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7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70集 三歸五戒始修學(二)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我們上一次講到了:【從地獄出受畜生身,身常勞苦,水草不足,經多時中酬損他財,如是眾苦,名為第二正感之果。】(《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六)講到了《優婆塞戒經》裡面所說到的報果,由此可見,不只是地獄當中受的果報我們叫作是報果;從地獄出來以後,再繼續受畜生身,然後經常受勞役的這樣的痛苦,飲食水草不夠,這些都只是為了要酬還當時過去世所造作的虧損眾生的,乃至別人有錢財,你是陰謀詭計讓他虧損、讓他破產,類似這樣子的一個惡心行,在您出了地獄之後,還要在那一個畜生道裡面,來償還虧損他人財物這樣子的一個過失——用一個非常極惡的心行,而且不是一次、兩次,是三番兩次習以為常;這個在畜生道當中所受的這些眾苦,就稱為第二正感之果,一樣是屬於報果,而不是餘果。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經文繼續又講到:「受是罪已,又生到餓鬼當中。」餓鬼當中一樣,他沒有辦法像福德正神、像城隍爺他們雖然也是鬼神道,可不是鬼神道當中的餓鬼!經文裡面,我們經常聽到餓鬼道、餓鬼道,這是因為 佛要叮嚀我們、囑咐我們不要造作了相應於餓鬼道的惡業,所以餓鬼道嚴格來講,其實要講成鬼神道會比較符合事實狀況;這當然不是說 佛在經文裡面所說的有所偏頗,因為這是主要要提醒我們不要落到三惡道當中;三惡道,特別是指鬼神道當中的餓鬼,所以我們不講鬼神道,而直接講餓鬼道。在從地獄出來以後又到畜生道,從畜生道受完該償還的一個果報之後,又往生到餓鬼道;在餓鬼道中困渴飢乏,百般的飲食都沒有辦法享用,這樣的痛苦!乃至於無量千劫連漿水、飲食這樣子的一個名字,這樣子的一個聲音、名稱、文字、聲音都沒有辦法去聽聞得到。而如果是之前造作的惡業是非常違犯了很深、很重,而且去樂於犯、而且習於犯,心性已經非常堅固的,造作的業很多的話,他這樣子的一個第一、第二正感之果,淪落到餓鬼道要受這第三正感之果的時候,他可能會成餓鬼道當中的某一種餓鬼。

所謂的「其咽如針」,他的咽喉好像針那麼細,他的腹—他的肚子—卻跟山那麼大;換句話說,他要能夠進食的這個咽喉非常狹小,他需要填飽的肚子卻如山谷一樣的寬廣。他即使能夠得到飲食,餓鬼道的飲食經常是膿血,乃至人間的這些糞便、大小便溺,是非常、非常極為下劣的!可是這極為下劣的飲食,對他這樣子餓鬼來講,有時候都還是求不得;即使他有福德因緣,搶得了一分一口了乃至一滴了,他要把它塞到、放到他如針一樣細的咽喉裡面,他就所謂的餓火中燒,馬上就變回一個火,連這樣子的下爛的飲食,他都沒有辦法去享用,永遠這樣子的困苦飢乏,永遠沒辦法進食,能夠得到進食的話又化為火,只是更是讓自己產生痛苦而已!像這樣子在餓鬼道當中的話,這樣子的果報,經文稱它這還是第三正感之果,是正,不是餘,不是別。

那我們再看下去:等在這個三惡道受過這樣子的過去的很深重的惡業、習犯的惡業該要償還的正感之果之後,「畢是罪已」,那樣子的三惡道的惡業已經完畢了,終於能夠來還生人間了,可是生而為人,卻是貧窮、卻是下賤;在人間的話,是一個可能是當人家的僕役,可能是一個勞工,他只是都是為別人所驅喚、所役使,雖然不是過去在畜生道當中的一個牛、馬、驢,可是呢地位的話就相近於這樣子的一個畜生,是非常可憐的!乃至於這樣子的境遇,當然對他來說的話,人間的財寶想要稍微去求取、去謀取,都非常非常的困難,於是於一切時都不自在:飲食不自在、衣服不自在,乃至生病了,身心都不自在,因為連醫藥都很缺乏。像人間的這些果報,叫作餘報;相應於之前在三惡道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稱它為餘報,而這些餘報有時候又叫作相似果報。

那我們在引用完《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6的經文來解說,這五戒有五種果的作一個負面的表列之後,我們報果、餘果的解釋,應該大概都知道。雖然剛剛是以慳貪而來解說,不過菩薩們應該很容易把它反過來,慳貪的對面就是布施,您要廣行布施的話,來世絕對不只是不會往生到三惡道,您在人間可能是大富長者;乃至於您對五戒、對於十善所修又比人所具足所需要的還多,那您可能就往生到欲界天去享天福了;當然這樣子的天福,是指那一些不以「菩薩的正修行」為他修習福德所迴向的這一些一般的凡夫,或是說雖然受了三歸五戒,可是不是依於要斷我見、要證三乘菩提而正修行的這一些菩薩。當然福德的差別跟功德的差別,菩薩們應該都已經有熏習過,我們這裡姑且就暫時這樣子跳過。

前面講完無作果、講完報果、講完餘果,我們再來講第四個作果跟解脫果。所謂的作果,一樣是以作為果;換句話說,您有「無作果」,您自然會有「作果」,這個作果就是不需要別人來提醒您,該作的您還是會作。剛剛說的無作果比較偏於說惡習慣、惡心行,譬如說您因為過去世的熏習、實修這樣子一個好習慣,到這一世以後,您自然就不會去邪淫,自然就不會去大妄語,不會不與取,不會有偷盜,您自然就無作,您這樣的心性是偏向於無作果的,自然就有無作。那這個作果,一樣是依於您過去世的熏習,您自然會不斷地勤於去作;乃至於如果過去並不是有那樣子深厚的因緣,這一世您再重新受了三歸五戒之後,您也會很容易的又恢復過往—往世—的那樣子的一個作,就是精進,精進地不斷在佛法當中去造作相應於功德福德的這一些善的身口意業。那您既然如實不斷地有這樣子的一世又一世的有無作果、有報果、有餘果、又有作果,這樣的無作、有報、有餘果、有作果,您當然一世一世的不只在世間的福德,乃至在出世間的功德都會日益的增長,最後的話,當然是能夠從人乘、天乘,乃至進而能夠超越聲聞乘、緣覺乘,而依於菩薩乘而來成就佛乘,因為菩薩乘就是佛乘。

所以我們才說在《優婆塞戒經講記》就說了,依於這樣子的三歸五戒,乃至於如實的這樣子一個四種修行:就是所謂的修學知見、修習定力、修集福德、修除性障;依於這樣的三歸五戒,那四種修終於導致的五種果,前面的四種果,慢慢地會讓我們逐分地、少分地能夠產生的一個解脫果,終究於至少是證得聲聞解脫果,從初果、二果、三果,乃至於阿羅漢無學果;乃至於慢慢地從聲聞解脫走向緣覺解脫,因為智慧越來越增長,定力、慧力、神通威德變化;熏習的知見越多,乃至修習的越多,乃至終究能夠完全如實證得了究竟解脫,也就是佛地果位。因為菩薩們都知道,只有大乘解脫才是真實的究竟解脫;聲聞的解脫、緣覺的解脫,其實是斷滅了自己的五蘊身心,並沒有一個真實的清淨的五蘊在人間能夠成為究竟解脫,他只是滅掉自己,他不是真實的常樂我淨。我們第一個單元,關於《菩薩優婆塞戒經》所說的:初始修行,當先立制,要自誓作戒如實的四種修,而最後導致的五果。這一段的經文我們就先解說到這裡。

底下我們再引用一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14來說明報果跟餘果,乃至邪惡願。報果、餘果,這裡是要來補充我們剛剛所說的這個報果、餘果,乃至於有一個邪惡願的這樣子一個勢力。讓我們來看看自誓作約,就是自己設定下一個發下誓願:「如果不做善事,那我一定要懲罰自己。」反過來講,您如果因為發下了惡誓願,迎向了惡誓願的話,剛好是跟剛剛所說的自誓作約要來如實四種修,產生了一個相反的果報。我們就來引用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14有記載到:有一個阿羅漢名為實力子,他出家之後,他負責在僧團當中分發這個飲食,因為這樣子的一個過程當中,得罪了兩位的比丘,就是友地比丘跟大地比丘。這個友地比丘、大地比丘其實在過去世就已經跟實力子阿羅漢結下了惡緣;他們因為本身一個心性的問題,對於實力子阿羅漢的如實地分配這一些僧團的供養,沒有辦法服氣,他認為實力子阿羅漢是故意來糟蹋他們兩位,來給予他們比較差的一個供養,於是他們就慫恿了他們在俗家的一個姊妹(已經出家了,稱為友女比丘尼)來誣謗實力子阿羅漢跟她有邪淫的行為。最後的結果,當然是 佛世尊要求這個實力子阿羅漢跟友地二比丘當場來對證,當然他在 佛前都沒有辦法隱瞞他們的惡心行,也終於還了實力子阿羅漢一個公道。佛又趁這個因緣來講說這一些報果、餘果,乃至邪惡願的一個道理。

實力子阿羅漢這一世之所以會受到這樣子的一個誣謗的果報,就是他在過去世的時候,他有一世,他那一世的母親跟他那一世的父親結婚很久了,家產也都很壯盛,可是膝下無子;最後,那一世的母親——生母。出生他的母親,於是就建議他的父親,容許他的父親納妾。娶了一個妾來之後,父親總是會——我們這叫作喜新厭舊,所以對於他的生母就有一點點沒有那樣子的疼愛了。這個生母於是就造作了一些誹謗的話,這父親因為疼愛這一個新妾,當然就不理會她,反而指責她說:「妳是不是在誹謗她?」過了沒有很長的時間,反而不是這個娶來的妾懷孕了,而是實力子那一世的母親,這個大老婆她先懷孕了!懷孕了以後,生下了那一世的實力子,他的名稱取名叫作實語,就是真實言語的實語,不要妄語的實語。這一個生母生下了實語之後,實語之所以會被稱為實語,據說是因為他出生之後,他的口氣就芬芳,口氣芬芳,他所說之語也就都是如實;從小不經人教就不講一些綺語、一些妄語、一些不真實語,所以父親有這樣子的把他命名。

他稍微長大之後,他的母親因為對於這個新妾的怨恨、嫉妒,還是不斷地造作誹謗,那她就心生一個惡計,她說:「既然你是我的兒子,那你要幫我,把你父親對我的寵愛奪走的這個多年的這一個新妾,你要幫我來報這一個仇。」她就要求她這個兒子實語,也要跟她一起用不實的語言來誹謗、來栽贓。因為實語原先是不願答應的,因為他心性不是如此,可是母親指著他說:「你是我的兒子,那你這樣子怎麼是孝順呢?」他終究拗不過母親,而去跟隨著母親一樣造作了惡言語來誹謗了那一世的異母,也就是他父親的妾。那一世的異母,其實就是這一世誹謗他跟她行淫的友女比丘尼。這個被誹謗的妾,因為父親相信:「我的兒子是實語啊!他說的話應該是真實。」雖然一直以來都不相信他的母親,可是因為是兒子說的,相信了,而把這一個妾把她趕出去了。趕出去以後,這一個妾去找她兩個兄長,她兩個兄長就很生氣了,就是百般地在那一世,就跟這一世的實力子阿羅漢就已經結下了惡緣。

實力子在那一世因為無端誹謗自己的異母,雖然不是生母,可是這樣子一個惡業,在他那一世之後多千歲——就是好幾千年,都在地獄裡面受到燒煮之苦;這就是《優婆塞戒經》所說的報果。「彼餘殘業」就是殘餘剩下了,這當然是餘果;彼餘殘業在五百生當中,生於人間了,卻經常還遭受別人的無端誹謗,穿鑿附會、無中生有的誹謗,這是他的餘果;這個餘果,不是直接從那一世他誹謗的異母,也就是不是從這一世的友女比丘尼而來。乃至那一世的實語——這一世的實力子阿羅漢,都已經證得小乘的無學果位了,仍然還要被友女比丘尼,乃至友地比丘繼續來誹謗他,這都是因為過去世結下的惡緣。而這一世的友女比丘尼,原先是不想要跟隨她——同樣都是出家的友地比丘,這些兄長來無端生謗,來誹謗實力子阿羅漢跟她有邪淫的行為;因為她都三歸五戒,乃至受了比丘尼戒了,她深深的應該瞭解:何況是實力子阿羅漢身為阿羅漢,還去誹謗他,誹謗這一個大功德田,過失是很大的!她之所以最後還是做了,是因為她在那一世還是實語的一個異母,也就是他父親的妾的時候,她被趕出去之後,她的兄長來養活她。這樣的怨恨,有一次在她兄長那一邊的時候,她因為有在布施,有一次有一個緣覺—有神通的一個獨覺—辟支佛來到她門口受她供養,他們也都知道供養辟支佛的話,福德是很大的,辟支佛也會祝願您,您也可以一一自己來發願迴向說:「我這樣子供養的福德,希望能夠迴向怎樣的果報。」很不幸的!她在那一世,她發下了邪惡願,她說:「既然我有這樣的福德果報,我就要依於這樣的福德果報,未來世如果又遇到了實語的話,我也要報仇,要報復回去。」就因為過去世這樣子一個邪惡願。這一世的友女比丘尼在被 世尊揭發了她對於實力子阿羅漢的一個無端的、無中生有的、穿鑿的誹謗說他跟她行淫,因為這是一個極大的惡業,她就被驅逐出僧團。這樣誹謗阿羅漢的惡業,即使她這一世懺悔了,後世一定還有非常難以忍受的地獄果報需要去償還。

這個道理,我們可以依於《優婆塞戒經》卷5有提到的,來作一個反向的一個思考:如果我們是布施,布施是善事;我們如果以畜生為福田,以破戒者、以持戒者為福田,乃至以阿羅漢、以佛為福田,同樣一個布施,因為心勝、田勝、財物勝,因為根本、方便、成已有不同的果報差別。所以《優婆塞戒經》卷5有說到:「若施畜生得百倍報,施破戒者得千倍報,施持戒者得十萬報,施外道離欲者得百萬報,施向道者得千億報,施須陀洹—也就是初果人—得無量報,向斯陀含者——就是向二果人,您去布施於他,一樣也是無量報,乃至成佛那更是不可思議無量報了。」果位越高所證功德越大,我們同樣一個布施,所得果報就越大。反過來講,當我們去誹謗、我們去辱罵、誹謗畜生,我們去誹謗破戒者乃至持戒者,乃至誹謗外道離欲者─—也就是外道至少證得初禪以上的修行者,這些果報也都是反過來會越來越難以讓眾生忍受。

所以基於這樣的道理,我們就要如實的在面對一個境界法現前的時候,是要選擇向善、向惡呢?一定要如實作下正確的決定。《優婆塞戒經》講得很清楚:【若人不能一心觀察生死過咎、涅槃安樂,如是之人雖復惠施、持戒、多聞,終不能得解脫分法。】(《優婆塞戒經》卷一)在我們身為優婆塞已經三歸五戒,深信輪迴因果、深信三寶、深信佛所設下的一個聖戒是我們解脫之因之後,我們對於何謂生死過咎?何謂趣向涅槃安樂?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與遵守與修行。

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段落就先講到這裡。

祝願各位菩薩福德智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66-a10_070


2021年6月26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69集 三歸五戒始修學(一)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也就是平實導師所著作的《優婆塞戒經講記》的導引。我們在收看這個節目的時候,要提醒菩薩們的:這裡節目的弘法,主要就是一個入門,就好像您去國家公園的話,一個導引圖而已!在您收看了節目之後,請您務必還要回去深細地去翻閱一下平實導師的《優婆塞戒經講記》,然後再如之深思而奉行,這樣才能夠去證得身為一個優婆塞應該要有的一些知見,以及依於知見而能證得的果位。

