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5日 星期六

佛菩提二主要道修學次第表



這個表,把大乘法(佛菩提道)
與二乘法(解脫道,包含聲聞、緣覺)
的修行次第,分析整理得很清楚,
櫛比鱗次,條理分明,
使所有大乘佛法學人,
有一個長劫中勇猛修行的遵循綱要,
給大家參考大家一起努力!
想修學的學人,可以前往以下網址學習,
謝謝!
阿彌陀佛!
(PS:英文版將於近期內貼出.
This is a reference list for all Buddhist practitioners to
follow to learn the cultivation of Mahayana Dharma.
It is very clear to induce practitioners of the cultivation of
 Mahayana Dharma step by step although it needs us
to take a long time-Three immeasurable eons.
But hurry up anyway, we go together!   )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20集 大悲為菩堤生因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在前一集,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中,我們解說了生因與了因的內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就是生因與了因之間,有著時間先後次序的關係,或有著說法者與聞法者之間的相對待的關係。所以生因與了因顯示了一個事實就是:果還沒有出現。那一定是之前先有因,才會有後來的果出現;但是前面的因,一定有能造因與所造因,所造因的部分就是了因,能造因的部分就是生因。
佛道的修學過程中,有生因也有了因;同樣地,在世間法的善業以及世間法的惡業上面造作,也會有生因與了因;在清淨業上面修習,一定也會有生因與了因。而且《優婆塞戒經》中,佛陀開示:「一切有漏法,無量無邊因;一切無漏法,無量無邊因。」(《優婆塞戒經》卷1)就是會令眾生繼續受生於三界世間的善法、惡法乃至清淨法,這個是有漏法;而無漏法則是能令眾生出離三界生死的出世間法。不論有漏法或無漏法,都有無量無邊的因。從每一個結果來看,都有無量無邊的生因與了因;而每一個了因之前,又會有許許多多的生因;並不是單一的因所能成就的。而這些無量無邊的因,得要究竟佛地時才能完全了知,等覺菩薩都還有不知道的因果。因此經中,常常看見等覺菩薩問佛:這件事情是什麼因緣來成就的?為什麼會有這個因?就是在問生因與了因。
那麼善生菩薩要向 佛陀請問:「佛說的最初發菩提心的因,是生因還是了因?」那當然是很正常的,而且這對我們學佛人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在《大方便佛報恩經》卷2中,有佛語聖教這樣開示:「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其事非一:或因慈心,或因恚心;或因施心,或因慳心;或因歡喜,或因煩惱;或因恩愛別離,或因怨憎和合;或因親近善知識,或因惡友;或因見佛,或因聞法。是故當知,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各各不同。」(《大方便佛報恩經》卷2)所以一切眾生發菩提心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有時這個發心是生因、有時是了因。生因是說不以別人為因,純粹從自己的一個觀念、一個意志、一個想法而發起菩提心,這種發菩提心是屬於成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生因。如果是因為先有別人告訴他發菩提心的利益,像:發菩提心後有能獲得世俗法上福德的利益,乃至將來可以成就究竟佛道的利益;或者以前自己雖曾接觸過佛法,也想過學佛上的一些疑問,然而還是沒有發心,是這次聽人再說起佛法中種種利益,他聽了以後才來發菩提心;這二種發心,都已經是了因而不是生因。因為別人為他說明發菩提心的利益這件事,就已經是生因,他聽了以後,接受了才來發菩提心;前面的生因是別人說,他來發心,這是了前面的生因,所以是了因。所以發菩提心的人有種種不同,有生因來發菩提心,也有人是了因來發菩提心,也有是生因和了因具足而發菩提心的。就是自己思惟之後,有了發菩提心的意願,但尚未發起,別人又為他增加了一些道理,讓他有更多的理由來發起菩提心,那他這個發心就具足了生因和了因。
在《優婆塞戒經》中,釋迦牟尼佛又特別交代善生菩薩說:「汝今當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發心,是故悲心為生因也。」(《優婆塞戒經》卷1)就是說,發菩提心的生因是大悲心,因為由自己的原因而去發菩提心,不是由別人來對我們說了以後才發菩提心的。大部分是因為大悲心,就是想要解除自己的痛苦,也想要解除眾生的痛苦,所以他是自己發起的,這是生因;由於不是別人來教導以後才發起的,所以不屬於了因。因此,凡是因為大悲心來發菩提心的,都是屬於生因。而且如果是別人來為他說了以後,他再來發大悲心的話,那個悲心不會很大,因為是以了因才發起的;所以那種悲心不會大,往往一遇到挫折——像被人家一恐嚇就退失了,或者被人家一籠罩、被人家一打擊就退失了;這就不是大悲心,因為都是屬於了因而發心的。依大悲心而發心的人,他是寧可喪身捨命,也要把悲心貫徹到底的,這才是由生因而自己發起的,不是等人家來告訴您之後才發起的了因;如果是了因而發起救護眾生的悲心的話,當遇到別人打擊的時候就會退縮,沒有辦法把悲心貫徹到底。所以生因和了因之間是有差別的。
說到「發菩提心的生因是大悲心」,我們不妨進一步來探究探究,學佛人通常自稱佛弟子,並且以成就佛道——就是成佛為最終目標,因此在最初發心歸依時,都會發四宏誓願,要「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從最初發心,就立下了要救度無邊眾生、斷除無盡煩惱、修學無量法門,最後達到成就無上佛道,成就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佛的無上正等正覺的目標,所以發心就稱為發菩提心。
然而在尚無佛之世,也就是連最早的本初佛——威音王佛都還沒有成佛之前,當時的人都還不知有佛,當然也就不知有佛道可以成就,更不知有成就佛道的法門可以修學。這時候的人,像 威音王佛是如何發心的呢?所謂:修行之要最重發心,發心方有趣向,趣向方達道果。所以我們在 釋迦牟尼佛教導下的佛弟子,對我們來講,知道成佛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以上,歷經了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以及等覺、妙覺這五十二階位的修學。既然學佛是有階位次第的,那必定會有一個起始的時刻;縱使因為因緣不具,而不能參與三歸依發菩提心的儀式,以藉由有作戒來成就無作的三歸戒,也必定會有一個實質上從內心接受,而直接成就無作戒的最開始向道的時點。那麼由這裡就可以比量推知,威音王佛成佛之前,想要求證無上正真之道的修行人,包括 威音王佛在內,縱使尚不知有佛道可成,更對於成就佛道該修學的法門渾然不知,然而縱使還在完全摸索的階段當中,也必定都會有一個最初發心的起始點。這時既然尚不知有佛道可成,就不會是以「成就無上佛道」為發心的最終目標,那會是怎麼樣的發心呢?當然不會只是為了斷除自己無盡的煩惱痛苦而發心,因為這樣發心是狹小的,最多發心求聲聞菩提或緣覺菩提,不會想要求證佛的無上菩提;除非後來迴小向大,否則這種發心是永遠不可能成佛的。所以在尚無佛之世,最初發心想要求證無上正真之道,肯定是為了想要救度無量無邊眾生脫離種種的苦難而發心,這個發心很明顯就是出於大悲。
我們可以再來看看 釋迦牟尼佛的最初發心,不知道電視機前面的觀眾們是否還記得,我們在「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第13集節目中,曾經舉了《大方便佛報恩經》中,釋迦牟尼佛自己述說祂在因地時發菩提心的情況。就是祂在無量劫以前的過去生,因為造作罪業而墮到火車地獄中,受極重的苦報;看見同伴及其他所有火車地獄眾生,受著極重大痛苦的情形,自己也感受著大苦惱,心中就生起了想要幫助他們免除這種重大的痛苦,給予他們安樂的安隱心,然後就生起了慈悲心,自己就在心中發起了「救度一切眾生出離三惡道乃至三界生死苦,求證無上正真之道的菩提心。」進而就為在火車地獄乃至其他大地獄中受苦的罪人,向獄卒求情,然而卻遭獄卒嚴懲而喪命。但經典中 釋迦牟尼佛卻是強調說:「我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即脫火車地獄之罪。」是說 世尊當時就是因為發起了佛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心的緣故,所以才能立即脫免了火車地獄極重的罪報。可見 釋迦牟尼佛的最初發菩提心,完全是自己身歷其境,感受到地獄眾生所受的極重大苦痛,心生哀憫,而起了想要救拔他們脫離的大慈悲心。因為這大悲心不是由別人教導之後才發起的,純粹是自己觀察思惟而生起的,並且也不是以求證最終的佛菩提道——佛菩提果而來發起的;那麼以這樣的發心,當然不是了因而是生因。既然生因,那就如同我們在前一集當中曾經講過說:生因就好像種子一樣,有能生芽結果的作用,它不像了因,只能夠像燈一樣照著物品,讓結果更加顯著明了而已。
釋迦牟尼佛就由於大悲心這個生因,而發菩提心的緣故,所以經中說:「疾得成佛」,非常快速就成就究竟佛道。因為一切都是為了救度眾生,視眾生猶如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子女,不敢起瞋、也不忍起瞋。像《金剛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往昔無量劫前,曾於五百世中,依深般若而修習真正的忍辱行,所以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時候,心中無瞋也無恨。因為祂在因地能夠這樣持戒修忍辱行,這樣當忍辱仙人而被節節支解的時候,都不起瞋恨,才能夠快速滿足三賢位的持戒行;只有像祂這樣一切為眾生而精進求道,才能夠超越別人而提前成佛,否則是沒有辦法超越時劫來成佛的。而且自己心中生起了這種一切都為救度眾生的大悲心,也一定不敢輕視眾生,對眾生不敢生憍慢心。
所以《法華經》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無量數劫前的前身——常不輕菩薩,當他遇到佛門四眾時就會禮拜,然後高聲的讚歎:「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妙法蓮華經》卷6)當時,若是增上慢的佛門四眾,遇到常不輕菩薩這樣頂禮讚歎的時候,他們會誹謗辱罵常不輕菩薩,乃至拿木棍來毆打,撿瓦石來丟擲常不輕菩薩;但是常不輕菩薩遭受這樣的屈辱,卻從來不起瞋,只是避開走遠,仍然高聲對他們說:「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經中提到,當時誹謗打罵常不輕菩薩的佛門四眾,之後受報兩百億劫,都無法遇到佛、法、僧三寶;然後還有千劫的時間,在阿鼻地獄中受苦;終於到了無量劫後 釋迦牟尼佛時代,才來到佛座下聽聞《法華經》,還是被常不輕菩薩——就是後來的 釋迦牟尼佛所度了。
釋迦世尊就是以大悲為生因發菩提心,然後以大悲心修忍辱,才能夠疾得成佛。因為攝受眾生就是攝受佛土,快速地攝受眾生,就是快速地累積自己的佛國淨土。而要攝受眾生就必須慈悲眾生,與眾生結善法緣,不瞋恚、不慳吝、不憍慢,救度眾生永無止境。那就應該從根本上修悲心,而以悲心為生因來發起菩提心,懂得生因之後,再來使了因成就。
那《優婆塞戒經》中 釋迦世尊就應善生菩薩的請問,開示了三十幾種生起悲心的因緣。這大致上可以歸納為《華嚴經》世尊開示:菩薩生起大悲的十種因緣。在《華嚴經》卷53中,世尊說:「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十種觀眾生而起大悲。何等為十?所謂:觀察眾生無依無怙而起大悲;觀察眾生性不調順而起大悲;觀察眾生貧無善根而起大悲;觀察眾生長夜睡眠而起大悲;觀察眾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觀察眾生欲縛所縛而起大悲;觀察眾生沒生死海而起大悲;觀察眾生長嬰疾苦而起大悲;觀察眾生無善法欲而起大悲;觀察眾生失諸佛法而起大悲。是為十。菩薩恆以此心觀察眾生。」(《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3)這十種菩薩生起大悲心的因緣:第一,是看到眾生的五陰身心,其實是虛幻不實不可依靠,但眾生卻執著不捨,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二,是看到眾生不知道修正自己造作善惡的業力和習性,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三,是看到眾生沒有深不可拔的堅固善心,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四,是看到眾生在漫漫的無明長夜中昏睡不知醒悟,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五,是看到眾生不斷地造作種種讓自己淪墮的不善法,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六,是看到眾生被財色名食睡,及色聲香味觸五欲境界所繫縛,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七,是看到眾生一直都沉沒在三界六道的生死大海之中不能出離,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八,是看到眾生長期罹患種種身心的疾病和痛苦,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九,是看到眾生沒有渴求真實善法的善法欲,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十,是看到眾生迷失了讓自己也能幫助眾生真正解脫的佛菩提道了義究竟正法,因而生起了大悲心。菩薩永遠都是以這十種悲心來觀察眾生、救度眾生永無窮盡。
