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8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8集 三品菩提心的抉擇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
在上一次的節目當中,我們把具足十信位、初發菩提心作了概略的說明,相信大家都對初發菩提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接下來我們應該要瞭解一下, 世尊所開示的三乘菩提以及三種菩提心的異同,而作出正確的抉擇。
簡單的說:二乘解脫道就是要斷我見與我執,而成為阿羅漢,目的是要證入無餘涅槃,出離三界火宅、六道輪迴。如果很精進修學解脫道的話,在一世到四世之內,就可以證得阿羅漢。而大乘佛菩提道的目的則是要成佛,要達到福德與智慧都圓滿的常、樂、我、淨的境界,所需要的時間呢?則要三大無量數劫。在成佛之道中要當菩薩,要修六度萬行利樂眾生,要以攝受眾生、累積福德與智慧為主修。
禪宗的五祖曾經說過:「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所以佛道是以開悟明心,實證法界實相的智慧為入門。開悟明心所證的就是第八識,又名如來藏、真心等等。當證得之後,如果能夠轉依成功,就會得到般若總相智,接著就要修學般若別相智和道種智,才能在最後證得一切種智,也就是完全證知如來藏中所含藏的一切種子的智慧。
其實二乘解脫道,本來就是大乘佛菩提道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佛菩提道中也包含了解脫道的實證。但是對菩薩來說,解脫只是佛菩提道中的副產品。也就是說,菩薩在累積福德、利樂眾生的過程中,實證大乘般若與唯識種智的時候,也順便得到解脫的功德受用。但是菩薩卻不是以自我解脫為主要的目標,而是以度化無量眾生,共同成就佛道為主修。
解脫道的實證關鍵在斷我見,也就是要認清—由如來藏所出生的五陰十八界都是因緣和合而虛妄不實的。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塵和六識。那我們該如何斷我見呢?這部分在正覺同修會,所出版的《識蘊真義》、《阿含正義》以及《觀行斷三縛結─實證初果》的口袋書都有詳細的說明如何斷我見實證初果,乃至斷我執成為阿羅漢。您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參閱。但是,如果想要實證的話,真善知識的教導,還是極為重要的關鍵。
簡單的說:在解脫道中有初果乃至四果阿羅漢。斷除了我見、疑見以及戒禁取見等三縛結的話,就成了初果須陀洹,能夠不再墮入三惡道中;最遲鈍的初果人,最多也只不過七次的人天往返受生之後,就可以遠離三界生死的苦惱。初果人在有了斷我見的智慧功德之後,不需要壓伏煩惱,就能夠將欲界貪瞋逐漸的轉薄,而成為二果斯陀含,又稱為一往來,也就是在人天往返各一次,就可以入涅槃了。三果阿那含又稱為不還果,則是已經斷除了三縛結,以及欲界貪瞋等五下分結,當往生到色界的五不還天之後,不用再回到人間,就可以在天界入涅槃了。
如果三果人已經斷除了對於欲界的貪愛,就必定會得到色界定的初靜慮,發起初禪的五支功德,所以就是真正離欲的聖人,而稱為梵行已立。而是否有發起初禪的五支功德,就是檢驗一個人是否確實已經證得三果、梵行已立的門檻。像達賴喇嘛所帶領的假藏傳佛教,違背 佛陀應該要遠離欲界貪愛的教誨,他鼓吹要貪愛男女雙修時所產生的大樂,才能提升修行的境界。他並且說:「只要精液不漏,或者能夠一滴不漏的收回,就不算違背清淨梵行。」他在《達賴喇嘛和中國佛教訪問團之問答》這本書當中說:「而為了使達到最究竟的目的,所以他必須產生大樂才有辨法;為了能永恆的保持這個大樂,所以他的精液絕對不能漏出,一滴都不能漏出,他有辨法運用這個精液。假使他在行雙身法時,將精液射出來,那他必須要有辨法一滴不漏的收回,否則就是違背了梵行,就是犯了大罪。」
但是我們說:即使一個人真的能夠練氣功,練到能將精液完全的回收體內,其實也只是吸回到膀胱之中,之後就又隨著尿液而排出來了,這和清淨梵行根本無關,只是一種唬弄人的說法。又即使真的在男女雙修的時候,能夠忍住不漏,這仍然也只是一種氣功,和離欲完全無關。像他們這樣子,不在如何遠離欲界貪愛上來用功,而假借修行作為幌子,來貪著男女交合世間欲樂的修煉方式,是絕對無法發起初禪的。既然連地位最高的達賴喇嘛,都一直強調男女雙修才是最殊勝的修行方法,那麼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在假藏傳佛教當中,完全都是沈迷在粗重的欲界五欲當中,不曾有人實證過離欲的初禪境界的。這也證明假藏傳佛教當中,其實是沒有人懂得什麼是清淨梵行的。
我們談完三果之後,接著再來談四果。四果就是已經斷除了五上分結等三界貪愛而成為阿羅漢,在捨壽之後就可以滅盡因緣生、因緣滅的蘊處界諸法,入到無餘涅槃的本際不受後有,可以不再出生於三界之中。上面的這種說法,指的是慧解脫的阿羅漢。如果是具有四禪八定的俱解脫大阿羅漢的話,則就可以隨時自在的捨壽,坐脫立亡而入無餘涅槃,他就不須等待捨壽的時節來到,才能入無餘涅槃。
上面所說的二乘菩提解脫道,是 佛陀在初轉法輪的阿含時中所說的法教;是以四阿含為經藏,以說戒的毘奈耶為律藏,以阿毘曇為論藏,所以它也就稱為三藏教。但是其實在《阿含經》中,也已經密意隱說了般若以及唯識種智的正理,只是還沒有般若智慧的人讀不懂而已。菩薩也是需要修學解脫道的,而斷除見惑以及思惑的內涵也和二乘法沒有差別。所以我們說:阿含三藏教也是通於菩薩道的。
如果說有的菩薩沒有機緣親證藏識——如來藏,他純粹只是依於三藏教而來斷除見惑以及思惑,但是因為他對眾生有悲願而不捨,所以他不取證無餘涅槃,而常住在世間,像這樣的菩薩,我們就稱他為通教的菩薩。阿羅漢雖然斷除了我見以及我執,他在捨報之後,五陰十八界都已經滅盡無餘,而可以入無餘涅槃。但是在涅槃當中並不是斷滅空; 佛陀在經典上說,仍然有涅槃的本際,也就是第八識如來藏離見聞覺知而獨住的境界。因為阿羅漢並沒有證得如來藏,只是把五陰十八界都滅盡了,剩下如來藏獨存,而稱為入無餘涅槃。但是在涅槃的境界當中,已經沒有了七識心,完全沒有了知,因此阿羅漢是沒有辦法了知無餘涅槃本際——如來藏獨存的境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至於通教菩薩,如果他不迴心大乘別教法當中,來修證無我——如來藏——的話,即使是在解脫果的部分,慧解脫的通教菩薩,他的證境是同於初地菩薩,俱解脫的通教菩薩的證境,同於六地菩薩,但是這些通教菩薩,他終究是無法進入到別教的七住位中,無法了知別教七住位菩薩的般若中觀智;而且沒有經過這個階段的話,他是沒有辦法成佛的。然而開悟明心的菩薩,卻是已經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因此說,開悟的菩薩不用入無餘涅槃,他就隨時可以體驗涅槃的境界。所以明心的實義菩薩的智慧,是遠遠超過阿羅漢的。
佛陀甚至曾經說:最初發堅固菩提心的凡夫菩薩,就已經勝過一切獨覺聖人,以及定性聲聞阿羅漢了。這是因為這位菩薩之後所修學的一切善法,都會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將來也必定會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而成佛。所以說無論是因地還是果地,菩薩都遠遠勝過包括聲聞、緣覺等一切有情的。
在經中曾經有過這麼一個典故:是說有個徒弟揹著行囊,跟著阿羅漢師父後面走,他走著走著,忽然間發起了大心。他心裡想說:我要行菩薩道,要救度一切眾生。這位阿羅漢是個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他想:這個徒弟,竟然敢發大菩提心,真是個了不得的菩薩啊!我這個師父都還作不到呢!於是,他就趕快把行囊拿過來自己揹,不敢讓這位發心的菩薩徒弟來揹。可是這個徒弟跟著大阿羅漢走了很久,腳很累了!他心裡就想說:走路就都這麼辛苦了,那麼行菩薩道真的是太苦了!我看我還是修聲聞解脫道,早點入無餘涅槃就好了。這位大阿羅漢馬上就知道他這個徒弟又打消了發大菩提心的想法了,所以他就又把行囊還給徒弟揹了。