在這一個單元我們先要講說《優婆塞戒經》的經文,我們先把它唸一遍,再來為菩薩們做一個簡單的宣說:【善男子!有人若欲施時,供養三寶時,若坐禪時,若修善時,若讀經時,供養父母時,當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剋罰。」是人福德日夜增長,如恒河流。如是五戒有五種果:一者無作果、二者報果、三者餘果、四者作果、五者解脫果。】(《優婆塞戒經》卷六)這整段經文,我們簡單用一行話把它濃縮起來叫作:「一個優婆塞受了三歸五戒開始要修行,初始修行當先立制,也就是要自誓作戒;然後由於這樣子的一個作法,可以讓您依於遵守五戒,依之修行而證得五果。」

這整段的經文,如果我們把它跟正覺同修會一般會跟學員菩薩們在演說的時候,用四種修來容括這一個我們初始修行的重點,那就是:第一個、修學知見,第二個、修習定力,第三個、修集福德,第四個、修除性障,也就是四種修。經文裡面第一個我們說「若欲施時,供養三寶時」,這個就是我們剛剛說的四種修當中的修集福德。「若坐禪時」,很清楚的就是修習定力,也就是依於無相憶佛、念佛、拜佛來提升自己的定力;因為一切修行無不以戒、定、慧為入門開始,既然已經三歸五戒了,再來就要修學,不管是五停心觀,或是說依於正覺同修會平實導師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而為了因應世人的需要,稍微作了一些改變的這一個無相憶佛、念佛、拜佛,類似於五停心觀的讓我們先把我們的妄心能夠歇息下來,求得定力之後,再依於戒、定而來生出一個真實的智慧,依於定、慧再來修除性障;這個就是「若坐禪時」所說的要修習定力。

再來「若修善時」,這裡的若修善,當然就是修除原先的一些惡習慣,建立新的好習慣。我們經常說:好習慣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壞習慣是我們最壞的敵人。這一個習慣在佛法中來講,我們用兩個字「熏習」來稱呼它。熏習當然是先要有一個能夠受熏持種的如來藏,依於七轉識——特別是依於能夠修戒定慧的意識,來成就我們的染污心種慢慢地被汰換成清淨的心種;這樣的修行就是來修正我們的身口意行,來修正我們的身口意業,讓我們身口意業落謝成為的種子,能夠讓如來藏中的煩惱業障這些種子能夠逐漸的清淨。若修善時,就是等於除了剛剛的欲施、供養三寶、坐禪,還有讀經、供養父母其他的善事,都可以把它歸類於這裡的修善;當然也包括了六度裡面布施之外的持戒、忍辱、精進,乃至修學般若。若修善時是修集福德,乃至修除性障。

「若讀經時」,當然很清楚的這就是在從我們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深入於佛菩薩所留下來給我們的經論,依之於思惟之後,再如之而修行,就能夠如實證得三乘菩提。若讀經時之外,我們還要「供養父母」,供養父母是一個菩薩最基本的必須要培植的福德。我們說堂上的父母就如同我們家中的兩位活佛,父母是我們的報恩田;身為一個菩薩如果連世俗人所必須要具足的最基本的人格,就是對於有恩的父母都不能做到孝養奉侍的話,那就枉生為人!連人格都不具足,那就不要想說修學菩薩道了。之前也跟菩薩們提過,即使您是想要往生極樂世界,您也必須要具足三福淨業;三福淨業,我們有時候把它歸類成一個世間福——世福,又說有戒福,又說有修福。而世間福來講,第一個就是孝養父母,離開孝養父母,一個人的格就已經失去了,一個人格失去了,連道器都不夠資格,那更不用說要能夠成為優婆塞,能夠來如實地往上進修天乘所需要的更具足圓滿的修習十善,乃至更上的修學四禪,乃至更上的三乘菩提那就更不用提了。

好,那經文這邊它又有說到「當先立制」。當您發心要作四種修,您要欲施,您要供養三寶,您要修學坐禪,您要修學諸多的善法,您要讀經增長知見,您要供養父母增益福德,這個時候您要先「立制」。立制這個「制」雖然不是志氣的志,可是這個制還是有類似的,就是要自誓作約——要自已發下誓願、要自己給自己設下一個制約,這個制約就是「我若不作,要自剋罰。」這個精神就是屬於菩薩戒的一個精神。雖然我們這裡的菩薩戒不是《梵網經》的十重、四十八輕,而只是屬於優婆塞一個新學菩薩所要遵守的戒律,但終究是希望大家來修學菩薩乘佛法成佛,而不是使大家只歸依於那一個聲聞乘、緣覺乘的法而成為一個定性聲聞人。定性聲聞人,我們有時候會方便說他並不是一個真正能夠孝養過去乃至於未來無量父母的一個修行人,因為他證入無餘涅槃之後,他是一個自了漢,他於過去父母沒有辦法報恩。那菩薩不一樣!而菩薩性的建立,必須在優婆塞剛開始的時候,這種心性就必須先確立下來,所以菩薩戒我們要求的不是像聲聞戒要取相戒,您身犯了、口犯了才叫作犯戒;菩薩戒不是,菩薩戒不是身、口犯了才叫犯戒,菩薩戒起心犯了一個惡念,就已經是要自我懺悔,佛前自責其心了。菩薩戒除了要消極防惡之外,更重要的還要積極造善,就是因為要積極造善,不是因為造惡了才叫犯戒,是您該做的善事、您該精進的善法,您疏忽了、懈怠了,那一樣是叫作違犯了菩薩戒的精神。因為菩薩要成佛三大無量數劫,如果屢屢的像龜兔賽跑當中的兔子,自認為自己很聰明,自認為自己福德廣大,起了一個慢心認為:「我不需要精進!同樣的時間,我就可以來收集比別人更多的智慧福德資糧。」那這樣的心態,一定會讓自己變得先發心卻晚別人成佛。

好,當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剋罰。」這樣的人抱了這樣的精神——一個精進不斷的精神,就能夠福德日夜如同恆河流水,日也流逝,夜也流逝,日夜當中日夜都增長。這樣的增長可以讓我們依於這樣的三歸五戒之後如實的四種修行,而終究能夠證得少分的、慢慢地具足這五種果報。五種果報:第一個、無作果,第二個、報果,第三個、餘果,第四個、作果,第五個、解脫果。經文說「具足受持五戒」,當然五戒之前一定還有三歸,有三歸、有五戒這樣慢慢地少分具足了以後,小乘聲聞見道——斷我見,乃至大乘菩薩明心所需要具足的四證淨,也就是四不壞淨。對於佛法僧三寶、對於佛所立下的戒,佛法僧戒都有清淨的信心,乃至終究依於證得沙門果,乃至更上的大乘菩提的果證量,而能夠真正地、如實地對於三寶一切有清淨的、具足不壞的金剛不壞的信心,這才叫作真正的四不壞淨,也就是四證淨。

那我們現在再回來,把這五種果簡單地解釋一下,為什麼三歸五戒、如實的四種修習之後,能夠讓我們證得這五種果?第一個、無作果。所謂的無作,就以沒有眼前身口意特別的、著意的造作,就能夠擁有的一個果報。這種無作果,其實就是過去辛勤的熏習,自然而然養成的一個心性,這個心性習慣性就是我們剛剛講的「好習慣是我們最好的朋友!」當你如實的四種修已經養成習慣了,時間到了自然就拜佛,時間到了自然就讀這一些佛菩薩的著作來增益自己的知見,時間到了該去做一些護持正法乃至幫助眾生的事情,自然起心作意;這種起心作意不是因為眼前的境界才生起的。現實生活當中經常看到的例子:就好像一個喜歡抽菸的人,當他開始要戒菸的時候,可是一戒,有一個笑話說:「戒菸很容易!因為我一天就可以戒三次了,一天戒三次,一年就戒了大概一千多次了,可是都從來沒有戒成功!」為什麼呢?因為當他在一個可能是工作空閒之餘,他明明是要戒菸,但是只要手一閒下來,不由自主地就從腰包裡面掏出打火機、香菸,點了以後都吸了幾口了,才會猛然發現:「欵!我怎麼又在抽菸了?我不是要戒菸嗎?」這是在一個負面的不好的習慣,它會產生一個無作,因為習氣導致的一個結果。

同樣地,當一個優婆塞如實受了三歸五戒,深信輪迴的苦痛,深信三寶乃至三寶當中 佛所立下的戒,這樣的佛法僧戒是能夠解脫輪迴痛苦的一個根源、一個根本;有這樣的具足信心以後,然後自然在三歸五戒之後,就能夠如實的精進於四種修。這樣一個修行,就能夠像一個抽菸的人一開始養成抽菸的壞習慣,慢慢熏習成就,乃至熏習成就以後知道抽菸的壞處而想要改掉的時候,卻已經有一個壞習慣深深地烙印住了,這也都是一個心性的問題,一個習慣性—心的習慣性—的問題。這種無作果,不只是這一世我們的長久熏習會讓我們有這樣的無作的心性,自然而然的就能夠去相應於這四種修,不需要別人叮嚀,不需要自己好像要起床還要一個鬧鐘,自然而然的時間到了、因緣到了,就依於這樣的無作的心性,而面對眼前的境界而作了正確的選擇。不只是今世如此,到了隔世,依於這一世的心性長久的熏習,我們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抽菸這些壞習慣是這樣的心性;你修學正法,因為深信輪迴因果,因為深信三寶,深信於戒是解脫的因——根本,那您如實的在前一世,也如實的這樣子的不斷地熏習精進,這樣子的一個心性習慣性,就好像我們開車的時候,即使是油門放開了,車子還會滑行很遠,這就類似這樣子的一個無作果。在下一世來講,譬如您這一世在守五戒方面,您不妄語,您說話很誠實,這樣一個誠實的心性,會在下一世讓您在沒有遇見一個善知識——或說不管是世間的善友或是說佛法的善知識,乃至你還沒有重新再接受三歸五戒的時候,由於過去世的熏習,由於心性的已經養成,您不需要有身口意造作有這樣子的一個場合再重新受這個三歸五戒,您自然就會遵守您前世心性延續到這一世的自然就不會妄語,這樣子的一個果報,就叫作無作果。

無作果之外還有所謂的報果。任何的善惡業,因於我們身口意行的造作,身口意行是從如來藏—從第八識—所出生的五蘊十八界當中的生滅法的一部分;依五蘊當中七轉識的造作有了身口意行,生滅的五蘊它雖然是剎那生滅、剎那就過去了,不是常住之法,可是依這個剎那生滅出生的五蘊而有的身口意行,這個身口意行這些造作的身口意業,在生滅的五蘊落謝之後,卻依然會儲存於如來藏當中。如來藏當中既然有業種,我們都有聽聞過:【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大寶積經》卷五十七)這個果報,就是我們這裡的報果,乃至後面的餘果。報果、餘果,我們現在是依於三歸五戒、四種如實修行而有的果,這是指善業,善業有善業的善報,乃至善報之後的餘果、餘報;那惡業當然也有。

我們這裡就先舉一個《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在卷6的經文當中,布施的相反就是貪財;我們就以一個反面的——一個負面的,來解說前面所說的五果當中的報果跟餘果。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6,佛有說到:【或有菩薩,以貪多財而為恐怖,自己財寶恒求積聚而不受用,何況能施貧乏眾生;於己財寶深生貪著,於佗財寶欲令損減。】(《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六)換句話說,有一些居士或是說有一些世間的人,他因為貪愛錢財,我們所謂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因為貪愛錢財,因為錢財的繫縛,恐怖自己這些財富沒辦法累積、沒辦法持續為自己所擁有,對於自己已經所擁有的財寶,一直還是不斷地想要有更多,賺了十萬還想要有一百萬,賺了一百萬要一千萬,一千萬還要一億,一億不夠還最好兩億、三億,一生當中永遠是被這財寶所繫縛;又怕說花了一分就少了一分,只是恆常地一直在求財富的增加卻都不受用。像這樣子一個吝嗇—慳吝—的眾生、貪財的眾生自己不能夠受用,他當然更不可能願意掏出腰包裡面的錢財來布施,來利益那些貧乏困苦的眾生了。不只是如此,如果他的心性還是更往一步的話是不太好的心性,他不只是對於自己的財寶深深貪著,他還要比較,他還希望別人財寶不要跟他能夠相比、相提並論;不只是心性上如此,還付諸於行動,對於他人所擁有的這些財物,還要想方設計的來損減他,讓別人能夠虧減而不能夠跟自己來相比。就是這樣的心性、這樣的惡心行、這樣的慳吝、這樣的對於眾生不布施,乃至對於眾生前來要求他幫忙的時候,還口出惡語!對於他人的財富,不只是不能夠隨喜讚歎別人有福德,還要想方設法的用一些不好的計謀來讓人家虧損。

因為這樣的心性,這樣的業行的造作,因為這樣的因緣:【以是因緣,命終之後,墮大地獄受無量苦。如是苦報,名為第一正感之果。從地獄出受畜生身,身常勞苦,水草不足,經多時中酬損他財。如是眾苦,名為第二正感之果。受是罪已,生餓鬼中,困飢渴苦,無量千劫不聞漿水飲食之名,其咽如針其腹如山,縱得飲食隨變為火。如是苦身,名為第三正感之果。畢是罪已來生人間,貧窮下賤為他所使,於諸財寶所求難得,於一切時而不自在。如是餘報,名相似果。】(《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六)剛剛所唸過的經文就是說:那樣心性的眾生,會因為他這樣子的惡心行跟惡口行乃至惡身行不斷地虧損、傷害眾生,因為這樣子的業—身口意行的業報—的原因,雖然他當世不會馬上受報,可是隔了一世或是乃至後後世因緣果報成熟了,以是因緣,命終之後他會墮某一大地獄當中,雖然不是無間地獄那樣的苦,可是仍然要先在地獄當中要來酬償過去世所造作的惡業,要在地獄當中受無量的不同種類的苦。像這樣苦報最重的先報,所以稱為「第一正感之果」,是第一個就是我們所謂的正報,相對餘報而言這是正報。「感」就是一個自然的由於如來藏的運作而感應出生的一個果報。然後從地獄出來之後還要受畜生身,受畜生身的時候,又還要常常被這主人所勞役而蒙受痛苦,連自己身為畜生所要飲用的這些水草,也都經常不夠,處於飢乏。這就是相對於他前世當中所造作的:於這個貧乏眾生不能夠如實的慷慨布施培植福德資糧,乃至再加以詬罵。再來「經多時中酬損他財」,這就是我們剛剛說的,要來酬還損壞他人財物的這樣子的一個過失,如是眾果就稱叫作「第二個正感之果報」。

時間的因素,我們這一單元先講到這裡。

祝願各位菩薩們福德智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62-a10_069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68集 五戒的五施與五善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電視弘法節目《菩薩正行》系列,今天要談的題目是:五戒的五施與五善。

