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9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概說–第126集 綜論(一)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概說」。今天我們將談論這個系列結尾「綜論」的部分,我們將會分為五集來說明。這一集,將概略的複習一下菩薩五十二階位的內涵。
這五十二階位是 佛陀為菩薩們所施設的修行道路,菩薩依著這個次第來修行,最後就能夠成就佛道。就好像從小學、中學一直讀到大學,在每個階段、年級,隨著每個年紀所能夠理解、吸收的內容,都是逐漸由淺入深次第來修學;如果程度較好,有些年級所該修學的東西一學就會了,經過測試之後,或許就可以跳級;但是不論怎麼說,絕對不會倒過來,先讀大學,再讀中學、小學,或是先學三年級的課程,再來學一年級的課程。所以,佛弟子們應該依照 佛陀的開示,依照 佛陀所施設菩薩五十二階位一一去圓滿它;如果能夠這樣,未來成就佛道就會很順利,而且沒有障礙;否則的話,就會障礙自己的成佛之道。
這五十二階位的最前面十個階位是十信位,就是菩薩培養對 佛陀所開示的唯一佛乘成佛之道產生信心的階位;這十信位圓滿之後,菩薩才能夠轉入十住位,開始修菩薩的六度萬行。然而,菩薩要圓滿十信位,最少需要經歷一個大劫,多的話需要一萬大劫,才能夠圓滿成就。也就是說,有的初學菩薩,對 佛陀開示的大乘佛法很快就產生了信心,乃至具足信心,所以僅僅需要一個大劫,就可以圓滿十信位而轉入十住位來修行;但是,信心較不具足的菩薩,在這個階位則會有進進退退的現象出現。
譬如說,有的菩薩煩惱較重,雖然能夠值遇佛菩薩來承事供養,然而他所種的福德,卻只是人天善法的福德,或者是二乘法的福德,不足以莊嚴佛菩提的福德;或者說,雖然是追求大乘菩提,然而他的菩薩根性卻還沒有辦法馬上具足,當遇到二乘法的時候,常常就退失了對佛菩提的信心;所以就會在佛菩提道以及二乘菩提當中進進退退,因此,在滿足十信位所需要的福德的時程就會比較久。所以說,信心較不具足的菩薩,有的需要一萬大劫才能夠圓滿十信位,才能轉入十住位修學六度萬行。
菩薩在圓滿了十信位以後,接著要開始修學菩薩的六度萬行,開始學習以正法來利益眾生。
首先是對眾生開始修學布施度,也就是依止不生滅的實相心,以「三輪體空」的知見來行三施,也就是財施、法施以及無畏施。所謂的財施,就是以金錢或者生活所需的物品,譬如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等來布施,使得眾生能夠解決生活上的基本需求。所謂的法施呢,就是把正確的佛法知見來告訴眾生,讓眾生能夠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佛法,才能夠不偏離 佛陀所說的般若實相正法的範圍。所謂的無畏施,就是讓眾生能夠安心、免於恐懼的作為。
菩薩修學布施度圓滿之後呢,就會開始樂於修學持戒度,修持 佛陀所說的五戒、十善,乃至於持守菩薩戒的十重、四十八輕戒。當能夠得到戒體,安住於清淨戒當中,不會隨意違犯之後,就可以轉入忍辱度來修行。
在轉入忍辱度的修學以後,對於眾生的不如理的要求,要開始學習忍辱,來成就菩薩的眾生忍;並且對於 佛陀所說的真心實際理地的正確知見能夠安忍。最後能夠成就忍辱度的功德,而轉入精進度修學。
在轉入精進度以後,對於菩薩前面三度的布施、持戒、忍辱,能夠更為精勤努力不懈怠的去實行。最後滿足精進度的功德,而轉入禪定度的修行。
在轉入禪定度以後,就開始修學禪定。但這時候修學禪定,並不是主修四禪八定;因為四禪八定的主修行,是要到三地快要滿心的時候才去修。而五住位的菩薩所修學的禪定,主要是隨緣隨分的修學動中定,只需要具有比欲界定高一些的初禪未到地定的定力就可以;更重要的是,對於大乘佛法的核心──真如佛性,能夠心得決定,使得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有足夠的定力來莊嚴、精勤的修學六度,而不被世間法所影響。像這樣修學定力以後呢,最後滿足禪定度,而轉入般若度來修學。
在進入般若度以後,應該要尋找已經證悟的真善知識,來建立自己對般若實相應該有的正知見以及參禪的知見;當福德因緣具足而能夠尋覓到真善知識以後,就能夠安止在真善知識的座下,並且依照真善知識的教導來如實去作。
譬如,善知識告知:「凡是有情的蘊處界都是虛妄的,不是真實法,不應該執著、認為那是真實的。」菩薩就應該在自己的蘊處界以及眾生的蘊處界上,努力去觀察以及思惟,直到完全確定五蘊確實是虛妄無常為止。
又譬如,當善知識告知:「二乘無學的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還有本際存在。」菩薩就能夠閱讀四阿含當中 佛陀的開示,並且透過如實的思惟觀察,直到確認善知識所說完全正確,二乘無學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確實還有無餘涅槃本際存在。
又譬如,真善知識告知:「十因緣當中的識是入胎識,而十二因緣當中的識則是意識;前者是一切有情的真實心,是常住不滅的法;而後者呢,意識則是剎那剎那生滅,是生滅法而不是常住法,這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當菩薩閱讀初轉法輪經典的時候,就可以確認,真善知識所說十因緣以及十二因緣當中的識,與 佛所開示的一模一樣,並沒有不同。
又譬如,當善知識告知:「真心是離見聞覺知的,祂不會六塵,所以從來不分別六塵境界。」菩薩依著二轉法輪以及三轉法輪 佛陀的開示,能夠確認真善知識所說的沒有錯誤,真心的體性是離見聞覺知,從來不會分別六塵的。
當菩薩對真善知識所教導的正知見能夠信受,而且自己也圓滿般若度的功德,就可以轉入七住位的修行。這時候真善知識看到你悟道的因緣漸漸成熟了,就會教導應該要如何去參禪。他會告訴你說:「不應該落入見聞覺知的範圍去找真心,而是要跳脫見聞覺知的體性去找,才能夠找到真心。」也就是,當真善知識教導你如何去尋找一切有情的真實心,如何啟發你的般若智慧的時候,因為你的善根福德因緣已經具足,就會依照真善知識所教導的方法去參究。在剛開始的時候,大多數是不知道該如何去參究的;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漸漸能夠理解體會,而且有了參究的方向,所以就會自然的日夜不斷的去參究。這表示自己的破參因緣,包括福德、定力以及慧力都快要成熟了,就只差一念相應。當開悟的因緣成熟,再加上佛菩薩的加持,就能夠明心破參,成為七住位的菩薩。雖然菩薩明心了,但還是要諸佛菩薩以及真善知識的攝受,才不會退轉佛菩提,而成為位不退的習種性菩薩,轉入八住位開始修行。
等菩薩明心了,接下來,要逐漸圓滿十住位的功德,就是要不斷培植自己能夠見性的福德、眼見佛性的正知見以及慧力,並且鍛鍊看話頭的功夫;並且,在見性應有的福德、定力以及慧力莊嚴,這三者都具足的時候,就能夠眼見佛性真實,並且能夠現觀山河大地世界如幻。這時候不但能夠成就 佛陀在經典當中所說的如幻觀,而且也可以成就 佛陀所說的未入地菩薩隨順佛性。這個時候就不會再以凡夫的見聞覺知性當作是佛性,因而圓滿十住位,轉入十行位的修行。
當菩薩轉入初行位乃至十行位以後,就會深刻體會到 玄奘菩薩所說的「若不摧邪,難以顯正」,所以不忍眾生被邪師所誤導,而出來摧邪顯正,救護眾生回向正道,讓眾生能夠遠離被邪師的誤導。這樣不僅可以培植以及圓滿自己的菩薩性,成就十行位的性種性,而且未來也可以成就陽焰觀,因而轉入十迴向位的修行。
當菩薩轉入十迴向位以後,還是會不斷的摧邪顯正,繼續救護眾生回向正道,不僅培植以及圓滿自己在入地之前所需要的道種性、福德等等,得以滿足十迴向位,而且要成就如夢觀。在通達真如佛性的真見道以及相見道之後,菩薩就能夠永伏性障如阿羅漢,並且能夠勇發十無盡願,盡未來際度化眾生永無窮盡,因而能夠成為初地菩薩。
在進入初地的通達位以後,所行的種種法就都和無生法忍有關,都牽涉到道種智,也就是八識心王以及心所有法有關的智慧。這個時候,地上菩薩不僅修學無生法忍的智慧,而且還不斷的用法布施來摧邪顯正,繼續教導眾生遠離邪師的誤導,並且培植自己的福德。初地菩薩主修法施波羅蜜多以及百法明門,在初地快要滿心的時候,不僅成就猶如鏡像的現觀,圓滿初地的功德及福德;而且也成就二乘三果或是四果的慧解脫境界,在臨命終時,是有能力可以取證無餘涅槃的,但是菩薩不取證,繼續留最後一分的思惑來潤生投胎,取得未來世的五蘊身,繼續在無生法忍上來用功。
當圓滿初地以後,就轉入二地,主修戒波羅蜜多以及千法明門一切種智;並且在二地快要滿心的時候,不但能夠成就猶如光影的現觀,可以轉變自己的內相分,成為真實的持戒者,而且也圓滿了二地應有的功德以及福德,因而能夠轉入三地來修行。
在轉入三地以後,要主修忍波羅蜜多以及萬法明門一切種智;並且在三地快要滿心的時候,加修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在加修的事相圓滿之後,不但可以成就猶如谷響的現觀,可以轉變別人的內相分;而且也會發起菩薩第一種的意生身,名為三昧樂意生身;而且也成就二乘俱解脫無學的境界,可以取證無餘涅槃,但是不去取證,繼續留一分思惑來投胎,取得未來世的五蘊身,繼續在無生法忍上來用功。
菩薩圓滿了三地以後,就轉入四地、五地,主修精進以及禪定波羅蜜多,並且對大乘的四聖諦加以粗觀以及細觀;待觀察究竟之後,就可以分別成就如水中月、變化所成等等現觀。
菩薩圓滿五地以後,轉入六地修行,就主修般若波羅蜜多,並且以增上慧,來對十因緣、十二因緣加以詳細的觀察;等待觀察究竟之後,就可以成就非有似有的現觀。
菩薩圓滿六地以後,就轉入七地來修行,主修方便波羅蜜多;在七地快要滿心的時候,就能夠證得如犍闥婆城的現觀,也可以證得念念入滅盡定。
菩薩轉入八地修習以後,主修願波羅蜜;於八地快要滿心的時候呢,可以於相於土自在,並且發起了菩薩第二種的意生身,名為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因而轉入九地修行。
