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佛教正覺同修會所為您製作的三乘菩提系列電視弘法節目。這個單元是探討「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今天題目子題是〈意根非假名施設有,是攝歸現象法界十八界之一法〉,這是第三集的節目。
在上一集節目中,我們已經為大家舉出 佛在哪一些經文當中,已經有宣講十八法界,而且是具足宣說這十八界,當然不是安慧論中否定「意根」這一界所講的十七法界。在本文的第二項綱要的第三小點,我們要繼續為大家舉示
佛菩薩經論當中,曾經有對「界」這個意涵作過開示。所以第三小項的子題是「十八界中一一界各有法種,界者又名種子、界限、功能差別」。
十八界當中一一界各有各自法種,也有各自的自性,也就是都有它的功能差別。因為有差別,所以用「界」這個名相,主要就是要告訴學法大眾,這一一界之間是有各自的法界界限,各界不會互相來攝屬。十八法界就是把「現象法界」用這十八界來含攝說明一切法。因為一一法界各有自性差別,所以
世尊才建立十八界,因為這樣才能夠具足含攝說明世間一切法。
在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卷21,就有這一段對「界」的意涵的開示:【答:或名種子、或名為界、或名為性,是名差別。】這段論文意思,就在界定「界」的意涵:說界就是種子,種子就是有自性;而這個「界」也在代表說:各種子之間是有自性差別。所以說,這個名詞是代表一一界彼此間有各自法種,各自法種的功能自性上,都是有差別的,建立界就是有界限不會相踰越,一一界之間不會互相攝屬,所以才會建立這十八法界。
世尊在阿含的經教中就把蘊處界現象法,用這「十八界」來含攝說明一切法,這個數量不可以增加也不會減少,更不會如同安慧所說:要妄將把意根這一界,要用意識(就十八界當中的意識)來含攝,也就是妄將把十八界就減少成十七界。這原因是因為:意根界跟意識界之間各有各的法種,就是祂的功能自性彼此是有界限的,是有自性差別的,世尊才會須要立成兩個不同法界。
由以上經論舉出對「界」的意涵解釋,大眾可以瞭解安慧論中是妄說:「十八界中的『意根』只是
佛方便施設,是 佛當年為破外道才廣建立意根這一界,說這樣經中才會變成有十八界」;甚至說:「意根只是假名施設,根本不存在於現象法界當中,其實祂就是意識法界的一分。」這當然在妄說佛法,也是毀謗
世尊、謗法的嚴重惡行;這樣子在否定 佛說的八識正法教,建立他的六識論邪見,這樣的邪見誤導了無數後代學法的人,造作的惡業果報真實不可思議啊!
接下來在本文的第三項綱要,要詳細為大家說明意根法種的內涵,也就是「意根」這一界有什麼自性?而且跟意識這一界具有什麼樣的自性差別,才會建立成兩個不同的法界。能瞭解意根這界所具有的獨立自性,學法大眾就會知道「意根」這一界的自性,都不是「意識」這一界所具有的自性,這兩個法界之間的自性,是有自性差別的,有種種的差別法相,是不同的法。由這樣的知見建立就會知道:「意根」當然不會是安慧所妄說的是「意識無間滅之前一分位意識種子」,更不會進一步說「意根就是意識的一分」,或乾脆直接說「意根就是意識」,而來主張說「其實有情眾生不是有八個識,是只有六個識」,這就是他們所建立的六識論邪見,不同於世尊所說的八識正法。
所以第三個綱要的主題就是:意根界為十八界之一界,具有獨立的自性,跟意識這一界有種種自性差別,不可以把祂攝歸意識界。
在這個綱要的第一小項,我們先來說明:第七識意根末那到底具有什麼樣不同於意識的自性?在三轉法輪諸經當中談到了「意根」,就是十八界當中的六根當中的第六根,名稱就是「意根」;而這意根也就是
佛說有情眾生總共有八個識心的第七個識心,也是唯識經論中所說的末那識。在經論當中之所以建立這第七識心名為意根,原因是因為第六識意識心是以這第七識心為根,也就是意根是意識心能出生的所依根的緣故。十八界當中的意根,是心、是識心,並不是色法,也就是祂不是物質的法。過去就有佛教界的某位導師認為意根是色法,甚至說就是我們身中的大腦,就是因為知見上有了錯誤。
