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5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86集 八法自他兼利(二)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我們上次給大家講到的是 佛教導我們說,應該要具足八個法,讓我們在菩薩道上面能夠自利利他。哪八個法呢?這個八個法就是壽命長遠、具上妙色、身具大力、具好種姓、多饒財寶、具男子身、言語辯了、無大眾畏。上一次我們講到的是「具好種姓」這一個項目,如果各位要翻開書本的話,這個部分是在《優婆塞戒經講記》的第三輯第208頁開始。

我們說「具好種姓」為什麼對於菩薩摩訶薩的自利利他是這麼重要?我們上次說:雖然說我們一般人都覺得說一個人的出身,應該是不論貴賤、不論出身,我們只論他現在的這個狀況以及他的心行。可是雖然我們說是這樣說,可是一般世間的人,大概都會先掂量掂量眼前的這個人,他的出身到底是什麼?如果一個菩薩摩訶薩他的出身不好的話,比方說我們舉例來說,像佛經裡面有講:其中有曾經有一位菩薩,那這一位菩薩,由於過去造了一些嚴重的惡業的原因,所以導致他在許多劫裡面都是出生於妓女之戶,而且在出生之後都立即被丟棄,存活不久。那這樣子一世又一世的出生在妓女的家中,並且又隨即被丟棄,這樣的狀況來講,延續了許多的劫,到最後,這個業報受完了之後才得度。這個業報之所以這麼慘烈,最重要的就是因為他誹謗了賢天菩薩,誹謗了賢天菩薩摩訶薩。所以像這類型的狀況,其實在我們的修學道上是有可能發生的。因為我們在,比方說就以剛才我們舉的這個例子來說,這個例子之所以這麼慘烈,是因為他所涉及到的口業,是像謗三寶那樣子嚴重的口業。特別是如果這一位菩薩是一位菩薩摩訶薩,有聖法、得聖果,然後對於如來藏深深的持守,這一位菩薩摩訶薩的話,如果我們用不實的事相來誹謗他的名譽的話,那麼裡面所產生的口業就很嚴重,後世的果報也非常的嚴重。當然,相對來講,我們要避免誹謗菩薩摩訶薩,所以相對來講,菩薩摩訶薩既然知道說,如果出生的這個種姓不佳的話,會給眾生在第一眼接觸的時候,就帶來比較不好的印象,那這個狀況呢,菩薩摩訶薩就必須要能夠小心自己在這個菩薩道上的因果關係,讓自己在每一世,在菩薩道上的出生,都是要維持一個一定的種姓。我們對於好種姓的界定,不必說每一世的菩薩摩訶薩一定要出生在豪門之家,但是它的這個界定,應該是在於說他所出生的種姓,不會讓世間的一般人,聽到他的出生的時候,就會心裡生起了嫌惡,這個是我們對於好種姓所下的註解是這樣。

第五個條件,能夠自利利他的條件就是要「多饒財寶」,當然多饒財寶在世間人想起來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過我們一再的提醒大家,菩薩摩訶薩在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心心念念的其實都是在正法上面,也就是自己如何能夠精進修法,並且如何讓更多的眾生能夠學習正法,所以我們才說菩薩摩訶薩心心念念都在法道上面。所以菩薩摩訶薩要多饒財寶,他的目的並不是要用來極盡五欲的享受的,反而多饒財寶的話,一個菩薩摩訶薩如果多饒財寶的話,首先對他自己來講,他就可以盡力去布施。並且這個布施又可以分成對一般眾生的布施,以及對弘法事業的布施。如果從對一般眾生的布施來講,我們都應該能夠想像得到:如果要讓一個眾生能夠願意接近你的話,那麼最世俗的方式呢,就是給他好處。所以如果菩薩摩訶薩自己本身多饒財寶,他能夠適時的因應眾生的需要,布施給眾生的財物,以解決眾生生活上的困難的話,那麼這個菩薩摩訶薩跟這一位接受布施的眾生之間,就結下了相當好的一個緣在,未來要度他,也會變得容易許多,這個是對眾生的布施上面。

那另外一個布施是對於弘法事業的布施,不知道觀眾朋友們還記得嗎?我們之前講過說,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講,我們對於出家僧眾的布施,當然是可以直接對於他個人的布施。可是對於在家的菩薩摩訶薩來講呢,我們不宜直接布施給他個人,而是要布施給弘法事業;因為布施給弘法事業的時候,這一分的布施,其實由於他搭配著法上面來做,所以這一分的布施,也是會有法布施的功德在裡面。當然這裡面,如何讓這個法布施的功德越來越大,跟後面《優婆塞戒經》後面講的這個部分會有所關聯,我們稍後的講次會再來說。但是我們回過頭來,這部分的經文就是說,菩薩摩訶薩對於一般人來講,我們說要護持菩薩摩訶薩的這個弘法事業,那麼菩薩摩訶薩自己呢?菩薩摩訶薩自己當然也不會放棄了這麼好的種福田的機會。所以只要行有餘力,只要可以的話,菩薩摩訶薩必定是一馬當先,優先去布施自己所開闢的這個弘法的大福田的。所以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子的話,那麼可以想像到的是,透過這樣的法布施,後世所累積的這些福報,也是非常的好的。這樣一世一世的累積了,還怕菩薩道有哪一個時候會走得不順嗎?所以我們說多饒財寶這件事情,對於菩薩摩訶薩來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再來,下一個條件是「具男子身」,有許多的觀眾朋友,甚至是許多的女眾,看到這一句的時候,可能都要起煩惱了!可能心裡面都會暗暗的嘀咕說:佛為什麼要歧視女性呢?為什麼要說菩薩摩訶薩應該要具男子身呢?我們要給大家講的是說,在 佛的眼光,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的有情都平等的。既然一切有情都平等了,何來會特別歧視人間的女性呢?所以這一點,其實是說不過去的事情,但是這個經文上面寫的具男子身,又怎麼去解讀呢?我們要跟大家說的是,我們說在聲聞法,在出家人的僧團裡面的話,確實比丘跟比丘尼的話,是有不同的界定的。他們要遵守的戒律不盡相同,要遵守的戒的數目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們說,如果談到出家的僧眾比丘跟比丘尼的話,他們之間確實是有一些差異的。那是因應了 佛當時為了讓這個僧團久住,所以不得不因應僧團的狀況,所以制定了聲聞的戒律,分別制了比丘戒跟比丘尼戒。可是這個也是因為要有因應現實環境的關係,制定了這樣子的一個戒法。可是剛才我們談的是聲聞戒,如果到大乘法以後,大乘法裡面的菩薩戒可就不分這些了。大乘法裡面講究的不是誰是男性、誰是女性,甚至大乘法裡面講究的也不是誰先受戒在先,誰受戒在後。大乘法裡面講的很單純,就是我們前面在講菩薩摩訶薩的時候,跟大家講的誰有得聖法、有得聖果,那麼誰就應該要排在前面,位置就應該要比較尊貴。所以在大乘法裡面的話,純粹就是依法的證量來說的,這個具體可以在哪裡看出來呢?其實在大乘經裡面比比皆是,如果您願意翻的話,您甚至在阿含部的經典裡面都可以看到,所謂的迦葉童女,帶領著五百比丘遊化四方的故事。在那一部經文裡面,迦葉童女她是現在家人的身分,現在家人的身分,所以她不是比丘尼。可是您想想看:為什麼她後面,在那個時代,為什麼她後面會跟著五百個比丘,跟著她修行呢?並且既然是叫作跟著她修行,遊化四方的話,可見這個五百個比丘,是對這個迦葉童女是恭敬非常,以老師之禮對待的。所以可見是說迦葉童女,可以說她是現在家,可是她卻是十足的有聖法、得聖果,所以她是菩薩摩訶薩。既然是講究的是大乘法,她是菩薩摩訶薩的話,當然,即使是這些比丘們,也得對她畢恭畢敬,因為法的證量就是如此啊!所以我們在談的這件事情,是要告訴大家說,佛陀在講這件事情的時候,並不是有特殊的歧視女性的意思。那這裡男子身的正確的解讀應該是說,你不要像一般世俗人所想像到的,對於女性的一些刻板的印象。比方說,世俗人會覺得說,女性就是扭扭捏捏的、不大方、不敢承擔責任,然後平時只喜歡逸樂的過日子等等,像這些都是一般的世俗人對於女性的刻板的印象。相對來講,世俗人說對於男子身,有所謂的大丈夫的這個說法。這個大丈夫就是說,他所表現出來的心態跟他的行為,具有像大丈夫一樣,願意承擔責任、敢作敢當,只要是正確的事情一定全力以赴,全力以赴不會退縮,像這類型的,就是所謂的丈夫心態。所以我們再說,所謂的具男子身的這件事情,與其把它界定成說,你只要出生為男生就好了,其實應該要把它解讀成說,希望大家出生的時候,就要具備了像丈夫的氣概,這樣子的時候,您在弘法度眾的時候,才能夠努力的前進。不然的話,碰到一個困難就退縮一方,甚至完全不敢承擔所接受到的弘法的重責的話,那這個時候,就算您空有一個男子的身又能如何呢?所以這裡面,重要的這個點是在於說,應該有丈夫的氣概。

接下來下一個事情,下一件自利利他的條件叫作「言語辯了」,這個言語辯了呢,我們說應該是說,就菩薩摩訶薩自身來說,這個辯了並不是要到處跟人家論諍法義的。而是談到的主要的點是說,對於一個法,他可以從淺到深,然後從狹隘到廣大,逐步的分析,講解給這個聽眾聽,讓這個信眾能夠從這裡獲得真實的法義,這個才叫作菩薩摩訶薩的言語辯了思惟之處。當然我們在談這個事情的時候,我們也無可避免的一定會面臨到一個狀況,也就是說菩薩摩訶薩,當他那一世在弘法的時候,是不是在世上所碰到的所有的人都相信 佛陀的正法呢?其實這個情況恐怕是絕無僅有啊!所以他必然也會碰到了許許多多的外道。就如同說,我們在現在的這個世間裡面,我們看到的許許多多的外道,當然我們要跟觀眾朋友們說,當我們說外道這兩個字的時候,指名的對象是說,它不屬於佛法。所以外道這兩個字沒有任何貶抑的味道,純粹只是區分它是不是佛法而已。那我們在這個世間所看到的外道多得很,比方說許許多多其他的宗教,甚至我們在東方裡面看到的道家,這些都是相對於佛法來講,他們都叫作外道。那對於這些外道來講,菩薩摩訶薩其實是不需要太在意所謂的言語辯了這件事情。因為外道當然有他的安身立命的所在,所以那表示說,除非有特殊的因緣的話,否則這些人跟佛法本來就比較遠一點。那菩薩摩訶薩通常的選擇,就是善待因緣,等待時機成熟了再來接引人家。

反到是呢,我們剛才說的這些外道,可是佛門裡面有沒有跟外道很像的狀況呢?其實也有!因為佛法是這麼樣的遠大,這麼樣的深邃,所以對於佛法中間產生誤解的,恐怕也是所在多有。更糟糕的是,有許多人因為自己有慢心,不願意聽從善知識的教導,所以很多時候都用自己的方式解釋這個佛法。甚至我最近還在一個這個餐廳的上面擺的這個結緣書上,看到某一個學佛人,他說他學佛了十年之後,忽然知道他的宿命了!那您猜猜看他的宿命是誰呢?他居然說,原來他就是 釋迦牟尼佛再來。所以我們說在學佛人裡面的話,其實也有很多這樣子的學佛人。那面對這樣的學佛人的話,菩薩摩訶薩就不能再像面對外道這樣子說:我們善待因緣,我們等他慢慢的有機會接觸佛法再說。因為這ㄧ些的在佛門裡面,但是講的不是 佛陀的正法,然後可能心態也不是一個佛弟子的這類型的學佛人,那這類型的學佛人,因為他可能會嚴重影響到正法的弘揚,甚至會嚴重影響到說,所有的一切人對佛教的看法,所以那個時候,菩薩摩訶薩經常沒有選擇,只能夠說勇敢的勇往直前來辨正法義。那因為透過辨正法義,才能夠使真理越辨越明,才能夠讓眾生瞭解什麼才是真正 佛陀所說的法。這裡面要讓觀眾朋友們要記住的就是說,菩薩摩訶薩的言語辯了,是面對其中一個狀況,除了說我們剛才講的善說法義之外,另外一個狀況當然就是要分辨,替眾生分辨出說哪一個法是正確的法?哪一個法不是正確的法?那在這樣分辨的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提醒觀眾的就是說,菩薩摩訶薩的言語辯了,不是用來道人的八卦,說人的不是,而是都會用來在法義的辨正上面。這一點上面,您可以用來判斷一下,如果一個人自稱他是菩薩摩訶薩,甚至自稱他是某某大菩薩,某某的什麼佛再來,可是他所寫出來的文句,卻是會道人是非的話,那很顯然的這個人,您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

那最後一個條件叫作「無大眾畏」,無大眾畏它最直接的解釋就是:身處在大眾之中,甚至站在大眾的前面的時候無所畏懼。這樣的事情為什麼對菩薩摩訶薩這麼樣的重要呢?其理由是:我們菩薩摩訶薩,在菩薩道上面我們剛才說的,除了受之外就是要施,然後還要誦、還要教。不管你是施或是誦或是教,菩薩摩訶薩一定不可避免的都需要面對眾生,那麼在面對眾生的時候,如果一開始心裡就有所畏懼、有所怯懦的話,當您站在台前的時候,眾生會不會感受到您這分的退卻跟怯懦呢?會的!所以當這個眾生,如果第一個印象感覺您就是畏畏縮縮的,或是有所畏懼的時候,請問他接下來聽受這個法的時候,有沒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呢?這個是菩薩摩訶薩應該要深思的問題,所以菩薩摩訶薩如果要弘法利生的話,乃至於說進行各式各樣的弘法事業的時候,這個時候很重要的應該是要無大眾畏。只要需要我們出頭出面的場合,我們就毫不畏懼的站在台前面對群眾。實在的說,一個菩薩摩訶薩,如果按照我們剛才講的有聖法、得聖果、持如來藏的話,其實一個菩薩摩訶薩按照這個道理來講,根本就不會畏懼在大眾之前。為什麼呢?那是因為說,我們說所有一切世間,所有一切的世間,跟所有一切的出世間法,全部都可以攝歸在如來藏裡面。如果一個菩薩摩訶薩對於如來藏已經有一定的掌握之後,那不管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哪一個法有超出如來藏的範圍呢?既然他已經有一定的掌握了,那麼對於他現在的法也都有一定的掌握了。乃至於說,他對於現在所面對的群眾,每一個群眾,在群眾中的每一個人,其實他也都能夠依據他的修為,而對現前的每一個人多少有一點掌握了。那如果說,在有這些重重的掌握之下的話,請問要從何去生起所謂的在大眾前面有畏懼呢?所以嚴格上來講,菩薩摩訶薩的話,能夠稱為菩薩摩訶薩的話,必然是無大眾畏的。但是這裡 佛是要告訴我們,希望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能夠注意培養自己如何能夠無大眾畏,將來有一天我們自己要站在群眾面前弘法的時候,這個就是很重要的條件。

當然這整個八個條件,我們剛才都是從自利方面來說,也可以從其他的方向來看。剩下的部分,我們就在下一個講次再來跟大家分析,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1948-a08_086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85集 在家出家增上和合(三)+八法自他兼利(一)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我們上一次有給大家談到的在家出家如何界定,以及在家人跟出家人如何增上和合。然後這裡我們上次講到的部分,是在《優婆塞戒經講記》的第三輯第192頁的地方,這裡我們繼續接續上個講次,繼續來跟大家分析這邊的經文。我們上次有說到:「在家之人多修二法:一者受、二者施。出家之人亦修二法:一者誦、二者教。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兼有四法——受、施、誦、教,如是名為自利利他。」我們上次有說過,在家跟出家,前面講的在家跟出家的話,當然就是因應著我們一般人的界定,直接就說一般的在家的人(當然就是不是直接去修行佛道的人),這樣的人的話,應該要多修兩個法:一個就是聽受教誨——受,另外一個就是要盡力去護持。出家之人要修的法就是誦跟教——誦經跟教化眾生。這兩個很顯然一樣都要如法所行,就是依循著 佛陀所教的正法來做。

上次我們也說到,在家之人修受跟施的時候,我們不妨按照我們前面所講的意思繼續來深入來看。我們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我們上次在講的時候,在家跟出家到底它的界限在哪裡?我們再把這個經文再帶出來,讓大家再看一次以加深印象:「若諸有情帶在家相,不剃鬚髮、不服袈裟,雖不得受一切出家別解脫戒、一切羯磨、布薩、自恣悉皆遮遣,而有聖法得聖果故,勝義僧攝。」這裡很明確地給我們界定說,當我們在看這個眼前的這個人,到底他是不是算是出家人,你要不要護持他的時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界定,就是如果這個人,如果他是世俗僧的話,他一般現出家相,並且他如果嚴持戒法的話,我們真的就應該要盡力去護持。可是如果現前的這個人,只是現在家相的人,我們是不是就絕對不護持呢?這個倒不是這樣看的,因為如果他「有聖法、得聖果」,並且也都持菩薩戒的話,那這個人所做的如法之行,我們就應該要護持。