菩薩轉入九地修行之後呢,仍然是在無生法忍上來用心,主修力波羅蜜多;成就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以及樂說無礙等四種無礙,最後能夠發起菩薩第三種意生身,名為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
當菩薩轉入十地以後呢,這時仍然還有一分所知障的俱生障礙,使得十地菩薩對於諸法還沒有辦法完全自在,使得大法智雲沒有辦法現起,因此要主修智波羅蜜多。在十地快要滿心的時候,就會有大寶蓮花王宮殿自然出現,這時候十地菩薩就進入大寶蓮花王宮殿之後,就放光普照十方世界,並從十方諸佛的腳下來進入;十方諸佛都知道這位菩薩即將要十地滿心,因此都在眉間放光,遙遙來爲十地菩薩灌頂,使得這位十地菩薩的大法智雲可以現起,而成為十地滿心菩薩,因而轉入等覺地。
菩薩在圓滿十地以後呢,轉入等覺位,這個時候等覺菩薩已經不需要修學任何法門;所欠缺的只是相好的福德而已,所以在整整一百劫當中來專修福德,來圓滿菩薩的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所以,眾生有任何的需求,不論是自己的生命、手足、內臟等等內財,或者是財富、物品、妻兒等等的外財,都能夠一一滿足眾生的需要而來布施。像這樣布施滿一百劫之後,就功德圓滿,就會上生到兜率陀天去說法;然後觀察人間修學佛道的因緣成熟的時候,就會來降生人間,成為妙覺菩薩;在最後身明心見性而究竟成佛的時候,就會繼續利樂有情。無有窮盡。
從上面的說明可以知道,如果菩薩想要成就佛道,就要一一完成菩薩五十二個階位,也就是要一一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之後,才能夠成為人天應供的世尊。
那我們今天就說明到這裏。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概說–第125集 由三乘菩提正見檢視應成派中觀的錯誤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今天「三乘菩提概說」的節目。今天我們要談的題目是:由三乘菩提正見來檢視應成派中觀的錯誤。
我們在上一集當中已經有舉經文來說明,世尊曾經預記,在末法時代,天魔會派魔子魔民混入到佛教中來,這些人穿著如來衣,所說的佛法卻是假冒的像似正法;他們會以這種從內部來破壞 如來正法的方式,使得 佛陀正法將會因此而滅盡,只留下表相佛法。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佛法之所以會從正法轉為像法,再轉為末法,也是因為眾生被無明貪愛、瞋慢業習等等所蓋覆,只樂於追求眼前的現世安樂,所以離正法也就愈來愈遠了。
因此,大多數人早已經忘記因果的可怕,甚至完全不相信因果;所以對於何者是正法、何者是邪法,都已經難以作出正確的判斷;往往只是依於自己和說法者的過去因緣,或者被一些高明的行銷手法所迷惑,而來修學佛道。並且,由於慢心、瞋心深重,一方面,常常覺得自己夠聰明、有智慧、有能力判斷誰是誰非;卻不知道自己只是凡夫眾生,哪裏能夠隨便想想,就瞭解開悟聖者才能了知的甚深了義無上菩提的內涵呢?另外一方面,常常只因為善知識所說的正理,不是自己所能夠理解的,或者說不符合自己的口味,就覺得聽來刺耳,而就膽敢隨意的胡亂評論、批評,甚至是咒罵善知識;像這樣的胡亂評論,自以為是佛門的護法、是在護持三寶,卻往往造作了破謗三寶下無間地獄的重罪。
我們要知道,唯有在明心見道之後,具有了般若實相的總相智以及別相智,才有少分的智慧以及能力,可以簡別與評論正法與邪法的各種差別所在。而善知識之所以要評論諸方,是為了救度眾生,是為了佛弟子的法身慧命不受到邪法邪說的影響而作,並不是為了個人的名聞利養在盤算。所以,在此要再提醒各位菩薩:在您明心證悟之前,當看到善知識在評論天下諸方的時候,最好是先存疑而謹慎地依據正經正論來求證;千萬不要僅憑著直覺或者是片斷的經文,就意氣用事、慷慨激昂的隨意開口評論善知識。因為真善知識所說的,必定同於諸佛菩薩所說的正經正論,所以如果誹謗真善知識,就同時也犯了謗佛、謗法以及謗賢聖僧的重罪,這是要在無間地獄長劫受苦的。
我們說完了分辨佛教正法與外道法應有的基本知見之後,接下來我們要談談,為什麼特別要評論應成派中觀的錯誤。
從前面一百多集對三乘菩提的說明,相信大家都已經明瞭:實相法界也就是本心如來藏,才是佛法的根本核心;如果沒有實相法界,全部都只有三界世間的現象法界的話,那麼也就沒有四種涅槃可證了。所以,如果不承認本心如來藏真實存在的人,基本上都不是真實的佛教,而是屬於假冒佛教的佛門外道或者是附佛法外道。
其實像這樣的外道,早在 佛陀還在世的時候就已經不少了。例如,世尊在說法四十餘年,已經把三乘菩提都開演完畢之後,最後要將三乘菩提匯歸為唯一佛乘,所以就準備開講《妙法蓮華經》。但是在講座之中,有五千位的增上慢人,他們心中認為自己早就已經實證佛法了;而且,世尊也知道他們的罪根深重,如果聽了甚深了義的《法華經》,一定會狐疑而不生敬信,甚至會恣意誹謗而造作了大惡業,而因此墮入無間地獄大坑之中。佛陀為了憐憫這些增上慢人,因此就默然不說深妙法;而要等到這五千位增上慢人全都離座之後,留下來聽法的全都是秉性貞實、善根淳厚、堪受大法的久學弟子,世尊在這個時候才開始宣說《法華經》。像這樣的增上慢人,在 佛陀示現涅槃之後,當然是只多不少。
在聲聞部派佛教的發展演變過程中,有一些人因為一直沒有足夠的福德以及智慧,當然是無法實證實相法界如來藏的。他們就恣意的自以為是,乾脆就否定真實如來藏的存在,而說那是不了義的方便說;然後就把虛妄的六識論,作為佛法的實相,並且大力推崇現象法界的五蘊緣起法。
在公元五世紀的時候,傳承於聲聞部派佛教的一些法師,就以惡取空的惡見造論來扭曲 龍樹菩薩的《中論》義理。他們以意識心的境界曲解 龍樹菩薩的真義,而把意識境界想像的緣起中觀,推崇為最究竟之法。接著,他的弟子造了《入中論》,繼續推崇錯解的中觀,而公然誹謗「如來藏阿賴耶識是方便說,而不是實有法」。後來,又有某位附佛法外道的法師造了《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來做為推廣的傳承。然而這些錯誤的中觀見,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之中早已經廣破了,而在更早的 龍樹菩薩所著作的《中論》當中,也已經廣破;只是這些人都不瞭解這些菩薩摩訶薩的真實義。
上述這些附佛法外道,都是以他們自己所錯解的中觀,來否定其他宗派的主張,他們藉著破斥其他宗派的過失,來說自己沒有那些過失;像這樣不立自宗而專破他宗,來宣稱他們所立的中觀宗旨能夠成立,所以就被稱為應成派中觀。
台灣這三四十年來,也由某位號稱為「導師」的法師,主動繼承了六識論的邪見,反而誣衊真正中道實相的如來藏心是外道神我,所以現在,六識論的中觀邪見已經深入各地佛教之中。而且,許多應成派中觀師的著作,都被不瞭解佛法真義的人列入《大藏經》當中;以致於這些流毒現在還不斷地在全面肆虐當中,也可能繼續毒害後世,無有窮盡。如果信受這種偏邪的中觀見的話,都將永遠沒有實證解脫道以及佛菩提道的可能性;所以,我們必須很嚴正的來正視這個可能的後果。
應成派中觀立論的根本,其實和一般世俗凡夫並沒有兩樣,完全都屬於意識境界。他們認為,修行人只要像貓、狗等動物一樣,心中不生起語言文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實證;然後就把經文等名相,套在這個簡單的理論上。所以,在應成派中觀行者的觀念裏面,般若中觀是很簡單的。而凡是不符合他們這個理論的經論,他們就膽敢地隨意批判、割裂。所以,在應成派中觀行者的心目當中,根本不認為三寶有什麼可貴之處,也不認為破謗三寶會有什麼可怕的後果。他們所提出來的理論,一般我見還沒有斷除的人,只能夠從能取的意識心以及所取的六塵境界來認識世界,所以都沒有般若智慧來看穿他們的問題;反而常常從自己的凡夫知見看來,覺得好像說得很有道理。這就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認同、贊同應成派中觀的觀點的原因了。
現在我們簡單來說一下,他們的一些基本看法以及問題的所在。
第一,應成派中觀認為細意識是真實常住法。他們主張細意識是不壞的,只是依止細意識上面所假立的「我」這個概念,是性空唯名,沒有真實的自體性。但是實際上,世尊曾經開示說,「意識無論粗細,都是意法為緣而生的」,因緣生的法就必定會因緣滅;所以,應成派中觀認為意識是真實常住法,是落於常見外道見之中的。
第二點,應成派中觀主張細意識是空性心,能夠執持業種入胎,能夠出生並且執持蘊處界法,也能夠由過去生來到今生,再去到未來生。但是我們知道,無論細意識再怎麼細,即使是三界當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定中的意識,也仍然還是意識,都是屬於五蘊中的識蘊,是有生有滅的有為法。而世尊說,能執持業種的是入胎識,能出生以及執持五蘊身的,也是這個入胎識──第八識如來藏,並不是意識或者是細意識。所以,這也顯示,應成派中觀是落在常見外道見當中的。
第三點,應成派中觀主張,意識以及前五識能取境界的自性是本住的法性,所以可以成立性空唯名而有作用的中道說。他們認為六識的見聞等性是真實有,所要破除的只是「我」這個名稱;所以當在受用男女邪淫之樂的時候,只要心中安住於無自性空的這個作意,這樣就可以稱為「無我的樂空雙運」境界。也就是,他們把一切欲界有情最粗重的欲界束縛,認為是解脫境界。
在童話的故事裏有一個隱身草的故事。故事是說,有一個愚癡人以為自己找到了隱身草,想說「別人都看不到自己」;所以就大剌剌地到街上商店中隨意拿取貴重的商品,結果當然是被抓起來送到官府去治罪。應成派中觀的行者,也就像是這位愚癡人一樣可愛,以為自己在造作惡業的時候,只要不起心動念就不算造業,就可以不受果報。他們不知道如來藏如影隨形,所造的善惡業種也都存進如來藏當中;在因緣聚會的時候,必定「果報還自受」。哪有造業不必受報的可能呢?