在這一集節目中我們說明了:大悲心是佛菩提的生因。下一集開始將由白正偉老師繼續為大家解說。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9集 生因與了因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經過前面幾集「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有關因果問題的說明,得到結論是:不管神、上帝或老母娘,都不是因果法則的掌控者,因果法則是超越一切有情的,不是任何單一的個人(包括諸佛)所能掌控的。但因果法則的根源不在虛空,不是虛空中的能量。各個有情眾生的第八識阿賴耶識——如來藏,才是唯一能執持眾生各自業種及無明種,去到來生酬償因果的心,祂才是有情生命的本源、萬法的根源,才是因果法則賴以成立而運作不輟的所依。
而如來藏——賴耶識心體於六塵境界都無了別,也不於六塵、身根、器世間起任何執著,是無覆無記性的心體,所以能夠一體收藏眾生過去生造作善惡業、無記業的種子不漏失;並且帶著這些種子,從過去生來到今生,然後就按著法界中的因果法則,依著這些業種的種類、性質,為這個有情造就了相應的身根、器世間等正報、依報,以酬償一期的因果;今生捨報後,阿賴耶識又帶著尚未報償完畢的過去業種以及今生新造的業種,一起去到來生,又再為這個有情造就了相應的身根、器世間等正報、依報,酬償另一期的因果,就這樣子令因果報償不爽。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產生疑問:「善惡業種既然都由每一個眾生各自的如來藏一體收藏,然後帶到來生受報償,而且沒有報盡之前,業種永不消失;那與主張眾生現世所受的苦樂報,完全是依著過去世造作的善惡業來決定的宿作因論外道,或世間人所稱的宿命論,又有什麼不同呢?」其實佛法中講因果,都是說「因緣果報」,而不是單純的說「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因,如是果,是對沒有修行的一切眾生而說;對於在佛道中修行的學佛人,則應該說:因果不離因緣。因為一切世間的各種法、相、事、物都是因緣生滅,眾生業力所感的因,加上眾緣和合的緣,而成就了今日的世界;當緣散壞時,一切的現象也就隨之變化。因此每一個眾生因果報償的過程中,也都不離一切的緣,所謂「緣起緣滅」,說「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凡事都是不離緣起之法,所以稱為緣生。
而因果報償中,只有因不能生果,只有緣也不能生果,必須因緣和合才能生果。因,是指如來藏中所執藏過去造作的善惡業種及無明種;種,就是種子,又稱為界,它就是能生果等等其他法的功能差別;緣,則是今生所遇到的善惡緣。例如稻子,它是以種子為因,泥土、雨水、空氣、陽光、肥料以及農夫的耕作等為緣,必須經過這種種的因緣的和合,才能生長出稻穀果實來。可以說:因是產生結果的內在直接原因,緣則是資助因的外在間接條件,所以又有內因外緣、親因疏緣的關係。
因緣果報之中有善因惡因、有善緣惡緣及善果與惡果六種狀況,每一種又因為因和緣、善和惡的大小程度,千差萬別不同。譬如說:善因惡因、善緣惡緣有所不同,善因大,惡因小,善因小,惡因大;善因先,惡因後,善因後惡因先;或者純善無惡,或者純惡無善;或者說善因而遇善緣,善因而遇惡緣;惡因而遇善緣,惡因又遇到惡緣;或者說善因大惡緣小,善因大惡緣大;惡因大善緣小,惡因大善緣大。看看有這麼多的不同!或者所造善因惡因已經經過多劫,那當然與所造的善因惡因近在十百千生之內,也會有所不同;或者所造的惡因,已經多世懺悔迴向而漸漸消亡,或者不生懺悔反而世世增益習性;或者所造的善因,不執著要受福報,世世增益迴向菩提;或者每造了善因就執著福報,不能迴向菩提,貪受外緣五欲的享樂,而把善因享盡了。這其中的關係錯綜複雜,就會引發各種無法逆料的不同的果報。所以說因緣果報不可思、不可議,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了知。
因此一般人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佛門內卻不這樣說,因為過去生的因與緣有所不同,果報就不可思議,因緣有差別,就會產生不同的果報。像《大寶積經》卷57中,有偈頌說:「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大寶積經》卷57)所造的業尚未消失的情況下,因緣際會時必定要受報。但是假使某人的業原本是惡因,例如開車不慎撞死人,然而他並不逃避,除了賠償亡者眷屬外,並與亡者結法緣為亡者助念與超渡,使亡者因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亡者到了西方滿心歡喜,而到達不退位之後,必定心存感恩而想要報恩,結果是惡業淨緣而成就了淨果,都是因為緣的不同,而造成了果報的變化。所以經典中說:「一切法因緣生」。
中國古時儒家有主張人性本善及人性本惡的爭執。可是佛法以為,人性的善惡是因為多生以來千差萬別的熏習,加上後來所遇到善惡、染淨諸緣的差異,而產生了無數種不同的根器、不同表現的人。既然各人過去熏習造作的種子不同,今生善惡緣又千差萬別,大的善因加上小的惡緣,不致變壞;大的善因加上大的惡緣,可能稍微會變壞;小的善因加上小的惡緣,可能善惡兼半;如果小的善因遇上大的惡緣,必定變壞;如果是大的惡因加上大的惡緣,那可說壞到底,沒得救了!並不是純然以過去的因——就是造作熏習的種子,來判定人性的善惡,而是要考量後來遭遇的緣是善是惡、是染是淨。所以在這部《優婆塞戒經》後面卷7中,有一段 佛陀開示的經文說:「業有四種:一者時定、果報不定,二者報定、時不必定,三者時定、果報亦定,四者時果二俱不定。時定者,所謂現在,次生後世。若時不定、果報不定,是業可轉。若果報定,應後受者,是業可轉現在受之,何以故?善心智慧因緣力故,惡果定者亦可轉輕。何因緣故名果報定?常作無悔故,專心作故,樂喜作故,立誓願故,作已歡喜故,是故是業得果報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眾生行業,有輕有重、有遠有近,隨其因緣先後受之。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惡當有果報,是人能轉重業為輕,輕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識,修道修善,是人能轉後世重罪,現世輕受。」(《優婆塞戒經》卷7)甚至於說:「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能壞極重之業。」(《優婆塞戒經》卷7)都是在說明過去造作的業因並不是不能改變的,如果遇到善知識,能夠修道修善,乃至能夠修身、修戒、修心、修慧,藉著善心與智慧的因緣力,不僅能夠轉重業為輕,輕業不受,甚至於能夠壞極重之業。由此可知,佛教雖然極為重視因果,但卻不像世間宿命論者,主張人生的境遇都是依著預定的命運發生,不是人力所能變更;佛教則認為一切的業報,或者說人生的命運,是可以透過種種善心與智慧的修行,來加以改變的。
這樣了知了佛法中講因緣果報的道理之後,我們知道,原則上有果就一定有因。可是「因」又有二個大類,分為生因和了因。什麼是生因?什麼是了因呢?在《大般涅槃經》卷28中,有聖教開示:「善男子!因有二種:一者生因、二者了因。能生法者,是名生因;燈能了物,故名了因。」(《大般涅槃經》卷28)在 窺基大師註解他師父 玄奘菩薩翻譯的《因明入正理論》,所撰寫的《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也有說:「因有二種:一生、二了。如種生芽,能起用故,名為生因。…非如生因,由能起用;如燈照物,能顯果故,名為了因。」(《因明入正理論疏》卷1)意思就是說:能生起結果作用的就是生因,譬如種子有能生芽的作用,說種子是芽的生因;不像生因有能生起結果的作用,只能夠像燈照物一般,讓結果更加顯著明了的,就是了因。
我們先從世間法中因緣果報的角度來說,例如說:造了一個業,這個業造了,就是未來世果報現前的因,就是說這個業造完了,就是未來果的生因。但是未來果報要成就,還得要有未來世受果的緣來配合,當未來世的緣成熟時,就能讓往世造業的這件事進一步往成就果報的方向趨進,這時成熟的緣就成為往世造業這個生因的了因;因為還不是往世所造業這個生因的果報,只是生因完成之後,在成就果報前加入的緣,藉著這個緣的資助,就能讓未來果成就;這個緣雖然不是生因的果,但有幫助了結生因的作用,對果報的成就又給予資助之力,讓未來果更加顯著明了,所以就稱為了因。
我們從《大般涅槃經》所舉的例子就容易瞭解了,在《大般涅槃經》卷28中,有聖教這樣開示:「煩惱諸結,是名生因;眾生父母,是名了因。如穀子等,是名生因;地水糞等,是名了因。」(《大般涅槃經》卷28)這是說:由於對欲界境界貪愛執著的我執煩惱繫縛,而使眾生不得出離欲界,這是眾生捨報後再來欲界受生受欲界果報的生因;然而,如果沒有藉父母為緣,眾生縱使繫縛於欲界,還是無法出生,來了結這個欲界生因;反之,有了父母為緣——就是遇到有緣父母和合,然後入母胎,藉父精母血就能漸漸依著過去生所造業種去出生五根,直到有了欲界的五陰,就有了欲界的正報身,所以父母這個緣,就是眾生了結欲界果報的了因。就如同稻的種子是出生稻秧結穗成穀的生因,但是沒有泥土、水及糞肥等這些的助緣作為了因,稻種是永遠不可能成長結穗的一樣。
我們再從因明學,也就是論究萬物生起之因的知識學問的角度來說,譬如,說法者說法的目的,是在使聽法者能夠瞭解,進而能夠實證,這時說法者就必須援引種種的理由來啟發聽者的智慧,使他能夠領悟,這就是生因;如果聽法者在說法者的啟示下,加上他自己的思惟作用,終於有所領悟了,這就叫作了因。例如,當你決定來正覺同修會聽 平實導師解說解脫道的法理,這個決定心就是生因;來到正覺講堂遇到 導師說法,你就可以聽法,這就是了因——了掉你想來聽法的這個生因;聞法之時當下就斷了我見,斷我見可以說是你決定來聽法這個生因的果。但是這個聞法而斷我見的果,也是未來斷我執的生因。在未來數年或者一、二十年後,或者在未來世中,因此而斷了我執,那麼今天的聞法就是生因;未來重新聽聞正確的解脫道法義,當下斷了我執而證四果時,那時聽法的事情就成為了因;證果解脫的事相,就成為果報。再從 平實導師來講,造作這件說法之事是生因,你聽了,了達而斷我見了,這就是了因;又由於 平實導師說法度你的這個生因,未來世你還將會再遇到 平實導師,再成為他的弟子,那時相遇就是了因。由此可見,在因明學中講生因和了因,是從說者與聽者相對的角度上來分別的。
生因和了因雖然都稱為因,但二者卻具有明顯的先後關係,這個關係有些類似因果關係,因此 窺基大師在《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中他就說:「了因唯是生因果,而非生因因。」(《因明入正理論疏》卷1)就是從先後次序來說,了因可以是生因的結果,而不是生因的原因;生因則是了因的原因,而不是了因的結果。所以這二者之間,有著以生因為主,生因是了因產生的前提的關係。譬如說,過去世造作了什麼事或遇到什麼事,這是生因;到了今生遇到因緣成熟而受果報,遇到這個因緣就是了因。所以有時說因時,說有二個因,是說過去世的生因,現在世的了因,導致現在得到什麼果報,二個因就是生因與了因。
既然知道生因與了因的差別,所以《優婆塞戒經》中記載了:善生菩薩在聽聞 世尊教誨應該要發起勤求無上正等正覺的無上菩提心,並聽聞了 世尊解說眾生發起菩提心的種種緣由之後,當然就向 世尊請問:「佛說的最初發菩提心的因,是生因還是了因呢?」因為在佛道上面發菩提心,也是有生因、有了因的。譬如說,聽聞佛陀說發菩提心的緣由後,這是生因完成了;但是當弟子後來真的在佛前發了心,這已經是了因了;前面的聽聞發菩提心因緣,就變成後來發心的生因;二者有互相的關聯,所以是相對待的。
這一集節目中,我們先說明了佛法中的因緣果報的道理,也解說了生因與了因的內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至於發菩提心的生因與了因,到底什麼是生因?什麼是了因?我們就留待下一集節目當中,再為大家詳細的來說明。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8集 淺談因果(三)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這一集「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我們要繼續探討因果的問題。在前一集節目中,我們說因果法則是超越一切有情的,不是任何單一的個人所能操控的,不管是神、上帝或老母娘都不例外,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造物主,不是萬法生起的因。我們也舉出經典中記載 釋迦牟尼佛敘述祂最後身成佛,仍遭受十次苦難事件的過去因緣;說明 佛陀都已經是人天應供、人天至尊了,尚且不能免除這些宿緣;並且藉此告誡弟子們應當要好好約束自己的身、口、意行,以免一時造作了惡業果報難逃,雖然經過無數時劫、無量苦報,到了成佛都還會有殘餘未盡要去報償這最後的宿緣。可見佛教中是極為重視因果的。
我們在前面也提到無因論的過失很大,因為現前可以看到就是蘊處界,也就是我們這個色身及見聞覺知的心,都是父母生我們才有的,那父母憑什麼而生我們呢?難道只有父精母血、四大和合就能成為我們嗎?如果是這樣,那每個人出生的時候,應該就像工廠機器做出來的產品一樣,每一對父母所生的子女他的個性、際遇、因緣果報也都應該一樣,因為父母都希望他們每一個子女的個性,都如他們所期望的一樣,也都能過最好的生活。可是為什麼我們實際看到的是雙胞胎兄弟姊妹,兩個人個性與際遇大不相同?這就是表示他們各有過去世的業因存在。既然神、上帝或老母娘都不是造物主、不是生成萬法的因、不是萬法的根源,有情眾生是由過去生造作善惡業的因——也就是業種來出生,那業種是存在何處呢?