從上面這個故事,我們就可以知道,要發大菩提心、修菩薩行,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光是決定發心,就已經超勝於大阿羅漢的果證。從證得解脫的難易度來說,如果非常精進的話,可能只要一生到四生就可以證得阿羅漢的無餘涅槃。但是如果想要成就佛地的無住處涅槃的話,那麼就一定要三大無量數劫,才能夠究竟圓滿的。
我們再從所證得的功德上來說,阿羅漢就只是在這一期生死結束之後,能夠不受後有,不用再去受生,不需要再受生死輪迴之苦。但是這並不是 佛陀來說法的目的, 佛陀是為了一大事因緣才出現於世的,是為了教導眾生佛的知見,讓眾生都能夠證得佛地的福德以及智慧,能夠利樂眾生永無盡期,這才是 佛陀說法的目的。所以二乘法只是佛法修學的中途站,當我們能夠證得聲聞初果,乃至三果、四果的解脫果證之後,已經斷除了欲界煩惱的現行,已經有把握不會隨意造作惡業而下墮三惡道的時候,這時候就不應該害怕在三界之中來受生,而應該要迴小向大,發起大菩提心當菩薩,將來開悟之後,不但有解脫功德,同時也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擁有般若中道的智慧,能夠利樂無量眾生,共同成就佛道無量的功德,這才是唯一而且究竟的修學道路。
從上面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因為菩提有聲聞、緣覺、佛菩提等三種,所以我們在發菩提心的時候,就一定會有三種不同的發心。第一種是下品的菩提心,也就是指聲聞菩提,中品的菩提心是指緣覺菩提,上品的菩提心是指菩薩的道心,就是大乘法的發起佛菩提心。關於菩提心的發心,不能夠說眾生一定有菩提心,或者一定沒有菩提心;也就是說,眾生都應當要先有熏習之後,才會發起菩提心的,在往世如果沒有熏習過佛法,就不可能發起菩提心。正因為眾生不一定都有菩提心的體性,所以有人發心的時候,成為了下品的菩提心,有的人成為中品,有的人成為上品。如果眾生本來都一定有菩提心,那麼應該是三品統統具足,或者一定是三品都沒有,所以這三種菩提心,眾生在發心之後,不一定就永遠不再改變。
所以如果以前所發的是下品菩提心,只想要修證解脫道,而出離生死苦,這就是聲聞菩提的發心;但是他卻可以在這個,下品的聲聞菩提基準之上,作為中品緣覺菩提發心的基礎,乃至於可以將聲聞菩提的發心,作為發起上品佛菩提心的基礎。也有人一開始是發佛菩提上品的菩提心,但是後來害怕眾生難度、佛道難成,所以發心就隨著轉變為中品,修學緣覺菩提了;乃至有人不敢修學緣覺菩提,就改為修學聲聞下品菩提。因此說已經發心的人,三種菩提之性,並不是決定不變的。在眾生發心之後,如果能夠精勤修學無量的善法,像四宏誓願所說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樣就是所謂的勤修無量善法。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先談到這裡,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我們下次將要說明:初發心菩薩應具備的條件以及修學要點。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學法無礙、福慧增上、早成佛道。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7集 具足十信位-初發菩提心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在上一次的節目當中,我們說明了十信位─具足對佛教三寶及佛法的信心;但是,只說明到第四位的慧心,今天我們要接著談第五位——定心的部分。
第五信位是要成就定心。但是這裡所講的「定心」,並不是專門指禪定的定,而是於事、於理、於義能夠「心得決定——確定不疑」的意思。也就是要對佛道的正理以及正修行,能夠心得決定;因此,可以攝心在正道之上,一心寂定、相應不散,而不會猶豫不決,被邪知邪見所動搖。所以這個「定」跟「慧」是息息相關的。有許多學佛人沒有經過慧心的正確簡擇,僅憑著直覺,就死心塌地的對某個教派、道場或者法師認定不移、打死不改!我們不可以因此說:他這個樣子是成就了十信位中的定心。而只能夠說:他的我見、我執煩惱十分的深重!關於這一點,大家可是要分別清楚才好。
上面所說明的十信位中,所要修學的前五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以及定心,其實也就是 世尊在三十七菩提分法當中所說的五根以及五力。當這五心逐漸堅定,也就是相信依於自心如來藏,並且在諸佛菩薩的護念以及教導之下,確實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逐漸生起了大作用力;將來在十信位滿心的時候,就能夠初次的發起大菩提心,並且發願朝向佛菩提道來邁進。譬如,世尊在《雜阿含經》當中有過這樣子的開示: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何等為信根?若聖弟子於如來發菩提心所得淨信心,是名信根;何等為精進根?於如來發菩提心所起精進方便,是名精進根;何等念根?於如來初發菩提心所起念根;何等為定根?於如來初發菩提心所起三昧,是名定根;何等為慧根?於如來初發菩提心所起智慧,是名慧根。」(《雜阿含經》卷26)所以從上面 世尊的開示,我們知道,這五根都是要讓我們依於如來藏心,而去努力培植對佛菩提具足正信乃至正慧,而逐漸具足發起菩提心的因緣。
接下來,第六信位叫作不退心。所謂不退心,在佛教的修證上有很多種的說法,比方說: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等等。而這裡的不退心,指的是信不退。是說,在前五心——也就是對於佛教三寶、對成佛之道的信、進、念、定、慧等五根具足了,不會再退回到外道法去。我們看到有極少數的佛弟子,退心到一神教等外道中,那我們就可以確定,他的信等五根是還沒有具足的。
再來是,第七信位叫作迴向心。到迴向心的時候,是說因為對佛菩提道已經能夠信心堅定不退,原本是一直積極在世間五欲上用心,到了這個時候,就能夠迴轉過來——心向佛道;而在善法上所作的福德,也就會心心念念、堅定的迴向給佛菩提;這就是對佛菩提具足了迴向心。
第八信位則是護心。護心,就是護念自己的菩提心,不再受世間法的引誘或者挫折而影響,能夠堅定的朝向佛菩提來前進。另外,也懂得珍惜、維護佛法;因為已經對佛法有所深入、有所瞭解,所以才會有所珍惜;並且對維繫正法的長久存在的重要性,已經具足正信了。
第九信位就是戒心。戒心,就是我們聽聞正法之後,已經能夠理解 佛陀所施設的禁戒,是因為要保護我們不去造作重惡而墮入三惡道當中。所以說,持戒是善法,並不是為了要束縛我們——讓我們覺得很不自在;所以就會從原本很排斥受戒,反而變得很歡喜樂意去學戒。如果對學戒具足正信,這時候自然就會樂於去受持三歸五戒了。
最後,第十信位是願心。願意利益眾生、願意修集善法、願意成就佛道等等。當願心能夠成就之後,就自然能夠發起菩提心,成為初發菩提心的菩薩;並且進入初住位,開始樂於行布施等菩薩行。例如,世尊在《菩薩善戒經》中說:「初發菩提心時,名發心發願;為利眾生生人天故,名有發願;為眾生故修無量心,名行發願;修集一切菩薩善法,名善發願;不惜身命護持正法,名大發願……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大發願。」(《菩薩善戒經》卷7)所以,願心的部分,我們可以用四宏誓願來說明,四宏誓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能夠像這樣子,發起無量無邊的大願,並且是真心的發起的話,那必然是已經對於三寶、對於佛菩提道,已經有十足的信心,才能夠發起這樣的大願心來。世親菩薩在《顯揚聖教論》中說:「初發菩提心,於諸正願最為殊勝。」(《顯揚聖教論》卷8)可見得,一位佛弟子在經過一劫乃至萬劫修學十信位,終於能夠信心具足堅定,勇猛發起成佛大願,這是在所有的正願當中,最為殊勝的!