從前在禪門當中,也有這麼一個故事,就是在 迦葉佛的時代,有一位法師只因為錯說「大修行人不落因果」,所以就落得五百世的野狐身;後來是百丈禪師指點他,應該是「不昧因果」,他才能脫去野狐身。所以說,無論修行有多高,是沒有人可以造惡業而不必受報的。另外,由這個故事我們也可以知道,胡亂說法的果報確實是非常嚴重的。
第四點,應成派中觀主張外境是實有的,而且有極微實體,是可被六識所緣的。因為應成派中觀不認同阿賴耶識如來藏是實有法,所以就以妄想六識心能夠緣於四大極微而變現出外境。然而事實上,六識本身是因緣所生法,並沒有真實的自體性,哪有能力變生出外境呢?這只不過是這些外道自己的邪思妄想罷了。
第五點,應成派中觀主張,阿賴耶識是由細意識假說來的。世尊在諸經當中已經說明了,阿賴耶識如來藏真實不壞,並有各種的功能體性。而應成派中觀,為了要維護他們以生滅性的意識為宗旨的六識論,所以就否定阿賴耶識是實有法,說「阿賴耶識只是細意識所假立的」,而就妄說「意識之一分細意識是實有法」,來誑騙他人。
第六點,應成派中觀主張,只要證得細意識我,破除假立的我性,那麼就是破除了法我執,這樣就可以證解脫而成佛了。應成派中觀的行者,其實大多是煩惱障以及所知障都很粗重的人,卻妄想他們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證,就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之內「即身成佛」。在他們的心中,其實是完全不信受 佛陀所說的正法的,並且很多都自認超越了 釋迦佛。所以,他們這種說法,確實是破壞佛法的外道法。
總而言之,應成派中觀所立的宗旨以及說法,常常是互相矛盾,和真理以及經教也總是互相違背。應成派中觀所主張的既然違背了 世尊的教法,那麼我們就不應該把它歸屬於佛教的宗派當中了。
中觀應成派常常很自豪他們的因明——邏輯思辨非常的強,他們又很注重辯經的訓練,讓人看起來好像是智慧很高超。但是實際上,像這樣沈溺於外道經論,只著重於世間表相上的世智辯聰,而不信受如來藏正法的人,正是屬於經中所說的學佛八難之一,他們是沒有辦法出生般若智慧的。所以,這不是正確的學佛方式。
當我們理解了應成派中觀破壞佛法非常的嚴重,那麼一切歸依佛教三寶、依止佛戒的佛子,就都應該要回歸 世尊如來藏阿賴耶識正法,來救護那些受到惡取空法矇騙,而跟隨著誹謗菩薩藏如來藏阿賴耶識的諸多無知受害者,能夠遠離惡見、修學正法;並且共同把應成派中觀外道法,驅逐於佛門之外,不讓 世尊的正法繼續受到沾汙。那麼後世的學佛人,才能夠安隱地修學 佛陀正法,而快速的邁向成佛之道了。
因為時間的關係,關於應成派中觀外道見的討論就到這裏結束。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下一次我們要談的是總結「綜論」,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在此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道業增長!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概說–第124集 分辨佛教正法與外道法應有的基本知見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今天「三乘菩提概說」的節目。今天我們要談的題目是:分辨佛教正法與外道法應有的基本知見。
首先我們要說的是,佛門中所說的「外道」這一詞,基本上並沒有歧視的意思。所謂佛法,是諸佛所發現的世出世間究竟真實根本至妙之理,也是可修可證的成佛法道。所以,如果依之而說之理,就說為真理,依之而修之道,我們就說為正道。而依三乘菩提的正理條分縷析之後,我們可以清楚的確定,三乘菩提佛教正法都是依於萬法根本自心如來藏而施設的成佛之道。所以,如果有人是依止於錯誤的道理,而認為有任何法可以外於本心如來藏真理正道之外而存在的話,我們就依於佛教正法而把它說為外道。所以,外道這一詞只是在提醒說,某些人所說的理、所修的道,並不符合正確的法道;因此諸佛以及已經證悟本心如來藏的諸大菩薩們,就會指出他們的錯誤;並且希望他們能夠透過觀察思惟,來確認何者是真、何者為誤,並且在確認之後,能夠再返回到真理正道上面來。所以在這其中,並沒有一點鄙視或者不屑的意味。
佛陀的諸弟子們,包括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羅漢,也大多數本來在修學外道法,是在接觸了 佛陀之後,才明瞭自身所學並不是正法;然後就放棄錯誤的外道法,然後歸依佛門三寶,而後才能夠在解脫道以及佛菩提道上有所實證。
在佛世的時候,天竺總括起來共計有九十六種的外道,這九十六種外道把它歸類的話,不外乎有四種的邪執:第一種是執著邪因邪果,第二種、執著無因有果,第三種、執著有因無果,第四種、執著無因無果。我們下面就來詳細的說明。
第一種:執著邪因邪果。例如,有些外道說,世間萬物都是由大自在天等某個真神所出生的,萬物在死滅之後,就會還歸於本天;如果天神起瞋的話,那麼一切眾生就都會受苦;而如果天神歡喜的話,那麼六道就都會安樂。然而,依於根本真理來說的話,天神其實並不是萬物出生的根本因,萬物當然也不是天人所生之果,這都是由於眾生的邪心所生的想像,所以將之說為邪因邪果。
再來談第二種:執著無因而有果。這是說有一些外道,執著於說萬物是無因自然而有的,所以我們又把這些外道叫作自然外道。
再來談第三種的執著有因無果的外道。也就是所謂的斷見外道,他們認為生命就只有現在這一世,而在死後並沒有所謂的後世,人或各種生命就好像草木一般,在這一期生命結束之後就完結了。
再來談第四種的執著無因無果的外道。這是說有一些外道,執著於無因無果的邪見,他們諍辯說,既沒有會造成未來受苦樂果的善惡業因,而在未來也沒有相對於善惡業因的苦樂果。
而事實上,是因為一切有情的如來藏心是真實存在的,祂具有無量的功德體性,所以能夠出生並且圓滿成就世間出世間一切法。也就是說,如來藏是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的根本,由共業有情的如來藏才能夠成就三界器世間的成住壞空;而有情眾生依於自身所造善惡業的業種,就都儲存在如來藏當中,而會依於如來藏的異熟體性,當善惡因緣成熟的時候,就會在三界六道當中不斷的轉生,而且自受業果。
所以,像是中國的儒家、道家以及有些一神教,也勸導人要遵守人倫、三綱五常,說行善布施可以生天等等。這些雖然所說的是有漏善法,是屬於上面所說的第一種執著邪因邪果的外道法,但是,只要沒有假冒是無漏的佛教正法,基本上我們也都是給予讚歎的。只是當這些人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的時候,為了讓他們能夠瞭解現在所修學的還不是究竟無漏的善法,還有更上層而且更究竟的法道可以修學,這個時候才會將佛教正法與外道法來作比較,說明其中的差異所在,讓這些人能夠作出正確的抉擇。
第二種的執著無因有果的自然外道,是大多數世間人普遍有的錯誤觀念。而第三種執著有因無果的斷見外道,則很容易落入及時行樂的心態,大多是屬於消極而不樂於行善的心性。再來談第四種執著無因亦無果的外道人,這一般是屬於心性最為低劣的人,常常是自私自利、我行我素、慢心深重、恣意造惡而無所畏懼的。
上面所提的第三種以及第四種的外道,大多是煩惱蓋縛非常的粗重,離修行因緣也都還很遠,是難以度化的人;所以一般說來,修行人應該是不太會去提到上面這第三種以及第四種的外道。但是到了末法時期,有不少第三種以及第四種的外道,看到許多佛門當中的修行人,心性純樸又盡心供養師長,有大利可圖,佛法又甚深難入,沒有多少人真懂得佛法;正好可以魚目混珠、渾水摸魚,所以就逐漸混入了佛門當中來。這些人既不相信因果,當然也不相信在唯一能夠讓人成就解脫道以及佛果的當中,未證言證造大妄語業的話,會有無間地獄、阿鼻地獄長劫受苦的果報。他們非常的近視短利,所追求的只是今生眼前的微小利益;而完全不願意相信,眼前所得到的微小利益,和未來在三惡道中長劫所受的苦痛後果,是沒有辦法相提並論的。像這種以眼前的小利,換得未來長劫的大苦果,我們可以說他們是最愚癡無智的抉擇。
所以,這些所謂的附佛法外道,打著佛教的招牌,讓人以為他們所教導的是佛教正法;但實際上卻是偏離,甚至是違反 佛陀正教的相似佛法,只是表面上有佛教三寶的形像,以及在說法當中使用了許多佛法的名相。所以讓人誤以為所學的是 佛陀所教導的正法,以為只要努力修學這些法,就能夠得到今世以及後世的大利益。但是,在進入了這些附佛法外道修學之後,其實不但沒有辦法得到解脫,或者在佛菩提道中得到真實的智慧以及安樂;反而在跟隨了外道的老師、師父修學了外道法,花費了無數的金錢、精神之後,所種的卻是毒田;不但不能夠增長福德以及智慧,還努力精進淫、怒、癡等等的愚行,還自以為是在修學至高無上的法門,甚至因此造下未證言證、毀謗三寶等大惡業,而落得在三惡道中長劫受苦的果報。如果說只是個人受苦,那麼也就罷了;但是,如果幫助相似佛法來取代佛教正法的話,而造成佛教正法的快速滅亡,那麼就會讓無量無數的佛子都失去修學正法的機會,而無法得到解說或者成就佛道,那麼這個罪過可就大過須彌山,而難以救贖了。
上面這個說法絕對不是在危言聳聽,而是 世尊早就開示過的道理。在《阿含經》當中,佛陀很清楚的開示說:
【如來正法欲滅之時,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間已,正法則滅。……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熾然;如來正法於此則沒。】(《雜阿含經》卷三十二)
這一段經文的大意是說:在末法時代,佛法滅亡的原因,不是由於心性不良的惡眾生,喜好貪欲又多行各種惡事而造成佛法的滅亡,主要是由於相似佛法的盛行。這些相似佛法表面上聽起來,看起來好像是佛法,實際上卻是以正法表相包裝的邪法,這種邪法是沒有辦法讓修學的人得到解脫的功德以及受用的。這種相似佛法,普遍為眾生所接受而取代真正佛法的精深內涵的話,那麼就會把正真的佛法說成是錯誤的;而且常會用以似是而非的道理,說「只要修行夠高,那麼怎麼做貪瞋癡的行為都不會算犯戒」,而且說那是「最高級的戒律」。像這樣的邪法來替代正法,才是導致 佛陀正法快速滅亡的真正原因啊!