有人說業種是由虛空所執持,這樣說正確嗎?要探討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先瞭解一下虛空的意涵是什麼?虛空,其實是人們對於物質的邊際之外,沒有任何一法阻隔障礙的地方,把它施設一個名稱,稱它為虛空。所以虛空只是一個施設的名詞,就是指稱空無一法的地方。既然空無一法,那就沒有自體性、沒有功能、也沒有作用,就沒有執持業種的功能,就不能夠持種。如果說虛空能執持業種,那麼有情過去無量世造作的善惡業種,全部充塞於虛空中,必將產生感果錯亂的現象;就是某甲所造的善業種子,可能由某乙或某丙所感而報到乙丙身上;反之,某乙所造的惡業種子,則可能由某甲或某丙所感而報應到甲丙身上;這樣因緣關係就錯亂了。如果說虛空可以像銀行的保管箱一樣,將每一個有情的業種加以區隔保存而不混亂,但這純粹是虛妄的幻想,因為我們前面已經確認,所謂的虛空就是空無一法,沒有任何功能作用存在,只是一個施設的名稱而已,那又怎麼會像銀行保管箱一樣,有區隔保存每一個有情業種的功能呢?
又像有專門作佛學學術研究的佛教法師或學者,他們主張緣起性空的真義就是無常、無我、一切法空,並且認為緣起性空、一切法空就是空性,就能成立生死與涅槃。很明顯地他們所說的空性就是在指虛空。可是佛法中講緣起性空,「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大寶積經》卷84)這十二因緣的流轉是從「無明」開始的,沒有一開始的無明就不會有後面的生,以及接著而來的老病死憂悲惱苦。而且每一個人無明的種類及深淺程度各有不同,可見無明不可能從虛空中憑空而有,無明是有情過去所造的業種,因為不明實相造了善惡業累積下來,然後無明業種就使得有情死後投胎又再出生、又再輪迴。無明業種不是虛空所生的,如果無明業種是由虛空所生,那應當一切人所修的清淨行、善等等的,未來世也未必能夠得到清淨行跟善行的果報,因為來世仍將由虛空再出生無明;同樣地如果說造了染污行、惡行的人,來世也不必然就會受染污、惡行的果報,因為他來世受生的無明還要由虛空另行出生;這麼一來不就因緣錯亂、無因無果了嗎?
另外,還有人主張虛空中有無窮無盡的能量,它遍滿虛空,是萬法的根源、是一切有情生命的本源,一切有情都是由它所出生的,它是一切有情共有的本體;有情將來捨報的時候,或者因為生前造惡而下地獄,或者因為行善而回歸虛空能量本體,與這個能量合而為一。所以他們練氣功,要從虛空裡面去攝取能量,這種人叫作虛空外道,佛教中稱為勝性外道。其實虛空中星球的引力,地、水、火、風四大的能量,以及星雲旋系成住壞空的巨大能量,是由無量無數有情的共業能力所感而生成的,並非自然而有。例如山河大地乃至諸天天宮,都是因為有大風雲來執持才能存在,但這個大風雲是因為眾生修十善業道的緣故,才能有這個良好的能量產生;但是能量不是諸天有情眾生生命的本源,諸天有情不是由虛空能量所生,反而能量卻是從共業眾生所修十善業道的業力而產生的。探究至此,我們已經知道神、上帝以及老母娘都不是萬法的根源,有情眾生生命的本源也不在虛空中、不是虛空中的能量。
有情眾生生命的本源——生命的本體,既不是遍滿十方虛空,不是充塞宇宙一切空間;但是正如前面說明,有情眾生的出生,確實是導因於過去生造作善惡業的業種以及無明種;那每一個有情必定各自有一個心住在各個有情身中,把過去生無明業因的種子帶到今生來隨業受報。為什麼要說是心呢?因為物質色身都只有一生,不論有情壽命有多麼地長,必定會死,死後色身必定會毀壞,所以能夠從過去生來到今生的,當然不可能是物質的色身。而且這個心是無始本有、恆常而不壞滅的,這樣才能夠執持無量過去生的業種與無明種。
我們就回過頭來探究探究有情眾生的自身,首先應該瞭解有情的色身及見聞覺知心,這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所生的法、都是變異無常的生滅法。因為凡是被生的必定會滅,只有本來不生的才是後來不滅的,只有過去永遠不生的,以後才是永遠不滅的。蘊處界既然是所生之法,有所生必有所滅,既然會滅,當然不是不生不滅的法。
再詳細來加以說明:除了物質色身只有一期生死之外,有情身上還有一般人所稱的七情六欲,正確地說應該是六情五欲。六情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領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而生的六種情境——六種心境;五欲則是指的欲界眾生對於色聲香味觸,或者是財色名食睡的五種欲望、欲求。六情五欲其實就是六識見聞覺知心的功能作用。這六個識中,前五識都是依著色身五根才能出生及運作,這是我們現前就能觀察體會的;而欲界眾生的第六識——意識,也必須依今生色身大腦這五勝義根的漸漸具足,才能漸漸由無至有、由微至顯,然後現起,不是剛一入胎就有意識覺知。而色身五根都是今生所生,由五根所現的六識見聞覺知心,當然也是今生新生的,不是過去生帶來的;否則應該一切有情都能知道自己過去生姓啥名誰,也能知過去熏習學習的知識;然而實際上我們所看到的並非如此。又今生的六識見聞覺知心,當然也不能去到未來世;只要今生捨報息脈斷滅以後一段時間,進入真正死亡階段的時候——就是正死位,這個覺知心就斷滅了,見聞知覺性就全部消失了,不能去到未來世。未來世是另一個全新的見聞覺知心,不是這一世轉生過去的。
至於一般人所認為的靈魂或者道教中稱為三魂七魄,這些其實是人死後的色身——中陰身,以及藉中陰身而現起的見聞覺知心,都還是不離生滅的蘊處界法。因為中陰身是微細物質所成,雖然不是一般人肉眼所能看見,但還是可以被有神通或有陰陽眼的人或貓、狗等動物看得見、聽得到、乃至觸摸得到,都是不離五蘊十八界的,當然是生滅不實的。而且中陰身在入胎的時候,他隨即就消滅了;因為中陰身只是作為轉生後世的媒介,藉中陰身為緣,能夠在中陰境界有意識覺知心現行,能夠了知來生有緣父母和合情境,然後去入胎;入胎之後,可以說中陰身的任務完成了,當然就消滅了。入胎後最初只是個受精卵,然後漸漸分裂成長;所以處胎前幾個月還未具足五色根,意識就不能現起,既然無意識,當然就無覺知。所以六識見聞覺知心,都是跟我們的色身五根一樣只有一期生死,當然不是能夠執持過去生善惡業種及無明種來到今生酬償因果的心。
除了六識見聞覺知心外,有情眾生還有一個能作主的心,就是第七識意根——末那識,祂就是眾生身中恆審思量、時時作主、處處作主的心。恆審思量就是無時無刻不在作決定,餓了決定吃飯,飯吃膩了決定吃麵,身體癢時決定用手去抓,睡飽了決定起床,進入禪定之中住膩了決定出定等等。這都是因為前六識見聞覺知心現行運作後,知道會餓、會癢、會膩、會煩,而由意根——末那識決定要吃飯、要抓癢、要起床、要出定。這末那識既然能夠知道前六識分別的結果而作決定,祂當然也必定是有知的心,只是因為祂不像意識有能反觀自己存在的證自證分功能,因此絕大多數眾生都不知道有末那識這個心。末那識既然是有知的心,能夠知道意識分別的結果,如果祂能執持過去生造作善惡業的種子來往今生,那必定會依意識心的分別,而選擇執持善業種子,捨棄一切惡業種子,必定會選擇清淨的無漏法種來持,捨棄一切的有漏法種。這麼一來,一切有情心中應該就只有善業種子、只有清淨的無漏法種,那麼三界中就應該沒有三惡道有情存在,因為都受善報、清淨報,不會去受三惡道的苦惡報了。果真如此,善業因果也無法如實酬償,而不能成就因果法則的公正性。可是我們現前看到三界中,確實有有情因為有漏法種及惡業種而墮入三惡道中受苦受難,這就可以證明過去生善惡業種及無明種,並不是由意根末那識執持來到今生酬償因果的。
探究到此就可以推知,有情眾生身中除了前七識之外,必定另有一個能夠執持過去生善惡業種及無明種來到今生酬償因果的心,那就是第八識;而這個心是無始本有、恆常而不壞滅的。這正如《攝大乘論》當中引《阿毗達磨大乘經》這樣講:「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攝大乘論本》卷1)又說:「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攝大乘論本》卷1)意思是說:眾生第八識阿賴耶識——如來藏乃是無始劫以來就是本已存在的法界,祂是本住法、是第一義法,不是所生法;一切有為法都由祂而生,一切無為法也都由祂而顯;而且阿賴耶識含藏了煩惱障的種子及所知障隨眠,導致有情不斷輪轉於三界六道中;但也因為有阿賴耶識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體性,在有情斷盡煩惱、所知二障隨眠還有種子之後,才能夠成就佛地的無住處涅槃的大功德。由於祂能夠攝藏染淨諸法的一切種,因此稱祂為阿賴耶識。
再者,阿賴耶識祂離六塵中一切的見聞覺知,離一切六塵萬法的思量,因此稱為無分別心;祂雖然於六塵都不了別,然而卻能了別器世間、身根、種子及意根的心行,既然還有了別性,當然是眾生心識之一;就因為祂不在六塵境界上起任何分別,所以就不會對六塵境界起任何貪著。相對於前六識心能對六塵境界起分別、貪著,產生了有覆有記性;而意根末那識則能在法塵上作極為少分的了別,而被意識誤導產生了有覆無記性;用這樣來區別。眾生的第八識阿賴耶識心體於六塵境界都無了別,因此說祂是無記性無分別心;又因為祂對六塵乃至身根、器世間都不起任何執著,而說祂是無覆性的清淨心;合起來稱阿賴耶識如來藏祂的心體是無覆無記性,所以阿賴耶識如來藏能夠一體收藏眾生造作善惡無記業的種子而不漏失。眾生第八阿賴耶識如來藏具有這種本來常住不滅及無覆無記的體性,因此祂不是依他起性的法,也不是遍計所執性的法;反之,祂具有圓滿成就一切法的真實性——圓成實性。
由此可知,阿賴耶識如來藏正是能執持過去生善惡業種及無明種來至今生以酬償因果的心,祂是有情眾生生命的本源、萬法的根源,正是因果法則賴以成立而運作不輟的所依。
由於時間的關係,這一集就為大家解說到此。
阿彌陀佛!