以上信心、念心、精進心、定心、慧心、不退心、迴向心、護心、戒心以及願心這十個心,就是《菩薩瓔珞本業經》裡面 佛所開示的:初住位以前,在十信位的菩薩所應該修行的十種心。那麼這十種的心,從一開始的信心,一直到最後面的護心、戒心跟願心,都代表了對於三寶——特別是對於 佛陀的教導,以及對於自己將來有機會能夠成佛的信心有增長了!所以才能珍惜、愛護佛法;所以才能夠因為戒法,而願意去約束自己的行為;所以才願意發願要廣度眾生。一般在第六信位、第七信位的不退心、迴向心具足的時候,就一定會樂於歸依三寶;在第九信位戒心具足的時候,就會樂於受持五戒十善、乃至六波羅蜜;當第十信位願心具足的時候,就會勇於發起四宏誓願,進入初住位,開始於外門修學六波羅蜜。而且十信位的修行具足圓滿的狀況,除了對於三寶的信心之外,也包含對善知識、對自己的信心,以及對於菩薩願、菩薩行、菩薩善巧方便等等的種種信心。
各位菩薩可以從十信位這十種心的內容,仔細的去思擇裡面的道理,然後仔細檢查這十種心,我是不是有哪一些還沒有具足成就?那麼就要依著次第逐步去努力培植,一直到圓滿具足為止。雖然 佛菩薩說:這十信位,要一劫乃至一萬劫才能夠圓滿具足。但是,各位菩薩能夠跟正法相應,相信都是在多劫以前,就開始修學佛菩提道的菩薩;所以,相信各位很快就能夠滿足十信位的內容,甚至早已經圓滿具足十信位的修學了。十信位還是凡夫位,要到十信位具足,初次發起大菩提心,才能真的稱為「菩薩」;當入了初住以後,才真正開始進到菩薩道的修行。
而一位菩薩之所以能夠發起菩提心,是有許多不同的因緣的。譬如說,有一些眾生在修行外道法的時候,因為他過去生有熏習過佛法,雖然有隔陰之迷,一時還沒有辦法相應;但因為已經具足了對大乘佛法信、進、念、定、慧等五根,所以當看到或者聽到外道典籍當中的說法的時候,就知道這是和事實顛倒的邪說;因此,就會心中不樂,知道這些邪說會誤導眾生;有的人就因為這樣,發起了菩提心,希望能夠以正法來攝受眾生,想要讓大家都能夠住在如理作意的正知見當中。或者有一些菩薩,當他安處在寂靜處的時候,因為不受干擾,忽然間就和過去生所修學的善根種子相應,所以因此發起了菩提心。或者有一些菩薩,看到有親人或者是陌生人忽然間死亡了!他感受到生、老、病、死苦,他看到生死過程中的種種痛苦以及生死的過患,希望自己和眾生都能夠遠離這些生死的過患,所以他就發起了菩提心。
或者有一些菩薩,他看到或聽到有眾生造作惡業,知道他們將會因此免不了生死的輪迴,乃至下墮三惡道;他為了要救度這些眾生,因此就發起了菩提心。或者有一些菩薩,他深深感受到自心當中,存在著貪、瞋、癡、嫉妒等等的根本煩惱或者是隨煩惱,將來一定難免會去造作惡業而輪轉惡道;所以為了想要去除自心煩惱,將它轉化清淨,以免落到不好的果報當中,所以他就發起了菩提心。或者有一些菩薩,是因為看到了一些外道修學仙道或者神道,而產生了五種的神通、或者可以延年益壽,但是他們卻不知道自己無法出離生死輪迴!他為了想要救護這些眾生,因此觸發了心中所含藏的修行種子,因此而發起了菩提心。
或者有一些菩薩,因為隔陰之迷,忘失了 佛菩薩的教導;但是他很想探知:世界到底是有邊、還是無邊等等的問題?所以發起了菩提心。或者還有一些菩薩,當他看到或者聽聞「如來具有無量的不思議勝妙法!」生起了追求之念,因此而發起了菩提心。另外有一些菩薩,因為看到有情眾生遭受了各種的苦報,他生起了憐愍心,想要有能力來救拔這些眾生,所以發起了菩提心。另外還有一些菩薩,是因為憐愛眾生的緣故,想要利益他們,讓眾生能夠離苦得樂,所以發起了菩提心。除了這些狀況,另外還有無量的因緣差別,菩薩會發起菩提心。總之,這都是因為在十信位的修學之中,所累積的善根以及福德智慧的種子已經成熟了,所以遇到各種的因緣,都有可能會發起菩提心的。
如果過去世已經曾經發過菩提心,這一世再一次的發心,那麼就叫作增發菩提心。就是因為眾生的心性本來是不固定的,所以有時候會去當天人,有時候當人,有時候又墮落三惡道,有時又去當阿修羅;所以說,眾生的心性基本上是不固定的。同樣的道理,一切眾生本來是沒有菩提性可說的,只因為過去生所累積的善根,以及現在這一世和合種種的善業和善法因緣,才能發起這個菩提心,而有了菩薩性,所以就叫作菩薩。因此菩提性就又叫作菩薩性。因此 佛陀說:「有的人說,一切的眾生都有菩薩性。」佛陀說:「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正確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眾生要有種種的善業加上因緣,然後才能行六度,而發起菩提性——菩薩性。」如果還沒有發起菩薩性,就叫你去行六度萬行!基本上,一般人是做不到的。雖然說,一切眾生的無漏法性是本來就存在的;但是,要發起菩提性,而發願成佛以及廣度眾生,生生世世都願意當菩薩,這卻不是眾生本來就有的心性;還得要有過去所累積的善業種子,還要有善知識的因緣的配合,才能夠發起這個菩提性——菩薩性的。
如果說,一切眾生都是本來就有菩薩性的話,那麼為什麼會有初發心的人呢?為什麼又會有退轉菩薩性的人呢?既然是有初發心的人與事,那麼就表示:那個人以前還沒有發起菩提心,是現在才發起的啊!所以才叫作初發心嘛!既然是初發心,那就表示發心以前,他是還沒有足夠的菩薩性的。至於退轉,那麼就表示那位菩薩已經退失了菩提性。那就表示這個菩提性,不是本來就有、永遠都有的啊!這就表示:他們本來是沒有菩提性的,是因為初發心了,所以才有了菩提性;但是後來因為又退轉了,所以就又退失了菩提性。因此說,要以無量的善業和因緣,才能夠發起這個菩提心,這才叫作菩薩性。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先談到這裡。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我們下次將會繼續談:三品菩提心的抉擇。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學法無礙、福慧增長!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6集 十信位-具足對佛教三寶及佛法的信心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在上一次的節目當中,我們說明了「認識三寶的真實義」。今天,我們繼續談世間凡夫如何能進入到佛法十信位的修行——具足對佛教三寶及佛法的信心。
我們在前面幾集當中說明了,如果一位有情他具足了人天善法,能夠孝養父母,無論是衣服、飲食、臥具、湯藥或是房捨、財寶,他都能夠盡心地供養,並且還能夠經常地恭敬、禮拜、尊重、讚歎;除此之外,也同樣能夠奉事師長,除了四事供養之外,也能尊重讚歎恭敬禮拜,並且奉行師長良善的教導;對於妻子、兒女、眷屬也能夠供給衣服、飲食等等,以及打扮莊嚴的飾品;如果遇到善知識善友的話,也能夠隨分隨力的布施、供養,並且恭敬禮拜、讚歎請法。能夠經常像這樣子做的人,一定是已經三業端正的人,那麼他的財富以及壽命就都會不斷地增長,而具足進入佛道中修學的福德資糧。如果加上對佛法僧三寶有了初步的認識,也聽聞了佛菩薩或者善知識的教導,接受「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的正理,並且已經瞭解到,只有佛菩提成佛之道才是世間最究竟無上的正道,那麼,他就會樂於進入到佛門中成為佛弟子,開始修學十信位的初信位,來修集對佛法以及三寶的信心。
在《菩薩瓔珞本業經》裏面,有開示十信位所應該學習具備的十種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心、戒心以及願心等十種心。
十信位修行需要多長的時間,則是要看眾生心性的狀況。善根好的,要一劫或二劫就能夠滿足;善根差一些的,就會不斷地進進退退,時間拉得很長,最差的要一萬大劫才能夠滿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學圓滿的話,就能夠發起大菩提心,開始努力修學六度萬行,發願成佛,而成為初發菩提心的菩薩。
譬如《大方廣佛華嚴經》當中有偈語說:「菩薩初發意,直心大功德,於佛及法僧,深起清淨信,信敬三寶故,能發菩提心。」(《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
