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9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96集 空亂意眾生錯會空性與空相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這次《勝鬘經講記》我們剛好介紹到「空亂意眾生」這個階段,那這個經文我們來重新唸一遍,讓我們知道「空亂意眾生」在經文裡面的位置。【世尊!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何以故?於此六識及心法智,此七法剎那不住;不種眾苦,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世尊!如來藏者,無前際,不起不滅法;種諸苦,得厭苦、樂求涅槃。世尊!如來藏者,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人;如來藏者,墮身見眾生、顛倒眾生、空亂意眾生,非其境界。】(《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這「空亂意眾生」指的就是說,對於「空」這個法,他產生錯亂的理解,就叫作「空亂意眾生」。

「空」在佛教裡面,它是一個很大的題目,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空很難令人理解,在佛法裡面有非常多談到「空」的內涵。那我們可以知道,其實在佛法中,事實上有所謂的兩類法:一類法就叫作生滅法,另外一類法就是不生不滅法,法界中就是這兩類法;這兩類法剛好有它獨特的名稱,一個叫作「空相」的法,一個叫作「空性」的法。所以這個空相跟空性,其實它就會有所謂的共相的問題,這共相就叫「空」。所以有時候這個「空」,到底指的是空相呢?還是指的是空性呢?那就要由經文的前、後文,或者是說實證者他所想要表達的那個內涵,來確定它的意涵。那我們說不管是空相或是空性,其實它代表的就是法界中的兩類法,這兩類法其實就是所謂的總相智。

我們可以知道在《阿含經》裡面就有提到所謂的總相智,而這總相智有兩類法。我們來看看《阿含經》裡面,對這個部分由舍利弗的敘述可以來看出來:【舍利弗白佛言:「我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心中所念,我不能知,佛總相法我則能知。如來為我說法,轉高轉妙,說黑、白法,緣、無緣法,照、無照法。如來所說,轉高轉妙,我聞法已,知一一法,於法究竟,信如來、至真、等正覺,信如來法善可分別,信如來眾苦滅成就,諸善法中,此為最上。世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所有沙門、婆羅門無有能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長阿含經》卷12舍利弗在這段經文裡面,他就有提到有所謂的總相智的問題,這總相法呢,它就有所謂的黑法、白法,緣、無緣法,照、無照法。

我們說這個黑法就是世間法,它是生滅變動的,這個就叫作黑法。也許我們世間人認為說,我們行善啊!這應該是好的法吧!應該屬於善法吧!可是在佛法裡面,認為說即使生天的善法,其實那都是由這個意識境界所進行的,所以最後這個意識境界,能夠有生天的善法,它同樣能夠有造惡的惡法;所以整個來看,其實跟意識相關的這些法,它都稱為黑法。那「緣」的法也是一樣啊!因為它是因緣所生,所以它可以因緣所生生善、因緣所生生惡。「照」,我們可以有了知境界,這叫作「照」的法,所以它可以了知善的境界、了知惡的境界,這叫作「照」法,所以這是屬於一類法。

另外,還有一類法叫作白法、無緣法跟無照法。什麼叫白法呢?祂是清白、清淨、無染的,而且是無始劫祂都不染著的。因為這個法,祂是法界的實相,祂是眾生的本體,然後這個法祂是不生不滅法;這個不生不滅法祂是如如不動的,所以祂對於眾生在三界裡面的這些法,祂是不了知的,所以說這個法祂就稱為白法。那祂也是無緣法,表示說祂不是因緣所生法,因為祂是在法界中本來存在的一個法。而且祂也是無照法,說明這個法祂是沒有境界的,祂不會像我們的眾生心,可以有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或是有一種知覺,祂都沒有這個東西,所以說祂叫作無照法——對於境界祂不去照了。所以法界中就有這兩類法:一類就叫作生滅的,它是黑法,它是因緣法,它是照了境界的法,這個也叫作空相;因為它可以照了境界,所以它就是有相貌的,眾生是可以了知它的相貌。那另外一類法就是不生不滅法,祂是白法、無緣法、無照法;因為祂沒有境界相可以讓眾生去認識祂,所以我們就特別說不以祂這個相來說祂,而用性來說祂,所以就稱為空性。

那如果有一個人因為修學佛法之後,他能夠瞭解所有的生滅法的總相,那我們就可以說這個人已經了知了空相的法,他就可以證得一種獨特的三昧,那就叫空三昧。因為所有的生滅法最後都會滅盡,變成空無,所以能夠了知一切法它的所有的範圍,能夠正確了知「之後它必然終歸滅盡」。因為這樣子他證得了一個叫作空三昧,證得空三昧就獲得聲聞見道的初果。如果是證得所謂的不生不滅法,那這個時候他就可以知道什麼叫作不生不滅的、能夠如如不動的,祂能夠永遠清淨,不是因緣法,祂也不了別境界的這樣的法。這個法在《阿含經》裡面把祂稱為叫作金剛三昧;為什麼稱為金剛三昧呢?因為這個法,祂是沒有任何的方法可以把祂破壞掉的,所以那個叫金剛三昧。

在大乘法中,有時候所謂的《金剛經》所說的,也在講這個不生不滅的第八識、阿賴耶識、如來藏、涅槃、本際等等等等,祂有很多的名稱。可是在《阿含經》裡面,特別把證得法界的根源、眾生的本體的這個不生不滅法,把那樣的智慧稱為金剛三昧。而且這個金剛三昧跟空三昧兩個有相當多的關係,我們來看看《阿含經》裡面怎麼樣來介紹金剛三昧的:【爾時,等壽、大智二比丘,俱得金剛三昧。當於一時,等壽比丘在閑靜之處,入金剛三昧。時,諸牧牛人、牧羊人、取薪草人,見此比丘坐禪,各各自相謂言:「此沙門今日以取無常。」是時,牧牛人及取薪人集諸草木,積比丘身上,以火燒已,而捨之去。】(《增壹阿含經》卷45這是在說明:賢劫的時候,在 釋迦牟尼佛之前有一尊佛,叫作 拘留孫如來,祂有兩個大弟子,一個叫作等壽,一個叫大智。因為他們等壽跟大智兩個比丘,都是證得金剛三昧了。可是有一次,這個等壽比丘進入了金剛三昧(在山林中進入了金剛三昧),當時旁邊有一些牧牛的人、牧羊人,或是去那邊撿些柴火要來燒的人,就看到這個比丘怎麼坐在那邊都沒有動靜,他們就認為「這個比丘已經捨壽了、往生了」。他們就撿了一些木柴,就把他火化了(把他荼毘了),然後他們看到火燒起來,他們就離開了。

那我們看後面的結果如何?【是時,等壽比丘即從三昧起,正衣服,便退而去。是時,比丘即以其日,著衣持缽,入村乞食。時,諸取薪草人見此比丘村中乞食,各各自相謂言:「此比丘昨日以取命終,我等以火焚燒,今日復還活,今當立字,字曰還活。」】(《增壹阿含經》卷45就是說,這些人把柴啊、草啊,把它堆在等壽比丘身上,放火燒了之後,他們就離開了。可是這個火並沒有真正傷害到這個等壽比丘,所以這個等壽比丘他離開了這個金剛三昧之後,把衣服整理整理他就離開了,他也不覺得有什麼異樣,然後他還去村莊裡面乞食。結果當時去拿這些木柴、草的堆在等壽比丘(身上)的取薪草人,就說:「這個人不是昨天已經死掉了嗎?而且我們還堆些柴火把他燒了,怎麼他現在又活過來了!」他們覺得非常驚訝,就把他取一個特別的名稱,就叫作「還活」。

那接下來 佛陀還說明這個「金剛三昧」的功德。我們看經文:【若有比丘得金剛三昧者,火所不燒,刀斫不入,水所不漂,不為他所中傷。如是,比丘!金剛三昧威德如是。今舍利弗得此三昧,舍利弗比丘多遊二處:空三昧、金剛三昧。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行金剛三昧。如是,比丘!當作是學。】(《增壹阿含經》卷45釋迦牟尼佛把賢劫 拘留孫如來當時的兩個比丘都證得金剛三昧的這個事情,還有遭遇到被火焚燒結果安然無恙的這樣的事蹟跟大家說;然後說這個金剛三昧是火所不燒的、水所不漂的,也不是任何人可以傷害的。而且特別說舍利弗他也證得這個金剛三昧,而且說啊,舍利弗經常在他的內心中遊於兩個處所:一個叫作空三昧,一個叫作金剛三昧。所以顯然空三昧跟金剛三昧,它是兩個不同的智慧的。

空三昧就是我們剛剛前面說的,它是屬於蘊處界,它是屬於生滅的一類法;這個部分能夠知道它整體的範圍,看出這個總相,知道它最後都會變成空無,所以這個叫作空三昧。那這個金剛三昧就有別於空三昧,祂是一個不生不滅的法,祂是沒有任何法可以破壞祂的——所以這個等壽比丘入了金剛三昧,火照樣不能燒祂。所以說,這個金剛三昧所指的,其實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本體——第八識阿賴耶識。因為這個第八識阿賴耶識,是我們從無始劫以來經過生生死死來到現在,祂還是成為我們的這個本體,成為我們的法身;所以顯然這個法,祂是猶如金剛,沒有任何的東西可以破壞祂的。所以因為這樣子,如果有人證得這個法,就稱為說他證得了「金剛三昧」。

那這個金剛三昧跟空三昧,其實它是有一些關係的;也就是說,要把一切法都能夠瞭解它的範圍之後把它滅盡,就可以看出原來還有一個金剛三昧在。所以我們在佛法裡面有說四聖諦:苦、集、滅、道。這個苦集滅道裡面的滅諦,其實它不是說把所有的法滅掉之後就沒有東西了;如果把所有的一切法滅掉之後沒有任何東西剩餘的話,那叫作斷滅,那個不能稱為滅諦。滅諦所說,是它有一個真實法,這個真實法是因為把所有的法都把它滅掉之後,還有一個法存在,所以祂是一個真實理。不是說因為它是「滅」諦,把所有的法滅了之後什麼都沒有,那這樣子就不是真正的道理。所以滅諦說的是有一個真實的法,這個真實的法,如果你把祂看清楚的時候,是要把一切法滅盡的;所以說這個滅諦,就是要以滅盡一切法的眼光來理解說:滅盡一切法之後,還有一個生命的本體,這樣才叫作滅諦。

所以,顯然空三昧是作為證得金剛三昧之前的一種智慧;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要能夠證得金剛三昧,一定要先有空三昧的智慧。因為他要能夠把所有的一切法,什麼叫一切法呢?就是我們的蘊處界、我們的身心當作是一個整體;然後當它滅盡——就是一個人死亡之後(滅盡了身心之後)——還有另外一個法,另外那個法如果能夠實證到,那就獲得「金剛三昧」。

所以,顯然空三昧跟金剛三昧它們彼此之間是有互相連帶的關係;也就是說,空三昧是看到我們的身心皆可滅盡,可是還有另外一個法祂存在,那個法能夠證得祂,就叫作金剛三昧。可是如果沒有金剛三昧這個觀念的人,他說:「我把蘊處界都滅了(把身心都滅了),人死了就沒有了。」那這樣的話,他也不會有空三昧。空三昧是因為有一個法祂存在,使得蘊處界滅了之後,在未來世在流轉的時候還能夠再出生。所以他這些蘊處界能夠再出生,是因為他有一個金剛三昧裡面的金剛的這個心,祂能夠出生一切法,所以空三昧跟金剛三昧,它有彼此的相關。由於有生滅的法跟不生滅的法和合成所有眾生的這個生命,所以眾生才有輪迴可言。所以一個完整的生命,它一定是有所謂的空三昧跟金剛三昧和合起來的;而且這兩個智慧合起來,才能夠正確地看到一個完整的生命。所以,空三昧跟金剛三昧就有這樣子彼此相關的關係。