世尊在阿含經教中教導弟子們要去觀行「現象法界」諸法時候,應當運用「四尋思」的方法,也就是要去尋覓、思惟、觀行,在這現象法界中十八界諸法的運行。在你靜坐的時候,或者是在經行的時候,去思惟觀察現象法界所現前的這一一法界的諸法,也就是在性境現量上,去觀察這一一界的「名、義、自性、自性差別」。
經由這樣的觀行來確認一一界所建立的「名」其實是虛妄假有法,而所建立的「義」更是虛妄假有安立的法,而說這個界所擁有的「自性」,也就是所有的功能體性,事實上也是緣生緣滅、因緣和合,無常生滅、虛妄假有的法;乃至最後要去確認,你所觀行的這個法界跟其他法界各自的體性,也就是各自的自性,有什麼樣的差別法相。由這樣的差別法相,你就能夠確認一一界的自性是不相同的,因為它們自性是有差別的,就不會把十八界彼此之間混淆不清,甚至把某一法界誤會成為十七法界當中的另外一界。
要完成這樣的四尋思觀行,當然要對一一法界的內涵自性必須有正確知見,才能夠開始真正去作觀行,作四尋思的觀行。經由這樣的觀行,主要的目的要斷除眾生的身見(或者叫我見),來確定蘊處界這十八界我都是因緣生滅無常、終歸壞滅的法,是苦法、是虛妄空相法、也是無我的法性。這樣的我見能斷除,就不會執取蘊處界我為真實常住不壞的我。在阿含經教中,與
平實導師的教導中,都再三指出我見的斷除,是我們學佛法人學法首要之務。
在逐一細講「意根」界的自性之前,我們先為大家略說「意識」這一界有何種自性;大家就能在下面解說意根自性的時候,可以從法理上先作比量思惟:這兩個法界自性上確實存在什麼樣的差別法相,兩者是攝歸不同法界的,並不是同一個法。
第六識意識心的自性,或者說第六識心的體性,簡單說就是:這意識心是能夠分別六塵當中的法塵,當這個心與前五識心和合運行時,也同時能分別五塵的細相。但是當你入睡之後,進入作夢的階段,所現前的夢中獨頭意識,不僅能分別夢中五塵境相的粗相,也可以分別五塵的細相境界。所以,第六識意識心功能體性非常的強大,這個心祂能:記憶思惟、能歸納分析、能作整理比對,也能回憶過去之種種,也能憧憬未來,祂更能天馬行空作種種的創造、發明等等,所以祂的體性很強大。意識心這些自性,都不是意根所擁有的自性。也就是說,上面所談的意識心的自性,都不是意根所能作為,不屬於意根的自性。
以下就逐一為大家來說明:「意根」具有何種不同於第六識意識心的獨立的自性,大家就能夠瞭解這兩個法界到底存在什麼樣的「自性差別」,也就是說祂的自性是不相同的,那你就不會把這兩個界混淆在一起,當然就不會如同安慧等人分不清意識界跟意根界這兩界的差別,而把祂混淆在一起。
第一項意根的自性說:第七識意根末那具有恆審思量、處處作主分別,具有恆而審之、從未斷滅;也就是說,祂從來沒有斷滅過,只有阿羅漢要離開三界,進入無餘涅槃才會滅盡。這個意思在講:意根末那是眾生真正作主決定的心,這個心是恆審思量,剎那剎那都在為意識我作主決定。舉例來說,如同電視機前的觀眾聽法到這一刻,其實每一剎那剎那在作主決定要不要繼續聽下去的那個「心」,是我們的第七識意根末那在為你的意識心我作最後決定。一般沒有學法的人,或者是不具有八識心正知見的人,他們並不能知道自己身中有個「意根末那我」在為他作主決定。凡夫眾生沒有這個知見,總是認為是我現前的「意識心我」在思量作主決定一切的事。
我們可以舉現實生活當中大家比較容易體會的例子來作說明,大家就比較能瞭解,確實是由第七識意根末那在背後決定了你的所有一言一行,而你現前知道的意識心我,其實根本作不了主。
舉例來說,有一位有心想要戒菸的老菸槍,當他辛苦忍了幾天的菸癮,可是到後來雖然意識心我很理智思惟知道:如果我又不能安忍抽了一根,這戒菸就不會成功,會功虧一簣;但最後終究還是抵不過菸癮,戒菸到最後那一剎那,他還是投降了,因為他又抽了所謂的最後一根菸,使得這次戒菸又無法成功。
那麼,是誰在最後一剎那違背意識心我作了再抽一根的決定?其實就是他自己身中的「第七識意根末那我」。所以,日常生活中如果意識心我跟背後的意根末那我所作決定相一致的時候,眾生是很難察覺有一個真正在作主決定的我,就是末那的我;但是當兩者所作的決定是不一致的時候,你才會隱約警覺好像有那麼另外一個我,真正在背後為我作主決定,其實那就是意根末那我。上面只是生活當中一個可以舉出的例子,其實我們還有非常多生活中無數的例子,學法的人都可以現前去體會隱藏在意識我的背後,這個末那我確實是存在的。這也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在日常中應當經常在歷緣對境中去作觀行的功課。