可是問題是說:這個人如果是在家人的話,只要是在家人的話是不接受任何的供養的,所以我們說對於這類型「有聖法、得聖果」的勝義僧,或者是說菩薩摩訶薩,我們對他的護持,其實是要護持弘法,護持他的弘法大業。比方說今天需要有許多人來作義工,以便能夠教化更多眾生的時候,那我們可以加入義工的行列,或者是說今天需要這個菩薩摩訶薩寫了一本書,希望能夠教化眾生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贊助、助印這些書籍,讓這個書籍能夠度更多的人。所以這個就是我們說,碰到菩薩摩訶薩的時候,即使他是現在家相,可是那個反倒是一個大好的機會,我們應該要盡力護持。但是護持的時候,因為他是一個在家人,所以這個護持絕對不是直接護持到他的身上,而是應該要護持到他所從事的弘法事業上面,這個就是我們要跟大家講的在家人修的法。

當然出家人要修的誦跟教,也顯示了僧團跟周圍護持的人之間彼此和合一氣,共同在正法的道上前進的一個和合的氣象。當然最後佛又說:「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兼有四法——受、施、誦、教。」這其實是很特殊的,因為佛在這裡特別講了說:在家人有修兩個法,出家人也修兩個法,但是菩薩摩訶薩四個法都得修。先看看菩薩摩訶薩要修誦跟教,這一點應該不意外,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之前就看到了,菩薩摩訶薩就是因為他持如來藏,他依著這個如來藏,所以他能夠教化眾生,作為一切學佛人的導師。這個菩薩摩訶薩既然持這個如來藏教化眾生的話,當然他也就有在這裡有成就了佛所說的修誦跟教的兩種的這個法。

可是菩薩摩訶薩為什麼需要修受跟施呢?首先看看菩薩摩訶薩為什麼還要修受?這個是一定的。請各位想一想,我們說所有一切的佛法的這個學處呢,全部都具足完備的,可以說只有佛而已。菩薩摩訶薩雖然說他已經「有聖法、得聖果」了,可是這個聖法跟聖果畢竟都是在如來藏整個的功德妙用裡面的一部分而已,菩薩摩訶薩從入地開始,分分的修習的時候,就是每一地都是分證了這個如來藏的一分的妙功德,一直到佛地的時候才全部具足證得、全部圓滿。所以菩薩摩訶薩既然還不是佛,那就表示著還有地方需要學習。所以如果是一個初地的菩薩的話,當然看到二地菩薩、三地菩薩的時候,就要恭恭敬敬的請法、學法;同樣的乃至於說是,八地菩薩的時候,碰到九地跟十地菩薩的時候,也一樣得要恭敬學法;甚至我們說等覺菩薩,都已經在等覺了,可是等覺菩薩就還沒有完全發起、發起如來藏的所有的功德性用,所以這個狀況之下,等覺菩薩仍然是面對佛的時候,仍然必須恭恭敬敬的請法、學法的。並且從佛地的修證的這個心性,跟實質的修證的證果來看的話,我們可以發現到說,越是上地的菩薩摩訶薩,對於證境比他高一階的菩薩摩訶薩,永遠都是越來越恭敬的,越往上地這個心態越是恭敬,因為他知道這個中間的差別是很大很大的;所以其實最恭敬佛的、最崇仰佛的,按照這個道理就是等覺菩薩,因為等覺菩薩深深知道說,雖然他跟佛只有差了一個階位,可是中間裡面所差的地方,可以說差的非常得遠,所以等覺菩薩都會非常非常的恭敬於佛。所以我們說菩薩摩訶薩的話,一定在修學的過程中,一定會碰到有位階比他高的菩薩摩訶薩前來指導,所以當然菩薩摩訶薩一定要善於修習所謂的受——聽受教導。

除了這個之外,菩薩摩訶薩也要善於修行施,施——布施。因為菩薩摩訶薩行菩薩道所有的資糧,乃至於最後成佛的資糧,每一分這個福德資糧都必須要自己一分一分的去累積;這個事情別人怎麼教導,都沒有辦法幫助我們成就的,所有我們在菩薩道上面資糧,一分一毫都得自己累積的。所以菩薩摩訶薩既然尚未成佛、既然仍有許多的路要走、既然仍有許多的法要學的話,那麼要求這個菩薩道走的順利,當然也都得要盡力的去行布施。那如果說一個菩薩摩訶薩能夠懂得這個道理的話,不僅對一般的人會布施,甚至這個菩薩摩訶薩對一般的世俗僧,也都會隨緣隨分來布施,只要是符合布施的對象。當然,什麼叫作符合布施的對象?後面在《優婆塞戒經》會講到,只要符合布施的對象跟條件的話呢,菩薩摩訶薩一定會盡力替自己的道業著想,會盡力去布施的。如果菩薩摩訶薩能夠這樣做的話,才叫作自利利他。這個部分我們給大家講的就是在家、出家增上和合。

接下來當然我們要跟大家講的部分,是接著這個〈自利利他品〉,接下來是〈自他莊嚴品〉。我們一樣幫大家先唸這個經文,這一段經文出在《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三輯的第208頁,請大家參照。我們接下來唸經文:「善生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幾法,能自他利?』『善男子!具足八法,能自他利。何等為八?一者壽命長遠、二者具上妙色、三者身具大力、四者具好種姓、五者多饒財寶、六者具男子身、七者言語辯了、八者無大眾畏。』」這一段經文我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首先就是說菩薩摩訶薩要具足幾法能夠自他利呢?因為前面一品裡面,談到的都是種種的自利跟他利的狀況,善生這個時候就問 世尊說:能不能把這些自利跟他利的狀況把它歸結起來,讓我們能夠有一個很清楚的依循的方式?所以 世尊這個時候就講了說:善男子具足八法能夠自他利。這個八法是哪八法呢?

第一個是壽命長遠。我們先講講看說,壽命長遠對於菩薩摩訶薩自己的本身,自己本身到底有什麼樣的利益在?當然這個利益,我們強調這裡面的利益,並不是我們世間法所講的這個世間利益;也就是說菩薩摩訶薩其實不會在乎說世間的利益的,他所看重的就是說,這個菩薩道要怎麼樣讓菩薩道行得順利、行得穩、行得又迅捷快速,所以我們談到的是基於這些點來說。行菩薩道的自利方面,首先我們看到的是壽命長遠。這個我相信一般的世俗的大眾,可能很直接會說:這個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嗎?每一個人都希望長壽不是嗎?可是我們剛才已經提醒大家了,菩薩摩訶薩在考量這些事情的時候,不是為了說我們希望長壽,然後多一些時候能夠享用世間的財寶、食物、眷屬這些事情。不是的!菩薩摩訶薩所看重的就是說,如何讓菩薩道能夠行得順遂穩當。壽命長遠這件事情,對於菩薩摩訶薩自己自身來說,最直接的效益就是我們在這一世的時間能夠有更長的時間來學法。當然就是說,如果菩薩摩訶薩就如同我們剛才在前一段講的,菩薩摩訶薩的話,也得要學習受這個法、聽受正法的這個法。所以菩薩摩訶薩如果有機會了,如果能夠在這一世,能夠碰到善知識的話,那菩薩摩訶薩一定會盡力地、緊緊地跟著這個善知識好好地學法。所以這個狀況下,如果說您能夠跟著善知識多一段時間,當然您能學到的法就會多一分的好;那如果說不講這個跟隨善知識學法來講的話,光說的是說深入經文來看的話,畢竟佛所開示的經文是函蓋於三乘一切的法,並且在這個大乘法裡面的話,從最簡單的總相一直到別相,乃至於到一切種智的法,佛在經典裡面也都有提及;所以菩薩摩訶薩自己在這一世的修行,除了善知識是一個重要的學習的來源之外,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就是要更加地努力深入經藏。那既然是要更加努力的話,您說說看:如果壽命長遠的話,是不是您這一世就有更多的時間可以來深入經藏來學法呢?所以從壽這個觀點來看的話,的的確確壽命長遠對於菩薩摩訶薩自身來講的話,是利益非常的大的。

接下來再看到說施這個法。我們剛剛講到菩薩摩訶薩也要修施,在施這個法裡面也是一樣;我們說,如果你要對眾生布施的話,從菩薩摩訶薩的眼光來看的話,除了財布施幫助眾生度過生活上的困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行法布施。因為菩薩摩訶薩持如來藏的緣故,所以有聖法、所以得聖果,正因為「有聖法、得聖果」了,所以教化眾生也就變成了菩薩摩訶薩最重要的布施。這個布施您想想看,如果一個菩薩摩訶薩,從他得聖法、證到聖果,也就是他證得如來藏,甚至他開始入地,他如果那一世住世的只有十年的話,很顯然他可以來布施給眾生的這個時間也就只有十年;可是他住世如果是二十年的話,當然他對眾生的法布施就可以是延長到二十年。所以壽命的長遠對於菩薩摩訶薩(相對於眾生去行布施,特別是行法布施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從這裡我們才能夠說,壽命長遠對菩薩摩訶薩來講,是挺關鍵的一件事情。

第二件的狀況:就是所謂的具上妙色。具上妙色,當然這個上妙色,一樣的我們必須要提醒大家,不要從世俗的眼光去看。因為從世俗的眼光去看的話,世俗人往往都會覺得說,上妙色不是就是我們現在在演藝圈看到的這些演藝人員,每一個人不都是俊男美女的上妙色嗎?可是我們在談的是佛法、我們在談的是菩薩道、我們在談的是菩薩摩訶薩如何去自利。當然談到菩薩摩訶薩肯定就不會是用演藝人員、用世間的這些角度去看說,他長得好不好看啊?帥不帥啊?美不美啊?不是這個意思的。基本上我們要回歸上妙色講的就是,讓這個菩薩摩訶薩所現的形像,讓這個眾生看起來他會生起了尊敬,生起了願意親近的這個叫作上妙色;不然的話也不需要用到上妙這兩個字,不然的話我們也許就用世間法的俊男美女就可以了。實際上談到的上妙色,就是讓眾生願意單憑菩薩摩訶薩的形像,就會不排斥,願意去親近他,這個叫作上妙色。當然這個上妙色為什麼對於菩薩摩訶薩來講是挺重要的一件事呢?那是因為菩薩摩訶薩就如同我們前面講的,最終的他是要對眾生法布施,要教化眾生的。既然談到要教化眾生的話,如果能夠一開始在形像上面擁有了上妙色讓眾生不排斥,甚至願意親近的話,那麼您說,這個對菩薩摩訶薩的弘法利生,是不是有了很大的助益呢?所以我們說第二個條件是:菩薩摩訶薩需要具備上妙色。請注意這個上妙色,不是說他長得好不好看,而是說這個形像,他所現的整體的形像,讓眾生是不是能夠憑這個形像,就不會排斥現前的這一位菩薩摩訶薩,甚至願意親近聽他說法。

第三個條件:叫作身具大力。身具大力對於菩薩摩訶薩自己來講,為什麼很重要呢?因為我們所有的學習,我們剛才講說,菩薩摩訶薩自己還得要不斷地要在法道上面精進,要精進的話,當然我們前面有講過一個條件,就是壽命要夠長。如果你能夠學二十年,當然比學十年要好,這是一個基礎的條件。可是除了壽命要長之外,我們想想看,如果壽命拉長了,可是在整個住世的過程當中,往往都是奄奄一息沒,有辦法努力去精進、去誦經、去布施,然後去講經說法的話,那這樣子增加了二十年的話,可以說就沒有實質的效益了。所以我們說,菩薩摩訶薩身具大力,對自己來講一個最重要的影響就是:你能夠在法道上面精進,自己能夠精進地學習,不會因為身體的狀況而耽誤了。可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從布施的眼光來看的話,菩薩摩訶薩正因為身具大力,所以對眾生來講,他可以替眾生做許多的事情。不說別的,我們說對於眾生的法布施這件事情來講,菩薩摩訶薩由於身具大力,所以自己可以努力精通法義,但一旦精通了之後,要對眾生說法的時候,仍然是需要有充沛的體力、健康的身體,才能夠對眾生源源不斷地開講經義。所以這個部分,從對眾生的法布施的眼光來看的話,身具大力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

接下來,第四個是:具好種姓。具好種姓,也許各位觀眾現在生活在民主的時代,也許覺得說這件事情實在是很難想像。為什麼佛要提到好種姓這件事情呢?我們說種姓談到的是一個人的出身。現在社會當然講求的是說人人生而平等,沒有什麼貴賤,可是話雖如此,這個實際上是希望我們的社會達到了一個理想的境地。可是實際上我們捫心自問,我們在看一個人的出身的時候,至少世間的人、一般的世間人,在看一個人的出身的時候,會不會有所品頭論足,簡擇一番呢?這個情況恐怕大多數的狀況都會的,因為畢竟是世俗的人嘛!正因為世俗的人會對一個人的出身會有所挑剔,所以菩薩摩訶薩如果他的出身不夠尊貴的話,那麼在面對眾生的時候,一開始的弘法就會比較困難,因為世俗的人會因為這個關係,而在第一時間不願意聽他說法。當然後面還有一些細節需要分析給大家聽的。

我們今天時間有限,只能先說到這裡,其他我們下一次再說。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1960-a08_085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84集 在家出家增上和合(二)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上次給大家提到菩薩摩訶薩可以說在佛法裡面是最為關鍵的地位。因為有了菩薩摩訶薩之後,才能夠教化眾生;有了菩薩摩訶薩之後,也才能夠成就所有一切我們在佛法裡面,除了 佛之外,底下的所有的一切的果位,都是依於菩薩摩訶薩的教導以及帶領之後來成就的。那麼菩薩摩訶薩本身,在修行的過程中,也會成就了所有我們在解脫道上面所看到的諸項的果位。當然最後的,我們說在佛菩提道部分的每一個階位,也都是由菩薩摩訶薩一一去成就的,最後乃至於成佛。所以我們說菩薩摩訶薩,在佛法裡面是非常關鍵,彌足珍貴的。菩薩摩訶薩的界定呢,就是他要持如來藏、要深信如來藏,並且一路以如來藏教化眾生,一路以如來藏自我修持,這個是菩薩摩訶薩的界定。當然就是說,我們最初的發心,還是希望能夠讓大家瞭解到說,什麼是在家?什麼是出家?當您在面對僧,僧人的「僧」這個字的時候,您應該怎麼樣界定呢?所以我們上次有引了另外的經文來跟大家分曉,這裡我們再把這個經文,讀出來給大家聽一遍,這是《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若諸有情帶在家相,不剃鬚髮,不服袈裟,雖不得受一切出家別解脫戒、一切羯磨、布薩、自恣悉皆遮遣,而有聖法得聖果故,勝義僧攝。」這個部分呢,我們不妨連著接下來的經文,繼續看下去。

下一段的經文是:「云何名世俗僧?謂剃鬚髮,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別解脫戒,是名世俗僧。」看到這裡不知道各位觀眾是不是有猛然的醒覺?我們平常對於在家出家,或者說對於僧人的「僧」這個字的界定,我們腦海裡面幾乎都是直接浮現這個形像來界定的。比方說當我們說到僧人的時候,我們都會想到說,已經剃除鬚髮、穿上袈裟,這個才叫作僧人。但是各位從這個經文來看,剃除鬚髮、披上袈裟,這個只是成就世俗僧的條件,並且是條件之一喔!因為這個經文講的是說,剃除鬚髮、穿上袈裟之後,還要加上成就出家別解脫戒,才叫作世俗僧。所以意思是說,什麼叫作佛心目中的僧人?是什麼叫作僧人?並且還特別的界定,這個叫世俗人所該認知的僧人是什麼樣的狀況呢?除了他剃除鬚髮、穿上袈裟的這些表象之外,他還必須要持守 佛所制的戒法。這個可以說在我們一般人,對於僧這個字的形像裡面,可以說都疏漏了要持 佛所作的戒法這一項。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界定說,哪怕他是現出家相,可是如果他違背了 佛所制的戒法的話,那麼他連「世俗僧」這三個字都談不上,當然即便符合了這兩個條件,還只是世俗僧。

那我們再回頭來看看,勝義僧呢?請問大家:勝義僧,當然按照 佛這段經文的意思來講,勝義僧是不是僧呢?當然就是僧團裡面的僧啊!所以勝義僧本來就是僧人。可是這裡面講的勝義僧是說,哪怕這個有情他是帶在家相,他不剃鬚髮也不穿袈裟,甚至他也怎麼樣?不跟著一般人受一切的出家的別解脫戒,他沒有受出家的別解脫戒,但是他自己本身一定有受持著菩薩戒,因為後面有一句「自恣悉皆遮遣」。這個意思就是,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從心所欲而不踰矩」。這個不踰矩,放在僧這個立場來看,當然就是不會超過 佛所制定的規矩,那麼 佛為了這些菩薩所制定的規矩就叫作菩薩戒。所以我們說,哪怕一個有情具足了在家相,你可以看他整個就是在家人的樣子,那他也沒有跟著一般的出家人去學持這個聲聞的戒律,可是他會持菩薩的戒律;那更重要的是假如他「有聖法、得聖果」的話 ,他就叫作勝義僧。這裡什麼叫作「有聖法、得聖果」呢?我們可以很簡單的用前面的經文,一路貫串著給大家講解。