那我們看看這個在《勝鬘經》裡面,在前面的部分應該已經有老師來說明滅諦的道理,那我們看一下這個經文再來互相呼應一下:【不思議是滅諦,過一切眾生心識所緣,亦非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智慧境界。譬如生盲不見眾色,七日嬰兒不見日輪;苦滅諦者亦復如是,非一切凡夫心識所緣,亦非二乘智慧境界。】(《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我們看勝鬘夫人就說滅諦這個道理,它不是一切眾生的心識能夠去緣它的,因為無法想像怎麼會人死了之後,還有一個法存在?很難理解。那祂也不是阿羅漢或是辟支佛他們的智慧境界所能理解的,因為阿羅漢、辟支佛他們把自己滅了、入了無餘涅槃,可是其實他是自己消失掉了;那他自己把自己滅掉,捨壽之後是什麼,他也不知道。所以顯然這個滅諦,不是一切的凡夫眾生或者是二乘的聖者所能理解的。

所以,勝鬘夫人就特別在這個《勝鬘經》裡面強調滅諦它是不思議的——就是不是一切的眾生他內心裡面可以想像得到的,他一定要經過大乘法的熏習,然後還有一些禪法的鍛鍊,他才有機會經由空三昧的證得之後,再證得金剛三昧。這樣才能夠確實瞭解滅諦到底真正所要說的內涵是什麼,而這個部分就是金剛三昧的智慧所要實證的部分。那關於金剛三昧祂的其他的部分跟常見、跟斷見的關係,我們在後面再來跟各位介紹所謂的證得金剛三昧之後所引發的智慧的內容。

我們就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406-a22_096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95集 墮顛倒見者難成道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您正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單元。

我們再繼續接續上一集談到的:【如來藏者,墮身見眾生、顛倒眾生、空亂意眾生,非其境界】(《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此論裡所說的墮於顛倒想的眾生,也不能想像如來藏。墮於顛倒,是指外道。有一種外道認為他們的五陰都是由上帝或者阿拉創造的,或者由冥性創造的,或者是由四大極微創造的,或者說是自然生。婆羅門則說是由祖父─大梵天─出生的。中國人有發明一個神話,說盤古開天;然後再由女媧娘娘補了天的破洞,再把渾沌的眼鼻等鑿開,才有眾生等有情。其實說穿了,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是如來藏,都是自心如來。大梵天創造山河大地及有情,不管那個大梵天叫什麼,本質上都是如來藏。上帝或者阿拉其實也是如來藏。所以將來如果遇到一神教徒,您就跟他說:「上帝與你同在。」他會很高興,可是再附帶說:「我看見你的上帝在你身中與你同在。」他就茫然了,他說:「你怎麼這麼厲害靈感!」您說:「對呀!您睡著了,祂沒有睡,祂還在護持你。」他想:「喔!你在佛門裡面是菩薩,竟然可以常常看見我們的上帝!真了不起!」可是上帝就是如來藏,因為創造他五陰的就是如來藏。

有人講冥性,有人講自然,有人講四大,其實都是如來藏。可是他們都顛倒,也可以說他們連一點志氣都沒有,每天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明明上帝不如他身中的如來藏,他竟然每天崇拜上帝,不是很愚癡嗎?上帝連他自己的五陰是怎麼來的都不懂,可是我們都知道是怎麼來的。那麼是我們應該要歸依上帝?還是上帝要歸依我們呢?如果上帝來找您,就問他:「您如何創造眾生?」他將會顧左右而言他;您鍥而不捨地追問,他乾脆把您拉到旁邊說:「別再問了!大家都說我創造了眾生,其實不是,我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別再問了。」那您就告訴他:「可是我知道誰創造了您!」上帝可就嚇了一跳了。

事實上您知道,他不知道;這是事實,這是有經典根據的。佛陀在世時,有個比丘有神足通而沒有智慧,他去天上問大梵天。大梵天跟一群天人在一起,他問這一個問題時,大梵天就顧左右而言他,答非所問。那比丘問到第三遍時,大梵天上帝就把他拉到旁邊去說:「你不要再問我這個問題,我不知道呀!」「你不知道,為什麼你又不否認?」他說:「我不能否認,大家都要這麼說,我也沒辦法。」然後大梵天就說:「您真愚癡,你跟在佛身邊,不懂得問佛;佛都知道,你卻來這邊問我,我又不知道,你趕快回去問佛吧!」上帝好心指點比丘的背後用意,其實是怕他公開再問。所以那一些外教都是顛倒見,他們常常祝福教內的信徒:「願上帝與你同在!」我們遇見了當然也要祝福他:「上帝真的與你同在,你安心吧!你死後不會斷滅,你死了,你專有的上帝還會幫你再造一個色身。」所以他們都把自己如來藏的功能差別,向外推給了上帝,或者推給了冥性、自然、四大極微,都是在滅自己威風、長他人的志氣。佛初來人間的時候明明就告訴大家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為什麼要推崇沒有實質的,由人類編造出來的一神教上帝或者冥性呢?

所以,進了佛門就要懂得建立正知見:知道一切有情的五陰或四陰全部都是由各人的如來藏建立起來的,沒有如來藏就不可能有五陰或四陰出生。這樣建立正知見以後,不論學解脫道或佛菩提道,都能有所進益;否則在道業上都不會有實質利益,都會走偏了。一旦走偏,三大阿僧祇劫可就是真真實實的三大阿僧祇劫,不可能將長劫入短劫。如果您走正了,沒有偏差—正知正見建立了,就知道要向自己裡邊去找,不要向外面去找佛法。現在最可憐的其實還是密宗的信仰者,因為在眾生出版社為其印行的書中說:真實心在虛空、在身外。那就只能向外去尋找啊!結果找來找去都是鬼神冒充的佛菩薩。這些人都是顛倒見!

這些顛倒見的眾生既然找不到如來藏,又如何能夠對如來藏有真正的理解呢?所以當大乘經中說到這個自性清淨心如來藏有染汙,他們無法瞭解這個不可思議的極勝妙法,於是心中起瞋就罵:「笑死人了!既然叫作自性清淨心,怎麼可能有染汙?這顯然是愚癡顛倒的人編造出來的偽經。」六識論的學人大部分都是這種看法。往上推去是宗喀巴、土觀、阿底峽、寂天、安慧、月稱、佛護,乃至自續派祖師清辨論師,全都一樣是六識論者。他們都是起顛倒見而把六識中的意識建立為常住法。古時經典的流通很困難,經典很貴重,一般人讀不到;所以他們建立意識的粗心或細心常住,會有許多人相信,因為古時絕大多數佛弟子都沒讀過阿含,連大乘地區都不容易讀到大乘經,所以騙人很容易。

但最容易騙的地區就是西藏,因為古時的西藏是鳥不生蛋的地區,連鳥兒都知道在西藏下了蛋,小鳥很難孵化,也養不活,所以不在那裡下蛋;二、三十年前的西藏都還是窮鄉僻壤,一般的藏胞哪有機會讀到真正的經典?就只有那些喇嘛們寫出大量的《密續》來欺騙藏胞,一直騙到現在還想要繼續騙。可是今天就不同了,特別是在台灣,好多居士家裡都有一套《大藏經》,把第一冊阿含及第二冊阿含請出來細讀,全都是說:意法因緣生意識—意識是生滅法。他們沒辦法了,只好再發明意識細心,說「意識細心是常住的,所以不會滅」。可是意識細心早已被聖 平實導師依教據理破斥了,所以數年前達賴又發明一個意識極細心,說祂是常住的;而他的意識極細心不在身中,是在虛空。他以為這樣就可以矇得過別人,沒想到 佛早就判斷將來會有這種人,早在阿含中說過了:【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雜阿含經》卷9不管他們說的是什麼樣的意識,所有意識都是意法因緣生的生滅法。意識最細的心是哪一個心?是非非想定中不了知自己的意識心,仍然是意識,不脫生滅法。

所以他們都是顛倒想,執著於顛倒見—以世間的顛倒知見來看世間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測涅槃實相而產生的錯誤見解,才是見一處住地,並不是說人人有知見。有賢聖菩薩出來弘法,他們就倒楣了;所以把意識的生滅真相說了出來,不但能在事實上證明意識一定是間斷法、生滅法,並且還有聖教作依據。正因為他們都是顛倒見的眾生,所以敢把外道的顛倒見拿到佛門中來取代佛法,可想而知:他們一輩子都不可能斷我見的。連我見都斷不了,哪有可能證得出生蘊處界的如來藏呢?當然更證不到,既然證不到,當然只能憑意識思惟想像,可是再怎麼想像也想不通:自性清淨心竟然會有染汙。這怎麼能相信?所以,墮身見眾生、墮顛倒見眾生,都無法想像如來藏。阿羅漢倒是可以想像一下,佛陀說:「有一個心無形無色,你前一世入胎了以後,那個心就幫你出生了五陰;你這一世斷了我執,滅盡了五陰以後,入了無餘涅槃,剩下祂成為涅槃中的本際。」阿羅漢們至少可以想像一下:蘊處界我全部滅除了以後,剩下本識無形無色、無見聞覺知,叫作涅槃本際。

阿羅漢們至少還可以稍微想像一下,但是要真正談論如來藏,他們也不敢與菩薩對談,因為都是想像的。不像我們講如來藏,沒有人敢推翻,也沒有能力推翻,因為我們不是依靠想像而說的,所以才能把涅槃持續而且正確地說出來;當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描述四種涅槃而解釋出來,道理全部不會有矛盾與衝突。但他們如果要寫一個涅槃,就得要絞盡腦汁,結果寫出來時還會錯誤。我們可以隨意講,都不會錯,因為是依據涅槃的現觀而說出來的。所以顛倒眾生對如來藏與涅槃只能想像,想像的結果一定會錯誤。三明六通的阿羅漢、俱解脫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可以想像,但是不會錯誤,可是所知極少而不太敢講,因為怕菩薩會指責他說:不知道的部分就別講了。

有經曰佛說,我們來語譯如下:佛告訴善現菩薩說:「你的看法怎麼樣呢?『心永遠安住不動』就是『心真如』嗎?」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也就是說,因為覺知心是不可能永遠安住不動的,只有第八識心才能從無始劫以來一直永遠安住不動)」那佛又告訴善現說:「你的看法如何?覺知心猶如真如一樣地安住,就是真如的實際嗎?」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訴善現說:「你的看法怎麼樣呢?真如的實際是很深的法嗎?」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佛又告訴善現:「你的看法怎麼樣呢?就你眼前所觀的真如,可以說是心嗎?」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因為真如只是心所顯現的心的自性)」那佛又告訴善現說:「你的看法怎麼樣呢?離開你所觀察到的真如,另外還有心嗎?」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因為真如與第八識阿賴耶心是永遠不可割離分開的)」佛告訴善現說:「你的看法怎麼樣呢?你的這一個第八識心就是真如嗎?」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也就是說,心不是真如,真如只是心的自性;猶如花不等於美麗,美麗只是花所顯示的外相)」佛告訴善現說:「你的看法怎麼樣呢?離開真如還會有別的心嗎?」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訴善現說:「你的看法怎麼樣呢?真如會看得見真如嗎?」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因為如同美麗不能看見美麗,心的真如自性當然也一樣不能看見真如)」佛告訴善現說:「你的看法怎麼樣呢?如果菩薩摩訶薩能夠這樣地觀行,是修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人嗎?」善現答言:「世尊!如是,如果菩薩摩訶薩能夠這樣觀行的話,就是修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人。」

由此經文中的佛語證實:真如絕非是心識,才有可能是他們所說的純無為。若真如非是心,則不可能有心體的有為作用;若無心體的有為作用,尚無能力出生任何一法,焉能出生萬法根源的阿賴耶識心體來作為真如之性用?實相則是:真如是阿賴耶識所顯示之清淨自性,真如只是阿賴耶識心體藉生滅法而顯示出來的自體真實及清淨如如之性爾,所以真如實以阿賴耶、異熟、無垢識為體,依阿賴耶識而有、而顯,如何能反過來出生阿賴耶識心體呢?豈不是顛倒見、顛倒觀、顛倒修?顛倒見的人如何能指導他人?哪個有智慧的人,願意跟隨這種顛倒見、顛倒觀、顛倒修的顛倒人來學法呢?

