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76集 空不空如來藏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單元。在前面的課程所講述的是「空如來藏」,現在這一集我們將繼續來講「空不空如來藏」的義理。

在佛法經文之中常常可以看到「空」這一個字,串連在不同的詞句和段落裡面,因為言簡意賅的緣故,讀經者常會產生疑惑而不能真正理解空的真實義理。實際上,「空」它包括兩個意涵:「空性」以及「空相」。空相是指諸法空相,也就是說,蘊處界等等法都是緣起性空,這是指諸法由於緣起性空,並且沒有常住不壞的真實體的緣故,所以蘊處界等萬法在生起之後,必定會輾轉變異,到最後也終究會壞空掉。因此說,蘊處界等法以及它所衍生的萬法,都是空相之法;然而,空相之法都是空有其相而沒有常住不壞的實質,所以這就是空相的本質。

至於空性,則是大乘唯一佛乘的核心義理,那是指諸法空相的根源,也就是自心如來藏。因為有這個如來藏心,祂含藏著眾生無始劫以來,所造作熏習的一切善業種、惡業種以及無明種等等,而有眾生的生死輪迴不斷;也因為如來藏心祂具有大種性自性等等的種子,所以祂能夠藉緣而創造出有情眾生的色身,並且祂也能夠出生六識的見聞嗅嚐知覺之性,以及能夠讓意根的思量性在三界六塵萬法當中來運行,同時讓覺知心在三界當中受六塵境界的種種苦樂。

雖然說自心如來藏祂是具有能夠出生萬法的功德性,然而祂卻是無形無色的,所以應該稱為空有性,但是又恐怕稱祂為空有性的話,眾生會誤認為祂是三界有的法,因此對於自心如來藏就不說之為有性,而偏說為空性。除此之外,空的另一個層面是具有寂滅的意義,那是指滅盡了十八界全部諸法之後,只有如來藏獨存,而沒有六根、沒有覺知、沒有思量,也沒有六塵萬法的這種究竟寂滅,也就是離見聞覺知、離思量性、離自證分以及離證自證分的獨自存在的狀態。

在大乘佛法中所說的空如來藏,其實祂是含括了空性以及空相兩個意涵。至於不空如來藏義理的闡述,我們就以如來藏的空性以及如來藏的如如來作說明。在前面的經文中曾經有講到,當證得如來藏而依止祂以後,只有祂才是真實的,而祂藉緣所出生的一切法卻都是緣生緣滅的;假使能夠像這樣的現觀,那就會知道一切法都是無常空、一切法都是可滅的,當然這樣才能夠成就大乘法的滅諦、大乘法的寂滅。可是我們也會問:當依如來藏而滅盡一切法之後,難道如來藏祂就像石頭一樣沒有作用?難道祂就像木頭一樣沒有作用?也難道祂只是一個名詞的施設而完全沒有作用嗎?當然不是,實際上祂是有祂真實的自性,祂仍然是有自心流注,只是說不在三界當中現行而已。即便是當祂仍然還在凡夫身中的時候,還沒有滅盡一切法而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如來藏的那些真實自性也依舊都是繼續不斷地在運作,因此稱作不空如來藏。

但是,就有某位大法師學派的學人,聽到說你證得如來藏了,而你又說:「如來藏有真實自性。」因此他們立刻就指責你是自性見外道。因為你並不是如同這位大法師以及他門下的那一些學人,錯誤地把緣起性空施設別名為如來藏,這真的是完全的顛倒錯誤。因此,在這裡我們要特別來說明如來藏自性的正理,並且區隔分別如來藏自性與外道自性見,這兩者是完全殊途而不同道的。我們就先說自性見外道:所謂的自性見外道,完全都是在六識自性上面作計著。自性計著是說,眾生執著著覺知心是我,因為眾生依著這個覺知心而能夠觸六塵,也能夠了知六塵,同時還能夠反照覺知心自我的存在。所以眾生就產生了錯誤的認知,錯以為覺知心是常住心,因此而堅持著這種錯誤的計著,那就叫作(六識)自性計著。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因為眾生對於覺知心各種的功能性——見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都有錯誤的計著,誤認為那是常恆不會壞滅的,誤認為那是能夠往來三世的,並且也對於覺知心的各種功能性,執著為真實而不肯棄捨掉這種錯誤的認知,這就叫作自性見。

在這裡我們也要大略地來說明,什麼是意識覺知心的見分、自證分以及證自證分。六識覺知心的見分,就是說六識覺知心能夠觸六塵,那就是見分;自證分就是指六識覺知心能夠領受六塵,因此稱為自證分;至於證自證分,就是說六識覺知心能夠反照自己是否觸知六塵、是否領受六塵,而對於這一些內容自己都能夠證實,所以稱為證自證分。

還有在阿含部《雜阿含經》卷3的經文中,確實證明說:眾生心中覺得真實有我、真實有我所,而且我和我所都是從見聞覺知等等六識的自性而產生的。經文中的開示說:【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嚐、若觸、若識而生。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復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是名比丘當說聖法印、知見清淨。】

經文中說,根據正思惟三昧:觀察我和我所,那都是從能見、能聞、能嗅、能嚐、能觸、能知的自性而出生的。也就是說,假使沒有能見、能聞、能嗅、能嚐、能觸、能了知的自性,就不可能會有我與我所的存在。然後,還要再作這樣的觀察:也就是說,如果是有因、有緣而出生了識,而那個被出生的識,所屬的因與緣,到底是常呢?還是無常呢?假使識是由因與緣而出生的,而出生識的因與緣又都是無常的,那麼無常的因與緣所出生的識,又怎麼能夠說是有常住的自性呢?再說,這個被出生的識,如果是無常的話,那麼識的一切行為,就是有為行,有為行當然都是從緣而生起的;因此,從緣而生起的心,就是有災患的法,就是會滅的法。經文中又說:假使能夠了知到,那是有災患的法、那是會滅的法,那麼對於五欲的貪愛就能夠遠離了,而成就離欲法;同時,願意滅盡掉五蘊自己,那就成為斷除覺知的法,這樣子就稱為聖法印,表示說知見已經清淨了。這就是 佛要眾比丘們應當為大眾宣說的聖法印與知見清淨。