對於這樣的佛門外道或者是附佛法外道,世尊早就不止一處在經中預言:「在未來世,會有四眾弟子,明為住持佛法,卻實是破滅三寶的人;就像是獅子身中蟲一般,表面上看來雖然不是外道,實質上卻是混進佛門中的外道。他們穿如來衣、吃如來食、住如來家、說如來法,卻是在破如來法,所以佛法將會因此而滅盡。」
大家都很清楚,現在詐騙集團非常地盛行,在剛開始的時候,被騙的人非常多,後來慢慢的大家有了戒心,才稍微好一些。但是,在宗教裏,尤其是佛教的信眾,大多數仍是十分慈悲、善良而深信因果的,對於佛教三寶更是十分地敬重。大多數信眾的心中從來沒有想到過,會有人這麼愚癡無智,只為了今生眼前一時的小利,而不顧未來世長久的三惡道苦果,而膽敢假冒佛教中的高僧來騙財騙色。這不但害人害己,而且會讓佛教正法滅沒而只剩下表相佛法。
所以,這些佛門外道,遠離了萬法根本的實相法界如來藏心,甚至否定了如來藏;而只是在世間法、現象法界的表相上,依據自己的邪心邪智就來隨意立說。像這樣子並沒有辦法讓眾生真正的依循真理正道來修行,真正能夠得到解脫或者成就佛道;而只能讓眾生作錯誤或者無意義的修行,不但無法步步增上,反而很容易就墮入到三惡道中。
我們依據三乘經典可以看見,佛陀尚未出世弘法的時候,世間就已經有修行人知道有涅槃、阿羅漢等,但是無論再怎麼修,根本沒有辦法真正的出離三界,進入涅槃,得到阿羅漢果;一直要到 佛陀示現八相成道,以五時三教三轉法輪,這時候世間眾生才能夠得到真實的依止而實證解脫,或者進入到大乘佛菩提道當中來修學成佛之道。而這些能夠一接觸佛法就信受奉行的人,雖然之前仍然是外道,但是他們的善根深厚,當 世尊為這些人開示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說明凡事都有因果,福德是從布施而來,受持五戒才能夠續得人,要修學十善道才能夠往生欲界諸天等等道理的時候,這些人聽了之後就能夠理解,並且深信因果,願意努力精進修學。佛陀就說這些人:「心地柔軟,煩惱很輕,很容易開導,而且信心清淨,就好像潔淨的白布匹,很容易就染上各種漂亮的顏色。」
像這種心性純淨、善根深厚、樂於修學人天善法的人,這時候雖然還只是個外道,但是已經具備了修學佛道的基礎。這個時候,佛陀還會再告訴他:貪欲行是不清淨的,而修十善業上生到欲界天享受天福,雖然快樂,但也終究會有享盡的一天,會再次下墮到下界來,所以也還是有漏法。世尊並且讚歎,唯有出離三界,才是最為微妙清淨第一的道路。如果這個人聽了 世尊的開示之後,仍然心意柔軟而且歡喜信樂,那麼 世尊就知道,這個人的善根是可以承受佛教的解脫道正法;那麼就會為他來解說四聖諦等解脫法道,讓他可以漸漸進入佛法的殿堂當中,乃至於能夠逐漸成就佛道。
由於以上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基本上,佛教其實是並不排斥外道的;而且,會在外道用心修學、善根深厚的時候,就以種種的方便,來接引有緣的外道眾生到佛教正法當中,來修學真實解脫之道。其實絕大多數的佛子,也都是像這樣子進入佛門中的。但是佛教正法,則是絕不容許外道法混進佛教中來,假冒它是佛法,實際上卻只是想要竊取佛教的資源,來成就個人的私利或者是想要李代桃僵,以外道法取代佛法。如果佛教正法滅亡的話,那麼佛子就失去了成就法身慧命自度度他的機會了。所以,如果是自認為是在修學佛道的菩薩的話,那麼就應該要支持佛教正法,以破邪顯正的方式,來荷擔如來家業,救度眾生,續佛慧命了。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下一次我們將要來談談「由三乘菩提正見來檢視應成派中觀的錯誤」,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道業增長!
阿彌陀佛!

2020年2月22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概說–第123集 修學佛法為何一定要評論外道?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今天「三乘菩提概說」的節目。今天我們要談的題目是:修學佛法為何一定要評論外道?
當您看完了前面一百二十集對於「三乘菩提概說」的詳細說明,千萬不要小看自己這將近半年來的時間所累積的對佛教正法的概念;因為在邪見充斥的末法時代,這些正知見會逐漸讓您有智慧去簡別正法與邪法的差異,並且能夠作出正確的判斷與抉擇。
現在離佛世已經超過兩千五百多年,如果以正法時期五百年、像法時期一千年來計算的話,現在已經進入末法時期超過一千餘年了。由前面一百二十集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佛法並非只是一個理論,而是諸佛已經發現到宇宙以及生命的根本實相,都是因為一切有情眾生所本具的如來藏,才有所謂的因緣果報、三界六道、世間生死輪迴等等現象的出現;也唯有跟隨著已經實證的佛菩薩、真善知識學習,才能夠進入解脫道、佛菩提道這兩大甘露法門,而成就聲聞、緣覺、菩薩、如來等出離世間三乘菩提的果證。
佛法的內涵是極為甚深廣大的,絕對不是一般世間凡夫用意識思惟所能夠想像得到的境界;這是要依聞、思、修、證次第而修,並且是要講求真修實證,才能夠逐漸明瞭佛法的真實義理。而除此之外,所有的世間人,想要依憑著自己的世間智慧來超脫三界六道生死輪迴的枷鎖,我們現在人類的歷史上,都還沒有能夠成功的例子。所以,凡夫眾生如果想要以世間智慧,來探知佛教中證悟聖賢的智慧境界的話,其實是無法想像得到的。
例如,在《解深密經》當中曾經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位名叫法涌的菩薩告訴 世尊說:「我法涌菩薩,曾經在另外一個佛世界,看到過有七萬七千個外道共在一處集會,這些外道的老師們也都參與了這個大會。這個大會的目的,是為了要透過大眾的集思廣益,希望能夠找出一切世間萬法的根本——勝義諦的相貌。他們在一起藉由思惟、稱量、觀察等等的方式來廣為推求的時候,對於一切法的根本——勝義諦的相貌,竟然都沒有辦法得到正確的答案。他們只能夠提出種種的立論見解,以及不同相反的見解、變化的見解,但是彼此之間的看法卻總是互相矛盾、各執己見,然後產生了極大的諍論,難以休止。」
我們也可以看到,現在所謂最聰明、世間智慧最高的所謂科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量子物理學家或者是分子生物學家等等,加上許多的先進國家長時間投入大量的資金、物力,想要找出宇宙以及生命的根本實相,可是至今卻仍然還沒有定論。由這裏可以反證出來,佛法的智慧是世間凡夫所難以思議以及觸及的,這也是為什麼 佛陀要在世間人善根福德因緣成熟的時候,來降生人間、示現八相成道、講述佛法的根本原因。如果世間人可以自己想出來、找出來宇宙生命的根本真理的話,那麼 佛陀就不需要多此一舉,來到人間講述佛法了。
既然我們發現現,今世界上只有佛法能夠講述到世間萬法的根源,並且把如何透過修學二乘菩提解脫出離三界,甚至包括如何透過修學佛菩提而能夠究竟成就佛道的道路,都已經開演顯示出來了;只要眾生培植了足夠的福德資糧,又肯用心的如法修學,就能夠悟入 佛的知見;到那個時候我們才能夠明瞭,佛法為什麼這麼可貴、三寶何以這麼尊貴的道理。所以,我們應該要依照 佛陀的教誨,腳踏實地的一步步來努力修學,走向究竟解脫、利樂眾生永無窮盡的道路。
當我們明瞭佛法是世間有情唯一的明燈,而佛法的解脫道以及佛菩提道都是依於如來藏心的體性而建立的時候,才能夠瞭解,在佛法當中,為什麼要把有關諸法實相真心如來藏的第一義諦正法,稱為菩薩所應修學的五明處的內明處;也因此,佛教把遠離本心如來藏正理而錯誤施設的修學理論以及法門,就將之稱為外道。因為只有依據內明處正確的真理如理修學,才有可能得到究竟解脫,乃至成就佛道;而遠離本心如來藏的錯誤外道法門,則只能將眾生帶往錯誤的道路,甚至與解脫道、佛菩提道完全相反的方向。
但是,何者是佛教正法?何者又是外道邪法?沒有實證如來藏而進入到內門的菩薩,其實是無法了知的。例如,彌勒菩薩曾經在《瑜伽師地論》當中開示說:
「云何非安立真實?謂諸法真如圓成實自性,聖智所行、聖智境界、聖智所緣。」(《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
彌勒菩薩這一段論文的意思是說:什麼是本來自在永不生滅而非安立施設的真實法呢?這指的是諸法的根本真如如來藏,祂具有圓滿成就世間、出世間一切法的真實自性,但是自心真如如來藏卻是已經實證自心真如的聖者的般若智慧所行、所緣的境界。而還沒有證悟如來藏的凡夫菩薩,或者是二乘愚人,以及異生凡夫,是無法了知這樣的境界的。