阿賴耶識心體本具金剛性,佛說是心「本來而有,永不可壞」故。所以,《大乘起信論》中所說的法義本來正確無誤,然而後來解釋此論的大師或學人,由於無法瞭解如上「真妄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的正理,故把阿賴耶識心體否定掉,來單獨建立「真如不變」,妄說唯有絕對不變的心體才是真心;又以想像中的真如作為理體,來建立阿賴耶識,妄說阿賴耶識是真如之所生。這是顛倒見,這就是錯誤的「唯立不變」的妄想。像這樣諸人的立論若屬正確,則阿賴耶識所顯「真如相」成為一切法的法體,認定唯有此「真如相」永恆不變,將來成佛還是如此,其他的法都是生滅法,如此一來,則如來藏或阿賴耶識均非圓成實性,因為不具有變生萬法的功德故。然而必須是具有能顯示出世間法,也具有出生世間萬法的心體,才是圓滿成就諸法的真實性,才是圓成實性;不具備這種「能生世間萬法,能顯出世間法」的體性,就不是圓成實性。故「唯立真如不變」的說法,並非圓成實性,而是有缺陷的、不能圓滿成就萬法的「心性」。

開始於真見道的觸證阿賴耶識心體,而領納其唯識真如的體性以後,又從善知識修學而聞熏後相見道位之法,隨聞隨修相見道位的觀行,於完成十迴向位的相見道觀行,乃至開始入初地入地心位,都是唯識相所攝,都是以唯識性而修學唯識相,不能離於唯識性而進修唯識相也。是故,修唯識相,要先親證唯識性以後,才能隨從大善知識而聞熏及修學之,才是上於唯識性的法,不是下於唯識性的法,唯識相的內容函蓋唯識性。如果不能理解不證此義理,反而說唯識性的證量高於唯識相,這乃是顛倒見者,是不通教門、不通悟後起修的修行學人。

凡此論文,在在處處都已經明說阿賴耶識自體即是真如所依止之體,初地的第八識心體仍然名為阿賴耶識,所「體會真如」乃是阿賴耶識故,阿賴耶識名要到八地心時方捨故;故意所留之一分微細阿賴耶識性,要待初入八地時方捨,是故七地心前之第八識心體仍都是稱名為阿賴耶識故。有些人將阿賴耶識心體所顯現的真如,顛倒說為阿賴耶識之體,這是顛倒見的人。

真如也是阿賴耶識的真實體性,故除了識性無別有法。除非不懂中文的人,否則終將承認真如即是阿賴耶識心體所顯示的真實性也!像這樣,真如既是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的所顯性,則知真如乃是依附於阿賴耶識心體而有,佛地真如則是依附於無垢識心體而有;然而佛地之無垢識心體,卻是由因地之阿賴耶識淨除二障之後,改名為無垢識,改名為佛地真如!其心體仍是因地之阿賴耶識,唯有心體中所含藏之種子不再變易,究竟清淨而已。今者不厭其煩而舉證經論中的語句宣說,有智的人聞已即解其義,普得回歸聖教正義。

因為時間關係,留待下一集親教師解說。

祝願福慧增長、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410-a22_095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94集 略談命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您正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單元。

我們來繼續接續上一集所說的,其實說穿了,命根就是如來藏。假使不是有如來藏就不會有命根,所以如果有人問您:如何是命根?您說:「就是如來藏。」但是不必這麼明著講,就說:「所謂命根,即非命根,是名命根。」可是他會問:「若是您這樣講命根,還是不懂,到底什麼才是命根?」您就叫他過來一下:「這就是命根。」他還是弄不懂,那該怎麼辦?他三年後、十年後,總是要再來找您,就告訴他:「來正覺學法!等破參了,自然就會知道為什麼會說:所謂命根,即非命根,是名命根。」所以如來藏「非命」,因為命是從如來藏心中間接而顯示出來的,它只是藉三位諸法的差別相而顯示出來的二十四法相中的一相,與其他二十三個法相有所差別。所以,如來藏不是命,但命是依如來藏而有的,不能外於如來藏而有命。

我們再問:如來藏是不是人?如來藏當然不是人;因此,若有外道罵證悟的菩薩不是人,其實證悟的菩薩會很歡喜接受,因為證悟菩薩真的不是人。「那是神嗎?」「也不是神。」「那是鬼嗎?」「證悟菩薩也不是鬼。」「那到底是什麼?」送上五爪金龍給他!挨了打以後,還是弄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如果外道大罵:「你這個人真不是人!我是尊重你,好心來問法,你還打我。」證悟菩薩就會說:「對呀!因為我不是人,才要打您;如果我是人,就打不了您了。」聽出弦外之音了嗎?如果我是人,我就打不了您;因為我不是人,我才能打您。會的直接就會,不會的人還是只能苦笑。所以,如來藏真的叫作「非人」:不是人。

古時有外道看見 佛陀走過時留下的腳跡微妙,就循著腳跡追尋,看見 佛在樹下打坐,他看到 佛陀金光晃耀,心中非常歡喜,就前去禮拜;佛從定中出來,外道就問:「請問,您是天嗎?」佛說:「我不是天。」「您是神嗎?」佛說:「我不是神。」又問:「您是大威德鬼嗎?」佛說:「也不是鬼。」「那您是不是我的祖父?」(婆羅門說他們的根本所依是大梵天,把大梵天叫作祖父,所以他們也這樣詢問佛是不是祖父)佛說:「我也不是祖父。」「請問您是誰?」佛說:「我是佛。」

所以,禪門中常常有行腳人、參學者、行腳僧遇到了禪師就請問:「如何是佛?」那雲門說:「綠瓦!」「如何是佛?」「胡餅!」「如何是佛?」「乾屎橛(乾掉的大便)!」「如何是佛?」雲門有時答:「花藥欄!」種花藥的欄杆。花藥就是芍藥,很漂亮的芍藥,在佛寺中種來觀賞時都會特地的用欄杆把它保護起來。不管雲門禪師怎麼答,永遠都是對;若是悟錯了,不管講什麼都錯。這不是自由心證,事實上確實如此。所以 佛告訴他說:「我是佛。」如果有因緣,就這一句「我是佛」也就悟了;若是沒有因緣的人,善知識扮盡了神頭鬼臉,他還是悟不了。眾生愚癡,都以為菩薩是人,其實菩薩不是人。菩薩被人家罵不是人,還真的很高興:「眼前這個眾生有得度的因緣,才會知道我不是人。」因為菩薩是三界六道到處可以去,怎能說他是人呢?菩薩有時生在鬼道而度鬼道眾生,有時生在畜生道來度畜生,有時生天度天人,又變成天人,所以菩薩真的不是人;因為菩薩轉依了如來藏,不會永遠當人。是發了願要度人,所以此世生而為人;但菩薩其實是三界六道不論哪一道,都有資格可以去。

菩薩轉依了如來藏,而如來藏不是人、不是天、不是神、不是鬼、不是畜生、不是地獄,所以菩薩不是眾生也不是人。可是菩薩卻往往由人來當,因為沒有人身就不能在人間當菩薩;若是想要在人間度眾生,一定要受生取得人身才能當人間的菩薩,所以菩薩還是由人來當。再說真心既不是心,又怎麼說祂是心呢?可是這個真心卻真的不是眾生所說的心。就好像人家罵:「您真的不是人!」您說:「啊!謝謝讚歎我。不是人,才是真人。」人家罵說:「您是無道人。」您說:「謝謝這樣讚美,無道人才是真正的道人。」所以有時人家來問:「如何是佛?」趙州禪師說:「佛是人作。」佛確實是由人來作,可是趙州的意思,真的在講「佛是人作」嗎?不是哦!當他在告訴您「佛是人作」的時候,已經把內裡的真佛告訴您了。所以說,如來藏真的不是人:不是人,才是真人,真人當然不是人。

好,我們再來談下一段,而【如來藏者,墮身見眾生、顛倒眾生、空亂意眾生,非其境界。】(《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這個如來藏,祂確實是很難證,不只是難理解而已;因為沒有實證的人,根本就無從理解如來藏空與不空兩邊具足的真義,因此說有三種眾生無法瞭解如來藏的境界:墮在身見中的眾生、顛倒見的眾生、空亂意的眾生這三種眾生。如來藏的修學,想想看,我們同修會會員們來到會中禪淨班進修,親教師們孜孜不倦的教誨,教導大家建立了基本的參禪功夫,並且把應該有的知見也都加以建立;可是去到禪三精進共修時,大家還是渺渺茫茫,不知道該怎麼辦。第一次去禪三就能破參的,這種人都是異類,不是平常人。在我們會中,第二、三次以上破參的,才算是正常的菩薩。所以,第二、三次乃至四、五次以上的禪三才破參,都屬於正常的。想一想:在本會中經過禪淨班熏聞正確的知見建立,尚且不容易證;如果是在會外被教導錯誤,又該如何能夠證得呢?出家苦參六十年的也悟不了!所以,證悟如來藏心確實是很困難的;未證的人是連理解都無法理解的,即使是三明六通的不迴心大阿羅漢,他們也只能相信 佛的聖教開示:信有如來藏,而不能證。

換句話說,只要找到了如來藏就通《般若經》,從此以後可以開口說:所謂吃飯,即非吃飯,是名吃飯;這就是佛法。不懂的人聽了說:「開玩笑!佛法怎麼扯到吃飯去了?」佛法真的在吃飯中,難道吃飯有離開法身嗎?沒有嘛!可是如果誤會了,就會像某些教禪的聞名大法師說:「你吃飯的時候要專心吃飯,如果打妄想,就是不懂吃飯的人,就不是禪了。」其實打妄想或不打妄想,也都是佛法啊,因為法身始終分明顯現,要這樣才叫作懂得吃飯底人。所以,般若之理不容易理解,問題都是出在沒有證如來藏或者否定如來藏,就無法理解了。只要不否定,未來一定會有實證的因緣;當實證了,隨您怎麼說都對。

這可是有關節的哦,當您證得如來藏以後,這一切法都通。有人問趙州:「如何是佛?」趙州說:「六六三十六。」有人問芭蕉禪師:「北斗裡藏身,意旨如何?」他說:「九九八十一。」那參禪僧又問:「學人不懂,請禪師指示!」他說:「屋裡有一雙破草鞋。」「那我如果拿去穿,好不好?」「你如果穿了,前凶後不吉。」最後問:「意旨如何?」禪師說:「一二三四五。」您看!就這麼一個證悟明心,隨您說,這些都通。所以這個法,墮身見眾生─也就是落在五陰中─執取離念靈知的身見大法師與所有眾生都無法瞭解。

禪師真的好像很粗魯:人家客客氣氣說是水果,禪師說這樣不行;有人大聲吆喝「水果」,禪師倒認為他行了。但其實這不是粗魯,這就是已經懂得其中的蹊蹺。所以才會告訴諸位:「東山門下的水果不易吃。」咱們東山門下這個水果禪,也是天下一絕,要上山去吃東山水果也不容易。上得山去呢,卻不許您吃出味道來,這可難嘍!水果哪有沒味道的?但就是要您吃到沒有味道,可是也許您想說:「那我不去分別。」其實您不去分別它,還是不對;就在有味道當中沒有味道,這樣才對。所以最後就作個結論說:所謂吃水果,即非吃水果,是名吃水果。您得要懂得吃水果的不吃水果,不吃水果的在吃水果,才是真正懂得吃水果;這一來,《般若經》您就七通八達了。

