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

迷與悟之間 駁慧廣法師「眼見佛性的含義」文中謬說

迷與悟之間
駁慧廣法師「眼見佛性的含義」文中謬說 正光居士 著
二、辨正篇[72-142頁]

慧廣法師如是云:【一、前言:近幾十年來,台灣佛教興旺,也產生了
一些新興團體,它們有不同於正規佛教主張,因而引發了不少爭議,
遠者如現代禪,近者如蕭平實等都是。
 
現代禪團體急流勇退,閉關潛修已多年,目前教界已較少有他們的爭論;
蕭團體則十餘年,不斷的增大起來,同時對佛教界的批評也毫不手軟。
他們以大乘佛教後期唯識、如來藏的經典為究竟,凡不認同該思想者,
即評為斷見、常見或「附佛外道」,一些有名的教界法師長老都被列為
「附佛外道」中,個人亦被列入(註)。同時,他們將佛學名詞作不同於
佛教的解釋,然後非斥佛教人士不懂。
 
(註):蓮花生大士、達賴喇嘛、宗喀巴、印順法師、惟覺法師、月溪法師、
聖嚴法師、慧廣法師、自在居士(法禪法師)、張志成先生、元音老人、
徐恆志居士、南懷瑾老師、王驤陸居士、袁煥仙居士。詳見網址: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4000/4000.htm
本文只就重點「眼見佛性」來談談。】
 
正光辨正如下:此處分為三小段來辨正,第一小段說明現代禪為何不是
真正開悟的了義法,第二小段說明 平實居士說法符合 佛說正理之原因,
第三小段再來說明蓮花生上師、達賴喇嘛、宗喀巴、為何是附佛外道
的理由,這都是為了回應慧廣法師的質疑,不得不再一次的辨正他們
法義的邪謬;藏密中人如果有所不悅,請將肇因歸之於慧廣法師。
同樣的,為了回應慧廣法師的說法,也不得不於此再度說明印順法師、
惟覺法師、月溪法師、聖嚴法師、慧廣法師、自在居士(法禪法師)、
李元松老師、張志成先生、元音老人、徐恆志居士、南懷瑾老師、
王驤陸居士、袁煥仙居士等人所說的法義為何不符佛之教義的理由;
正光再度舉證這些人法義的錯悟,緣起仍然是慧廣法師。
 
在分段辨正之前,也應先行說明,以正視聽:正覺同修會本來無意與
慧廣法師有諸法義上之辨正,但因慧廣法師不斷的在網站論壇上挑釁,
以種種歪理,極力攻訐本會導師平實居士之正法義理,由是緣故,正光
常於網站論壇上回應慧廣法師之邪謬說法而辨正法義,但一直都僅止於此。
今因慧廣法師變本加厲,以其邪見公然具文登載於《僧伽雜誌》中,曲解
《大般涅槃經》中所說之肉眼可見佛性之深妙無比正法,藉此手段來否定
平實居士之眼見佛性正法,由是緣故,不得不繕寫回應之文,辨正
慧廣法師知見之種種邪謬,作為回應;成篇累牘,即成一書,乃就其辨正
內容而命名為《眼見佛性》。然而,首自網站論壇上之法義辨正,末至
此書之寫作與出版,皆由慧廣法師挑起戰端,絕非正覺同修會之主動作為,
本會完全是回應慧廣法師之掀起戰端,乃是被動性之回應,而非主動挑釁。
此事之緣起責任歸屬,理應先行聲明,以正視聽。以下則依慧廣法師
所認同而舉述之人士所弘法義加以辨正:
 
第一小段:現代禪創始人李元松居士(以下稱李居士)以一念不生之靈知心
作為觸證真心之依據,違 佛所說「無覺無觀是名心性」的道理,具足
六塵中之覺觀,墮於 佛所說的常見外道見裡面;自從平實居士闡釋
「離念靈知不是真心」的正理以後,他對自己的「所悟」加以檢討之後,
失去信心,所以近年來又從批判印順法師而改為再度歸依印順法師,
但是對印順法師的應成派中觀的斷見論法義,也不敢公然的斷定為
正確或錯誤。他在早期出道弘法的時候,曾經宣稱自己是慧解脫的
阿羅漢,是永斷三結的悟道者及法眼清淨、學習菩薩道的行者,引起當時
佛教界的側目,後來證明不免大妄語的罪業。為使佛弟子們知道其
說法落處,將一一解釋如下:
 