2020年4月18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7集 淺談因果(二)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在前一集「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中,我們探討因果的問題,列舉了古印度以來,幾種對因果關係的看法,進而加以探究、辨正,說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三世因果報應,必定是存在的。然後我們又評析了以神、上帝為因果律則——因果法則執行者的主張,就邏輯上及事實上來說,都是有矛盾而無法自圓其說的。那麼到底因果酬償的所依——也就是說因果法則的執行,究竟依憑的是什麼呢?
佛教的看法是,因果法則是超越一切有情的,不是任何單一的個人所能操控的。像在中國禪宗就有一則極為有名的野狐公案,說百丈懷海禪師每次上堂普說開示時,總有一位老人隨著大眾在下面聽法,有一天普說完畢,大眾都離去了,卻唯有老人留在堂內。百丈禪師就問他:「你是什麼人啊?」那老人回答:「我並不是人,過去世在 迦葉佛時代,我曾住在這百丈山中修行,因為有學人來請問:『大修行人還會落入因果報應中嗎?』我當時答覆他:『不落因果。』就因為這一答覆,於是我就五百世都墮入畜生道成為一隻野狐。如今請和尚您能給一個新的意涵,代為回答這個問題,讓我能捨去野狐身,脫免畜生道的惡報。」這百丈禪師答應他了,說:「好!你問。」那老人就再問了一遍:「大修行人還會落入因果報應中嗎?」百丈禪師回答:「不昧因果。」那老人聽了百丈禪師這答話,當下就大悟,立即就禮拜說:「我已脫免野狐身了,就住在百丈山後,冒昧地乞請和尚您用僧人死亡的儀軌,來替我送葬。」百丈禪師於是命維那擊槌告知大眾,用齋後要為死亡的僧人送葬。大家聽到了都議論紛紛,都想著:「咱們整個寺院上上下下大家都平安,涅槃堂裡也沒有病人,為什麼要為死亡的僧人送葬呢?」用齋後,百丈禪師就帶領著大眾到百丈山後面的山崖下,用他的柱杖挑出了一隻死去的野狐,於是就以埋葬死亡僧人的儀式,加以火化埋葬。
在百丈懷海禪師座下聽法的老人,原來是已經受報了五百生的野狐,無量世以前在 迦葉如來時代出家為僧的時候,被認為是大修行人,當然是有所實證的修行人。那以禪宗的修證來說,至少是已經開悟的修行人。當有人問他:大修行人還會落入因果報應之中嗎?他回答說:不落因果。就是認為大修行人永遠都不會再落入因果報應中,已經超脫因果了。可是只因為這句話,他就墮入有神通的長壽野狐身中達五百世;後來在百丈禪師座下聽法多時,知道百丈禪師可以度得了他,所以徵得百丈禪師同意之後,提出以前為人回答錯誤的同一個問題:「修行人還會落入因果報應之中嗎?」然後百丈禪師回答:「不昧因果。」就是說,大修行人所修行的一切,他的因果一點都不會被矇昧的。這野狐聽聞了百丈禪師的回答時,就已經知道自己先前所犯的過失。所以在聽聞百丈禪師的開示以後,心得決定,改變先前不落因果的邪見為不昧因果,滅除了心中疑惑而離開了過失,因此得以脫離世世的野狐身。這正是禪宗裡極為有名的野狐公案。且先不談這則公案所要表達禪宗祖師證悟真如實相的意涵。它也說明了佛教禪宗對因果的法則,它的看法還是一樣,不論修證的階位多高,都是不能超越、不能改變因果法則的。
或許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你們佛教不是認為 佛是最至高無上的、是福慧兩足尊、是一切眾中尊嗎?那麼因果法則不就應該是 佛在執行的嗎?」其實這正是落入一神教的迷思中,認為宇宙中一定有一個唯一的造物主,他是宇宙最高無上的主宰,掌控了一切的時間與空間,他就是全知全能的神——上帝,由他來出生一切法,包括一切的事與物,因此也由他來作最後審判,他就被認為是因果法則的執行者。然後就以這樣的虛妄想像存在有一個全知全能的神——上帝,這樣的一個思考邏輯,來看待佛教中最為至高無上的 佛,認為 佛就如同一神教中的神、上帝一樣,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甚至還有一神教者聲稱 佛是他們最高神祇老母娘放出來的原人。意思是說,佛也是他們老母娘所出生的。有智慧的人一看就能夠看得出來,這其實是藉著夤緣佛教來貶抑佛教。然而佛教與其他宗教有一項特別不同的地方,就是佛教認為:佛陀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反而十方世界都有無量無數的 佛,每一尊佛都各在祂們自己的佛國世界中,度化有緣眾生;有時候也會去到其他佛世界,去度化與祂有緣的眾生。如同娑婆世界的佛教教主 釋迦牟尼佛,是因為這個世界有緣眾生得度的因緣成熟,而來降生、示現八相成道;成就佛道後,就在這裡教導化度有緣眾生,讓他們都能進入佛道中修學。
另外,像 阿彌陀佛也在西方極樂世界度化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有緣眾生們。而每一個眾生經度化後成為菩薩,然後經過長劫行菩薩道,遊旅無數佛世界,承事供養諸佛、受學佛菩提道,最後也會成佛。當他成佛之後,又會與有緣眾生共同變現一個佛世界,然後在這個佛世界中的每一個小世界依序去降生,示現八相成道——成佛,度化有緣眾生們。而且十方世界無量無數諸佛之間,不論成佛時間的早晚先後,都是平等平等、都是福慧兩足尊、都是人天至尊,並沒有說哪一尊佛是出生其他佛、是高於其他佛的。並且十方三世無量無數諸佛,都不能改變法界的因果法則,甚至還特別示現因果法則支配的這個事實。
像經典中記載著:釋迦牟尼佛曾受一位叫阿耆達國王的邀請,到他的國家去結夏安居,卻遭到災荒,五穀稻米都歉收,價格非常昂貴;阿耆達王又受了天魔的迷惑,在王宮裡耽著五欲不見賓客;使得 佛陀及五百弟子到了他的國家卻不得其門而入,只能在毘蘭邑城外面大樹下結夏,持續三個月都是由販賣馬匹的馬販供養,以馬吃的麥為食物。當時弟子就覺得疑惑,世尊是人天至尊,早已經是人天應供了,為什麼還會受這吃馬麥三個月的苦報呢?於是 世尊就說明了這其中的因緣。世尊說:在過去非常非常久遠以前的一個時劫,有 佛名號為毘婆葉如來,當時有一個大國,國名為槃頭越,王城是槃頭摩跋城。有一次這 毘婆葉如來與大比丘弟子們遊旅到槃頭摩跋城,槃頭王及大臣、百姓們都來供養 毘婆葉如來以及祂的弟子們,因此如來僧團的飲食、衣服、房舍、湯藥四事都無匱乏。當時在槃頭摩跋城裡面,還有一位外道婆羅門的修行人,他博覽外道典籍及婆羅門戒律,也有五百個弟子。槃頭王先去恭敬邀請 毘婆葉如來及諸大弟子來受領供養,如來就默然應許了。國王回到宮中,備辦了種種的佳餚美膳,鋪設好宴席床座之後,就手執著香爐,長跪來啟請 佛前來受供,於是 毘婆葉佛知道說時候已到,就帶領著弟子們著衣持鉢前往王宮去受供。如來弟子們食用完畢之後就回精舍,並且為生病而未一同前往受供的比丘們攜帶食物回來。當經過那外道婆羅門修行人的處所的時候,那婆羅門看到佛弟子們受槃頭王供養香美的飲食,心中生起了嫉妒的意念,就說:「世間人真是迷糊,棄捨了甘美的食物,來布施給這些人幹什麼呢?這些禿頭道士們應該只能讓他們吃馬麥,不應該讓他們吃這麼香美的佳餚美食。」婆羅門的五百弟子們聽了,也都同聲贊同,個個說:「沒錯!沒錯!」
釋迦牟尼佛說了這個故事,說到這裡就問弟子們:「你們知道,當時外道婆羅門是誰嗎?告訴你們,那就是我的過去生,而婆羅門的五百弟子就是現在我座下的五百大阿羅漢。我當時因為心中生起妒嫉的意念,說:『毘婆葉如來弟子不應該讓他們吃甘美的飲食,正是應該讓他們吃餵馬的馬麥。』而你們五百阿羅漢在當時也都附和婆羅門的說法。就因為這樣的因緣,我和你們大家都曾經經歷了地獄的苦惡果報,然後再經過無量無數劫到今生,我釋迦牟尼雖然成佛了,但是當時殘留的惡因緣,讓我和你們此時要在阿耆達王的毘蘭邑城外結夏安居九十日,都只能夠以馬麥為食物,來報償當時殘留的惡業。」
釋迦牟尼佛告訴弟子們之所以九十日吃馬麥的因緣,固然是在告誡弟子們要善護心、口,切勿因為瞋恚、憍慢而放恣口行,以免造作久遠劫才能彌補、消除的罪業果報;但也說明了,縱使是修證到最高的佛菩提果的 佛陀,都還是不能改變因果法則。經典中記載 佛陀講述這種因果關係的事實非常多,其中與佛本身有關的,就像《佛說興起行經》當中,就記載了舍利弗尊者因為看到 佛仍遭遇如前面所說食馬麥等十次的苦難,因而向 佛請問:「世尊無事不見、無事不聞、無事不知,世尊無雙比,眾惡滅盡、諸善普備,諸天龍神、帝王、臣民、一切眾生,皆欲度之。世尊今故現有殘緣?」(《佛說興起行經》卷1)簡單地說,這就是在問 佛說:您已經是眾惡滅盡、諸善普備,已經是人天應供、人天至尊了,為什麼還會示現這些惡因緣呢?於是 佛陀就娓娓道來,述說了祂最後身成佛所遭受十次苦難事件的宿緣,就稱為十事宿緣。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要詳細述說這些過往的因緣,無非就如祂在經中告訴舍利弗:「汝觀如來,眾惡已盡、諸善普具,諸天、龍、鬼神、帝王、臣民、一切眾生,皆欲度之,尚不免此宿緣,況汝愚冥、未得道者?舍利弗!當護身、口、意。」(《佛說興起行經》卷2)就是說:佛如來都已經是人天應供、人天至尊了,尚且不能免除這些宿緣,何況你們這些還未證得究竟佛道、還有愚癡無明的冥頑之人,你們應當要好好約束、保護你們的身、口、意,以免一時造作了惡業,果報難逃!雖然經過無數時劫受無量苦報,到了成佛,都還有殘餘未盡,要去報償這最後的宿緣。
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雖然大概都承認某種的因果關係,但是卻都認為凡間之上的神祇,特別是最上層的神——也就是他們所說的上帝或老母娘,都是超脫於因果之上的,而且會以種種所謂的神蹟,來證明他們能使因果法則失效。甚至認為上帝或老母娘就是造物主,因果法則也由他們所掌控的。這顯然與 釋迦牟尼佛所說:「直到成佛了,都還要受過去殘留惡業的餘報。」有很大的差異。然而,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他們這樣的主張,其實有著很大的矛盾。因為他們一方面認為上帝或老母娘是全知全能的,能出生一切的萬事萬物,能預知一切的萬事萬物;也就是說,一切的萬事萬物都是由上帝或老母娘所掌控的。那麼當上帝或老母娘創造出一個人來的時候,他們是不是就已經決定好要這個人將來行善或者造惡呢?並且早就已經決定,或者已經知道這個人行善或造惡之後將要受什麼果報?或者會有什麼讓因果法則失效的戲劇性的結局?而這整個過程,也全都在全知全能的上帝或老母娘掌控中執行,最後再輪到他上場來作最後審判。這上帝跟老母娘像不像戲劇的導演呢?整齣戲都是由他一手自導自演。而上帝或老母娘既然是全知全能的造物主,沒有一事一物不是由他所創造的,如果有看戲的人(當然就包括看戲的那些人),也都是由他所創造的,這麼一來是不是可以說:上帝或老母娘創造出這一齣又一齣的戲,又創造出了這些看戲的人,豈不是為了要消磨時間、排遣自己的無聊嗎?