《般若經》不能通達的原因,都是因為落在身見中而不能證如來藏。身見:或者以色身為常住我,或者以意識為常住我,或者以受想行為常住我,都是身見。身見眾生是處處可見的,包括當代自以為開悟證果的大法師、大居士,都是墮身見眾生;因為墮於身見中,所以大乘法更不通。也許有人不太服氣,我們還是可以談一談身見。小孩子是最常見的身見眾生,當他去到幼稚園,被別人打了,就跟老師告狀:「某甲打我!」他就以身體為我。等到長大了,看到東家老爺爺、西家老奶奶死了,向父母親問,才知道原來身體不是真的,是借用的,那身體死了還要去投胎。「喔!原來有一個可以去投胎的心,身體是假的。」到了有一些年紀,開始學佛了,有的人就講「我們這個覺知心雖然是假的」,因為他聽過五蘊虛妄,所以他換個方式說:「但我們覺知心只要離開了語言文字妄想,就會變成真心。」落在離念靈知覺知心中,這就是墮身見的眾生,以為覺知心意識離開語言文字時就變成了真實不壞心。

如果真實不壞心是經由修行而變來的,將來一定還會再變回去:又生起語言文字了,那又變成假的了;這樣子,有時真、有時假,是變異法,怎麼可以說祂是真心呢?可是好多大法師都是這樣子,甚至台灣有位比丘尼,公然說「意識卻是不滅的」,特地跟 佛陀唱反調。還有大法師說:「我們不談意識,我們說能見、能聞、能嗅、能嚐、能覺、能知之性,這總不是假的吧?」所以就開示說:「師父在上面說法的一念心,諸位在下面聽法的一念心,就是真如佛性,這樣會了沒?」台下沒有人敢答腔,因為知道那是識陰的自性,他卻誤以為大家都很笨,聽不懂。可是在下面聽的人,有人早讀過經典了,知道這個其實是六識的自性,還不如離念靈知有定力;離念靈知至少還在意識的心體上,大法師卻落到識陰的內我所去了!因為能見之性乃至能覺、能知之性,都只是六識心的心所法,只是六識的心所法產生的性用,這當然也是墮身見眾生。這些大法師們都無法想像如來藏究竟是什麼?連我見都斷不了,怎麼能要求他們證得第八識!

所以,墮於身見中的眾生都是無法瞭解如來藏的,因為如來藏的自性從來沒有意識心的自性,從來沒有五陰的自性;如來藏出生了五陰以後,祂在背後支持著,而祂自己不具有五陰的自性。所以想要證如來藏,首先得要斷我見——也就是說身見。要斷身見,身見若是沒有斷,再怎麼精進參禪,永遠都會落在五陰之中。不能超越五陰範圍,一遍又一遍地參,終於參到一個答案了,過幾天就自我推翻。想一想,一定會一直推翻,不斷地推翻;推翻到八十歲了還是會繼續推翻,因為他所認定的真心一定都在五陰中,無法超越五陰。所以想要在禪宗裡面真實證悟,必須先斷我見;斷了我見以後,至少在悟錯時能自己瞭解是悟錯了,不會犯下大妄語業,才有機會往前再親證如來藏,不會錯認五陰中的某一法為真實法,才有機會證悟。因此說,墮於身見中的眾生,根本無法想像如來藏的境界,都無法親證。正因為不能親證,就無法想像。

身見是一切有情眾生輪迴生死的根本。眾生是以什麼為我呢?眾生以色身為我、以見聞覺知心為我,有了色身以及見聞覺知心,所以就在三界的種種境界當中有了受、想,有了身口意行。眾生以五蘊為我,五蘊的第一蘊就是色身。如果認為色身是「我」的話,「我」應該是不會壞的,那才是真正的「我」;可是色身最多只能存活一百歲、一百二十歲、一百四十歲,最後還是要死掉、壞掉,會壞掉的法當然不是真正的我,所以才說五陰無我;真正的「我」應該是永遠不壞的。可是眾生不知道這個道理,便以為色身是真實的我。

可是眾生看見色身會壞掉的時候,他又會想:「那麼這個覺知心應該就是真實的我了。」他以為色身壞的時候,覺知心可以再去投胎,所以覺知心是不會壞的。這就是以覺知心為不壞不斷滅的我,因為他以覺知心為身,所以也叫作身見。眾生以這樣的身見,在世間生生死死,還自以為很有智慧;這樣過了很久很久,大家一起輪迴生死,相安無事,因為大家都認同這種說法。

在《佛藏經》裡面 佛說:【於佛法中成就身見,不在僧數。】(《佛藏經》卷1這個身見就是我見。又說:【以是正法,名為真實沙門。】(《佛藏經》卷3某些法師等人,都未斷身見,墮於意識之粗細心中,依 佛所說,不在僧數,不是真實沙門,這樣如何可取佛教資源達百億元卻去弘常見外道法呢?邪見邪法的在家、出家法師們,吸取了佛教資源,壯大了勢力後,必定會排擠到未來了義正法的生存空間。這也就是為何聖 平實導師必須將邪法的淆訛處破斥說明,因為邪法與正法是不可能同時並存的。

所以,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印度出現了一位大修行人——釋迦牟尼佛,祂說:「覺知心不是真實不壞的心,祂是生滅變異的法,是虛妄心,所以不是真實的我。另外有一個你們所不知道的心。」】名與色二法之中,函蓋了五蘊十八界等法,這五蘊十八界之中就已經函蓋了六根、六塵、六識,六根中的意根是心,加上六識就是七個識,這七個識與色身和合運作,就產生了受、想、行等三蘊,合成五蘊名色;阿羅漢斷盡了我見、我執的煩惱之後,捨壽時滅盡五陰十八界,只剩下「識緣名色」的識,不再受生,而不是斷滅。斷見外道不能了知這個道理,也不肯斷盡煩惱、沒有斷盡煩惱,所以成為斷見論的外道,不能成佛。

佛真的是大智慧者,真是厲害;祂以五陰十八界及「名色緣識」的識,來說二乘菩提及涅槃,就把常見外道給破了;破了常見外道,又破了斷見外道。這就是真實的解脫道。

因為時間關係,留待下一集解說。

祝願福慧增長、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397-a22_094


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93集 如來藏的中道性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您正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單元。

我們繼續講述此單元「如來藏者,非我、非眾生」:如來藏「非我」,因為如來藏從來沒有任何我性,祂沒有世間我的自性;不但在大乘法中如此說,在四阿含中就已經這樣說的了!但是某些法師、居士們,二、三十年來不斷強調如來藏就是外道神我,有時候則說如來藏就是常見我。諸位如果讀過這種著作,對這些話應該都不陌生。因為聖 平實導師書中已經作了很清楚的界定:所有外道所說常住的神我、梵我,全都是意識心,而我們所說的如來藏是能出生常見外道神我的第八識。所以現在修學佛法的佛弟子眾水平提高很多。

我們又從另一方面來說:外道神我是有覺知的,是有喜怒哀樂、有瞋恚與慈悲;可是如來藏離見聞覺知,不在六塵中運作,所以如來藏沒有喜怒哀樂,也沒有慈悲與瞋恚。證明如來藏與外道神我的體性完全相反,怎麼可能是外道神我呢?所以只剩下少數注重面子的法師,繼續說如來藏是外道神我;可見我們所說的法,他們一定聽不懂,如果懂就不敢再堅持、這樣繼續誣衊,因為會讓人看笑話的。由上說明,證明如來藏不是神我、梵我,如來藏完全不同於三界中的一切眾生我。

如來藏絕對不會與外道神我、梵我相同,因為外道的神我、梵我正是眾生——落在五陰裡的識陰中;而如來藏從來沒有神我、梵我的自性,也是出生外道神我與梵我的本住心,怎麼能說祂是外道神我、梵我呢?又因為如來藏是可證的,而證悟後現觀如來藏的結果還是這樣子。因此,勝鬘菩薩說如來藏「非我」。

您明心時就是人無我——您知道色身非我、能知能見非我,乃至定中一念不生的微細了知心與返照心也非我——沒有一個真實人我存在,假合所成而已啊!其實都是如來藏心之所顯現。《楞嚴經》裡面講五蘊十八界的見聞覺知性,「不是因緣,不是自然」,六根、六識、六塵及見聞覺知性不是二乘所講的唯因緣生,也不是外道講的自然生,都是如來藏所顯現的;這時即證得七住菩薩的法智類智——您只知道一個總相、一個總體而已:「哦!這就是如來藏!」

譬如非洲森林中的土人,不知道汽車是什麼?人家跟他形容:「有四個輪子,可以開著到處跑。」他聽不懂;等他見了,就知道了——這相當於法智類智。其實汽車裡面有很多東西:比如說窗子怎麼開關?冷氣如何開關調節?怎麼運轉方向盤?怎麼駕馭?怎麼加油上路、剎車?怎麼構造及修理?這就相當於一切種智。此後,屬於法無我的部分,必須要瞭解:什麼是八識心王?什麼是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等等,這一些法的體驗屬於一切種智。

如來藏也「非眾生」,有的人問說:「阿賴耶識是不是眾生?法身是不是眾生?」我說:「不是眾生,但也不能說祂不是眾生。」如果您單說祂不是眾生,還是會有語病;因為明明眾生從祂而出,祂也能了眾生心行,顯然祂跟眾生有關,所以不能單說祂不是眾生。但如果因此就說祂是眾生,那又有問題了,因為祂的體性與三界眾生完全不同。所謂眾生,譬如人身眾生或如旁生道眾生,都是眾生;又譬如地獄、餓鬼、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也都叫作眾生。所以眾生的定義,是從五陰來定義的:有的眾生具足五陰,有的眾生只有四陰;只要落在五陰或四陰中的有情,就是眾生。可是如來藏從來沒有落在五陰之內啊,怎麼能說祂是眾生呢?所以祂亦「非眾生」。

因此,您若想要知道眾生的定義,就得如此認定:眾生就是如來藏所生五陰或四陰,才叫作眾生。如來藏所生的蘊處界等法叫作眾生,但是您去觀察如來藏:如來藏在這個娑婆世界,祂保持原來這個樣子;有一天您捨壽了,依願生到極樂世界去,會發覺您的如來藏還是那個樣子;也許您還有懷疑,於是從西方十萬億佛土之外回到娑婆世界,再往東去,跑到東方琉璃光世界去了,結果發現如來藏還是同一個樣子,祂都不改變。也許有的人想:「不然,我來個上窮碧落下黃泉,來觀察看看。」於是升上無色界天,來觀察無色界天的眾生,他的如來藏是不是一樣?當您入了四空定時將會發覺完全一樣。然後又下探黃泉,到地獄去;將寒冰地獄、火熱地獄等十八個地獄走遍了,阿鼻地獄也去瞧一瞧,原來如來藏還是這一個樣子不變。

上窮碧落下黃泉,回來人間的路上順便把餓鬼道瞧一瞧,畜生道也看一看,結果發覺如來藏都跟在人間時一樣,都沒有改變過,這時才知道:原來所謂的眾生,就是依五陰來定義為眾生,可是如來藏永遠都沒有五陰性而沒有眾生性,而且這種自性是永遠不變的。眾生會變來變去,這一世成為人,謗法下地獄成為地獄眾生,業報受完了來到餓鬼道,餓鬼道受完了回到畜生道,畜生道報盡了才回到人間來;看來看去,這些眾生的五陰各不相同,如來藏卻從來都沒有不同,一樣是沒有眾生的我性。有人行善而生欲界天,乃至修學佛法證禪定而生色界、無色界去,五陰各不相同,都不會一樣,五道的五陰各不相同,才叫作眾生。如果處於三界六道、十方三世中都不變,才是永遠不變的心;永遠不變的心就不可能是眾生,如來藏正好是這樣子。

