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三乘菩提概說–第63集 入地菩薩第七地之修道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概說」,今天我們要繼續來說:六地菩薩進入七地的修證。六地菩薩進入七地要修方便慧,我們繼續來講要修方便慧所依的部分。
上一次我們講到,依於這個法界——諸法界,要為利益有情而隨心作業,能有無量差別出來,是因為六地菩薩雖然已能證滅盡定,但是是不共聲聞、不共緣覺的,因為聲聞緣覺都是捨掉法界,不再讓五蘊出生於三界中;六地菩薩要修方便慧,他不能跟聲聞、緣覺一樣,所以依於諸法界,為利益有情而隨心作業,有無量差別來利樂有情。
接下來,他依於說,因為有情能有種種世界為他的依報土,所以,雖然知道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淨妙行來莊嚴佛土;雖然知道說諸佛法身本性無生,而能以相好來莊嚴其身;雖然知道諸佛音聲性空寂滅不可言說,而能隨一切眾生出生種種差別清淨音聲來利樂有情;他雖然說,隨於諸佛了知說三世唯是一念,修學十二因緣法有三世唯是一念,可是能夠隨眾生意解分別,來以種種相、種種的時間劫數,而來修種種的菩薩行。六地菩薩修這樣的方便慧以後,能從第六地而入第七地。
七地菩薩常常精勤修習這些方便慧。也就是六地滿心修方便慧入了七地以後,七地菩薩還是要常常精勤修習方便慧,而能夠生起殊勝的菩薩道,能夠進入滿足菩薩道的修學,他能安住不動,無有一念修習廢捨,在行住坐臥乃至睡夢中,七地菩薩未曾暫時與五蓋或者是煩惱障相應的;常常不捨於這樣的想念,在修習這些方便慧如何成就而來利樂有情;菩薩在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羅蜜。
七地菩薩能夠在念念中具足十波羅蜜,可是七地以下的菩薩就不是這樣了。是如何呢?初地菩薩他是緣一切佛法,他願求一切佛法的大願,為他的殊勝所緣,這是初地菩薩的情況。那二地菩薩呢,他最主要的是在除遣毀戒、犯戒的煩惱心垢,這是二地菩薩主修的所緣。那三地菩薩呢,他是正願增長,所以他修得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種神通,他內心清淨能夠得法的光明,那是為了要再能夠增長無生法忍,能夠再更利益更多有情。四地菩薩呢,他主修是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他所緣就是三十七道品的菩提分法的內容。五地菩薩本身他通達了諸聖諦,他能夠入一切世間事業明處,也就是五地菩薩本身,他在通達四聖諦等決定妙智之同時,他得要入於一切世間,來成就圓滿這些事業明處,來利樂有情。六地菩薩本身他是正修甚深緣起的生解脫門,這是他的所緣。到了七地菩薩,則是具足發起了一切佛法覺分而圓滿修證。
所以,菩薩從初地到七地,所修的都是有加行有功用的無生法忍智慧,由於這種有加行有功用的這種智慧力的修學累積,所以才能夠說,從八地到十地會有無功用行這種智慧成就。也就是說,從初地到七地,他是轉依了如來藏真如無我的無相法性,來修除對治我執、遍計執的有相計著。因為,所謂的無相跟有相本身的這個部分的差別是在於說,我們在這個五蘊本身有我執還有法執;這個部分都是因為累劫以來顛倒想,所以於這個虛妄法以為、計為真實我,而去貪著貪愛,而產生了染著,這些都是在顛倒虛妄的有相上計著的,那麼需要去對治。菩薩法的對治呢,就是轉依如來藏真如無我的人無我、法無我的無相法性,從初地開始修到七地,都要起作意來對治以及現觀;經過對治而轉變的無相觀,都是對治的結果,這就是功用。譬如說,初地所現觀的猶如鏡像、二地所現觀的猶如光影、三地所完成的現觀猶如谷響、四地所完成的現觀如水中月、五地所完成的現觀是變化所成、六地所完成的現觀是非有似有,這個都是在經過對治而產生了無相法的無相觀。所以,經過對治而產生了無生法忍,這個就叫作功用,稱為有加行有功用。所以八地以前,所有的三界愛的遍計執習氣,都經過這樣的對治,就已經斷盡了。因此,入於八地以後能夠任運住於無相的智慧境界,住於人無我、法無我的智慧境界,不需要再加行,不需要再進行任何加行作意;所以,八地到九地、十地,稱為無加行無功用。
菩薩在五地所引發的世間工業明處,到了七地時更加圓滿,不需要再經過加行都能夠自然現行,而去與眾生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除了佛與八地以上的菩薩,七地菩薩能夠成為三千大千世界的大明師。七地菩薩他的妙善修治所得到的無生法忍,他斷除了意根在三界愛遍計所執的最後一分習氣;那麼因為這樣子,所以七地菩薩的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的阿賴耶性斷除無餘,不再有任何三界愛的習氣染污可稱為阿賴耶識了;此時的第八識如來藏,僅存無記的異熟性,因此轉稱為異熟識。
但是,為什麼說菩薩修道要到八地才能夠去除阿賴耶性?並不是說菩薩本身的智慧力不夠,而是因為菩薩主要在修學的內容是大菩提——佛菩提,這主要是在對治無始無明本身,等於說所知障的部分要去對治,同時還要能夠成就方便善巧,如何來利樂一切有情;當有情還在被愚癡無知所狂惑的時候,你如何去利樂他,與他共事,與他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所以,這個過程菩薩要修的法道,最主要是在求得佛菩提的福德與智慧。對於斷除三界習氣染污部分,在現行的時候,初地的時候已經能夠降伏了;一直到這個習氣的部分在七地,隨著佛菩提的修道斷除盡淨。
所以這個時候,從這個第八識本身的內容來看待,說阿賴耶識性,就是說祂本身有聚集這個分段生死的種子,而且能夠成就分段生死的五陰果報這個部分而言,第八地的時候已經完全斷盡了,所以僅存的只剩下無記的異熟性;所以第八識這個時候,祂的名稱就稱為異熟識。從第八地開始,八地菩薩開始,祂的這個第八識就稱為異熟識,由於想陰的習氣斷盡了,因此能夠念念入滅盡定。那對於剛剛講說,七地菩薩本身他斷除了意根在三界愛的習氣染污,所以他第七地的時候的第八識,祂的名稱稱為異熟識。前面我們剛剛講說是八地以後,其實是在七地的時候,他的這個第八識就已經沒有阿賴耶識性,所以,在七地的時候,他的第八識是轉稱為異熟識。
在七地的時候,由於他的想陰的習氣斷盡了——在六地的時候斷盡了受陰的習氣,在七地的時候斷盡了想陰的習氣;因此,七地菩薩他能夠念念入滅盡定。而不可思議的是,七地菩薩雖然能夠念念入滅盡定,而安住於涅槃本際——如來藏的真實寂滅境界,可是他卻能夠不證無餘涅槃。這個與二乘阿羅漢是不一樣的。二乘人他入滅盡定,他就是為了證無餘涅槃,他不起任何一念於三界中,對於三界、對於種種法道,都不起任何一念;可是七地菩薩本身,他念念入滅盡定,可是不證無餘涅槃,這個是最不一樣的地方。
菩薩修到七地為止,他的一切有加行有功用的部分,怎麼在無相中安住的加行,都已經圓滿了。也就是說從這個初地開始,開始真實的修道,一直到七地為止,為了要讓自己能夠斷除有相的計著,能夠轉依無相,能夠獲得無相的智慧,安住於無相法;從初地開始的對治,一直修到七地為止,這些加行所產生的功用,在七地的時候圓滿。同時,他斷除了兩種無始無明相應的愚癡。也就是在七地的時候,他斷的愚癡是什麼?
在六地的時候,六地菩薩他證了緣起生解脫門,當時雖然他能夠證得似有流轉、非有流轉,從如來藏真如的法性來看待,但是還存著一分流轉微細生相的這種遍計執;這一分愚癡無明,在七地永斷無餘;經過七地修的方便慧,經過七地在無相法上面的這個加行作意,所以能夠斷除這一分「流轉微細生相的遍計執」。同時,在六地的時候,還存著一分就是「還滅微細滅相」,也就是說,雖然能夠證得非有似有,可是對於說還滅的這個滅相很微細的那一分,還有一分因為愚癡還執取著;所以,在六地的時候就是不能常常住於無相觀中,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他還需要起作意,才能來求無相觀。可是在七地滿心的時候,他能證得如揵闥婆城現觀這個無生法、無生法忍,所以斷除了意根最後一分生相、滅相的遍計執,也斷除了一向無相作意的愚癡與隨眠。
那麼這個部分呢,也要再跟大家說明一下,也就是說,從初地開始修道,對於說怎麼來對治我們這個有相計著的我執、法執的部分,是要來轉依如來藏的真如無我法性。從三賢位開始,他是以證所謂的損利益能轉來對治,也就是三賢位本身他還不能真實轉依,但是他證得如來藏以後,能夠觀察如來藏的這個真如無我法性,他就來透過這種怎麼樣來損減這種染污的力量,然後來增強這個清淨法的力量。到了初地以後,他因為實證了無生法忍,所以從初地開始修道,來對治這種我執、法執,來破除無始無明這種愚癡;所以從初地開始,就是開始作意,作意怎麼樣來能夠讓無相的智慧能夠增長,有相的我執、法執能夠斷除,這些染污能夠斷除。
從初地開始,一直到二地、三地,乃至到七地,七地等於是一向無相作意的終點;等於說,從初地開始修道開始,那這種無相作意的作意,七地是他的終點。所以,七地菩薩他能夠圓滿這個部分的有功用有加行的部分;這樣的話,所以七地菩薩他又稱為「遠行地」。也就是說,對這種加行,能夠讓自己安住於無相法的功用的這個部分,在七地是從初地而往上修,七地是終點。同時,在七地菩薩這個時候,因為圓滿了有加行有功用的修道,所以他能夠從這個終點,等於說一向無相作意的終點,來證入無加行無功用的這種無相作意;等於說與這個完全清淨地的這個第八地,已經共相鄰接了,因此第七地也稱為遠行地。
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知道說,對於七地菩薩這個部分,圓滿了一向就是要無相作意這個有加行有功用,而且斷除了這個愚癡,可以知道說,七住位的菩薩證得如來藏以後,要轉依以後,慢慢的讓自己能夠不會去回到五蘊的我見、五蘊的我執上面來。那麼這個時候的轉依,是屬於損利益能轉;也就是說因為親證了,所以能夠現觀如來藏的真如無我法性,可是因為煩惱的我執習氣太重,這個智慧力還弱,所以要經常作意來現觀。
同時,一定要再親近善知識,被善知識來攝受。透過善知識的攝受以後,這種對於法的部分的瞭解,與對於自己所實證的這個部分,也能夠進一步瞭解說,未來的修道的內容是什麼,那麼也知道說,未來從初地開始真正修道,還是一樣要緣於這個如來藏的真如無我法性來修。那麼從七住位開始,如果說實證了如來藏,然後被善知識所攝受以後,就一定要不離開善知識,然後這樣子一邊來學習,一邊來學著說怎麼樣從七住位然後修到十住位。否則的話,如果沒有受到善知識的攝受,那是很容易退轉的;因為這個煩惱、執著、習氣還非常的重,這一分在七住位所證的智慧還算蠻弱的;所以,他要能夠去主導說讓他住於無相觀中,這是能力很弱,但是要靠的是善知識本身的攝受。所以在三賢位,從七住位開悟開始到三賢位,他一定不能遠離地上菩薩的攝受。從我們瞭解說從初地修到七地滿心,他在這種無相法上面的這個部分的修學方式呢,我們就要來瞭解說,這個部分的前提是三賢位中七住位實證如來藏本身的這個部分的情況是如何,那這個是一個基礎;實證了以後,那要如何能夠滿足三賢位,而進入地上來真實修道呢?所以,三賢位中是一定要依靠善知識的;縱然是地上菩薩,也要來依止上地菩薩的教導。