所以我們說,因果法則是超越一切有情的,不是任何單一的個人所能操控的。假使果真有上帝或老母娘,他們也都不例外,否則就無法保證因果法則的絕對公平,因果法則也就成為兒戲了。解說到此,或許有人會產生疑問:「依照你們佛教這樣說因果法則是無法超越的,那不就等於說,人生的境遇都是依著預定的命運早已決定而無法改變的,那與宿命論者所說又有什麼不同呢?」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我們就留待後面再來為大家詳細地說明,時間關係就解說到此。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6集 淺談因果(一)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在前面幾集「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中,我們探討了發菩提心的相關問題,說明了一切眾生發菩提心的種種不同緣由,這其中有的是生因,有的是了因,也有的是生因與了因具足而發菩提心。
另外在第13集節目中,我們也舉了經典中記載 釋迦牟尼佛敘述祂在無量劫以前的過去生,之所以發起菩提心的經過,就是生起了大悲心,想要救度一切眾生出離種種苦厄。就由這個大悲心,自己就發起了求證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無上正等菩提的菩提心。可見眾生發菩提心都有他的緣由,而大悲心則是最直接、也是最殊勝的發菩提心因緣。正如前面所舉,釋迦牟尼佛最初以大悲心而發菩提心,就能立即脫免了火車地獄的極重罪報一樣。這也就是說,大悲心正是發菩提心的生因,菩薩從大悲中生。
我們既然發心要修學佛菩提行菩薩道,當然應該進一步知道怎麼樣來修悲心?但在這之前,還是應該先來瞭解因果的真實理,因為許多外道是不說因果的,或者所說的因果是不如實、不如理的。因果,從字面上來說: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結果。佛教認為世間萬法——就是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有因有果,果從因生、因能招果;一切諸法的生起,都有能生的因及所生的果,也就是能引生結果的是因,由因而生的是果。以時間的關係來說,因在前、果在後,而且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歷然、昭昭不爽。」
古時候印度的外道,對於因果有種種的看法,大略可歸類為四種主要的主張。第一種是認為,萬事萬物的發生都是由大自在天所主宰的,大自在天(梵音稱為摩醯首羅)是位在色界的最頂天。他們認為大自在天能自在地出生一切萬事萬物,所以稱為大自在。這個主張認為大自在天能生萬物,萬物如果滅了,還是回歸到大自在天;如果大自在天瞋惱不高興,那麼眾生就都要受苦;反之,大自在天歡喜了,那麼眾生就都能得到安樂。也就是說,每一個有情眾生都是大自在天所生,而有情的苦樂也都根源於大自在天的高興或不高興,這跟一神教的主張,大致上是相同的。
持第二種主張的人,他們觀察到現有的現象世界的種種現象,的確是歷歷分明存在著萬事萬物,那麼以此為果,可是要去推究這果的起因,那是難以探究的,所以就認為萬物的生現,不需要憑藉其他的物,都是無因自然而有。就是認為一切萬事萬物的造化都是無因的,簡單地說就是無因而有果。從無因來說,就稱他們是無因外道;如果從有果來說,那就稱他們是自然外道。也就是主張萬事萬物都是無因自然而有,並沒有因果關係,所以我們也可以稱他們是:無因有果論者。
第三種主張就是有因無果論,他們觀察現存的世間現象,萬事萬物分明可見,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就執著這個現存的萬事萬物為因;但是又看見世間事物如草木等都只存在一期,之後就死滅殆盡,推究不出有任何未來;所以他們承認現存的事物為因,但以這個現存的因,去推究它的結果,則是難以探究的。因此就否定了現在因會生出任何未來的果,認為只有現在存在的因,而無後世再生之果。這是第三種有因無果論者的主張。
第四種是無因無果論,這種外道否定因果關係的存在,主張前世不是現在的因,後世也不會受果,善惡苦樂都只侷限在現在這一世,與過去、未來都沒有關係;認為並沒有可以感生苦樂果的善惡業因,也沒有相對於善惡業因而受的苦樂果報;就是主張一切有情,都沒有過去的因,所作所為也不會去受後世的果,全然不信受任何因果的思想。以上就是古印度外道的四種因果思想。
佛教則是認為,這些外道有關因果的看法都是不如實、不如理的。釋迦牟尼佛就曾經對弟子們說:外道們有三種邪見,修學的人如果信受了,雖然他的德行本來並無虧損,因為信受這些邪見的關係,就必定墮落到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任的境況。這三種邪見是什麼呢?首先就是,有一種出家修行的沙門和在家修行的婆羅門他們主張:人今生所受一切苦樂,純粹是由於前世所造業因來決定的。第二種修行人則主張:這一切都是大自在天的意旨所決定的。另外有一些沙門和婆羅門則說:這一切都是隨著機運無因自然而有。
佛陀就告訴弟子們:我遇見了主張或宣說這些見解的沙門和婆羅門的時候,我就問他們是否真的信受他們主張的看法?他們如果說他們真的信受,那我就對他們說道:「既然你信受這些主張,你就不能不承認人之所以會去造作殺人、偷盜、邪淫、欺詐等等這些的惡行,也都是由於前世造業所成就的命運;也就是說,命運就已經決定他會造作這些惡行,或者都是大自在天的意旨要他造作這些惡行,或者都是無因無緣隨著機運就使他造作這些惡行。可是這麼一來,努力地學習與修行想要分別善惡、改善自己的行為,就都成為沒有意義的事了。因為後來都還會因為命運註定、或神的意旨、或機運,而再去造作殺人、偷盜、邪淫、欺詐等等的惡行。既然如此,曾經犯有過失的人,想要改過向善、想要消除罪過,讓自己回復清淨德行,就變成完全不可能的事了。」世尊說,當祂這樣質問主張前面三種因果見解中任何一種的外道,那些外道們聽了以後,一定全都啞口默然無言以對。
由此可見,佛教是主張有因有果,而且是強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緣果報的。如果是主張無善惡果報、撥無一切因果的人,經中就會說他是:「撥無因果,斷滅善根,往諸惡趣。」(《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7)常常有人質疑:「世間常看到有造惡乃至作奸犯科的人,可是卻不見他們受有報應,善惡因果根本不存在,因果關係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其實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佛法中說:因緣果報大多在捨報後業報才會現前,縱使今生作奸犯科,現世已受法律制裁,也還是要在來世再親自在被害人處受報。譬如:心地殘酷狠毒以殘暴手段故意致人於死,今生被判死刑處死後,依著殺業還要落到地獄中受苦;地獄苦報償盡了,還得輾轉出生到餓鬼道、畜生道,然後才生到人間;生到人間之後,等待因緣成熟的時候,還必須因為意外而枉死於過去世被他殺害的人手中,這樣他殺業的果報才算報盡。
惡業的罪報如此,布施的福報也一樣在來生,要等因緣成熟才受報。像《毘耶娑問經》中 世尊開示:「如是施報不離施主,未熟不受;命行不盡,不得施報。譬如樹王尼拘陀子,其子微細,種之在地則不可見,至樹生時方乃可見。施主施福亦復如是,和合熟時乃得果報。」(《毘耶娑問經》卷1)必須等到尼拘陀樹種子消失,新樹才顯現出來。布施的福報也是一樣,必須今生捨報——五蘊消失了,來生的五蘊現前之後才會受報。
所以佛法中講因果,是講三世因果的關係,就是現在世所受的苦樂,乃是過去世善惡業的果報;而現在世所造的善惡業,又會感生未來世苦樂的果報。所以說:「欲知過去因者,現在受者是;欲知未來果者,現在作者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未離隔陰之迷,也沒有證得神通,而無法知道過去世,也看不到未來世。因此就有人僅以所知所見,認為眾生都只有現在一世,不信有過去世和未來世,進而否定有善惡苦樂三世因緣果報的道理。這樣的人所作所為,就會完全以自己一生的名聞利養為考量;上焉者求世間善名——所謂立德、立功、立言,期待死後流芳百世;下焉者只求一生乃至一時的自我享樂,甚至殺人越貨、作奸犯科在所不惜。
其實從許多世間現象,就可以觀察到眾生一定是有過去生,否則同樣生而為人,有的還是同一天、同一個時辰、同一秒出生的,為什麼會有各個不同?或者同一對父母所生子女,甚至是雙胞胎兄弟姊妹,卻有男女性別、身體健康衰弱、容貌美麗醜陋、智力聰明愚鈍以及性格、脾氣、思想、喜好,乃至貧苦富裕的福報等等種種差異呢?這就是表示,一定是有各自過去生所造的業為因參與在其中,然後就有今生不同的父母緣,乃至同一對父母所生的子女,也由於過去生不同的業因,而有不同的基因組合及業緣,所以會產生了今生種種差別不同的果報。由此可證,眾生一定是有過去生的。
有些宗教講有今生、有未來生,但是卻沒有過去生。認為人是神或者上帝所創造出來的,所以沒有過去生。可是如果人是上帝創造而沒有過去生,那麼上帝是憑什麼決定讓某一個人身體健康,另一個人則一生體弱多病呢?又是以什麼標準來決定讓某一個人一生窮苦潦倒,另一個人卻是富裕安樂?有人說這些人生百態差異是輪流著當的,今生健康的來生就多病,今生貧苦的來生就富裕,全憑上帝來安排。但是受苦、受樂既然是輪流著來,那未來生的際遇,就與今生行善或造惡全然無關,修道與行善就全無必要,那要如何建立道德與價值觀呢?況且人既然可以從今生去到未來生,現在的今生就成為未來的過去生了,就不能說沒有過去生。既然有過去生,當然現在的今生也一定是從過去世來到今世的。
也有的宗教說,人有過去生、有今生,卻沒有未來生。可是同樣的道理,人如果能從過去生來到今生,就必定可以從今生去到未來生,這樣人有三生,就一定會有無量無數的過去生,也有無量無數的未來生。既然眾生除了今生之外,都有無量無數的過去生,也都有無量無數的未來生,那麼包括每一世該出生在六道中的哪一道、身體健康狀況及相貌美醜、家境貧富、兒女眷屬人數及相互關係等等,又是怎麼決定的呢?是神來決定、上帝的審判嗎?從歷史上及社會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到,持這種看法的人極端者會有一些不如理的作為,像西方宗教歷史上,有所謂的贖罪券又稱為大赦證明書,就是捐款給教會換取贖罪券,祈求赦免自己造作罪業應受的懲罰,或者由生者為因罪報而仍在艱苦煉獄中受苦的離世親友求得赦免,讓他們早升天堂;甚至於說,當你為某個煉獄中的苦靈,捐獻的銀錢投進捐獻箱,發出叮噹一聲時,他就從煉獄中應聲而出。從某個角度來看,這與用錢財賄賂審判的法官,求取判決無罪或輕罪或者提前釋放,其實沒有太大差異。
另外我們又曾看到新聞報導說:「小偷到別人家裡去偷東西,因為別人家裡供著神像,小偷希望自己偷盜的罪行不被神看到,於是就將神像的眼睛蒙起來,心想:『既然神看不到我幹的惡事,將來就不會判我要受三惡道的惡報了。』」聽了這則新聞一定會有人想到,咱們中國人說「舉頭三尺有神明」,神明並不在神案的神像裡面,蒙住神像的眼睛是無效的。可是仔細再想一想,只要未來世的一切苦樂果報都是由神來決定的,而神不管是欲界天的天神或色界、無色界天的天神,其實跟人一樣是具足、或者多分、少分的五陰十八界所成,必定不免有著或輕或重的七情六慾,也就不能完全免除因私心而被賄賂或被矇蔽的可能性。因此,為了祈求神佛赦免自己所造的罪過;或者只想著到宮廟寺院去燒香供養神佛,希望求得財富、福報,求多子多孫,乃至求健康長壽、家庭平安的,那就所在多有彼彼皆是了。果真應驗了!當然很好;但是這麼一來,罪福的果報與過去是否行善布施、是否與眾生結善緣就全然無關,那麼公理正義就不可能實踐了。
這一集中我們探討因果的問題,說明主張有因無果、無因有果及無因無果,都是不符世間真實理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三世因果關係必定是存在的。另外,我們也對神明決定、上帝審判的因果觀念提出了質疑。然則,因果法則究竟是如何執行(呢)而能夠如實地來酬償三世因果呢?今天由於時間的關係,這些內容我們就要等到下一集節目當中,再繼續為大家來詳細地說明、詳細地探討了。希望大家對因果關係能夠有更深入、更深刻的瞭解。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5集 發心後首應親近真善知識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在前面的節目,我們講述了菩薩發菩提心的緣由。發菩提心歸依三寶之後,並不就沒事了,而是要開始邁向成佛之道,就是要開始學佛菩提、菩薩道的修學。
所以發菩提心之後,就有很多的事要做。首先就是應該親近善友,就是親近對你有益的善友、善知識,凡是親近之後,會對你有利益的善知識和同修就是善友,親近善友是發心之後第一件最重要的事。因為從前面幾集節目的解說,相信大家已經瞭解,佛菩提的內涵是非常廣大深遠的,絕對不是單純解脫道的二乘小法所能比擬,所以必須仰賴真實善友的接引,以及真善知識的教導,才能次第增進,不至於走入二乘小法,甚至外道邪法的歧途,以致一切努力都唐捐其功。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就這樣開示:「若有佛子未得真智住于蘭若,要當親近諸佛菩薩,若有值遇真善知識,于菩薩行必不退轉。以是因緣諸佛子等,應當至心求見一佛及一菩薩。善男子!如是名為出世法要,汝等咸當一心修學。」發心求得佛菩提,就要親近諸佛、諸菩薩,唯有值遇真善知識,才能確保不退失菩薩行,而轉入二乘小法,乃至外道邪法中;但是善友與非善友,對一般人而言,那是很難區分清楚的。就像同樣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當中,佛陀就有這樣的偈來說:「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如果親近了惡友,他就專門叫你行善,而不修證菩提。如果是惡友,他叫你來修學佛菩提時,卻是教導給你錯誤的菩提,乃至惡意的籠罩你,說他有更勝妙的菩提,結果卻是誹謗正法的假菩提,這樣就是假名善友,不是真實善友。那究竟該如何判斷真實的善友、真善知識呢?