首先對李居士錯誤認知真心談起,李居士在《禪的修行與禪的生活》一書,
八一頁~八二頁云:【以本地風光(正光案:李居士解釋為本來面目、
清淨本心、無位真人……)的修行來說,他的目標當然也是為了消除
顛倒夢想、止息渴愛執著;只是他發現一切顛倒夢想、渴愛執著的最內在
根源是可歸咎於真如(或真心)的不守本分】。然而《華嚴經》十迴向品中
已經明示:【譬如真如恒守本性,無有改變】,為何李居士說法卻與 佛的
聖教相違背?何以故?真如心(或言真心)離見聞覺知,不與六塵相到、
離思量性,從來不作主、本性清淨,隨於七轉識於六塵運作,而自身
不於六塵起任何貪厭取捨,如是恆守本性,無始劫以來至今無有改變,
一切證悟者都可以現前證實之,李居士何以說「真如不守本分」?然不守
本分者是七轉識,緣於根、塵、觸三和合,由真如顯現相分及見分種子,
並由見分(七轉識)分別相分,讓眾生誤以為實有接觸外境,讓眾生誤以為
真實有外境被自己所觸知而產生顛倒想,以致有貪染喜厭等善惡業心行,
導致眾生流轉六道不得解脫。
 
更何況證悟真心的「見道者」,隨時隨地可以現見真如心體恆守本性
(指心體自身之清淨性、離見聞覺知、不於六塵起分別)而運作不輟,
如何可說真如(或真心)的不守本分?若如李居士所說, 世尊於靈山
會上拈花,迦葉尊者微笑公案,豈不頓成虛妄?何以故?當時世尊拈花,
迦葉微笑時,皆已如實顯現「真如恒守本性(清淨),無有改變」之心性,
而李居士卻如盲者,無法觸證真心而說出「真心不守本分」的違心之論。
由此可知,李居士根本不知真心從本以來就「恆守清淨自性,無有改變」
之真實義理,自己尚且不知,而言自己是「永斷三結的悟道者」來籠罩學人,
罪過大矣,只怕來日有殃在。
 
因為錯誤認知及未見道故,所說之法常會落入二邊——常見及斷見中。
在常見部分,李居士常云:【解脫其實很單純,只要不執著就得解脫了。
不管阿含、般若或是禪,原理都一樣。】(《我有明珠一顆》七十三頁)。
由上可知,李居士認定一念不生的覺知心為真心,認定意識心不執著六塵
就是解脫,認為離開六塵煩惱的意識心就是解脫。然而 佛所說的解脫意,
並非覺知心離開煩惱便是親證解脫,亦非是放下一切不執著便是親證解脫,
而是覺知心證知覺知心自己虛妄,證知能思量處處作主之自己亦是虛妄,
因此對於後世是否繼續出現覺知心作主心都無任何掛礙,捨壽後願意
讓自己完全消失掉,方是斷我見與我執之解脫真實意。

然現見李居士只是在覺知心自我上面用心,只是在捨離一向貪著的
六塵境界,令覺知心不貪六塵而獨自常存於六塵境界中,卻不曾觀察
覺知心的虛妄,正是我見未斷而一向教人離我所者,以此我所斷除作為
斷我見而說為悟道者,是名常見外道見、名為大妄語者。

因此可以看見李居士常在書籍上開示:【不要修行,但莫污染】
(《禪的修行與禪的生活》一六二頁)、【只管打坐可以使人直接成佛。】
(《禪的修行與禪的生活》一一七頁)、【只要莫染污,
本來面目自然就顯現了。】(《我有明珠一顆》五十三頁)等以定為禪
籠罩學人、指導學人共造大妄語之言語。
 
在斷見部分,李居士與楊惠南教授的一番對答中可以看出,【(楊)問:
現代禪與印順法師的關係如何?(李居士)答:印順法師對我和現代禪的影響,
是深刻的,多方面的,可以說:如果沒有印順法師,應該就不會有李元松,
也不會有現代禪。不過即使我對印順法師部分看法不表贊同,但比起我贊同
他的和承受他的澤蔭的,不贊同的比例是微乎極微的。】
(《禪的傳習》二三六頁~二三七頁)。
 