所以我們說,七地菩薩稱為遠行地,這個名稱就讓我們瞭解說,原來對要從這個有相的煩惱執著對治,而能夠真實能夠安住於無相法中的路,是要從初地修到七地滿心。初地修到七地滿心的過程,能夠每一地實證無生法忍的現觀,都是屬於對治,這個叫作有加行有功用;所以這種加行本身,不能限制於說它一定是在什麼階段,對於菩薩道而言,這個加行它是在七地為止,他之前隨時都需要的。所以,瞭解這個等於說地上菩薩的修道的內容、斷除的煩惱愚癡,也讓七住位以上的菩薩能夠知道,以及讓還沒有實證的菩薩能夠知道說,這個菩薩道的重點,以及菩薩道修證的內容的關鍵點;那這樣的話就能安住於這個應該修學的部分。
接下來,我們還要來說,七地菩薩滿心以後他要進入八地,他進入八地的修道,要怎麼樣來進行呢?也就是七地菩薩滿心的時候,是依止於真如而證入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無有分別、一切法平等性的第一義智,成就是上品,而且極為圓滿,同時他斷除了遍計執性的雜染,與雜染相應的受陰、想陰習氣都斷盡了;所以能夠進入八地純清淨性,而且是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為清淨的無生法忍。
那八地入地所證得的無生法忍的智慧,它又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下一個階段再開始。今天就到這裏。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概說–第62集 入地菩薩第六地之修道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概說」我們要接續入地菩薩之修證,五地菩薩進入第六地的修證。
上一回我們說過,五地菩薩要進入六地的修證,需要觀察十種平等心,我們解說前面講到「一切法無相故平等、無體故平等」。接下來要繼續解說「無生故平等」以及「無滅故平等」,經中所說的這兩樣。
「無生故平等」指的是,一切法都匯歸如來藏,那麼一切法呢,當然它有出生生滅的現象;可是五地菩薩最後觀察是,一切法都是屬於這個如來藏所含藏的種子功能,那麼這些法本來不生;所以這一切法自然不生而平等,所以這個「無生故平等」是這樣子觀察的。
那麼「無滅故平等」指的是,能生一切法的如來藏也是本來不生,因為前面觀察到說,這個一切法都是如來藏的種子功能,那麼也是沒有出生過,而是本來就是如來藏所具足的;可是同時還要觀察到,能出生這一切法、含藏這一切法種子功能的如來藏,也是本來不生所以不滅;所以觀察到「無滅故平等」。
接下來經文還繼續說的:「本來清淨故平等,無戲論故平等,無取捨故平等,寂靜故平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十七)那我們也先來略說這四個平等的所觀察到的內容是什麼。
「本來清淨故平等」是因為,這個前面說到這個被出生的法以及能出生的法,那接下來又觀察到說,被出生的法以及能出生這些法本身的法體,祂都是不生的,都是本來清淨的;法本身匯歸於一個法體本身來看待,是本來無生、本來無滅,所以是本來清淨的而平等。
第二個「無戲論故平等」是因為,如來藏心體祂是真實存在、真實可證的,你證悟到如來藏的這個心體以後,所獲得的智慧祂是離於一切戲論的。所謂戲論就是說,它沒有真實體,它是因緣所生的,它會壞滅的;那就像緣起性空,緣起性空是指五蘊法被出生以後緣起性空,可是當五蘊法不存在的時候,緣起性空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如來藏這個心的真實體,祂不會被滅——無法被毀滅;所以這個部分呢,以如來藏心體的智慧為主導來看待祂所出生的一切法,都是沒有戲論的,所以說「無戲論故平等」。
那「無取捨故平等」呢,是因為如來藏本身的法性是人無我、法無我的真如無我法性,既然是無我法性,就沒有所謂的說有我去取或有我去捨這樣的法造作出來;所以說沒有取捨,「無取捨故平等」。
接下來說「寂靜故平等」。因為如來藏心體本來就是離於生死,本來解脫,不受三界繫縛的;所以這是畢竟本來寂滅的,因此是「寂靜故平等」。
那麼經文繼續說,五地菩薩滿心位的時候,觀察到什麼樣的平等法。經文說:「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有、無不二故平等。菩薩如是觀一切法自性清淨,隨順無違,得入第六現前地。」(《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十七)
這裡講的平等的這兩個部分,我們再來解說一下。
「如幻、如夢、如雲、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前面這些都是屬於三賢位,七住位開始實證如來藏以後,到十住、十行、十迴向,乃至初地到五地所證的這個現觀;因為這些法呢,都是由如來藏所變現的,如來藏所幻化的法,從這幾個角度來觀察法的內容。所以呢,譬如說這個十住位所證的眼見佛性、身心如幻這個部分,也是因為實證如來藏的佛性,而觀察到身心如幻——身以及這個山河大地猶如幻化一般。在這個十行位所證的陽焰觀,也發現到自己的這個能分別的心猶如陽焰一般,不是真實的,這個就好像是感覺真實的,其實也是由這個如來藏本身,不斷的流注的這個識的種子而呈現的現象。譬如說十迴向位滿心位所證的如夢觀,也發現到說,每一世每一世由如來藏所出生的五蘊身,在一期生死中所造作的一切,就好像夢境一樣。所以,都不離開如來藏本身這個所變化所幻化的,而說這些法平等性。
再來說「有無不二故平等」。這個部分指的是,這個如來藏本身祂真如無我,不會去分別現在在生死中,現在是在涅槃中,祂本身就是屬於這種無分別的法性;菩薩證得如來藏本身這種真如無分別的法性所生起的智慧,他就同時可以現觀——既然如來藏本身不分別生死、不分別涅槃,他就可以從這裡發現到,生死與涅槃都不離開如來藏而平等。
所以,菩薩觀察這些平等法以後自性清淨,所以能夠成就變化所成的現觀,而進入第六現前地了。
住於第六地心的菩薩摩訶薩,他對於諸有情更加的增長悲憫心;從五地為了有情而去能夠成熟這些世間工巧,那麼六地菩薩,對於有情更加增長悲憫心。對於佛菩提呢,就生起了猛利的欲樂,希望能夠追求。同時,六地菩薩他對於有情五蘊世間以及器世間的這種合散生滅,他就從一切種智為根本、為基礎,從緣起因緣法來進行詳細的這種逆觀以及順觀。
那這個逆觀與順觀呢,它是主要在講什麼呢?從這個因緣法裡面,最主要讓他能夠生起這個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現在前。這裡面主要是講說,從這個順逆觀裡面觀察說,一切有支都是相續一心所攝,都是如來藏心所攝;由如來藏來出生名色,然後名色的變化,然後成熟以後出生了這個六識,出生了這些種子功能,然後從境界中相應這些煩惱種子,或是相應的這善法種子;所以這些十二有支的法呢,都是一心所攝來觀察。這個十二因緣法的名色差別,以及這些種種在世間裡面的受用差別,都是因為自己本身所造的業而有差別。十二因緣法的一一支,不能互相捨離,都是前因後果這樣相續,以這個因緣而存在,而不能自己獨立存在的。從這個十二因緣法來看,又發現到說,是因為眾生的這個煩惱所造的業,以及他繫在三界的苦,這樣子而不能夠離開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輪迴。
又能夠從十二有支裡面觀察說,無明跟行那是屬於過去所造,那麼現在的法是什麼呢?就是現在出生的識、名色、六入、觸、受,在十二有支裡面的現在法。以及十二有支裡面的未來法是什麼呢?也就是愛、取、有、生、老死。從現在來看,現在所有的這個名色,以及現在所造的業,會造成未來的什麼法,這個裡面有的苦苦性,有這個壞苦性啊,以及這個行苦性;這裡面的法從生滅法來看,就是無明滅以後,行就滅了,乃至生老就會滅了,生老死就會滅,因為這樣子滅,三苦就會滅。所以從這個生滅來看待十二有支。同時也看到說,隨順於這個無所有的法,也就是無明因緣緣行,「無明緣行、行緣識」這樣來看,這些法都是要依於前法而存在,所以自己不能本來自在,其實它是沒有自體的,而且它是可以還滅的。
六地菩薩這樣子覺悟了緣起的生解脫門,一切的邪想就不現前了;所以在六地的時候,他能夠斷盡了受陰的習氣,以無生法忍相應的智慧證得滅盡定。他雖然修習了十二因緣法菩提分法,但是卻不住於有為法中;他雖然能夠現觀說這些有為法自心寂滅,但是卻能夠不在寂滅中。他這樣的六地菩薩,不著於這個有為法中,能夠證滅盡定,可是卻不著於寂滅境界中,生起了大悲不捨一切有情;他能夠同時,能夠現觀緣起生解脫門以後,無著智就現前了;因為前面說的他是能夠不著於有為法,不著於寂滅境界。這個無著智現前了,又稱為般若波羅蜜多住現前。也就是說,在六地菩薩,他真實能夠住於實相到彼岸的境界裡面,這時六地菩薩就有如來智的光明了;只是只有如來智的光明,但是還沒有辦法具足成就如來智,要到十地以後的這個佛地。因此,六地菩薩心的境界又稱為「現前地」。是什麼現前呢?無著智現前,也就是我們說的般若波羅蜜多住現前。
那實證無生法忍的智慧境界又稱為什麼?緣起相應增上慧。五地菩薩是諸諦相應增上慧,四地菩薩是菩提分法的覺分相應增上慧。而四地、五地、六地的這種增上慧部分,這個內容是各有不同的。那六地菩薩他所成就的善根威德,就好像說世間善巧的工匠,以他所鍛鍊的真金,造作了莊嚴的器具;然後再以琉璃寶珠,明亮的來裝飾邊緣;這樣的莊嚴與智慧光明的威德,一切聲聞、緣覺以及六地以下的菩薩所不能比擬,一切的外道魔軍怨敵都不能來斷壞的。
菩薩在六地的時候,同時斷除了兩種愚癡。
依他所覺悟的無生法忍——緣起生解脫門,他現觀了十二有支一一支皆是自心如來藏所現,「非有似有」。也就是說似有流轉,可是從如來藏本身的法來看,祂沒有生死,沒有生死就沒有流轉,可是祂出生的名色卻有流轉,卻有這個分段生死的現象,所以「非有似有」。他斷除了現前觀察諸行流轉的愚癡。因為在這個從單純十二有支來看待,就是覺得說有情有在流轉;可是菩薩本身他不是純粹從五蘊法本身來觀察,也不是純粹從五蘊法的因緣出生的這個十二有支的現象來觀察,他是從實相法如來藏本身出生了這五蘊法的因緣,而為基礎來觀察的;所以他能夠斷除了現前觀察諸行流轉的愚癡,這是一種無明。