我們剛才在講菩薩摩訶薩的時候,不是才剛說了菩薩摩訶薩是裡面最關鍵的地位,然後菩薩摩訶薩何以界定?就是依照他是不是有持如來藏、是不是有信如來藏、是不是有依如來藏來教化眾生、是不是有依如來藏來自我進修。所以整個菩薩摩訶薩,他的關鍵就在於「如來藏」這三個字。那當然我們談到了所謂的「有聖法」,那一定講的是什麼呢?講的就是他有「如來藏」這個聖法啊!得聖果,得的是什麼聖果呢?當然就是與如來藏相關的這些果位。所以等於是說,當他分分的證到了如來藏的諸般的殊勝的境界了,那就是所謂的「得聖果」。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的就是說,如果滿足了「有聖法、得聖果、自恣悉皆遮遣」的這些條件的,哪怕他具足現出一個在家人的樣子,他仍然是勝義僧攝。當然如果我們把這個勝義僧跟之前講的世俗僧,兩個放在一起的話,大家應該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到,勝義僧他的重要性、他的關鍵的地位,遠遠不是世俗僧所能比的。這說明了我們過去的一般人,從形像上面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出家人的時候,其實裡面是有很多的缺失的,因為你眼前的這個人,或許他只是現在家相,可是如果他「有聖法、得聖果」,而且「自恣悉皆遮遣」的話,他已經就是勝義僧了啊!在 佛的眼光來看,他就已經是出家人了。所以這種狀況可以說,他是十足的心出家,可是身體所現的形像,是一個在家人的形像。

那從這裡呢,我們就要跟大家講就是說,在家跟出家之間的分際不是在於表相。當然我們話又要說回來,因為我們對於世間的佛法的弘揚來說,出家的僧團畢竟就是住持佛法很重要的一個表徵。所以我們說,不管如何,只要現出家相的話,我們仍然是要予以尊重的。因為當一個僧人他穿上袈裟之後,其實那個部分就是代表了 佛陀的一個象徵,所以我們理當予以尊重。那如果說這個出家的僧眾又能夠嚴持聲聞的戒律的話,我們更加要予以敬重;因為這個實在是非常非常的殊勝的一件事情,持戒清淨的僧人來講,應該來講我們所有的人,都應該要非常的敬重。但是敬重歸敬重,可是如果我們談到了說,為了眾生的法身慧命這個立場來看的時候,其實還是要回歸看說,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聖法、得聖果」。因為唯有「有聖法、得聖果」了,然後這樣子一個人才能夠真正的能夠教化眾生走向佛法的正道。所以我們等於是告訴大家,我們對於僧服這件事情,對於僧服要予以敬重、要有恭敬心,可是我們絕對不能夠崇拜僧衣。為什麼呢?因為真正該崇拜的是他有沒有聖法、有沒有聖果,而不在於那一身的衣服。這點請大家特別注意。

關於在家跟出家之間的這些界定,我們講完了之後再回歸到《優婆塞戒經》的經文。我們繼續給大家看下一段經文,這個經文談到了也是在家出家之間的關係,這段經文是在《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三輯第192頁,請大家參照。我們接下來給大家唸一次:「善男子!有道、有道莊嚴;道者所謂法行,道莊嚴者所謂在家。出家菩薩、為在家者修行於道,在家之人、為出家者而作法行。在家之人多修二法:一者受、二者施。出家之人亦修二法:一者誦、二者教。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兼有四法——受、施、誦、教,如是名為自利利他。」這段經文我們直接看,就是說在家跟出家裡面,在這裡面又進一步的,佛又進一步的界定了一些事情。請大家在看這個經文裡面的時候要注意,也就是說如同我們前面看到的《優婆塞戒經》在家出家裡面談的這個狀況一樣。一般來說,佛在講這個事情的時候,也是會因應眾生的心行善加引導的。正如我們在前面幾個講次,我們告訴大家要讓眾生瞭解一件事情的話,得要先用他熟悉的,熟悉的方式、熟悉的語言、熟悉的概念先告訴他,然後再慢慢慢慢地把他的觀念導正過來。同樣的,佛在講出家在家的這些事情的時候,在《優婆塞戒經》這一段經文裡面的時候,大家也可以不妨就把在家視成一般的在家人,出家就視成一般我們所看到的出家的僧人,也沒有關係。因為後面的經文馬上就會告訴我們,這裡面有什麼需要分別的地方?

我們先看看:「道者所謂法行」,法行很簡單就是如法修行,要如什麼法呢?當然就是要如 佛陀的正法,要依照 佛陀所教的法來作。這個話聽起來很容易,可是實際上好像不這麼容易。為什麼我這麼說呢?那是因為有許多的學佛人,有許多的學佛人不知道是受了什麼樣的誤導,所以這些學佛人其實很少去直接去參閱、直接自己去深入去讀誦 佛所傳的這些經典,而一天到晚只是看上師的著作,這樣子做的話是有缺失的。因為 佛一再的交代我們學佛,一定要依於智慧的判斷,哪怕這個是上師所寫的,那麼我們應該也是要把上師所寫的東西,跟 佛所作的經典來比對。中間如果有歧異的地方的話,那我們應該要加以註記,我們不必加以直接的否定,但是我們要加以註記說,這個地方好像上師說的跟 佛說的不太一樣。那是不是因為我們現在的修行還沒到那個程度,所以我們不能判斷呢?我們不妨在這裡要留一個疑在那邊,自己在這個地方作註記,以便將來我們不斷地在修行的過程中,回頭來檢視這個疑點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來看看說,到底是不是自己的懷疑錯了,還是因為上師根本就講錯了。當然這樣講起來,好像是對於師父好像有所不敬,但是我們要強調的,就如同我們說我們要尊敬僧衣,但是我們不能夠崇拜僧衣。同樣的,我們要尊敬這些我們說上師所講的話、上師所寫的書,但是我們卻不應該崇拜上師的所講的一切。因為上師只要沒有成佛的話,只要沒有成佛的話,都有可能會有一些地方會說錯了。因為只有 佛說的才能夠不會說錯任何地方,所以只要沒有成佛的話,上師就有可能會講錯。所以我們才給大家強調的就是說,不要去崇拜上師,我們尊敬上師,不要崇拜上師,不要帶有情執。當看到上師寫的跟經文有所不同的時候,我們不妨加以註記、加以存疑,以後自己的修行再不斷地回頭來檢視這些個疑點,這個才是真正有智慧的學佛人。那法行,「道者所謂法行」就是要如法修行,要依著 佛陀所傳的法來修行。畢竟我們學的就是學佛,我們是學佛,當然是要依照 佛的開示來學。

「道莊嚴者所謂在家」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道既然講的是如法修行的話,那麼道莊嚴的這個責任,意思就是說要能夠支持、護持如法修行的這些出家人的話,當然這個責任就會落在在家人身上了。這個意思當然就是表示了,在家人必須要十分的讚揚、稱頌出家人,有這樣遠大的志向,願意如法修行,這個時候在家人才會願意無怨無悔地來護持出家人。所以我們說在家人所能夠做到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能夠護持如法修行。這裡面其實它的意思又不僅僅是這樣而已,如果我們認真來看,我們說護持,可以是護持這個人。可是實際上,在這裡我們更可以看到,所謂的道者、所謂的法行,應該是說,如果您看到有法行之處,有法行之處的話,那以在家的身分的話,其實您都可以盡你的力量來予以護持。什麼叫作有法行之處呢?其實您看看,剛才我們不是才說的,說在家跟出家的分際,在家跟出家的這個界定並不是在於表相,是嗎?所以如果說,一個在家人他「有聖法、得聖果」,並且又持了菩薩戒的話,那麼這個就已經是勝義僧了。如果您看到了這樣一個在家人的話,那麼即便他是現在家人的身分,可是他所顯示出來的可是貨真價實的如法行,所以這個狀況下的話,我會建議大家,因為這是一個法行——如法修行,所以我們也應該要隨緣、要隨分要予以護持予以支持。這個是我們剛剛講的這一句,道莊嚴者是在家人能作的第一件事情。

那麼再來談「出家菩薩、為在家者修行於道,在家之人、為出家者而作法行」,這兩者的意思呢,正好就顯示著在家跟出家和合增上的一面。因為出家人的修行,在修行的時候,出家人應該要念茲在茲:我們今天得以能夠安心地如法修行,你的資糧到底是誰提供的呢?當然我們說,很大一個部分是因為 佛陀的這個餘蔭的庇祐嘛!因為眾生很多就是因為出家的這個相貌,所以就是直接的會供養。像這種狀況,可以說第一個要感念的,當然是要感念 佛陀的庇蔭。但是實質上我們在現世裡面看到的實質的資源,卻是不折不扣的來自於在家人,所以出家人在收受了供養之後,其實應該要念茲在茲,絕對不能夠辜負在家人的心意。否則如果我們接受了在家人的供養之後,可是卻不能夠好好地精進修行的話,將來如果有一天輪迴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披毛戴角來還的話,那這個事情可就不妙了。所以面對這個事情,出家的僧眾本來就應該要以此來精進修行;而在家人也一樣,在家人本來就應該要護持出家的人。如果您護持的是一個精進持戒的出家人的話,那您應該更加大力的護持;如果您今天面對的是一個「有聖法、得聖果」的菩薩摩訶薩在修法行的話,那更是天大的好機會,所以您更應該積極的去護持他,因為這裡面,就是所有佛法修行的關鍵,都在於菩薩摩訶薩。

接下來 佛又繼續說:「在家之人多修二法,一者受、二者施。」在家人所修的兩個法:一個是受,受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聽受;施呢?是布施。所以很顯然的,在這裡的在家人,並不是我們所說的帶在家相的這些菩薩摩訶薩,因為經文下面很快就會看到不一樣的地方了。這裡講的在家人就是一般的在家人,一般的在家人要學習的法就是要至心要聽受,要聽受法義並且要如理思惟,接下來要能夠盡力去護持出家人如法的修行。當然出家人相對的,相對來講也是有兩個法:一個叫誦,一個叫教。誦就是誦經,教就是依照 佛陀所教的正法來教化眾生。所以可見一邊是受跟施,一邊是誦跟教。受施跟誦教之間的話,彼此和合一氣,其實才是成就了一個完整的僧團。因為您看看:如果僧團,如果周圍都沒有在家人的護持,也沒有在家人可以教化的話,其實這個僧團也就沒有成就了它存在的意義了。所以我們說,真正在看一個僧團的時候,不是只有在看僧團的本身,而是在看以僧團為中心輻射出去的時候,周圍還有一堆的在家人,這些在家人跟僧團之間,彼此緊緊依照 佛陀所講的受、施、誦、教這個分際,彼此努力去學習,這樣子所建構出來的僧團的形像,才是 佛陀正法的依據。那當然剩下的部分呢,我們就留到下一個講次再來跟大家說,今天就先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1961-a08_084


2020年9月18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83集 在家出家增上和合(一)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接下來,我們要跟大家講的部分是跟出家在家的認知,以及出家在家的彼此之間的關係。

那我們先給大家唸這個經文,這個經文我們把它分成兩部分來講,首先請大家看到《優婆塞戒經講記》的第三輯第191頁的地方:「在家菩薩先自調伏,若不調伏則不出家。在家菩薩能多度人,出家菩薩則不如是,何以故?若無在家,則無三乘出家之人。三乘出家,修道、持戒、誦經、坐禪,皆由在家而為莊嚴。」這一段的經文裡面,我們當然首先先看到的:「在家菩薩先自調伏,若不調伏則不出家。」為什麼這樣說呢?其實我們認真來說,我們說出家所為何來?出家其實是為了要追尋真正的、真正能夠貫穿三世,能夠恆久存在的真實義理,所以出家其實是有遠大的目標才能夠來出家的。這個跟一般,我們一般世俗人所認知的說,在世間碰到了不如意的事情,有那一個關過不去,所以四大皆空、遁入空門,那麼世俗人對於出家的認知,很多是停留在這個錯誤的認知上面;但實際上真正的出家,應該是因為志在求道。

可是出家了之後,就是會生活在僧團裡面,既然是僧團,就是有許多的出家僧眾在一起生活,那麼這個狀況之下,由於許多人在一起,自然而然就必須要對於人與人之間的分際有所規範。這話又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就是說,如果每一個的出家人,本身就已經是具足清淨之法,那麼當這些所有人都是很清淨的時候,當這些人全部聚在同一個僧團之下的時候,老實說這裡面也不需要制訂什麼樣特殊的法,來約束人我的分際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是清淨嘛!可是我們總不能夠預設說,每一個出家的人都是具足清淨的,因為畢竟我們所謂的出家,要學無上的大法,當然其中一個就是學到正確的法門,讓自己能夠逐步的清淨,乃至於具足清淨;所以在這個理解之下,我們可以想像到的是,出家加入僧團的人,不見得每一個人都能夠完完全全的清淨心行。所以這個時候,當然就要有一些規範在,這也就是佛陀的時代,帶領僧團的時候必須要依事,制訂了許多聲聞戒律的原因。可是我們也得要話說回來,戒律之所以存在,當然就是因為說,要界定人我的分際;可是我們也得要想說,如果我們自己調伏得很好、約束得很好的時候,說實在的這些戒律,也只是會備而不用,完全不會對於大眾的生活有所限制的。所以我們說理想上,我們說出家的僧團、出家的僧人來說的話,應該在出家之前,應該要儘量先調伏自己的心行。你的心行調伏得愈好,那麼加入僧團的時候,對於這個僧團助益就會很大,並且對自己的修行,也能夠有快速增益的效果。所以我們說在出家之前,其實並不是成天就是過著一般人的世俗人的生活而已;其實當有萌生了出家之意,要追求更遠大的道業的時候,這個時候,當你有這個發心起來的時候,哪怕您那個時候還在家的時候,就應該要逐步要先調伏自己的心行,這樣子才能夠符合出家的真義。

接下來 佛又繼續說:「在家菩薩能多度人,出家菩薩則不如是。」這話看起來乍看之下,好像各位也許會覺得有一點奇怪,因為眼下我們看到的許多度人的不都是出家法師嗎?比方說台灣的幾個這個大的山頭,或者是其他的地方,也有一些個大道場的,這些大道場當然就是度了許多的初機的學人,可是這些大道場不都是由出家的法師所主持的嗎?所以 佛為什麼說在家菩薩能多度人,出家菩薩則不如是呢?各位應該要想到說,所謂的度人這件事情,如果我們把它界定成說,我們面前碰到的哪一個眾生,然後我們自己施設善巧方便,然後把他引到佛法的正道來學習;如果我們把它這個東西叫作度的話,那很顯然的,你能夠直接面對人的機會,就會決定了你到底能夠直接度的人有多少。我再強調一次就是:如果我們把度人這件事情,把它界定在直接面對眾生,然後施設善巧方便,用四攝法把他引到佛的正道的時候,這個時候,當然你所能夠直接度的人,就跟你能夠直接面對的眾生的數目有直接的關係。所以按照這個道理來說的話,在家菩薩為什麼比出家菩薩更多這樣直接面對眾生的機會呢?因為出家菩薩一旦出家了之後就在僧團裡面,除非有什麼特別的任務的話,否則他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僧團裡面安心的修行;而在家菩薩就不一樣了,因為是世間人,有各式各樣的世間的因緣,所以你接觸的人其實是很多很多的。那麼兩相比較之下,我們馬上可以發現:直接面對群眾、接觸群眾的因緣的話,一般來說在家的菩薩會比出家的菩薩多得非常非常的多。那當然就是說,如果在家的菩薩能夠知道這一點的話,其實這個是累積了我們度眾的福德資糧的一個很好的時機。因為憑藉著在家人的身分,你就能夠跟許多眾生接觸,那如果你再善用我們上兩個講次裡面所談到的,我們運用替這個眾生設想,然後施設了各式各樣的方便,讓他能夠信受,讓他願意聽你的話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很顯然你度眾的所累積的這個福德資糧會快速的增長。

那 佛接下來就是說:「若無在家,則無三乘出家之人。」這又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因為大家想想看,所有的出家人之所以會存在,其實也都是因為在家人決定捨棄了世間的五欲生活之後,然後才成就出家人的,才變成出家人的。所以從這個觀點來看,得要有在家人,得要有世間五欲的這些在家人,然後接下來才能夠造就了說,形成有出家的這個人存在。那除了這個之外,當然後面還會講到,後面會講到說,在家跟出家的這個關係,因為實際上出家人就需要在家人的護持。

所以 佛接著又講說:「三乘出家,修道、持戒、誦經、坐禪,皆由在家而為莊嚴。」這句話就明白地點出了在家跟出家之間的其中一個關係,也就是說,出家人除了是由在家人捨棄了世間的生活,變成出家人之外,一旦出家了之後,所有一切的法行——如法的修行,其實都需要在家人來護持。所以如果從這一點來看、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就曉得說,真正的出家,其實它的背後是需要在家人對這個出家的如法行,能夠有所讚揚稱頌,並且願意護持的基礎,才能夠成就出家僧眾的。所以如果從這裡來說的話,各位就可以瞭解到出家這件事情,絕對不是像一般人所誤解的說,面對了世間過不去的關卡之後,那我們就是願意捨棄了,所謂的捨棄一切、遁入空門。其實那種充分逃避的,只是逃避的這個心態,你想想看這樣子的一個心態,怎麼能夠贏得在家人的稱頌讚揚乃至於護持,是不是?所以很簡單的就是,正因為出家一定需要在家人的護持,所以出家呢,我們說出家的本懷,一定都是基於為了要追求更高深的道業,所以捨棄了世間諸般的享樂,這個才是真正出家的本義所在。那當然這一段經文裡面談到了許多在家跟出家的事情,那我們剛才講的過程中,不免各位觀眾在聽到這個講述的過程中,可能當我講到在家的時候,可能大家都會腦海裡面都會浮現是一般的人;當我談到出家的時候,可能大家腦海裡面浮現的不外乎是剃除鬚髮,穿上袈裟的這些僧人。所以可以說這是一般人對出家在家,很自然的一個形像上面的一個界定。可是我們在這裡卻要跟大家講,所謂的出家在家的界定並不在於形像。