這也就是說,唯有在證悟如來藏之後,才能進入到佛法的內門,而認識到佛法殿堂的莊嚴,並且認清成佛之道該如何走。因為成佛之道的過程所該具有的般若總相智、別相智,完全都是依據如實觀察本心如來藏的體性而能夠出生的。另外,地上菩薩所修的道種智、一切種智,也都是依據如來藏心中所含的無量法種,以及該如何除盡其中的煩惱障習氣種子以及無明所知障的隨眠,才能夠究竟成佛。
既然還沒有證悟如來藏的人,是沒有能力、智慧來簡別,何者是 佛陀所開示的正法,何者是不正確的邪法;那麼對於一般凡夫眾生來說,正法與邪法看起來好像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實際上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剛開始修學的時候,差異好像不大;但是,邪法常會讓人越走越偏,在認定了、習慣了邪法之後,如果沒有足夠的福德資糧,以至於有佛菩薩或者是善知識出手相救的話,其實是很難在短時間回到正道上來的。
所以有古德說:「寧願殺害眾生的性命,也絕不去斷眾生的法身慧命。」這是因為,殺害有情眾生的性命,只不過是只有這一期生死的命根,眾生在死後還是會再出生的;但是,如果斫斷了眾生的法身慧命,那麼他可能成為斷善根的一闡提人,而永遠無法成就佛道,將永遠在三界六道當中輪轉,無有出期。所以說,殺害眾生的生命,和斫斷人的法身慧命,這兩件事情相比較的話,它們的罪業大小可以說是天差地別啊!所以我們要很謹慎,不要去隨意地違犯。正是因為如果一位有情修學佛教正法,他才有可能出離三界或者是成就佛道,而在之後呢,能夠利樂眾生無窮無盡;反過來說,如果斫斷一位有情的法身慧命,那麼他有可能去否定正法,而成為斷善根的一闡提人,那麼也就讓無量無數的有情眾生,都因此少掉了一個被救度的機會了。相較之下,這兩者之間的福德和罪業因果的差距,就會大到難以思議的地步了。
偏偏就如 世尊在《大般涅槃經》、《佛說法滅盡經》、《楞嚴經》等經中所說的:末法時代,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本來就是末法的常態。而且邪師卻往往顯現出道行高深的大師模樣,而且這些錯說佛法的大師們都會說:「我說的才是正法,和我所說不同的就是邪魔外道。」或者魚目混珠地說:「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可以成就佛道。各人說各人的法,不要批評他人。」像這樣的說法,其實是似是而非,但是卻讓福德以及智慧淺薄的眾生難以分辨。大家都只看到目前表相的佛法是十分的興盛,但是卻不知道,在末法時代其實不像正法時期那樣,善知識其實是非常難以值遇的。當佛弟子想要以至誠心來求取正法的時候,卻常常是聽受了邪師的誤導,在無意中誹謗三寶,或者是造下未證言證的大妄語業,而將落入三惡道,這是最讓人慨嘆而可憐憫的事。
因為這個緣故呢,善知識在說佛教正法的時候,往往不得不舉出一些名師的錯誤說法,來作為比對;以免佛子一不小心就落入邪知邪見當中,那不但無法出離三界,反而很容易就落入三惡道長劫受苦。這就像 玄奘菩薩所說的:「若不摧邪,難以顯正。」為了救護佛子走向佛法的正道,那麼就必須要摧破邪說,來顯示出正法的真相,才能夠讓眾生真正瞭解,並且有所依循。所以,我們不可以因此而說,「善知識之所以摧破邪師的邪說,來顯示正法,救度被誤導而即將或者已經進入邪見深坑的眾生,是因為善知識他的心性傲慢、心地不善,是他的個性愛與人諍論」,乃至甚至於說善知識是邪魔外道。因為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作為,正是為了要救度被誤導的佛子以及誤導眾生的邪師,全部都回歸到正道上來;而這才是大菩薩的慈悲行,為的只是想要使一切有緣眾生,都能夠真正邁向解脫道以及佛菩提道。
即使是在佛世的時候,世尊弘法也常是跟在外道六師的後面,到各大城去摧邪顯正。但 佛陀卻說:
「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若如法語者,不與世間諍。」(《雜阿含經》卷二)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佛陀我是已經永遠斷盡我見以及我愛的佛世尊,所以我所說的法是如法如理來論說的,像這樣說法就不能夠說是諍論;但是還沒有斷我愛我見的外道,他們所說的法並不是依據正法正理而論說的,所以我說他們是所謂的諍論者。」
因為凡夫眾生大多是隨著自己過去生所親近的法師、法門的業緣喜好,或者是觀察人多勢眾的排場表相,來選擇法師或者是道場;往往並沒有足夠的福德智慧來簡別,何者才是真正的善知識以及正確的法門。世尊是為了要救度眾生,所以才要破斥外道,來顯示出邪法與正法的差異所在;這樣眾生才能夠明瞭,而選擇正真的解脫道、佛菩提道來依循。我們不可以因此而說:「世尊祂老人家不慈悲,老愛與人諍論。」
所以,當有善知識在明心見性親證中道實相心之後,看見目前表相佛法似乎十分的興盛,但卻幾乎全是常見或者是斷見的外道邪法;這些邪法和解脫道、佛菩提正道是完全背離的。佛子如果依照這些佛門外道或者是附佛法外道的邪法,認真修學個數十年,也是完全無法得到個入處的。善知識完全是由於悲憫眾生的緣故,才出世弘法,希望眾生能夠因此遠離外道邪見,漸漸能夠安住在佛道之中。譬如說,當有些附佛法外道破壞佛法的根本,說「沒有第八識阿賴耶識根本因」,那麼這正是 佛陀所訶斥的無因論外道;這些附佛法外道又常說「一切法畢竟空無」,這也是 佛陀所訶斥的無果斷滅論。這些邪說會很嚴重傷害修行人的法身慧命,所以善知識就一定會要出來破斥邪說,並且顯示正法正理。像這樣摧伏外道邪說、顯揚正教的作為,並不是在與他人諍論,而是如法如理的論說。
所以我們期望:只在意今生利益、眷屬因此流失的邪師,不要生起瞋惱心,因為一世的利益猶如過眼雲煙,稍縱即逝。我們應該要聽從 世尊在《妙法蓮華經》當中的開示,儘速依止正知見,努力去尋覓自身中的無價寶珠,才是有真實大利、長久安隱的道路啊!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下一次我們將要來談談「分辨佛教正法與外道法應有的基本知見」,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道業增長!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概說–第122集 由三乘菩提架構得到的正確結論(下)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今天「三乘菩提概說」的節目。今天我們要繼續談:由三乘菩提架構得到的正確結論。
在上一次的節目當中,我們討論到第三個結論,就是「成佛一定要圓滿歷經菩薩道的五十二個階位才能夠成就」。在五十二個階位當中,我們已經說明到,當十迴向位滿心的時候,就能夠勇發十無盡願,並且成為通達位的菩薩,發起一分的道種智,又能永伏性障,成為清淨意樂地的菩薩,並且能夠證得猶如鏡像的現觀。
接下來,我們再繼續談二地菩薩的階位。二地菩薩要主修戒波羅蜜,能夠自然戒行清淨不犯。三地則是主修忍波羅蜜,以及四無量心、五神通,能夠成就俱解脫果而不去取證,並且能夠成就無漏妙定意生身。四地則要主修精進波羅蜜,能夠隨意到十方世界去度眾而無有疲倦。五地主修禪定波羅蜜。六地主修般若波羅蜜,能夠自然證得滅盡定,成為俱解脫的大乘無學菩薩。七地則主修方便波羅蜜,能夠成就方便善巧,念念入滅盡定。八地則是主修願波羅蜜,能夠於相於土自在。九地菩薩則是主修力波羅蜜,能夠成就四種無礙。十地菩薩則是主修智波羅蜜,能夠生起大法智雲而成為受職菩薩。再上去是等覺地的菩薩,則要在百劫當中來修集廣大福德,來圓滿三十二種大人相以及無量的隨形好。在進到妙覺位的時候,就示現受生人間,已經斷盡煩惱障一切習氣種子,並且斷盡所知障一切的隨眠,這時候永斷變易生死無明,成就大般涅槃,四智圓明而成就佛道;並且在人間捨壽之後,仍然以佛的報身常住在色究竟天,利樂十方的地上菩薩,並且能夠以無量的化身,利樂十方的有情眾生,永無盡期。
從上面對成佛次第簡單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一切有情眾生,雖然和諸佛同樣都有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性的如來藏,但是如果想要盡除煩惱障習氣種子以及所知障的隨眠,那麼就一定要歷經這菩薩道的五十二個階位,步步升進,才能夠圓滿成就。所以,有人如果想要「即身成佛」,那麼除非是過去無量生早已經歷經前面五十一個階位,現在已經是妙覺位的菩薩,示現來人間受生而成就佛道;如果仍然還是只是個凡夫菩薩,或者是信位、三賢位的菩薩,那麼離成佛的時劫就還非常的久遠,那麼就不應該癡心妄想要即身成佛;否則隨意造作了大妄語業,可是要受無間地獄的果報的。