但是,他在現觀十二有支一一支皆是自性寂滅畢竟解脫,於流轉的染相以及解脫還滅相的清淨相,雖然說他已經可以無著無相;可是,六地菩薩他還要多修作意,他不能多時住於無相觀的。因為他觀察十二有支一一支,皆是如來藏心所現的,從如來藏心的角度來看,祂的所幻化的法這內容來看待,都是自性寂滅,都是與無我法相應的;如果從如來藏本身的法性來看的話,你能夠轉依的話,那麼就是與人無我、法無我相應的,那這樣子就是畢竟解脫,沒有受各各因緣所牽所繫縛。那麼,對於流轉的染相這個部分,以及解脫還滅的清淨相,這個時候呢,六地菩薩是透過了這個作意,然後出生了這個無著智,以及能夠透過作意來安住於這個無相;所以,這個時候六地菩薩他是要多修作意,但是卻不能多時住於無相觀。
那六地菩薩,他第二種所斷的愚癡呢,就稱為麁相現行障。這麁相現行障指的就是說,所知障中有俱生的一分,俱生的一分就會計執說有染淨麁相現行;那這一分無始無明如果沒有斷除的話,就會障礙六地菩薩生起無著智,以及說這個般若波羅蜜多住,這樣他就不能進入七地修學了。
所以,六地菩薩本身在十二因緣法的上面,等於說依止於這個如來藏本身的法性,來現觀祂所出生的有情五蘊法的次第內容的;這樣的觀察以後,他斷除這兩種愚癡,所以他能夠進入七地修學。
可是這個六地菩薩,他圓滿六地的修道,想要進入七地修學,他還要修這個方便慧;也就是說,六地菩薩進入七地之前,他如果沒有修這些方便慧,他也是沒有辦法進入七地修學。這些方便慧指的是什麼呢?他所依止的又是什麼呢?這個方便慧最主要就是還是為了利樂有情而修的。
他所依止的是,從地前三賢位開始就要開始修,開始攝受種種福德。從地前三賢位,你要實證如來藏,你就要修集見道的資糧與福德,從開悟以後要能夠前進,而滿足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進入初地還要再修更廣大的福德,初地、二地、三地、四地漸次修上來,這些福德都不可少。所以這方便慧所依止的是第一種。
第二種依止的是什麼呢?是入地發了十無盡願。這十無盡願從入地開始發以後要次第增上,為了如何來利益安樂有情的增上意樂本身呢,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都是次第增上的。
那麼還有呢,他還依止於什麼而修方便慧呢?在六地菩薩現觀十二因緣有支,雖然說他善於修學空、無相、無願三三昧,但是他是依不共聲聞的,不捨眾生——慈悲不捨眾生。因為聲聞本身,他在佛世的時候,聽聞 佛所宣說十二因緣法也叫聲聞;也就是在佛世的阿羅漢,他同時聽了四聖諦的法,同時也聽了十二因緣的法,修了十二因緣法而得辟支佛、得緣覺的這個果證,也叫聲聞,因為他是經由佛說法的音聲而悟入十二因緣法的。所以,這個部分說他不共聲聞是什麼?因為聲聞人他修學十二因緣法,能夠知道說流轉的現象是什麼,然後能夠實證還滅,他是捨眾生的,因為他是要離開三界,不入三界的;所以說六地菩薩,是依止於不共聲聞而慈悲不捨眾生來修這個方便慧的。
接下來說,他所依的又是不共獨覺的,為什麼呢?因為,雖然他是能夠證得獨覺所修的十二因緣法而覺悟,覺悟說這個緣起法本身有一個這個本識,由本識來出生的這個種種的十二有支;但是,獨覺本身他實證了緣覺法以後呢,他有一個慢心,就是本身他不喜歡在佛世成就解脫,所以會稱為辟支佛,就是他在佛不出世的時候,才自己成就解脫,因為辟支佛有慢心啊!但是六地菩薩本身不共獨覺,也就是說,他雖然也能夠修證緣覺法,而得到這個緣覺法的法要;但是他卻樂於常供養佛,而且經常要去見佛聞法,這一點是不共獨覺的。
再來說他依止什麼呢?依止為大菩提的福德資糧,以及大菩提這個菩提分法要越來越勝進,雖然說他已經能夠觀察到說,這個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雖然知道說一切都是歸於真如人無我、法無我的空性;可是他因為為了要讓這個大菩提的福德資糧更殊勝,而能夠最後得到如來境界,所以他也非常精勤的修集福德。
最後他還依止什麼呢?他還依止於,知道說諸法「猶如鏡中像、猶如光影、猶如谷響、猶如水中月」,都是「變化所成、非有似有」,這樣的依於諸法界,知道說這些法本身,就是都是所幻化的——如來藏所幻化的;可是他依於這些法界,就是說為了利益有情,他不能因為說一切法都是幻化的,而就是捨離這些法,為了利益有情而能夠隨心作業,有無量差別。
那麼六地菩薩修的方便慧,我們先說到這裡。下集繼續。

三乘菩提概說–第61集 入地菩薩第五地之修道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概說」今天要解說的主題是:入地菩薩第五地之修道。
菩薩在四地時以四念住為上首,修持了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所成就的菩提分法如實智慧,就稱為覺分相應增上慧。四地菩薩要入五地,需要修持平等清淨心而入五地。什麼樣的平等清淨心呢?就是譬如說,於三世佛法平等清淨心,於增上戒的平等清淨心,於增上心的平等清淨心,及道智或者非道智的平等清淨心,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觀察的平等清淨心,以及教化一切眾生的平等清淨心,這些都是從初地以及到四地所修的法道的內容,以這樣的平等清淨心而證入五地。
那五地的菩薩呢,在無生法忍增上慧上面的修學,是要隨順於真如的人無我、法無我,在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等四聖諦上面,經由自利利他,而如實了知這四聖諦的真實法。那五地菩薩他怎麼樣呢,他就是在觀察五蘊以及一切法都是由如來藏所生的,這樣通達一個實相,而且能夠覺了法的自相以及共相,能夠了知諸法的分位差別,也善於分別蘊處界的法相,善知於一切菩薩地次第的內容,以及如何的來相續成就菩薩地的次第。這樣子五地菩薩入於法界智的觀察,獲得了苦集滅道等諸諦的善巧。
經過這樣的過程,五地菩薩如實了知一切有為法它的虛妄偽詐,狂惑著愚癡的有情;但是,三世都愚癡的有情、無知的有情,是如何的造作而淪墮三界生死,乃至於說,有的淪墮三惡道的邪見身口意行的內容如何,五地菩薩他都能夠如實通達。因為這樣子,所以五地菩薩對於這些愚癡的有情就大悲轉增。為了要讓這些被虛妄的五蘊法所狂惑的有情,他們能夠解脫於愚癡無知的我見,能夠解脫於邪見的繫縛,讓這些愚癡無知的有情,能夠建立清淨的解脫正見;五地菩薩他就要精進的來攝受廣大的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一切的所作都是為了悲憫,以及說為了要度脫這些被無明惛闇、三界愛所繫縛的有情。五地菩薩以這樣的增悲意樂來發正願,要修學種種的成熟方便來成熟有情,目的就是要與這些有情,給予四攝法的方式來攝受他們,要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不離開這四攝法。
可是要怎麼樣能夠攝受他們呢?所以五地菩薩為了要教化以及利益世間的這些有情,他就隨順於世間的言說,然後精於文字、算術,善於了知書論、印刷等工業明處。同時五地菩薩能夠知道,金銀、真珠、琉璃、珊瑚等寶藏的所在處所在哪裏,並能夠指示給世人知道。為了什麼?就是方便來毀壞眾生的貧窮,能夠獲得世間的資生之財。而且,五地菩薩也能夠善解種種的處方藥材,種種的類似這個癲狂、蠱毒這樣的一個疾病都能夠治療;而且令世間的因為地水火風錯亂而所引起的、種種不平等造成的災患病痛能夠息滅。同時,五地菩薩善於文筆讚詠、歌舞伎樂,這些就是為了要布施種種無罪的戲樂器具,讓這些無知愚癡的有情能夠免除說,因為他要親近一些非法有罪的戲樂而造作惡業,而不小心墮入三惡道。同時,五地菩薩他也善於觀察日月星宿、鳥鳴地震、夜夢吉凶這些相貌,是為了要安立說這些是吉祥的事、這些是不吉祥的事,以便讓眾生能夠捨掉、避開不吉祥的事情,而能夠時時吉祥如意。
五地菩薩這樣的來成熟五明,哪五明呢?就是:醫方明、工巧明、聲明、因明、內明。以這樣的方便善巧,最主要要作什麼?以這樣的方便善巧來教化利益攝受有情,因為這些內容就在世間裏面,與有情眾生在一起,與有情眾生同一事相。透過這樣同一事相的內容,先給予了安隱利樂,讓他們能夠願意跟這位五地菩薩被他攝受,讓他們因為這樣子而能成熟他們的善根;成熟善根以後呢,五地菩薩才為他們宣說,怎麼樣來遠離四顛倒、遠離我見、遠離邪見,然後能夠接受殊勝的如來藏菩薩道法。
五地菩薩所修集的這些善根,就好像世間善巧的工匠,他以所鍛鍊的真金,做了很莊嚴的器具,做了以後又用硨磲在邊緣給予裝飾著,而使得這個真金的莊嚴器具更加的明亮。五地菩薩這樣的善根與智慧,所呈現出來的威德,一切的聲聞、緣覺以及五地以下的菩薩,都不能夠映奪。
菩薩在五地的時候,最主要對治了兩種愚癡以及隨眠:
一種是「一向作意棄背生死」的愚癡。因為五地菩薩,他徹底的如實了知說,苦聖諦、苦集聖諦的真實法相,都不離開常住的自性清淨心如來藏。他通達了流轉真如,流轉真如也就是說,一切有為法流轉的實性,無非就是因為有這個常住的如來藏;他通達了安立真如,他能夠瞭解說這個有情的生,生了以後老病死諸苦,都是因為由如來藏變生了五蘊;他通達了邪行真如,也就是瞭解說,這些眾生對於三界愛的貪愛、執取、愚癡等等,這些業煩惱的聚集,都是由這個如來藏心幫它所儲存執藏。所以,通達了安立真如,就是通達了苦聖諦的實性;通達了邪行真如,就是瞭解了苦集聖諦的實性;通達了流轉真如,就是瞭解有為法流轉的實性。因為這樣子,所以了知說,一切的生死無非就是不離開如來藏,而如來藏本身祂沒有生死。既然這樣的話,他如實通達以後,就能夠斷除「一向作意棄背生死」的那一分無明。
同時,五地菩薩如實了知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的真實法相,就是自性涅槃心如來藏。他通達了實相真如,他知道說一切的人無我、法無我所顯的真實性,就是如來藏心的真實法性、真如法性。他通達了唯識真如,一切的雜染法、一切的清淨法都是唯識,唯這個識相應的煩惱所生的法,所造作的法就是雜染;這個識相應的清淨的法所生的法、所造作的法,就是善業,就是善法。所以,通達這些雜染、清淨都是識的實性,就是屬於通達唯識真如。
他通達了清淨真如,通達清淨真如就是知道說苦滅聖諦的實性。因為於一切苦滅不再出生五蘊,這個本際——最後的本際就是如來藏心自心的涅槃性。苦滅的邊際、苦的邊際,苦滅了以後是什麼法?原來不是空無、不是斷滅,而是如來藏本身的沒有生死的滅;滅,也就是說滅了生死、滅了苦,可是如來藏本身沒有生死,就是涅槃,所以這個就是清淨真如,也就是苦滅聖諦的實性。
那通達了正行真如,正行真如就是苦滅道聖諦的實性。因為真如本身呢,祂是屬於人無我、法無我,人我空、法我空,對於三界沒有任何的貪愛,不被三界所繫縛。那麼修道的本身,苦滅道聖諦要怎麼滅這個苦的法?就是要去除對五蘊的人我執、法我執。因為通達了正行真如,所以他就瞭解了說,苦滅道聖諦的實性就是什麼?就是正行真如。