我們曾在第一集當中說過,如果一位佛弟子,他能夠勇於發大菩提心,樂於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無量數劫的久遠修行來自度度他,共同求得究竟圓滿無上佛果的有情,我們就可以稱他為菩薩。佛陀也在《優婆塞戒經》中說,「發菩提心故名菩薩」。可以見得,能夠發起成佛的大菩提心才能夠稱為是「菩薩」。而在初發菩提心開始修學佛道之前的十信位中,基本上是不夠資格稱作是菩薩的,只是具足凡夫異生性的佛弟子,最多只能稱為是假名菩薩、名字菩薩。即使是初發菩提心的菩薩,其實也都還是屬於新學的凡夫菩薩;一直要到般若正觀現前,成為位不退的七住位菩薩,才能稱為是久學菩薩。但是,才剛進入初信位,仍然貪著世間五欲之樂的假名菩薩,和經過一劫乃至萬劫努力修學,十信位具足、不貪著世間樂,已經能深心發意的初發心菩薩,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就非常的大了。
例如,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說:【「云何名新發意?」答曰:「新學菩薩有二種:一者、深心著世間樂,軟心發意;二者、深心發意,不著世間樂。軟心發意者,佛不以為發心;深心發意者,乃名為發心。」】(《大智度論》卷九十六)就是在說明這個道理。
但是正信的佛弟子,至少都已經能夠正確的認識到深著世樂的過患,瞭解只有佛道才是能夠究竟出離的安樂之道,所以才願意逐步遠離對世間欲樂的貪愛。如果有人是因為聽別人誘惑說「修學佛法將來可以享受到世間最美妙的男女欲樂」,因此才來修學佛法的話,那麼他最初的發意、發心就不清淨,將來就必定會走入邪道邪法去,而得到三惡道的苦果,離佛道越來越遠。
所以,正信的佛弟子在十信位的修學之中,就必定會由原本的貪著世間五欲之樂,而逐漸去除對世間五欲樂的貪愛,這同時也可以檢驗一位菩薩是不是已經滿足十信位了。如果有一位菩薩,仍然非常貪著於世間五欲之樂,完全沒有辦法捨離的話,那麼可能就顯示,他還沒有滿足十信位的修學。
前面說過,十信位所要學習具備的,第一個就是所謂的「信心」。這個初信位要具有的信心,就是前面所談的,我們必須要相信,因為有如來藏,所以有三世輪迴,有善惡因果;除此之外,還要相信有佛地究竟無上圓滿勝妙的功德;而且,佛菩薩都會無時無刻地護念著我們,指引我們依循著正法正理,一步一步的往上修進。這就是所謂的信佛。並且我們還要相信,確實有能出離三界的法,確實有能夠探究一切眾生都具有的真心佛性的法,這些就是所謂的相信佛陀正法。並且除了佛跟法之外,我們還要相信,諸佛菩薩會在這個世界幫我們安排適當的善知識,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會有善知識傳授佛教正法給我們,這就是要相信有大乘勝義僧寶的存在。
所以,在十信位中培植第一個信心的部分,我們要透過聽聞正法以及思惟簡擇,直到能夠深信有三世輪迴,有善惡因果以及大乘三寶的真實義理。
如果我們已經如第五集中所說,對於三寶的真實義有了正確的認識,也已經對於佛法僧三寶發起了清淨信,明了一切世間法中,只有三寶才能幫助自己去除三障煩惱,得到涅槃真實解脫,那麼很自然的就會樂於歸依三寶了。譬如 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中說:
「為破諸苦,斷除煩惱,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受三歸依。」(《優婆塞戒經》卷五)
我們也可以用很簡單的方法,來檢驗一個人是不是真心的歸依三寶。如果是真心歸依的話,在歸依佛之後,他寧願捨棄身命,也不會再依止自在天等等的外道天神;當他歸依法之後,寧願捨棄身命,也不會再依止外道的經典;當他歸依僧之後,寧願捨棄身命,也不會再依止外道邪師。當一位菩薩能夠以至誠心發起這樣的誓願,並且如法受持三歸依之後,那麼就成了佛門四眾之一的優婆塞、優婆夷,或者是比丘、比丘尼了。
在台灣,有許多人自稱為是佛教徒,但是他們除了受持佛教的三歸依之外,另外同時也經常祈求其他的許多神明;他們認為有拜有保祐,拜越多的神明就越能夠得到神明的保祐,這樣子他會覺得比較安心。但這其實就表示,這些人都還是屬於民間信仰的層次,因為他們對佛教三寶還沒有正確的認識,還沒有辦法對於佛教三寶發起清淨信。所以,即使在表相上已經受了三歸依,但其實這並不能算是具有清淨信的佛教徒;那麼他們也就一定沒有辦法安忍在佛菩提道上來修學。基本上,這樣的人並不能夠稱作是佛弟子,當然也就更稱不上是一位菩薩了。
另外,我們在第五集當中有說明了,無論是佛寶、法寶還是僧寶的根本,所指的就是一切眾生都有的自心如來藏;所以,除了歸依佛法僧三寶之外,我們還應該要瞭解所謂的「三自歸」,其實還要歸依於自身的如來藏。
在佛世,除了受三歸依成為佛弟子之外,同時還要隨分的受持五戒。這是因為受五戒的話,是發起誓願對於一切的有情都不造作殺盜淫妄等等惡業,所以能夠讓一切眾生都對你遠離了五種的怖畏。而在一切的布施當中無畏施是最為第一的,因此持守了五戒,也就稱為是五大施。而且持五戒的人,可以不再入三惡道受長劫的惡報;另外,每受一戒又有五位善神來守護,所以說持五戒的功德非常的大。
我們前面提到,菩薩之前在修學人天善法的時候,就已經修學了五戒十善。那麼,為什麼歸依三寶之後還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中有解釋說:歸依三寶之後再受五戒的話,因為是依於 世尊所開示的第一義正理,所以這時候五戒就稱為第一義戒;而如果沒有依於三寶來受戒的話,因為是依於世間凡夫的雜染妄想來受戒,所以就只能稱為世間戒,那麼就會有根本不淨、受已不淨、莊嚴不淨、覺觀不淨、念心不淨以及果報不淨等等的六種不淨。所以,依於三寶而受的第一義戒與世間戒,這兩者之間的福德差異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在受三歸依的同時,最好也要再隨分受持五戒。
接下來,我們再來談第二信位,就是要成就所謂的「念心」。所謂念,是指對一件事情能夠憶持不忘,就是我們要時時憶念著善知識教導我們的善法以及正法,要持續不斷的安住在法上。這個念又可以用六念來作說明,六念的前三個就是憶念三寶——念佛、念法以及念僧;除此之外,另外還要念施、念戒、念天,也就是要經常憶念著要布施、要持五戒、要修十善業道,並且應該要自我期勉:生生世世都不忘記修行成佛的大目標。這就是念心。
佛陀教導我們說,如果能夠以至誠心來修學念佛,當我們遭遇到種種惡劣不清淨的因緣的時候,就能夠遠離這些境界,並且增長慈悲以及智慧。所以,我們在究竟成佛之前,都應該時時要記著念佛而不間斷。
有許多佛弟子覺得,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淨念相繼非常的困難。在這方面,正覺同修會的 平實導師所倡導的無相念佛,有非常詳細的修學次第,很容易就可以上手,而且能夠讓修學的人具備動中定的功夫,可以不受外境影響而失念,所以是非常殊勝而且很受用的念佛法門,非常適合忙碌的現代人來修學。
另外,佛陀又教導我們說,念佛、念法、念僧是智慧莊嚴,念施、念戒、念天則是福德莊嚴;如果能夠具足福德以及智慧的話,就能夠莊嚴自己以及一切眾生,所以我們應該要修學這六念法。
再來談到第三信位,是要成就「精進心」。也就是,隨著對三寶,對因果,以及對佛道的正確認識,信心會不斷地增長,所以會逐漸產生要持續不斷地在佛教正法上修行的精進心。除了行善去惡之外,還要更進一步去瞭解:什麼是無漏的清淨業?更要知道,淨業是要在將來有了斷我見的智慧之後,才能夠真正做到的,所以會在心中種下要去追求斷我見的解脫智慧的清淨種子。這就是第三個——精進心。
第四信位是要成就出世間法的「智慧心」。慧心就是我們在聽聞、熏習大乘佛教法義之後,能夠加以思惟簡擇,並且作出正確的抉擇,這就叫作慧心。因為佛教非常強調的是智信而不是迷信,就是要求大家在聽聞正理之後,要能夠如理作意,要仔細地思惟整理之後,才作出正確的抉擇,這樣才能成就真實的智慧。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絕大多數的學佛人都非常缺乏簡擇正法的慧心,大都僅憑著表相的排場或是直覺,就跟著感覺走,完全不去瞭解這位法師或者善知識所說的法到底正不正確。這就表示這些人的慧心是不具足的,他們還沒有完成十信位中關於慧心的修學。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先談到這裏。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我們下次將會繼續說明十信位十心還沒有說完的部分,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學法無礙,福慧增長!