什麼叫作五戒的五施與五善呢?因為受持五戒,就是行五種廣大的布施;受持五戒能夠得到五種善的心行。我們先說五施,佛陀是這樣的開示的,佛陀說:【善男子!一切施中,施無怖畏最為第一。是故我說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眾生離五怖畏。是五種施易可修行,自在無礙,不失財物,然得無量無邊福德。離是五施,不能獲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優婆塞戒經》卷六)佛陀的開示是說:一切世間的布施,以無畏施是最為第一的,因為眾生所重視的就是他的生命,其次才是財產;這就是不殺與不盜,接著就是不邪淫以及不妄語。因為你能夠不會侵犯別的眾生的眷屬,能夠保護眾生的眷屬、保護眾生的名譽,讓他沒有恐懼,這也是施無畏。例如惡口來說,譬如有人喜歡到處張揚別人的過失,如果有人得罪了他,心裡就一定會恐怖,因為怕他會四處張揚、編造是非!所以這樣的人,每個人對他只有產生一種少得罪為妙,最好趕快遠離他,不要跟他來往;因為萬一一句話不小心得罪了他,以後就倒楣了。這就是大家對他產生了恐怖跟畏懼。

如果一個人一向不在背後說人是非,善於保護朋友、親戚、眷屬的名譽,大家對他就不會有恐懼心,所以就很喜歡親近他,這樣施無畏的功德就能夠成就了。所以身為一個受持戒律的菩薩,這個口業應該要謹慎,少講是非。為什麼殺、盜、淫、妄,對於這個口業,我們在這裡要特別稍微多說一點呢?因為殺、盜、淫,我們要持守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定的因緣,而且要成就它也必須有比較粗重的一個過程;但是口業的部分,只是嘴上的兩片皮,一下子就成就了,所以口業的違犯是非常迅速的。這四種的無畏施—不殺、不盜、不淫、不妄造口業(不妄語)—的受持,也就是一種無畏的布施,這樣的布施功德果報都是無量無邊的。

另外,不飲酒也是一樣可以成就無畏施。因為一個人他如果受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這四種戒,但是對於酒戒他不去攝持,喜歡喝酒而且經常爛醉如泥,這樣子會導致他前面的四條戒律都會違犯。而且更因為一個人他喜歡喝酒,所以眾生就不可能對他放心;也因為他喜歡喝酒,怕他酒後亂性,所以眾生就會想要遠離他。所以雖然喝酒只是他個人的一時的行為,但是一喝了酒,就很可能會違反了前面的四種戒律;佛陀就特別遮止這一個戒律,要遮止弟子們喝酒。所以這五種—殺、盜、淫、妄、酒—就是最大的無畏施,如果能夠攝持這個五戒,也就成就了一個無畏施的功德。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他如果能夠受持五戒的話,我們會覺得這一個人是相當可以信賴,也是相當可以親近的人。如果這個人在五戒當中,只要有一條戒律是不能持守的,只要有一條戒律是違犯的,例如他很喜歡順手牽羊,那麼對於他其他的四種戒律縱然是持守得很好,別人看到他還是會對他產生隔離的心,會產生畏懼的心;又或者這個人戒律雖然持守得很好,但是心中總是想要侵犯別人的眷屬,這樣的人雖然他其他的戒律持守得很好,也是無法讓人放心的跟他來往。所以這五條戒律可以說是這一個人身成就的基本律儀,一個人能夠攝持五戒,就是在行五種無畏施,就是讓眾生對他這個人身,以及對於他的這個人的格,能夠產生信賴感,不會產生怖畏。

所以 佛陀說:這五種布施是很容易修行成就,行這五種布施是可以自在無礙,而且行這種布施不會失去財物。是隨時隨地都在行無畏施,縱然是在睡覺的時候也是在行無畏施,因為睡覺的時候還是有五戒戒體的存在,大家不會擔心說:「這個人他在睡覺了,我如果把他吵醒了以後,他等一下可能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所以我們說這五種無畏布施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布施的,所以叫作自在無礙。佛陀就告訴我們,受持這五種戒律,不會失掉任何的財物,而且可以得到無量無邊的福德。如果一個佛弟子離開了這五種的無畏布施,佛陀開示:這樣的人不可能證得須陀洹果,當然更不可能證得斯陀含、阿那含以及阿羅漢果,更不可能證得佛菩提果。

另外,世尊又開示:如果我們受持五戒,就會有五種善法圍繞著我們。佛陀說:【善男子!有五善法圍繞是戒,常得增長,如恒河水。何等為五?一者慈、二者悲、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若人能破慇重邪見,心無疑網,則具正念;莊嚴清淨,根本清淨,離惡覺觀。善男子!若人能遠五惡事者,是名受戒,遠離一切身口意惡。】(《優婆塞戒經》卷六)這段經文 佛陀開示:如果我們受持五戒的話,就有五種善法圍繞著我們,就像是河水一樣,會繞在大城的大城門的四周,讓善法能夠常得滋潤以及增長,也會像恆河水一樣恆流不斷;這五種就是慈、悲、喜、忍以及信。怎麼叫作慈心呢?慈就是不殺戒,因為慈心就會讓眾生安樂。能夠不竊盜眾生的財物,就是悲心;因為眾生在世間,依著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會產生深重的我所的念想,所以當他的東西失去的時候,他就會產生很大的痛苦;如果我們不去竊盜眾生的財物,這樣子就不會讓眾生產生無名的痛苦,這就是悲心了。另外是喜心,喜心就是以歡喜心來看待眾生。當我們看到眾生的眷屬都能夠不被侵害,每個家庭都能夠和樂平安,每個家庭眷屬之間都能夠不因為有外遇,或者有所謂劈腿的行為,彼此產生糾結乃至讓孩子產生陰影,就這樣因為持不邪淫戒,每個眾生都這樣的持守的話,每個家庭就能夠有著和樂以及平安的狀況;但是如果有人犯了邪淫戒,這樣的影響,不但影響到他的家庭,甚至會影響到下一代,讓下一代的孩子都有陰影。所以我們說,如果能夠持不邪淫戒,就有喜心的隨行。

第四種是忍心,忍心就是能夠安忍於不行妄語的戒律。講話隨便講或者欺瞞眾生習慣的人,你叫他不打誑語是很困難的,因為已經習慣了,由習慣就會變成自然。像有些人他的習性,就喜歡把一件小事誇大成一件很大的事情,他覺得這沒有什麼大不了,也不會傷害人,所以每一件事情到他嘴巴就會變成很誇大的事情,小事就會變成大事。這樣的事情,我們在媒體上是最常看到的,而這樣的人,我們教他行不妄語戒,其實是有困難的。我們既然是受持了五戒、受持了菩薩戒,我們自己要注意自己是不是有行妄語的習慣?自己是不是有喜歡誇大事實的習慣?因為行妄語的習慣、因為誇大語的習慣,所以讓很多事情顯現的就不是如實的,因為顯現的不是如實的,往往會造成許多不必要有的是非。所以一個受持戒行的人,他對於這一件事情——也就是口業的現行,他會起作意而忍於隨順語業起行的一個習慣,謹慎自己口業的起行。也因此有一些人習慣開口就是惡口,有些人習慣開口就是妄語,有些人習慣開口就是誇大,如果沒有一個忍心的話,沒有辦法看到自己有這樣的行為;沒有辦法看到自己有這樣的行為,就失去了改變的契機。所以如果我們要注意自己有沒有妄語的習性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花一點時間來注意自己口業的起行,這個時間可能是一整天、可能是一個禮拜,乃至於可能是一個月或是一年。因為有時候口業的起行,會隨著對象的不同而讓持守產生了差異;所以當我們覺得一件事情,它可能說出來後會有不好的後果,所以不想說它,這樣的話,我們寧可很簡單地跟人家說:「這件事我不想提,這件事我不想說。」也不要去撒謊、也不要去打妄語。所以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忍」的德,這一個妄語戒也就能夠受持清淨。

接下來,就是遵循 佛陀所說的不飲酒,當然不飲酒也有輕重的差別。接著我們說信德的成就,信德的成就就是不飲酒,這個不飲酒也有輕重的差別,如果重的話就是開設酒廠釀酒,或者是開酒坊、酒廊賣酒,這樣的一個行為,會讓許多人都產生喝酒乃至肇事的後果,所以是重罪;如果比較輕一點是自己每天要喝上一大杯,貪著這個酒味,這也是輕垢罪;如果喝酒喝到醉爛,乃至於說喝酒喝到胡言亂語無法自制,這就是屬於重罪了。所以一樣喝酒,也是有著輕重的差別。但是我們在這裡要說明的:如果說是醫生的交代,或者是說一個已經六七十歲,乃至七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家,必須要每天小小的一杯來增加自己身體的血液循環,所以酒對他來說只是藥用,這樣是沒有犯酒戒的行為可說。所以因此我們在攝持這個不飲酒的時候,要看這個人他喝酒的時候,他心中的作意是什麼?如果說這個人喝酒是貪戀這個酒味,而且喝了酒總是爛醉如泥,那這個人他就是犯了重戒;而且也因為這個人喝酒總是喝到迷迷糊糊的,喝酒喝到總是胡言亂語,這時候他的一切的修行、一切的果德都消失了,只是迷惘在酒精的效力之下,他對於 佛陀所說的一切的法已經沒有信根、信力可言了,更不要說 佛陀遮止不能喝酒。所以說,喝酒這一個戒如果能夠持守,這只是遮戒而能夠受持,就表示你有信德的成就了,表示你對三寶已經具足了信心,所以就有「信」這個善法圍繞著你。

也因此一個人能夠受持五戒,就有慈、悲、喜、忍、信五種善法起行作意,而這五種善法,並不是你自己心裡故意要行這五種善法,而是在於你受持這五種戒律的時候,這五種善法就從你持戒的身上顯發出來,這個功德是自然流露出來,不待你作意要去行慈、悲、喜、忍、信這五種善法。所以 佛陀會說,當你受持五戒的時候,這五種善法會圍繞著你,這不是故意去求來的。

另外,也因為受持五戒,就能夠破除殷重的邪見;因為受持五戒,對於三寶、對於受持五戒的因果都沒有懷疑,所以就能夠破除疑網。破除疑網的意思就是說,對於 佛陀的懷疑、對於是否能夠得道、對於法都不會再有任何疑心了。對於修證的過程,一切疑慮會消失,心裡只是單純地具備正念,願意單純地依著 佛陀的教示而走,如理思惟。有了正念就能夠如理作意,所以他的一切身口意也就能夠莊嚴清淨;那對戒的原理也一定能夠正確地受持,這就是根本清淨;也因為根本清淨,他就可以離開惡覺觀。如果說一個殺戒沒有持好的人,他看到任何的動物就會想吃牠的肉;但是如果受持清淨的人,他就不會對任何動物而起了要吃牠的肉的這個作意,這就是不會起惡覺觀的念頭。

所以今天一個受持五戒的人,他能夠有正念、能夠如理作意,所以能夠根本清淨,也能夠離開惡覺觀,心念就會非常的清淨。

今天就說明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75-a10_068


2021年6月19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67集 略談持戒功德的差別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電視弘法節目《菩薩正行》系列,今天所要談的題目是:略談持戒功德差別。

為什麼說是略談持戒功德差別?因為有人會覺得說:「我在這一個世界持戒的功德大,還是我到 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持戒的功德大?」或者說:「我現在持戒的功德大,還是以後在 彌勒世尊成佛以後,那時候的持戒功德大?」這個問題,佛陀就為善生解說,佛陀這麼說:【善男子!後世眾生身長八丈,壽命滿足八萬四千歲;是時受戒,復有於今惡世受戒,是二所得果報正等。何以故?三善根平等故。】(《優婆塞戒經》卷六)這句經文的意思說:未來娑婆世界南閻浮提眾生的壽命可以到八萬四千歲,身高可以長到八丈。當然他們能夠長到八丈,是因為他們的福德廣積才能夠長到八丈,而且壽命可以達到八萬四千歲。但是我們來看到,當他活到八萬四千歲的時候,那時候人們的心性已經都是非常善良了,因為活了那麼久,該有的教訓都已經得到了,所以在行為上不會再有多麼粗重的造惡,大家都能夠修行十善,都能夠不侵犯他人,所以才能夠長壽。有人在那個時候受持佛戒一世都不去犯佛戒,八萬四千歲都能夠依止佛戒來持身,另外有一個人他是在我們現在人壽只有百歲時受持佛戒百歲不犯;那麼一個是八萬四千歲都受持佛戒不犯,一個是只有百歲受持佛戒不犯,那這兩個人他所得到的果報有沒有差異?持戒的功德有沒有差別?佛陀說這兩個人他的功德果報沒有差別。

佛陀繼續說明那個原因,是因為他們的三善根—也就是無貪、無瞋、無癡—是平等的緣故;也就是說,他們的身口意這三善根是平等的。同樣是不殺,他們是持八萬四千歲的不殺,我們可能是持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或者一百歲不殺生,同樣都是三善根的呈現,而這三善根是平等無異的,所以捨壽以後未來世的果報是相同,沒有差別的。因為那時候的人都是善人,沒有惡人,大家沒有恐懼心,所以持戒的功德雖然時間很長,但是他的功德小;和我們現在的眾生所遇到的都是非常惡劣的眾生,大家的心都有恐懼的,也因為我們現在所遇到的眾生心性都惡劣,大家心性都有恐懼,所以持戒的功德所要花的心力就會特別的大,和八萬四千歲那時候的眾生持戒的心力所要花費的就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持戒不犯的果報,當然比那時候持戒的果報還要大;也因此會說,一個是一百年當中持戒不犯,一個是八萬四千歲持戒不犯,而這樣的果報是相同的。這個部分在淨土經典裡面也說:我們在這裡持齋戒一日一夜,勝過在極樂世界持齋戒百歲;因為在極樂世界所遇到的都是善人,所以持戒的功德小,而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持戒,所遇到的都是惡人或者是惡因緣,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還能夠持戒,那功德當然就是非常的大。所以我們受戒並且能夠持戒,所產生的功德是不可小覷的,所以我們應該要非常的謹慎以及正眼來看到我們現在所能夠受持的戒律。

所以 佛陀繼續為善生菩薩開示:【善男子!若受戒已,當知是人,為諸天人恭敬守護,得大名稱。雖遭惡對,心無愁惱;眾生親附,樂來依止。】(《優婆塞戒經》卷六)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善男子啊!如果你能夠受持五戒、八戒,乃至優婆塞戒或者是菩薩戒,只要你能夠受持這些戒律,這樣子這些天人都會來守護你,這些天人都會護祐這些願意持戒的人。為什麼天人會恭敬守護持戒的人呢?因為我們知道會生為天人,他自己已經是有受持過五戒十善的善法了,所以他自己是知道五戒十善善法的殊勝性;另外,許多天人他也有發過願「願意守護依止五戒十善來修持的人」,也因為天人有這樣發願,所以只要我們受持五戒、受持八戒,乃至受持優婆塞戒、菩薩戒,這些天人都會守護在我們的身邊,護念著我們。如果我們知道有天人這樣守護著我們,我們當然也就不會因為持戒的小小不方便,因為持戒有一些世間五欲因緣的無法繼續享樂而就打退堂鼓;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守持的這個戒律,是諸天菩薩都歡喜的事。

那麼在守持戒律的一個過程當中,我們又因為對於戒律的守持,而能夠身口意不犯眾惡,由於不犯眾惡,許多的煩惱就不會起行;許多的煩惱不會起行的時候,我們雖然遭遇到有人對我們以非常惡劣的態度相向,我們也不會起苦惱。所以 佛陀說:「雖遭惡對,心無愁惱;眾生親附,樂來依止。」佛陀這樣的開示是說明:持戒的人,雖然自己持戒很清淨,但是難免還會遭受到惡人來相對,或者會遭受到種種惡事、不如意的事現在我們的面前;可是因為受持戒律以後,心裡會想:「算了!我已經持戒了,因為戒律的依止我又不能回罵他,我又不能殺他,我幹嘛要跟他賭氣?什麼都不能作,那我不如把這件事給丟了,忘了就沒有事了。」另外,更有人能夠進一步去把所面對的惡人乃至於惡事,在心中的起行去過濾一下,他會想:「這個惡人這樣的身口意行,真的會讓我不小心會起氣惱心;或者這些惡事的現起,真的會讓我起不如意的心想。」所以就這樣的惡人以及惡事的顯現,心中就會起作意:「既然這些事情、這些的身口意的行為,會讓我墮不如意處,那麼我也應該要謹慎自己的身口意行、謹慎自己的行為,不要讓這樣的不如理作意的心行、這樣不快樂的心行在別人成就。」也因此就菩薩而言,當他遇到這些惡事的時候,他反而能夠更加深他護念眾生的心力,不會因為這些惡事反而增長惡業,反而藉由這些惡人、惡事、惡因緣,增長了他菩提道的決定心。