因此,他通達了實相真如、唯識真如、清淨真如、正行真如,能夠斷除第二種「一向作意趣向涅槃」的無明與隨眠。因為如來藏心祂本身就是沒有生死的,祂沒有生死就是涅槃,涅槃就是離苦,就是苦滅;所以,既然他一切的生死不離如來藏,這個涅槃本身也是如來藏的本來法性,因此能夠斷除第二種「一向作意趣向涅槃」的無明與隨眠。
因為在所知障裏面——無始無明中,有一分俱生的一分令你厭離生死、樂於趣向涅槃的這一分無明;那麼這一分無明呢,與這個聲聞乘、緣覺乘的厭苦欣滅是一樣的。二乘人純粹修學解脫道,他就是要斷除五蘊在三界中的生死,想要離開五蘊的生死,這個就是屬於一種厭苦欣滅;因為五蘊的生就是苦,要把苦滅了,就是不要有五蘊的出生,那希望厭苦欣滅,就是要滅除五蘊出生的因。一般有情的五蘊在三界中生死輪迴的因,就是對於三界的貪愛,以及對五蘊自我的貪愛。那麼下二乘呢,也就是聲聞乘跟緣覺乘的厭苦欣滅的求道的方法,就是把對五蘊自我的貪愛斷除,對三界的貪愛斷除。所以他們就是厭苦欣滅,求得五蘊不再出生,把自我都滅了以後,讓五蘊出生的因也滅了。
這一分無明呢,在所知障中這一分是同於二乘人,他厭苦欣滅的部分是一樣的;那麼五地菩薩斷除了這兩種無明以後,也就是等於斷除了下乘的涅槃貪。五地菩薩他轉依了如來藏,依止於菩薩聖道、菩提分法為方便來修道,這一點不同於小乘。
因為聲聞緣覺他厭苦欣滅的方法,他純粹是依止於這個五蘊的無常、苦、空、無我,而厭離五蘊在三界中出生的苦;所以,小乘本身它純粹只是緣於如何來斷除對五蘊的貪愛執著,對三界的貪愛執著,對我所的貪愛執著,這個部分是小乘的修法。小乘所修的菩提分法裏面呢,這個是四念處、四神足、四正勤、七覺支、八正道等菩提分法;這些主要就是讓他能夠脫離,怎麼樣脫離對五蘊的貪愛執著,對三界的貪愛執著。
可是菩薩,他依於菩薩聖道所修的三十七道品,以及說依於這個菩薩聖道所修的四聖諦的真實內容為方便來修道是很辛苦的。為什麼?因為他要自利利他。譬如說剛剛說的,五地菩薩他要在世間中,這樣子去修習成熟這些五明,剛剛講的醫方明、工巧明等等,在世間事上,要與眾生能夠同樣事相來利益他,給他布施,然後要給予愛語,讓他能夠信受,而且能夠建立解脫的正知見。這樣子一方面要修集世間的福德,另一方面又能夠要來通達苦集滅道整個聖道的真實法相是什麼,這樣的修集是非常艱難、非常辛苦的。
因為五地菩薩這個部分的修證,不同於小乘,可以在短短的幾世中,或者一世中,或者說於比較下根的這個小乘人呢,七次人天往返就能夠成熟;五地菩薩要把四聖諦法的這智慧修足,然後讓他能夠成就五地應該修足的無生法忍,這個部分是非常艱難的,才能證得這個四聖諦等種種聖諦決定妙智而能夠自在。因為菩薩本身他修得四聖諦的決定妙智要自在,二乘人他是屬於不自在的,因為他要遠離五蘊、遠離三界。可是菩薩他要證得這四種四聖諦的內容,要生起智慧,他要入於世間、不離世間,這樣的部分是非常艱難的。所以,除了上地菩薩以及佛,一切聲聞、緣覺、下地菩薩、外道等,沒有人能夠勝過他,所以菩薩在五地心又稱為「極難勝地」。
這個部分的修證與小乘的不同,如果不是說因為有菩薩來為我們宣說的話,一般人會認為說四聖諦的法道,跟解脫道是一樣的,菩薩跟聲聞阿羅漢也應該是一樣的,其實不一樣。
透過前面的說明就知道,他為了要在這個苦集滅道上面能夠通達,還要通達七真如。可是通達七真如這個過程,他要透過自利利他;自利利他的過程,他要入於世間,入於眾生,跟世間眾生能夠同樣的事相然後來利益他,這個時候就要具足世間的種種工巧;這樣的種種工巧的修學到成就,是需要時間的,這些時間並不是一世兩世能夠完成,同時這個部分繼續修學下去,可能都要有一個劫數出現的。所以這樣的種種聖諦決定妙智而能自在,這個是需要很艱難的修道的;因為五地菩薩他對有情眾生,因為有了大悲,這個大悲讓他能夠不惜艱難而去修道完成,然後滿足五地極難勝地的修證。
那五地菩薩呢,他本身要完成滿心位的修證,入於六地的入地心,他要完成這個「變化所成」的現觀。這個「變化所成」的現觀的內容,猶如《華嚴經》中有說。
《華嚴經》中的經文是這樣講的:「佛子!菩薩摩訶薩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現前地,當觀察十平等法。」(《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十七)
也就是,五地菩薩他要完成滿心位,他一定要觀察這十個平等法以後,然後有成就了「變化所成」現觀,才能夠滿足五地滿心位而入六地。那這十個平等法,是什麼樣的內容呢?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法無相故平等、無體故平等、無生故平等、無滅故平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十七)
對這四個部分,我們先來說五地菩薩所觀察這四個平等法是什麼樣的內容。
第一個說「一切法無相故平等」。因為一切法都是由如來藏所生,而如來藏本身具足了法性智——真如無我的法性。如來藏出生了一切法,這一切法所說的就是從有情的五蘊身為基礎,有情的五蘊身以後再由有情五蘊身輾轉出生世間的種種法。從有情的五蘊身為基礎來看待,如來藏出生了有情五蘊以後,並沒有離開有情的五蘊身,那麼祂的勝義法性——真如無我法性,仍然與祂所生的這個五蘊十八界法同在;所以從如來藏本身的真如無我法性來看待,祂就是無相的。為什麼是無相呢?因為沒有人我,沒有法我,沒有五蘊相,沒有十八界相,沒有生滅相,沒有這些相,所以他說:祂的勝義自性是無相的。勝義自性是無相的話,那就是平等性,所以從如來藏這種真如無我的無相的法性來看待,所以一切法是無相而平等的。
第二個呢,「無體故平等」是說一切法本身,一切法本身經由言說、造作、影像等等,它是沒有真實體的,因為它是被出生的,沒有自性的;因為沒有真實體,沒有自性,所以說它也是無相的,因為這樣子說它是沒有真實體而平等。
今天先說到這兩點到這裏。下回我們再繼續。

2019年9月21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概說–第60集 入地菩薩第二、三、四地之修道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概說」,內容主要是細說三乘菩提的內涵與三乘菩提之差異,以提供初機學佛人基本的佛法知見。
在前面幾集中,我們談過了「佛菩提道的階段差別」,以及「應修一切種智」單元,相信大家對於佛菩提道的修證,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瞭解。今天我們要接續上一集,繼續為大家說明「二地菩薩的修道」,歡迎您繼續收看!
二地名為「離垢地」。二地菩薩主要是修持戒波羅蜜多,於一切微細戒都無所犯,這是二地的修行。二地修持戒法非常嚴謹,戒行圓滿、心地清淨。另外在這過程當中,還要再修學「千法明門」;千法明門主要是在法無我,也就是無生法忍上。我們來舉述 世尊對二地境界的開示:
《楞嚴經》卷八云:「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這段經文中的「異性」是說,見分和相分這兩種的性質不同,因為兩者是互相對待的。也就是說,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都是被觀的相分,是被見分所觀;所以見分與相分的性質不同,因此名為異性。然而,世尊說「異性入同」,必須能夠親見「異性入同,同性亦滅」時,才能成為二地菩薩。
什麼叫作異性入同呢?那是說,因為見分、相分都是從如來藏心中出生,出生以後也都是依附於如來藏心而共同存在和運作;既然都同屬於如來藏一心所有,本來都是一家人,當然都是如來藏心中的法性,不外於如來藏自心;因為有這樣的現觀境界,從此就不再有見分異於相分的區別存在,這就叫作異性入同;也就是了知從此一切所見唯是自心如來藏所現。
根據《華嚴經》〈十地品〉世尊開示我們:如果想要進入二地心,乃至二地住地心時,當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心」來受行十善道法,於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中,遠離慳貪、嫉妒、破戒之污垢,滿足布施與持戒。這就好像把真金放在礬石當中,經過如法鍛鍊以後,離開一切垢穢而轉復明淨。此地菩薩於四攝法中愛語偏多,在十度波羅蜜中持戒偏多,餘非不行,但隨分隨力而行。二地滿心開始才能叫作持戒,在此以下都只能叫作學戒。
二地入地心的菩薩,如果想要滿足二地心的話,應當要修學以下三事:
第一、二地所應該修之增上慧學。必須依初地滿心所圓證之百法明門,繼續進修千法明門,在千法明門之中,去證驗這個能知能覺的心、這個能取六塵的心在取六塵;而這個能取六塵的自心,就像是鏡子之所以能夠映現出外面的影像,其實是要靠光影來照射,才會顯現出鏡中的影像來;也就是說,一切有情之所以能夠攝取六塵,都是要靠這個能取的心,也就是要靠前六識和意根在鏡像裡面來運作,才能顯現出六塵萬法來;而這七識心,其實根本就沒有在外面的六塵萬法中運作,都是在自己的內相分六塵中運作。能夠如此現觀親證,就能夠斷除所知障中更微細的隨眠,修證二地無生法忍,證得二地道種智。
第二、要嚴持戒法,修除邪行障。初地滿心位菩薩已經能夠永斷惡趣雜染愚,永遠不會感生未來世中的惡趣業果;但是仍然有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異熟隨眠,雖然不會引生分段生死,卻能引生世世可愛異熟果及增上果,也能引生誤犯之三業異熟果愚,障礙二地極淨之戒行,使得菩薩無法滿足二地之行果。因此,應該究竟了知一切菩薩律儀戒,令一切邪行障於二地中永斷,永不現起。
第三、要隨分修集法施功德。
二地菩薩如是修學以上所說三事之後,可以親證見分七識猶如光影之現觀。此時所親證的見分猶如光影,這時並不是把見分歸結到如來藏,因為那是在初地滿心位時就已經現觀完成了。這時是要現觀見分六識,全都是如來藏所顯現出來的光影,都是由光影見分在轉變,而使如來藏所產生的相分跟著轉變;所以,如來藏鏡像的光影,其實就是見分,事實上是見分在掌控著如來藏「明鏡」所顯示出來的六塵相分。換句話說:你的七轉識見分怎麼作,你的如來藏顯現的六塵相分就會隨之而轉變。證實了這一點之後,繼續反覆加以實驗,而證實自己可以改變相分。從這時候開始,如來藏中的相分,就可以由你自己所控制。所以說二地滿心以上的菩薩們,都可以掌控自己的內相分,乃至夢中也不可能會犯戒。如果連夢中都不可能犯戒了,難道還會貪求世間的財物、女色、名聲、飲食和睡眠嗎?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事囉!