我們不妨以大家都知道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來探討這個問題。《華嚴經》詳細記載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過程,那一些菩薩們教導了善財童子(童子這二個字不是指小孩子,是說他修童子行,所以善財童子是個出家人,不是在家人;雖然他的裝束打扮,跟在家人全都一樣,因為他修的是菩薩行,但是他也修童子行,不修在家法,所以他實際上是個出家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去參訪善知識時,根本就不管對方是什麼身分,只要是真的善知識,他就會恭敬渴求,甚至於有一些善知識是販夫走卒,還有一些是專門剁罪犯腳後跟的宰官,表相上看來似乎很沒有慈悲,甚至於那公關女郎婆須蜜多是個高級妓女,也是真善知識,但是善財童子對他們都是很恭敬、很敬仰,心中一點點的慢心都沒有。他就這樣去追隨很多善知識,都不看表相而去修學,正因為這樣,才能夠一世之中到達等覺位。
另外善知識有時也示現外道相,就像薩遮尼犍子,他是故意示現外道相,以外道的身分才能親近國王,然後向國王讚歎佛陀的功德。冒著生命危險而說法,說到後來國王都對他生氣了,可能會把他斬首了;然後,他故意示現有一點畏懼的樣子,讓國王相信,他對國王還是很尊敬的,所以不會說謊來欺瞞國王,這樣使國王信受,信受說像這樣子的善知識都這麼信受釋迦牟尼佛了,何況我國王只是個凡夫呢!薩遮尼犍子在二乘法中都被罵成外道,但他其實不是,因為他能說出勝妙法,能夠把佛的功德,讚歎到淋漓盡致,外道哪里作得到呢?所以不應該從身相來判斷善知識。所以善知識不一定現什麼身相,用身相來判斷善知識,絕對是錯誤的觀念,因為善知識的本質,就是依止真正佛菩提的根本心—如來藏,只要他已經依止了如來藏,他就一定會認同佛教三寶和三歸戒、菩薩戒,那他就是真的善知識,不管他現什麼身相。所以說,如果哪一天來了一隻通人語的狗,而牠能夠為我們大家講出真實勝妙的佛菩提法道,雖然牠只是一條狗,但還是一位真善知識啊!我們還是應該跟牠學習;要這樣來判斷誰是善知識,不應該從外表的身相來看。所以說身絕對不是真實有,應該要知道:一切身全都是虛妄的。譬如佛說有情的五陰身,第一個部分是色陰,不管色陰是莊嚴相,或者是醜陋相,全部都是虛妄,所以不該以身相來作衡量。
接下來識陰身,識陰的表現,譬如口才辯給、語言伶俐,世間智慧極為聰明,這就是好的識陰,識陰能夠顯現出這樣的功德來,那就是識陰身;所以能言善道並不是善知識,而是法義通達才是善知識,可是法義的通達不是靠能言善道來顯示,而是靠著依止「如來藏」才能發揮出來。所以單憑識陰的聰明與否,不足以判斷他是否為善知識,因此不該因為某某人口才不是很好,就說他不是善知識,因為你不瞭解他的證量時,怎麼能夠說他不是真的善知識呢?也就是說:我們應當親近受學的真正善友、真善知識,是依止真正佛菩提的根本心—如來藏來修證佛法,並且能教導學人,親證如來藏的人,而不是只教導學人行善佈施,存好心、做好事的法師、居士。至於否定第八識阿賴耶識—如來藏心,主張一切法緣起性空的六識論者,或主張神通感應……等種種奇特異相的人,說是修學佛法,教導人家實證佛法,其實都不是真實義的佛法;這種人不論示現什麼身相,出家也好、在家也好,慈眉善目也好,口才辯給也好,卻都不是真實的善友,不是真善知識。乃至於以觀想中脈內的明點為如來藏,主張男女交合雙身修法,為最高佛法修行方法的假藏傳佛教密宗喇嘛們,那就更是引導眾生跟著他們一起毀犯佛陀所制定佛弟子應該要嚴守的戒律,帶著眾生一同下墮三塗,長劫受著極重的苦惡罪報的惡友、惡知識。所以歸依發菩提心之後的第一件要事,就是要有智慧分別真假善友、真假善知識,一定要親近教導大乘佛菩提正理的真正善知識。既然親近善知識(檢查過、證明他是真正教導佛菩提的善知識了),就要隨師教誨,就如同《華嚴經》中這樣說:「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世間有善知識出世弘揚佛菩提的妙法,本來就是很難得的,何況縱使有真善知識出世弘揚佛的正法;但能值遇善知識難,與善知識共住也難,與善知識共住了,要跟隨著善知識學法也難,和善知識學法了,要得他的法也是難。所以既然認定,某人是你的善知識,他的教誨既然是真正的教誨,你就應該要聽從;如果心中老是懷疑著善知識,對善知識沒有好感,沒有辦法接受善知識的訶責、教誨,那他所傳授的妙法,你就學不上手,不可能學得到了。發菩提心之後,還要斷除瞋恚心,否則你只要對某些眾生大發脾氣一次,他們將會永遠記住你,未來無量世中,只要是見到你,就會莫名其妙的討厭你,他根本不會跟著你的腳步開始學佛,那你所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誓願,一定難以達成。
再來就是:要生起憐憫心來對待眾生。因為眾生本來就是還有無明,本來就是愚癡才叫作眾生,所以會為了一世的世間法上的利益,而去作一些惡業,卻不知道造惡業,一定會有惡果報的因果關係;所以我們要生起憐憫心來,不與他們計較,甚至於心裏面要想著,有因緣還是要去度他們,進入佛法內門中來修學。然後還應該要要求自己,必須勤修精進,努力依真知識教導的正法殷勤修學 ,精進的付諸於實行,這樣才能趕快具有度眾的資糧。此外發菩提心後,面對別人時,要用另外五件事來要求自己,不要用前面所說,要求自己的五件事來要求別人。首先是不要一天到晚在事相上去找別人的過失;其次縱使看見別人有過失,但心中不要後悔,不必後悔自己有這樣的親屬或者是朋友,我們只要私底下勸他改正過失,因為畢竟都還在欲界,都還未斷除種種染汙煩惱。
第三件事則是:心中不可對別人生起輕心、慢心,否則一定會障道。縱使在明心乃至見性以後,得到佛菩提的見道善法之後,也不可以對別人生起憍慢心,不然就無法繼續向上提升,無法迅速往更高的菩薩階位增進。
第四件事情則是:看見別人有善業時,不論是世間法中的善業,或是出世間法中的善業,心中都不生起嫉妒的想法,我們應該要隨喜,甚至於要給予讚歎,以隨喜讚歎的善心,來看待別人所有的善業,也就獲得一分功德;讓這種善心等流到未來世,讓自己的菩薩心量更為廣大。
第五件事則是:要觀察眾生,對眾生要如同自己的獨生子一樣的看待。以慈悲心面對一切眾生,猶如父母願意把自己最好的,留給自己的獨生子,會努力幫助自己的獨生子,脫離種種困苦一樣來看待眾生。以上所說,就是發菩提心後,在面對自己或面對別人時,應該要作、要要求自己的總共十件事情;可以說就是要普修賢聖之行,也要普遍示現賢聖的心行。
最後我們總結來說:有智慧的人會為了五件事而發菩提心。首先是看見惡世眾生,都被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的五濁所拘系,不能出離;劫濁就是對於色身存有堅固的虛妄想,認為色身是我,所以存想固形的結果,色陰就出生了;在這段時間裏面,所有的眾生就這樣子全都污濁而具足色陰,不離有色的欲界與色界,就被這個時劫所拘系了,就無法超越劫濁,而被色法所拘束了。
見濁是從妄見、惡見出生的,其中最根本的一個結使,就是我見、身見。就是因為眾生有虛明妄想,一直在六塵萬法中領受,苦、樂、捨受的六識見聞覺知心,把六識見聞覺知心,認定是真實不壞的常住我;因為所見不清淨,所以叫作見濁,這就是被能知、能受的覺知心我見所系縛了。
再來說煩惱濁,見聞覺知心—對六塵能知能見的自性能夠發起,是由於眾生無量世以來,一直都想要覺知六塵中的種種法相,特別是在外我所,也就是在色、聲、香、味、觸,以及財、色、名、食、睡的五欲執著上面,所以就不肯讓自己消失,想要讓自己的見聞覺知性繼續存在,於是就產生了諸多的煩惱,眾生正因為這些煩惱,而成為污濁的眾生,這就是煩惱濁。
再來說眾生濁:五陰就叫作眾生,眾生都認為見聞覺知心是色身—色陰的主人,然而由於造作善惡業的緣故,所以就有了行陰,這個行陰就是眾生濁,因為這個行陰,一定會造成眾生不斷地流轉在這個三界六道當中,不停地變換身相,當然會有各種不同的眾生相,輪替交換著出現,於是就有種種眾生,出現於三界六道中,所以行陰就是眾生濁。
最後是命濁,命濁其實是依識陰六識而說的,當識陰六識永遠不能在同一個色陰中繼續現前時,就必須捨報了;因為眾生世世都會執著識陰六識自身,或者執著六識的自性為常住不壞的真我自己,於是繼續執著命根,始終被命根(壽、命)所系縛住,被壽跟命所系縛,就永遠離不開命根,成就了命濁。所以說惡世的眾生,同有這五濁,但大多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有智慧的人,當他看見惡世中的眾生有這五濁時,就會心生憐憫,想要救度眾生。有智慧的人,會看見如來有不可思議的神通、法道和威神之力,不是二乘聖人所知,更不是外道所能想像的。再來是聽到了佛如來有八種勝妙的音聲,由於這樣,為了要救度眾生出離五濁惡世,具有像如來一樣不可思議的神通道力,有像佛一樣的勝妙音聲,所以要學佛、要證法,那就得先發菩提心。有智慧的人,另外也很清楚知道自己身中有著種種的苦,以及知道眾生也有著種種苦,;而為了要斷除自己的這些苦,也為了讓眾生,也把這些苦斷除掉,當然更要發菩提心來學佛、證法。這就是有智慧的人,發菩提心的五個因緣。
到這裏,我們為大家說明了菩薩發菩提心,求證無上正等正覺的種種因緣。總而言之,就是為法、為眾生;而發菩提心後,就應該親近教授佛菩提道的真善知識,並且隨師教誨身心履踐,普修賢聖之行。
今天解說到此,時間也到了。
阿彌陀佛!