阿彌陀佛!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方有般若波羅密多
































(摘錄自平實導師著涅槃下册P.187第二段)
想要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必須先修學禪宗的禪
明心證悟如來藏之後
方能現觀如來藏的真如法性而證真如
想要實證真如、實證般若波羅密多
應該先學般若波羅蜜多
即是先聞熏正確的實相般若正見
藉以斷除我見而遠離六識論惡見
然後才能正確地參禪而明心
明心以後才能證真如證真如以後
才能實證菩薩所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所以想要親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人
應先修學正確的般若波羅密多
藉以遠離六識論惡見
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2020年3月22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5集 菩薩正行的基礎-認識三寶的真實義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在上一次的節目當中,我們把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等人天善法,以及「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作了概略的說明,所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我們應該由人天善法轉入佛道中來修學,這才是最為明智的抉擇。
我們之前有提過,世尊在《菩薩瓔珞本業經》當中開示說:想要成就菩薩道的無量行願的話,應當要「先正三業,習三寶教,信向因果」。對於先正三業,也就是要修學五戒、十善,清淨我們的身、口、意行三業的部分,我們在前面兩集談人天善法的時候,已經解說過了。接下來我們就應該要「習三寶教」。而在學習三寶的教導之前呢,當然更要對三寶有正確的認識。
那麼什麼是三寶呢?一般人都覺得很簡單,就是佛、法、僧。但其實三寶真實的內涵,大部分人都沒有真正的認識,所以我們要再大略說明一下。
所謂的「佛寶」就是指菩薩曾在三大無量數劫當中,證悟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得到般若實相智慧之後,能夠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萬行圓滿,最後在菩提樹下降伏魔軍,斷盡煩惱障以及所知障,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時候如來藏當中的種子不再有變易,已經究竟清淨,微妙寂靜,這時就稱為無垢識、清淨法身。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圓明等無量無邊的真常功德,能夠在十方世界來去自在,無有障礙,任運度化無量眾生,永無盡期;而且具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等十種稱號。
佛地的圓滿報身,則是為了成熟地上菩薩而出現的他受用身,圓滿報身常住不變,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經常在色究竟天為諸地菩薩說無生法忍甚深之法,這是諸如來在三大無量數劫當中修集的無量無邊的真實功德所成就的。
而佛的應化身,則是隨順眾生得度的因緣,在一切世界六道中,化現無量無邊的諸化佛身,在沒有佛法的地方來建立正法,讓有情眾生能夠歸依佛法僧,而且受持清淨的禁戒;另外也常變化成佛門四眾,以種種善巧方便,將無量無數的有情安置於人天善法之中,乃至於讓他們得到三乘佛法的涅槃解脫果證。
雖然說佛共有三身,但全部都要攝歸於無形無色的清淨法身。因為法身就是因地的如來藏,只是把如來藏當中的無量種子淨除清淨之後,就成為無垢識——清淨法身,其實本體還是同一個——因地的如來藏,其中並沒有差別,因此《華嚴經》中才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而圓滿報身以及應化身,是佛陀為了攝受無量無邊的眾生而變現的,也都是依於清淨法身如來藏而出生的。所以說,三身都要匯歸於法身。所以,不可能離開清淨法身如來藏,而說有報身或是應化身的。
佛世尊既然有正遍知的法號,對於世間以及出世間的萬法,當然都能夠正確而又普遍的了知,所以才又稱為「法王」。因此,「法王」這個稱號是不能亂用的。例如 世尊在《妙法蓮華經》中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安隱眾生,故現於世。」(《妙法蓮華經》卷二)
就連七佛之師的 文殊師利菩薩,都只能稱為「法王子」,不能稱作為「法王」,可見「法王」這個稱號確實是只有佛世尊專用的,還沒有成佛的人是不應該隨便亂用的。
但是有某個附佛法外道,否定如來藏是真實存在,或者是把只有一期生死的意識心當作是如來藏,而且竟然有一大堆的領導人,都自稱或被稱為「法王」!可見這些外道對佛世尊完全沒有真正的認識,對於佛寶也沒有虔誠恭敬心。而且這些附佛法外道,說他們只要修雙身法,就可以即身成佛,快速成就報身佛,不需要像佛法當中要經過三大無量數劫的辛勤苦修,來成就清淨法身。從上面對 佛世尊所開示的說明,就可以很明確的知道,這些附佛法的外道,是蓄意要欺騙佛法知見還不具足的學佛人,這在修行上是非常要不得的心態以及作法。
而所謂的「法寶」,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當中 世尊開示說,法寶有三個層次:
第一法寶,指的仍是一切眾生都有、與佛無差無別、自性本來清淨、無生無滅的如來藏,又稱為是摩訶般若解脫法身。
第二法寶,則是所謂三十七菩提分法等,戒定慧諸妙功德。因為修學這些法,就可以證得第一法寶清淨法身,所以才被稱為第二法寶。
第三法寶才是指諸佛菩薩所開示的經律論等。
世尊又說,一切眾生應當要歸依如來藏,真如無為的第一法寶,因為如來藏真如無為,是一切法當中最尊、最勝的,沒有其他法能夠超越祂。
由 世尊在這部經中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第一義諦的究竟法寶指的還是有情眾生的本心如來藏。世尊所開示的三乘經典中,都是同一種說法,只是應聽法者的因緣方便,用不同的名相來說明祂的體性;因為第一義諦真理只會有一個,不會有互相矛盾的兩種以上的說法,佛說「諸法無二、法界無二」,就是在說明這個道理。
因為一切諸法都是由如來藏所出生,因此如來藏能夠攝持一切諸法,所以我們說如來藏是世間諸萬法的本源。佛陀以及諸大菩薩所開示的法寶,都是依於實證萬法的根源——如來藏的究竟真理之後,所啟發的根本智、後得智,乃至道種智、一切種智,而從自心流注出來的。三乘佛法,則是依於眾生的智慧差別而方便施設的,所以只有深淺的差別,而不可能像世間學問有互相矛盾的情形出現。所謂各宗派之間對佛法的諍論,其實都是因為假名善知識自己未證言證、未悟言悟,不懂得佛法的深義,僅憑著自己的妄想執著的門戶之見,就隨意批評、割裂本來嚴謹而且完整的佛陀法教。
例如,假藏傳佛教的達賴喇嘛,不懂佛教的深義,卻說 佛陀三轉法輪的說法互相矛盾。達賴說:
「佛陀有三次重要的轉法輪——傳統上,佛陀對弟子主要的三次佛法教示,傳統上稱為三轉法輪——嚴格地說,這三次轉法輪所開示的法教是互相矛盾的——某些內容不相符合。既然這些法教皆是佛親口所說,卻又互相矛盾……」
另外,世尊明明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當中說「如來藏根本識是第一法寶」,因此能夠出生一切法的如來藏,才是諸法根本、諸法之王,所以,如來藏根本心才是名符其實的法王。達賴喇嘛在他的書中則說:「至於我的立場,則是駁斥根本識的存在。」