換句話說,二地菩薩在滿心前,能夠證驗自己能取的心——見分七識,在取六塵時猶如鏡中光影,實證能取的自己是操控鏡中影像者。一切有情無始以來,由於自心七轉識的貪著運作,使得自心如來藏不斷的累積污垢,不斷的積藏有漏法種,因此,顯現出來的六塵影像就變成不清淨的影像。二地滿心菩薩可以經由猶如光影的現觀,而了知如何能使自己如來藏所含藏的種子轉變為清淨的道理;從此可以用自己的意志力去改變自心的染污種子,能夠隨意改變及操控自心如來藏所含藏的內相分。這就是猶如光影現觀的成就,使得七轉識的染污性可以完全根除,不必經由加行持戒自然就能清淨。這就是二地菩薩無生法忍、增上慧學修證圓滿時所證的猶如光影現觀。證得二地道種智,成為真正持戒的菩薩,由於心地清淨,就漸次進入三地。
三地又名「發光地」。《楞嚴經》卷八云:「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菩薩由於在二地滿心位時成就猶如光影之現觀功德,可以轉變自己的內相分;要使它染污也可以,要使它清淨也可以,要很迅速清淨自己心中的染污種子,或者先在別的部分努力,放慢清淨種子的速度,全都可以開始由自己來控制。當你能夠控制時,你會故意讓你如來藏心中的種子,回到染污狀態嗎?當然不會!這就好比金礦中的黃金已經被提煉成純金以後,絕不可能有人愚癡到還會把黃金重新熔解倒入沙礫中吧!也就是說,當二地滿心的菩薩親證了猶如光影的現觀以後,心地已經清淨到了極點,所有的遮障開始消失了;這時光明性就出現,開始發出各種功能性,就進入第三地,而成為發光地的菩薩。
菩薩進入三地心以後,要修學哪些法呢?三地菩薩主要是修學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三地菩薩修學這些境界很迅速,事半而功倍。為什麼會很迅速呢?那是因為這位菩薩,在初地時所應修的增上慧學和檀波羅蜜的福徳已經圓滿具足,所以修學禪定等法就可以很迅速的成就。
舉個例子來說,譬如說三地菩薩要修學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等,得要有清淨安靜的環境才能用功;由於初地時修布施波羅蜜多圓滿,因此,自然就會有那個環境讓他好好用功。又譬如三地的行門也牽涉到「等引、等持和等至」,菩薩對這三法的差別也要有所了知,否則就無法具足三地修行的方便善巧。所以說,初地的修道就是三地的準備工作。二地也是三地的準備工作;當你的心不夠清淨時,一天到晚有攀緣的習氣現起,你哪裡能夠修學禪定呢?因此說,初地、二地的滿心所證的無生法忍智慧,能夠使三地的修學禪定等行門可以快速的成就。
三地菩薩除了修學四禪八定以外,還要繼續修學增上慧學,也就是三地的無生法忍慧。初地主修是增上意樂及百法明門,二地主修是增上戒學,三地則以增上心學為主要。增上心學就是以意識心來修學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讓意識心可以增上,以便修證四地的無生法忍。除了增上心學之外,三地菩薩也應該繼續進修增上慧學,那就是要進修萬法明門。如是地地增上乃至十萬法、百萬法明門,這樣一直往上進修,直到九地滿心證得總持門為止。
然而,三地入地心菩薩如果要滿足三地心的話,應當要修學哪些事呢?應當要修學以下三事:
第一、必須依二地增上慧學,繼續進修萬法明門。三地所修為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等,皆須一一藉二地增上慧學加以現前觀察;並將二地所修千法明門,加以深入細觀,成就三地無生法忍道種智;這樣的觀行必須是禪定、神通等修證完成以後才能觀行之。
第二、要修證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藉以發起三種靜慮,也就是安住靜慮、引發靜慮和辦事靜慮。安住靜慮就是無厭倦任持,能夠住於一心等至定境之中;引發靜慮就是事相成滿任持,能夠引發六通及三昧樂意生身;辦事靜慮則是成辦利樂有情之事業,也就是可以以五神通及漏盡通來利樂有情。
第三、要隨緣修集法施功德。
菩薩於此三事中必須能夠修忍,不可以因為引發靜慮及道種智之功德而生起慢心來。三地菩薩由於修集以上三事功德圓滿的緣故,所以破除了闇鈍障,成就「谷響觀」,斷除欲貪習氣愚及圓滿聞持陀羅尼愚,成為三地滿心位之菩薩。
什麼是谷響觀呢?谷響觀的意思是說,三地菩薩修集以上所說之三事功德以後,在三地即將滿心前,他會體會到一點:十方諸佛說法,以及自己以意生身去到十方世界為人說法時,自己在娑婆世界中聽起來,所說的一切法音都是猶如谷響,就好像山谷中有人說話時的迴響一般。因為所說的一切法,其實都不是眾生的本心,都只是在形容眾生的本心而已;因為眾生的如來藏從來都無所得,從來不受一切法,而三地菩薩自己的如來藏也是一樣,十方諸佛的真如心也是一樣,所以這一切法音都猶如谷響。當三地菩薩把猶如谷響的現觀完成時,就滿足了三地心而進入第四地,成為「焰慧地」的菩薩。
四地又名焰慧地。《楞嚴經》卷八云:「明極覺滿,名焰慧地。」
這「明極」是在指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此時菩薩的無明已經滅除得非常多,所以智慧光明到達非常強烈的境界。這當然不是指一念無明的斷除,而是指無始無明的斷除,也就是無始無明的上煩惱已經滅除很多了。
菩薩在三地發光地中,光明已經非常圓滿,也就是三地菩薩應有的各種功德已經具足發起。然而,為什麼會以發光地來命名三地的境界呢?那是因為三地入地心以後,進入住地心開始,實證三地的無生法忍,到了三地滿心位前,開始修證四禪八定、四無量心和五神通;在這些通世俗法、通外道的禪定等等法修證完畢以後,由於有無生法忍的配合,其證境絕不是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所能測度,更不是證得四禪八定五神通的凡夫外道所能想像;因此,三地滿心菩薩身上所放出的光明,十方世界諸佛菩薩都看得很清楚,因為光明很亮的緣故,所以就從這個外相來立名為發光地。
當三地菩薩完成三地的無生法忍智慧以後,再加修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光明到達很圓滿的地步,所有功德也都無法再增長了;這時,因為世間禪定以及四無量心的具足發起,而使利樂有情的力量增長到最大;又由於五神通的具足,使得他的佛菩提智慧到達非常圓滿的境界,利樂眾生修學佛法的願力也變得非常強烈,因而不斷發出強烈的智慧光焰,這時就進入了第四地初心之中叫作焰慧地。
三地菩薩滿心之後轉入第四地,要繼續修學增上慧學,這個增上慧學要地地進修,一直都不間斷,直到成佛時究竟圓滿為止。四地入心菩薩如果要滿四地心的話,應當要修學以下兩件事:
第一、應該依於三地增上慧學,繼續進修四地無生法忍,生起四地之道種智。四地菩薩所應修學之增上慧學,是指三地的谷響觀,現觀真諦三品心及安立諦十六品心,一一現觀完成之後就能夠成就四地無生法忍增上慧學。
第二、應該要隨緣修集法施功德,示現化身到他方世界廣度有情。
四地住地心菩薩修學如是二事圓滿時,就可以成就「猶如水月」之現觀。所謂猶如水月是說,四地菩薩觀察到:「我化現這些化身到處去說法度眾生,其實都猶如水中月一般;真實的本心在這裡,我卻化現很多化身出去說法度眾生,這都像空中的月亮照在潭水上面,也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雖然化現很多化身,但每一個化身都像是一個水中月,都不是真正的我啊!」
四地菩薩由於這樣的現觀,所以微細煩惱不復現行,可以斷除兩種愚癡,隨順因緣而廣度有情,不樂於取證無餘涅槃。這兩種愚癡是依於四地無生法忍慧及水月現觀之成就而得以修除。微細煩惱全部滅盡,成為四地滿心位菩薩,轉入五地中繼續進修成佛之道。
各位菩薩,以上所說的是初地至四地菩薩的修道。從第五地開始,將由正德老師繼續為大家介紹。
非常謝謝您這段時間來的收看!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概說–第59集 入地菩薩初地之修道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概說」,內容主要是細說三乘菩提的內涵與三乘菩提之差異,以提供初機學佛人基本的佛法知見。
在前面幾集中我們談過了「佛菩提道的階段差別」,以及「應修一切種智」單元。今天我們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開始為大家介紹「十地菩薩之修道」。
從前面幾集的介紹與說明,我們可以知道,整個佛菩提道之正修行,是以親證第八識如來藏為首,然後依所證如來藏而親自現前領受如來藏之體性,因而發起般若慧之根本智與後得智。行者由於親證如來藏,所以知道法界實相;然後依證悟如來藏而繼續悟後進修,在歷經三賢位之修行,證驗了八識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種性自性、七種第一義、二種無我,深入現觀諸法無我,雙觀諸法空相及空性實相,發起一切種智之少分智慧,名為道種智;也就是必須通達實相般若,並能平等現觀,才能證得道種智,而進入初地無生法忍位,此時方能進入初地入地心,名為「初地菩薩」。由於已經能夠運轉菩薩性輪,所以才是真佛子,也才可以名為聖者。
佛世尊在《楞嚴經》中開示我們:菩薩在圓滿十迴向位之修證以後,接下來要成就四種勝妙圓滿的加行,要把前面四十一心中所修成的智慧與清淨性,全部都加以檢視和確認以後才能通達;通達以後才能成為入地,成為聖位菩薩。這時要以勝妙圓滿的四種加行,使自己進入初地心中;是要以同於諸佛本覺的如來藏真覺,作為自己修行的心地。
接下來,我們來舉述 佛世尊有關入地前四種圓滿加行之開示。
《楞嚴經》卷八云:【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即以佛覺用為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為煖地。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這段經文意思是,佛說:「阿難啊!這位善男子完成清淨四十一心以後,接著還要再完成四種微妙圓滿的加行,此時就以第四十一心所獲得的佛地本覺,運用來作為自己修行佛菩提道的真實心,以發起聖性。這時聖性好像是出生了,但其實是還沒有真正的出生;就好像鑽火的人想要燃燒他的木頭一般,那根木頭已經開始有一些熱度了,卻還沒有冒煙,也就是聖性還沒有真的發起,這就叫作煖地。也就是初地聖性功德還沒有出現,但已經有一些聖性生起的跡象,所以稱為煖地。