第四點:佛陀的三身成就,一定要先成就清淨法身,才能夠有圓滿報身以及應化身。這是說,當一切諸佛的如來藏當中的煩惱障以及所知障已經盡除之後,那麼這個清淨的無垢識就可以稱為法身。諸佛所成就的法身,可以用三身來分別說明,或者說為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等三身,或者說為法身、報身、應化身等三身。但重點是,無論是哪一種說法,佛陀的三身都是由如來藏所成就的,三身當然也都是同一尊佛所有的。譬如說,以如來藏清淨法身本體為依止,而有報身以及應化身;或者說以自性身本體為依止,而有受用身以及變化身;這在《大乘莊嚴經論》、《攝大乘論》以及《成唯識論》當中,都有清楚的說明。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無論是報身或者是應身、化身,都是佛陀的如來藏清淨法身所成就的;絕不可能有人在否定了如來藏之後,說有可能盡除二障而成佛;當然也不可能是還沒有證得佛陀的清淨法身,而說可以先證得佛的報身這樣的事情。
第五點:從初發心到成佛,要三大無量數劫才能夠成就。這是說,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要經過三大無量數劫那麼長久的時間,才能夠成就佛果。下面我們就舉一些經文來說明。
譬如在《大方便佛報恩經》當中,世尊有開示說:
【一切諸佛有三事等:一積行等;二、法身等;三、度眾生等。一切諸佛盡三阿僧祇劫修菩薩行,盡具足五分法身、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盡度無數阿僧祇眾生入於泥洹。】(《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六)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一切諸佛有三件事是平等;第一、一切諸佛都要修六度萬行,經過三賢十地等五十二個階位,同樣要經過三大無量數劫行菩薩行,才能夠圓滿菩薩道而成佛,所以說積行平等;第二、諸佛的法身都具足了五分法身、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無量功德,所以說法身平等;第三、諸佛都同樣已度無量無數眾生入於涅槃之中,所以說度眾生平等。
另外,在《菩薩地持經》當中也說:
【云何名大乘?有七種大故名為大乘。一者法大,謂十二部經,菩薩方廣藏,最上最大。二者心大,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三者解大,謂解菩薩方廣藏。四者淨心大,謂過解行地入淨心地。五者眾具大,謂福德眾具智慧眾具得無上菩提。六者時大,謂三阿僧祇劫得無上菩提。七者得大,謂得無上菩提身無與等者,況復過上。】(《菩薩地持經》卷八)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大乘佛法是因為有七種大的緣故,所以才名為大乘。其中的第六點「時大」,就是說明一定要經過三大無量數劫,才能夠得無上菩提,所以說是時大。
由上面我們所舉的兩段經文,我們可以明瞭:除了第一位成佛的本初佛 威音王佛,是要經過不可思議長久的時間的摸索之後才能夠成佛之外;其後的諸佛要成就佛道,則都是由已成之佛教導而成佛的。如果是遵照諸佛所教導的五十二個階位,一步步往上修進,而沒有浪費時間錯亂修學的話,經過三大無量數劫成就佛道,已經就是最快最短的時間了。
接下來,我們來瞭解一下,三大無量數劫與菩薩道的五十二個階位是如何配置的。十信位以及十住、十行、十迴向等這四十位,是要在第一大阿僧祇劫當中來完成;從初地到第七地,是第二大阿僧祇劫所修;而從八地到十地,則是第三大阿僧祇劫所修;另外加上等覺位菩薩在百劫之中修學相好,而在妙覺位最後身來成就佛果。
至於在經中,我們有的時候會看到,有一些菩薩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成佛了,但是也有的,卻又經過非常久遠的時劫才成佛道。對於這其中的差異,馬鳴菩薩曾經在《大乘起信論》當中有作了說明。
馬鳴菩薩說:【是菩薩……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大乘起信論》)
這段論文的意思是說:實際上,菩薩的種性以及善根都是相等的,所以發心也就是相等的,而所證得的功德、果報也就平等,沒有超過的。這也就是說,一切菩薩都是經過三大無量數劫而成佛的;只是有的時候呢,為了鼓舞心性怯弱的眾生,有的菩薩就示現一時就超越了諸地而快速成佛;而有的時候呢,為了讓那些懈怠憍慢的眾生安心,卻又說「我要經過無量無數劫才能夠成就佛道」。
由以上的說明,相信諸位菩薩應該都要安心下來,精勤的一步步努力修學。也不要想說要偷懶,可以僥倖跳過一些的階位不用修學,或者想要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成佛。我們要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佔便宜的人,終究會失去便宜的。
再下來,我們來談一下第六點:二乘菩提是從唯一佛乘當中所方便施設的解脫道。我們由三乘菩提以及四種涅槃的解說,相信大家都已經瞭解:所謂的三乘菩提只是 佛陀的方便施設而已,三乘菩提終究是要匯歸到唯一佛乘——成佛之道。因為三乘菩提只是 佛陀為了要讓眾生能夠成就佛道,利樂眾生,永無盡期,而分階段來為眾生解說唯一佛乘的意涵。當 世尊說法四十餘年之後,要開講《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的時候,才把為何將唯一佛乘分為三乘菩提來作了說明。
世尊說到:「我滅度後,會有一部分弟子他們愛好小乘法,對於大乘菩薩法門卻是不知不覺。這些小乘弟子,自認為已經修到一定的功德,由此即可自我滅度,進入涅槃。事實上,只有通過唯一佛乘,才可以獲得真正的最終的滅度;除此之外,絕無其他乘可以獲得真實的滅度。世間所有的眾生,都不可能只通過二乘法而得到真實的滅度,而只有佛乘才是獲得真實滅度的唯一途徑。」
釋迦牟尼佛講完這段經文之後,又說:「諸位比丘!佛陀我現在是你們的大導師。我熟知生死途中的各種煩惱、惡道,極其艱險苦難和長遠,所以大家都應該要走出這條險道,並且到達快樂又安穩的彼岸。」
但是,如果眾生只聽到唯一的深奧的佛乘之法,他就會拂袖而去,既不想見 佛,也不想親近 佛。因為他們會這樣想:「成佛之道實在太遙遠了!要經過極其長久的勤苦修行才能夠成功,這是我們做不到的。」佛陀知道眾生的心念是非常地怯弱而且下劣的,所以,祂就以方便權巧之力,來為眾生說有二乘法的有餘涅槃,以使得在修道上會起懈退心、具有畏難情緒的眾生,能在中途暫時得到休息;等到眾生通過修行的中途站的時候,如來就又對他們說唯一佛乘的真實義理。
所以,當我們瞭解二乘解脫道,只是從唯一佛乘當中為心性怯弱的眾生所方便施設的,那麼我們就應該明瞭 佛陀的苦心,是為了開示唯一佛乘,也是為了讓眾生悟入唯一佛乘這一大事因緣,而出興於世。所以,佛陀一定是把成佛之道的內涵全部都開演完畢之後,才入滅,絕不可能只說了二乘解脫道之後就入滅。
第七點:世尊三轉法輪已經化緣周畢,把成佛之道完整說明之後才示現入滅。
世尊在《大般涅槃經後分》這部經當中說到:「憐愍世間,化緣周畢,為眾生故,今入涅槃。」(《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一)
另外,在《四童子三昧經》當中,佛陀也說:「佛陀我乃至一莖草等、一毛髮許那麼微細的法,都已經說竟了。」
另外,再如《解深密經》當中所說的:「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解深密經》卷二)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在第三轉法輪當中,是將無上真了義法明白的顯示出來了,所以這也沒有什麼諍論點可以存在的了。
而且,世尊化緣既然已經周畢,就絕無可能再於後世又再出現,並且說出和三轉法輪都相互違背的外道邪法。所以,我們修學佛法,都應該要以第三轉法輪的真了義法為依止才是啊!當我們聽到有附佛法外道說:「有極為殊勝的法門,比第三轉法輪的甚深了義正法更為殊勝,並且可以很簡單的就讓人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快速成佛;不必像三乘菩提要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也不用經過菩薩道的五十二個階位。」當我們聽到像這樣的說法,就應該要心生警覺。我們要知道,如果是信受因緣果報的真實理的人,必定確信所謂「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沒有修學菩薩正因,哪有可能成就佛陀正果呢?