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4集 菩薩為何發菩提心?(下)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在前一集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中,我們談到菩薩為何發菩提心?說:有人是為了讓菩薩種性不會斷絕、以及為了斷除眾生的罪苦和煩惱而發菩提心。然後探究菩薩種性特別之處,在於菩薩是生生世世無我無私、心量廣大、為法、為眾生。
要再進一步說明的是:如果想要真正成為菩薩種性的人,應當先建立正知正見,就是「成佛法道」極為寬廣豐富,並不是聲聞解脫道所能成就的。因為聲聞初果到四果的聖人所證的解脫道,其實都只具有少分解脫德,並不能具足解脫德;更因為他們都不能親證法身—如來藏的緣故,也就不能具有絲毫的法身德;也因為不能親證如來藏的緣故,就無法現觀一切法界的真實相,因此就不具有絲毫的般若德。只有菩薩依佛菩提道,漸次修習這三德,到最後身菩薩位時,方能於夜半明心一悟而成佛道,再於夜後分明星初起之時,而得眼見佛性,發起成所作智而成為究竟佛,因此才具足了解脫德、法身德及般若德。至於一切的聲聞聖人,不論是慧解脫、俱解脫乃至三明六通大解脫,全都不具有絲毫法身德與般若德,也都不具足解脫德。具備這些正知見,能夠深入理解而發起正信的人,才是真正菩薩種性的法師、居士。
另外,從心性上來說,前面解說當中我們曾經引了《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當中的偈,釋迦牟尼佛說:「鈍根小智聞一乘,怖畏發心經多劫,不知身有如來藏,唯欣寂滅厭塵勞。」(《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說那些鈍根小智的二乘人,聽聞了唯一佛乘的佛菩提道,都怖畏!必須發心後,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修學才能成就,他們都是不知自己身中有如來藏——藏著如來種,只是一心欣喜著涅盤寂滅的解脫境界,而厭惡世間六塵勞苦,不敢像菩薩勇敢地發起大心,求證佛菩提。由此也可證明:菩薩種性是於佛菩提修學勇猛、銳利而無有畏怖的,真可謂「菩薩種性尊貴」!
另外還有的人,則是為了兩件事而發菩提心,就是為了自己可以作真正的善業,並且作了以後,永遠都不會消失掉。世間法上所說的善業,都不是真實的善業,只是表相的善業;那什麼才是作了以後,永遠都不會消失掉的真實善業、善事呢?從事相上來說:當然就是能讓眾生真正解脫三界輪回生死的善業,才是真正的善業。因為像在人間募化許多錢財,來救濟眾生的貧病,這是世間的善事,並不究竟,不是真實的善事;因為這種事情會使行善的人,生到欲界天去享福,但是享福的日子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一生就過去,欲界天的一生過去了,以前在人間修來的福報就都享盡了,只剩下在人間時曾造的小惡業,接著就要報償惡業來入三惡道,短時間內無法再來人間了。除非往生天界之前,都沒有造過任何惡業,但是那種人畢竟不多。尤其是過去生一天到晚只是打坐修禪定,而不是佈施行善的人,縱使修得了四禪,乃至四空定的證量,捨報後生到色界天,或無色界天的這些禪定天當中,成為色界天或無色界天的天人;但再長的天人歲壽,都還是會報盡;報盡之後,必定就要下墮三惡道去,去報償過去所造而未償的惡業果報。所以這些不離三界果報的善業,都是遲早會消失掉的,執著善業而想要獲得善業的果報,執著於欲界天種種富樂,或色界、無色界天的寂靜、安逸的我所境界,終究不免五趣輪回,所以都不是真實的善業。那修習二乘解脫道,應該是真正的善業了吧!二乘解脫道的修習,雖然可以出三界入涅盤,但是阿羅漢入無餘涅盤,他的五陰十八界全都滅盡無餘了,其實已經不再有一個受解脫道善業果報的阿羅漢存在了。那從這樣來看,他解脫道的善業,不也等於消失了嗎?所以說修習二乘解脫道的善業,也不是真正的善業,只有大乘法才是真實的善業,因為二乘法不能了知實相,而且不能利益廣大的眾生,還不夠真實;大乘法則親證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卻永遠不滅五蘊十八界七轉識心,乃至成佛以後,仍然八識心王具足,轉為純淨的八識心王,而利樂有情永無窮盡,所造一切的善業都不會失壞,這才是真正的作已不失的善業。
我們再從實相來說,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淨心行善分〉當中,告訴須菩提尊者:「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淨心行善告訴我們那個淨心,是永遠清淨的心,祂不是有時清淨、有時染汙的心。可是眾生的見聞覺知心,是五陰和合而有,縱使是離念靈知,也從來都在四相之中,從早上醒來的第三剎那開始,就已經具足四相了,第一剎那出現時是率爾初心;接下來,第二剎那的離念靈知出現了,還是沒有辦法作了別;等到第三剎那時,就可以了別前兩個剎那的差異,於是認知到「原來我醒了、原來我還在家裏」,我相就出現了,所以離念靈知不可能離開四相,即使入了初禪……四禪等禪定中,都還是有四相。所以經文中 世尊的意思,就是要找到那個離開四相的心,來修一切的善法,就一定可以得到因地以及將來果地的無上正等正覺。反面的意思就是說:凡是落在意識心裏頭,凡是用離念靈知來修學一切善法時,所修的一切善法,就不得無上正等正覺;必須是用沒有四相的心,用這個清淨心來修一切善法,才可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如果不是用這個本來離四相的心來修一切善法,都只會成為修集般若智慧的資糧,最多就只能成為開悟實相前的加行,不可能成為無上正等正覺。離念靈知在修一切善法的時候,都知道那是善法,是落在五陰之中去行善,就不可能有實相智慧,一定是同時具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是離四相的如來藏,你依如來藏的立場,來修一切善法的時候,那些善法都不算是善法,因為如來藏根本不分別那是善法或惡法,也從來不會貪染或厭離,完全都不分別,所以依祂來說:所謂善法就不是善法,因為對祂而言無所謂善法;依實證如來藏的這種境界而現觀時,所出生的實相智慧為根據,來修學一切善法的時候,才是 世尊所說的真正的善法。五陰和合稱為眾生,而眾生的五陰都是能夠知道,那個善法是善法,那他所修的就不是真正的善法,就是已經落入三界輪回法則中的惡法,可是五陰眾生身中,都有個法身佛,這個法身佛不了別善惡,祂跟著你一起在行善,惡人的法身佛也跟著惡人一起在造惡,可是祂都不了別那是善或惡。所以你是菩薩你行善法,當你修行善法時,你知道那是善法,當你在行善的時候,祂配合著你一起在行善,可是祂不了知那是善法,所以對你而言那是善法,對祂而言那不是善法,因為祂沒有善惡可說,所以如果你實證如來藏心而轉依了祂,當祂正在配合五陰行善時,祂也不知道那是善事,不會有任何想要獲得回報的心行。能覺能知的意識心依這樣的現觀而修的善法,才是真正的善法,因為這是覺知心背後的真我——如來藏,完全沒有執著,是在真如法性的境界當中去行善的,這樣便可以成就佛道,這才是實相佛法中所說的善法,才是真正而且永遠不會滅失的善法。
由此可知,只有實證佛菩提的根本心——第八識如來藏,才能作這個永遠不失的善業,因此有的菩薩就為了這個緣故,而發菩提心求證佛菩提;並且菩薩悟後,還要轉依如來藏的無所得,本來清淨的自性,而使意識自己變成清淨心;這樣來依于本來清淨的此經——如來藏來行善,才能成就未來無上正等正覺,才不會落入有所得心、有期待心的意識覺知心境界去行善;如果是落到意識境界的人,才會認為有所得,才會有期待心,這樣修上三大阿僧祇劫以後,依舊是凡夫不能成佛。這也就是說:修學大乘菩提所證得的人天果報,是超過世間一切人天的,因為菩薩世世不斷的利樂有情,必然可以獲得後世無量的可愛異熟果,而這可愛的異熟果,和世人、天人所得的果報不一樣,它是伴隨著佛菩提果而存在的,所以菩薩的可愛異熟果報,菩薩修集的福德,就是因為伴隨著佛菩提的這個佛菩提智,因此超越了一切人天的果報,才稱它是菩薩的可愛異熟果報。不但如此,道業上的證量果報,也超勝於一切的二乘聖人的果報,因此也有菩薩為了勝過一切人天,乃至一切二乘的果報,而發菩提心。而這個佛菩提的根本心——如來藏,是確實可以親自證得的法,並不是只是想像的法,如果不是真實存有而可以實證的實相法,又怎麼可以成就我們前面所說,勝過一切人天及二乘果報,而且永遠不會消失的真正善業呢?像有人把般若諸經,解說實相心如來藏空性之理,說為性空唯名,說般若諸經所說的「非心心、無心相心」,其實只是假名施設一個名相,來指稱 釋迦佛在初轉法輪諸經所說「緣起性空」的法則。然而緣起性空只是意識心面對現象界一切法,都是緣生緣滅、本無今有、有而還滅、終歸於無,這個空無自性的現象所假立的名相,這個單純世間現象,是絕不可能成就勝過一切人天及二乘果報,而且永遠不會消失的真正善業。
再來說,如果佛法是不可知不可證,那麼還要發菩提心來學佛作什麼呢?尤其是必須歷經三大阿僧祇劫,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地修學,才能成就大乘佛菩提。所以菩薩以比量來觀察諸佛如來,過去的諸佛如來、未來的諸佛如來都和自己一樣,一直都有這種人間的色身,在受種種的苦惱,但是進一步深細觀察:這個人間色身,雖然一生又一生——生、住、異、滅,它的背後卻確實存有一個永遠常住不滅,並且可以實證的佛菩提根本心——如來藏,能夠執持一世又一世修學佛菩提的真正善業,讓一切的修行都功不唐捐,因此能成就究竟的佛果。也就是說:諸佛如來在因地,都是用這種跟我們一樣的色身,來修學佛菩提道,如果沒有這個色身作為工具,就無法修學佛菩提了,我們也同樣有色身,可以來修學佛菩提,也必定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既然是這樣,也就應該要趕快發起菩提心啊!
而菩薩都是不願意捨棄任何一個眾生的,菩薩最初三歸依發菩提心,同時就發了四宏誓願,四宏誓願第一句就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既然發了眾生無邊誓願度的願,那將來成佛以後,當然不可以違背誓願入無餘涅盤,而是利樂有情永無窮盡,永遠不入滅度。否則歷經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薩道,修學六度及十度波羅蜜,廣行一切內財、外財佈施,修證般若總相智、別相智及諸地無生法忍道種智,直到圓滿佛地一切種智,這樣具足了無量無邊的福德與智慧,成為福慧兩足尊,卻只為了成為接受眾生供養的人天至尊,對於眾生的解脫、眾生的成就佛道,絲毫沒有幫助,那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諸佛成佛以後,都不捨一切眾生,必定會轉法輪——說法來度眾生得解脫乃至得佛菩提,這是在菩薩因地初發菩提心,就立下的誓願,縱使最初發心時,自己並不具有這種能力,但就以這個誓願,在一世又一世修學過程中,效法 佛不捨一切眾生的大慈悲,來行菩薩道,累積福德資糧以及智慧資糧。
但是菩薩道的修學,卻必須捨離一切煩惱,包括起煩惱及上煩惱,也就是一念無明煩惱障,及無始無明所知障的煩惱,是修證佛法所應斷除的煩惱。一念無明煩惱障的煩惱,稱為起煩惱,乃是不明白蘊處界我虛妄,而執著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蘊處界「我」為常住不壞法,就是我見、我執與我所執,又稱為根本煩惱。無始無明所知障的煩惱,則是上煩惱,乃是菩薩在般若見道通達,進入修道位後,為了想要往上修學,成就究竟佛菩提果,想要證入佛地之前,所應該要斷的煩惱;上煩惱的數量猶如恒河沙,所以又稱為過恒沙數上煩惱。如果不能斷除煩惱障,起煩惱的種子現行,就無法解脫;而所知障上煩惱的隨眠不能斷除,就不能成就究竟佛果;菩薩為了捨離這些煩惱,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因此就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以上說明了菩薩發菩提心的種種因緣,時間也已經到了,就解說到此。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3集 菩薩為何發菩提心?(上)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在「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前面兩集節目中,我們詳細為大家說明:真正佛菩提的根本心就是第八識如來藏,讓大家對菩提的真實義理能有深刻的瞭解。那麼我們常常聽寺院裏的師父說:「學佛尤其是修學大乘佛法,就要發菩提心。」又是為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佛教之所以不同於其他世間宗教,就在於它不認為世間有一個高高在上、唯一主宰萬物的上帝。而是認為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都有成佛之性。只要透過修學去除染汙煩惱生起實相智慧,將來福德與智慧圓滿具足了就能成佛!所以對佛弟子來說,學佛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成佛、成就佛菩提,也就是佛的無上正等正覺。因此發菩提心就正如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當中所說的:「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論》卷41)這個菩提心《華嚴經》中記載,記載說:(祂是)「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9)因為菩提心是長養眾生白淨法的良田,祂如同大地能夠乘載一切世間;如同清淨水能夠洗滌一切煩惱垢;如同大風一切世間都不能障礙;如同熾盛的猛火能燒毀一切邪見貪愛;如同潔淨的明日普照一切眾生之類;又如同清涼的明月,能讓一切白淨法全都圓滿。所以簡單地說發菩提心就是發求取正覺成佛的心——簡稱為發心,就是至心發起誓願不再依止受學外道邪說,也不只是以小乘解脫道為依來作為他修學的內涵。而是要歸依受學函蓋了聲聞獨覺解脫道的大乘佛菩提道,自度度人、自利利他,成就福慧兩足卻又真實解脫的究竟佛果。這可說是佛菩提道修學的一個根本出發點,因為要度人先需自度,要利人也得先有福德智慧的資糧,所以要發起勤求大菩提的願心。
就像《菩薩地持經》當中有這樣的聖教開示:「菩薩初發心,是一切正願始,悉能攝受一切正願。……當求無上菩提安立一切眾生,令究竟無餘涅盤及如來大智。如是發心求菩薩道……緣於菩提及緣眾生而發心求。是故初發心,攝受一切菩提善根。」(《菩薩地持經》卷1)因為這個發心是為了安立一切眾生,是為了實證無上菩提,所以 佛陀在經中開示說:菩薩摩訶薩初發菩提心的時候,就要立下大誓願,然後心中要這樣子想:如果我將來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時,必當要大大地利益一切眾生,要安置一切眾生佛菩提的大般涅盤中,並且應當教化一切眾生,讓他們都能夠具足般若波羅蜜。這樣不但是自利、其實也是利他,因此發心歸依佛菩提了,就要發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那眾生是在什麼因緣下,會發起菩提心呢?