「這位善男子又以自己的清淨心,以及經由修行而完成的覺知心所住第四十一心的境界,來如實履踐諸佛所實行的一切事業。這時從表面上看來,所行已經是和諸佛一樣了,就如同已經依止於初地的境界,但其實還無法入住於初地心中。也如同攀登高山的人到達山頂時,覺得自己已經超越世間而進入虛空了,然而事實上卻還沒有真的進入虛空中,還是依止於高山山頂的土地而站立著;雖然想要真的進入虛空中,但是腳下卻仍然有輕微的阻礙,並不是真的已經離開山頂而進入虛空中,所以叫作頂相。
「從頂地繼續進修,要使自己的覺知心能和諸佛的智慧與聖性一樣;雖然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心,但這兩個心其實是同一類的心,因為諸佛是由第八識心所成就,菩薩也是由第八識心來成就。菩薩這時對自己的心與諸佛的心,已經可以確認這兩個心其實是同一種心,所以就具足種種善巧方便而獲得中道,不墮兩邊;就好像已經安忍於某一件事情的人一樣,雖然瞋心沒有生起來,可是明明知道自己心中有瞋,那就是瞋心顯然已出生了,但是在外表上卻看不出瞋心已經生起;就好像這個階段的菩薩,雖然還沒有完全通達中道,而無法具足通達位的中道智慧,但是已經能夠安忍、安住於即將發起的聖性與通達位智慧的境界中,這就名之為忍地。
「四加行完成前面所說的煖、頂、忍等三個階段之後,接下來數與量也就跟著銷融滅除了;因為有數與量就離不開三界有為法,不能與法界實相的真如法性完全相應,當然也就無法通達實相般若的別相智慧。菩薩此時繼續深入的觀察,能夠現觀一真法界而完全依止於一真法界以後,數和量都銷滅了;這時迷和覺以及中道,在如來藏真如法性的境界中,也就都銷滅而不存在了。這就是世間法中的最高地位,即將進入出世間聖位的初地,所以名之為世第一地。」
各位菩薩,從以上我們對四加行的說明可以看出,唯識五位所修加行位的內涵,和十迴向位欲滿心入初地的四加行是不同的。一個是在明心前所作的加行,能斷盡能取與所取,雙印二取空;這只是聲聞解脫道的斷我見等智慧而已,只是依解脫道而說是世間第一法;因為還沒有證得佛菩提道的見道所證之金剛心如來藏,還沒有發起金剛三昧,因此只能說是聲聞法中的世第一法,而不是佛菩提道中的世第一法。而《楞嚴經》中所說,菩薩在第十迴向位的滿心位中,準備進入初地心的時候所應該作的加行,是已經明心很多劫,已經完成了第十迴向位以後才要作的出世間法的加行,它不屬於聲聞道的世第一法。
所以這個階段四加行的內容,與唯識五位所說的四加行內容不同,所依的智慧基礎也完全不同。一個是尚未明心的人應該先修的斷我見的四加行,是解脫於世間法的最高智慧,是「世第一法」。另一個是已斷我見、我執,而且明心很多劫以後,應該修的發起成佛聖性的四加行,是要對本來無生諸法生起忍法的四種加行,屬於出世間道中即將成為佛菩提道中聖位菩薩的「出世間第一法」;但因為入地以後仍然要住在世間,所以稱為「世第一法」。
這兩種加行的法性與層次完全不同。只有對本來無生諸法生起忍法以後,才能斷盡大乘見道所斷的異生性而發起聖性,確實進入初地心;因此,入地前當然應該有這四種加行。這兩種不同的四加行,常為許多修行者所混淆;因此,我們特別利用這個因緣作詳細的說明,希望對菩薩們的道業有所增益。
總合來說,佛子於三賢位所攝之別相智具足圓滿,欲入初地時,必須完成四個條件才能進入初地。這四個條件是:第一、要發起聖性;第二、要發起修道性;第三、要具足入地所需之增上慧學,也就是八識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種第一義、七種性自性、二種無我等,令見地通達,由真見道位入相見道位,才能證得初地無生法忍道種智;第四、要發廣大心,勇發十無盡願。也就是說,欲入初地得要熏習一切種智而成就道種智;永伏思惑令不現行如阿羅漢,而成就性種性;以弘法護教、救護眾生之種種事行迴向佛道,而成就道種性;並於佛前勇發十無盡願。如是四法具足圓滿,即能成就初地無生法忍,起道種智。
道種智乃是分證,非一時俱證;一分道種智初證時,即入初地心位。轉入住地心時,必須修學諸地所需修之行門次第與內涵;在完成諸地無生法忍時,方得現觀境界,成就滿地心,而得以進入上地入地心。如是地地增上而至等覺位。初地之般若道種智,主要是依自心如來藏識而現觀蘊處界諸法,證得法無我,也就是唯識一切種智。證知蘊處界諸法之無我性,皆因如來藏所收藏之業愛種所生,一切境界皆因如來藏與根塵識互為緣起而有;如是現見一切境界皆是自心現量,非有外法而為有情之所觸、所受,因此便能遠離對於自心藏識之執著,遠離意根與意識對自己之執著,如是方得進入初地。
為了讓大家對諸地菩薩之修道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接下來,我們就從初地開始來略作敘述,以作為菩薩們修行之參考。
首先介紹初地。《楞嚴經》卷八云:「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意思是說:這些經由初發心而進修到第四十一心的菩薩們,如果能夠進修入地前所應修的四加行,完成實相般若智慧的通達,而了知成佛之道的歷程與內容,也已經修行清淨而有能力取證無餘涅槃,所以永伏性障如阿羅漢;只要再將入地應有的聖性發起了,這時就是「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了。
換句話說,他對大菩提已經能夠善於通達,所覺悟到的法性已經能夠和如來地的智慧相通;也就是,對於如何修行才能夠到達佛地,心中已經了知了,這就叫作「覺通如來」。對於如來的境界中有什麼樣的境界與智慧,雖然還沒有實證,但已經全部了知,所以說為「盡佛境界」。這是說初地菩薩已經了知,自己即將正式展開的成佛之道,是應該修習什麼法與清淨什麼法,都已經知道大概的內容;知道自己即將正式展開的成佛之道,不是仍然停留在三賢位中,所以心中狂喜,而名為「歡喜地」。但是這種狂喜絕對不會在表面上看出來,是很深沉一直潛藏在心中,永遠不會消失,所以才叫作歡喜地,又名「極喜地」。
菩薩入初地已,開始進修一切種智,也就是修證諸地無生法忍——唯識增上慧學。所謂「無生法忍」,就是於八識心王所生一切法中,能夠詳審觀察領受第八識之本來無生,並且能夠深入證知法身中之種種界—種子,證知第八識心體所含藏之一切種子,詳審了知其中所蘊含的一切體性,於此所知所見心能安忍,而漸次斷除所知障隨眠,起道種智,分證解脫果及成就佛地之般若智慧—佛菩提果,證一切種智,是名無生法忍。一切種智未成就者,於十地中名為道種智,於七住位至十迴向位中名為菩薩人無我智,俱名般若中觀智。
初地菩薩有三種心,也就是入地心、住地心和滿地心;三心功德差異很大,不可同日而語。另外還有「戒定直往」及「戒慧直往」之差異;又有二乘無學迴心之初地,及別教直往之初地;也有得佛加持而入大乘光明三昧之初地,及未得佛加持入此三昧之初地等種種差別之不同。因此說初地菩薩所得功德不盡相同,那是因為有情學佛之根性及因緣互有差異的緣故。所以說,菩薩入初地已,應當「善知方便,無所有覺,觀察行地」。
別教菩薩在明心以後,必須歷經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之修行,永伏思惑,離異生性,發起聖性而入初地。入初地已,心大歡喜,不久當求初地滿心。菩薩欲求初地滿心位,必須修學以下三事:
一者,必須修學百法明門。這是屬於別教之增上慧學,不共通教菩薩及二乘。修學百法明門之目的,是要證得猶如鏡像現觀,如是於百法明門能夠一一驗證領納時,對於虛妄唯識門與真實唯識門就能通達無礙。
第二,初入地時,永伏之思惑應該予以斷除,成慧解脫,證有餘依涅槃;復依十無盡願而發受生願,世世不取無餘涅槃。以此不僅可以作為未來佛地取證無住處涅槃之因,也可以作為進入二地修持增上戒學之依憑。這就叫作「留惑潤生」,也就是以故意力,起無色界惑,潤未來世生。
第三,要廣修法施。初地菩薩修檀波羅蜜多,以法施為主,財施、無畏施為輔。由於具道種智,已成就初地無生法忍,所以其般若智慧足以為人天之師。
菩薩具足以上所說三事的緣故,可以證得鏡像觀。也就是可以現觀一切六塵如鏡中像,六塵在你的自心如來藏鏡子上面顯現,並非真實不壞的常住法,乃是有生有滅的法;一面明鏡由於影像的出現,讓凡夫眾生貪著於它所顯現的影像,而忽略了明鏡的本身。一切凡夫之所以執著世間諸法,就是由於覺得這色聲香味觸,以及這五塵所生的法,是有它的真實性存在;而沒有觀察到六塵其實並不真實,不知道六塵是由藏識明鏡所生,不知道藏識才是真實法。初地菩薩從百法明門裡去驗證,原來我所接觸到的色聲香味觸法,都是我的自心如來藏所顯現;由於這個現觀的緣故,便不再對百法等境界有所執著。這便是初地無我觀——猶如鏡像現觀的具足修證。
除此之外,還必須圓成初地所應修之布施波羅蜜。這二者具足圓滿,就完成初地滿心所應具足之福徳資糧與所應修證的無我觀。在體驗猶如鏡像現觀完成時,成為初地滿心位菩薩,隨即進入二地心,繼續往佛地邁進。
各位菩薩!以上所介紹的是有關初地菩薩的修道,下一集我們再繼續為大家說明二地菩薩的功德。
今天就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下次再會。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概說–第58集 應修一切種智(下)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概說」,內容主要是細說三乘菩提的內涵與三乘菩提之差異,以提供初機學佛人基本的佛法知見。
在前面幾集中我們談過了佛菩提道的階段差別,將成佛之道分為遠波羅蜜多、近波羅蜜多和大波羅蜜多等三個階段。大乘菩薩在真見道之後,必須繼續進修般若的總相智、別相智和一切種智,才能次第圓成佛菩提果,成就圓滿波羅蜜多之修證。而所謂的一切種智,就是指一切種子之智慧。種子又名為界、又名功能差別,如來藏中所藏的一切種子,具有三種能變之功德,能變現五陰世間以及三界萬法;這三種能變識就是大乘唯識經中所說的「心、意、識」,也就是指阿賴耶、末那以及識陰六識。
在上一集中我們說過了第一能變的阿賴耶識,也說了第二能變的意根(末那識),並且談及意根種種不可思議的妙功德性。今天我們將舉述 馬鳴菩薩的開示,繼續為大家說明意根的其他體性。