以上我們在兩次的節目當中所說明的七點「由三乘菩提架構所得到的正確結論」,如果我們都聽明白了,就有了基本的正知見,那麼就不容易被附佛法外道的邪說所給籠罩了。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下一次,我們將要來談談「修學佛法為何一定要評論外道?」也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道業增長!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概說–第121集 由三乘菩提架構得到的正確結論(上)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今天「三乘菩提概說」的節目。今天我們要談的題目是:由三乘菩提架構得到的正確結論。
本節目前面120集的時間,把三乘菩提的內涵已經作了非常詳盡的說明,相信各位菩薩都至少有了初步的概念。那麼再把三乘菩提的架構鋪陳出來之後,我們可以得到哪些結論呢?我們今天就來綜合說明一下。當我們把這些結論認識清楚之後,就不容易被佛門外道或者是附佛法外道的錯誤邪見所誤導了。下面就分別的說明。
第一點:如來藏心是宇宙以及生命運轉的根本實相真理。
我們從人類文化的發展過程當中可以觀察到,有許多的專家學者,不論是哲學家、宗教家,還是天文學家、生物學家等等,都不斷努力的想要透過思惟、冥想、觀察、實驗、分析、計算、歸納、統計等各種方式,希望能夠找到宇宙以及生命的究竟實相。雖然長久發展下來,透過像是物理、化學、數學、天文學的等等的研究,已經發現不少的理則以及定律;因為觀察到宇宙以及生命的運轉當中,有許多精密的軌則以及不可思議的現象;所以,大多數的研究學者也都相信,這個宇宙以及生命的根源一定存在著究竟的真理。在中國傳統的道家,把這個根源歸諸於「道」,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是,對於這個道的根本內涵是什麼,卻沒有辦法說得很清楚。而在西方的一神教呢,則把這個根源歸諸於上帝,認為宇宙以及所有生命都是上帝所創造的。而現在的天文學家、量子物理學家、分子生物學家等等,也都很積極的透過各種先進的實驗來做研究,希望能夠找出宇宙以及生命的終極答案。
但其實,宇宙以及生命的根源答案,無量諸佛早都已經完全證知了,也就是所有一切有情眾生各個都有的如來藏。在宇宙中「法爾如是」存在著的如來藏,不但從無始劫以來就存在著,而且去到無量劫之後的未來,也仍然是永不壞滅的。而且,在如來藏當中含藏著無量的功能體性。
譬如,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當中說到:「是知三界唯一心,心有大力世界生,自在能為變化主。」(《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八)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我們知道眾生之所以會出在於欲界、色界或者是無色界,都唯是這一個根本心的功能所成就的;這個如來藏心有不可思議的強大功能,世界也是由祂所出生的;祂是從無始以來就一直本自存在著,而且是世間一切變化的根本因。
另外,又譬如《華嚴經》中,世尊開示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
所以,無論是已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或者是十分低賤的三途惡道的有情眾生,都同樣有這樣的真實心,而且他們的體性並沒有絲毫的差別。
又再如,世尊在《華嚴經》中開示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偈語,而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九)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如果有人想要了知過去世無量諸佛、現在世 釋迦牟尼佛以及他方世界諸佛,以及目前尚未成佛的未來諸佛的話,應該要以慧眼來觀察,四聖六凡現象法界的根本,實相法界的體性,世間以及出世間的一切法,都是這個實相法界根本心如來藏所造的啊!
一切有情眾生就是因為有這個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存在著,所以當死亡的時候,色蘊、識蘊等五根、六識全都會壞滅,無法去到未來世;而本心如來藏,卻能夠依著祂所含藏的無明業種等,而出生中陰身,乃至於在入胎之後又出生了下一世的五蘊身。所以,雖然每一世的五蘊身都會壞滅,無法去到未來世,但是依於不生不滅而不斷出生每一期五蘊身的如來藏,佛陀才說「眾生不斷生死輪轉,不斷在六道當中輪迴」。如果說根本沒有不生不滅的如來藏,當有情死亡的時候,五蘊身就都已經壞滅了,那麼 世尊到底是說誰在六道當中生死輪迴呢?這也就是說,在表面上看來紛亂的有情世間以及器世間當中,是有一定的規律在運作著,而它究竟的根本,就是一切有情都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真如本心如來藏。
這個如來藏具有五法、三自性、七種性自性、七種第一義、兩種法無我等等的無量功德體性,所以能夠圓滿成就世間以及出世間的一切法。也就是說,如來藏是一切世間出世間萬法的根本,由共業有情的如來藏當中所含藏的業種,隨著這些有情的福德資糧的變化,而能夠成就三界六道器世間的成住壞空。而有情眾生自身所造善惡業的業種,也全部都儲存在自身的如來藏當中;然後依著如來藏的異熟性,當善惡因緣成熟的時候,就會在三界六道當中轉生,而且自受業果。因為如來藏永不生滅,又有這樣的異熟體性存在,所以眾生所造的善惡業都是不會漏失的,而且在未來一定會要在因緣成熟的時候來受報。所以,只要是十信位已經圓滿的正信佛教徒,絕對不會心存僥倖,在沒有人看到的背地裏來造作惡業。
除此之外,佛法當中的賢聖,不論是證得二乘涅槃或者大乘無住處涅槃,也都是由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性的如來藏為根本而成就的。只是就像 世尊在《解深密經》當中所說的:因為如來藏之理甚深極甚深,所以在初轉法輪以及二轉法輪當中,只是隱說有如來藏;要到三轉法輪的時候,才為已經證得如來藏具有般若智慧的菩薩,來顯說如來藏的各種種子的內涵。
再來說第二點:佛陀是依循著實證如來藏之理,究竟去除煩惱障、所知障而能成就佛道。佛陀發現宇宙以及生命的根本實相,是一切有情眾生都具有的本心如來藏,這個如來藏不但是不生不滅,而且也是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斷不常,具有「八不中道」,乃至有無量「雙不」的中道體性,所以說祂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性。也就是說,一切有情眾生的自心如來藏,祂的自性是本來清淨的,而不是修行以後才清淨,而且祂的自性心本來就是涅槃性。佛陀在經中說「一切有情眾生本來是佛」,就是從這個如來藏的體性、根本理體上,來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而並不是從事相以及修果上來說的。這是說,自性佛如來藏既不和所知障相應,也不和煩惱障相應;而諸佛全都是以祂為體,依循著祂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性來進修,才能夠成就佛道。
如來藏自無始以來一直都住在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性之中,但是因為如來藏中含藏了許多會導致有情生死輪迴的種子,而使得有情會落入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之中。由於如來藏含藏了無明種、業種以及煩惱種,才會使得有情來生死、輪迴。然而如來藏當中本來具足了能讓有情解脫分段生死的體性,也就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性。由於如來藏本有這個涅槃性,所以學佛人就可以依著這個涅槃性的智慧而修斷煩惱,成就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或者是無住處涅槃。由於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體性,也才能夠讓佛子斷除無始無明中的一切所知障隨眠,而成就究竟佛道。
這也就是說,七住位的菩薩能夠找到如來藏,明心證真,能夠親自領受以及體驗如來藏的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以及涅槃性。而明心之後的菩薩,依循著別教法門,修證如來藏的人無我智,並且轉修《楞伽經》、《解深密經》當中的法無我智,就會漸漸經由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而進入初地;再依如來藏修學增上慧學,也就是諸地的無生法忍,以及增上戒學、增上心學,次第再由二地、三地地地增上,一直到十地,乃至等覺位、妙覺位。在最後身菩薩位的時候降生人間,成究竟佛的時候,在如來藏當中所含藏的一切無始無明過恆河沙數上煩惱,也就是所謂的塵沙惑,這時候都已經斷盡;而所含藏的一切種子都已經成為純淨無漏法,不但煩惱障的現行已經斷盡,就連煩惱障的微細習氣種以及所知障的隨眠,在這個時候也都已經斷盡了。從此以後,第八識如來藏當中所含藏的一切法種,就都不再受新熏,因為已經究竟圓滿,所以永遠不會再有變易了;這個時候變易生死就斷盡了,法無我智也圓滿究竟,這時候四智圓明,也具足了四種圓寂,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究竟成佛。這個時候第八識如來藏才真的叫作佛地真如無垢識。所以說,佛陀才是究竟的解脫者。
所以,有情眾生如果依著這個能夠出生萬法的根本——如來藏,逐步來證知祂的內涵;在經過無量無數劫的努力,修集福德以及智慧之後,就能夠去除如來藏當中所含藏的煩惱障以及無明所知障,將這個如來藏當中所有的功能體性完全的顯發出來,而能夠究竟成佛;圓滿如來的三身、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佛不共法、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等等無上功德;佛陀的十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十號也都圓滿具足。一切諸佛都是像這樣子,已經證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而不住在無餘涅槃的境界當中;又已經斷盡分段生死以及變易生死,只是依著無盡願度化有情永無休止;既不入涅槃,又不住生死,所以就稱為無住處涅槃。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在佛法當中,成佛是有很嚴謹的標準。首先,一定要確信宇宙萬法以及生命的本源,是一切有情都有的如來藏心,而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而凡夫和諸佛的差別是在於,如來藏當中所含藏的萬法種子是否已經淨除清淨無漏。如果如來藏當中的一切種子都已經成為純無漏法,所知障以及煩惱障都已經斷盡了,這時候就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而成為無垢識,而能夠成就如來三身、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不共法等無上功德,這才算是圓滿了佛道。
再來談第三點:成佛一定要圓滿歷經菩薩道的五十二個階位,才能夠成就。佛陀的一切種智是佛菩提的果證,大乘法除了依循通教解脫果來顯示修證的次第,另外同時,也依循著佛菩提果的修證,來建立五十二個階位的六種菩薩性:十信位是凡夫菩薩性,十住位是菩薩修習種性,十行位是菩薩性種性,而十迴向位是菩薩道種性,十地則是聖種性,另外再加上等覺性以及妙覺性。這樣的菩薩位次,是依照佛菩提果增上慧學的修證而建立的。
如果再細分來說,十信位要修集圓滿對佛菩提道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要在外門廣修菩薩六度萬行,並且在六住位的時候,熏習般若中觀以及斷我見的加行;七住位般若正觀現前,而能夠親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性的如來藏;八住位在一切法上現觀般若中道,而漸漸能夠消除性障;十住位眼見佛性,能夠成就世界如幻觀;初行位到十行位,在內門廣行六度萬行,成就蘊處界猶如陽焰的現觀;初迴向位到十迴向位,則是熏習道種智,修除性障,只保留最後一分的思惑不斷,並且成就菩薩道如夢的現觀;當十迴向位滿心的時候,就能夠勇發十無盡願,並且成為通達位的菩薩,發起一分的道種智,這時候又能永伏性障而成為清淨意樂地的菩薩,並且能夠證得猶如鏡像的現觀。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裏。還沒有說完的部分將在下一集當中繼續說明,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道業增長!
阿彌陀佛!

2020年2月16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概說–第120集 佛教宗派總說(下)




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
阿彌陀佛!