菩薩雖證得如來藏此總相智、根本無分別智,卻清楚地了知:意識覺知心與處處作主的意根仍然有著我執、習氣煩惱與隨眠,未能如實的、任運的與自心如來之無我性無為相應,因此要將意識與意根轉依此自心如來清淨無為、無我之真如法性,以轉依故,而能漸次伏除我執習氣煩惱與隨眠。像這樣轉依而修而證的智慧,就是道種智、也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直到佛地成就一切種智。此能修能證者,是異熟果五陰、是人,有人有眾生故,因此才能夠成佛,《金剛經》中 佛說:【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切眾生都有如來藏,五陰眾生皆是如來藏所生,如來藏與五陰眾生非一非異地和合運作無間;所以 佛說眾生者,就是具有離五陰眾生相之如來藏阿賴耶識、異熟識之眾生,就是所謂的眾生。

好,再來談如來藏「亦非命、非人」。所謂的命,是從哪裡來的?百法明門中也說到命根,到底命根是什麼?在大乘法中、在阿含道中,命根定義不完全一樣,那是對不同的根器而說。在阿含道中說,三個法和合叫作命根:壽、暖與識三個法和合時就叫作人類的命根。換句話說,一定要本識沒有離開,加上身上的暖觸沒有喪失。如果您的暖觸喪失了,若把體溫降十度就好;正常人是三十六點五度,若是中止供應身中的火大來源,使體溫無法維持正常,連續保持一天,可能就活不了而失溫死亡,人是這樣的,所以命根存在的條件之一就是溫暖。

壽、暖、識,這三法中的本識如果離開了,這個身體也就開始腐壞了;所以若沒有識在,就沒有命根。有的人聽到這一句話,心中一陣狂喜:「我知道了,原來如來藏就是這個,在我身上這個就是了。」好,去參加禪三時自信滿滿地說:「我沒有問題,一定可以過關,我要連過二關。」可是等到進入小參室一問:「在哪裡?」「在身上啊!」「身上哪裡?」「還要這樣子問喔?」那就沒辦法了!那時就知道事情嚴重了!不管他說什麼都不對。可是若遇到禪師,禪師卻說:「在您老家。」有時又問:「您住哪裡呀?」「江西。」禪師卻又說:「如來藏在江西!」他說在江西是對的,但是您不許依文解義,否則您就錯了,因為他說的在江西,不是講在江西。若您明心了,就懂得在講什麼。所以千萬別自以為是,否則是不免要挑起大妄語業的。

命,一定要有本識在,可是這個根本識,我們這樣說明:這個根本識離開了,就沒有命根。那您聽了,仍然不算是悟,因為這只是一個知見而已。除了這個本識以外,還要有壽算——這個命根。換句話說,上一世行善或者造惡,決定了這一世的壽命長短。當這個壽命時限到了,本識就得捨身了,就沒有命根了,暖就跟著消失了。所以在道家,壽命常常叫作壽算;因為可以幫您算:上一世造了什麼業,該什麼時候去入胎。就以出生的天干地支排一排,大概就算出來了。所以壽算是可以考據的,如果是沒有意外,活到壽算具足;後來把命盤排出來,應該要活多久,他已經具足活了,這個人的死亡就叫作壽考——也就是說確認過了。所以,在《阿含經》裡面說,壽、暖、識這三個法和合就叫作命根;因為這三個法,只要缺了一個就沒有命根了。可是命根是誰所有的呢?是五陰所有的,如來藏從來都不在命根範圍之中,祂是實行命根壽算的主體;所以如來藏沒有壽命可以讓您算,壽算的事情怎麼也輪不到祂身上來算,所以說如來藏「非命」。

可是在大乘法中,命根怎麼說呢?諸位想想看,命根是在五位百法的哪一位?是在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裡面。《正覺總持咒》裡有這麼說,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接下來才是三位差別故;三位差別正是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命根就在這裡面。請問:命根是不是由前面三個法的不同分位而顯示出來的呢?所以還是三個法,只是在大乘法的百法明門中講得很微細:這個命根要有一切最勝故的八識心王,要有與此八識相應的五十一個心所法,還要有八識與心所法等二類和合的所現影的色法等等。這樣可不是只有三法——並不是像阿含所講的只有三法而已,您看多複雜!在聲聞道中很簡單,只需三個法;來到大乘法中,那可是幾十個法才能夠顯示出來命根的。

若是要這樣依大乘法來解釋命根,可就長篇累牘了!得要先說明八識心王,光是八識心王就講不完了,然後還要說明:因為八識心王有五十一個心所法,才能有命根。那五十一個心所法,又要講上好幾天了。可是這樣就有命根了嗎?還不行,還要有十一個色法,這十一個色法也夠講得很久了。這些都講完了,才能解釋命根是經由以上三位中的種種法而存在。命根,都是因為八識心王、五十一個心所法、十一個色法才會有;可是這幾十個法中,算算看:八識心王加上五十一個心所法,加上十一個色法,總共是幾個呢?共有七十法,有這七十法中或多或少的配合,才能有命根。可是這七十個法,都是由一切最勝的八識心王中的阿賴耶識出生的。既然都是祂出生的,當然命根也是從阿賴耶識來的;可是阿賴耶識本身卻沒有命根可說,因為祂是命根的本源,但祂從來不落入壽算之中,所以說如來藏「非命」。

如今聖 平實導師通達大乘陰界入之人無我、法無我,也通達佛道修道次第,大多數人不懂宗門亦不懂教門;其實參禪應斷之命根,是哪個命根?祖師之殺人刀所殺的是哪個?活人刀所活者是哪個?多數學佛人對此是不清楚,所以只好再重複地說。參禪者所參究的內容乃是生命的實相、萬有之本源,宗門說為本來面目,也就是自心如來。此自心如來從無量劫以來從未斷滅過,無量劫之將來以後也不可能斷滅,一向不生故不滅;不生不滅故,名為實相。證得此心故,法界實相智慧就可以生起,所以宗門下都稱自心如來為法身慧命。一般凡夫未能了知自心如來乃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皆是認定陰界入中的意識覺知心為堅固不壞、真實常住之我,所以命根不斷,無智者正是如此。眾生隨順陰界入所攝的意識覺知心分別與習氣,造作輪迴於三界之善惡業行,此陰界入中的意識覺知心我,正是生起三界後有的我見根源,正是眾生的命根,正是一般學佛人的落處。倘若參禪者於參究過程中,把參究的方向偏差了,落於意識覺知心自心之身覺差別境界,或者認定以意識心之思惟分析即能了知如何是自心如來,這樣的參禪學人都屬於命根未斷者,不免有這樣的過失。或者說僅於公案表相上解悟者,於行持中的實際理地仍然是以意識覺知心分別領受了知者為我,這也是命根未斷者。大多數參禪學人總逃不過這些層次,正是命根未斷的人,卻來指稱命根已斷的別人是命根未斷,教人啼笑皆非。

禪宗祖師有殺人刀作略,其殺人刀同時也是活人劍,像這樣作略都是希望能夠讓參禪的學人卸下執著於意識心之釘楔,終能走出活路子。譬如:嚴陽尊者問趙州:「一物不將來時如何?」州云:「放下著。」嚴陽又問:「既一物不將來,教某放下個什麼?」州云:「既放不下,挑起去!」嚴陽即大悟。一物不將來,也就是大德所墮的意識心不於五塵作分別而一念不生,這正好就是祖師所斥的青天也要吃棒的命根未斷者。趙州要嚴陽放下,此時又有何物可放下?已經不於五塵起念分別了,已放下五塵了,又要放下什麼?趙州一句:「看你放不下,那就挑起去。」伶俐無比之嚴陽竟然於這一句話當下證得本來面目而斷了命根,把那一念不生的意識心棄捨了,此時於一念下直截本源,腳跟踩在本地風光境界中,活轉了法身慧命;唯有連意識心之一念不生的心行也沒有的心,才是契合本地風光的本來面目。所以不能死卻陰界入我常住不壞的邪見,命根未斷而不曾死。您如果想到達大安樂的境界,可先得要死掉意識覺知心常住不壞的我見命根,才有可能活轉您的法身來。

因為時間關係,留待下一集解說。

祝願福慧增長、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408-a22_093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92集 略談如來藏是否有前際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您正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單元。

我們再繼續談六識心,正因為有如來藏涅槃心,才有辦法造作惡業。如果不造作惡業,種下受苦種子而受苦果,就不會厭惡痛苦,不會厭惡生死流轉。不厭惡生死痛苦,就不會樂於追求涅槃。正因為人間有種種痛苦,所以 佛陀降生人間,先為眾生解決最急迫的了生死問題,因此就先教導聲聞法。有人聞法當下就能斷盡我見與我執,不必用一生的時間!憍陳如比丘等五位阿羅漢只不過是聆聽 佛陀一席話而已,就證得阿羅漢果了,這是人間受苦眾生最急迫的需求。只要能把解脫與涅槃講清楚了,再為他們說第二轉法輪、第三轉法輪的法義,就有信心來實證,實證了以後一定不會退轉回凡夫位。所以都是因為有如來藏,才會有生死,才會有眾苦;若是沒有如來藏,就不會種下未來世諸苦的種子,就不會厭離苦果而樂求涅槃。眾生之所以有生死痛苦,之所以會有修行人出現,想要追求不生不死的涅槃,都是因為有如來藏的常住。而如來藏沒有前際,誰都無法追溯到祂是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因為祂從來沒有出生過,是本然如此、法爾如是。

曾有人問:「這個如來藏,祂是什麼時候出生的?」我們為其解說:祂沒有出現的時候,因為祂是本來就在的。可是我們弘法的過程中始終都有愚癡人(已經明心了還在愚癡),竟然說:「如來藏才是真心,因為祂出生了阿賴耶。」但是假使有一天他們真的證得另一個如來藏─確實證明那是出生阿賴耶識的真心─將會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將來他的徒弟還是會問:「你幫我證得如來藏,祂是出生阿賴耶識的心,可是應該還有一個心會出生如來藏。」每一代都發明另一個更勝妙的心,那麼佛法就無窮無盡而永無能究竟,就無人能成佛了。所以從理證上為其說明外,並要舉出教證;因為理證說了以後有人會說:「那只是你講的,不足為憑。」就再舉出阿含中的教證,佛說:「尋求名色之所從來時,探討為什麼有了無明就會出生名色?無明總不會出生名色吧!那一定是有一個常住心,才能因為無明而出生名色。如果不是心就不可能出生心,而名都是屬於心與心所法,是由誰所生呢?由另一個識所生。」可是 佛說:「把這個識找出來以後,再往前觀察:『這個識之前還有沒有法?』結果是沒有。」所以從這個識再往前推尋時,找不到任何一法存在,這個識當然就是最終心;這時就只能退回來,所以 佛說:「齊識而還,不能過彼。」不能超過那個識。從這樣理證及教證講解,理證也有、教證也有,大家便無可質疑了。《維摩詰經》也講說:「攝受眾生即是攝受淨土。」(也就是說,案:這個經文為「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這些法義的解答,都是一般人聞所未聞的法。