接下來,我們先引幾段經文來跟大家說,首先請大家看到的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這個經文是這樣說的:「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如來、應、正等覺證得無上正等菩提。」這一段經文 佛告訴我們,菩薩摩訶薩非常特殊的地位。實際上在整部《優婆塞戒經》裡面談到的,其實也都是談說菩薩摩訶薩,應當要學習怎麼樣做?應當要持守什麼樣的戒?應該怎麼樣為眾生付出?談的也都是菩薩摩訶薩該做的事情、該學的事情。所以我們說菩薩摩訶薩,當我們看到這個字眼的時候,請問大家能夠從裡面界定出,這一位菩薩摩訶薩,到底他是像一般我們所看到的在家人一樣,還是他就一定是剃除鬚髮穿上袈裟了呢?從這個經文裡面,我們很顯然的是沒有辦法看出來說,這個菩薩摩訶薩到底應該算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但是我們先要給大家建立一個特別的這個觀念,也就是說我們接下來當然要跟大家說在家跟出家的一些分別。不過這個源頭得要先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就是只要是菩薩摩訶薩的話,他在整個菩薩的修行的地位是非常的關鍵、非常的彌足珍貴的。所以各位從這段經文裡面,應該也可以生起對自己的一些嘉許,為什麼呢?各位觀眾之所以會收看這個系列——所謂的菩薩正行的系列,必然也是因為想要像 佛所說的經典裡面的菩薩一樣,想要所謂的學習什麼叫作菩薩的正行,所以您才會收看這一系列的講解。那表示您其實已經生起了菩薩的發心了。那麼什麼時候您會成就菩薩摩訶薩呢?那只要您維持這個發心,並且如法修行,到時候您就是會是一個菩薩摩訶薩,您就是在三乘佛法裡面最最最最珍貴的菩薩摩訶薩。因為那個時候,由於有菩薩摩訶薩的緣故,才有各式各樣的所謂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等的這些果位,也才有最後的成佛可言。,所以,各位觀眾們!可以給自己一點點小小的掌聲。

我們接下來再往下看,另外一部經叫作《證契大乘經》:「誰與一切眾生作大導師?……持此如來藏者。誰是佛子?……深信此法門者。」我們前一句的經文,前面的經文告訴大家,菩薩摩訶薩地位尊貴非同小可,他是佛法裡面的關鍵。這一部分經文繼續來給大家講,請大家先看看:「誰與一切眾生作大導師呢?」從前面的經文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所有一切的證果,都是從菩薩摩訶薩來的。這一句經文講說「誰與一切眾生作大導師呢?」是要「持此如來藏者」。如果把前後的經文放在一起看的話,您是不是會發現到:菩薩摩訶薩這麼關鍵,那麼菩薩摩訶薩的條件是不是也是要持這個如來藏呢?如果您有這樣的概念的話,那要恭喜您,確實是如此!因為持這個如來藏的人,堪「與一切眾生作大導師」。意思是說,唯有持這個如來藏的人,才有辦法教導眾生入佛的無上甚深的妙法。這個能夠真正帶領眾生起這關鍵地位的人,不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菩薩摩訶薩嗎?所以菩薩摩訶薩的界定,其實他的條件就是要持此如來藏者。當然什麼是如來藏呢?如來藏就是有別於我們平常所知道的心行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本自具有的那個真心叫作如來藏。這個如來藏的性質在般若經裡面,都有一個概括性的描述。各位手裡面最容易拿到的,當然就是《金剛經》跟《心經》。所以請大家先記住,《金剛經》、《心經》談到的不是我們的意識心,當然也不是我們的所謂的細意識、極細意識。凡是跟意識這兩個字扯上邊的,都不是《金剛經》、《心經》所描述的對象,因為《金剛經》跟《心經》所描述的就是我們在這裡面所看到的如來藏。

接下來 佛又說:「誰是佛子呢?」佛子這兩個字當然很不簡單,佛子就是佛的孩子嘛!那我們許多的學佛人,當然就很喜歡說:「我是佛子!我是佛子!」不過當我們雖然說我們學佛了,可是都還經不起世間的種種的考驗,還要在五欲的紅塵裡面打滾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可得要對這個佛子這兩個字,感到汗顏,是不是?所以我們嚴格說來,嚴格說來我們說什麼叫作佛子呢?其實應該要指的是說修學大乘佛法已經入地的菩薩,才能夠、才有資格叫作佛子。還沒有入地以前,或多或少都還會受到境界所左右;當然一旦受到境界所左右的時候,說我們是 佛陀的嫡傳的孩子的話,那還真的會不好意思。您說是嗎?那麼 佛說「誰是佛子呢?」這裡 佛倒是開了很大的方便之門,給大家界定說誰是佛子呢?只要深信此法門的就是佛子!到底是哪一個法門呢?當然就是前一句講的如來藏的法門,只要深信如來藏的法門的人,就有資格稱作是佛子。所以按照 佛開的這個方便,按理來說,電視機前面的各位觀眾!如果您願意放下您的這一些以前所學的所有的一切,旁人所說的這個佛法,然後開始重新認真來檢視一下,到底 佛所說的如來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並且願意來學習,那麼等到您真的相信了有如來藏的存在的話,那麼您按照這個經文來講,就可以稱自己是佛子囉!當然在您一路修學的過程中,如果您進一步想要去參究、想要去觸證這個如來藏的存在的話,那您倒是從這個修學的過程中,可以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大聲的講自己是佛子囉!所以這一部分的經文,主要是告訴大家菩薩摩訶薩,就是持這個如來藏的就叫作菩薩摩訶薩。

那接下來下一段經文,同樣的我們也跟大家說,剛才我們說菩薩摩訶薩,菩薩摩訶薩呢,我們沒有辦法從經文之間裡面去判斷他是在家或出家,所以我們要給大家看的這個經文就是看:所謂什麼是在家?什麼是出家?這是《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經文是這樣說的:「云何名勝義僧?謂佛世尊、若諸菩薩摩訶薩……若獨勝覺、若阿羅漢、若不還、若一來、若預流。」這一部分很顯然的,您看看菩薩摩訶薩叫勝義僧,勝義僧。為什麼他叫作勝義呢?勝在哪裡呢?其實他的勝的關鍵,就是因為菩薩摩訶薩持這個如來藏的關係,只要持這個如來藏就勝過了所有一切世間的法,甚至超勝一切所有的外道的法,所以才叫作菩薩摩訶薩勝義僧。一旦持這個勝義、持了這個如來藏,也會因為通透瞭解如來藏運作的關係,所以這個菩薩摩訶薩他的見地,整個他的見地跟證境,都會遠超過一般我們所看到的二乘的行者,所以他叫作勝義僧。

除了這個,接下來這個經文繼續講了:「若諸有情帶在家相,不剃鬚髮、不服袈裟,雖不得受一切出家別解脫戒,一切羯磨、布薩、自恣悉皆遮遣,而有聖法得聖果故,勝義僧攝。」這裡面是蠻關鍵的一個經文,因為最主要的我們談到說,什麼東西叫作在家、什麼東西叫出家的時候,大家往往都會就形像來看,界定說只要你所說的是一個僧人的話,他似乎就一定要現剃除鬚髮身穿袈裟的這種出家相。但這個經文剛好幫我們界定了什麼叫作僧。什麼叫作勝義僧呢?那這裡面顯然不是從形像上來看,至於這個經文的詳細的內容,我們下一個講次再來跟大家分曉,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1959-a08_083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82集 善引然後度之(下)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我們在這幾個講次裡面,將要依據正覺同修會 平實導師所寫的《優婆塞戒經講記》,依據這個講記來跟大家說菩薩所當學、所當為。我們上一次談到的地方是談到《優婆塞戒經》卷2的〈自利利他品〉,這個部分出自在《優婆塞戒經講記》的第三輯第177頁的地方。為了要讓大家能夠接續今天的講題,我們繼續先幫大家把經文讀一次,讓大家看一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為利他故,先學外典,然後分別十二部經;眾生若聞十二部經,乃於外典生於厭賤。復為眾生說煩惱過、煩惱解脫;歎善友德,呵惡友過;讚施功德,毀慳過失。菩薩常寂,讚寂功德;常修法行,讚法行德。若能如是,是名兼利。」在上一個講次裡面,這一部分的經文,我們幫大家講到了「讚施功德、毀慳過失」這邊,我們今天繼續來跟大家說明接下來的經文。

所謂:「菩薩常寂,讚寂功德。」菩薩為什麼會常寂呢?其實這個道理非常簡單,我們說菩薩在修學的時候,當你越修學佛法的時候,可以說對世間許多的事情會看得越透。除了說在理上面看得越透的時候,在事上面的話,也因為說菩薩在修學的過程中,煩惱會一一的減輕乃至於消除;所以本來因為煩惱的減輕消除之後,本來定力—心的這個安定的力量,就會不斷地增長,不容易受到外界的牽引左右,而生起了失落或是種種的煩惱。除了這個之外,菩薩也是一樣,比方說:用這個念佛的方式來培養培植定力。這個念佛呢,可以說如果能夠真正掌握到念佛的方式的話,可以說您不僅在坐中可以念佛,甚至在動中、甚至說您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樣都可以念佛;而且可以念到說,您在日常生活中跟人應對進退的時候,仍然能夠持續著念佛。當然這樣子一個念佛,可以想見的就是,由於你已經是不間斷地一直在念佛,所以很自然的,我們的這個念佛的定力都一直常在。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之下,老實說外面的境界要能夠影響你的心行、牽引你的心行,甚至說要能夠引導你要生起哪一些煩惱的話,恐怕都是很難的事情。所以我們才會說念佛,用念佛來修定的這個行門,是一個非常好的行門。

不過關鍵就是,大家應該要瞭解:所謂的念佛,不是一直開口在唸佛號而已。各位想想看!如果念佛從頭到尾都只是開口唸佛號的話,請問大家:當我們剛才講的,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不間斷地念佛的話,如果要到達這個境界,我們又怎麼能夠一邊跟外面人說話,一邊又希望自己能開口唸佛呢?所以很顯然的,念佛並不是開口唸佛這個層次而已。實際上開口唸佛號,這個是一切念佛的入門方便而已。在這個修學的過程中,實際上會經歷了好些個步驟,按照這些步驟一步一步的前進,修習之後到最後呢?就會能夠掌握到憶佛的訣竅;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念佛,它的體現、它的這個具體的表現,就是所謂的憶佛,憶念佛的意思。所以你可以看到我們常常說的念佛,念這個字呢?都不是有口字旁的這個唸,而是心念的那個念字,最主要是因為念佛最終就要成就所謂的憶佛,能夠憶念佛菩薩的這個功德。當然,如何成就這樣子一個憶佛的這個功德呢?當然就是各位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參閱正覺同修會 平實導師所寫的這個《念佛三昧》等等的這些書。這些書裡面,對於如何依照次第,逐步修練成憶佛念佛的功夫有非常清楚的交代,希望觀眾朋友們有時間的話,去請閱來參照修習。

回過頭來,在這個經文裡面我們說:由於菩薩本身就有在修習這個定力,並且因為智慧增長了,並且同時也因為持戒的關係,所以煩惱幾乎都不會再生起了。所以當然菩薩會常常,常常處在一個寂滅的這個狀態。這個寂滅的狀態不是空無所有的虛無的意思,不是這個意思;所謂的寂滅的狀態,是說我們的心非常的安定,甚至專注在目前的憶念佛的這個功德上面,而不會去跟隨著外境到處亂轉。菩薩自己能夠長時間的處在這樣寂滅的境界當中,同時也要能夠引導眾生的時候,也要跟眾生讚歎說:如果能達到這樣寂滅的這樣子一個功德的話,那麼實際上的受用會是什麼。就譬如說,我們說,眾生會來學佛很大的原因,是一開始都是因為有諸般的煩惱啊!但如果說我們碰到煩惱的時候,每一次碰到煩惱,我們的心行就馬上隨著煩惱起起落落的話,那我們要修學,要能夠整治這一顆心,恐怕就很難了!所以這個時候應該要跟他說,我們在面對煩惱的時候,如果能夠爭取、多爭取一點點的時間,讓我們的心不要立刻隨著外面的境界轉,;那麼在那個一點點的時間裡面,或許我們所修學的諸般的這些智慧的見解,就能夠在心裡面有機會能夠轉上一回;那麼當它一旦轉上一回的時候,也許對於煩惱的對治就會產生明顯的效益了。所以這樣子一個引導的方式,先讓他知道說定這件事情(就是定力這件事情),對於一個人面對煩惱的時候是有顯著的助益的;同時也要告訴學人說:修學定力它的這個好處,也不僅僅只是對治煩惱而已,實際上當我們的心行常常處在定中的時候,那個時候您會發現,您對事情的專注力會增強了許多許多。由此我們在讀經、誦經的時候,對於經文經義的瞭解,也都會隨之增強許多;並且對於這些所學過的東西,也經常能夠透過定力熏習的關係,能夠憶持不忘。所以應該要常常跟他講說,修定其實有這些好處的。

但是這個時候,各位觀眾要注意了!我們講的這個修定,我們一直很強調的說這個定,這個定是心得決定的意思。比方說我們面對一句經文,已經很肯定這句經文的意思,並且親身體驗毫不懷疑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定的體現。所以我們講的定,並不是一定要規規矩矩的坐在蒲團上面,就好像大家印象中的修行人打坐一樣,並不是那樣子的。如果只是修行打坐,坐在上面不動叫作定的話,請問大家:那我們剛才談的說,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跟人家應對進退的時候,仍然能夠維持憶佛之念常在,請問那種定又怎麼個修習法呢?所以我們再次提醒大家,我們這裡講的,所謂的「常寂、讚寂功德」,這個「寂滅」所講的定力這件事情,談到的不是坐中定,而是心得決定。當然心得決定一定包含了坐中定的這些定力。但是坐中定僅僅是心得決定的一小部分而已。提醒大家!

接下來佛又繼續告訴我們說,我們應該要「常修法行、讚法行德」。「常修法行」這個意思就是:法行就是如法來修行。如什麼法呢?當然是如我們佛陀所教的正法。這個時候,也應該要跟眾生來分辨說:佛陀所教的正法,到底它的特點在哪裡?從這個大的方向,用他容易理解的語言,告訴這個學人說:佛陀所教的正法,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性質;那麼我們今天跟著 佛陀所教的正法來學習的時候,我們會有預期可以獲得什麼樣修行上的功德。我們自己本身在修法行的心得,也可以趁這個時候跟這位學人講,然後同樣的如果他能夠按照這樣子的方式如法修行的話,我們也要予以稱讚。這樣子的方式,就能夠逐步的引導眾生。

所以我們綜觀,我們整個來看這一部分的經文,可以說都是站在為著眾生著想的立場,或者是甚至是處處為他著想的立場。所以菩薩不僅要自己要顧到自己的道業,要在佛陀的正法上面好好的學習,甚至菩薩還得要花時間,要去學習外道的典籍,以便能夠接引眾生;也要為了眾生緣故,要好好的想一想應該要怎麼樣用他聽得懂的話,適當的來接引現前的這個眾生。若能如是的話才能叫作自利利他,因為透過這樣的熏習,菩薩除了自己的道業增進之外,很重要的是菩薩度人的善巧方便,將會因此而大幅增進。一旦菩薩度人的善巧方便有所增進之後,很自然的將來成佛所需要的這些度眾的這些資糧,也就具足了許多。

當然除了這個之外,在類似的地方的話、同一部經的類似的地方,也有說到類似的說法。比方說我們在《優婆塞戒經講記》第200頁的地方,各位可以看到一段經文是:「菩薩若欲為眾生說法界深義,先當為說世間之法,然後乃說甚深法界,何以故?為易化故。菩薩摩訶薩應護一切眾生之心,若不護者,則不能調一切眾生。」這一段的經文可以說跟前一段的經文是互相輝映的。我們看看,菩薩如果要為眾生說法界的深義,什麼法界的深義呢?其實法界的深義,如果我們把它集成起來講,不外乎就是三個字,就是眾生的如來藏。那如來藏可以說呢,說之不盡的,有說之不盡的這些地方可以讓我們學習的。可是如果要讓眾生瞭解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個如來藏,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心經》裡面談到的這個心,祂的許多的特性都跟我們講的、平常我們所接觸到的意識心大不相同,因為《心經》裡面講的這個心,講的就是如來藏。同時我們也看到說,各位耳熟能詳的《金剛經》,《金剛經》裡面講到的事情,也都是在講如來藏的境界;所以當您用《金剛經》的經文,把它套在我們平常所熟知的意識心的時候,裡面不管怎麼樣的想辦法去圓,裡面一定會發生了許多不能夠完全匹配的地方。正因為《金剛經》跟《心經》這些經典裡面,談到的都是如來藏的境界。

而如來藏並不是我們所熟知的意識心,當然也不可能是我們從意識心底下分出來的所謂細意識、極意識,或者所謂的中陰意識,這些一切只要跟意識冠上邊的,全部都不是如來藏。當然正因為如此,我們說要讓眾生要能夠、能夠首先要信受有這麼一個如來藏的話,因為這個如來藏完全不同於我們平常所接觸到的心行(我們對於自己檢視的時候,所能看到的心行),所以很自然你要讓他要先信受這些事情的話,恐怕得要有善巧方便。所以當然要接引他能夠信受這些善巧方便的話,就包含了我們要先看他當時的心態跟心行,用他能夠接受的方式告訴他、接引他,並且一路帶著他,到最後他才能夠相信你的話──姑且相信先有這個如來藏,然後再努力的修學,把菩薩六度好好的修學好,然後進一步來成就所謂的參禪的機緣。參禪時間久了,因緣成熟之後,到最後就能夠真正的找到這個如來藏、觸證這個如來藏。所以我們說,為了要適當的接引眾生的話,菩薩還得要放下自己修學法義的這些部分的時間,然後要為現前要度的人,要為他好好的說,並且要從世間之法說起。這個原因就是因為你得要從他熟悉的地方,慢慢的一路的牽引他,才能夠使他能夠信受你所講的事情,所以這也是跟前面的經文是同樣的意思。