《大乘起信論》云:「此意復有五種異名,一名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二名轉識,謂依動心能見境相。三名現識,謂現一切諸境界相;猶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亦爾,如其五境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不由功力。四名智識,謂分別染淨諸差別法。五名相續識,謂恆作意相應不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已曾經事忽然憶念,未曾經事妄生分別。」
馬鳴菩薩說,這個意根有五種不同的名稱。
第一個名稱叫作「業識」。意思是說,意根從無始以來一直恆審思量,處處作主,時時作主,不斷被覺知心錯誤的思惟所熏習,使得祂與無明業力相應,祂的體性因而被轉變為普遍計度執著;又因為與煩惱恆時相應的緣故,所以就會讓覺知心不斷現行,意根不斷地執取覺知心和如來藏的無漏有為法的功德,據為己有,因而不肯讓自己及所附帶的意識覺知性消失掉;所以就一定會造作種種的業行,而導致不斷地繼續去投胎受生,眾生也因此而不斷地輪迴生死,永無休止。因此意根又叫作業識,造業的是祂,承受苦樂業果的也是祂,使業種的果報現行的還是祂,所以說意根是輪迴三界生死的根本。
第二個名稱叫作「轉識」。意思是說,眾生因為無明業力以及心動的緣故,使得意識現起,在配合意根以及前五識現起運作時,就會有能見的六塵相出現;因為祂隨時隨地、剎那剎那一直運轉不停,即使是在五位中依然如是,所以就稱之為轉識。
第三個名稱叫作「現識」。意思是說,因為意根的攀緣性、執著性以及作主性,才會促使阿賴耶識不斷地流注出內相分種子,因此就有境界相的顯現;假使意根的執著性、作主性滅除了,捨報時就可以入無餘涅槃;所以說意根是一切境界相現起的原動力,因此就稱為現識。
第四個名稱叫作「智識」。意思是說,意根了別境界相之慧心所非常低劣,不像意識能夠詳細的思惟分別、具足慧心所之功能,也不像第八識完全離開六塵之分別;意根由於意識的配合,加上原有出生以來的熏習,以及被教導分別後的過去記憶,使祂可以非常迅速的分別染淨諸法。譬如說開車的時候可以緊急煞車,運動員可以接快速球等等,都是由於意根有這種能夠利用意識記憶的功能性,所以稱為智識。
第五個名稱是「相續識」。意根從無始以來,除非入了無餘涅槃,否則都是一直相續不斷;即使在正死位中等五位也都一樣,雖然這時候意識斷了,但是意根仍然不斷,才能在正死位中現起中陰身,又繼續投胎到下一世去;所以說,意根是有情眾生輪迴生死的罪魁禍首。相反的,如果沒有意根,那眾生也成不了佛;菩薩在證悟之後,發起無盡之受生願,故意保留一分我執不斷,生生世世留惑潤生,自度度他直到成佛,都要有意根存在才行。又因為意根能隨緣任運,執取過去所造作的一切善惡業及無記業之習氣,存在阿賴耶識中;所以意根又像是一個垃圾收集者,不論是什麼東西祂都要收到如來藏中;即使意識故意想要把惡業種子給丟掉,也都無法作到,因而使得因果律得以公平的實現。基於以上所說的種種原因,所以意根又稱為相續識。
各位菩薩,由以上說明我們就知道:眾生都是由於意根具有以上所說的五種體性,才能有阿賴耶識所收藏的一切法種現行,才能有能見、能現、能取的境界相出現,三界中的一切法也因此才能現起運作;所以說,意根是三界萬法現起的原動力。
三乘無學的修道過程,也都是在歷緣對境當中,藉由正知見的熏習來轉變意根的染污性,使染污末那得以漸漸斷除我執,而成為無學聖人。在捨壽時,意根願意斷滅六識(識蘊六識)以及自我,離一切相分、見分不再現行,就名之為入無餘涅槃。或者像大乘菩薩轉入七地、八地,漸次修行乃至佛地,意根不滅,但是卻沒有了我執存在,乃至一切無明習氣悉皆滅除;這都是藉緣來修除意根的我執及無明習氣,並且由意根促使如來藏發起諸地菩薩種種不可思議之功德。因此,意根與一切修行人息息相關,四聖六凡都同樣不能剎那離於意根。
然而,為什麼會有四聖六凡的差別呢?主要都是因為意根有善、惡、染、淨之能變性,所以凡夫異生外道修行者,乃至佛法中四聖之世出世間法的熏習,才能產生力用而功不唐捐。由於意根具有這樣的能變性,所以行者只要能夠依照 世尊所開示的正法,按部就班的修行,就能次第成就佛道。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個意根是由自心如來藏所生,所以整體來說,祂也是屬於如來藏性之一;如來藏出生了意根而主導如來藏的種種行,這當中除了如來藏的自性心行之外。
各位菩薩,以上是依別教證悟聖者而說,不是依通教證悟解脫道之菩薩而說。通教菩薩依二乘菩提覺悟十八界空相,但是仍然無法證得空性如來藏,因此無法證解以上所說正理。由於這樣的正理,所以說意根是如來藏的第二種能變性,能夠促使如來藏變生四聖六凡法界。
各位菩薩,以上所說的是第二能變識。接下來我們繼續來說明第三能變識。
第三能變識是藏識在變生有根身之後,依六根又能變生六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識,這六識合稱為「識陰」,也就是第三能變識。
然而,什麼叫作識陰呢?世尊在《增壹阿含經》中說:「彼云何名為識陰?所謂眼、耳、鼻、舌、身、意,此名識陰。」(《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八)由這一段經文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在阿含解脫道中所說的識陰,總共只有六個心。意根則是識陰出生的所依緣,是根而不是識,所以不攝在識陰之中。因此,識陰最正確的說法是:眼識乃至意識等六個心。
《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八,當 世尊說到五盛陰是苦的時候曾經說:「云何名為識?所謂識,識別是非,亦識諸味,此名為識也。」
這段經文意思是說,當我們專心一志而離語言文字時,仍然能了別苦樂是非的覺知心,能了別種種食物味道以及藝術韻味、佛法義理的覺知心,或者像某些宗教的修行者,能夠領受雙身法中的樂觸、而無語言文字妄想時的覺知心,都是識陰所攝的識。而離念靈知心正是如此,所以,離念靈知心正是意識。又譬如,正當我們在心無雜念而專心聽法時,心中都沒有一言一語,遠離一切妄念,卻已經能夠分別法味,這正是「識諸味」,與諸法法味完全相應;這都是意識心,正是識陰中的識。又譬如,正當我們專心聽聞大法師在說世間法的時候,他的觀念有時候說錯了;這個時候我們的離念靈知心中,雖然沒有語言文字生起,但仍然能夠識別大法師說錯了,這正是「識別是非」的識陰所攝的識。
所以,離念靈知心正是意識,正是識陰所攝的虛妄法。離念靈知既可以存在於清淨梵行的靜坐中,也能存在於離五塵的二禪等至位中,乃至某些教派雙身法在貪淫之行的淫欲樂受中,當然這是更低層次的意識了;雖然同樣是離念靈知,卻有清淨、不清淨,粗與細的種種差別法相之不同。
各位菩薩,從以上所說我們可以證明一個事實,那就是:離念靈知心正是識陰所攝的識,不出於六識之外。而意識覺知心所修成的離念靈知性,能夠離於語言妄念而了知五塵,正是意識心的想陰所攝,屬於意識心的心所法。正當我們離念而對外境六塵了了分別時,不論離念境界的時間有多麼長久,仍然可以了了辨認六塵境界,不會因為離念就失去了了知性。所以,動中定力修得好的人,在路上行走的時候,雖然一直都離念而沒有任何妄想,但仍然可以了知路上的狀況;絕不會因此而失去了了知性,絕不會全無分別的跌入水溝或者撞上車子呢!意識雖然離開語言文字,但是仍然能夠以其心所法來了別苦樂及是非,其實都不出於識陰六識之外。
總合來說,識陰所攝的六識心,不論是有念或離念,都是意法為緣而從如來藏中出生,不是本來就在的常住法。假使有人繼續執著「離念靈知心是常住心、是不生滅心」,那我們就可以判定,這個人一定是未斷我見的凡夫啊!一般的世俗人或者未悟菩提的修行者,同樣都有五陰實有不滅的我見存在,最常見的是存有「識陰常住不滅」的我見,然而,卻都會自以為已經斷了我見呢!
我見之所以難斷的原因,大都是由於不善了知識陰的內涵所導致;而不善了知識陰內涵的原因,則是由於不懂得如何選擇善知識!而不能善選真正善知識的原因,則有種種不同的差別:譬如有人是因為情執深重,即使明知自己所追隨的師父是假名知識,卻寧可繼續信受與追隨;或者是因為智慧不夠,沒有辦法檢查所隨善知識的說法是否正確;或者是因為顧慮到名聞利養和眷屬,唯恐修正了原有的邪見以後,將使徒眾了知自己先前所謂的「悟」都是錯悟,而導致名聞利養眷屬的流失;或者是因為愛樂面子,一切以維持面子為重,所以明明知道自己的法義有錯誤時,仍然不肯改變、不樂於重新觀行,而永遠無法斷除我見,繼續落入識陰、想陰之中,難可出離。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識陰所攝的六識自體與六識心的自性,都是意法為緣而從入胎識如來藏中出生,都是屬於所生法;既然是所生法,當然就不可能是常住性的真實心性了。所以,假使有人繼續執著離念靈知心或離念的知覺性,堅持為常住心、不生滅心,這個人就是未斷我見、未斷我所見的凡夫。
因此,菩薩應該趕快實際觀行,而能夠確認意識的緣生性、可滅性、必滅性;並且能夠現觀「離念的知覺性就是識陰的自性」,屬於識陰的心所法,是依附於識陰而存在的我所,如果離開識陰就無法存在,離開色陰也不可能生起。由此認定的緣故,當然我見、我所見自然就很容易可以斷除了。
各位菩薩,綜合以上所說我們就知道,三乘菩提之修證,無一能離如來藏的這三種能變識。假使離開這三種能變識,尚不能有三界六道有情存在,何況能有三乘菩提之可修可證呢!別教菩薩在觸證、領受藏識之中道性以後,也必須由藏識之中道性,來返觀自己處處作主之意根及見聞覺知之六識;返觀之後就知道,十八界都是由藏識所變生,變生十八界之後才能輾轉變生三界一切法。如果沒有第三能變識,就無法返觀這樣的法界實相;如果沒有第一能變識,就沒有真如法性可證,也沒有二乘涅槃及一切種智可證;如果沒有第二能變識,如來藏尚且不能出生意識,何況能有世間法及佛法之修證可得呢?因此說,三乘菩提之修證,不能離開以上所說之任何一種能變識。
十八界法雖然有生滅,然而能夠變生十八界之藏識心體恆不滅。由以上所說正理我們就知道,《楞嚴經》說「十八界雖然無常敗壞,但是轉依如來藏之後,則又說十八界不滅不壞」,的確是佛法真實之道理啊!別教菩薩如是現前觀察,因此能證得初地無生法忍,生起初分道種智。所以說,一切證悟之菩薩皆應修學一切種智,因為能證初地法無我故。以此現觀就漸漸能夠了知七真如,能如是現觀者就能獨力荷擔如來家業,名為生如來家,成真佛子。
各位菩薩,以上所說的是三種能變識的種種功德,以及這三種能變識對修道之影響和彼此間之關聯。在這裡我們要籲請一切已證藏識之大心菩薩們,為成佛道故,應繼續進修一切種智。
今天我們就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下次再會。
阿彌陀佛!