所以,其實一切都要依如來藏,可是假使有人愚癡到想要推尋如來藏的前際,說如來藏出現之前是什麼,那叫作愚癡人;因為假使真的能夠這樣,就會變成佛法的探究將永遠沒有究竟窮盡的一天。每一代都增加一個根本法,將會變成老鼠會一般,佛法越生越多,要到何時才能夠成佛呢?根本不可能。所以有智慧的人在親證如來藏以後,絕對不會相信別人的妄說,能夠自己觀行:在如來藏之前還有沒有一法可以存在或生起?觀察的結果一定會發覺:「之前無法,如來藏就是萬法的根源。」因為萬法都從祂出生,只有直接、間接、輾轉的差別而已,無不從祂而來。菩薩要有這個智慧:假使這個法是能生萬法的法,那祂一定是萬法的根源,就不可能再被另一法所生。如果他心中還想:「這個萬法的根源還會被另一法所生。」那麼他一定是愚癡人,因為會變成同時有兩個萬法的根源,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因為這樣一來將會輾轉出生無量無邊的過失。試想:那不是等比級數的過失嗎?這會衍生出虛妄法過失將是很多而永遠處理不完。

不該妄想而要探討如來藏的前際,祂沒有前際;因為萬法都是從祂出生,顯然祂是不可能被出生的。如果是被出生的,就不可能出生萬法。譬如意識是被生的,意識能生名色嗎?不可能!因為意識本身就是名色所函蓋的妄心,而名色是從如來藏出生的。再往前推:意根能出生名色嗎?為什麼不能呢?因為祂不能執持種子;如果不能執持種子,祂又能夠出生誰呢?既然不能夠出生別人,當然不是萬法的根源。接著,名色與意根從哪裡來?都從阿賴耶識來,開悟後可以現前觀察而實證,不單是信受聖教而已。觀察到這個事實以後,從如來藏往前觀察,看還有沒有別的法在祂之前存在?結果是沒有,找不到任何一法了。因為萬法都是八識心王和合了五色根而出生的,而五色根及八識心王中的七個識都從如來藏中出生。這樣現觀,就知道如來藏一定是函蓋萬法的心,顯然是萬法的根源;如來藏阿賴耶識既然是萬法的根源,就不可能是被生的——凡是被生的法都不可能是萬法的根源。所以您若想要往前推尋祂的前際,永遠也推尋不到,因此說「如來藏者,無前際」。

假使只是單依聖教而說:「勝鬘夫人說『如來藏沒有前際』,所以不要推尋如來藏之前有什麼法了。」誰會相信?縱使他是虔誠的佛教徒雖然深信經文,可是心中仍然會有許多存疑。因此您要為他解釋:勝鬘夫人說的如來藏無前際,到底是什麼道理。您講清楚,他就知道了——生起勝解了——才會真的相信。未來他就會依如來藏妙義永行菩薩道,不會再退回二乘法中,這樣才是真的度到人了。

有人感嘆地說:「大乘了義佛法很難弘揚。」難以弘揚的原因是因為:大乘般若的修證非常困難,不像二乘法之容易,光是見道就已經很困難了,悟後起修的「成佛修道次第」的內涵更難以了知,更別說成佛了。

在二乘法中,只要有親證解脫道的善知識指導,幾乎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藉意識的思惟,在身、口、意當中,去體驗、去現觀十八界法虛妄,因此而斷除我們對這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空相的誤計,不會將蘊處界法中的某一法——譬如離念靈知心——誤認為實有;可是大乘法卻不是只有講二乘法的蘊處界的空相,除了二乘所講的「空相」以外,也講「空性」。空性就是我們大家都有的真如正理的本體:我個人有這個理體,您身上也有您的真如本性,這個叫作「空性」。大乘佛法的困難,就在於這個空性的觸證非常困難,這個空性真如的觸證,也就是禪宗講的明心——開悟。

接著,我們還要講第二種道理:【不起不滅法;種諸苦,得厭苦、樂求涅槃。】(《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如來藏是不起不滅法,所以是獨立於一切法之外而不受苦樂;從如來藏中生起了各類法種而有種種苦,都不是由如來藏領受,苦因也都不是如來藏所造作的。當您找到了如來藏,發覺到痛苦的覺受,不論是能受與所受都是從如來藏中生起的,能受的自我是從如來藏中生出來的,而所覺受的痛苦六塵也是從如來藏中出生的,所以能受苦及所受苦,都是從如來藏中出生的;但如來藏自己都不會領受那些苦,所以如來藏本身離能取與所取─如來藏對六塵沒有能取與所取─所以祂是獨立於六塵外的不起不滅法。因此您可以在涅槃中道義說:「涅者不取,槃者不受,是名涅槃。」其實我們可以從《勝鬘經》中找尋靈感。

如來藏生起了能取的覺知心,然後又生起被覺知心所取的六塵苦受,可是祂自己從來不受六塵,所以祂自己不生起各類法種引生的諸苦覺受;因為如來藏是不起不滅法,不起不滅法必然不會與六塵中的苦樂受相應,只有起滅法才會與六塵中的苦樂相應而有苦受。心中會與各類法種所現的諸苦相應的,永遠都是覺知心,然後意識等六識覺知心受苦而加以厭惡,都是因為意識等六識心與心法智都是有起有滅法。所以如來藏產生了能取的您來領受苦樂,又產生了被您執取的六塵苦樂受,祂自己卻不起各類法種諸苦的覺受。然後覺知心巧設方便把苦滅掉了,可是如來藏依舊沒有覺知自己滅苦得樂,也不會起心動念想要滅掉各類法種引生的諸苦;起心動念滅掉法種諸苦,是覺知心的事。不起不滅法是不種諸苦的,也是不會厭苦的,更不會樂求涅槃,因為祂自己就是涅槃:早已住在涅槃中,不必再追求涅槃。所以「種諸苦,得厭苦、樂求涅槃」的心,是六識心以及六識的心所法——心法智。

譬如很多悟錯的大法師都說離念靈知就是真心——常住的真如心,可是離念靈知不離苦樂境界,所以遇到了痛苦時,只有兩個辦法遠離痛苦:第一、趕快修證禪定,進入二禪以上的等至位中,最好是進入無想定,就不受六塵中的所有苦;第二、是不究竟的方法——抹脖子自殺。所以報紙上常常看到有人自殺的報導,因為他受不了痛苦,不能忍受所以要自殺;可是因逃避而尚未受完的業報,未來世還是得要補受,依舊逃不掉,只是暫時先離開。有禪定者則是進入無想定中,意識不在就沒有苦了;此時覺知心不存在了,所以不領受從如來藏中出生的各類法種的苦受,所以覺知心相應的苦受就暫時不在、消失了。可是一旦覺知心又生起了,這個離念靈知心還是會與苦受相應,證明離念靈知不是從來都離苦受的不起不滅法的如來藏。

不論覺知心是住在苦受中,或者離開了苦受,如來藏都沒有苦受可說,因為祂離六塵,不在六塵中加以分別、領納,所以祂根本不需要滅除各類法種所生的苦受。只有覺知心才需要滅掉如來藏中法種流注出來的苦受;所以是覺知心需要滅苦,如來藏不需要滅苦;所以覺知心才要努力修禪定而進入無想定中離苦受,或者下決定自殺了結,把痛苦留給家人而自己先溜了,這就是世俗人。所以,覺知心會生起想要滅除業種引生的諸苦,而如來藏是不起也不滅的法性,本來就不受諸苦,不必厭苦。正因為如來藏沒有前際,是不起不滅法;正因為如來藏不種諸苦,也不滅諸苦,所以眾生才可以有祂作為依憑,來厭離種種苦而樂求證不生不死、不苦不樂的涅槃。

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非是業識,沒有能力成為造業之識,無所執著故。意根末那識成就業識之義,乃是因於執著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為自內我,此虛妄執著即是無明力,這種無明即是一切染法熏習之因。因此馬鳴菩薩說:【云何熏習染法不斷?所謂依真如故而起無明為諸染因,然此無明即熏真如;既熏習已,生妄念心;此妄念心復熏無明,以熏習故不覺真法,以不覺故,妄境相現,以妄念心熏習力故生於種種差別執著,造種種業,受身心等眾苦果報。……無明熏義,亦二種別:一、根本熏,成就業識義。二、見愛熏,成就分別事識義。】(《大乘起信論》卷1

略解馬鳴菩薩之意如下:「染法熏習不斷的道理是什麼?就是因為依於第八識本來就自己存在,不從他法中出生的自在性,所以真實;又因為祂的自性是離見聞覺知而不受、不著六塵,故於六塵萬法中永遠如如不動;又因為『心不見心』的不返觀自我,所以不執著祂自己的無我性及不作主之如如性的緣故,合起就稱為真如,所以祂有時就稱為真如心;意根以此具有無我性、真如性之第八識為自內我,而不知道祂的無我性、真實性、如如性,將祂據為己有,此種虛妄之計著即是無明。由於無明的緣故,無我計我,非我計我,就是說,意根依真如心而不斷作意於六轉識,將六轉識據為己有;又不斷作意於五塵境界相,處處作主而造作一切染法業行,所以依真如而生起的無明就是意根染汙的根本因;而此無明勢力所造成之七轉識相應煩惱與所造作的一切善染諸業,也同時回熏了具有真如體性的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由於受熏持種的緣故,導致第八識真如心體隨著業緣而出生了能產生妄念的意識心,如來藏就隨著七轉識而現行於三界中。六識心出生以後又在意根的作意下,虛妄分別五陰為自我,於五陰受用六塵境中而起取捨、貪厭、希求等心行,所以不斷地回熏真如心而增長無明種子;無明所籠罩的緣故,就導致不能覺悟恆與五陰同時同處和合運作、本來自在、體性清淨的真如心體所在——不能悟得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又因為不能覺悟有一個本來自在的真如心體,虛妄地執五根受用六塵境界的一切受、想為我與我所。」

「此種虛妄所生起的六識心,又虛妄執著追求六塵境界相所熏習的勢力,生起了欲界我的見解與執著、色界我的見解與執著、無色界我的見解與執著,因於所見所著之差別而造作相應之三界種種業行,進而輪迴於三界中,受欲界、色界之『身、心』苦果業報,或者無色界純精神狀態下『一念不生心行』之行苦的果報。……無明熏習有兩種差別,一種是「根本熏」,也就是意根從無始劫以來,不能覺悟所執著為自內我的第八識如來藏一向是無我、無所得的真如體性,此種不能覺悟而有普遍計著虛妄性,而遮障了『第八識真如心體才是無我性真我』之實相,所以成就了意根於三界一切法作意不斷而造作善染諸業。第二種的見愛熏,由於意根自無始劫以來遍計萬法而執著我與我所的根本無明熏習,使得六識心也受到意根牽引而虛妄分別、執著、貪愛六塵境界的受用,六識心不斷於六塵萬法分別執取。」

因為時間關係,留待下集解說。

祝願福慧增長、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372-a22_092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91集 略談六法六個識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您正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單元。

繼續上集親教師所談的,我們先來談六法——六個識。六個識,眾生就已經很難理解了;且不說一般未學佛的社會人士,乃至學佛而成為大法師了,對於六識都還是體、用不分的。六識其實函蓋了這六個識的心所法,但勝鬘菩薩把心所法另立為心法智。六個識,諸位都知道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可是這六識還是各有內我所的。一般所說的我所,都是指身外之物,在世俗人來講即是財色名食睡,對學佛人來講即是色聲香味觸,總而言之,是在講五陰所擁有的身外之法,這是最常看見的解釋。比如說,從最親近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都屬於我所——是由我所擁有的,所以說是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姊妹;再擴大則是我的師父、我的徒弟、我的名聲。譬如企業的名稱也可以賣,是從所建立的品牌名聲而產生的,叫作商譽;因為經營得很好,所以這家企業的名號如果可以賣很多錢,那屬於企業的我所。所以一個人的名聲也是我所,換句話說,人的信用也是我所的一種;所以有的人單憑一句話,兩百萬就借到手;可是有人拿了地契、房屋權狀去借,都還借不到錢,因為他的惡名昭彰;所以名聲也是我所。依此類推,凡是屬於五陰所有的都叫作我所;可是這個我所,我們都叫它為外我所,因為這都是五陰整體所擁有的外法。