另外,世尊在《雜阿含經》中明明說:「佛告比丘:『……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雜阿含經》卷九)達賴卻硬要說:「而細意識卻永遠存在。」
像這樣自己不懂佛法的意涵,卻隨意批評 佛陀的說法,甚至違背 佛陀的聖教,顛倒說法,這就是很明顯地在謗佛、謗法。我們仔細檢驗達賴各本書中的說法之後,可以確定,他是連菩薩道的初信位都沒有完成的凡夫外道,他完全不懂得害怕未來地獄長劫的苦報,所以才無知的膽敢自稱為「法王」。
接下來我們再來談談什麼是「僧寶」。世尊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中有開示說,僧寶也有三個層次:
第一種是第一義僧,指的還是一切有情的如來藏,如來藏祂無形無色,不可覩見,不可捉持,不可破壞,也無能燒害,不可思議,唯證乃知;祂才是一切眾生最好的福田,祂從來無受無取,具有無量諸功德法,常不變易,所以名為第一義僧。
第二種僧寶,指的是已經實際證果的聖僧,包括所謂初果須陀洹,乃至四果阿羅漢、辟支佛,以及三賢十地的菩薩,這稱為第二種僧寶。
第三個層次的僧寶,則是指持戒清淨無染,具有多聞智慧的比丘、比丘尼等福田僧。為什麼稱他們為福田僧呢?這是因為他們能夠帶給有情安隱快樂,又能滿有情的一切善願,像這樣的表相出家眾,可以稱為第三僧寶。所以說,如果現出家相的僧人如果持戒不清淨,或者沒有足夠的智慧,不能夠帶領信眾在佛道上漸次解脫,得到修行佛道的真實安樂,其實就沒有資格稱為是僧寶的。
而且從 世尊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中的開示,我們也可以再一次確定,第一義的佛寶、法寶以及僧寶,所指的都是一切有情的本心如來藏。所以我們更可以確定,如果有人否定了萬法根本的如來藏是真實法,說祂只是方便說,因為這樣的說法是違背 佛陀的開示,那麼我們就可以斷定,這是謗佛、謗法、謗僧——毀謗三寶的作為;即使是他身上披著佛教的法衣,但是他就連佛弟子都稱不上了,我們更別還傻傻地恭敬、禮拜、供養,繼續稱這樣的外道假冒僧人為法師或高僧了。
如果像達賴喇嘛這樣,不但否定如來藏心是真實有,甚至還鼓吹男女雙修是最高級的修行方法的人,則都是屬於持戒不清淨、說法不清淨的外道,是連佛教徒都稱不上的外道人。只有覺囊派的大中觀見、他空見,才稱得上是真藏傳佛教;而達賴率領的教派都是修習雙身法、樂空雙運的外道法,這和三乘菩提完全無關,是屬於假冒的藏傳佛教,是假密教。
另外,附佛法外道還在佛教三寶之上,擅自加上一個「上師寶」。他們說上師的傳承是從 佛陀傳下來的,而且只要是上師所說的法,就要徒眾們完全聽信,不可以質疑。事實上,像上師傳承這種假造的說法,是完全經不起檢驗的,也是違背了 佛陀開示的「依法不依人」等四依法的。我們去檢驗這些所謂上師的說法,絕大部分都是違反佛教三寶的開示的,更明確的顯示,所謂的上師其實根本連清淨的表相福田僧都談不上,根本就不屬於三寶中的僧寶,也因此他們才需要另外再立一個「上師寶」。所以,像這種頭上安頭、毫無必要的作法,只是為了欺瞞絕大多數是文盲的西藏信眾,把他們由佛法中轉入假密教外道法中的一種控制手法;表面上是在弘揚佛法,實質上卻是利用佛教的資源來弘揚外道法,來消滅佛教正法、取代佛法的惡劣作為。
經過我們上面的說明之後,相信大家對於三寶的真實義理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知道三寶完全都是依於清淨無染的自心如來藏所建立的。如果離開了如來藏,甚至否定了如來藏,雖然穿著出家眾的僧衣,自稱為「活佛、法王」,但是所說的法卻是不清淨的,甚至還違背世間禮俗,那麼我們要記得依循 佛陀的教誨「依法不依人」,千萬不要盲目的跟從而去造作惡業,因為三惡道的果報是真的很痛苦、很長久的。
正因為第一義的三寶——如來藏確實是世間一切法的根本,也是一切法中最為尊上的法,所以說世間沒有一法可以超越於三寶之上。而歸依三寶,信受奉行三寶的教誨,才真正可以讓我們斷除一切煩惱業習以及三惡道的苦報等等三障煩惱,逐漸增長福德、智慧,而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而圓滿佛果。所以說,世間一切法中唯有三寶最吉祥,我們也當然都應該要「習三寶教」才是啊!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談到這裏。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學法無礙,福慧增長!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4集 如何由人天善法轉入菩薩道修行?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在上一次的節目當中,我們把菩薩道的基礎——施論、戒論、生天之論中的「施論」,作了概略的介紹,今天我們要接著談「戒論」。
所謂「戒論」是說明犯戒的過患,以及持戒的功德。而且當我們明瞭了持戒的意義之後,就能夠防止身、口、意再去造作惡業,乃至於逐漸開始修學善法。世尊在《大般涅槃經》當中就有開示說:
【戒是一切善法梯隥,亦是一切善法根本。……是諸善根之導首,……戒能永斷一切惡業及三惡道,……戒是生死險道資糧。】(《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一)
一般來說,五戒十善也是通於外道的世間善法。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五種戒法。
以因果律來說,造了殺生、偷盜、邪淫、大妄語這四種業,是一定會下地獄長劫受苦的重業。因為造作這四種惡業,它的性質就是會讓眾生下墮到三惡道中,所以稱為「性罪」;而持守不犯這四種性罪,那麼就稱為「性戒」。一切世間以及出世間的戒法,都是一定要持守這四個基本重戒的。
而飲酒呢,基本上是沒有性罪;但是因為喝了酒之後,很容易讓人昏醉、不清醒,因此就很容易會造下前面四種性罪的重業,因此 世尊就遮止大家飲酒,而把不飲酒列為遮戒。這些年來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因為酒後駕車、酒後爭執,造成許多嚴重的傷亡事故,使得許多家庭在瞬間破碎,更造成家屬哀痛、子女失養等身心創傷以及社會問題。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瞭解施設不飲酒戒的必要性了。
反過來說,持守五戒則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果一個人受持五戒的話,就可以不墮入三途惡道之中;所以一般來說,持五戒至少可以得人身。
接下來我們再來談十善業,也就是生天之論。這十種的善業可以分為身、口、意三個部分,就是在身業上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在口業上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而在三業上要不貪、不瞋、不癡、不邪見。
這十種善業其實就是前面五戒的延伸以及擴充,而最重要的差別,是增加了意業上的不貪、不瞋、不癡。也就是說,五戒只要注意到表相上不犯戒,而十善業則要開始注重去除心念上的煩惱,還要轉化為清淨的正念,積極的去行善、利益眾生。比如說不但要不殺生,還要進一步去放生、護生,要由不偷盜轉為布施行,要由不邪淫轉為清淨梵行;要由不妄語轉為說如實語,要由不兩舌轉為和樂相處清淨同行,要由不惡口轉為柔和軟語,要由不綺語轉為端正義語;要由不貪欲轉為清淨心,要由不瞋恨轉為慈柔心,要由不邪見轉為正信正見等等。
這十善業不單是學佛人應該要作,世間人行十善,也會被社會大眾所尊敬;而造十惡業的人,則會被大眾所討厭,甚至因為違法而遭受刑罰。所以佛陀說,行十善的人可以增加內財、外財以及壽命。行十善不僅是未來世可以得到好的果報,今生也是會有許多利益的。