總結來說,我們說經文裡面說:「菩薩摩訶薩應護一切眾生之心。」護一切眾生之心這是什麼意思呢?護眾生心並不是說如果這個眾生的心是喜歡風花雪月的話,我們就拼命的去保護他的風花雪月之心,絕對不是這樣。因為如果我們再看這個經文,再看下去的話,佛是這樣說的:「菩薩摩訶薩應護一切眾生之心,若不護者,則不能調一切眾生。」可見我們所講的「護一切眾生之心」,它的目的是在哪裡呢?其實它的目的是希望引這一位、引這個你要度的人,讓他能夠相信你,讓他能夠相信你之後,你就能夠逐步逐步的引導他入於佛法的正道。當然我們看到這裡為止,我們就知道說,菩薩有時候想一想,還真的是有些辛苦的,從這個觀點來看;因為你得要好好的替現前的這個眾生想,甚至不是光想而已,而是要百般的設想。因為一般的眾生,我們說、這其實說我們也不能說所有外界眾生這樣子,甚至我們自己當時還沒有學佛的時候,每一個人還沒有學佛的時候,在世間法上面打滾所歷練來的這個習氣往往都非常的重。

所以當我們在面對剛好有機緣來,比方說當我們在外面的時候,也許有人就順勢的遞給我們一本結緣書;可是我們如果說,我們世間法熏習的習氣很重的話,當我們一翻開這個書,如果發現這個書裡面講的這個事情,跟我們現在,比方說我們現在的生活、現在的工作看起來沒有直接相關的時候,也許我們就會把這本書放在一旁不去看它。那也有一種的狀況是說,我們確實有心想要學佛,可是拿到這樣一本書的時候,我們打開來翻開來一看,結果卻發現說,這裡面講的這個地方跟我們平常所吸收到的觀念好像不太一樣。比方說,平常我們在電視上面老是看人家說:到處隨緣、隨緣就好了。可是這本書裡面講到的卻不是像我們在電視裡面聽到的那樣隨緣。這個時候我們也有可能會因為世間法的這個習氣的熏習,一旦看到了跟我們自己熟知的不同講法,我們就把它丟在一邊了;更糟糕的一種狀況是說,如果再看到這本書裡面,談到的是說哪些個法,佛陀所說的法它的正確的講法應該怎麼樣,那麼世間的大眾接觸到哪些講法不是正確的講法的時候,這個時候有可能心裡面就會直接生起了煩惱,會直接覺得說:這本書的作者,憑什麼只有他說得對?因為我們過去在電視上、在一般報章雜誌看到的東西,就不是這樣啊!那麼憑什麼他說得對呢?這個時候極有可能會生起煩惱,就把它放在一邊了。

這個可以說是,我們許多的人初學佛的時候,都曾經會有的這個心行。當然我們希望說,在這裡也跟觀眾朋友說:如果您曾經有生起那些心行的話,如果您能夠聽我在這邊衷心的勸告的話,如果把這些心行放下,好好的善用您的智慧去判斷,看看這個結緣書裡面講的到底對或不對。自己參照、比對,用智慧判斷的話,那麼很恭喜您,您應該就是一個利根的人,願意聽從道理,願意依照著正法而修行。但是我們身為學佛,特別是身為一個菩薩來講,我們一定要知道說眾生(特別是初機的眾生裡面),仍然有非常多人他是沒有辦法一下子接受太深的法義,一下子接受不同的講法的。所以這個時候菩薩就真的得要放下自己的身段,好好的為這個眾生設想:想想看他過去學什麼?應該要用什麼方式度他?甚至想想看說,這個眾生喜歡什麼樣的事情,所以這些事情,如何從這些事情裡面善加引導,讓他能夠領會到什麼東西叫作佛法?透過這樣子的方式,甚至是說逐步跟這個眾生建立信任感的這個方式,才能夠讓這個眾生在聽到不一樣的法,或是聽到比較深的法的時候,不會一下子生起煩惱。甚至這樣子很重要的,也可以藉機會調伏這一位眾生的慢心,讓他在面對這些不一樣說法的時候,不要因為自己的慢心然後馬上生起煩惱,就口出惡言批評到善知識。因為造了這樣的口業的話,後世的遮障是非常大的事情。

所以我們總結這個部分的經文,兩個部分的經文,跟大家說的是,總結就是:菩薩應該要善護眾生之心,透過善護眾生之心,透過善巧方便適當的引導他,才能夠讓他行於正道。

今天就先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1958-a08_082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81集 善引然後度之(上)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接下來的幾個講次,將由我來為大家講解當一個菩薩所當學、所當為、所當注意之處。我在講這幾個講次的時候,我採取的方式是這樣子:主要會以正覺同修會 平實導師所講的《優婆塞戒經講記》,運用那個講記當作一個基礎,我們依據這個講記的內容,然後提示大家,應該注意的一些重點。每一個講次的時候,我們也會先給大家打上經文,然後幫大家標示清楚我們目前講的範圍到底是哪一個部分,然後從經文的部分,參考平實導師在《優婆塞戒經》裡面講的這個內容,再給大家分析講解。

首先我們來看,我們今天要講的部分是《優婆塞戒經》裡面的〈自利他利品〉。以下我們先唸一下我們今天重點的經文;「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為利他故,先學外典,然後分別十二部經;眾生若聞十二部經,乃於外典生於厭賤。復為眾生說煩惱過、煩惱解脫;歎善友德,呵惡友過;讚施功德,毀慳過失。菩薩常寂,讚寂功德;常修法行,讚法行德。若能如是,是名兼利。」這一段的經文是出自在《優婆塞戒經講記》裡面的第三輯177頁的地方,如果您手邊有書的話,您可以同時參照這個書上面的相關的內容。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一段小段經文講的意思,我們可以看很明顯的,首先這個經文的開頭已經告訴我們了;接下來講的事情最主要的目的,首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利他。當我們要度一個眾生的時候,為利他故,我們應該要先學外典,先學外典然後再分別十二部經。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其實這是基於我們首先要能夠善於引導眾生的緣故。比方說:如果您眼前的這個眾生,他是非常好於仙道的,就是喜歡那種傳統的民俗裡面所講的各式各樣的成仙之道的。當你要接近他、要跟他說道理,特別是想要跟他說有佛法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您完全摒棄了他原先所喜好的仙道的話,直接來跟他說佛法的話,恐怕他連願意聽的機會都很少。所以這個時候可能我們可以採取的方式,就先從他所熟悉的,所熟悉的仙道開始講起。比方說他喜歡修行哪一類型的仙道,或許我們就可以從那個仙道開始切入,然後告訴他,這個仙道會有什麼境界。當然,由於要告訴他有這樣的境界在,所以當然我們自己身為一個菩薩要度人,當然你要講出來的東西,也必須要符於他所知道的仙道的境界。所以基於這個理由,所以我們才會說,我們如果要度人的時候,應該要看,可以的話就先看看要用什麼方式來度;如果選擇從他所熟悉、所喜歡的這些途徑來度他的話,當然我們自己應該要先花點心力,先去看看他所熟悉的典籍是什麼。

又比方說:我們也面對了許多外面的號稱是學佛的人,可是這些學佛的人所學的佛,也不外乎就是在世間法裡面隨緣而已。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如果要度這樣子一個人,讓他深入瞭解到:真正的佛法不是世間的隨緣可以說到的話,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先瞭解:他所講的隨緣到底是什麼意思、他所學到的隨緣,又是從哪些個書籍,或者甚至是哪些老師的開示裡面去學的。那我們就不可避免的先得要花一些時間,先詳細蒐集他所學習到的這些隨緣的說法,到底是有哪些說法?並且它的理論依據是什麼?然後把這些東西,把它搞清楚之後,接下來才用逐一對比的方式,讓他瞭解他所學習到的隨緣,跟佛教那種全面的深入的隨緣,到底差別在哪裡。這也是一樣,我們要度他,要善於引導他,所以得要先學外典。

同樣的如果是說,對於一個從前曾經受到誤導,然後一味地只認為說佛教只講六識的這些學人來講,我們如果要引導他的話,我們恐怕也很難直接跟他講說:你說的不對喔!實際上是有八個識。反而我們要先瞭解說為什麼他只說有六個識。那這個六個識呢,比方說:如果他是看某一些法師錯誤的見解之後,所吸收來的話。那我們就應該要看看說,那個錯解經典的法師,到底他的六識論錯是從何而來。我們要從那些的論點上面切入,然後詳細跟他剖析:為什麼你之前學到的六識論是不對的。然後如果他能夠信受了的話,接下來才能跟他講說,第七識、第八識的狀況是什麼,為什麼一定有這個第七識跟第八識。

所以這一些我們說,按照菩薩自己修學的立場來說,說實在的如果針對菩薩自己的道業來講的話,其實是不需要再花時間去學這些外典的;如果以我們自己的經驗來講,說實在的有時候當我們在看這些外道典籍的時候,說實在的是看的時候跟我們看佛經剛好相反。我們看佛經的時候,會愈看愈有意思、愈看愈有精神 ,可是我們看外道典籍的時候,往往看不到幾頁就覺得很疲倦。但是菩薩為了要度人,那就要善於引導,先給他引導。所以這個時候,你還得真的要花時間先學一些外典,那麼學外典了之後,然後再給他介紹佛經到底是怎麼說的;這樣兩相對照,如果我們能夠對照得愈詳細的話,這個效果就愈大。這個時候眾生如果聽到了佛經裡面真正的佛教的義理之後,他很自然的就會對於原先所信受的這些外道的典籍,開始覺得說:這外道的說法居然是這麼淺薄的!由此他會更生起對於 佛說經典的信心。

又譬如說:同一部經文裡面也說:「復為眾生說煩惱過,說煩惱解脫。」為什麼要度他、要引導他,要先跟他說煩惱過、煩惱解脫呢?其實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很多人初學佛的時候,都是由於在世間法上面碰到煩惱,那是因為煩惱這一關過不去了,並且發現說,好像他過去在學校裡面所受到這些、聽受到的學問,好像沒有辦法幫他解決煩惱,所以這個時候他才會想說,我們來學學一些人生哲理吧!所以他就會去學各式各樣的人生的哲理。那麼可以見到說,如果要接引一般的人的話,那您一定要有一些方式,能夠直接針對他所感興趣的地方來引導他。正如我們說的,一般人感興趣的應該就是如何因應煩惱、如何對治煩惱。所以我們要先告訴大家說:煩惱的狀況到底是什麼?對於他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所以讓他們生起說,得要先遠離煩惱。然後我們也順勢的跟他講說,如果能夠順利的遠離煩惱的話,對於目前所處的日常生活會有什麼實質的助益。一旦有了這些我們說先期的這些開導之後,當然我們就可以順勢地切入,告訴他說:真正的煩惱,它的本源是什麼。所以這個時候就可以切入到佛教裡面講的煩惱,跟他談見惑、跟他談思惑、跟他談見惑裡面的內容是什麼,思惑又是如何的修行。然後並且還跟他講說佛教解脫的幾個證境,包含初果、 二果、三果到四果。順便也讓他瞭解說,佛教裡面談的這些四聖諦,是如何有效的能夠幫我們徹底的因應、徹底解決所看到的一切,乃至於三界一切的煩惱。所以如果能夠按照這樣的順序的話,眾生就比較容易自自然然地就接受了你的度化。

接下來呢?佛又繼續說到:希望我們作菩薩、身為一個菩薩,要歎善友德,呵惡友過。這個也是說,針對我們說要度化初機學人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我們一般的人在世間法裡面打滾的時候,其實很多時候,在我們還沒有邁向修行之路的時候,對我們來講很重要的,就是周圍的朋友;周圍的朋友如果說一天到晚就是聊八卦、風花雪月,或者是純粹的是酒肉朋友的話,那麼你要這個人,要脫離這個圈子,然後要能夠邁向正道的話,就有實質上的困難。所以對於這類型的初機學人來講,我們要引度他的話,我們應該要先讚歎,讚歎善友的這個功德,要跟他講說,如果今天碰到什麼樣的善友,會對他的生活產生什麼樣實質的幫助。當然這個前提,是之前得必須要跟他說,一些目前他在日常生活上碰到這些煩惱的來源是什麼,就是如同我們之前才剛講過的煩惱的部分;然後等到他感興趣了之後,才跟他講說,修學的過程應該注意什麼,那其中一個就需要有善知識、需要有善友。要有善知識的話,首先就得要自己要先降伏自己的慢心,要願意用虔誠恭敬的心來聽善知識來講解佛理。至於善友的部分,我們可以從這裡切入告訴他說,對您的人生真正有幫助的朋友應該是怎麼樣的朋友。顯然這個要真正的幫助的話,應該是能夠幫助我們邁向真正的解脫、真正的這個修行。唯有邁向真正的解脫,才能夠實質的、根本性的改變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活的更自在更美好。

所以所謂的到底什麼是善友跟惡友,應該要從這個朋友能不能夠隨喜讚歎您目前所採取的修行的道路。比方說:你決定了,以後不再找大家喝茶、嗑瓜子、聊天了,你決定說以後很多的時間,你要要用來修行,要用來念佛、做種種的功課,或者是發心做義工等等。這個時候你的朋友面對你的這些改變的時候,如果他能夠體會到您想要使日子過得更好、更自在的這個初發心,並且又瞭解到,你是到佛教裡面來學習正法的話,那麼這個朋友如果能夠在知道這些條件的狀況之下,還能夠隨喜讚歎,並且甚至用實質的行動來支持你,完成你的這個發心的話,這個朋友就是十足的善友。反之如果說一個朋友,如果聽到你的這些心裡面的這些發心,想要往修學的正道走的時候,這個朋友不但沒有幫助你,反而用盡各式各樣世間的理由來拖住你,並且甚至還想把你拖回以前燈紅酒綠的生活的話,那很顯然這一種的朋友,很顯然就是修道上面的惡友。所以我們要跟眾生,要引導他的時候要告訴大家說,修學道上善友是多麼的重要,惡友會是遮障我們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動力。

當然我們也要跟眾生,要讚歎施的功德,要告訴他說:慳吝有什麼樣的過失。為什麼要先讚歎施的功德?最主要對於一般的眾生來講,我們可以說所有一切眾生,我們剛剛說,在發心要修行的時候,首先面對就是日常生活的煩惱,那這些煩惱呢,其實有一大部分,都是由於我們的貪心、不知足而來的。這個貪心跟不知足,就是因為說我們有了把我們自己跟環境開始作一個區隔出來,然後由於我們無量劫以來熏習的,對於我這個熏習,以及對於我所掌握的東西有所熏習的緣故,所以我們很自然對於周遭環境的一切,都想要牢牢的抓住。這個就是為什麼說,對於一個初入修行的人來講的話,我們應該先要跟他談布施。這也是為什麼說我們說:菩薩六度裡面的話,首先的第一度就是布施。因為透過布施,我們首先學習到如何對於周遭的一切,不管是財物也好、不管是眷屬也好,我們學習著對這些的事情能夠慢慢的不要這麼執著;甚至是說透過了布施,比方說財物的布施好了;我們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熏習我們對於財物能夠割捨不會貪愛。那這樣的布施呢,它對於心行方面的熏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透過每一次的布施、透過每一次的布施,我們每一次都再經歷過一次的這個捨;那透過這個捨的鍛鍊,我們就能夠慢慢不斷的一次又一次的把我們的貪心,一步一步的把它降伏。

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在布施的過程,我們這裡講的布施,當然是希望您真的要親手去布施,因為這種親手的布施,對於我們在修學道上、心行上面的熏習是有直接性的幫助的。透過這樣子的布施的方式,除了讓我們能夠逐漸淡化對於,比方說財物方面的貪之外,我們也從中間慢慢學習到說,什麼樣的心行叫作捨的心行。那這個捨的心行呢,當然在布施的階段,我們所經歷到的不外乎是對於我所,就是相對於我們自己的,我們所有周遭的事物的一種捨的心行;

但實際上透過這樣捨的心行的這些熏習跟鍛鍊,其實到後來,我們再繼續往前修行,從我所到我們自己的我這個完整的核心的時候,這個捨的練習的經驗,可以讓我們更進一步在面對我的時候,再次發揮它的作用。所以布施,我們看到的布施,除了說跟我們在行菩薩道的種種的因果有深切的關係之外,其實透過布施的熏習,我們可以訓練一個人,訓練他的心行慢慢放棄了對於我所的執著;甚至以後也能夠幫忙,透過這個熏習能夠幫忙你能夠逐漸的淡化對於我的執著。所以布施這件事情,可以說是非常的重要,一等一的重要,對於所有的修行人來講的話,布施一定是第一步要做好的。

在讚歎布施的同時,我們同時也要告訴他說:慳吝有什麼樣的過失。其實透過前面的鋪排跟陳述之後,各位觀眾應該能夠瞭解了:慳吝到底為什麼會對我們造成許多的障礙。其實您想想看,我們之所以會學佛,就是因為我們有諸般的煩惱。而這個諸般的煩惱,一定都是我們跟外境互動的過程中所發生種種不如我們意的地方。那請問大家說:所謂的不如我們的意呢,豈不是表示說,我們希望外境是怎麼樣一個走法,或是怎麼樣演變,結果外境的演變完全不如我們的意嗎?所以這個豈不是表示說,我們對於我們所面對的境界,實際上我們已經預設了,並且是預設一個牢牢的立場,然後才由於兩相對照不如您的意,所以才生起煩惱。既然是一個預設牢牢的立場,這個像不像是,好像比方說是,我們就是把我們手頭的財物牢牢的抱得緊緊的,一分一毫都不願意布施給別人一樣嗎?當我們把這些財物牢牢抱在一起,不肯布施的時候,這個心行,跟我們說我們面對外面的境界,然後我們牢牢抱持著,我們心裡面認為外面的境界,應該是怎麼樣的狀況;那我們心裡面把這個預設立場,抱得緊緊的時候,完全都不肯改變的時候,當然,當這個外面的境界不如意的時候,我們心裡面當然就是生起很大的煩惱了;並且隨著我們抱得越緊,那這個煩惱,就可以預見這個煩惱會越大、會越深、越苦惱。

所以說我們透過這個布施,跟眾生讚歎布施,引導他如何做布施。那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要做到的事情,也是應該要讓他,首先要讓他瞭解說布施的因果;讓他瞭解布施的因果,知道這件事情有它實質上,他目前所看不到,但是卻想像不到的大的利益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就有心來學、有心來做布施。當他有心來做布施的時候,我們接下來要跟他更進一步的分析:為什麼布施對我們的修行是這麼樣的重要?