可是還有內我所,是講八識心王的所有法,通稱為心所有法,心所有法又可簡稱為心所或是心所法,心所法是最正確的說法。譬如眼識有五個遍行法:觸、作意、受、想、思。可是眼識配合著意識,就會連同意識同時運作而產生了五個別境心所法:欲、勝解、念、定、慧。這五個心所法導致識陰六識會貪愛三界法,所以眼識生起時有個俱有依——就是意識;當意識與眼識配合而看見了漂亮的事物時,就會端詳:這書法是誰寫的?真漂亮!就會愛上著,愛著以後就會特別地端詳它;因為意識與眼識有個欲心所——想要欣賞它。可是欲心所其實也跟慧心所有關(那個慧不是講學佛的智慧,是講境界分別慧:分別那個色彩好看否,意識就分別它的形狀、韻味),由於慧心所能了別及領受,所以欲心所就想要繼續觀賞。欲心所之後,一定是因為勝解,所以使得眼識、意識一旦生起,就不想遠離色塵;也就是說,想要對色塵生起勝解:這是什麼樣的色塵。有了勝解,記持在心以後就常常會想:哇!那個風景好漂亮,我以後還要再去觀賞一遍;由於有勝解而記持在心了,就叫作念心所。這個念心所生起了,心就決定了;心得決定時就是定心所,所以未來還會安排時間再去玩一遍。

所以,有的人每年國外旅遊時,有些地方其實已經去過了,卻還想要再去玩,心中決定要再去——心得決定——成就定心了。有這五個心所法,就能夠了別六塵中的種種境界。由於五遍行與五別境心所法,眾生的六識心就產生了作用,所以這十個心所法其實就是識陰六識的自性,所以識的自性就是識的作用。識的自性產生了識別作用,使得六個識可以在三界中運作,這六識自性產生出來的作用,就是識陰六識的內我所。這也是我所,因為六識的自性從心體出現就產生了能見、能聞、能嗅乃至能覺、能知等自性出現,就有六個作用,所以都屬於識陰六識的內我所。

可是這識陰六識,都各有祂們自己相應的識別境界心所,這叫作「心法智」,這都屬於內我所。但是這個心法智,也有人解釋作第七末那識。這第七末那識為什麼也能夠叫作心法智?意思是說,意根末那識能瞭解六識在想什麼,主要是在瞭解意識。因此意識作了判斷之後,意根會自己作決定,但祂不一定會完全依照意識的思惟判斷而作決定。有時意識判斷某件事情不該作,原因很清楚,後果也很清楚。可是意根偏偏下決定要作,這表示祂也有自己的決斷能力;這種情況,通常都是憑著以往的習性去下決定;但是下決定之前,祂會參酌意識所給的判斷,所以有的人就把意根解釋為心法智。

可是,不管是識陰六識及心所法合說為七個法,或者識陰六識及意根合說為七個法,這七個法都是剎那剎那不斷生滅而不曾停住的,因為這七個法一直都有功能差別不斷在流注。但在勝鬘菩薩所說的法義中,應該確定為六識心及六識的心法智。眾生由於不瞭解這七個法都是剎那剎那不斷生滅,所以產生了無明而執著自己為常住。假使沒有如來藏,只有這七個法——一切有情最多只能有六個心及心法智,那麼死後就會成為斷滅空,就會因為執著自己或我所而造作種種惡業。正因為有如來藏能夠來往三世,才能有有情被無明籠罩而造作種種惡業,種下種種未來世苦果的種子。假使知道有如來藏收存業種,就知道不該造惡;不去造惡,未來世就不會有苦的果報。但因為不知道有如來藏,誤以為這一世入了正死位以後就成為斷滅空;由於這樣認知,所以就會造作種種惡業而種下苦果的種子,就會有未來世的生死。有了未來世的生死,就會有種種痛苦,因此就會厭離這一些痛苦;由於厭離痛苦,想要遠離生死,所以樂於追求不生不滅的涅槃。

所謂的斷見,一般斷見外道都以為自己心中確實認定是沒有未來世的;但其實世間沒有真正的斷見,假使他是真正斷見外道論者,死時又何必恐懼呢?可是斷見外道死時卻總是很恐懼的,那表示他們心中其實還是有個常見者,心中還是在懷疑著:我滅了以後,應該還有個真實我存在;而我這一生追求享受,造了許多惡業,假使有下一世,我可就痛苦了。所以一世堅持斷論而一毛不拔——拔一毛以利天下都不願意作——死時卻又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善業可以作往生的依靠,因此他們心中仍然有恐懼。由於有恐懼,所以就死得很痛苦,因為深心中其實也是疑著:我可能還是有未來世。雖然口中堅持說沒有未來世。所以世間其實沒有真正的斷見外道,斷見外道只是一個思想,但他心中的本質還是常見論者。

眾生也是一樣,有的人以為有未來世,把意識心當作可以流轉三世的法;為了這一個執著,就從意識心出發,貪著意識心相應的境界,貪著以後心中就會存著僥倖心理,暗地裡欺詐、拐騙、殺人越貨,無所不為而希望不會被人發覺;這是因為造作惡業所得的享受,都會與意識心相應,所以是常見論者,但是這種人畢竟不會公然造惡。可是斷見論者往往會公然造惡、無慚無愧,不像常見論者造惡以後還是會有羞愧。眾生都因為常見與斷見,不離這兩種邊見而造惡;只是所造的惡有多有少,但是會造惡的本質並沒有差別。

所以,因為深心中還是認為有一個常住法;而這個常住法不論叫作如來藏、真心或大梵天,或者叫作如來、阿羅漢、上帝、阿拉,不論叫什麼,其實都是如來藏。正因為有如來藏,所以他們深心中知道還會有未來世的自己要受樂或受苦。因為貪求世間法中的樂,所以造惡業,就種下未來世的苦果種子。所以如果沒有如來藏,就不會因為貪著世間法而造作種種未來世苦果的種子,沒有苦就不會有厭惡苦的覺受;正因為有苦的覺受,所以會厭棄種種受苦的境界,所以會厭離未來世可能還會發生的苦受;所以修行人想要證涅槃的最根本原因,仍然是因為如來藏能出生後世的苦果。

也許有人不相信,心想:「活在人間很好,有什麼苦?因為我在人間五子登科,所以在人間真的好快樂。」譬如有人說:「你看,我有車子、金子、房子、兒子,還有夫子,我這先生對我好得不得了。」但我告訴您:「您要提防,因為他對您越好,萬一他出了問題,或者金屋藏嬌,或者突然間離世了,您就會非常難受了。」正因為他對您非常好,那就是您未來苦的根源。苦與樂是伴隨在一起的,是一體的兩面。所以有的丈夫很體貼,知道自己再也活不到一年,從此他就開始故意變壞,故意對他太太不好,讓他太太恨他;後來他死的時候,太太就很快活啊:「啊!死得好!」可是她先生不小心在日記裡面寫了一句話,他說:「我從今天開始要對她不好,我死的時候她才不會痛苦。」啊!被太太讀到了,她又開始痛苦了。

這就是說,苦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它沒有因緣顯現出來而已;苦一直都在,這叫作諸行無常。所以眾生都是因為無明而貪愛自己、貪愛我所,造作種種惡業,這些惡業一定會導致未來世的種種痛苦;正因為有如來藏才會這樣,若沒有如來藏就不會有未來世的苦果;可是因為這樣反而刺激他厭惡痛苦,想要遠離痛苦。而且 佛也是說諸行無常,覺知心只要存在,便有心行;一念不生之際,仍然是心行故。有許多人不知道行苦,以為覺知心不動時,便是沒有了行苦,卻不知這正是想陰的想;並不是沒有打妄想時就沒有了心行,沒有打妄想時,仍然是心行;乃至阿羅漢入了滅盡定中,仍然還有意根的心行未曾完全斷盡,所以覺知心存在之時,必定仍有心行。如果覺知心可以入涅槃的話,這個涅槃一定不是佛所說的無餘涅槃,因為仍有心行的緣故,只要有心行就是苦的現行,佛所說的涅槃沒有覺知心的心行緣故。

既然想要遠離痛苦,就只有一個辦法:追求涅槃。涅者不生、槃者不死,涅者不來、槃者不去,涅槃就是中道,您可以自己發明:涅者不黑、槃者不白,涅者不善、槃者不惡,隨您說,反正涅槃永遠處於中道,而事實正是如此。只要抓住了這個要領,把相對法湊成一百對,就可以一直講下去:涅者不增、槃者不減,涅者不垢、槃者不淨,涅者不一、槃者不異;當您講了許多來解釋涅槃,若真想要考您,於是問:「為什麼涅者不黑、槃者不白?」您就告訴他:「不白是造惡業,但是涅槃是如來藏,祂從來都不會造惡業,所以祂不黑。那為什麼說涅槃不白呢?因為如來藏從來不造善業,所以祂不白。涅槃不黑又不白,就是因為如來藏心體從來不造善惡業,自然不黑又不白;可是祂所生的七轉識會去造惡業,所含藏了七識心相應的惡種,所以不白;有了惡種,未來世七轉識要受苦果,而如來藏不受苦果,不必逃避苦果,所以祂自己不黑。不黑不白之中就顯示了如來藏的中道性,這就是涅槃,因為涅槃裡面就是如來藏。」對方一聽,真的要刮目相看!

想要這樣說法並不困難,重要的是有沒有善知識為您傳授。已經明心的人,今天回去以後可以想出一對又一對的相對法來,可以說「涅者不香、槃者不臭」,因為涅槃中確實如此,與香臭相應的是七轉識,如來藏不與香臭相應,所以如來藏不香也不臭。中道,隨您怎麼表示都行,反正就是把世間法相對的都湊著,湊足了百對,就可以把它們記起來;以後不論去到哪裡,都可以講一百對的涅槃。就因為您講了一百對涅槃,使大眾越來越有信心。學法本來就該如此,這才是真的佛法;如果都要靠腦袋瓜一字又一字記憶,那不是真正的佛法啦!

什麼是真正的佛法?就要知道什麼是第一義,就是《心經》、《金剛經》、《維摩詰經》、《大般涅槃經》、《法華經》所說的即為第一義。如果他所說的與經典不相符,那就是魔、鬼神。什麼是三法印?也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什麼是四依啊?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把握這些原則就能夠判斷示現佛菩薩者究竟是鬼神還是佛菩薩;在此要奉勸諸位,一百個之中有九十九個是鬼神。所以在體究念佛時,佛菩薩是絕對不會示現的,因此我們心中不可期待世尊、菩薩示現,幫助我們開悟。雖然我們心中沒有期待,但是佛菩薩會很自然的在冥冥中來加持我們,如果我們有期待就錯了,已經失去了正念。

佛對勝鬘夫人開示說:「如來藏是如來的境界。」聲聞與緣覺只能以自己的覺知心來猜測如來藏,所以 佛說:【此如來藏識藏,一切聲聞緣覺心想所見。】他們都是只能在心中想像而已,所以 佛又說這個如來藏識藏:【非聲聞緣覺及外道境界。】又說:【如來藏識藏,唯佛及餘利智依義菩薩智慧境界。】(《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4因此 佛又跟大慧菩薩開示說:如來藏、如來藏識、阿賴耶識(這裡翻作阿梨耶識),這個境界,是您跟這一些有深妙智慧的菩薩們才能夠分別這兩種法,其他的聲聞、辟支佛、外道、凡夫,他們執著「名」的相,以及執著「事」的相,是沒有辦法了知這個如來藏常住而不生滅、卻與生滅法的種子流注生滅和合運作的道理的。所以,佛又說偈:【甚深如來藏,與七識俱生;取二法則生,如實知不生。】(《入楞伽經》卷7那就很清楚了!就是說「如來藏就是阿梨耶識」的境界。那意思就是說: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了嘛!