釋迦牟尼佛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就開示了有四種發菩提心的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有一個人,他出生在 如來住世的年代,或者出生在 如來入滅後不久,如來的教法仍然住世,只要稟承 如來的教法,就能修學、就能證得聲聞果,乃至諸菩薩果位。也就是說這個人是出生在正法時,他親自看見或者聽聞他人述說 如來或稟承 如來教法修學而證果的菩薩,示現了種種不可思議的事蹟,他當時心中就生起了對 佛對菩薩的崇仰敬信,就在心裏面這樣子想:佛菩薩的事蹟真是不可思議啊!如果這種佛菩薩的不可思議事蹟,是可以經由修學而獲得,那我只要經過修學,將來也必當獲得如諸佛一樣的無上正等正覺。於是就全心全意繫念著佛菩提,就發起了求證菩提的願心。
第二種發菩提心的情形,是這個人他出生在 佛陀入滅已一段時間之後。並且是雖然有 佛陀的教法住世,也有人稟承著 如來的教法來修行,但是大多已經不能夠證果了。他就出生在這個年代,這個就是像法時,他並沒有親自見聞 如來或者是實證的菩薩示現種種不可思議的事蹟,然而他閱讀佛菩薩說法留下來的經典論典,或者聽聞善知識解說這些經典論典,而知道了其中所記載 佛菩薩秘密的正法藏,他就生起了敬仰崇信之心。既然對佛、佛所說的法,以及依佛所說法而修證的菩薩生起了信心,然後為了求證諸菩薩的大乘般若實相智慧,乃至實證諸佛無上正等正覺,因此就發起菩提心。
還有一種發菩提心的情況,是這個人他出生在 如來入滅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之後。雖然還是有 如來的教法流傳下來,也有人閱讀乃至研究 佛陀的教法,但都不能如實瞭解其中的真義,也不知如法修行,當然更無法證果。也就是說這是 如來的正法即將滅盡的末法時代,所以他既不曾親自見聞佛菩薩示現的不可思議事蹟,也不曾聽聞真善知識講解經論中的法教,但他自己閱讀如來的經教,他心中就生起了這樣的念頭——只有無上佛法能讓眾生滅除無量的苦惱,能給眾生離苦得樂的大利益。祈願諸佛菩薩能令 如來正法久住不滅,我如今也應當發菩提心,為了讓一切眾生遠離煩惱,為了護持佛法久住於世,我願意以此身受種種大苦惱來發菩提心,這是第三種。
第四種情況是這個人他是出生在末法時期之後,出生時 如來的正法就已經滅盡了,他只能見到法滅後的惡世眾生們。這些眾生有的是具足了深重煩惱——貪欲、瞋恚、愚癡等;有的既無慚愧心又充滿了慳吝、嫉妒、瞋恚、愚癡等苦惱;有的則是不信三寶乃至不信因果,心裏只有邪教的邪見,對三寶與因果的正理總是懷疑,並且懶惰懈怠不肯修種種善行。這個出生在如來正法已經滅盡時代的人,他看到當時眾生心性惡劣的情況之後,心中就生起了這樣的念頭:在這個重大惡劣的時代,眾生都不能修善,這時候的人尚且連發心修學二乘解脫道都不可能了,何況是發心求證佛菩提道的諸佛無上正等正覺呢?我如今就應當發菩提心,求證無上正等正覺。發菩提心之後還應當教導一切眾生,讓他們也都能夠發起求證無上正等正覺的心。
以上這四種發菩提心的情況,當然以第四種——在 如來的正法已經滅盡,眾生心中充滿三毒煩惱又無慚愧心,懶惰懈怠、不修善行的惡世中,來發菩提心最為稀有難得。在經典中 釋迦牟尼佛就敍述了 祂在因地時發菩提心的情形,就是在過去久遠不可計其數的時劫當中,有一個時劫,如果是因為重大煩惱而造作了身口意惡業的人,捨報後就會墮到八大地獄中受苦,其中最苦的就是火車地獄。釋迦牟尼佛的過去生,在當時就曾因為造了重大的惡業成為罪人,而墮落在火車地獄中受罪報,就是由兩個罪人都以繩索挽在自己身上,共同拉著一輛被火燒得通紅又冒著熱焰的火車。拉車的人稍一不慎就會被火車的熱煙火焰給燒傷,火車上則坐著管理地獄罪人的獄卒叫作牛頭阿傍。世尊描述這個獄卒牛頭阿傍的長相:說他長相兇惡、牛頭人身;兩顆眼睛瞪得大大的;嘴裏不時吐著火焰;嘴巴、眼睛、耳朵、鼻孔都冒著濃濃的熱煙;身體非常龐大;兩隻手臂及兩隻如牛蹄一般的腳,盤結著坐在火車上。全身的顏色就像是剛被烈火燒過,而仍然裏面藏著極高熱度的暗紅色,手中則拿著一支又長又硬,而且前頭尖利開叉的鐵棒,隨時隨處鞭打挽拉火車的兩個地獄眾生。
世尊說:「我當時萬分痛苦,但是還要努力拉著大火車,為了不被牛頭阿傍的鐵棒鞭打,縱使非常艱辛也必須咬著牙出盡一切的力氣,奮力拉著沉重的大火車前進。」當時與 世尊共同拉著一輛火車的同伴,他的身體非常虛弱、體力很差,拉車的力氣很小,所以常常落後。這時候牛頭阿傍就會以他手中鐵棒前端尖銳的叉來刺破這位世尊同伴的肚子,並且舉起鐵棒鞭打他的背,使他身上的血噴流出來,就像沐浴時淋在身上的水一樣,隨著整個身體往下流。這 世尊的同伴由於非常痛苦的緣故就高聲大叫,當痛苦到了極點無法忍受了,口中就呼喚著父母或者呼叫著妻子兒女的名字,可是這樣大聲叫喚卻一點兒用處都沒有,痛苦一點兒都沒有減少。世尊說:「我當時看見我的同伴及其它所有火車地獄眾生,這樣受著極重大痛苦的情形,自己也感受著大苦惱,心中就生起了想要幫他們免除這種重大的痛苦,給予他們安樂的哀湣心。我因為這樣生起慈悲心的緣故,就發起了要救度一切眾生出離三惡道乃至三界生死苦,求證無上正真之道的菩提心。」就為在火車地獄中受苦的所有罪人,勸請牛頭阿傍這位獄卒,跟他說:「這些罪人忍著極大的痛苦,出盡了所有的力氣拉著沉重的火車,是很值得憐湣的,請您就稍稍發慈悲心,憐湣憐湣他們,不要再這樣殘忍地鞭打懲罰他們。」然而牛頭阿傍聽了 世尊這樣的勸請之後卻更加生氣,瞋恚心整個發了起來,當時就以鐵叉向前刺穿了 世尊過去生因造惡業墮落到地獄受苦的罪人的頸部,這個罪人當下就在火車地獄命終,隨即就脫免了火車地獄百劫的罪苦。在這個經文中 世尊最後強調:「我就是因為發起了佛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心的緣故,所以才能立即脫免了火車地獄極重的罪報。」從這一則 釋迦牟尼佛自己敍說 祂無量劫以前,過去生發菩提心的經過,我們知道 世尊是生起了大慈悲心,想要救度一切眾生出離種種苦惡的緣故,因此發了求證無上正真之道的菩提心。
在菩薩《優婆塞戒經》中也列舉了許多發菩提心的情況,首先就是為了增長壽命、增長財富而發菩提心。為什麼發起了菩提心可以增長壽命、增長財富呢?因為我們從前面的說明已經明白,發菩提心是為了安立一切眾生,為了實證無上菩提,而這些都必須以無量福德為支柱才能成辦。所以發菩提心後就要開始行菩薩道,而菩薩學事就是六度波羅蜜,六度又以起始的佈施以及持戒二度為基礎。龍樹菩薩就說:「檀、屍波羅蜜,是名『菩提心』。所以者何?檀波羅蜜因緣故,得大富無所乏少;屍波羅蜜因緣故,出三惡道,人天中尊貴;住二波羅蜜果報力故,安立能成大事,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論》卷41)檀波羅蜜就是佈施波羅蜜,屍波羅蜜則是持戒波羅蜜,用佈施與持戒來與眾生結善緣,不僅能消除種種惡因緣,當然更能增長壽命、增長財物,乃至得大富、出三惡道。就依著這二個波羅蜜可愛果報的功德力長劫累積福德,能成就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的無上正等菩提,所以 龍樹菩薩才會說佈施波羅蜜與持戒波羅蜜是菩提心。
另外也有人為了兩件事情來發菩提心,就是為了讓菩薩種性不會斷絕,以及為了斷除眾生的罪苦和煩惱而發菩提心,在「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系列演述節目中,前面陸正元老師已經引菩薩《優婆塞戒經》的經文,解說菩薩種性並非無始本有、也非人人皆有,而必須是和合眾善因緣的菩薩方能供養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方。因為如果人人皆本有菩薩種性,應該不必像經中聖教開示:必須要修種種善業因緣,才能修佈施乃至智慧六度波羅蜜這樣來供養六方,而是他自己自然就能這樣修學、這樣供養六方。而且聲聞菩提、獨覺菩提、佛菩提等這三種的修學也無定性,如果是定性的,那修證聲聞菩提的就不應該有人回小向大發菩提心了,修證佛菩提的菩薩也不應該有人退回二乘菩提的解脫道中。因此說菩薩種性並非人人皆有,須是和合眾善因緣後方能具備菩薩種性而修佛菩提。菩薩種性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呢?簡單的說就是心量廣大,而且這個心量廣大,卻不是為了個人一己的名聞利養,而是為法、為眾生。這從前面所說發心歸依佛菩提了就要發四宏誓願,這四個宏願的內涵就可以得到證實。也從經典中記載佛菩薩無私無我地、不斷慈悲救度眾生的種種事蹟。像 釋迦牟尼佛最初發菩提心的故事一樣,也可以得到印證,因此凡是想要修學菩薩法道的佛弟子,都必須要發起大心、寬廣心,才能修證菩薩法道。如果是屬於尚未稍具菩薩種性的人,心量狹小,說為學佛,其實都只是聲聞種性的人,是在學阿羅漢,不具修習成佛之道的條件。因為他並沒有修習成佛法道的心性。
這一集我們探究了菩薩發菩提心的緣由,後面說到為了讓菩薩種性不會斷絕,以及為了斷除眾生的罪苦和煩惱這一項,因為時間到了就先說到這邊,下次再繼續為大家解說。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