所以一個親持戒律的學人,在面對人、面對事的時候,他的心想已經不是在世俗的人我是非當中去計較;或者依止戒律不會起造作,或者依止菩薩願來更加地護念眾生。也因為這個樣子,所以眾生就知道,這樣的人他是和顏悅色的,這樣的人他是不記恨也不會傷害人,所以眾生就很樂於來親附他,也很樂於來依止他。當眾生樂於親附、眾生樂於依止,那麼自己菩薩道上不是就不會孤單了嗎?菩薩道不是只憑一個人所能夠成就的,救護眾生也不是只憑一個人的能力就能夠完備的,這需要許多人共同來努力;當有那麼多人願意來依止你,願意來親附你,然後你就可以把你自己的心力、你自己的因緣、對佛菩提道的認識跟他們來分享,讓他們能夠跟你一起共同來成就這佛菩提道的誓願,那麼這樣子不就更有勢力嗎?所以這就是戒德的勢力。這戒德的勢力能夠幫助你的願行,乃至於幫助眾生更能夠荷擔起如來的家業,那何樂而不為呢?所以持戒有非常多的好處,我們應該要受戒;不能只是看一時的表相好像受戒以後受到很多拘束,很多事情都不能做;而要能夠從深遠、廣面的來考量,就會發現:持戒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也因此,當一個人他能夠受持戒律的時候,他不論是從戒行的方面、從定的方面、從慧的方面乃至從果德的方面,都能夠成就。也因為他受持了戒律,從人天善法的基本行誼,乃至於一直到聲聞解脫道,面對五蘊十八界這些法不再會引生粗重的煩惱;也因受持戒律,依著大乘佛菩提道的戒行而依止,從人天善法到解脫道的修學,到佛菩提道的成就,這樣的一個戒行次第增長,所以他所發的菩提心以及護念眾生的願力,就能夠快速地成就。也因為他能夠受持戒律,他的定心、他的定力就能夠快速地成長。所謂的定,就是依著定境、或者依著定力而言;依定境而言,就是這一個人他如果想修學禪定的時候,因為禪定的整個過程就是在捨心,而這一個捨心就是先是捨掉了欲界的貪愛,接著能夠捨掉初禪、二禪、三禪當中的身樂或者心樂,乃至到四禪的時候,能夠連入住四禪的念都能夠捨掉;這樣子是屬於一個定境的相應,這一個定境的相應,也必須要有戒律的持守,才能夠快速地成就,無法以石壓草。而大乘佛菩提道這一種定境的一個成就,是為了引發神通;也就是說,在大乘佛菩提道當中要修學禪定,那也是因為是為了要讓自己有更高的能力、更好的能力來救護眾生,而不是貪著於禪定當中的境界。

另外一種是定力,也因為受持戒律的關係,自己的定力能夠增長;定力能夠增長,就能夠攝持住自己的身口意行;能夠攝持自己的身口意行,就不會隨便起粗重的煩惱惡業;不會起粗重的煩惱惡業,就不會造作不該造作的事情;這個是依於解脫道我們來說定力。如果說依大乘佛菩提道我們說定力,首先就是能夠產生動中定的觀照,時時心住於觀行或者住於法住法行的觀照,能夠止觀雙運,培養動中的定力,所以在面對一切境界當中的時候,自己的定力都還是存在著,而由定力的勢力,進一步能夠進入參禪的內涵;進入參禪的內涵以後,就有明心見道的可能性;有明心見道的修證,就能夠依著大乘佛菩提道,繼續地觀行修證而鋪陳下去。所以定力的成就,對於大乘菩薩來說,也是要依著戒律而能夠有定力的成就。

對於慧學也是一樣。就慧學而言,也因為有戒、有定,所以自己的心能夠不躁動,自己的心能夠安止;也因為不躁動、能夠安止,所以對於 佛陀的開示、對於經典的內涵,乃至對大乘菩薩的論疏能夠通明了達;由通明了達了以後,如實地去思惟、如實地去現觀,由思惟、由現觀以後,這一些法義就會成為他自心所流注出來的法義,所以這時候,他不論是在六度的實踐的層面,或者是說進一步到十度的實踐的層面,都能夠如實地呈現出來。而這一個慧,一方面是有解脫德的慧,一方面是有佛菩提道的慧;而這解脫德的慧、佛菩提道的慧的成就以及現觀,都是因為要有戒與定的依止。

所以戒、定、慧三者是必須要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有了戒、定、慧以後,才能夠有果德的實證。在果德的方面,就解脫道來說,首先是初果斷三縛結的實證。這個三縛結的修斷,每個人因為自己的因緣不同,所以實證初果的法則也不一樣,或者是依發大乘佛菩提心而入證初果,或者是依二乘解脫道來入證初果,是不可以定於一定的一個法則;但是有一個共通性,就是實證初果的人他一定是能夠斷三縛結,一定能夠成就四不壞信。三縛結就是:我見、疑見、戒禁取見;四不壞信就是:對於佛、法、僧、戒的信力已經起行,乃至產生了勢力。所以實證初果的人,又叫作得見道跡;所謂的得見道跡,就是對於他以後要怎麼樣的修行,他已經能夠確定下來。實證初果並不表示這個人的煩惱就已經斷除了,或者這一個人的我執就已經不再起行了;因為實證初果的人,世尊有開示:「極至七次人天往返。」也就是實證初果的人,他要能夠得證阿羅漢果,他必須還有七次人天往返的習氣性障的修除時劫;這個當中貪瞋癡的斷除,乃至於我執、我所的斷除,都要次第修證出來。因此,從實證初果到不來果,這當中有七次人天往返的差異,所以不是實證初果就究竟解脫了。

今天就為大家說明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75-a10_067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66集 性重與遮重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電視弘法節目《菩薩正行》系列,今天要談的題目是:五戒的性重與遮重。

佛陀開示:【罪有二種:一者性重、二者遮重。是二種罪,復有輕重。或有人能重罪作輕,輕罪作重;如央掘魔受於世戒,伊羅缽龍受於義戒。央掘魔羅破於性重,不得重罪;伊羅缽龍壞於遮制,而得重罪。是故有人重罪作輕,輕罪作重;是故不應以戒同故,得果亦同。】(《優婆塞戒經》卷六)世尊這一段話是說:罪有兩種,一種是戒罪、一種是性罪。但是戒罪又分成性重和遮重。性重的意思是說:一個罪如果犯了,是牽涉到心性上嚴重的瑕疵、缺陷,就叫作性重。第二種是 佛所遮止的,無關於心性的好壞,但是 佛陀有特別的指定,而這個戒是外道所不施設的,但是 佛陀有特別指定不可以犯,這就叫作遮重。這個遮重,在五戒當中只有一個,就是酒戒:賣酒、釀酒、開設酒廠、酒廊、酒店,這些都是屬於遮重。或者說 佛陀在經本當中有開示:不可以為因緣不成熟的人,對於因果還不信受的人,就為他開示勝妙的第一義諦法;或者不能善護密意,隨便為人家說明第一義諦法。這也都是 佛陀所遮止的,這些都是屬於遮重。這個遮重雖然無關於心性的缺陷與否,但是這樣作不論是喝酒、賣酒,或者對於因緣不成熟的人隨便為他說大乘了義正法,這是不利於眾生的,也會對修行產生重大的遮障。

為什麼會說飲酒是遮重呢?因為一個人一旦喝了酒以後,他的許多戒律就沒有辦法持守了;因為他的意識心,已經沒有辦法產生非常明覺的判斷。那又為什麼說在因緣未成熟的面前,不可以為他說大乘了義正法?因為這樣的人信力還沒有具足,他沒有接受到大乘了義正法的法義時,他還不會謗法;但是由於他的信力不足,你隨便跟他說大乘了義正法,他本來沒有謗法的因緣,結果因為這樣子而產生了謗法的因緣,或者因為這樣而不信受大乘法,或者成為一闡提的人;所以這樣不但對他沒有幫助,反而害了他,所以這也是屬於遮罪。在經典當中,遮罪的罪,雖然不一定是外道所制的,但是只要是 佛陀所制,那麼去違犯了那還是屬於重罪。

另外要說,有一些戒律我們不能從表相上來去看它,佛教的戒律和外道的戒律也許表相上看起來是相同,例如不殺戒,但是內涵卻有很大的不同。所以 佛陀以央掘魔羅來作例子,央掘魔羅他所受的戒是外道戒,但是他殺了許多人,卻不是佛法當中的重戒,因為 佛的戒跟外道是不同的。央掘魔羅這件事情,在《央掘魔羅經》當中有記載著:央掘魔羅這一個阿羅漢,他年少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在十二歲的時候,他就長得非常的莊嚴,而且非常的有力氣,相貌非常的好又非常的聰明。他母親叫他和一位通達婆羅門教義的婆羅門師修學,他對於這位婆羅門師非常的謙順恭敬,以及盡心奉持供養;婆羅門師教他所受持的婆羅門戒,他都能夠盡心奉持而不違犯。有一次婆羅門師受到國王的邀請外出,留央掘魔羅在家看家,那婆羅門師的夫人年少端正,她看到央掘魔羅就產生了愛染心,而忘掉了自己身為師母的身分,而去拉扯央掘魔羅的衣服跟他示好。這時候央掘魔羅就對她說:「妳是我的師母,就像我的母親一樣,我怎麼可以和妳作出非法的行為呢?」這位師母聽了以後,心裡就覺得非常的羞愧而避開了他。但是她的欲心又非常的熾盛,心裡就起了惡念說:「他今天不順從我的意思,我要設法來斷他的命,甚至不讓別人能夠嫁給他。」所以她想了一個方法,看著她的先生快要回來了,她就用她的指甲把身體劃了幾劃,然後又把頭髮弄亂、身體弄亂,用繩子綁著自己的腳。婆羅門師回來以後看了覺得非常的驚訝!用刀把繩子解開以後,就問她說:「是誰把妳弄成這個樣子?」這個婦人就回答說:「是央掘魔羅他對我要行非法,他要強逼我做這些事。」這個婆羅門聽了以後,心裡就想:「這個央掘魔羅他有非常大的力氣,我是不可能打得過他的,應該要想個辦法來制他。」於是他就告訴央掘魔羅說:「你現在不是一個真實的婆羅門,是一個惡人;如果你想要成為真實的婆羅門,要除去惡罪,你就必須要殺掉一千個人,你才能夠除去你的惡罪。」

央掘魔羅他的生性是非常的恭順也是尊敬師教,他就跟師父說:「殺害千人不是我應該做的啊!」那師父就跟他說:「難道你不想生天當婆羅門嗎?」央掘魔羅就說:「好吧!那我就聽從老師您的教示。」於是他就頂禮師足,而依著他老師的教示,要去進行殺人的工作。他的老師心裡又想:「他殺了人呢,一定要讓他設法能夠成就死罪。」於是就對他說:「你殺了人以後,要把每一個人的手指取下來,一個人取一個手指,然後把這個手指做成一條鬘(鬘就是串起來),串起來以後掛在身上。當你這一千個手指頭都串完成了以後,你就可以成為真正的婆羅門。」那央掘魔羅就說:「好!我就聽從您的教示。」於是他就開始在外面殺人了,一直殺,殺到了一千人只差一個人。這時候,他的母親想念他,想說他一定很飢餓,所以就拿著美食要去送給他吃,央掘魔羅看到媽媽就說:「我現在只差一個人,我就可以成為真正的婆羅門,而且我也可以讓我母親可以生天。」所以他拿著刀就要殺他的母親。

這時候 世尊知道了這件事情,於是就示現在央掘魔羅的前面,當央掘魔羅要殺母親的時候,看到 世尊,於是他就想:「我應該殺了這個沙門瞿曇。」於是他就拿著劍要追沙門瞿曇。世尊看起來走得很慢,但是央掘魔羅一直追不上祂,於是央掘魔羅就大叫:「住!住!勿去。」也就是說:「你停止!你停止!你不要再走了。」世尊看起來是慢慢的走,而且邊走邊答說:「我是常住的,是你自己不知道什麼才是常住,我早就已經住了。」就這樣子邊走邊答。世尊慢慢地走,央掘魔羅急急地追,央掘魔羅一直跟世尊說:「停止!停止!」世尊說:「我早就停止了。」就這樣子一答一回之下,央掘魔羅就此因緣,而能夠在 世尊的座下出家,由出家而很快地就證得了阿羅漢果。那我們看央掘魔羅,他殺的人是九百九十九人,那是多麼大的重罪!如果以現在來說,那真是窮凶惡極了!為什麼他還能夠證得阿羅漢果?因為央掘魔羅之前所受的戒是外道的戒,外道要他殺人這個戒是不如法的,所以他是重罪作輕;而且外道是依凡夫的知見以及惡心來施設這個戒,外道本身是沒有威德的,和佛所施設的不殺戒有大威德、大功德,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央掘魔羅能夠重罪作輕。

另外一種是屬於輕罪作重。世尊開示有這麼一個眾生,牠名字叫作伊羅缽龍,伊羅缽龍牠以前所受的是第一義戒,但是因為牠違反的是佛語,所以就變成輕罪成重。這一個故事在《佛本行集經》裡面有記載著:有一次 佛陀在說法,伊羅缽龍看見 佛在說法,牠就來到 佛的面前,瞻仰 佛陀的尊顏。因為瞻仰 佛陀的尊顏,這時候牠一下悲、一下喜,悲喜交加,淚如雨下。於是 世尊就問伊羅缽龍說:「你是大龍王,你為什麼看著我一下笑、一下又悲傷,這樣淚如雨下呢?」這伊羅缽龍就對 佛陀說:「佛陀!我想到往昔,那時候我是在迦葉佛的座下出家修行,而且是勤修梵行。有一次我看到有一根草,叫作伊羅,我就用手摘了那個草,拿著那個草到迦葉佛的面前,到佛的面前,我問佛說:『世尊!如果有比丘摘這個草,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那時候迦葉佛就告訴我說:『比丘!你應該要知道,如果有人是故意起心摘斷這個草,這個人以後會墮入牢固地獄。』」伊羅缽龍繼續說:「佛陀!我那個時候聽到迦葉佛開示這樣的法,心中非常的不信,而且也不會覺得迦葉佛所講的這個有什麼奇特之處。所以因為我不相信祂所說的話,也不相信祂所說的教誨,心裡又想著:『只是一根伊羅草而已,怎麼會有這樣的一個果報?』我自己省思當時:第一、我造了這樣的罪業;第二、我造了這樣的罪業,我並沒有懺悔;第三、我因為世尊的教示,而又不能捨下這樣的邪見;所以命終之後,我就墮生到畜生道的長壽龍當中,也因此我的名字就變成伊羅缽。我在那個時候成為龍身以後,我又回到迦葉佛的身邊,我問迦葉佛說:『我什麼時候能夠脫離這個惡龍的身體,恢復人身啊?』」