世尊示現大般涅槃,告訴諸弟子:捨此無常生滅之五蘊身,不再受後有的五蘊身,一切因為五蘊身而有之行苦亦隨之永滅;此諸苦永滅、不生、寂滅之法,才是真實之樂。此寂滅的法,不是佛門外道所主張之一念不生以後萬法不起的法(其實一念不生際仍然是生起萬法的,所以才能對六塵了了分明),一念不生本身尚有能取境界之意識我與所取定中法塵境界的我所故,不是真實無我的法。要能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相印證者,才是真實佛法的道理。

因為時間關係,留待下一集解說。

祝願福慧增長、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380-a22_091


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90集 義同義 味同味(五)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演述的主題,是以 平實導師著作《勝鬘經講記》為藍本,依勝鬘夫人與 世尊的對答內涵,證明法界實相──真實如來藏──是 如來示現降生人間,引領佛弟子開示悟入佛法的標的。

我們接續上一集所說,正法弘傳,義同義,味同味。到了第七世紀,玄奘法師西行印度求取《瑜伽師地論》,讓東土能有詳實成佛之道的五十二階位次第,包含悟後起修的增上轉進善巧、法與次法的內涵。玄奘法師返回長安之後,獲得唐太宗全力支助,帶領天下最優秀的譯經人才,歷經十九年(從西元645663,日以繼夜「無棄寸陰」來形容,於長安弘福寺翻譯攜帶回來的經論直到捨報。

而 玄奘法師所著作的《成唯識論》,是闡述如來藏阿賴耶識所攝八識心王唯識的甚深義理。讓我們先恭讀《成唯識論》有關如來藏的內涵如下:【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成唯識論》卷3)論中的意思是說:「從無始以來的種子識(也就是如來藏識),是諸法平等所依的根本因;也因為有此如來藏的緣故,才能出生三界的善惡六道輪轉生死,以及有解脫及證得涅槃的功德顯現。」

所以,論中第一句敘述,從無始以來的種子識,也就是儲藏種子的如來藏識,祂所含藏的種子功能,能親生萬法,是諸法所依的根本因,所以祂能建立世間萬法。

第二句「一切法等依」是說,也由於無始劫以來,祂就是平等的執持萬法,作為一切法的依止,所以萬法也依於祂為緣,再互為依止;又因為祂能執持萬法的種子,作為三界一切現行法所依的緣故,因此變現器世間及有根身,以及作為七轉識現行時的依止,於是出生、現行萬法。

第三句「由此有諸趣」,也因為有此第八識的緣故,能夠執持一切修行善淨法的種子,或者造作雜染惡業的種子,而使有情隨之往生善處,或者墮落三塗,才能有公平的六道輪迴生死顯現。

以及最後一句「及涅槃證得」是說,也因為有此第八識的緣故,才能有解脫及證得涅槃的功德顯現,使修行者所修、所證功不唐捐。

從以上引述就顯示出:第八識如來藏為種子識,能執持業種,也是萬法所依處;如同勝鬘夫人所說:「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也唯有依於如來藏的前提之下,才能圓滿成就《成唯識論》論中所闡述的義理。也就是說,以無始時來恆不中斷的如來藏心,平等貯藏一切善惡業種子,依此藏識為根本因,方能輾轉生起五蘊、六塵、五色根、六識。有了這一世的出生,未來就會有死,依這個道理而說世間生與死是依如來藏而建立,六道輪迴也是依此如來藏心而建立;於三善道修行解脫,以及佛菩提而有涅槃得證,也是依於此心而成就。如來世尊的法理傳承,依然是義理相同,歷經千載絲毫沒有變異。

當年 玄奘法師取經、譯經的成就之外,還有法師口述的《大唐西域記》,其內容記載佛典中聖蹟遺址,佛塔寺院地理位置、僧眾人數,細節描繪清楚詳實,成為後世中外歷史文化研究者,考察古天竺、中亞地區的都城、風土人情不可或缺的文獻。由於《大唐西域記》內容記事嚴謹有據,英國歷史學家史密斯評價讚譽 玄奘法師說:「中世紀印度的歷史漆黑一片,他是唯一的亮光。」

尤其,印度佛教遺址,有百分之八十是根據《大唐西域記》所描述的位置挖掘。尤其全盛時期的那爛陀寺綿延十公里,擁有大小十餘座佛寺,十九世紀以來,根據本書記載的地標進行遺跡挖掘,才讓那爛陀寺重見光日,也就是說重見天日。中土的佛子們著重於 玄奘法師跋山涉水取經,以及在大雁塔譯經著述弘揚大乘佛法的功德;然而,對法師在天竺國,沿途探源考據聖蹟,以腳步丈量距離的記載,提供現代印度精確、珍貴的考古史料,其巨大的貢獻,我們所知並不多。目前,在那爛陀寺附近有一座玄奘紀念堂,完工於2007年,讓印度人得以緬懷、感念家喻戶曉的唐朝僧人 玄奘法師。

當時在印度,戒賢論師指派 玄奘法師為那爛陀寺大眾開講《攝大乘論》;在此之前,已經有師子光大德為大眾宣講《中論》以及《百論》,師子光還以此二論的意旨,駁斥大乘法《瑜伽師地論》的宗旨;而 玄奘法師對此二論,以及《瑜伽師地論》都嫻熟通達,他得知師子光的見解落處,憐愍他所知佛法有侷限,曾經幾次拜訪師子光,提出質疑詰問,給予指導,師子光都無法應答。

玄奘法師於《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解說:【惑者不能會通,謂為乖反,此乃失在傳人,豈關於法也。】(《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4)意思是說:「對佛法義理有質疑的人、有疑惑的人,是於法義不能融會貫通,就說佛法前後時期的開示,互相違反乖離,會有如此過失的想法,問題出在後學的傳人,哪會是佛法的問題呢!」也就是說,聖賢所建立的法教,都是依於 佛陀的第一義諦要旨,同一法源,以各種層面來解說佛法,不可能會互相違反矛盾。唯有不通達法理的傳人,對前後期經典闡述的前提不同,而會有解釋上的差異產生疑惑,認為互有矛盾,這是學法傳人的過失,哪會是佛法的問題啊!因此,玄奘法師以唯識宗旨,著作《會宗論》三千頌,融合般若、唯識法理,公開釋疑,以利益廣大學人。

之後,有一位順世外道,於那爛陀寺門口張貼了論義四十條挑戰,幾天過去了,都無人出去回應;於是 玄奘法師慈悲出面,向對方一一舉述,破斥多門外道的謬誤處,讓順世外道臣服認輸,並主動依約要任由法師制裁斬首。法師對這件斬首的結局,回覆說:「我曹釋子終不害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4)法師向辯論失敗的外道說:我們 釋迦佛的弟子們,畢竟不會傷害人命的。也就是說,我們釋迦子弟是不會要取人性命的,那你就跟著我,學習我的法教吧!玄奘法師保住外道的命,讓外道從內心歡喜敬從。

依於《大唐西域記》以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的記載內容可以得知,玄奘法師的法義辨正,並不是想彰顯勝負,反而是想藉此因緣,弘顯大乘法理的勝妙,廣攝外道,以及讓小乘修行人可以迴小向大進入佛菩提。法師以如此寬厚的護生胸懷,讓唐僧 玄奘法師的聲名在當時遠播五印度。綜觀法師畢生精勤奮鬥,求法、學法、弘法、譯經的生涯,其心志就是為了讓正法久住,以此增長眾生的法身慧命,引導眾生離苦得樂。

最後,法師學程圓滿,預備返唐之前,戒日王邀請 玄奘法師主持法義辯論無遮大會。法師所聳立大乘「真唯識量」的宗旨,過了十八天,與會大約七千人,無人能發言反駁。法會結束後,玄奘法師再次讚歎 佛的功德,稱揚大乘功德,使很多外道棄邪歸正,小乘者迴小向大,震爍千古。印度的曲女城法義無遮大會,玄奘法師獲得「大乘天」、「解脫天」的美名,也是依於 如來世尊的第一義諦——如來藏法——開演。

正法弘傳不絕如縷,到了第十四世紀的西藏佛教覺囊派篤補巴‧喜饒堅贊。依據西方佛學研究者的文獻指出,認為篤補巴對於佛法中的「空」與「佛性」的解釋,呈現了最具爭議性的定義。從十四世紀以來,覺囊派篤補巴的理念,持續數百年都被藏傳黃教格魯派喇嘛所打壓。原因是篤補巴敢於反傳統,對「空」的理念作兩種解釋:其一、是「自性空——是相對的真實」;與其二、是「他空——是絕對的真實體性,不空其不生不死的永恆實相——佛性,而空去無常與虛幻」。在當時,篤補巴獨排眾議,不畏懼地提出有一個永恆存在的本體——真我、金剛我、堅固我,並且解釋說「有一個永恆、絕待的真我,可以依此得以證悟並成就佛道」;同時再三解說「有一絕對真實,名為如來藏(佛性)、法身,常住、不朽、永恆,是勝義……」。

篤補巴很明確地開示他所提出「他空」的定義,在他的著作《山法》中記載著:「世俗法以無任何自性而為自空;而勝義以空()世俗法、然有自性而為他空。」(《山法:西藏關於他空與佛藏之根本論》,正智出版社,頁4)《山法》論中解釋說:「現象界世俗法,因為沒有任何自己的體性,所以稱為自空;然而稱為勝義,是由於空掉世俗法之後,卻還有祂獨存的自性,所以稱為他空。」這也就是說,篤補巴使用自空、他空的名相,來代表自空是現象界的法,是藉種種緣而存在,是緣起性空,終究沒有自己的體性;然而勝義他空,是代表空掉現象界諸法之後,還能獨自存在的法,祂有自己的體性,所以稱為他空。

同時,篤補巴在《山法》論中,也舉述《入楞伽經》所說鹿子母堂無馬、無象的空,以及還有其餘的不空,也就是不空比丘眾人的譬喻,正是在解說勝義他空的義理;所以經文藉此而廣泛闡釋「空掉某些法,然而某些法不空」,以這樣如理不顛倒的方式,才是正確地趣入勝義他空與空性的意涵。篤補巴所解釋的勝義他空與自空的意涵,完全契符佛旨,也是義同義,法同一味。

然而,藏傳黃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以及他之後的傳人,非常激烈地反對篤補巴的理念,說勝義他空完全違背大乘佛教。如此敵對的態度持續數百年,到十七世紀達賴五世,當時是格魯派黃教權勢的顛峰期。在當時期,於篤補巴之後的覺囊派,出現一個強力支持他空教義的多羅那他法王,多羅那他極力推廣篤補巴的他空法理,擔負起要讓他空法的義理再度廣傳於大眾的責任,他並且堅決地要致力復活,他認為面臨懸絲的珍貴法脈——如來藏正法。格魯派持續駁斥篤補巴的他空法教,最後達賴五世禁絕、驅逐覺囊派,沒收全部的覺囊寺廟,財產全數充公,改成格魯派所有。

如今,我們以佛法的正知見觀察,比對經典,可以很清楚地簡擇,黃教喇嘛宗喀巴所說完全悖離佛法,沒有法味。我們總結以上所說:佛子們修行,首要建立佛法正知見,跟隨真善知識,法隨法行,義同義,味同味;爾後法身慧命是生緣處處,未來緣熟了就可以見道,證得真識如來藏。因為正法的種子已經種下去了,將會開始萌芽;讓它繼續發芽、施肥,讓它成長,要照顧好,別讓這個正知見毀壞,將來就開花結果;結果,就是證得如來藏。我們分享到此。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福慧增長!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391-a22_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