世尊在《楞嚴經》當中有開示過,眾生的心念中因為情與想所造成的差別:想可以說是神智,意思是說如果神智清明的話,就會聰明靈巧,死後就會往上飛升而往生到天界去;如果是情執深重,就會造成煩惱粗重、身心暗鈍的狀況,那麼在死了之後,就會隨著各人情執煩惱的差別,往下墮落到地獄、餓鬼、旁生道去;如果是情執與神智均等的話,那麼就會出生在人間。所以,如果在意業上修學不貪、不瞋、不癡、不邪見,加上身業、口業等十種善業,死後就會往上飛升到欲界天去。例如在《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當中,世尊有開示說:「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欲天報,所謂具足修行增上十善。」
在欲界天的壽命和人間相比,可以說是非常的長久,天福更是十分的廣大殊勝。在欲界天共有六層天,最下層的是四天王天,天壽有五百歲,如果換算成人間的時間,大約是有九百萬年那麼長久。而如果是最上層的他化自在天,換算成人間的時間,就共有九十二億一千六百萬年,這是我們人壽百歲的人間很難想像的。而在天界中更有種種人間很難想像的勝妙福德可以享用。例如,天身非常的清淨微妙,不像我們人間的色身那麼粗重,而且自然就有天衣,以及瓔珞著身,吃的就是美味的甘露入口即化,還有五百天女來陪伴,另外還有一些神通力,也可以自在地飛行來去。
當然,世尊為我們開示生天之論,並不是要我們嚮往欲界的享樂,而出生到欲界天去;而是要我們一步步地清淨我們的身口意行,而能夠遠離六道輪迴之苦。無論是五戒還是十善都是善戒,因為戒能生定,定能發慧;眾生要是具有天界之善、天界之福,那麼才能漸漸和清淨無上的勝妙佛法相應,這才是世尊教導我們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的本意。
說完施論、戒論、生天之論之後,接下來我們要繼續說明由世間法進入佛道的關鍵,就是要明瞭「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
所謂「欲為不淨」是說,因為修福生到欲界天,很容易就會沉迷在天界的勝妙五欲當中,一直到把往世所修的福德都享用完了,那時候就只剩下以往所造的小惡業要受報,所以就會因此又下墮惡道受苦去了,因此 世尊就提醒我們「欲為不淨」。在欲界天的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男女欲,是像人間一樣要兩兩相交,但是沒有不淨物流出;夜摩天則是互相擁抱就夠了,兜率陀天只要互相牽手就滿足了,化樂天則是互相凝視就夠了,他化自在天只是相看一眼就能夠滿足了。由欲界六天的境界說明,我們可以知道,越往上界淫欲就越清淨,那麼到了色界,就完全遠離了男女欲的貪愛了。
關於「欲為不淨」,世尊在許多經典當中都有開示。例如在《雜寶藏經》當中有提到,佛陀如何度化貪欲很重的難陀比丘成為阿羅漢的故事。
話說難陀比丘出家之後,因為心中仍然貪愛出家前的妻子孫陀利的美貌,而沒有辦法精進地修學;所以 佛陀就用神通力把他帶到忉利天,讓他看到正在等待他生天的天女,各個天女的美貌都遠遠超過他的妻子;所以難陀就放下了對孫陀利的貪著,開始努力精勤地持戒修學,一心就為了想要趕快生天,和這些美麗的天女在一起。這樣努力修行了一段時間之後,佛陀又帶著他來到鑊湯地獄去,讓他看到有一鍋空無一人的沸湯,但是並沒有人在裏面受報。他就問獄卒,獄卒告訴他說,這是在等待一位叫作難陀的人,在他生天享盡天福之後,就會下墮到這裏來受沸湯之報了。難陀聽了覺得非常的恐怖,所以從此就不再期待生天了,只希望能夠真實解脫,將來不會下墮到沸湯地獄中去受苦。當佛陀看到難陀的出離心已經很堅定了,所以才開始為他說解脫之法;只在短短七天之內,難陀就證得了阿羅漢。
這個故事正是告訴我們,欲愛的境界是不清淨的,不究竟的,只有認清欲愛的禍患,確定「欲為不淨」,才能夠真的出離。
進一步來說,就算能夠離欲發起四禪八定,升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那也還是「上漏為患」,並不是真正的解脫境界。譬如在人世間想要離欲而修學四禪八定的外道人,只要他們能夠遠離淫欲,而且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再加上把五蓋性障都降伏了,就可以出生到色界的初禪天去,遠離欲界的一切苦惱。出生到色界天的天人,全都是中性身而沒有男女根,所以表示他們已經完全離開了欲界男女欲的境界了。從這裏我們可以瞭解,男女欲並不是所有的有情都一定要有的境界,而是可以超脫的。
而在色界天,天壽雖然很長,但是仍然免不了有成住壞空的過程。所謂的「壞劫」,就是說世界開始敗壞,會有火災、水災和風災等大三災。火災會燒掉整個欲界,甚至連初禪天都會被燒壞;再來大水會淹到二禪天,甚至大風會吹壞三禪天,只有四禪天在壞劫之後仍然還能夠存在,而在三禪天以下的世界則都完全被毀壞掉了。但是四禪天的天壽,雖然可能長到一萬六千大劫,但是壽終之後也仍然要面臨繼續輪迴的災患。
色界四禪天再往上,就進入無色界天了,無色界天顧名思義就是沒有物質的世界,沒有了色身,只剩下意識心處在四空定當中。但即使是升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到了三界之頂,天壽有八萬大劫那麼長久,但是仍然沒有辦法出離三界,當天福享盡的時候,同樣也就要下墮了,要繼續接受之前所造惡業的果報。
例如 佛陀在成佛之前,最後一位教他外道法的老師叫做鬱頭藍弗,佛陀成佛的時候第一個想要度的人就是他,因為這位老師曾經教導 世尊證得三界中層次最高的境界——非想非非想定;可是 佛陀用神通來觀察,發現這個人已經往生到非非想天去了。佛陀又觀察他未來天福享盡之後會去到哪裏,結果發覺他將會下墮到地獄去。這是因為他在修深定的過程當中,有一些旁生眾生在他身邊活動,影響到他修定,他非常生氣,就因此殺害了許多眾生;正因為這些惡業,當天福享盡之後,他就會下墮到地獄去。而在地獄報受完之後,還要出生到畜生道去,去當飛狸;這是因為他在修定的時候,受到了鳥叫聲和魚跳動的水聲所干擾,因為他沒有辦法殺到這些眾生,所以他心中就發了惡願,將來要把他們都殺掉,因此他將來就會出生到畜生道去執行他的惡願。這真是非常的悲慘,因此 佛陀就對鬱頭藍弗生起了哀憫之心。
所以 世尊才教導我們說「上漏為患,出要為上」。就是說,能夠出離三界、入無餘涅槃不受後有的法要,讓眾生不用繼續在三界六道當中輪迴,這才是最為尊上的寂滅、清涼、真實的境界。甚至最後要證得如來的無住處涅槃,那才是究竟無上、圓滿解脫的佛地境界。所以,世尊方便施設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是為了逐步引導眾生來樂於布施,培植基本的福德,去除貧困、增長資財;並且學習與眾生結善緣,種下菩薩悲心的種子。並且要持守五戒十善,去除惡業的障礙,累積修學佛道的資糧。因為無論是想要解脫,證得聲聞果或緣覺果,還是菩薩的佛果,都是要修十善業的,所以說十善業道也是修學三乘佛法的基礎。
例如,佛陀在《十善業道經》中說:「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十善業道經》)
當眾生願意努力修學十善之後,三業清淨,又有了足夠的福德;然後再教導他們「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來讓眾生瞭解,即使往生到天界享福,仍然會墮落到三惡道受苦報,使得眾生不再貪著上升欲界天以及色界、無色天的天福,轉而修學佛法的解脫道、佛菩提道,出離三界火宅六道輪迴之苦,才能受用安隱無憂的究竟常樂。
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我們就談到這裏。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下次我們將會說明「認識三寶的真實義」,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善根增長,學法無礙,福慧增上!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3集 菩薩正行的基礎-人天善法的修行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在上一次的節目當中,我們把「菩薩正行的基礎——要依止如來藏一實境界」作了概略的介紹。在依止了如來藏一實境界之後,接下來我們要從何處入手呢?