然而印順承襲西藏密宗應成派中觀的斷見論,不僅否定佛所說真實可證之
第八識,且外於第八識如來藏而說一切法緣起性空,此外,復又建立
子虛烏有之意識細心,作為不墮斷滅見之三世因果聯繫者,如是虛妄建立
之作為,正是破壞 世尊正法,正是從根本法理上來剷除佛教,使佛的
三乘菩提正法悉墮戲論之中,皆成為不能實證之戲論行門;而其建立之
意識細心,則仍然還是意識心,同於外道神我一樣是意識心,致令數十年來
之佛教界弘法者及跟隨者,皆以意識心境界為其修證標的,使佛教界從此
大幅度的落入常見邪見中,因此破壞佛法甚鉅。

欲知印順如何破壞佛法,請詳見平實居士《楞伽經詳解》、《宗通與說通》、
《狂密與真密》等書,或於稍後末學破斥印順為外道見之緣由就可了知,
在此不予贅敘。

然而印順「對李元松和現代禪的影響,是深刻的,多方面的,可以說如果
沒有印順法師,應該就不會有李元松,也不會有現代禪」,由此可知,
李居士與印順一樣,自己無法檢擇印順說法錯誤之處,同樣信受
「外於如來藏而有一切法空」之斷見,故李居士不僅具有常見論者的體性,
又與印順同是斷見論者無疑。
 
又李居士當年自認是「慧解脫阿羅漢」、「斷三結的悟道者」、
「法眼清淨學習菩薩道的行者」,然而觀其所說,不僅錯認解脫道及
佛菩提道之修學次第,而且錯認涅槃真實道理,方有如是大妄語,
茲分段說明如下:
 
錯認解脫道及佛菩提道修學次第部分:四阿含說,聲聞初果須陀洹
斷三縛結:我見(身見)、疑見、戒禁取見,聲聞二果斯陀含薄貪瞋癡,
聲聞三果阿那含斷五下分結:三縛結、貪及瞋,聲聞四果阿羅漢
斷五上分結:欲界愛、色界愛、無色界愛、慢、掉舉。由此可知,
聲聞禪是由現觀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虛妄著手,是以蘊、處、界
之空相觀行來著手,由此而分證初果乃至四果斷盡我見、我執而入無餘涅槃。
然而大乘通教菩薩亦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之分證(詳見《大般涅槃經》
卷三十六),別教菩薩則是用參禪方式而找到如來藏,是從觸證如來藏識著手,
再以證得如來藏空性的體性來反觀自他有情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皆是虛妄,亦即找到空性如來藏後,反觀如來藏所現一切法是空相、
是虛妄的,由此而斷我見或我執,而證聲聞教、通教之初果至四果之聖果;
但因願力故,不願入無餘涅槃,而繼續保留最後一分思惑,以潤未來世
一再的受生種子。通教菩薩則是斷見惑與思惑,成為阿羅漢以後,復起一分
思惑而不入無餘涅槃,繼續住持正法於人間,以待別教大法,直至具足因緣
方能證得如來藏而通般若智慧,乃至最後終能成佛。
 
綜合上述所說,就可以發現聲聞法與菩薩法中,確實有共道及不共道,
共道即是聲聞行者與菩薩行者所斷的見思惑煩惱的現行,這是一樣的,
因此有聲聞四果及菩薩四果之果證相同。

不共道之處:
一者,聲聞聖人未曾找到生命本源實相的如來藏心體,
而別教菩薩已經找到如來藏心體,其智慧深利,非聲聞聖者所能知之,
因此菩薩在聲聞面前說法時,諸聲聞聖人都無置喙處。

二者,菩薩找到如來藏之後,可以依此而漸修,而漸次斷除煩惱障的現行,
亦可依此般若實智而分別斷除煩惱障習氣種子及所知障隨眠,直到二障
究竟斷盡而成為究竟佛。
 
然現觀李居士先是自稱慧解脫阿羅漢,則當時應知阿羅漢已斷五上分結,
並早已在成為四果阿羅漢之前,於三果中已經永斷貪瞋的現行,為何卻在
文中仍然說是「貪瞋仍在」的見道者?有如是已斷貪瞋之「阿羅漢」於
「明心」後仍繼續生起貪瞋現行之事者乎?由此可知,李居士所說嚴重違背
佛所開示,亦嚴重違背解脫道修學次第,如是之人,如何可說是
「慧解脫阿羅漢」、如何可說是「永斷三結的悟道者」、乃至
「法眼清淨學習菩薩道的行者」?實乃大妄語者。

