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1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宗通與說通–第129集 欲求二通,當求真善知識(一)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這個單元繼續為大家介紹「欲求二通當求真善知識」。
接下來我們說到想求二通也就是宗通與說通的人,必須要能夠先求證悟如來藏;證悟如來藏以後,還要能夠親自領受八識心王每一種自性的差別,也要有辦法對《般若經》及三論宗的義理生起勝解和勝行;藉由這些般若總相智、別相智的勝解行,所以才能漸漸通達教門的宗旨,因此才有辦法得到宗通和說通。而且為了使這二通能夠更深妙,所開示的法義能夠跟三乘經論互相呼應,就必需要深入熏習唯識的經論,要能夠一一加以領受和驗證。
哪些是應該要修學的唯識方廣經論呢?包括有這個《楞伽經》、《解深密經》、《如來藏經》、《華嚴經》、《無上依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顯揚聖教論》、《攝大乘論》和《集量論》等等。經過這些經論的修學以後,漸漸能夠成就初地的道種智,能夠住在初地的無生法忍,這時候祂的宗通與說通會更加的勝妙。
末法時代的學佛人之所以不能證入禪宗的明心境界,不能夠親自領受唯識宗門的道種智,不能夠得到宗通與說通,這個原因是在自己;是因為自己福德、智慧不夠,沒有擇法眼,有慢心以及執著出家、在家的表相的緣故。由這些原因,所以會有兩種情形出現:第一種,沒有因緣能夠遇到大善知識;第二種,雖然能夠遇到善知識,可是不會信受。如果是福德、智慧具足而沒有慢心的人,必定能夠遇到善知識,也能夠親自跟善知識來修學;佛弟子如果有善根,能夠依法不依人,就能夠對善知識生起清淨信,能夠不懷疑。因此,只要這一世能夠依照善知識所說的佛法修學次地來精進用功,進入初地也不是不可能的。當證得初地的無生法忍以後,就能通達三乘佛法的義理,能夠親見各方大師乃至古今大師的證量,能夠有法眼知道大師們有沒有斷我見、有沒有證悟如來藏,都能夠加以簡擇而不會懷疑;而且能夠對於其中有魚目混珠、誤導眾生的假名善知識,能夠加以破斥和辨正,來救護眾生的法身慧命。
所以想求二通的人,都應該虔誠修集福德資糧以及修集智慧資糧,要能夠降伏慢心,要能不著表相,能依法不依人;而且應該要謹慎口業,對於聞所未聞的法不要輕易誹謗,以免遮障自己的道業。那麼經過這樣的努力以後,等因緣成熟的時候,就會遇到大善知識,能夠被善知識所攝受,能夠不退轉於佛道。另外在五濁惡世,我們每一生每一世修學佛法的過程中,也常常會遇到邪知邪見的假名善知識。不能說他們是惡人,只是說他們會把外道法、會把人天善法當成三乘菩提的佛法來誤導眾生,只是說他們會以相似佛法、錯誤的佛法當成正法來誤導眾生。所以佛弟子必須要修集福德、智慧資糧,而且修集以後,還要應該小心辨別各方善知識所說的法以及所寫的書籍,選擇跟經教義理相同的善知識來親近修學。
可是古今假名的善知識很多,所說的相似佛法也很多,佛弟子如果沒有慧眼、沒有法眼,或是沒有證得真見道,乃至剛剛證得真見道而還沒有證得相見道,也都是沒有能力來辨別真假的;這時候就有需要真實善知識的摧邪顯正,來作法義辨正,辨正各方的假名善知識他所傳似是而非的錯誤知見,讓佛弟子能夠從這裏面來加以比較、辨別。如果佛弟子有福德、智慧,沒有慢心,不著表相,能夠依法不依人,經過法義的辨正以後,就能知道誰是真善知識,就可以跟隨他來修學。因此說,摧邪顯正、作法義辨正,對佛法的護持以及弘揚上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而且觀察經典的記載,以前 世尊在弘法的時候,也常常跟在六師外道的腳後面,到印度各個大城一一來破斥辨正六師外道他所誤導眾生的種種邪知邪見,讓一切修行的人來分辨。所以摧邪顯正、作法義辨正,讓眾生來分別比較,就可以知道誰是真實善知識,誰是假名善知識。世尊如果不作這些法義辨正,那麼廣大的眾生就會因為六師外道的誤導,而進入邪見深坑當中來修學,永遠沒辦法得到解脫。所以大家要知道,法義辨正是善法不是惡法,跟惡口、誹謗、自讚毀他、說四眾過等等的惡法是截然不同的。這個道理大家也應該要瞭解。
但是那個時候,眾生當中也有許許多多福慧不具足的人,他們是依人不依法的;他們對於六師外道是有情執的,不能夠忍受他們的師長、他們的師門的法被 世尊所破斥,就誹謗 世尊說「佛不應該跟眾生來諍」。在《雜阿含經》卷二第三七經有記載:「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語者,不與世間諍。』」(《雜阿含經》卷二)
