定的方法讓意識不起念,那麼在捨報之後必定就會出生到無想天;但是在五百大劫之後,大多就會下墮到人間,變成蟲蟻等等旁生道的眾生;這是因為在牠的本心當中所含藏的種子,大多數都已經變成無記業種,所以在牠的一生當中,就都只能作很簡單的爬行或者啃食的動作,這都是由於錯誤的修行觀念而得到的可悲結果。試問各位學人:你可願意在努力修行之後,得到像這樣的修行結果嗎?
另外,如果說妄念斷了就是本來的真性,那就是指說外道得到解脫了,可是為什麼 世尊卻說一切外道不得解脫呢?如果說妄念斷了就是本來的真性,那麼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就應該都已經見佛性了、已經明真如了,那為什麼《勝鬘經》當中 佛說二乘人未破無始無明住地呢?為什麼 佛在《大般涅槃經》當中說聲聞、緣覺定多慧少,不見佛性呢?所以,證悟的人絕對不會像他這樣說,因為證悟的人都知道斷妄念的寂照心,仍然不是真心本性。所以,我們從他這一則教門的開示就可以知道:他不但沒有開悟,而且他也不懂得聲聞法、緣覺法以及禪定之法。
除了以上所舉出的三則開示之外,我們再仔細檢驗這位法師他曾經拈提的公案,或者為他人勘驗的公案,總計有四十六則;我們發現其中只有九則是對的,其餘的三十七則公案則是則則皆錯。所以我們說,這絕對不是一位真正開悟的人;若是真悟的人拈提這四十六則公案,必定是全部都對,沒有一則會是錯誤的。比如說我們舉一則祖師的公案,大家就會很清楚明白這個道理。從前,當南堂元靜禪師在開悟之後,五祖法演就用「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睦州擔板漢」、「南泉斬貓兒」、「趙州狗子有佛性也無」等等公案來考驗他,南堂元靜禪師的對答十分的流暢,毫無凝滯;但是當談到「子胡狗」的公案的時候,五祖卻忽然轉頭說「不對」。南堂禪師就問說:「不對的話又如何?」五祖說:如果這一則不對,那麼和前面所有的也就都不對。這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則說錯了,那就全盤皆錯,就不是真的開悟;何況這位法師在四十六則公案當中,竟然有三十七則是說錯了!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這位法師他絕對沒有開悟。
另外,我們再來看看這位法師在所謂開悟的時候所說的話,大家就更可以確定他確實是悟錯了。當這位法師他在自以為悟之後,他就去請求他的老師某某老和尚來為他作印證。老和尚就舉起枴杖作出要打人的姿勢,他問這位法師說:「曹溪未見黃梅,意旨如何?」這位法師答說:「老和尚要打人。」老和尚再問他說:「見後意旨如何?」這位法師再答說:「老和尚要打人。」這位法師他在兩度被問的時候,都回答說「老和尚要打人」,兩度都是落在「要」這個字上,這個是意識知覺以及作主的末那心,這個不是佛性也不是真如。真如從來不會想要打人、想要做什麼,佛性也從來不曾想要打人、想要做什麼;想要做什麼的心,不是本心而是末那心,能知的心則是意識心。意識心這個覺是妄覺,這個意識心當修到無念的時候,雖然既不參禪也不念佛;但是祂在靈明覺了、常寂常照的時候,仍然是還有見聞覺知的,仍然不是從來沒有見聞覺知的真心佛性。這位法師只是見到這個意識心的某種境界,卻自以為是見性,所以才會說出「悟後見聞覺知變為佛性」這樣的錯誤邪見來。
另外,從他兩度答話都落在「要打人」上面,就可以知道他並沒有悟明本心。真正悟的人絕對不會說「要打人、要喝茶、要吃飯、要爬山、要拜佛」等等;因為這樣分明地顯示出他還是落在妄心的作用裏面,根本沒有找到自己的真如佛性;所以當然他也就沒有辦法以了義正法的經論,來作正確的印證了。他的師父某某老和尚,同樣也是沒有開悟,所以也是將錯就錯的為這位法師印證為開悟;也才會讓這位法師在數十年當中,惑亂了無數的禪子,也因此對佛教正法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這兩位師徒都因此造下了謗佛以及謗法的無邊罪業。所以我們都應該要把這樣的案例引以為戒,千萬不要再犯下相同的錯誤。
在我們講堂當中的諸位同修,凡是曾經經歷過參究過程,而對真心佛性有如實體驗的人,絕對都能夠以《如來藏經》、《楞伽經》、《成唯識論》等等的了義經論來自我印證;所以也就因此能夠安忍於如來藏本來無生的境界當中,而不會退轉。所以我們說,只有找到真心如來藏,能夠如實觀察到祂的非斷非常、不生不滅等等體性;能夠悟明此心的人,才是真正的證悟,這也才是真正的中道。祖師們常會說:「離經一字,即同魔說。」為什麼那些錯悟的名師,可以隨意違背教門的經論的真正旨意,而自稱為開悟呢?而且還幫他人作錯誤的印證,難道不知道這是會害他人陷於大妄語的地獄罪當中嗎?所以這絕對不是佛門當中的人所應該做的事,因為這樣子是對眾生無慈無悲,並且會破壞宗門真正的了義正法的。
由於以上的緣故,所以我們才說:宗門的證悟不得違背教門。以上「第八章第一節、宗門的證悟不得違背教門」到此講解完畢。我們下一次再繼續講解。
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