世尊在《菩薩瓔珞本業經》當中有開示說,要想成就菩薩道的無量行願的話,應當要「先正三業,習三寶教,信向因果」。也就是要先端正我們的身口意行,要三業清淨,還要修習 佛陀正法以及賢聖僧的教導與教誨,並且要深信因果,信受三寶,這樣的話就可以深入佛陀的教誨,快速的成就佛道。
所以我們要先來談談「先正三業」,這裏所謂的三業就是指身業、口業以及意業。所以,先正三業就是說,如果想成就菩薩道的無量行願的話,就要先端正我們自己的身口意等三業,這也就是指三乘佛法的基礎——人天乘的修行。
如果已經深入佛法的解脫道以及佛菩提道兩大甘露法門,再把佛教、佛法和其他宗教,乃至科學、哲學、藝術等世間法相比較的話,就會發現:只有佛法的解脫道以及佛菩提道能夠讓人實證解脫,出離三界火宅,了脫生死;而其他世間所有一切法,卻都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過去諸佛不但發現了宇宙以及生命一切諸法的根源——如來藏,也把祂的體性完全弄清楚了;並且依著祂的體性如實而修學,不但證得了二乘無學阿羅漢果,也證得了大乘無學佛菩提果,而究竟圓滿佛道。並且還在眾生得度因緣成熟的時候,不斷教導有緣眾生,讓這些眾生也都可以在菩薩道的五十二個階位當中來步步升進,最終也能像 佛陀一樣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所以說,佛法可以說是一切世間最究竟的實證科學,即使是目前最尖端的科學也都完全無法比擬的。世間科技到現在為止,我們可以看到,之前所建立的假說,仍然不斷地被新發現的事證所推翻;而一直以來諸多發現的真相呢,則只是不斷地證實 佛陀在二千多年前說法的正確性。
既然說佛法是世間唯一而且能夠讓眾生究竟解脫的正法,當然也不是隨便一般人的心性就可以修學的,這是因為善根、心性和真實正理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所以無法和甚深微妙的佛法相應。因為這樣,所以我們可以在阿含諸經當中看到,當 佛陀要接引眾生進入到二乘解脫道之前,一定要先觀察眾生的根器,並且一定先說施論、戒論、生天之論,也就是佛法中的基礎次法,或者稱為世間福德、人天善法。
一般世間人我見、我執深重,總是不斷地為自己在盤算,怎麼樣多得到一些財富;當聽到別人要他布施就會生起煩惱,對於布施會有大福德也都狐疑不信,所以當聽到 佛陀說先要學布施,他就覺得很刺耳。當 佛陀看到這個人聽不進去,就知道他的善根微少,所以就只講到布施為止,不再往下講了。如果他樂於聽受施論,那麼就接著再為他講戒論,說持戒的軌範以及持戒的利益,讓他可以在下一世保住人身,不會下墮三惡道。如果說戒論也樂於聽受,那麼再為他解說要如何行十善業道而得生欲界天,以及如何修四禪八定而往生色界、無色界天等生天之論。
假使這些他都能夠聽得進去,佛陀就再為他說:「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長阿含經》卷二十)也就是告訴他,修集了十善業道,可以在未來出生到六欲天,享受五欲之樂;但是欲望是有許多過失的,是污穢不清淨的,當欲界天的天福享盡的時候呢,就會隨著過去所曾造過的惡業,而下墮三塗惡道受苦。即使是繼續修學禪定,往上升進到遠離欲界的色界天、無色界天,享受禪悅或者是清虛之樂,也仍然還是在三界當中,沒有真正遠離世間煩惱的牽絆。縱使天壽十分的長久,也終究是有享受完的一天,而將會再次下墮欲界來受苦,沒有遠離三界輪迴的大患。因此,只有能得到出離三界的法要,才是最為尊上的目標。
如果這位眾生的善根深厚,心性很柔和、潔淨,聽了這些清淨而遠離雜染的法道都能夠歡喜接受的話,佛陀就會說,這個人的心性很清淨,就好像是一匹白布一般,可以很容易就染上美麗的顏色。佛陀在這個時候,才會接著為他說明苦、集、滅、道等四聖諦,讓他斷除我見成為初果的法眼淨。接著 佛陀會再為他作三歸依和受持五戒,讓他成為修學佛教正法的佛弟子。
從上面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二乘菩提小法尚且要先說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等人天善法;那麼大乘的菩薩正法,當然更是需要廣大的福德資糧作為基礎,才能繼續往更高層次的深法來修進。
從上面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正法的修學是不可能一蹴可幾的,是要一步步從基本的做人之道開始;圓滿了做人的條件之後,才有可能進一步修學生天法的,然後才能再進到佛法的殿堂來修學。
那麼為什麼布施是所有修行的第一課呢?佛陀說,這是為了讓我們遠離貧窮的緣故,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畢定品〉當中,世尊有為我們開示說:應當要行布施,因為貧窮是苦惱法,貧窮的人不能夠利益自己,更何況利益他人呢?因此,你們應當努力精勤地布施,這樣自己的身心才能得樂,也能夠讓他人得到快樂;不要因為貧窮的緣故而互相的殺害、吃掉對方,因此而無法離開三惡道。
正是因為不管我們在三界六道中的哪一道,我們每一位眾生的本心如來藏,時時刻刻都不曾遠離我們的身心,而我們的起心動念、身口意行當中所造作的善惡業種,都會毫無遺漏的儲存在我們的如來藏藏識當中;由於如來藏所具有的異熟體性,將來因緣成熟的時候,果報就會實現;縱使經過了百千劫那麼久遠的時間,我們過去世所造的一切業種,在還沒有實現之前也都是不會銷亡的;將來在因緣際會成熟的時候,我們仍將要承受自己過去所造的善惡業的果報,而出生在人天善道當中,或者是三途惡道當中。所以說,如來藏就好像是魔術師一般,會讓眾生在五趣六道當中變現。
佛陀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當中說:「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就是在說明這個道理。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過去世持五戒、修十善業,如來藏就幫我們變一個人身或者天身給我們;如果我們過去造惡業,現在實現的因緣到了,如來藏就幫我們變一個畜生身或餓鬼身乃至地獄身給我們,不是每一世都一直當人的。
因為 佛陀有大神通力,能夠觀察並且了知一切眾生的善惡果報,所以告訴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首先要修集布施的功德;遠離了窮困,才能避免一生都只能為生存來奔忙,無暇修行或自助助人,反而只為了生存下去又造作了許多的惡業,而下墮三途惡道。佛陀在諸經當中,處處都提醒大家布施的功德果報。例如在《佛說罪福報應經》當中 世尊開示說:「為人大富,財物無限,從布施中來。」(《佛說罪福報應經》)又譬如在《雜寶藏經》當中,由於阿那律過去生曾供養辟支佛,因此而感得九十一劫的常住快樂、飲食不虞匱乏的果報。
世尊又教導我們,布施就像種田一樣,我們行善、修慧就好像農夫在田裏種下種子,將來就能夠得到福慧的果報,而且所作下的功勞少,所獲得的果利卻很大,所以就又把布施稱為種福田。但我們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布施都可以叫作種福田的。
世尊在《優婆塞戒經》當中說:「世間福田凡有三種:一報恩田,二功德田,三貧窮田。」(《優婆塞戒經》卷三)
報恩田是指父母、世間師長,以及佛法的歸依師,以及教授師。功德田則是指幫助自己實證二乘以及大乘四種解脫果,乃至無上正等正覺勝妙佛法果證的諸佛菩薩以及實義菩薩。貧窮田則是指一切窮苦困厄之人。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當中特別提醒說,除了報恩田、功德田以及貧窮田等三種田之外,應該要知道其他的都叫作鄙惡田,甚至有的還是毒田。像是破壞佛教正法的那些天魔外道所傳的邪法,在那些道場當中來布施,不但不會增長廣大的福德智慧,甚至還造下了破佛正法的惡業,會下墮三途惡道去受苦。
所以我們在布施的時候,一定要先觀察分辨布施的標的,是不是屬於這三種福田,而來作出正確的簡擇,以免明明想要造善業,結果所種的卻是毒田、鄙惡田,將來會得到長劫的惡業果報,那麼就太悲哀了。
三種的世間福田當中,最首要的是報恩田,也就是要孝養父母、敬事師長。這是因為父母以及師長不辭辛勞地養育我們、教育我們、教養我們,長養我們的色身以及智慧。在往生極樂世界所要修學的三福淨業當中,首先就是強調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此外,佛陀在其他的諸經當中,也是不斷地強調奉事父母、師長的重要。譬如,世尊為我們開示《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優婆塞戒經》等等。另外,《地藏菩薩本願經》更是 世尊為了報答母親因為生祂而往生的恩德,親自到忉利天宮來為母親以及諸大眾開示 地藏菩薩過去世孝親的因緣,以及因果報應的道理,所以《地藏經》又常被稱為佛門的孝經。
除了孝養父母、敬事師長之外,世尊也在諸經中教導我們要和順妻子、忠信懷義、敦修禮讓、謙敬於人。這些道理和我們中國儒家所提倡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五倫,以及五常——仁、義、禮、智、信等等做人處事的基本道理,都是非常相近的。這些世間倫常,都是我們要經常自我檢視:是不是有做不好要改善的?如果說一個人連人倫的基本道理都做不好,那麼連做人的資格都不具足了,哪還談得上生天當天人呢?更別說是要當菩薩了!
但是,曾幾何時,「孝子」竟然已經變成孝順兒女、寵愛子女的稱呼了。當子女們接受父母無止境的溺愛,逐漸也好像變成理所當然的了。另外,現在的師道不彰,許多學生對老師連基本的敬重心都沒有了。依照因果的正理,子女們不但不去種最根本福田的報恩田,反而不斷地接受父母的恩養,對師長也不敬,結果不但福德沒有辦法增長,反而不斷地在耗損自己原有的福德。現在景氣不好,年輕人就業困難,這其實和違逆因果、不種福田、卻不斷地耗損福田,是有相當的因果關係的。
除了報恩田之外,對於幫助自己能在佛菩提道上不斷成長的諸佛菩薩以及親教師、軌範師等功德田,當然更應該要時時奉事供養的。另外,對於一切窮苦困厄的六道眾生貧窮田,無論是財施、法施還是無畏施,也都應該隨分隨力地去布施。
當一個人聽了施論,也就是布施給三種世間福田能夠快速地增長我們的世間福德以及修學正法資糧的正理之後,如果能夠歡喜信受,不會認為「這只是別人為了騙我的錢財而說的謊言」,沒有因此產生大煩惱,那麼就表示,這個人過去生已經熏習過布施的正理,也曾經做過一些布施的善業,像這樣的人就有資格繼續往下聽聞戒論的道理。
今天我們就先談到這裏。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我們下一次將會繼續說明「菩薩道的基礎——人天乘的修行」有關戒論、生天之論的部分。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學法無礙,福慧增長!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