佛是不會跟世間凡夫諍的,而是世間凡夫才會跟佛諍。為什這樣說呢?因為所說的法如果是如法的,所說的法如果是如理作意的,那就是無諍;如果所說的法是能夠斷我見、能證我空,那就是無諍;所說的法如果能讓眾生趣向解脫、趣向涅槃,這樣的說法就是無諍;即使是為了救護眾生迴向正道,而作摧邪顯正、作法義辨正,這樣仍然是無諍。那什麼是諍呢?諍就是:貪愛有我的存在就是諍,貪愛有五陰身心的存在就是諍;或是貪愛五陰的種種安樂就是諍;或是貪愛讓五陰得到三界種種的法就是諍;凡是堅持這些看法,以這樣的知見教導眾生就是諍。世間凡夫或是外道所知、所行,都不離開五陰自我的貪愛跟執著,都不離三界六道的貪愛跟執著;因此說是世間與佛諍,是眾生與佛諍;而佛世尊所知所行無非都是教導眾生遠離對世間的貪愛,無非都是教導眾生遠離對五陰自我的貪愛跟執著,因此而說「佛不與世間諍」。
平實導師也是這樣,明明知道各方大師錯說佛法誤導眾生,而眾生不知不覺;為了救護眾生迴向正道,就效法 世尊,對各方大師錯說佛法的地方作法義辨正。但是眾生往往沒有智慧,對於被辨正的諸方大師有情執、依人不依法,就誣指 平實導師是誹謗三寶,是與眾生諍。平實導師想要挽救他們遠離邪見的深坑,可是愚癡的眾生反而誹謗 平實導師,說祂是「說人是非」、是「惡口」。這些人對於 平實導師所說的正法知見沒辦法瞭解,没辦法察覺自己佛法的修學已經偏離了三乘菩提,自己的法身慧命已經因為佛法錯誤的修學漸漸枯萎了,自己還不知道。所以,正信的佛弟子要能夠知道佛法是智慧的信仰,真理是越辯越明的。因此,善知識雖然摧邪顯正、作法義辨正,只要善知識所說的法是教導眾生斷我見、證我空,只要善知識所說的法是能讓眾生趣向解脫、趣向涅槃,這就是無諍。這些道理大家也應該要知道。至於各方大師是不是有證悟三乘菩提,平實導師已經在《邪見與佛法》以及公案拈提的書中都有詳細的介紹,大家可以閱讀,就可以瞭解。
因此,佛弟子如果想要求得宗通與說通的話,應該要先找到真實善知識;如果不依止真實善知識而能夠親證二通的人,只有過去世是已經證悟的,而這一世是乘願再來的菩薩,這樣才有辦法;除此以外,如果不依真善知識而能夠證得二通的話,那是不可能的。
要找到真正的善知識,應該要遠離言說的表相,也不可以在家或是出家的表相來論斷誰是善知識、誰不是善知識;如同《大方廣佛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當中,只有六參的善知識是現聲聞出家相,其餘四十七參的善知識都是現在家相的。也不可以用著作等身、能言善道,就來認定他是真善知識,因為在《楞伽經》卷四,佛也說過:「大慧!真實義者從多聞者得。大慧!多聞者謂善於義,非善言說。善義者不隨一切外道經論,身自不隨,亦不令他隨,是則名曰大德多聞。」(《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所以真正的善知識,是善於把佛法三乘菩提的義理來告訴眾生,能夠教導眾生如何斷我見、證我空乃至證悟實相的人;而不只是能言善道、著作等身,而所說的法都只是人天善法;或是以種種意識境界,如離念靈知、一念不生,沒有妄想、沒有妄念的時候,認為就是開悟;或是只在佛法名相上面來繞圈圈,始終言不及義,說不到第一義如來藏,只能夠讓聽聞的人覺得佛法很好,可是跟我好像沒有什麼關係,也沒辦法讓跟隨他修學的人能夠有所實證,能夠發起種種功德受用。
在《六十華嚴》也說:「是故善男子!應求善知識,親近恭敬一心供養而無厭足,問菩薩行:云何修習菩薩道?云何滿足菩薩行?云何清淨菩薩行?云何究竟菩薩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十六)如果大師雖然著作等身、善於言說,但是沒辦法讓弟子們證悟真心本性;或是所說違背經典教理,把有我的法說成是無我的法;或是教導弟子要「煮沙成飯」,也就是要把妄心修成真心;或是所說不能夠讓弟子真正瞭解菩薩道的內涵以及次第,不能夠教導弟子們悟後起修,邁向成佛之道;這樣怎麼可以名為善知識呢?
要能夠得到宗通與說通的人,才是大德多聞,才可以名為善知識。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得到宗通與說通的人,他是能夠教導弟子證悟本心進入宗門,也能夠教導弟子進修佛道的緣故;因為得到宗通與說通的人,是善於義學而不是善於佛法名相言說的緣故。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個單元先為大家介紹到這裏。
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