那時候迦葉佛跟牠說:「大龍!你呢要過若干年、若干百年、若干千年,乃至若干千萬億年以後,那時候有一尊佛出世,那個佛叫作釋迦牟尼佛,祂會告訴你什麼時候恢復人身。」也就是,迦葉佛當時都不直接告訴牠什麼時候會恢復人身,而是牠這一個龍身要經過百千萬億年後遇到 釋迦牟尼佛,牠才能夠知道什麼時候恢復人身。所以伊羅缽龍就對 釋迦世尊說:「我在那個時候就在想,我就是因為對於迦葉佛所說的法不信,所以受到了龍身;今天我遇到了世尊的法,我一定會盡心地受持戒律。世尊!我這樣的一個罪過,其實我心中非常的呵責,我不應該因為微小的事而就不信迦葉佛所說的話。希望佛陀您能夠告訴我,我什麼時候才能夠脫離這一個龍身,什麼時候才可以恢復人身呢?」釋迦世尊就告訴伊羅缽龍王說:「大龍王!從現在一直到未來若干千億年以後,要有彌勒佛的出世,等到彌勒佛的出世,你才能夠成就人身。在那個時候,你就可以隨著彌勒佛出家修行梵行,而且能夠得盡諸苦,實證解脫。」

我們來看這一件事情:伊羅缽龍摘的這個伊羅草,只是摘一根草,不是什麼重戒,而且這樣的一個戒法也和性罪無關;但是牠最重要的是毀犯了佛語、不信受佛語。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違犯了 佛陀所說的話是大事;也就是摘草本身本來不是一件大事,重點是對於 佛陀的話不信受,所以成為了一件嚴重的事。違反了 佛所說的話,那是非常不得了的事,因此輕罪作重,而投生到畜生道去。他在 迦葉佛的座下,那時候修行也是很好的,而且般若的證量也是很好,佛陀說他所受的是第一義的戒;但是只是因為犯了一個自以為不重要不當一回事的事情,又不信受 佛所說的話,而墮入了畜生道;所以這個就是輕罪作重,非常典型的一個範例。所以 佛陀告誡我們,不要因為小小的戒律、小小的事情不去持守,以為沒有關係!要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在這樣的一個開示當中,有兩件事就是我們必須要去省思的:第一個、就是佛戒跟外道戒孰重孰輕?外道的戒律,他們許多都是依著滿足自己的貪欲、自己的淫欲心而設的戒律,以這一個戒律來攝持、來行勾攝法、來籠罩眾生,所以外道的戒律不得名為真正的戒律,甚至許多外道的戒律反而是下墮法的正因。而 佛陀所施設的戒律: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都是讓眾生能夠正向解脫德、正向佛菩提道的戒律;而這樣的戒律的持守,是具有世間的功德、出世間的功德,乃至於成就佛菩提道的功德。

今天就說明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49-a10_066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65集 什麼樣的人能得到三歸依?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電視弘法節目《菩薩正行》系列。今天要談的題目是:什麼樣的人能夠得到三歸依?

在上一集當中我們談到了四聖諦,也說明了聲聞的四聖諦和菩薩的四聖諦是不同的。而菩薩的四聖諦的觀行是不共於聲聞解脫道的,在六種諦現觀當中最關鍵的就是要能夠明心見道;明心見道是大乘菩薩修行的最重要的起步,由明心見道以後,才能夠繼續完成「現觀智諦現觀」以及明「現觀邊智諦現觀」,乃至於成就佛道的「究竟現觀」。

那今天呢,我們今天就是要繼續為大家說明:如果說一個人他相信了 佛陀說的法以後,他如實地修行,這樣的人能夠信受佛語,就算是能夠真正得到三歸依;但是也有些人他是無法得到真正的三歸依,他的三歸依只是依於表相,或者是跟人家湊熱鬧。所以善生菩薩就問 佛陀,在《優婆塞戒經》是這樣說的:【善生言:「世尊!何等之人得三歸依?何等之人不得三歸?」「善男子!若人信因、信果、信諦、信有得道,如是之人則得三歸。若人至心信不可敗,親近三寶、受善友教,如是之人則得三歸,優婆塞戒亦復如是,若能觀是優婆塞戒,多有無量功德果報,能壞無量弊惡之法。」】(《優婆塞戒經》卷六)所以這一段經文,佛陀如實地開示說:「如果有一個人能夠信因、信果、信諦、信有得道,這樣的人才是得到三歸依。」如果對於因果不相信,對於 佛陀所開示的聖諦義理不相信,對於能夠修行見道不相信,這樣的人是不能證得三歸依的。所以 佛陀這樣的開示,對於善生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信」這一件事情其實是三歸依的首要。

信因,譬如相信一切法一定有其因,不論是任何法,只要造了就一定會因這個「因」而成為後面的「果」;如果心中起了善念、惡念,未來也就會有善因、善果的呈現,或惡因、惡果的呈現;所以如果能夠信因的話,就知道現在所有的起念其實就是因,縱然只是我們的身口意行當中身行、口行沒有動,只是意行動了,意念當中造了貪業,這樣就沒有辦法把善法欲增長,而這樣子雖然是微小的惡,但是這微小的惡心,也都會記持在我們的第八識如來藏心當中,心就無法清淨。所以這樣子未來,或者是說因為起了貪念,在下一念當中,心就沒有辦法平靜;這也是我們常常會聽到許多人會有這樣的ㄧ個心念:「奇怪!我明明沒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因為他沒有感覺到,其實自己前面心已經動念了,所以會產生不好的結果。所以經典當中會告訴我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對一個菩薩修行人而言,他如實瞭解因果酬報,所以任何的一個作意、任何的一個心念起行,都會非常的謹慎;「如是因,如是果」這個部分是絕對不虛的!

接著就是信果。信果就是相信一切法莫非是果的呈現,也相信一切法都會有它的結果。也是因為這個樣子,目前在承受了什麼樣的果報現前,會去思惟到:「那是因為我過去世有造這樣的因。」所以菩薩對於目前所呈現的果報不會怨天尤人,也就是經典常常說:「隨緣消舊業,更勿造新殃。」因為信因、信果就會相信四聖諦,乃至於大乘法第一義諦必定是真實的諦理,所以就會努力地清淨自心,三歸依就會更加清淨的。

還有就是要相信世間必定有得道的人,也必定有讓人家修證能夠證道的法門。這個並不容易!因為一般世間人都是迷於表相,在表相上檢視:這樣的道場是不是大山頭?是不是徒眾很多?是不是有高學歷?或者這個弘法師是不是口才很好?他有特別的功能?或者這一個弘法師是能夠得到元首或者富豪的認同?乃至於是不是長相特別端嚴?也有是以他的修行來看:看他持戒很清淨,或者他曾經在山洞裡面窩過,或者這個人不說話,或者這個人天天打坐修苦行,以這樣子就認為這個人是得道的;這都是隨著世俗群想來認定。另外有一類的人是不相信!我們知道廣欽老和尚他是一位得道的高僧,在他示現滅度以後,就有人不相信說現在還有能夠得道的。也有人說:「只要一句佛號打到底,不要管他什麼解脫道、佛菩提道,這不可能會有人證得的!」所以平實導師在弘法的初期,他把明心見性的法和盤托出,親自送去給人;可是當時那些能夠得到平實導師親自送上門的法師們,他們都不相信!因為他們看平實導師只是一個在家居士,怎麼可能會有深妙的法?這就是依人不依法,而不去如實檢視:法的內涵是什麼?只是依於表相。所以在這個部分,他們雖然有福報能夠得到平實導師親自把法送上門,但是因為他們的信不具足,所以有這樣的福報,也沒有辦法得道。所以是否信因?是否信果?是否信諦?是否信真的有得道的人?這四個條件如果都具足,我們才說這個人是有清淨三歸了;如果這四個條件差一個,都不能算是有清淨的三歸。

另外,要得到清淨的三歸,而且能夠真的得到這個三歸依戒,修行人自己還必須要有至誠心,除了具足這四個不可破壞的信心以外,還要能夠親近佛法僧三寶,並且能夠接受善知識的教導,這樣這三歸依的戒體才能夠真實安止在這一個人身上。換句話說,這個人如果歸依了三寶,但是他不去親近三寶,或者他雖然親近了三寶卻接受了惡友的教導,那樣也是沒有得到三歸依戒。什麼叫作惡友的教導?例如說:他雖然進入了佛門,但是這一個佛門是依於六識論的佛門,這個佛門是否定大乘的佛門,那麼這個部分呢,雖然他是佛門,就大乘了義法的看法來看他,其實他是屬於佛門中的外道,不是實義的佛門修行人,所以他們會說「《阿含經》當中沒有講第七識、第八識」,他們會說「大乘非佛說」。也因此有些人雖然受了三歸依,但是他依止的是否定大乘了義法的,他依止的是否定八識論的,他依止的是主張六識論的,那這樣子呢,也就沒有真正地有歸依三寶的實義了!

因為我們知道:歸依三寶,首先就是歸依佛。但是歸依佛以後呢?就是要能夠相信確實有成佛之道。如果說歸依佛以後卻不相信有成佛之道,那又怎麼能夠叫作歸依佛呢?所以才會說要「體解大道」。另外,我們說歸依法,歸依法的這個目的呢,就是要能夠深入經藏。但是什麼樣子叫作真正地深入經藏呢?因為從前面的體解大道以後,你深入的經藏就是先從知見上說要能夠依著這個第八識如來藏心的知見去熏習,由熏習到自己能夠現觀,才能夠真正地叫深入經藏。深入經藏並不是只是把大藏經的那些本子拿來翻,叫作深入經藏;深入經藏是要能夠如實現觀,才是深入經藏。也因此我們說,這個人如果他是否定如來藏,那麼他就不會相信佛,也不會相信法,所以更不可能所謂的「體解大道、發無上心」的成就,這樣的人他就不可能得到三歸了!不可能得到三歸,就不是真正的佛弟子!這樣話當然很重,不過這是 佛陀所開示的。

同樣的道理,如果這個人受了三歸依以後,他能夠正確觀察優婆塞戒戒律的持受,他能夠依著優婆塞戒的戒律去作他身口意行的典範,他就會獲得無量的功德果報;那麼有什麼樣的弊惡之法,有什麼樣會造成他三界輪轉之法,他的身口意行就會產生遮止的勢力。也就是他的身行、口行、意行起行的時候,他曾經所受的優婆塞戒的內涵會變成一個作意,這個作意會隨著他的身口意行而起行,由於這樣的一個起行就能夠遮止他不會造惡業。

佛陀又進一步地為善生菩薩說:【眾生無邊受苦亦爾,難得人身;雖得人身難具諸根,雖具諸根難得信心,雖得信心難遇善友,雖遇善友難得自在,雖得自在,諸法無常:「我今若造惡業,因是惡業獲得二世身心惡報;以是因緣,身口意惡即是我怨。設三業惡不得惡報,現在之惡亦不應作。是三惡業,現在能生弊惡色等,死時生悔;以是因緣,我受三歸及八齋法,遠離一切惡不善業。」】(《優婆塞戒經》卷六)佛陀進一步地這樣的說明,就是告訴我們:眾生無量無邊,所以受苦也是無量無邊。那麼我們來思惟一下:眾生真的是無量無邊嗎?我們不要看外面的世界,光是我們的身體裡面,就不知有多少的眾生?數也數不完!如果我們再看到外面,有多少的動物?有多少的昆蟲?乃至在海中又有多少的生物?這些生物到現在我們都無法盡其了知到底有多少種!再說到世界的國土,也都是不可限量啊!宇宙的浩瀚,所以才會說:「到底有多少眾生呢?」所以眾生真的是無邊!因為眾生無邊,當然所受的苦痛也是無邊的;特別是傍生有情,牠所受的苦是我們所難以想像的,一切的傍生的眾生,牠們不斷地受制於自己色身業報的繫縛而無法解脫,一世又一世!所以 佛陀曾經說:祂看到一隻螞蟻,現在是一隻螞蟻,在八萬大劫之前,牠也是一隻螞蟻;乃至八萬大劫以後,牠還是一隻螞蟻!所以眾生所受的苦是無量無邊的,因此要得到人身是非常難得的;更何況我們得到這個人身,是能夠修學佛法、能夠值遇了義正法的,那更是難得!所以縱使得到了人身,能夠五根具足,能夠值遇了義正法,能夠學佛,那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也因此我們如果對有些人說:「學佛很好!你要趕快來學佛啊!」但是這一個人他沒有辦法知道,他現在的這一個色身,他現在的這一個五根具足,能吃、能喝,色香味法他都能夠接受,那只是一時的福報顯現,而這樣的福報是無常的!也因此,一切的修行人當他的無常的現觀能夠如實成就的時候,他就會非常珍惜現在所有的福報;對於這個五陰身他會瞭解:那只是一個修道的道器,應該要用這個五陰身好好地依著解脫道,乃至於佛菩提道上面來修學,而不應該讓這一個五陰身再來造身口意的惡業。

所以一個有信心的人,他因為相信佛語,也相信真的有開悟的法,所以他就會積極地去追求「什麼地方有可以讓他明心見道的法?」當他追求到了以後,他就會如實地安止在這個法門上好好地修學。但是如果遇到惡知識的時候,他因為有福報依止到這樣的善法,或者因為有福報得到這樣的一本可以讓他解脫三界,乃至於讓他證得佛菩提的書;但是因為有人跟他說:「那是一個在家人,那是邪魔外道,不要去學!」因為這樣,又會耽誤了他這一世修學佛法的時間。所以一個人他能夠得到人身不容易!他能夠得到了義法不容易!但是得到人身、得到了義法,必須過去世曾經有修過善緣,因為有修過善緣,所以自己身邊所值遇的人都是善友,而這些善友都是能夠讓他在佛菩提道互相增上的因緣,這些善友都不是會讓他下墮的因緣。也因為值遇善友,能夠依止於大乘佛菩提道的修學,經過自己的修學,由五根進入五力以後,這時候所遇到的是不是善友?對他來說就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從信根變成信力以後,他自己就能夠簡擇;由信根到信力能夠簡擇,那麼當別人跟他說這個是不是善法,或者跟他說這個法不是善法,他不會再隨便聽人言說,而能夠自己簡擇、判斷,這就是依止實證的善知識所能夠產生的效益。如果今天我們所依止的不是一個實證的善知識,那麼在修學的一個過程當中,我們的心就會搖搖擺擺,那麼這個五根就無法產生五力;無法產生五力,就無法正確地安止在佛菩提道上面修學,佛道的成就也就遙遙無期。尤其是我們如果值遇的人,不斷地對我們說出破壞佛法的惡業,那這樣子,我們因為根不穩、力未生,所以也很可能會隨順或者是隨喜的隨著這些惡知識的言說,造下誹謗第一義諦、誹謗大乘的言說;也因為這個隨喜的心,而讓自己沒有辦法成就佛道的修證,乃至於成為下墮的因緣。

所以在佛菩提道中,身口意是要相當注意的。

今天就為大家說明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78-a10_065


2021年6月12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64集 什麼是四真諦?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電視弘法節目《菩薩正行》系列。今天要談的題目是:什麼是四真諦?