這個時候就可以適當的導引他,讓他訓練透過布施訓練這個捨的心行。一旦訓練捨的心行之後,同時也告訴他說慳吝的過失,也就是說不願意捨的這個心行的過失。那這個時候如果能夠再對照,告訴他說:如果您學會了一些捨心的話,不妨再看看過去所在意的這些煩惱,有哪些個煩惱,可以透過這樣的訓練予以減輕,甚至予以消除的呢?這樣子一步一步的牽引他、帶領他。那這樣子的話,他就能夠從布施中,領會到無上的快樂,並且以後就會樂於布施,那這樣子的話呢,可以說就是引導眾生入於菩薩正行一個重要的步驟。當然就是說這部分還有其他的就是:如何引導眾生,然後善予度之。比方說我們後面會看到的菩薩常寂,讚寂功德。菩薩為什麼會常寂,又為什麼會讚寂的功德呢?那這個部分呢?我們將留在下一個講次,再來跟大家分曉。

今天就先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1957-a08_081



2020年9月12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80集 菩薩如何自利利他?(十四)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單元。今天我們要繼續上一集,繼續來探討:菩薩的自利利他。

在上一集中,我們談到菩薩在攝受眾生時,應該要善觀眾生的根器和因緣,然後使用適合的方法來調伏眾生,幫助眾生出離生死乃至成就佛道。接下來,我們要從第三輯第169頁開始說起,我們先來看看經文內容:「為是四人說正法時有二方便:一者善知世事、二者為其給使。善男子!菩薩若知是二方便,則能兼利;若不知者,則不能得自利他利。」(《優婆塞戒經》卷2)這一段經文意思是說,菩薩在為眾生宣說正法時,應該要運用兩種善巧方便:第一、要善於了知世間事。如果沒有世間智慧的善巧,想要為眾生說法實在是不容易的事;因為有很多的佛法,其實都跟世間法有密切的關聯;不但在破參明心乃至眼見佛性上是如此,甚至於出世間法的佛菩提、一切種智等,也都跟世間法息息相關,所以菩薩應該要善知世間事。如果世間法的工巧明不好,想要證得一切種智就很困難;因為工巧明就是世俗智,世俗智好的人,佛道的進展會比較快。如果工巧明好的話,縱使因為心性直爽而常常被人騙去錢財,那也無所謂,頂多騙上三回、五回,大不了十回,也會學乖;但是這種人的工巧明大多很好,工巧明好的人,善於了知世間事,這種人在道種智的修證上面會比較迅速,道業也比較容易成就。當然,這不是一世、兩世就能修得來的,必須要靠菩薩一世又一世在平常事中去為三寶做事、為眾生奔忙,能夠這樣努力的付出,就能學到很多世間事的善巧,這樣的菩薩在明心乃至眼見佛性以後,於道種智的修證上面,進步就會非常迅速。所以,菩薩不僅在悟前應該努力為眾生做事,以培植見道之福徳資糧;乃至在明心以後,仍然應該繼續多為眾生做事、多為三寶做事,如此一來就可以迅速增益自己的工巧明,而成就善知世事之廣大功德。

有些人有個很奇怪的想法說:「我已經明心了,也斷了三縛結,是初果、也是七住位的菩薩,我難道還要為你們這些凡夫做事嗎?」心中生起了這樣不好的念頭。這就是被增上慢所遮障的人,他想要學習一切種智,往往會處處碰壁,自討苦吃;如是自作聰明的結果,卻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還自以為多麼了不起呢!這就是被增上慢所遮障了。有增上慢遮障時,就不肯為眾生做事,那麼他的世間智慧就無法迅速提升,種智的修學就會被遮障,因而變得很緩慢。所以菩薩想要善於演說正法,首先必須要能夠善於了知世間事;這裡所說的世間事,不是指人際關係、勾心鬥角,或者是故意去討好別人來成就自己的私心,而是要為眾生做很多事,在做事當中,就可以學會事情應該如何規劃、如何處理、如何修正、如何完成,這就是善知世間事。各位菩薩!為什麼說善知世事在演說正法上面很重要呢?那是因為菩薩如果善知世事的話,在演說正法時就會有許多的方便善巧,來幫助眾生如實理解正法,聞法的眾生想要建立正確的知見就會比較容易;同樣地道理,能夠建立正確的佛法知見,要證悟菩提相對也就容易多了。那是因為你說法的時候可以深入淺出:本來你說的是很深的法,眾生應該是聽不懂的,但是因為你用很多的方便善巧來建立宗旨,又作了很好的譬喻,再加上以邪法作為比對,最後再作結語;眾生在聽完之後,即使是很深的法義也漸漸地可以聽懂。善知識之所以能夠如此說法,都要靠善於理解世間事,才能有很多的方便善巧來為眾生說明,所以菩薩演說正法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善知世事。

第二、菩薩要真心誠意為眾生做事,才容易度化眾生真正的進入佛法之中。但這卻是不容易的事!譬如:有些人自從開始出世弘法度眾以後,就習慣於被人家吹捧和奉承:剛開始也許只有十個人吹捧,後來是一百、一千個人吹捧,心中就開始有點兒飄飄然了;後來有一萬人、十萬人吹捧他,他就會覺得自己真的了不起,明明只是個凡夫僧,也覺得自己好像是八地、九地、十地的菩薩了!這就是眾生普遍的習性。這種人是不肯真正地為眾生做事,他心裡面想的是:「我今天講完經以後,大概會有多少人來供養我;那麼明年我應該可以開始籌建大道場了吧!」他想的都是如何從眾生那裡獲得大量的錢財,來滿足自己的私心。這種人最具體的代表人物是誰呢?對了!就是假藏傳佛教中的活佛們,他們想的不是為眾生作給使,而是想要從眾生那裡獲得利益。又譬如:有些活佛們,當他們看見女眾時,眼神總是怪怪的,心裡想的是:「能不能和她共修雙身法呢?徒眾們會不會來作財寶供養、色身供養呢?」他們心中想的都不是要為眾生做事,只是嘴裡講:「對眾生要慈悲,應該努力為眾生做事。」但是事實上都只是嘴巴上在講,心裡面想的是:「錢財趕快來,美色趕快來,多多益善。」

各位菩薩!有關假藏傳佛教中活佛們的度眾伎倆,平實導師在他所寫的《狂密與真密》四輯當中,詳細說明了假藏傳佛教修證的實質內涵是以男女雙身淫合之法作為佛教的正修;也闡明了假藏傳佛教是以大量的外道法來取代佛教法義,處處說為是更勝於顯教之究竟成佛法門。如是以外道法冒充佛法,以喇嘛外道身來冒充佛教僧寶,再以崇密抑顯的手段來蠶食鯨吞佛教的資源,以和平漸進的方式使佛教滅亡於佛子不知不覺之中。平實導師為了救護一切為假藏傳佛教所迷惑的眾生,希望假藏傳佛教能夠回歸佛教顯教法義,將密教所崇奉的外道邪法驅逐於佛門之外,特地以五十五萬字的大篇幅書寫了《狂密與真密》,目的只是希望佛教法義能夠回歸佛世時的純淨,不再夾雜密教諸外道法,使佛教能夠日趨純淨,以求賡續佛法慧命,直到月光菩薩再來。

各位菩薩!從以上我們所舉的事例,我們就知道:這些行為都不是真正的菩薩所當為。真正的菩薩不會這樣作,也不許這樣作,特別是在家菩薩。因為菩薩《優婆塞戒經》主要是講在家菩薩,所以在家菩薩弘法時應該特別注意這兩件事:首先是要善知世間事才能有方便善巧為眾生說法;其次是要為眾生做事,在為眾生做事的時候,不能想從眾生身上去獲取世間法上的利益。佛說:在家菩薩如果知道這兩種方便法門,就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他人;如果只有其中的一種,就沒有辦法自利,也沒有辦法利他了。所以說,在家菩薩不太容易當喔!各位如果想要容易當個菩薩,就應該趕快去剃頭當個出家菩薩吧!不僅可以受人恭敬供養,也可以免去許多以在家身弘揚正法時所遭遇到的困厄。但是,如果您還是想要當個在家菩薩,就得要有心理準備:譬如像 平實導師弘法二十多年來,努力地講經說法、著書立說、弘法護教、續佛慧命,為了救護眾生遠離邪說、邪見,不惜得罪諸方大師,以無比的智慧和勇氣矗立正法幢,顯示唯一佛乘如來藏正理,不眠不休、無怨無悔;乃至有少數弟子忘恩負義,前後發動三次法難,非毀 平實導師所弘揚的宗門正法,一再地打擊,都無法動搖 平實導師弘法護教的廣大悲願。在這樣艱困的弘法環境下,平實導師有時仍不免感慨地說:「像這樣的弘法大業,真的不是人幹的事,而是在家菩薩幹的事。」導師也常勉勵即將出世弘法的弟子們:「不但要忍辱,還得要負重。」一般來說,負重容易、忍辱難,很多人願意負重,即使做到累癱了都沒有關係;但是只要有人說他一句:「唉呀!你這樣做不好啦!是不是可以怎麼做比較好呢?」他一聽臉就垮下來了,不高興!所以說忍辱是最困難的,因此忍辱要排在負重的前面,叫作「忍辱負重」。不但出來弘法時必須要忍辱負重,在各個道場中當幹部、做義工時,也都一樣,這都是很不容易的事:不但要負重,還得要忍辱。因為你如果不能忍辱,事情就無法完成、也不能持久,所以忍辱負重真的是不容易!

菩薩們知道這兩件事,就表示要有心理準備,在成佛行道的過程中,不但要負重還得要忍辱,而且還要為眾生作給使,努力為眾生做事。當眾生需要你為他們做什麼,你就得要去做;人家不願意做的事,你也得去做!請問菩薩們:「在佛教界有什麼事情是大家都不願意做的呢?」對了!就是摧邪顯正。因為大家都想要當好人,好人容易當,而且大家都歡迎;可是,摧邪顯正——特別是像我們正覺同修會,幾乎得罪了天下人,誰願意當呢?沒有人願意當!可是總得有人出來當,難道我們要眼看著佛教繼續腐敗下去嗎?眾生的法身慧命既然要有人來救,那就由我們來當吧!如果我們是娑婆世界唯一證得如來藏的人,想要維持 世尊正法的命脈,就得要出來弘法;可是諸方大師們又偏偏都是落在意識境界中,那我們就得要有心理準備:能夠「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當我們把難忍的事都忍到變成習慣時,習慣成自然,那我們這些在家菩薩的大功德就可以成功了。譬如:常常有同修把網路上謾罵 平實導師的文章下載給 導師看,導師都不動其心;認為假使他們講的有道理,我們就欣然接受;如果沒有道理,我們就把他們所提出來的質疑轉變成佛事來利益眾生。就像公元2000年的8月,連續兩天,有人在台灣各大報的第一版以半版的篇幅刊登廣告,標題是:「無道人只有一招,只會講空假話。」來詆毀 平實導師所弘揚的如來藏正法,一時教界譁然!姑且不論其論點是否正確、佛道理路是否通達,但是對於正覺同修會而言,倒是因禍得福,不僅大大提升了 平實導師的知名度,也使正覺同修會的各種出版品得以更快速的流通;這種轉誹謗、諍論為法施的事例,也只不過是菩薩在世世弘法度眾過程中的平常事。這些年來,正覺同修會所出版的許多書籍都源自於人家的質疑和攻擊,譬如《平實書箋》、《燈影》、《護法與毀法》、《辨唯識性相》、《假如來藏》、《真假邪說》、《真假禪和》、《真假外道》等等,都是藉著別人更深、更猛烈的質疑而作的法義辨正,不僅回應了提問者的質疑,也利益了廣大的學佛大眾,使大家的知見得以不斷提升,實在說也是美事一樁啊!由於這樣的因緣,幫我們把勝妙的證量藉著質疑而作的法義辨正給顯示出來,顯然是在幫助我們成就度眾的豐功偉業;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生氣呢?根本就沒有必要嘛!這也是身為菩薩行者所應該為眾生做的事。

所以,現在不管人家怎麼罵都無所謂,我們應該習慣於眾生的惡形惡狀,習慣了就表示忍辱功夫成就了。在家菩薩如果想要進步神速,就得要有這種心理準備,在五濁惡世被眾生辱罵本來就是正常的事;五濁惡世眾生如果對我們忘恩負義,那也是正常的。因為我們心中早已有所準備,心裡就不會難過!譬如常常有人向 平實導師訴苦說:「導師啊!某某人真是惡劣啊!」導師都會勸我們說:「眾生本來如是!」大家聽了就可以接受,也就不再惱怒了。這就好像打了預防針一樣,當有境界現前而心裡覺得難過時,就會想起 導師的叮嚀。如果有這樣的免疫力,就不會因為在弘法過程中難忍於眾生的惡劣,而退轉道心了。在家菩薩行道、修道是很艱難的,就像 平實導師今生示現在家相,出世弘揚 世尊究竟了義正法,二十多年來,雖然度了無數人進入正法門中,但卻也受盡了無智眾生的誣衊和謾罵。導師常說:「如果他今生再度穿起僧服來,大概就沒有人會罵他了。」但是這種機會不大,因為 導師早就發願「將來要世世單身弘法」,原則上不會再披僧服了!雖然他也很喜歡僧服,但是為了法上的進修,在這個階段得要讓愚癡人來辱罵,這樣子才容易修除貪瞋的習氣種子,也不會再次度到聲聞種性的弟子;雖然是很辛苦,但是道業的進展也會比較迅速。

各位菩薩!從以上所說,我們就知道:在家菩薩弘法不但要善知世事,還得要為眾生作給使,雖然很不容易,但卻也是我們生生世世都必須努力以赴的。

各位菩薩!因為時間的關係,菩薩〈自利利他品〉就為您說到這裡。

非常謝謝您這一段時間來的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36-a08_080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79集 菩薩如何自利利他?(十三)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單元。今天我們要接續上一集,繼續來探討:菩薩的自利利他。

在上一集中,我們說明了清淨說法和不清淨說法的差別所在。現在我們要繼續從第三輯第158頁開始說起,我們先來看看經文內容:「善男子!若具足知十二部經、聲論、因論,知因知喻,知自他取,是名正說。聽者有四:一者略聞多解、二者隨分別解、三者隨本意解、四者於一一字、一一句解。如來說法正為三人,不為第四;何以故?以非器故。如是四人分為二種:一者熟、二者生;熟者現在調伏,生者未來調伏。」(《優婆塞戒經》卷2)這一段經文主要是在告訴我們:說法者能夠成為正說的條件,以及瞭解聽法者的種種差別,使說法者能夠隨著眾生根性之差異,而給予不同之教導和救度。佛接著開示說:如果能夠具足了知十二部經的法義,也懂得聲論、因論,能如此來為人說法就是正說。所謂十二部經,就是指契經、祇夜、長頌、因緣…等十二部經法。十二部經中也有說到聲論和因論;聲論,是教導菩薩應該如何來宣說法要;因論,則是說明應該如何探討諸法「因」的真實義,也就是說,諸法都有因,諸法的第一因是什麼?要能了知而說,這就是因論。諸法的根本因就是如來藏,述說諸法如何從如來藏中出生,就是為人宣說諸法因義。有了聲論和因論,就能知因、知喻。所謂知因,是說已知一一法都以如來藏為因,能把諸法的根本因來為人宣說,就可以使別人了知。因義瞭解了以後,因論就可以通達。如果聲論也通達了,就能夠知喻,也就是說,可以用種種的善巧方便和譬喻,來為眾生說明真實的道理,這就是知因及知喻。而所謂知自他取,就是知道自己在這部經中應該要攝取些什麼法,眾生在同一部經中又應該攝取些什麼法都能夠了知,就叫作知自他取。菩薩如果能夠如此而為人說法,就叫作正說。