又說意根末那識這個心,具有「恆而審之」的體性,不同於第六識意識心我是「審而非恆」;也就是說,這兩個心的自性,是有很多的差別法相的。比如意識心的我每天是夜夜眠熟無夢的時候,就會斷滅不會現前;乃至這一世意識心我,最多也只能運行到這一世捨報之後;當然如果有經過中陰身的階段,這一世的意識心最多也是運行到中陰身捨報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去到後世的;那麼捨報的時候就會進入唯識五個無心位所說的「正死位」,捨報進入此位,這一世意識心的我就斷滅了。也就是這一世意識心的我,其實無法去到下一世,原因就是因為有情眾生每一世意識心的我都是全新的意識心,是因為祂都是依重新再出生的這個大腦勝義根為緣,才來出生另一個全新的意識心我。所以這個就是為什麼我們每一世再來人間受生,有情眾生都是沒有辦法知道我們過去世的種種,原因就是在這裡,因為每一世的意識心都是重新再出生,都是全新的緣故。
但是相對來說,這個意根末那我祂卻是世世常住,沒有一刻斷滅的時候。每一世末那我在捨報之後,這個意根末那我跟第八識如來藏就會一起去到下一世,入住到下一世有緣父母的受精卵位中;也就是每一世捨報後,去到下一世有情身中的第七識意根跟第八識如來藏,都是同一個第七識意根、同一個第八識如來藏。這第七識、第八識,就是有情眾生所具有的八識心王當中唯二的兩個識心;因為這兩個心,都是恆而常住不壞滅的心。
對於還沒有能力出離三界生死的凡夫來說,或者是已經有能力出離三界生死卻世世留惑潤生,發願要在人間行菩薩道的大乘聖位菩薩(也就是初地以上菩薩)來說,意根末那我都是恆而永無壞滅的時候;但是,如果對於一位定性聲聞阿羅漢來說,他在捨報的時候,仍然是需要滅盡意根末那我;因為捨報的時候,一定是要滅盡一切法,才能夠入無餘涅槃。所以阿羅漢入涅槃,是包括意根在內一切法都是要滅盡的。
這也是第七識意根跟第八識眾生的真實我如來藏,這兩個心所不同的地方;因為有情眾生第八識是真正的常恆,永無壞滅的時候。從凡夫位一直到阿羅漢位入無餘涅槃,乃至到了大乘的究竟佛位,這第八識心都是常住不壞滅的,祂是眾生真正不生不滅的真實我的緣故。
所以意識心我,祂的體性是「審而非恆」,但是第七識意根末那我卻是「恆而審之」的自性,這兩個心的自性存在這麼顯著的差別,當然是攝歸不同法界;不會是安慧所妄說的,說意根這個法是假名施設來的,甚至說意根是意識之所含攝。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安慧等人他們是具足我見的凡夫,並沒有依
佛世尊的教導去作界差別的尋思觀行,但是安慧卻自己妄加揣測,甚至大膽否定。佛宣講一定具足十八法界,安慧卻敢妄說成只有十七界,主要就是他要把現象界當中「意根」這一界給否定掉,把法界說成只有十七界。
那麼第七識意根末那在唯識經論當中,還有釋義這個心,還有非常多不同於第六識意識心的自性。比如祂的第二項自性說:意根末那具有遍計所執的自性,而且能夠默容諸法,能緣一切境界相。第三項自性說:意根末那這個心是不了別五塵的,祂只有對法塵的大變動能夠作分別,也就是祂的分別、了別慧是非常差的。第四項意根末那自性說:祂的了別慧很差,原因來自於祂遍緣一切境界相的關係;而且祂對於六塵上說祂能分別,主要還是需要伴隨意識心同時生起,才能藉由意識心去作分別。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上面談到第七識意根所具有這些不同於第六識意識心的自性,我們要留到下一集節目當中,再逐一為大家詳細介紹這當中自性的內涵。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下一集節目,謝謝大家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4732-a21_0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