在上一集中我們談到:要能淨三歸依,才能正觀四真諦。佛陀在宣講聖諦時,依觀行修證的次第與內涵,有依聲聞地、菩薩地觀行而有所不同。依一切法的諦理,而有勝義諦內涵的教示與世俗諦五蘊十八界的教示。但是依諸法實相一切法的鋪陳,不論是講勝義諦的法、世俗諦的法,凡有言說都是屬於俗諦,都是意識所了知、所體證的境界;在第一義諦中沒有言說、諦理可言,更沒有修證可言。所以平實導師開示:「俗諦者依世間言語而說四聖諦、般若空、十二因緣、真如佛性也。第一義者,親證真如佛性非即世間言說之如來藏空性義,亦不離世間言說如來藏空性義,方名知空及空因緣,方名真知中道也。」(《真實如來藏》,正智出版社,頁135-136)因此 佛陀在開示的當時有著應機、應緣的不同,每部經前必定會先說明地點、所聽聞的對象。如果我們對這個部分沒有先認知,只是依著電腦搜尋關鍵字就來分析比較,往往會產生錯執,乃至誣謗 佛陀說法前後顛倒的嚴重過失,這是要相當注意的。關於四聖諦的內涵義理,正禮老師、正文老師在以前的《三乘菩提》系列有著詳實的開示。因為四聖諦是修行人相當重要的修觀內涵,所以 佛陀在《優婆塞戒經》中有特別開示要「正觀四真諦」。

佛陀成道後,最先接引的並不是五比丘,而是自北天竺而來的兩位商主——帝梨富娑和跋梨迦,他們曾以麨酪蜜和合的食物來供養 佛陀,佛陀也為他們授三歸依,所以這兩位優婆塞是佛陀教團當中最初度的人員。接著 佛陀於早晨著衣持缽到難提迦村去托缽,祂到那個村的時候走到村主家,村主的女兒看到 佛陀在門邊站著乞食,所以就從 佛陀的手中接過了缽,拿到家裡放了許許多多好吃的食物放在當中拿出來供養 佛陀,而對 佛陀說:「唯願世尊能夠接受我這個飲食,因為慈悲我的關係!」佛陀就接受了這位善生村主的女兒的食物,於是祂就告這個女孩子說:「來,善生!受三歸依以及五戒,這樣子妳長夜都可以得到大利益、大安樂。」所以這個善生女聽了 佛陀說了以後,她就說:「世尊!我依著您的教示,我不敢違背您的教示。」於是她就受了三歸依和五戒。所以善生女是 佛陀所度的第一位優婆夷,也是人間佛教教團所度的第三位成員;接著 佛陀才去度五比丘。因此,佛陀的教團是以度菩薩種性能行六度萬行、捨慳吝的菩薩為先行。

而 佛陀在度五比丘的時候,祂就是用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來教示他們。三轉:第一個是示轉,示轉就是 佛陀是依利根的一開始先這麼說:「此是苦,有逼迫性;此是集,有招感性;此是滅,是可證的;此是道,是可修的。」那麼利根的人呢,一聽就知道了!如果說還聽不懂,佛陀會繼續對他說:「此是苦,你應該要知道;此是集,你應該要斷;此是滅,你應該要證;此是道,你應該修。」就是勸請他應該要信受四聖諦的法。但是有些人聽了以後,還是在懷疑說:「這樣真的能夠證道嗎?」佛陀接著以第三轉叫作證轉,祂怕鈍根的人仍然沒有辦法信解,所以就以自己為證來告訴他:「這真的是可以證的!」佛陀為說:【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八十)能夠破除信心還不足的人的迷惘。因此對於要志求解脫的修行人跟外道,佛陀就是這樣依著五蘊、十八界、十二處來讓他們瞭解:法界的真相是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如果他的因緣還足夠,會進一步為他說十二因緣法。當在說這四聖諦的時候,依著蘊處界去觀是否是無常、苦、空、無我的時候,行者這樣去觀察以後,知道能取、所取都是無常的,就此而能夠解脫三界的繫縛,證得阿羅漢果。慧力比較好的人,進一步觀行十二因緣,就可以成為緣覺阿羅漢的辟支佛果。

有關於這一些的內涵——聲聞解脫道、聲聞菩提以及緣覺菩提,我們都可以在《阿含經》當中,還有《遺教經》當中看到 佛陀的開示。而這一個階段所要完成的修行內涵,在戒律的方面,人天善法的一個修學是最基本的;這就是次法的修學。也就是 佛陀開始要廣度的時候,遇到一個人一定會先為他說「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讓他能夠相信人天善法,讓他能夠持守五戒、十善;也因為這樣子他就能夠正信因果,由正信因果就能夠不造惡業,乃至能夠發起菩提心——護念眾生的一個願力;也因為能夠深信因果,所以對於戒律的持守時時在心,這時候就能夠有定力的產生。這個定力呢?或者是說他在面對五塵境的時候,他能夠不被五塵境所擾,乃至於說在面對五塵境的時候,心中還有法義的一個流注,那他心能夠得到這樣的安止,一心以入涅槃為實要;更因為他能夠安止在 佛陀的座下修學,所以隨著 佛陀的繼續開示,知道如是因、如是果背後,實在是有一個入胎識—第八識—如實含藏著這因果酬現的法則,這個入胎識—第八識如來藏—是萬法的根源;那麼就聲聞解脫道來說,他也可以更知道,也因為依著這個第八識如來藏,所以入涅槃的時候不是斷滅空,因此心能夠安止下來,好好地依著 佛陀的教示來修學。

就慧學方面,不論是對於 佛陀在阿含經典中所說的色法乃至於受想行識這五蘊的一個觀行,都能夠如實知道它的無常、苦、空、無我。由五蘊的一個觀行,次第進入十二入、次第進入十八界這樣的一個修觀;也因此就這樣的每天在聽聞 佛陀說法了以後,自己在樹下、山洞或者是墳墓間安止,心不躁動,所以對於這個五蘊十八界世間的一切法不再有所依戀,這就是聲聞人所產生的慧。也就因此他不會再於世間法上產生任何的愛味,沒有愛味就不會有耽著,而一心能夠求證涅槃菩提果。

那麼聲聞的這四聖諦的要旨,就是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所以四聖諦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以及苦滅之道聖諦。之所以會稱為聖諦,因為這個是三界中不可轉易的真實道理。經過三界無常的了知,才能知道無常的一個原因,所以會有苦果的感受;也因為知道一切都是無常,所以不會貪戀;也因為知道一切都是無常,不會貪戀,所以也就不會再引起各種粗重的煩惱。如果沒有辦法知道無常,沒有辦法知道苦,那這樣子就不會產生遠離三界生死的意願,那這樣求證涅槃的意願就不會很強烈。所以修學聲聞解脫道之前,應該就是要知道苦聖諦;苦聖諦之前就應該要對於五蘊十八界的無常觀行要非常非常的確定。而這五蘊十八界無常的觀行,如果有一點兒懷疑,有一點兒留戀,就沒有辦法真實出三界,這個就是四聖諦剛開始要先修學苦聖諦的原因。

有關於集聖諦,是因為雖然我們知道五蘊十八界都是無常、苦、空、無我,但是為什麼會有五蘊十八界的生成呢?所以眾生受三界中的各種生死諸苦,都是因為在生存的時候,不斷收集各種後有的種子,導致世世不斷地受生而永無止盡,也因此無法脫離三界的生死苦。所以眾生不斷地面對世間萬法,只要起了一點兒貪愛的念頭,只要起了一點兒對境起心的念頭,這樣就產生了「集」的效果,這樣的業種就會收藏在我們的第八識如來藏中,所以這就是集聖諦最重要的義理。如果能夠斷除了各種的集,就不會再有後世三界生死的產生,就能夠遠離三界的生死痛苦。至於集的種類依聲聞解脫道而言,大概有兩種:第一種、就是愛樂三界的境界,不斷熏習三界的境界,就會成為後有的種子,這樣死了以後一定會再受生。第二種、是因為造作了惡業,而被惡業所繫縛,死後會下墮三惡道中,無法脫離三界的生死。所以就這樣我們瞭解這個集的道理,或者依自己身口意所造的惡業,或者依貪瞋癡愛染而產生的後有,對這個部分如實的了知,就是集的聖諦。

滅的聖諦是要告訴眾生,只要把五蘊十八界自我全部滅除,只要不被世間的貪瞋愛染,在當中起各種的我執、我所所牽引,死後就不會受生;這也就是《阿含經》裡面常說的「我生已盡,不受後有。」這就是聲聞涅槃的境界。然後,進而要依著 世尊的教示,非常深信有一個本際的存在,所以知道不受後有以後的境界不是斷滅空,而是真實、清涼、滅盡的;所以 世尊在《阿含經》中處處說:「無餘涅槃之中,雖然已經滅盡了蘊處界等法,但是還有本際常住不滅。」這樣來滅除大眾對於會落入斷滅空的恐懼。然後會說滅盡自我之後,就不再領受一切的後有,就能夠出離三界痛苦的真實道理,這樣的道理就是滅聖諦。

道聖諦是在教導眾生如何修行才能夠達到身心清淨,超脫欲界不淨的境界,並且超脫色界、無色界,永遠不受後有——涅槃的境界。這個道聖諦也就是八正道的實修,可以使人達成不受後有、實證涅槃的目標。八正道主要的內涵是: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而這八正道是以正見為首要,如果正見不明就會變成邪見,那永遠都沒有辦法達到真正解脫之道。而修這種八正道的目的,主要就是滅除了三界有,所以八正道在《阿含經》是這麼說的:「是名有身滅道跡。」(《雜阿含經》卷3)說有八正道的實修,就是滅除三界有之身修道的方法和路徑。

我們剛剛所說的這種四聖諦的內涵,簡略地介紹了一下,這是依著聲聞人依著五陰十八界的修觀來作說明。但是在大乘佛菩提當中,佛陀開示的諦現觀就跟聲聞人有所不同,在大乘佛法當中所說的諦現觀,它分成六個次第:第一、思現觀,第二、信現觀,第三、戒現觀,第四、現觀智諦現觀,第五、現觀邊智諦現觀,第六、究竟現觀。第一種思現觀:就是當我們聽了 佛陀的教示,佛陀對我們開示五蘊十八界都是無常、苦、空、無我,並且為我們開示這個五蘊十八界一切法之所以能夠現起,之所以能夠讓我們一直在三界當中不斷地承受,就是因為有一個第八識如來藏持種心,而這個阿賴耶識如來藏心和五蘊十八界這些法互相為因緣;如來藏含藏了這些法的業種,又如實地因緣成熟時呈現出來。當聽到 佛陀這樣的開示,於是就去思惟,思惟了以後,覺得這樣的開示是有道理的,也願意信受 佛陀,就能夠成就信現觀。這個信現觀,一方面對於佛法僧不再懷疑,另外對於大乘的一個戒律應該怎樣持守,也願意安住心下來持守,也因此信現觀的成就就能夠接著成就戒現觀。而這六種諦現觀最關鍵的就是「現觀智諦現觀」,現觀智諦現觀就是依著菩薩明心了以後,轉依第八識如來藏,如實地在看第八識如來藏和五蘊十八界之間的關係,由第八識如來藏的反觀五蘊十八界,看到五蘊十八界這些法都是如幻、如陽焰、如夢等等,從此以後對於五蘊十八界這些法,對於菩薩來說,再也不會受到它的繫縛。所以這一個部分是大乘佛菩提道最重要的一個現觀。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77-a10_064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63集 如何是淨三歸依?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電視弘法節目《菩薩正行》系列,今天要談的題目是:如何是淨三歸依?

在上一集中,我們談到了「若能了了正見真我,是名解脫」。在菩薩《優婆塞戒經》中,佛陀進一步說明:【若能修道、見四真諦,是人乃得見性見我;若人能受三歸依者,是人乃能真見四諦。是三歸依乃是一切無量善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優婆塞戒經》卷五)也就是說,如果有人修解脫道、佛菩提道,親見四種真諦,就是親見大乘法或二乘法的苦、集、滅、道四種聖諦,才能看見五陰的緣起性空、沒有常住我的自性,稱為看見蘊處界我的無常自性;這樣就完成了解脫道,但是還要迴入大乘法中再修學大乘法中的四聖諦,依止於大乘別教佛菩提,才有因緣親證如來藏,看見如來藏的體性,這是真正的實證解脫。如果想要這樣證得解脫,首先得要三歸依,確實歸依佛寶才能正見真我,才能真修四聖諦。如果要想正見真我,得修四種真諦;二乘法的四聖諦,是依世俗法的蘊處界而觀行所得的智慧,是屬於世間法的真理,所以是四俗諦,不是真諦。大乘法見真我而入四真諦修行,必須先三歸依,若不先歸依佛、法、僧三寶,就無法修四真諦,所以說三歸依是一切無量善法的根本。一切無量善法就是指佛菩提道,因為二乘解脫的二乘菩提是有量的善法,只能到出三界為止,法界實相無法修證,所以是有量善法;只有大乘別教善法是一切無量的善法,但必須先歸依大乘佛陀、大乘法寶、大乘僧寶才能證得,所以三歸是一切無量善法的根本,也是諸佛無上正等正覺的根本。

可是「淨三歸」要怎麼清淨它?明心開悟,有一件事 佛陀特別交代:一定要歸依三寶。如果不能歸依三寶,那就不是正見真我,也就不是真正的開悟。這樣的要求,不僅對自己的佛門中弟子這樣要求,對外道也是要這樣的告誡。假使有外道的信徒,例如:天主教、回教、道教或一貫道的信徒,因為閱讀了佛門善知識的論書而相應了如來藏妙心,但是他要歸依三寶才算是真的開悟,否則都不屬開悟!為什麼要特地這樣說呢?因為所謂真正的開悟,是要轉依如來藏的直心、如來藏的真如性;如來藏行事從來沒有歪曲,一向直心;轉依如來藏實相真如心時,就一定會歸依佛法僧三寶,絕對不會繼續歸依外道自創的三寶。如果還有情執,繼續依止於以前的神祇,這樣就是心不直,心不直就表示還沒有轉依如來藏的直心的自性。如果真正開悟了,一定會轉依如來藏;而如來藏是直心的,所以開悟的人一定能夠斷我見;由於斷我見的關係就有簡擇力,所以就能夠發覺以前所依止的神衹是沒有開悟的,那也會直心地去說「他們沒有開悟」。

另外,如果聽到什麼是如來藏,是依著別人所告知的密意,也不可能轉依成功,知道密意也不能說是開悟,因為沒有經過如實體驗的過程;知道答案,沒有過程,那一定無法發起功德受用。如果是自己經歷了一番的寒徹骨參究體證,悟後就很容易繼續的觀行確定是如來藏,才會轉依成功,那時才能稱為開悟。真實開悟了,自然就能夠檢視以前所歸依的神祇根本就沒有開悟,還是落在凡夫的境界,他的解脫以及法界實相的智慧、證量都不如你。所以你既然開悟了,當然要歸依佛教三寶,因為三寶會帶著繼續往成佛之道前進;而原來的外道神是絕對沒有能力帶著一個開悟的人邁向佛菩提道,他沒有這樣的智慧,也沒有這樣的解脫功德,乃至於法界的實相智慧都不如你,又如何能夠帶領你呢?所以要悟得真實,就一定要轉依成功,才算是悟得的淨化三歸。

所以三歸要如何清淨呢?我們要探討一下:是表相的歸依?還是真實的歸依?這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另外,三歸依是否清淨?也牽涉到是否真正開悟的身分。我們剛剛談到,開悟是要能夠轉依;另外在這裡要進一步說明:開悟是要能真的發起菩薩性的般若慧,能夠直心並且能夠真實發起荷擔如來家業的願力。所以「開」與「悟」,並不是以知道密意答案作為開悟,是具有真實地開發起了菩薩性,真實地了知了是法、非法的般若慧,而能夠轉依成功的功德呈現。如果只是知道密意,沒有轉依成功,沒能發起菩薩性,那只是文句知識,不能稱為開悟。沒有觀行的深細過程,一定無法轉依成功,我見一定斷不了,所以就會永遠依附著意識的想陰上或者是離念靈知的我上。沒有轉依成功,就不能轉變意識心的自己,也不能轉變意根末那識的自己,所以意識與意根都不能轉依如來藏的清淨性、涅槃性、無我性,一切所思所想還是會處處落在意識心、末那識的我執、我所立場來觀待佛法,對於五蘊十八界的行處跳脫不出來,沒有智慧釐清真妄的體性。所以這樣的人,雖然他說他開悟了,但是被真悟者隨便一問,就問倒了。如果知道密意以後,這個人能夠深入去觀行,然後對三寶能夠生起恭敬心而能夠承擔下來,並且有著斷我見、對佛法僧戒四不壞信的功德發起,這樣才有希望轉依成功。