您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三乘菩提概說」,是由佛教正覺同修會,將一些平時學佛人要學習三乘菩提所應具有的基本知見,把它們整理起來統一的為大家報告。
上次的課程我們講到,影響後來佛教非常深遠,可以說是破壞佛教的中觀應成派思想(Mādhyamaka Prasagika)。我們說到這個想法,這樣的一個宗義,它最早是源自於印度教裏面有關於辯論術的法則;然後,一般人都說中觀的應成思想是佛護論師(Buddhapālita)所創立的,其實這是一個錯誤。嚴格來說,是佛護論師使用了這一種隨應破而成的技巧,在當時聲名大噪;從他開始,把這種技巧變成了是大乘中觀宗的一支流派。早在部派佛教的時候,這一種技巧就已經非常流行了,這一點以後我們有機會再說。
談到這一邊,可能有觀眾從前面的 基大師所說的八宗一路說過來,觀眾已經覺得頭昏腦脹了:明明是同一位 釋迦牟尼佛所傳下來的佛法,怎麼會弄得這麼複雜呢?到底哪一個才是對的呢?答案我們前面已經提示過了,佛教為什麼會衍生出有這麼多的宗派,那是因為沒有得到三乘菩提的正見。所以早在 阿難入滅之前,最核心的僧團裏面,就已經各有見解、各自為政;反而把俱解脫阿羅漢,同時也是地上菩薩的 阿難,把他給當成老年癡呆症了。大家還記得嗎?當初 佛滅的時候,經典結集、負責誦出經典的人就是 阿難,因為他參與了,他也記得 佛所說過的一切法。沒想到不過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年老的 阿難就被僧團當成是老年癡呆了!既然不信受 阿難所說的話,那可想而知,也就失去了三乘菩提正確的見解了。所以 阿難沒有辦法,只好選擇了在遠方邊地的末田地尊者,當作是教法的住持者。這一件事情,就代表了印度核心的僧團已經無法救藥了,即使 阿難殫盡思慮,也找不到可以繼承教法的人了。
或者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小乘佛法的各支部派,各自都宣稱自己的祖師是親隨 佛學習的大阿羅漢。比如說「說假部」,宣稱他們是繼承迦旃延的教法,而「飲光部」呢,說他們是繼承迦葉尊者所傳下來的法,「法藏部」乾脆說自己是直接繼承於 佛陀的教法。這些小乘的部派,彼此對立又聯合,合縱連橫,又一再的分裂。各位可以想一想,如果各支部派真的都是他們所宣傳的這些大阿羅漢所傳下來的法脈;那麼這一些阿羅漢祖師們,都是同樣的在 釋迦世尊面前受教,都是 世尊所印可的阿羅漢,斷盡了我見、我執,斷了四種住地煩惱,證得了十八界的空相;那麼為什麼阿羅漢們所傳下來的教法,彼此會相差如此之大,甚至彼此搞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呢?這是因為,這些部派當中大部分的情況,就是從一開始就已經錯會了 佛陀所說的二乘菩提;然後將自己所學的世俗的這些教法、外道的思想,把它引入到佛法裏面,作為自己的所依,卻說這個叫作 佛陀的教法;所以部派彼此之間才會水火不容。
就好像前面說的,當 阿難還在世的時候,阿難的教團竟然就已經變質了,把 阿難當成是老年癡呆症;所以 阿難仔細觀察僧團裏面,竟然連一個人都找不到可以來繼承衣缽,所以只好把法傳給邊地的菩薩來繼承。大家可以想一想,在一代之中就已經有如此大的質變,更何況是幾百年之後的教法會變成什麼樣?如果沒有再來菩薩來復興的話,福薄的眾生是沒有辦法紹隆 世尊的教法的。不論是二乘菩提,或是大乘菩提,其實都是如此。
一個現成的例子,就是現在錫蘭跟南洋地區的小乘佛法,宣稱自己是 佛陀直接傳承下來的原始佛法;大部分的民眾不瞭解,也就跟著一起這樣子說。然後就認為,南洋地區的南傳佛法,代表了 世尊所傳授的二乘佛法;北傳的佛法呢,就是 世尊的大乘佛法。報章雜誌也就這樣子引用報導,積非成是,三人市虎。卻沒有想到,現在的南傳佛法,只是代表了部派佛教上座部裏面、說分別部裏面的赤銅鍱部的錫蘭支派罷了;而且,根本是在五世紀以後——嚴格來說是十一、十二世紀以後,才開始興盛起來的。雖然自己號稱自己是最原始純淨的佛法,可是就實際上,不論是教法的內容,還是時代的延續上面,都是後來才出現的思想。
這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沒有智慧,沒有真正佛法的正知見,那就會引入錯誤的教證與理證——教證就是經論教法上的證據,理證就是推理應理所成的證據。把自己非量的測度,當作是現量的證量,這是兩千多年來,學佛人常常不慎落入的地方。
我們回到 基大師的八門宗理,其中第七、第八兩門,這兩門宗義純粹是大乘的性質,只有大乘的宗派會採用。它們分別是:
第七、勝義皆空宗:謂清辨Bhāvaviveka等,明說空經以為了義,說一切法世俗可有,勝義皆空。這就是自續中觀(Mādhyamaka Svātantrika)這一派的中觀論師的立場主張,這一派裏面代表的人物,在印度後期最出名的是清辨,所以傳入了中國以後,就以清辨當作是代表的人物。這些主張自力量的中觀論師,以演說空義的佛典為當作依據。他們主張,一切法以世俗的層面來看,可以說是有,但是如果就勝義的層面來看,那就是空。因此說他們是以勝義俱空為宗義。
第八、就是最究竟的,也就是 佛陀本人所主張的——應理圓實宗:「謂 護法等,弘揚《花嚴》、《深密》等經,雖說二諦,隨其所應,具有空理,圓妙無闕,實殊勝故。」(《說無垢稱經疏》卷一)這是 護法菩薩等瑜伽行派論師的立場,這些論師他們是以《解深密經》、《華嚴經》當作根據;他們相應的這個道理,兼有空與有兩個方面,圓妙無闕,真實殊勝;所以,說他們的宗義是應理而圓實,以真如如來藏法立為第一義諦,萬法皆由真如所生。
那麼二乘佛法是斷盡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證得五蘊、十八界的空相,成就四果阿羅漢,這個目標是非常清楚的。可是為什麼搞到後來,變成二乘的宗義至少有六種勝義諦呢?而大乘的佛法是為了成就圓滿的佛果,竟然會出現三種的勝義諦。這八種宗見就造成了佛教內部的混亂,它是混亂的根源。這也就是,各位還記得嗎?前面 佛所預記的。佛說在祂滅度以後,天魔波旬會穿上 佛的袈裟,進入佛法中來破壞佛法。
就表面的原因來看,是由於各支宗派一開始就已經不明白空相與空性的關係。其實一切世間的法,所顯示出來的相貌叫作空相——空性之外相,也就是諸法的生住異滅。佛說萬法皆因緣而生,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世間法的背後,並不是無因就可以出生的。那這個因在哪裏呢?比方說,我們過去生如果常常以香花供佛,今生的容貌就會莊嚴。在過去生所造下來的因,是怎麼樣延續到今生的果報呢?今生的果報是生滅法的空相,這個空相是依什麼而顯現的呢?佛又說:諸法由業種遇緣而生。能夠執持業種從過去生來到今生,能夠執持的,那祂一定是心法而不是色法,所以,是依靠持種識。這個持種識就是今生能入胎的入胎識,這一點在《阿含經》中,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佛說:【「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長阿含經》卷十)
佛說:「阿難啊!肇因於這個入胎識,才會有五蘊名色之法,這是什麼道理呢?如果入胎識不入母親胎中,還會有胎兒的五蘊名色身能夠長大嗎?」阿難回答說:「不行的,世尊!」佛又說:「如果這個入胎識入胎了,但是沒有作用,這個胎兒還能成長嗎?」「不行的,世尊!」「如果這個入胎識住入胎中,又出來了,胎兒就會敗壞,那麼胎兒的五蘊名色身還會繼續長大嗎?」「不行的,世尊!」佛最後就作了結論:「阿難啊!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入胎識的支持與作用,還會有胎兒的名色身體嗎?」阿難回答說:「那就不會有胎兒,世尊!」
世間的一切法就是五蘊法,五蘊法能夠存在而運作,是因為有入胎識,有本識在背後支持著。因為入胎識就是能夠執持業種的識,依著持種識,也就是這個第八阿賴耶識的因,遇到了緣,所以才會有因緣果報。所以,世間的五蘊法叫作「空相」,它只是一種相貌罷了;而背後支持著世間法能夠存在,而能夠運作的,叫作「出世間法」,簡單的來說就是「空性」。空的本性祂支持著空相的運作,名色法的這些空相,它不會是無因而生,而是依賴著入胎識空性而生成的。二乘人修習五蘊空相,斷盡煩惱而入涅槃,大乘人藉由空相來探討背後的空性——入胎識。這樣的一個基礎如果沒有弄清楚,那就會出現了 窺基大師所說的前七種不正確的宗見見解了。
七種錯誤的宗見之中,與大乘佛法有關的是後三種。最後的一種應理圓實宗,也就是真如本心這樣的一個見解,是 釋迦世尊的本懷,也是三乘佛法的核心,是純淨無誤的見解。
第七種勝義俱空宗,也就是自續自力量,又叫中觀自續派,又叫中觀經量派。從名稱上各位就可以看出,這一派的人,他們支持經典上面所說的萬法不是斷滅,不會無因出生,有本際;可是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都是緣生緣滅,為了讓自己不墮入斷滅論,所以一定會有一個依自力來活動運作的空性存在。可是這個諸法能夠自相續,本際的自力量,也就是空性,這到底是什麼,他們並不清楚;最後就會把斷滅的六識境界拿來套用上來,其實他們自己知道,這是有問題的。所以,這一支中觀的自力量——中觀自續派,最後大部分的祖師會傾向「應理圓實宗」,也就是真如法性。所以這一支到了後來,就變成了一個新的綜合品,叫作中觀瑜伽行派。也就是說,他的心中其實是支持有一個本際的,只是他沒有辦法真實的證得。
至於傷害大乘佛法最深的,就是 基大師所說的「諸法但名宗」,也就是不立自宗、隨應破的應成中觀了。只是這種應成中觀從一開始,它自己就已經告訴別人了,它不是一種哲理,它只是一種辯論的技巧罷了。
那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為各位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