所以,從這裡我們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性見外道全部都是落在六識的自性上面,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六識的自性;也就是說,不管他說的是覺悟妄覺、離念之覺或者直覺,全部都與自性見外道一樣,都離不開六識的自性。然而,如來藏所擁有的自性,那是離見聞嗅嚐而沒有覺知、沒有思量,也沒有六塵萬法;換句話說,就是離見聞覺知、離思量性,所以如來藏所擁有的自性,絕對不是六識的自性。

此外,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3〈一切佛語心品〉也有開示關於如來藏「如」的意涵,經文中的開示說:【復次大慧!不生不滅、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緣言說義計著,墮建立及誹謗見;異建立,異妄想,如幻種種妄想現。譬如種種幻,凡愚眾生作異妄想,非聖賢也。】

在這個經文中首先闡明不生不滅,這是說有情一切法界的實相心——就是第八識如來藏;因為如來藏實相心體是恆而不滅,所以是無生,既然從無始劫來本來無生,當然之理,本來無生也就永遠無滅,因此如來藏是不生不滅的。其次說到如來藏的自性,所謂空性如來藏的意涵,是指祂非斷滅空、非無常空、非虛無空、非是虛空、非一切法空,所以稱祂為空性;但是如來藏祂是有自體性的,祂能夠出生一切法,祂也是一切法的根源,並且祂時時無間地在一切法之中運行,從來就沒有中斷過,因此祂是有自性的。再說如來藏的涅槃性,這是說自心如來藏,不生不滅,體恆常住,無分別而離一切覺觀,既離思量性,也離攀緣性,因此稱為涅槃。在佛法當中所說的四種涅槃包括: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處涅槃。而這四種涅槃,也全部都是依第八識所處不同狀況的涅槃性而立名的。

還有在經文中也有講到「三乘一乘」佛法,實際上那都是 佛為了對應眾生根器的種種優劣差別而施設的三乘法教,在本質上而言,佛在三乘經典當中所說的法教,都是以如來藏為一切法界的本體,以這個本體作為核心而宣說唯一佛乘的大乘之理。最後說到八識心的心自性,這是說有情眾生的八種識,各有自性的不同,因此而稱之為心自性;雖然八識各有自性的不同,可是我們知道前面的七個識,都是依第八識如來藏而顯現的,祂們本來就是如來藏的局部體性,只是因為前七個識與如來藏的自體性是和合一起在運作的,然而看起來卻好像是一心。

佛為了令有緣的眾生也能夠實證自心如來藏,因此將八識心的一一自性加以分別作解說,如果是有慧根以及福德具足的人,就能夠依照 佛的教導而實證萬法的本體,也就是第八識心體;同時,在實證之後,對於諸法就有了抉擇的能力,而能夠隨入佛法而入於菩薩數中,未來世也必定能夠成就佛道。所以,佛為了利益眾生能夠實證萬法本體的緣故,因此在第三轉法輪唯識諸經當中,就細說了八識心的各各自性差別,這就是心自性。像這樣,不生不滅、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皆如,都是由如來藏識本來的如而立名的。

假使說不能夠依於 佛的教導而證得第八識如來藏的真實義,那麼勢必會因為錯會了 佛所說,而自己卻又堅持著錯誤的計著,那就必定是會墮入到建立見以及誹謗見之中。這就好比魔術師所作的種種幻化而不真實的表演,對於凡俗無智的人,就會信以為真,就會被他所迷惑。同樣的道理,自己對於法的錯誤計著,不但信以為真,並且也錯會了 佛所說的真實義理,反而會生起種種異於佛意的妄想,可是卻又堅持不肯棄捨掉;像這樣的人,他就會誤導眾生的學佛方向,而且也會把眾生引導進入到歧途之中。在經文中就明確地說,像這種人他當然不是聖賢!

所以,如來藏祂是真實法,本來自在的法,祂是具有五蘊以外的自性,祂並不是名言施設的;所以絕對不是像某些大法師他所扭曲的說是緣起性空,因為如來藏絕對不是緣起性空的異名。正因為如來藏本識能夠出生名色,祂是在眾生的五蘊出生之前就已經存在的心,因此祂能夠在五蘊滅盡了之後成為無餘涅槃中的本際;又因為有如來藏本識常住而不可壞,所以才能夠建立二乘涅槃不墮於斷滅空見,也因此讓常見以及斷見外道都沒有辦法攀緣於二乘涅槃正義。所以說,如來藏本識祂是有自性的,但是祂這個自性並不是五陰的自性,也不是六識以及意根的自性。雖然說如來藏本識祂有出生萬法的自性,但是祂卻是一向清淨;而這樣的清淨,也並不是經過修行才變清淨的,而是祂本來自性清淨。

至於祂所執藏的一切不淨的種子,那都是七識心的所有,也都是五陰所有的。當這些不淨種子流注出來而成為現法當中不清淨行為的時候,那也都是由七識心相應而成就的不清淨行,而如來藏自己卻仍然是清淨無染的,這就是如來藏本來自性清淨的實相。

因為時間的關係,這個單元就為您講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350-a22_07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