所以真正的開悟者一定要歸依佛法僧三寶,不會再歸依外道、天神,這樣就是清淨了三歸。否則縱使表面歸依佛法僧三寶;探到密意後,繼續說他們的外道天神或祖師也有證得如來藏,這就不直心了!是盜法的心態,那當然更加是沒有轉依成功。那個心性上,是著於意識心的層面以及情執,所以會狡辯他原來依止的外道天神或者祖師也有證得如來藏,這就是沒有具足斷我見、疑見、戒禁取見的智慧,當然不可能具足四不壞信,所以一定不是真正的開悟。轉依成功的人,絕不會扭曲事實而說。解脫道的二乘菩提以及佛菩提道的成佛之道,都只有佛教之中才有,一切外道沒有;如果是盜法的心態隨便編造,那一定會被看穿手腳。所以證悟之後一定要淨三歸。

不淨三歸的人,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狀況,譬如菩薩應當以救護眾生離開邪見為要務:開悟以後是七住位,見性是十住位,接著是十行位,稱為性種性位;性種性位的修行,就是具足建立了自己菩薩性的種性,藉由十行位的修行來把菩薩性全部激發出來;菩薩性激發出來之後,初迴向位的修行就能夠成功。初迴向位一定要破邪顯正,否則無法救護一切眾生離開眾生相;可是破邪顯正一定會被眾多著於世俗相的人認為是惡人,因為世間法的表相上,可以看到實質的影響到了別人已經有的名聞利養。如果不是真正開悟的人,他們也會像這些世俗人一樣反對別人破邪顯正,乃至於會發出「各修各的,一師一道」,或者對隨學者隱說暗喻來批判真實證悟的善知識;這些城壘的建築,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我與我所,就不是真正開悟的人。不過這對於發心的菩薩來說,他不會因此而退縮,因為深知維護外道邪見的名聞利養,只有讓他更無法出離三界;破斥他的邪說,開演出世間的妙法給他,心中不會想說這一世就能夠度成功。雖然佛經、菩薩論著一再地宣說「如來藏離見聞覺知、如來藏不思量、如來藏不作主、如來藏無我性、涅槃性」的正見;但是落於邪知邪見的眾生,是難以相契!就像 佛所說的:「煩惱粗重,我見難斷!」現在為他是要種下未來世能夠修學三乘菩提的正因;他這一世也許被業所牽繫、被情所限制,但是因為這一世有為他種下正因,來世必定會有正向三乘菩提修學的因緣。想要正見真我、證解脫道的人,一定要用心地去瞭解 佛陀開示淨三歸的內涵,這樣斷我見、開悟見道,轉依如來藏的無我性、中道性、涅槃性,才能有實質的功德受用,才是真正的開悟。

所以 佛陀開示:【法身即是常、樂、我、淨,永離一切生老病死。非白非黑,非長非短,非此非彼,非學非無學。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動,無有變易。】(《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一)法身就是真如心,是無相的。這個無相的法,不管眾生是在娑婆世界的現在,或者以後投識到天界,或者下一世又投識到 藥師佛的世界,但是他的法身永遠都是無相的法身;不論到哪一個世界,所擁有的都是同一個真如法身。不論古今中外、教證理證,一切有情自己的法身,都是現前就可以實證的;不是等到將來入了無餘涅槃,出了三界以後才能實證。一切親證這個法身如來藏的人,轉依祂的真如法性,一定就會發現祂是永離一切生老病死。祂不是黑不是白,不是長不是短,也沒有有學無學的相對法。所以不論 佛陀是否出世或者不出世,這個法身祂是常住不動,無有變易。對於自身這個如來藏功德體性能夠信受無疑,那不是簡單的事!因此就能夠瞭解 佛陀為什麼要學人淨三歸,並且次第地引證淨三歸的妙處。

首先在這裡,我們引證 佛陀的一段經文,如果沒有淨三歸,三乘菩提任何修證都不可能成就。佛陀開示:【善男子!應當修習佛、法及僧,而作常想;是三法者,無有異想、無無常想、無變異想。若於三法修異想者,當知是輩清淨三歸則無依處,所有禁戒皆不具足,終不能證聲聞、緣覺、菩提之果。】(《大般涅槃經》卷三)佛陀明白地說:如果不對佛法僧三寶來淨三歸依,也就是不能轉依第一義諦心來至誠歸依,還是落在意識心上,對三寶信不足,有著種種的異想,那就是沒有真實的淨三歸,也就不能真正證得三乘菩提的解脫聖道。所以我們在讀《阿含經》時,不論任何的外道、居士,如果他虔恭地在 佛陀面前,聽聞 佛陀的開示而能夠得到法眼淨,那麼他就一定會頂禮 佛,並且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接下來 佛陀對淨三歸的理由作了說明跟勸誡。佛陀說:【善男子!汝於我所但作是念:「如來常住,法僧亦然,此三事者非無常法,常住不變清涼真實離諸惱患;若不爾者,彼善男子、善女人清淨三歸悉不成就。」應如是修不可思議常住之法。善男子!譬如有此樹者必有此影,若無彼樹亦無彼影,若不見樹而言見影,無有是處。如是,既有如來必為一切常作大樹,覆護眾生為眾生依;若使如來是無常者,不名應供為諸天人作最上依。】(《佛說大般泥洹經》卷二)所以優婆塞、優婆夷歸依三寶時,如果要超越表相的歸依,就要入實義的歸依之列,這樣一定要通過般若的真義。要通過般若的真義,就必須要親證法界的實相;所謂親證法界的實相,就是證得萬法的根源——阿賴耶識;證得阿賴耶識的心體,就能夠如實地現觀所應該轉依的真如法性。真如就是阿賴耶識心體上所顯示的如所有性;因此親證阿賴耶識心體的人,一定能夠現見阿賴耶識心體離見聞覺知,離一切六塵萬法,無我、無人、無佛、無法、無僧,何況阿賴耶識有三寶可見可得?這是依著阿賴耶識本身的清淨真如自性而說無我、無佛、無法、無僧。

所以如果說要淨三歸依,就一定要真正地去親證這個第八識如來藏,並且轉依祂,轉依了祂,真正發起了菩薩性,這就是淨三歸依。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37-a10_063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62集 若能了了正見真我,是名解脫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電視弘法節目《菩薩正行》系列,今天要談的題目是:若能了了正見真我,是名解脫。

在上一集中,我們把 佛陀為什麼要破邪顯正?說明了 佛陀破邪顯正完全是大悲心所行。所以鄉愿的心態,只會讓邪知、邪見不斷地折損眾生的法身慧命,讓眾生只是依著邪見、邪精進而無有出期,這不合菩薩悲願。

今天我們要為大家進一步說明的是:正見真我和解脫的關係。佛世時許多的外道也是要追求解脫。有外道就主張:「見微塵者,是名解脫。」這是極微外道,他們主張微塵實有,一切法皆由微塵和合而生,微塵是生命的根本,認為只要能夠見到微塵就解脫了。如果這樣,是否只要擁有高階的顯微鏡來看微塵就能解脫了?那麼一切阿羅漢雖然斷我見、斷我執,只要看不到微塵就不得解脫?可是經典明明都記錄著,不論是定解脫、慧解脫、俱解脫的阿羅漢,都是已經證得了解脫。所以極微外道的說法,是不如理的。

或有外道主張:「見性異、我異,是名解脫。」表示只要看見了體性與我相異就是解脫。但性和我怎麼會相異?例如:水的體性是濕,濕和水要怎麼分離呢?外道卻主張:「看到了水的濕性和水分離相異,這樣就解脫了。」濕性和水是有著不一不異的關係,是無法分開來的。依據他們的主張,也可以推演出:「如果看見五陰的體性和五陰相異,那就解脫了。」但仍然是五陰啊!何況性不能離體,五陰之性不可能離開五陰而獨存。這些都是外道為求解脫,而落在虛妄想中。一切有心求道的人,不論是否是佛門中人,總是希望能夠早日找到生命的實相;可是總是落在想陰中,施設了種種的方便、想破了頭,但都在外門轉,找不到入手處。

什麼叫作真正的解脫呢?佛陀一點也不拐彎,直說:「若能了了正見『真我』,是名解脫。」(《優婆塞戒經》卷五)很簡單又很有力的一句話!但什麼是「我」?佛陀開示:【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大般涅槃經》卷七)明白地說明了,所要了了正見的真我,就是如來藏。也說明眾生見不到的原因,是因為從本以來就一直被無量的煩惱所覆,所以不能得見。在要找到真我之前,相對的也要先正確的認知:什麼是假我?也就是要能斷掉虛妄的我見。

在佛經中談到「我」時,依前提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指向內涵。就尚未想說要求解脫的人來說,所說的「我」就是依這個五陰認取的我與我所;一切的生活利用追求、工商士農營生,每天打拼的、努力的都是在為滿足這個五陰我以及一切的我所;一切的廣告行銷也都是在增強眾生的五欲及種種我所的追求;眾生依著這個五蘊身,求財富、求健康、求事業,求情愛等等。所以宗教界就有些所謂的神棍,利用眾生欲求不滿足的心理,假言說:能夠有種種的神靈,或是加持的物品、服飾,或是符咒來籠罩人,大發宗教財。所以我們到有的寺院,可以觀察到:四大天王本來是四大護法,有些變相的道場就把他們改成黑、白、黃、紅的四大財神爺,鼓勵信眾要修財神法。本來到寺院是為了脫俗求淨,結果寺院卻在增益眾生世俗的貪愛、求財求利的習氣,寺院大發無明財!這樣的道場是否是正向三乘菩提的正法道場?立見真章,應當要遠離。

要學佛就應當要求正信的道場,去檢視他們的法是否合於解脫道和佛菩提道的次第。當要開始學佛了,更必須先正確的認清:以前那個不斷在五陰上追求滿足的我—或重於色我、或重於覺受的我、或重於種種分別思惟的我乃至處處作主的我—有什麼的特性?是常、無常?能否得見道跡?這第一步是最重要的,因為方向一但偏差,則一世的解脫之行將難有希望,更不可能正見真我。這是自己我見的部分,每個人所重會有不同。是否能夠值遇到真見道的善知識,是很重要的決定關鍵,因為疑見、戒禁取見的斷除,得依著善知識的教導;自己應該用什麼樣的法則來修學,也必須要依著善知識的教導;如此才能夠正確的認知:是法、非法、正見、邪見,這就是三縛結的斷除。這當中還要能夠具足次法的知見熏修,整個觀行的過程一定都會有盲點,如果能夠依止正法教團,就能夠少走冤枉路。

在佛世的時候就有個案例:目連尊者他有兩個弟子,非常用功專心精進的禪修,但是一直都沒有進展!因為要斷我見,一定要先有五停心觀的定力,觀行才能如實迅速,而且能夠見道不退。一次的因緣,舍利弗尊者就問目連尊者:「那兩個弟子有進展了嗎?」目連尊者說:「沒有啊!」舍利弗又問:「你教他們怎麼修啊!」目連回答說:「一個教他們修不淨觀、一個教他們修數息觀,但他們都停滯在那裡,一點都沒有辦法領悟。」於是舍利弗就問目連尊者說:「那兩個弟子出家前是什麼種姓?」目連說:「一個是洗衣服的、一個是鍛金師。」舍利弗就告訴目連:「那個鍛金師,你應該要教他修數息觀;那個洗衣服的人,你應該要教他修不淨觀。因為鍛金師他修不淨觀,是不恰當的,他每天看到的都是非常閃亮的東西;而洗衣服的人修數息觀,也是不合宜的,因為他以前每天看到的都是污穢的;所以一個修數息觀、一個修不淨觀,調整過來就能夠很迅速的成就。」目連尊者就依著舍利弗的教導,讓這兩個弟子交換去修學,他們精勤的修學,很快地就證得了阿羅漢的果位。

這就是依止了了義的正法教團的殊勝處,見道者之間和敬無諍,對弟子之間能夠相互提攜。這一步看似簡單,但並不容易!現今佛教界諸多學人聰慧明智,能正斷我見、得證初果的可能不是沒有,問題出在哪裡?一是沒有建立起正確解脫道的正知見,所以對於追求的名師無力簡擇;再者,心中只有名師,認為名師所說的一切都是對的;加上自己生死心不懇切,如水煮青蛙安於現狀;再加上名師都以錯誤的、似是而非的知見來引導眾生。譬如有的說:能夠一念不生就是開悟。也有名師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一念心,就是真如佛性,明白了這個就開悟了。也有人說:只要放下、不執著,就能夠見到真我。或者有的說:要有氣動、要有靈動來為見道的證歌。等而下之,以欲界貪愛的滿足為究竟,那就更不入流了。這些錯誤的知見,追隨的弟子相信並認真去修,即使他們被自己的上師印可了,但還是落在三界有流中;這種依著偏斜的邪見,就算是日夜精進不懈怠,都是邪精進,永遠都是在覺知心中打轉,無法脫離三界,更難以開悟解脫。

如果已經在修學了,就聲聞乘、緣覺乘修觀,那要進一步地認清三界的我。只要是在三界的我都是意識的境界、是生滅變異的法;只要能夠在六塵當中去了知,在六塵當中分別,就不可能是真實的法;會變異就是無常,無常必有三苦;所以三界的法,沒有一個是真我,真我是恆常不滅的,本來就離苦、離樂才是真實不壞的我。三界內的我,都是意識覺知心所相應的,就是世俗的我,常見外道的我,附佛外道的我,也是佛門裡面常見外道所說的我;這個我,是 佛在四阿含諸經中極力破斥的。佛說這種我不真實,所以講五蘊我、六入我、十二處我、十八界我都是緣起性空。緣起性空是在講一切諸法的空相;也就是說,我們身中的這個五陰、十二處、十八界,它都是暫時有,不是真實有;它現前是存在,但不是永遠存在,也不是永遠不壞的我;所以依世間假名為我,體性是無常的,蘊處界全部都是無我,都是虛妄法、因緣所生法。

所以當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時,十八界都要斷盡,滅盡了十八界當然更是無我;但是無我而斷滅能稱為解脫嗎?如同有些人主張:「一切法空、畢竟空、無所有。」那是解脫嗎?那不就成了斷滅空。所以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一定有信受到 佛陀所說:「若能了了正見『真我』,是名解脫。」為了要破掉意識覺知心的我見,最重要的是要能夠正見真我—親證第八識如來藏—才是解脫。阿羅漢入涅槃其實並沒有入,因為他十八界滅盡了,就沒有阿羅漢的存在,那麼是誰入涅槃呢?而他的第八識本來就在涅槃中,也沒有入涅槃可說。所以菩薩在正見真我時,可以親證自己的如來藏不生也不滅,所以思惑還沒有斷盡,也不必捨壽,就已經住涅槃中了,這就是菩薩不可思議的解脫。