2019年9月15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概說–第57集 應修一切種智(上)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概說」,內容主要是細說三乘菩提的內涵與三乘菩提之差異,以提供初機學佛人基本的佛法知見。
在前面幾集中我們談過了佛菩提道的階段差別,將成佛之道分為遠波羅蜜多、近波羅蜜多和大波羅蜜多等三個階段;也說明整個成佛之道都是以第八識如來藏為根本,菩薩必須具足般若總相智、別相智以及一切種智之後,才能次第圓成佛菩提果,成就圓滿波羅蜜多之修證。
今天我們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為各位介紹菩薩「應修一切種智」單元,歡迎您繼續收看。
大乘佛子在破參明心時,找到自己無始來的本來面目如來藏,般若正觀現在前,能親自現前領受如來藏的體性,親見自心真如之理體,也就是如來藏的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和涅槃性;這種能夠親見自身真如無為性之總相體性,就稱為般若總相智。菩薩在破參明心獲得總相智以後,繼續跟隨真善知識修學般若系列的一切經典,也就是從種種不同的方向、種種不同的層面,來探究這個實相心與一切法彼此之間的關係;這都是屬於般若別相智所含攝,在別相智圓滿以後,應該繼續熏修一切種智。所謂「一切種智」就是指第八識如來藏所蘊藏的一切種子,了知如來藏所含藏一切種子的智慧,就叫作一切種智。修學一切種智而還沒有圓滿者,譬如初地到等覺菩薩所修就稱之為「道種智」。簡單的說,一切種智就是指「一切種子之智慧」。
種子又叫作界,也叫作功能差別。如來藏中所含藏的一切種子,具有三種能變之功德,能夠變現五陰世間以及能夠輾轉出生萬法來。這三種能變識,就是大乘唯識經典中所說的「心、意、識」。這心、意、識為什麼稱為能變呢?那是因為「第八識心」祂可以變現出種種法來,不僅可以出生祂自己的功能差別,也可以變現出眾生的五蘊、十八界以及六塵萬法,所以稱為「第一能變識」。第二能變識是指「意根」,也就是末那識,祂能變生識的種種執著,因此而有貪、瞋、癡、慢、疑等染污體性出現;也因此而導致有情眾生的第八識共同變現出山河大地世間,而使有情眾生得以在其中受種種之苦樂果報。第三能變識就是指「意識心」,祂能讓有情產生對六塵境界的種種分別,並且能夠變現出種種的世間法來。
接下來,我們就進一步來說明這三種能變識的功德:
首先說明第一能變識,第一能變識就是指第八識,梵語稱為「阿賴耶識」,在天竺譯為「無沒」,也就是指不會消失之識;在中國則翻譯為「藏識」,意思是說祂能夠「攝藏一切種子」,生起萬法,是一切有情生命的本源,也是眾生生命的實相,所以稱為「藏識」。這個第八阿賴耶識具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的意涵存在。
所謂「能藏」的意思是說,這個第八識能夠貯藏萬法種子,生起世間萬法,因此第八識是能藏,種子是所藏。而「所藏」的意思,則是指種子在生起現行時,會受到能熏的七轉識雜染法的熏習,受熏之後的新種子仍然會回藏於第八識心中;這個時候新種子是能藏,而第八識則是種子所藏之處。而「我愛執藏」的意思是說,第七識妄執第八識見分為我,對於自我的虛妄生起種種的貪愛、執著不捨,因此就稱為我愛執藏;這個時候第七識是能執,第八識則是所執。
佛世尊於三藏十二部經中,廣說這第八識有種種不同的名稱,都是因為這第八識有種種不同的能變性而施設建立。接下來,我們就以第八識最主要的三種名稱,來說明祂的能變功德:
第一叫作「阿賴耶識」,這是指有學位之三乘聖人以及一切凡夫異生的真實心。雖然離開能所分別,但卻仍然具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的體性,能夠攝藏一切雜染法而不會喪失,仍然含藏著能夠引生分段生死之有漏法種,也就是仍然具有阿賴耶性存在,所以稱為阿賴耶識。
第二叫作「異熟識」,這是指凡夫異生、阿羅漢、辟支佛以及一切菩薩,不論分段生死已經斷除或者尚未斷除,都還有善、不善業的異熟種子存在,能夠引生未來世的異熟果報。因此,二乘無學聖人雖然斷了分段生死,但卻仍然不離變易生死;他們因為害怕分段生死的痛苦,所以在捨報時就取無餘涅槃。而菩薩阿羅漢或八地以上的菩薩摩訶薩,雖然斷了分段生死卻不畏分段生死,以廣大之慈悲願行而受後有;雖然示現有分段生死,然而實際上卻唯有變易生死。由於他們的真實心中還有能引生死異熟果報的種子存在,所以稱為異熟識。第八識之所以有異熟的體性存在,正是第一能變識的功德所成,因此這個異熟識的名稱函蓋範圍就極為廣泛。
第三叫作「無垢識」,這是指佛子在歷經資糧、加行、見道(通達)、修道、究竟等五位三大無量數劫的修行以後,而使凡夫地真實心中的一切有漏法種,轉變為清淨的無漏法種,這個第八識就成為無上清淨諸無漏法之所依止,名之為無垢識真如。譬如禪宗中土諸祖所悟的真心就是指阿賴耶識,方便說為真如;又譬如西天大迦葉尊者,乃至達摩祖師等諸聲聞阿羅漢迴小向大以後,修學禪宗的般若禪而得開悟,乃是悟得異熟識,也方便說為真如;那是因為此時「大圓鏡智」以及「成所作智」等佛地功德,還沒有現前的緣故。
各位菩薩,綜合以上所說我們可以知道:一切有情眾生都有第八識,因為有分段生死之染污種子和所造業種,以及所含藏的前七識種子,具有集藏分段生死之集藏性存在,所以稱這第八識為阿賴耶識。這個第八阿賴耶識,祂是本來具足,不是修行造作而得;祂遠離能所分別,本性清淨而有染污種子,藉著身根及覺知心才能生起現行,必須經由修行轉變清淨而生起般若實相之智慧。
假使修行者在聞受聲聞解脫道之後而得以見道,以及其後能夠繼續努力修道斷除思惑,不再有阿賴耶性,也就是不再有集藏分段生死種子的集藏性存在時,就成為阿羅漢;這時第八識改名為「第九識」—異熟識,也稱為「菴摩羅識」,其實仍然是第八識,唯改其名不改其體。
如果阿羅漢們隨後聞佛說大菩提成佛之道,能夠心生歡喜而迴小向大,進修佛菩提道,經由明心的七住位證得般若總相智,進修般若經所說之般若別相智;復又能不起自滿之心,繼續進修諸地所修之一切種智,而生起無生法忍進入初地,能斷盡思惑而不斷之,留一分思惑以潤未來世受生,向諸地進修;從此以後,開始進斷分段生死的習氣種子,並進修無生法忍之一切種智,地地增上。一直到初地滿心位時,能夠取證慧解脫果而不取證,到三地滿心時能證滅盡定之俱解脫果而不證之;初地三地菩薩捨壽時,能夠取證無餘涅槃而不取之;次第進修唯識種智而至六地,必定取證滅盡定而仍不入無餘涅槃;繼續進修七地之念念入滅盡定,八地之於色變現自在,於解脫道無功用行,以及由佛所授之引發如來無量妙智三昧等,漸至等覺位中;又於百劫中隨處捨身受生,布施頭目、腦髓、身軀、手足等,如是以百劫之無量內財而修相好,才能在最後身菩薩位時,具足成佛時所需之廣大福徳資糧。福徳具足以後,在因緣成熟時降生人間,出家修行,斷盡所留最後一分煩惱障習氣種子,斷盡最後一分極微細所知障隨眠,成究竟佛道。此時之第八識改名為第十識,稱為「無垢識」,又叫作「果地真如」。
如是進修而成就佛道,就名為佛菩提道,也稱為「大菩提道」,這是因為不同於二乘菩提所修之解脫道的緣故。如是進修,漸漸轉易第八識之內涵,使第八識之阿賴耶性及異熟性能夠斷除淨盡,成為無垢識真如;這都是由於第一能變識,有這種大功德力所致。如果沒有阿賴耶識之初能變性,就沒有宇宙一切現象與萬法之現起,也沒有三乘一切法門之修行,乃至世間一切有漏有為法之修證,也都無法成就。
以上略說第一能變識。接下來,我們繼續來介紹第二能變識:
第二能變識是指第七識—意根,又稱為末那識。意根乃是十八界法所攝,歸屬於六根之中。六根之前五根是眼、耳、鼻、舌、身根,是有色根,屬於色法;而意根則是無色根,乃是心法,非是色法。阿含諸經中說之為「意」,第三轉法輪唯識諸經中說為「意、末那、遍計執識」,祂是意識之俱有依。末那識處處作主,恆內執阿賴耶識為自內我,也執意識覺知心為我,復執五根五識為我,祂恆欲了別三界諸法,普遍計度,執為真實,所以名為「遍計所執識」;因此而說意根與我見、我慢、我愛、我癡等四煩惱恆共相隨,乃至眠熟無夢時,亦不暫捨這四種煩惱以及內外執著;一直要到菩薩七住位真見道不退轉之後,才能漸漸捨離這四種煩惱以及祂的執著性。
這個第七識不知道自己虛妄,普遍計度一切三界諸法為我、為我所,無始來覆障真如不執我、不作主、不起慢、不貪五塵等清淨體性;一切有情之所以有貪、瞋、癡、慢等境界,都是這個處處作主之心所變現,所以說末那識意根是一切無明之根源。又因為這個末那識恆常不斷地審察度量、處處作主、時時作主,因此成凡成聖悉憑末那識之「人我執」與「法我執」斷與不斷而有差別。
由於意根從無始劫以來一直恆審思量的緣故,所以產生了普遍計度執著的體性,也因為這種執著性,使得眾生不斷地輪迴三界生死。然而祂的這種執著性是從哪裡來的呢?是由無量世以來,被意識錯誤的教導熏習而來。熏習越久,意根的執著性就越強,所以意根是一個「習慣性」比重很大的執著心。由於意根種子從如來藏中不斷地流注而出,無始劫以來未曾剎那間斷(不像「意識覺知心」在眠熟、悶絶、正死位、入無想定、入滅盡定時會斷滅消失),於一切時中恆時不斷地審度一切法塵,而處處作主、時時作主,不斷地指揮六識造作種種善惡業,所以說末那識恆審思量一切法。
從另外一方面來說,意根末那識恆與相分相應,無有中斷時,白天清醒位時,恆藉內相分而與外相分相應,眠時夢中俱與外內相分相應,眠時無夢則藉內相分與外相分相應,無始劫來恆常運轉,未曾有一剎那間斷,所以說此心恆、審、思、量。若無此心,一切人不能於睡眠中醒覺,一切修行者也不能於無心定中出定;乃至一切有情雖能分別覺知,而悉不能造作一切事業,都將像植物人一樣,雖然能夠覺知痛癢,但不能自行的搔撫,也沒有辦法向別人表示意思請求協助處理。所以說必須有意根剎那剎那作主思量,才能有有情的一切行為產生。
這個意根雖然無始劫以來恆審思量一切法,而不曾剎那間斷,但是祂卻是可以滅除的。譬如二乘無學聖人斷了意根的自我執著以後,捨壽時便可以斷除意根之自己而入無餘涅槃,這個意根就永不復現,無有再生起運作之時;因此,意根是沒有常住不壞之自體性者。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意根末那識唯有第八阿賴耶識為其俱有依,不像意識等六心需有其他的俱有依,一定得依五根方能生起;因此,人在死亡以後,意根種子仍得從如來藏中流注而出,使意根繼續現行而導致「中陰身」之從如來藏中出生。中陰身出生以後又有見聞覺知,死後依靠家人飲食祭拜的香氣,可以維持中陰身的力氣;這個中陰身到第六天開始衰弱,第七天時壞掉,覺知心再度無法現行運作;如是一七乃至七七,意根為了繼續擁有見聞覺知心,於是在中陰階段,由意識分別、觀察、選擇,再由意根決定去投胎。下一世出生的時候,雖然是同一個意根,但卻是另一個全新的意識覺知心,因此根本記不得往世的事情,只知道要保持見聞知覺性來供自己所用;祂的分別性很差,但卻是相續不斷的。
這個意根的運作非常的細膩,即使在正死位、悶絕、眠熟、滅盡定、無想定位中覺知心滅了,祂還是繼續不斷地在運作著。這個部分都必須靠行者在悟後,一步一步的去親自體驗祂。末那識意根,雖然本身辦不了大事,可是祂卻很厲害,祂遍緣一切法(無有一法不緣);解脫道的修證要靠祂,祂若不肯自己滅了來成就無餘涅槃,誰也奈何不了祂;修學佛菩提道而成佛,也同樣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祂;乃至將來利樂無量有情,成就佛地廣大無邊的功德時,也得要看祂。修行愈到最後的階段,和意根的關係就愈密切,所以值得我們好好深入的去證解祂。
各位菩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說到這裡。
非常謝謝您的收看!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