佛接著又為我們開示有關聽法的情形,聽法者可以分成四種:第一種是略聞而多解。意思是說,你只要概略的解說一下,他就能夠舉一反三,理解其中很多的法義,這就是略聞而多解的人。第二種是隨分別解。你分別了什麼法義,他就只能針對這部分的法義而有所理解。以上兩種人都是屬於善根、信根、聞根已經成熟的人。而第三種是隨本意解。就是依照他自己所認為的意思來瞭解善知識所說的法,而不能夠完全攝取善知識說法的內涵,就叫作隨本意解。第四種則是根機遲鈍者,你必須要一個字一個字詳細地為他說明,他才能瞭解你的意思。第三及第四種人是屬於善根已經生起但是還沒有成熟。如來說法只為前面三種人,不為最後第四種人說法,因為第四種人的根機遲鈍,還不是正法時期的法器;如果必須要由 世尊一個字一個字來為他解釋才能聽得懂,就表示這個人仍然不是道器,這種人就必須由菩薩來為他詳細解說,才能多少獲得一些法義。

各位菩薩!以上四種人又可以分成根熟及根未熟兩類。根未熟的人,也能隨本意而解,而不必由 世尊一句一句詳細為他解釋,所以仍然可以多少攝取一些佛法上的知見。大致來說,般若經的解說是比較詳細的,而初轉法輪和第三轉法輪則是比較簡略;坦白講,在 世尊略說的時候,佛弟子想要能夠多解,其實是不容易的!而菩薩則能夠從略說之中註解出很多深妙的法義來,正是因為菩薩是略聞而多解的人,其原因也在這裡。屬於第三種的根熟者,現在世就可以漸漸調伏;而屬於第一、第二種的熟成者,則當然更能夠以佛法來調伏自己了。如果五根還生澀未熟的話,聽 佛說法以後,還得在未來許多世中繼續追隨菩薩進修,才能漸次調伏自己。

佛接著又為我們開示說:「善男子!譬如樹林凡有四種:一者易伐難出、二者難伐易出、三者易伐易出、四者難伐難出;在家之人亦有四種:一者易調難出、二者難調易出、三者易調易出、四者難調難出。如是四人分為三種:一者訶責已調、二者濡語而調、三者訶責濡語使得調伏。復有二種:一者自能調伏不假他人,二者自若不能、請他令調。復有二種:一者施調、二者咒調。是調伏法復有二時:一者喜時、二者苦時。」(《優婆塞戒經》卷2)這段經文是在接續前面 世尊的開示,談到聽法的眾生可以分成四種,就好比樹林也有四種一樣:第一種是易伐難出,有的林木很容易砍伐,但不容易運出。第二種是難伐易出,有的林木不容易砍伐,但是近在路邊,所以容易運送出來。第三種是易伐易出,這種林木很容易砍伐也很容易運送出來。第四種則是難伐難出,這種林木很難砍伐也很難運出。就像是這樣的道理,在家人也有四種情形:第一種是容易調伏,可是不容易出離。這種人雖然沒有什麼性障和慢心,容易被調伏,但是因為貪著性很強,所以如果想要使他出離三界生死就很困難。

第二種是難調易出。這種人本身沒什麼執著,什麼都放得下,如果你教他出家,他第二天就來寺院報到;雖然如此,但是他的見取見非常嚴重,老是覺得自己的見解最高超,不能輕易地認同別人更好的見解,常「以鬥爭為業」,也就是說,在見解上他是一定要鬥倒別人的;但是他對財物、名利都沒什麼執著,乃至叫他去睡街頭也沒問題,就是這個見取見放不下。這種人只要把見取見給斷了,就很容易能夠證得初果、二果乃至出離生死;問題是:即使有大善知識現前,也不容易使他調伏;這叫作難調易出。

第三種是易調易出。易調,是說他本身沒什麼性障,心性很調柔;由於心性調柔的緣故,容易受教,只要覺得有道理,他馬上就相信,不會跟善知識比較高下。他也沒什麼執著,叫他來寺院中出家,他說:「好!我明天就來。」晚上回去跟父母講好,第二天就來了!這種人容易調伏,只要為他解說蘊處界虛妄,我見、見取見當下就可以斷除;接著如果你告訴他說:「那你就別出家了,單身去弘法吧!」他也馬上可以接受。這種人無慢又無執,也沒有見取見,是屬於易調易出的菩薩。

第四種是難調又難出。意思是說,不管你跟他說什麼妙法,他總是有一大堆理由跟你辯論。這種人見取見和執著都很深重,並且總是認為他的看法最正確,不管誰講的他都不信,這就是難調又難出的人。如果以台灣目前的情形來說,這種人又似乎是出家比在家多,出家的目的本來是為了要求法,可是出家之後被人奉承習慣以後,慢心及見取見就跟著增強了,別人的話不容易聽得進去;也有一些出家人則是為了掙錢、收供養,完全違背了自己當年出家的本意。這都是屬於難調又難出的人,這種人不論你為他說什麼勝妙法,他都有一大堆理由來反駁你;假使因為自己悟錯了而說不過你,他就會說:「我本來就很笨嘛!沒辦法學你們正覺的法,你就不要再跟我講什麼開悟明心了。」你說:「很簡單啊!從念佛法門入,一點兒也不困難。」他馬上回你說:「我又還沒有七老八十,叫我念什麼佛?我又不是馬上就要死囉!」像這樣的人,不管你為他說什麼,他總是有一大堆理由來反駁你,所以是很難調伏的。縱使大善知識來了,也一樣沒轍,度不了他。也許你對他說:「有個人遇到意外,生活很困難,我們是不是一起來幫忙他呢?」他就說:「你還是去找別人吧!」真是一毛不拔呀!這種人還真的不少喔!既是見取見深重,又加上貪著性也很強,這種人有慢也有執,心性不容易調伏。縱使能夠勉強他來學法,但是要他出離三界還是很困難,這是第四種的在家人。以上是依在家人是否易於調伏和出離所作的四種分類,請問菩薩們!您是屬於哪一種人呢?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這四種人也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訶責了以後就會調伏。這種人叫作「欠罵」,非得要痛罵他一番才願意相信。譬如 平實導師早期書中都不指名道姓而舉例辨正法義,可是後來看他們都依然無動於衷,學人也普遍不知道書中講的是誰,還是繼續跟著惡知識造作破法的事業,不停地抵制正法、誹謗正法,在無計可施之下,導師只好開始指名道姓辨正法義,希望訶責了以後能夠調伏他們。經過十多年來的不斷努力,漸漸地終於有人調伏下來了,所以還算不錯!第二類是濡語而調。意思是說,你說話如果是溫言軟語,他就可以立即調伏下來,專心在佛法上用功。請問菩薩們!這是前面所說四種人之中的哪一種人呢?對了!是第二種人——難調易出。因為他有慢心,所以千萬不能大聲和他講話,否則他轉身就走了,不願意聽你說話。這就好像養馬一樣,必須要順著馬毛撫摸下來,你不能往上撫摸上去,否則牠難過起來就會踢你。所以遇到這種人的時候,不管他說什麼,你都說:「對!對!你講的很有道理;但是我另外有個想法,你參考看看,好不好?」然後再慢慢地、和緩地為他說明,只要你說得有道理,他漸漸就會聽進去,這就是濡語而調。第三類是訶責濡語之後才能調伏。這種人必須要恩威並濟,也就是說,你不但要罵他,還要夾雜一些好話,才能調伏他,這就是前面所說的第四種——難調難出的人。這一類人有慢心,你如果不殺掉他的邪見,他不會信你;必須把他的邪見殺到片甲不留,他才會服你;可是信服以後,因為他有執著,所以還要針對他的執著性而以溫言軟語,慢慢為他解說,最後才終於能夠調伏下來。各位菩薩!以上是依訶責及濡語之適切運用,而產生三種不同的度眾方法。

佛接著又為我們說明:另外還有兩種人,這兩種人都是有善根的人,第一種就是自己可以調伏下來,不必假藉別人來調伏他;不必藉別人來跟他勸導、辱罵或者恩威並濟,自己就可以調伏,然後就能夠遠離惡法。第二種人則是聰明的人,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習氣很重,沒辦法自己斷除,所以請求別人來幫忙提醒他、糾正他。這在正覺同修會中是常有的事,常有同修之間互相提醒、互相規勸而改正了許多的壞習慣,這都是屬於有善根的人。

除此以外還有兩種人:第一種是你要施恩於他,他就會調伏。這句話真的有道理喔!俗話不是說嗎:「拿人的手軟,吃人的嘴軟。」你如果施恩於他,他就手軟,不會打擊你,就會聽你的,因為他心裡面對你有一分好感,所以就願意接受你的勸告,這叫作施調,就是以布施來調伏眾生。第二種人用這種方法就沒有用了,你如果送東西給他,他就說:「你不要來巴結我。」依然不願意接受你的好意。這種人得要用咒法才能調伏他,這種以特殊的咒法來調伏眾生的方法,現在已經沒有人敢傳授而失傳了,這是因為怕遭人濫用的關係。如果要用咒法暗中來調伏他,他就會信你;但是如果用咒來調伏眾生,都必須要在暗中作法,不能當眾作,否則就沒有效果。譬如對於某些剛強難調的鬼神,可以使用 佛說過的特定身印、手印,結好了來持咒,就可以調伏。就像〈楞嚴咒〉或是〈正覺總持咒〉都是可以用來調伏鬼神,有許多同修在各種不同的因緣中都使用過,而且都很靈驗,那是因為咒中的義理可以使鬼神也得到受用的緣故。這就是說,對特定的眾生,要有方便善巧而用咒法來調伏他們,而這種方法通常是用來對治鬼道的眾生。但是你如果很有威德,則根本不用誦咒,因為鬼神會看見你身上的無量光明,就知道你這個人招惹不得,否則果報將難以承受,所以只好悻悻然地趕快離開。以上是說有兩種人,第一種要用布施作為助緣,施恩於他就可以調伏;第二種則必須用咒法施苦來調伏他,如果不用咒法苦調就不肯調伏。

各位菩薩!綜合以上所說各種不同的調伏方法,使用時都必須要善觀眾生的根器和因緣時節,因此菩薩必須要能夠具備善觀眾生根器和因緣的能力,巧妙地運用適當的方法來調伏眾生,使眾生可以因著佛法而得以出離生死乃至成就佛道。然而如何運用 佛所說的各種善巧方便來度化眾生,卻也是菩薩生生世世都必須努力修學的目標,因為唯有不斷地度化眾生,才能早日圓成佛果的修證。

各位菩薩!這個單元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34-a08_079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78集 菩薩如何自利利他?(十二)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單元。今天我們要接續上一集,繼續來探討:菩薩的自利利他。

在上一集中,我們說明了具有八智的菩薩,不但能說法,也能聽法。能說法也能聽法,又各具有十六種法相,已經全部講述完畢,現在我們要從第三輯第148頁繼續說起。我們先來看看經文內容:「善男子!能說法者復有二種:一者清淨、二不清淨;不清淨者,復有五事:一者為利故說、二者為報而說、三者為勝他說、四者為世報說、五者疑說。清淨說者復有五事:一先施食然後為說、二為增長三寶故說、三斷自他煩惱故說、四為分別邪正故說、五為聽者得最勝故說。善男子!不淨說者,名曰垢穢,名為賣法,亦名污辱,亦名錯謬,亦名失意。清淨說者,名曰淨潔,亦名正說,亦名實語,亦名法聚。」(《優婆塞戒經》卷2)這一段經文告訴我們:能說法者有分為清淨和不清淨說法兩種。這也是一切菩薩們所應當了知的內涵,一者可以作為自己說法時之參考,再者可以作為簡擇諸方善知識之依據。

接下來 佛開示說:能為人說法的人又有兩種現象:第一種人能清淨說法,第二種人是不清淨說法。我們先來說明不清淨說法者的五種現象:第一、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說法。所謂自己的利益是說,凡是求這一世在人間的名聲廣聞,或是求取在佛教界的權力,乃至為了求取信眾之供養而說法,就是為利而說。第二、為報而說。希望人家在世間法上回報給他,或者是希望未來世可以生到欲界天享受欲界天福而說法,這都是屬於不清淨說法。第三、為了勝他而說。這種人說法一直都希望自己表現得比別人更行,想要處處顯示自己勝過他人。譬如我們正覺同修會禪淨班的課程,是有特定的次第安排,讓學人得以依序進修解脫道和佛菩提道。但是在弘法早期,有些人卻根本不講教材中的法義,而是自己去弄一些東西東說西說、雜亂無章,目的只是為了表示自己很行,所以不必按照已經編好的教材來授課;另一種作法是抄前略後,把後面般若、參禪部分的法義,在一上場的時候就拿出來講,目的只是為了讓人家覺得他比較會教,層次比較高。這就是為了勝他而說,這也是不清淨說法。第四、為世報而說。比如說法之後別人會來奉承我們,我們心中就飄飄然,聽法的弟子見了就會禮拜、恭敬,我們因此而心生歡喜。或者是因為別人會在世間法上來利益他,譬如他家裡做某種生意,別人來聽他說法,就故意找一些人來向他買東西,成為他的好客戶,這就是為世報而說。說法者如果有這樣的心態,就是不清淨說法。也有一些人,會希望藉由供養金銀珠寶來和說法者攀緣,但因為我們都不求世間利益,反而會對這樣的人躲得遠遠的,避之唯恐不及,這會讓他覺得我們很難親近;說法者如果是為了求世間果報,那當然就多多益善了。但因為我們不是為求世間果報而說法時,正直的人就會直接來護持正法,而不是來供養你、來巴結你,他也一定會覺得你很好相處;而諂曲的人就會因為你拒絕他的好意,就會覺得你不好相處。這其中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我們並不想藉著弘法來獲得世間的利益。第五、有疑而說。這種人表面上雖然對眾生說法時滔滔不絕,但其實他心裡是抱著懷疑的心態:「經中這樣的說法正確嗎?可信嗎?照經中所說這樣修下去,真的能夠使人開悟嗎?經中的文義是正確的嗎?」自己心裡面有疑,卻繼續為眾生說法,這也是屬於不清淨說法。各位菩薩!以上是不清淨說法的五種現象。總合來說,不清淨說法都是為了求名、求利、求人家恭敬供養,或者是為了勝過別人、求世間有為果報等等。由於心中不清淨,也就失去了菩薩說法時應有的正確心態。

然而菩薩應該如何說法才是清淨說法呢?我們就接著來說明清淨說法時也有的五種現象:第一、先施然後為說。這在古印度是可以做到的,也就是對於貧苦的人們先布施飲食給他們,然後再多少為他們說點佛法。但現在的台灣就有點行不通了,因為現在台灣社會普遍衣食不虞匱乏,如果你想要為他們說法而先布施飲食,他會說:「我又不是為了吃飯而來聽法。」假使他每次來聽法時都得要先吃飯再聽法,心裡面一定會覺得彆扭而有負擔:「去聽法可以得到利益,又吃了人家的食物,真是不好意思啊!」所以說,這種先施而為說法的方式,如果是在貧窮落後的地區也許還行得通,但在台灣——特別是以中國人的習性,不太容易被接受。雖然這樣的方法現在行不通,但我們不妨換一個方式:不施食,而是用佛書和他們結緣,一般人收到佛法的書籍總是很歡喜,心裡會覺得受到尊重:「他一定是看得起我,才會送我這麼勝妙的佛法書籍。」所以菩薩如果能夠這樣做,就是清淨說法。

第二、為了增長三寶而說法。不是為了抵制三寶、壓抑三寶而說法。佛法中的三寶是指:佛寶、法寶和僧寶。這三寶可以分為三種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叫作自性三寶。自性三寶,是指真如之理,也就是指每一個有情眾生的根本佛心。一切眾生的本心叫作真如,真如是一切有情最初、也是最後的歸依處,是最究竟的歸依處,成佛就是要到達這樣的地步來。第二個層次叫作出世三寶。所謂出世佛寶,就是指報身佛、應身佛和法身佛;出世法寶,是指四聖諦、十二因緣和菩薩六度等正行;出世僧寶,則是指四向、五果以及十地菩薩,不論是現出家相或者在家相,都叫作出世僧寶。第三個層次叫作世間住持三寶。所謂世間住持佛寶,指的是泥塑木雕的佛像,可以作為我們修行的工具,成為世間住持佛寶;黃卷赤軸三藏十二部經,稱為世間住持法寶;剃髮、著染衣、離開世俗家住進佛寺者,就是世間住持僧寶。以上三種三寶皆可由自性三寶所含攝,以三寶為歸依之後,才可能學佛和念佛。