因此解脫有兩條路可以走,一個是二乘的解脫道:現前觀察確實親證自己身中的十八界都是虛妄的,把意識否定掉、意根也否定掉;並且明白無餘涅槃不是斷滅空,有個相對於蘊處界的真我常、恆、不變異,所以阿羅漢能夠無有恐怖;那我見斷了,加上對佛、法、僧、戒有四不壞信的功德,入於薄地漸修,我執也漸漸的除斷,然後才能夠把自我消融掉;這就是二乘實證的解脫之道。另外一條就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就是大乘的法門,由於親證自己身中的第八識真如心,轉依第八識來觀察到第八識能生一切法,十八界一切法都是由祂所生,遍一切時從來沒有間斷;又觀察到第八識自身是離見聞覺知,從來不作主、從來不思量,無始以來不曾起過一點貪念;從來不念自己,完全是無我性、清淨、自在、無染;再由這個第八識反觀,我們一切的所行五陰、十二處、十八界、六入諸法,統統都是由這個第八識如來藏所生,既然是所生之法,一定會有斷滅的時候,那麼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反觀,就直接斷掉了我見與我執,實證了無我。這樣的實證無我,也就等於同時證得了二乘的解脫道。

因此,只要否定了真心第一義諦,三乘解脫道都無法成就。有學者主張:「解脫道必歸於空,解脫是一種否定的歷程。」那就是證明他是在意識上修解脫道,無法認知、信受解脫的實證是證得本來就解脫、本來就清淨無染的真心如來藏。如來藏的解脫、無染不是修來的,不是本無而今有,而是每個人本來就具有的解脫性。所以 佛陀開示:【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空空;空空者,名無所有,無所有者即是外道尼犍子等所計解脫,而是尼犍實無解脫故名空空。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故不空空。不空空者即真解脫。】(《大般涅槃經》卷五)依著意識心自我,是有為有相的法,是因緣和合而成,祂不是真實的法,所以是無我性,是空相心。而《般若經》中處處也宣說著:蘊處界無我。但是《般若經》並不是只宣說一切法空、斷滅空;它一方面宣說蘊處界及一切有相有為的法皆是虛妄、緣起性空,是屬空空,皆沒有真實不壞的我;可是在另外一方面,卻又處處以實相心而說第一義諦,以第一義諦顯說無我性的真我。所以《般若經》是為菩薩說的,菩薩所修學就是要證得這個實相心、般若心,所以在大小《般若經》中有說:菩薩心、不念心、無住心、無心相心、非心心;乃至於《心經》、《金剛經》裡面都說:菩薩有一個無住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祂本來就無所住,然後在無所住當中不斷地產生其心;由於菩薩證得這個心,所以他才起了般若的智慧。這個無住的心,不是修行以後才無住,是祂本來就無住了;所以悟了以後,不是將一個有住的覺知心,變成了一個無住的心。

一個佛子既然走上修行的路,就應當思惟:修行為何事?如果修行的目的是要解脫生死,就應該要探求解脫的真義;如果修行的目的是要求佛菩提,就應該探求佛菩提的真義。要瞭解什麼是外道法?什麼是正向三乘菩提的法?一定要弄清楚!這樣子,一世的修行才能夠功不唐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84-a10_062


2021年6月4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61集 解脫是無常法?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電視弘法節目《菩薩正行》系列,今天要談的題目是:解脫是無常法嗎?

在前一集中,我們略談到 佛陀對外道的態度。外道面對世界的現起,無法認知實義,因此會有著各種的想像。例如說他們講「一切世界皆是自在天之所作」,建立起一個萬能的造物主,他們並創造出一套的祭祀法則,來和這個造物主相通,或言自己有能力和神溝通;更架構出種性制度,以婆羅門為至上的固定社會制度,由婆羅門所執行的祭祀和神溝通,能左右大自然及人生。

當 佛陀出世,對他們造物主的思想加以破斥時,法義的嚴正、佛陀的威德等,嚴重地影響了他們高高在上的社會地位。所以又創造說:【未來之世,過百劫已當有幻出,所言幻者即是佛也。】(《優婆塞戒經》卷五)外道表示:未來世過一百劫,自在天幻化為神,就叫作佛。當 佛陀思惟著,有一個造物主,面對外道這樣的設想,佛就問了:「自在天如果幻化為佛,為什麼佛卻把歸依自在天這樣的理論給破掉?」其實有一點理性的人,只要除掉迷仰的面紗、威脅的控制、情執的繫縛,一神教思想的矛盾是顯而易見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神教信眾絕對相信山河大地、宇宙萬有一切有情都是上帝創造的,而上帝是善良的、無瑕的。但又相信有邪靈,有邪惡的撒旦,不要被魔鬼所吸引;乃至於世界上,又有種種的災禍苦難,所以要趕快回到上帝的身邊。那麼這所謂的邪靈、撒旦、魔鬼、災禍苦難是誰創造的呢?若是上帝,顯然上帝是不善的;若不是上帝,那上帝就不是萬能的。面對 佛陀破掉外道的萬能說、創佛說,外道對 佛陀所說的解脫,也另有創說,例如外道主張:【自在天能生眾生、造作諸有,作善惡業及業果報,作貪瞋癡繫縛眾生。】(《優婆塞戒經》卷五)但是又辯駁說:「眾生被自在天創造而輪迴,當眾生未來得解脫時,又都會回歸到造物主身中與他合而為一。」自在天創造眾生,又讓所創造的眾生具有貪瞋癡,再要眾生要行善,要信仰回歸自在天的身中與他合而為一;那麼是否在顯示這個自在天是居心不良、閒著無聊在整人嗎?

喇嘛教也有一種思想,會教人觀想有個母光,還有個子光。認為:「死時之明光,乃行者自己之心識所變成,其名曰母光;此外尚有一光名曰子光,由修而後來,此子光明亮無比、不可逼視,一見之下令人生畏,但行者切莫懼怕,須知是即佛光也。」(《那洛六法深道門引導之次第具三信仰如是寓》,晨曦文化,頁293)他們說母光是自己法性中所出,或者說是自己的本光;子光是由自己平時修持所得,或是佛光。只要觀想到母子合光,光明顯現出,就能夠法身成就,在生死中解脫出來。他們的這樣說法,顛顛倒倒地說了母光跟子光,顛倒之下還設想出母子合光就是法身成就、解脫生死。母光、子光這都是喇嘛諸師的妄想!死時,並不是另有明光升起,或是要由喇嘛的加持才有明光;而是每個人依其世間、出世間的智慧,或煩惱的輕重差別,而有種種不同的明光,不是只有學喇嘛法的人才有明光。另外,明光絕對不是諸佛菩薩與眾生合而為一的法身;佛陀在經典中處處說明,法身就是每個人的第八識,無形、無色亦無光芒。只有當第八識在配合著色身七轉識的時候,就會具有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的法性光明現行;這是每個眾生本具的,不是修來的、不是觀想來的,更不是和其他某一種光合而為一才具有的。喇嘛教要人去觀想一個明光作為法身,母子合光就能法身成就,在生死中解脫,也就是即身成佛或說中陰成佛。這樣的妄想,認為高超於顯宗;這樣的要求,讓顯宗的各師對喇嘛教恭敬、供養。現在台灣許多修行人,就是這樣迷茫地恭敬著喇嘛,還作大供養。喇嘛教諸師其實都墮在自己的妄想、妄執的想陰中,說有修有證或果地的修證成佛,都是大妄語!如果不能定下心來認真的去想,只是迷惑於表相,而這些顯教大師爭相攀緣護持,其實都是在損耗自己一世的福報。

當 佛陀破掉外道的解脫說時,告訴外道這樣的說法都是落在虛妄的想陰中。外道又說:「眾生得解脫時悉入身中,解脫是無常法。」那麼大自在天王是有解脫還是沒解脫?這就是要問的。如果沒有解脫、是幻化無常的,那如何能夠生出一個常法的佛?如果有解脫,那他和無常的眾生結合在一起,是不是也變成無常了?外道說「解脫也是無常法」,這個說法又和喇嘛教的應成中觀思想也很類似,主張一切法皆是空。所以支持應成派中觀思想的常用的語句是:「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說似一物即不中。」反對瑜伽行派認為阿賴耶識實有,認為阿賴耶識只是假名施設的法。

這種說法,玄奘菩薩在印度時就遇到了:玄奘菩薩離開那爛陀寺,出遊參訪修學一段時間,又回那爛陀寺時,戒賢論師就派遣玄奘菩薩為大眾講解《攝大乘論》、《唯識決擇論》。那時有位名為師子光的學人,已先為大眾開講《中論》、《百論》,他並且說這兩部論的要旨是在破瑜伽行派的義理。玄奘菩薩對《中論》、《百論》非常熟悉通曉,對於瑜伽行門、三乘內涵、觀修法則真實義理都已通達,能夠宣達它們之間的法義而無所障礙!所以因為師子光的主張,他就依著師子光的主張而說明。玄奘菩薩說:「聖人立教,各有著應機的因緣,《中論》、《百論》和瑜伽唯識教義不相違妨;會以為唯識和中觀互相應破、兩者相背,是因為不能會通;這個過失在傳法的人不能通達,不是法義本身有任何問題。」玄奘菩薩還多次徵詢、詰問師子光,但是師子光都沒有辦法酬答,所以追隨師子光的學徒就漸漸地離開他,而宗附於玄奘菩薩。玄奘菩薩更為大眾深入地說明《中論》、《百論》要旨:「唯破遍計所執性,不言及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是師子光不能通達善悟,見論中言「一切無所得」,所以瑜伽唯識所立的圓成實性等亦須遣除,成了一切法無因而有。這個說法也就正好破了現今應成派中觀與虛妄唯識的見地,他們的見地和師子光是相合的。玄奘為了說明中觀實義與瑜伽是融通的、不相違背的,還寫了《會宗論》三千頌呈給戒賢論師以及大眾,大眾沒有不稱善的!並且共同地廣為宣說。這時師子光面子就掛不住了,於是就自己離開了那爛陀寺。一如玄奘菩薩的開示,應成派中觀否定八識論,以六識論為依歸,所以落入惡取空中,錯是錯在傳法人法義不能通達,不是法義本身有問題。

我們回到 佛陀面對外道的質問,當外道說解脫是無常法時,佛陀很直接地說:【是義不然!何以故?若無常者,云何得名為解脫?】(《優婆塞戒經》卷五)解脫如果就是無常法,那麼應該一切有情都解脫了,佛陀也就不必六年苦行,求真正的解脫之道。在《長阿含經》中,佛陀說著太子出家前的故事,稱為〈四門之遊〉。那時太子乘著侍者所駕駛的華麗馬車,到宮外園林遊玩,快到園林的路上,看到一個人頭髮都白了、沒有牙齒,臉上佈滿著皺紋,駝著身子、拄著木杖、喘著氣,一步步艱難地走著,這是一直住在宮中的太子所沒見過的景象。他問侍者:「這是什麼人?」侍者回答:「這是老人!」太子又問:「什麼是老?」侍者回答:「老人就是活不久了,壽命將要終了了,就叫作老。」太子了知這是一種老苦以後,最重要的是,這和自己有沒有關係呢?所以太子就追著問:「我也會這樣嗎?無法避開這樣的過患嗎?」侍者回答:「是的!有生必有老,不分貴賤。」於是太子陷入了憂思之中而快樂不起來,就和侍者說:「不去玩了,回宮吧!」太子心中靜默地思惟著:「那老苦的狀況,我也難以避免啊!」心中悶悶不樂!回到宮中,父王為了化解他的愁思,怕他會出家,所以就更加重新裝潢了宮殿,找了更多各種歌舞伎藝、懂得取悅人的婇女,以欲樂來取悅太子,讓太子不要記掛著那個只看沒多少時間的老人。

過了一陣子太子又出遊,在路上遇到一個病人,身體是皮包骨卻脹著很大的肚子,臉是黑黃的,獨自倒臥在污穢的糞尿中,張著口說不出話來,病得非常苦,沒有人在旁邊照顧他。這也是一直住在宮中的太子所沒看過的景象,他問侍者:「這是什麼人?」侍者回答:「這是病人!」太子又問:「什麼是病?」侍者說:「病就是有各種的痛苦逼迫著身體,隨時可能會死掉,這就叫作病。」太子知道這是一種病苦以後,也是想到:這跟自己有沒有關係呢?所以就追著問:「我也會這樣嗎?無法避開嗎?」侍者回答:「是的!有生必有病,不分貴賤。」於是太子又快樂不起來了,就說:「不玩了,回宮吧!」心中默默地想著:「天啊!我也難以避免那個病苦啊!」回到宮中,父王更緊張了,想起了相命師說的話:「這個太子以後可能會出家。」於是他就更加廣設各種的娛樂,找了更多的婇女,希望太子忘掉只看到一會兒的病人,讓太子生活在色聲香味觸微妙的五欲欲樂之中。

又過了一陣子,太子又出遊,在路上遇到一個出殯的行列,所有的親屬都悲泣地哭著。這也是一直住在宮中的太子從沒看過的,他就要侍者跟著他們出城,出城後太子看到了亡者,就問侍者:「這是什麼人?」侍者說:「這是死人!」太子問:「為什麼會死?」侍者回答:「死了,就沒了,什麼都沒了!先是沒有呼吸,接著沒有體溫,再接下來身體都會敗壞,生離死別,和一切的父母親緣眷屬都永別了。」太子了知這個狀況後,也同樣地問:「這個,我也會這樣嗎?我也沒有辦法避開嗎?」侍者回答:「是的!有生必有死,不分貴賤。」同樣的太子又陷入了憂思之中,就說:「回宮吧!」這三次的生活教育,太子都追問:「我也會這樣嗎?」等到確定以後,才知道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以後都會失去!老、病苦和死,必會降臨到自己的身上!無常苦逼的憂思,就這樣佔據了太子的思潮;太子有著青壯的身子,黝黑的頭髮,有著妙五欲的享樂,美眷圍繞,但他再也快樂不起來了。所以當他第四次出遊,遇到了修行的沙門,於是他就決定要出家了。

我們看太子,他的生活、他的狀況,都是一切美好的圍繞著;但是太子能夠有所覺醒而觀五欲無常,所以願意以身命財來修堅法,以法樂來自娛,不再耽著於五欲的享樂。能夠認清真相、能夠破邪顯正,一直是 佛陀不斷重複的教示。佛陀說法時,總是再三地提示外道的邪見,像六師外道的落處、五現涅槃的錯認,而加以分析辨正;甚至 佛陀多次跟在六師外道身後,到各大城市一一破斥六師外道的邪見。所以如果說解脫是無常法,那麼當時太子看到那些無常的狀況之後,應該就已經解脫了,何必又要出家修道?又何必要跟著這些六師外道的身後一一去破斥呢?佛陀是三界導師、人天至尊,祂何必跟外道一般見識?何必為難外道?其實這正是 佛陀大悲心的運為,藉著破除邪見的說明,可以使聞法大眾有所比較,而能快速地瞭解佛法的涅槃與外道的涅槃有什麼差異。弟子們就能夠很快地建立起正知正見,不會在以後又產生偏差。這樣弟子們很容易實證所修學三乘菩提中的任何一種,或者依聲聞、或者是緣覺、或者依佛菩提;這樣也能保證自己在實證以後,不會再退轉回凡夫位中,更可避免退轉了還以為自己是更加的提升或者增上。正是由於這些原因,人天至尊的 佛陀不辭辛勞,以祂的雙足一步又一步的行腳,遍及當時天竺各大城市,一一舉示六師外道的涅槃邪見,據理破斥。

正因為 佛陀如此雙舉正、邪兩方的說法加以分析比較,所以使佛法三乘菩提的正義,很容易顯示明了;於是當時佛門四眾及新度的有緣人,都可以很容易證得無誤的涅槃之道。佛陀的摧邪及顯正並行的弘法方式,正是可以快速增益佛門四眾弟子的道業,是大悲心所顯現。在此祈願佛門四眾,都能體證 佛陀的用心,共同為護持正教而努力。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87-a10_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