所以說法者如果不是為了增長佛教三寶而說法,就是不清淨的說法。而這種現象在台灣其實是滿普遍的,譬如說一貫道就是一向如此,他們都是為了壓制佛教中的三寶而說法,為了顯示他們的證境比佛教中的出家法師更好,所以他們把 世尊收編為凡夫王母娘娘的兒子。一貫道也歸依三寶,他們把佛教中的佛、法、僧變成了玄關、口訣、合同,說為是一貫道的三寶;進入一貫道最重要的儀式,便是藉由求道來獲得一貫道的三寶和道脈心法。當然他們的三寶和佛教的佛、法、僧三寶意義是截然不同的!一貫道的三寶指的是玄關竅、口訣和合同;他們認為在經過求道之後,便能天堂掛號、地府除名,死後就可以往生到無極理天而不會落入六道輪迴之中;一貫道的三寶也可以說是他們死後回歸到無極理天的憑證,一貫道認為合同、玄關竅、口訣三寶除了是回歸到無極理天的憑證之外,也是道親們遭遇危難和危險時的救命工具。接著,我們就簡單來介紹一下一貫道的三寶:第一、合同。合同,是一種左右手互按相抱的手印;根據一貫道的說法,合同含有反璞歸真的意思,也像印鑑一樣有憑證的意涵。第二、玄關竅。一貫道的玄關竅,指的是介於兩眼之間凹陷的鼻樑部分。他們認為在經過求道儀式,點傳師指點玄關竅之後,便會開啟玄關竅,人死了以後靈魂便會由玄關竅離開肉體,往生到無極理天。第三、口訣,就是口誦五字真經——無太佛彌勒。一貫道在求道時,點傳師會傳授道親合同、玄關、口訣等三寶,這三寶也是一貫道的道親死後得以往生無極理天的憑證,因此道親們都必須熟記合同和口訣。各位菩薩!以上所說一貫道的三寶,實迥異於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寶的內容。而一貫道說三寶的內容,格於佛規不可洩漏;這和佛法中對於三寶的內容必須廣為弘揚,實有天壤之別啊!從這裡我們就知道,一貫道常常是為了壓抑佛教三寶而說法,不是為了增長佛教三寶而說法,所以另立他們所謂的三寶,那就是不清淨說法。也就是說,凡是能夠為增長佛教三寶而宣說諸法的,才能叫作清淨說法。

第三、為斷自他煩惱而說法。菩薩說法時,不是只要求別人斷煩惱,同時也應該要求自己斷煩惱。如果自己不能斷除煩惱而卻說能教導別人斷除煩惱,那就是不淨說法。如果自己心中常常喜歡與人爭勝,卻一天到晚教導徒眾說:「你們要斷除煩惱。」大家聽了都會覺得好笑!所以,為了斷自己和別人的煩惱而說法,才能叫作清淨說法。

第四、為分別邪正而說法。自古以來,邪法與正法一定都是涇渭分明不容許邪正混淆的。譬如唐朝的 玄奘大師在天竺學成之後,本來也是想和佛門中的邪見和平共處,可是根本不可能;玄奘菩薩雖然不說他們的法有錯,他們卻反而毀謗說 玄奘菩薩的法說錯了,所以當時毀謗 玄奘菩薩的人很多,最後他發覺:「若不破斥邪法就不能彰顯正法。」所以他在《成唯識論》中有一句話說:「若不摧邪,無以顯正。」實在是至理名言啊!因此,後來他才會一一拜訪邪師辨正法義;最後由戒日王為他召開法義辨正無遮大會,一連十八天,卻都沒有一個人敢上來和他辯論,因此後來西天論師們就尊稱他為「第一義天」。但是,當 玄奘菩薩回到中國來的時候,佛門法師反而覺得他稀鬆平常,並不看重他。因為他分別法義的邪正義趣,實在是惹人討厭啊!各位如果讀《成唯識論》時,書中講了很多的「有義、有義……」。那些「有義」,有許多是引述錯誤論師的說法,您千萬可別照單全收哦!書中凡是在說某一團、某一句法時,如果有「有義」兩個字出現,只有最後的有義才是正確的,前面的統統不對。其實在《成唯識論》中的有義,本來是指名道姓而說,卻被 窺基大師勸阻而改為「有義」兩個字,因為 窺基大師想要維持佛教界的和諧氣氛;可是後來 窺基大師在他自己的《成唯識論述記》中,卻又不得不指名道姓而說了,因為如果不指名道姓而辨正法義,大眾都是不知道當代某些大法師的法義是正在破壞正法,所以只好違背原先勸止 玄奘菩薩的作法,自己反而指名道姓了。由 玄奘菩薩師徒的作法,我們就知道分別邪正是佛門中最重要的事,所以正法一向不能跟邪法共存:你想要和他們和平共存,他們卻一定會來否定你,不能跟你和平共存。所以 佛說,清淨說法的第四件事情是為了分別邪法和正法的分際,關於邪法與正法之間有什麼差異,你必須把它們分別出來,讓眾生都能知道邪法與正法的微細差別。如果不分別出來,眾生會以為邪法也是正法。所以菩薩一定得要分別邪正而說法。

第五、為聽者得最勝故說。清淨說法與不清淨說法最大的不同,是不淨說法的人不會想要讓你得到最勝妙的法,不願意讓你很快地進步,所以他說的法都不會是最勝妙的,而且還要處處留一手,怕你得了法以後就跟他一樣高明,那他也就沒有什麼好炫耀之處了。如果是清淨說法者,就不會考慮這個問題,有什麼法就告訴你,只要不牽涉到密意的洩漏,不會影響到你未來親自體驗的內容,他都會告訴你,因為他希望大家聽他說法以後都能夠得到最勝妙的法,這叫作為聽者得最勝故說。

佛接著為我們作了一個結論:不清淨說法是垢穢、是賣法,也叫作污辱、錯謬和失意;而清淨說法則是淨潔,也叫作正說、實語和法聚。因為說法之後,不僅能夠使眾生釐清正法與邪法的分際,得以遠離邪法的迷惑,獲得最勝妙的法義;也能斷除自己和他人的煩惱,乃至進一步可以增長三寶諸多不可思議之功德呢!

各位菩薩!從以上所說我們就知道,清淨說法與不清淨說法,其實是很容易分清楚的。以上說明,希望能夠提供給您作為說法和您簡擇一切善知識之參考。

這個單元因為時間的關係,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35-a08_078


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77集 菩薩如何自利利他?(十一)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單元。今天我們要接續上一集,繼續來探討:菩薩的自利利他。

在上一集中,我們說明了:如法住的菩薩具有八智的話,凡有所說都能具足十六件事。我們可以從這十六種現象的多寡來觀察一切善知識,以作為自己簡擇和依止的參考。現在我們就要開始從第三輯第137頁繼續說起。我們先來看看經文內容:「如是之人,能從他聽;從他聽時具十六事:一者時聽、二者樂聽、三者至心聽、四者恭敬聽、五者不求過聽、六者不為論議聽、七者不為勝聽、八者聽時不輕說者、九者聽時不輕於法、十者聽時終不自輕、十一聽時遠離五蓋、十二聽時為受持讀、十三聽時為除五欲、十四聽時為具信心、十五聽時為調眾生、十六聽時為斷聞根。善男子!具八智者能說能聽,如是之人能自他利,不具足者則不得名自利利他。」(《優婆塞戒經》卷2)這段經文意思是說:具有八智的菩薩,除了有前面所說的十六種清淨說法的現象以外,而且「能從他聽」,也就是他願意繼續聽法,乃至傾聽眾生的心聲。佛接著就為我們開示應該注意的事項。各位菩薩!請問您:「您平常在聽別人講話的時候,是否都能專注地傾聽呢?」講話、聽話這件事看起來雖然稀鬆平常,但事實上,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知道一般人往往是只顧自己講話,而多半沒有耐心聽別人講話。然而菩薩是否能夠專心傾聽眾生說話,卻也是菩薩能否成功攝眾的重要關鍵。菩薩為了攝受眾生,即使知道這個眾生今生沒有學法的因緣,也無妨在世俗法中和他互動,讓他心生好感而專心聽他講話。這樣,未來世他可能就會跟著你學法,所以菩薩「能從他聽」很重要,這也是菩薩能否順利攝受眾生的關鍵所在。這裡所說能從他聽的「聽」,主要還是在佛法的聞熏上面來說。具有八智的菩薩,從別人那裡聞法時,也會有十六種現象出現。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來說明這十六種現象。

第一、時聽。所謂時聽,就是說他會觀察時節因緣,譬如「這個時節因緣,我該不該去聽某人說某一個法。」如果那是一個未悟的人在籠罩世間人的虛妄說法,就沒有必要去聽;而且那個人得度的因緣還沒有到,去結緣也沒有意思。所以,凡有所聽都得觀察時節因緣。

第二、樂於聽。假使我們去聽人家說法,應該要樂於聽聞,而不是心生厭惡而聽。譬如,有時候我們去護持某一個人說法,因為我們的到場,能使別人信受那個法;雖然他所說的法義層次比較淺顯,但仍然是正法,那我們又何妨到場去護持一下呢?既然去護持了,當然就應該樂於聽聞;可別因為礙於人情而不得不去,在聽法時卻皺著眉頭、撇著嘴角,那就不好了,也會失去護持的目的。

第三、至心聽。意思是說,即使對方說的法義很粗淺,我們也要至心而聽;正因為我們能夠至心聽法,所以就能攝受眾生隨順於正法。

第四、恭敬而聽。在聽對方說法時不是以輕心而聽,而是要以虔誠恭敬的心來聽法。即使是淺顯的二乘法,也是 世尊所說的法,所以我們應當以恭敬心來聽法。

第五、不求過聽。意思是說,當有人邀請你去某個正法道場聽法時,你不要以尋求過失的心態來聽法,應該是以護持的心態來聽法;因為在這個邪師說法如恆河沙的時代裡面,難得有個正法道場能夠宣說正法,即使是粗淺的二乘法,我們也不應該是以尋求過失的心態來聽法。

第六、不為論議而聽。意思是說,我們去聽法不是為了想要聽他哪裡說得不對,然後出去向人轉述,這就叫作為論議而聽,這樣是有過失的,菩薩不會這樣作。

第七、不為勝聽。我們聽法的目的不是在心存比較,想要比較到底是他講得比較好,還是自己講得比較好?這種為勝過他人而聽法的心態是不正確的,具有八智的菩薩不會這樣作;如果有人這樣作,就表示這個人一定是還沒有菩薩的八種智慧。

第八、聽時不輕說者。我們去聽人家說法,不應該抱著輕視的心態。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不管我們的道行如何,總多多少少可以從別人說法中獲得一些借鏡和利益。假使我們是抱著輕視的心態,如果不小心被人撞見,看到我們的嘴角往下撇,那就不好了!也許有人說:「我只是在心裡嘀嘀咕咕而已,又沒有表現出來。」其實不然!只要我們在心中生起輕視的作意時,我們臉部的肌肉不自覺就會顯現出來,萬一被人家拍下來以後,再放映給大眾看時,大家會說:「這某某善知識原來是這副德行啊!」那就不妙囉!所以聽法時,心中千萬不可以輕視說法者,有八智的菩薩都不會以輕心而聽法。

第九、聽時不輕於法。去聽人家說法,不應該輕視他所說的法。關於這個部分,平實導師常說起他和眾生互動的情形來教導我們,譬如某個人在 導師面前說某個法的時候,明明是說錯了,但是 導師都沒有異議的表情;不但不當眾說破,連一點否定的表情都沒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 平實導師覺得有情眾生學佛的時程長短不一,所以見解不正確是正常的現象,只要他沒有出問題,我們都得包容他,畢竟他是新悟的菩薩智慧仍然有限,因此我們不可以對眾生要求太高。除非有一天他真的覺得自己了不起了,開始發明一些新的佛法想要來取代實相法,而成為破法的行為時,我們就得拿他所講的法義來作辨正,以救護眾生。如果他沒有破法的行為,我們就不必去講他,心裡聽過就算了,就當作沒有聽到他的錯誤,這叫作不輕說者、不輕於法。

第十、聽時終不自輕。所謂終不自輕,是指下對上的聽法心態。譬如:如果我們有機會聽 佛或大菩薩說法時,千萬不可以輕視自己。也許有人心裡會想:「我哪有可能聽過諸佛說法呢?」怎麼沒有可能啊?《金剛經》裡面不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意思是說,光是能夠信受《金剛經》的章與句,當知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而是已經於無量佛所種諸善根了,所以怎麼可能會沒有聽過諸佛說法呢?今生能夠學習究竟了義正法,就一定是在往世曾經聽聞諸佛說法,只因為胎昧的關係所以忘記而已。因此,我們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心裡不要想說:「要開悟,我哪有可能啊?」如果你一直這樣想,當然就永遠不可能開悟了。你應該想:「我也有可能開悟,我也有可能見性。」因為往世的學法因緣不可思議,當你一直這樣想,就漸漸會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是證悟的首要條件,對自己有信心,才會有求悟的動機:才會努力去培植福徳、聞熏正法知見,努力把你的心增上為決定性的菩薩。能夠這樣努力去修行,最後才會努力地參禪、求開悟,也因此就會有開悟的因緣。所以我們在聽諸佛、菩薩說法時,千萬不可以輕視自己。

第十一、聽法時遠離五蓋。在聽法的時候,不起貪欲心、瞋恚心、掉散心;也不起昏沉心,不會聽著聽著就睡著了;更不會生起疑心說:「你在上面講得口沫橫飛,到底是講真的還是假的?」這就是疑;這樣總共就有五個遮蓋智慧的方法了,稱為五蓋。這就是說,有八智的人一定能夠遠離五蓋而聽法,而且聽每一個法的時候都很專心,越聽越歡喜,法樂無窮!即使白天上班身體累了,也絕對不會打瞌睡,這就遠離了睡眠蓋。這當中還有一個蓋叫作掉悔蓋,就是掉散與悔恨,這兩個法會遮蓋佛菩提智的修證。所謂掉散,就是一面聽法、一面打妄想。有八智的人,聽法時總是專心地聽;假使聽漏了一段法,也不會悔恨剛才不注意聽,而一直責備自己,這就遠離了悔恨蓋。能夠遠離掉散與悔恨,這就遠離了掉悔蓋。

第十二、聽時為受持讀。聽經的時候是為了受持這一部經典而去聽法,希望自己在聽完之後,能夠讀懂這一部經典。也就是說,是為了受持、為了讀誦而來聽經聞法,不是為了排遣時間或者是為了找尋說法者的過失而來聽法。

第十三、聽時為除五欲。菩薩既然要在人間自度度他,就不能離開色聲香味觸,所以必須把色聲香味觸給平常化。平常化以後就覺得無所謂,就不會對五欲生起喜樂之心。假使對五欲非常喜樂,就會有非常討厭之心情出現。非常討厭五欲的人,其實是最執著五欲的!也許有人心裡會想:「咦?這句話好像很矛盾喔!」其實不是!譬如某一個人家中到處都是奇花異草,他就不會覺得奇花異草有什麼好執著的;但如果有一個人從來不曾見過奇花異草,有人送他一株,他就會覺得很稀奇很興奮。相反的,送花給他的人,已經習慣於那種勝妙的境界,所以覺得很平常沒什麼奇特,一切都只是世間法而已。這就好像諸大菩薩們,當天花亂墜時都覺得和他們沒有關係,所以天花掉到他們身上就掉了下來;而諸大阿羅漢都害怕天花掉到身上,心裡想:「我是阿羅漢,萬一天花黏在身上,那可不像話啊!」所以就趕快把天花給撥開,越撥就越發黏住,因為他們都畏懼五欲。之所以會畏懼五欲就表示他們對五欲的貪愛無法完全捨離,對五欲還有貪的習氣存在。而菩薩則沒有這種習氣,管他什麼五欲不五欲的,我每天處在五欲之中根本就不稀奇,當然也就沒什麼可執著和害怕的,所以天花落在菩薩身上的時候都不會黏住,因為菩薩貪著五欲的習氣已經不存在了,所以他也就不會恐懼五欲。同樣的道理,有八智的人聽經的目的是為了修除五欲。修除五欲的方法,是要能現觀五欲的平常性、無常性以及五欲中的苦性。五欲並不是純粹的樂,五欲之中其實有苦存在,所以眾生都是苦中作樂,但是眾生又何嘗知道這個道理呢?菩薩了知了真相,所以為了修除五欲的習氣種子而來聽法。

第十四、聽時為具信心。菩薩聽法時是為了具足自己成佛的信心。關於成佛的信心,也許有人會說:「在十信位中不就是信心具足了嗎?」其實不然!十信位只是對三寶有信心,可是對自己能不能成佛,卻是一點兒信心都沒有;而八智的菩薩雖然有了信心,可是仍然不具足,因此為了具足信心而繼續來聽法。

第十五、聽時為調眾生。菩薩聽法時還有一個目的,那是為了增進自己的智慧,可以用來方便調伏眾生。能夠調伏眾生,就能夠使眾生得到法益,也同時可以成就自己的佛國淨土,所以菩薩是為了調伏眾生的緣故而來聽法。

第十六、聽時為斷聞根。聞根,一般人會說:「聞根很好啊!為什麼要斷呢?因為一切法都要從聞、思、修當中去得,所以這個聞根很重要,如果沒有聞根,如何能夠進修一切佛法呢?」然而這裡講的不是那個意思,這裡的聞根是還要從他聞法。請問菩薩們:「有誰不必再從他聞法呢?」對了!只有諸佛!你想要斷聞根,就是想要成佛。可是你想要斷聞根,就必須不斷地跟隨諸佛修學;等到一切圓滿具足的時候,以最後身菩薩身分在人間成佛時,聞根才能斷盡。假使諸佛都還得要聽別人說法,一定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來護持正法的緣故。菩薩聽法的目的是為了斷聞根,聞根斷了才能成佛。可是為了斷聞根,就必須熏習許多的法,然後經過思惟、整理、親證之後,才能轉變成自己心中的東西。當所有的佛法都具足了以後,你就不必再聽聞,就斷了全部的聞根。像這樣不斷地往前推進,到了等覺位,就能聞根悉斷而成佛。所以有八智的菩薩,他們都懂得要藉聽經聞法來斷除聞根。

各位菩薩!以上所說的是八智具足的人,不但能說法,而且也能聽法。能說法也能聽法,又各具有十六相的菩薩,不但自己能獲得深妙的法益,也同樣能使別人獲得深妙的法益呢!

各位菩薩!這個單元因為時間的關係,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33-a08_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