成佛之道網站版工將其列入未見道的凡夫之中,並無錯評,慧廣法師何必
因為自己尚未見道、尚未實證般若,就攀緣李居士為同儕而作不平之鳴?
而成佛之道網站將李老師列為常見見之凡夫,也並非平實居士之評論,
乃是版工之評論(亦是正確之評論),慧廣不應將二者並為一談,
栽贓為平實居士所作之評論。平實居士於諸書中,從來不曾一字
或一句說過李元松居士是常見外道故。
 
又李居士云:【一個真正見道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知滅」。學人對於什麼是「滅境」,必須很清楚,不會誤以為
「開悟者背後會放金光,背後不會放金光的不能叫悟道者」。
涅槃只是貪瞋癡的止息!見道者對於此點須有絕不動搖的肯定。
倘若對於「涅槃」還有額外的看法,此人必定未真見涅槃。
 
第二,「知向滅之道」。並不是知道「滅」的人,就一定知道如何
趣向滅境。
 
比如你知道修行必須一切無罣礙,卻做不到,也不知如何精確迅捷地
長養無罣礙的體驗。而心裏倘若存有「我要無罣礙」的念頭,則又增添
一個罣礙了。在《現代公案》中,有一位同修向我說他正在修解脫道,
我問他怎麼修,他說:「隨時都不攀緣!」我詰問他:「你這樣子是把
一塊石頭放在心上嘛!」所以,並不是知道滅境的人,就一定知道如何有效
到達滅境的。
 
諸位也許奇怪,從四聖諦的過程來說,一個人似乎應該是知苦和苦集,
經修道才見滅的,既然見滅了,為什麼會未必知道向滅之道呢?這是因為
他的見滅是受人指導的,不是他自己經過漫長的聞思修工夫打下根基而來的,
倘若他是自己花費幾年或幾十年的聞思修次第才到達的,則見滅時自然同時
明了如何修道。
 
也因此有些人雖然知道什麼是「涅槃」,什麼是「本地風光」,但就是
不知道如何長養聖胎。此等學人,此刻應進一步親近師友,直到知道
如何具體、明確、有效地保任本地風光為止,否則開悟將成為一次身心脫落
的回憶而已。因此,經由他人指點而開悟的學人,要回過頭補修自己尚缺
的基礎,在悟見尚未穩固之前,不能離開指引自己本地風光的親教師。
 
第三,還要具備「向滅不退轉的動力」。意思是,學人要有透徹
「世間到底一場空」的出離心,他不再將人生的理想寄託在世間事業上,
而有今生一定要解脫的決心。倘不達解脫,人間的一切對他都是沒意義的。
具足了上列三個條件才叫見道位,才叫法眼淨。】(《我有明珠一顆》
怎麼自己到達解脫,四二~四四頁)
 
由上面所舉李居士對涅槃之解釋,可知李居士對涅槃之真實義,尚未如實
了知,仍有嚴重誤會。然而涅槃有四,並不是只有二乘聖者所證的兩種涅槃: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處涅槃。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指一切有情,不論異生凡夫、有學聖人、無學聖人等,
都有第八識如來藏,而此如來藏是本來就有、無始本有的,故稱本來。
有情輪迴生死及修學佛法,悉依第八識本來不生之體性方能成辦,
第八識心體有這個能生萬法而不被萬法所攝的自體性,有此不共七識的自性,
故稱自性。又此第八識遠離見聞覺知,隨七轉識於六塵中運行,而自身不於
六塵起任何貪厭取捨故,從不與諸煩惱相應,故名清淨。其第八識本來自在,
非因他生,亦非從緣生,其心體永不壞滅,能窮三際——從無量劫到今生,
復從今生到無量劫後,法爾如是,恆住寂滅境界中而心體永無生滅,
故稱涅槃。因此一切有情的第八識都具有如此的涅槃性及清淨性,
非因修得,故稱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無餘涅槃有二:謂二乘所證無餘涅槃及大乘菩薩所證無餘涅槃。二乘所證
無餘涅槃是慧解脫及俱解脫之二乘無學,因證得盡智(後有永盡的智慧)
及無生智(不再出生三界法的智慧)而斷盡我見及我執,捨壽時,
其第八異熟識已無煩惱的現行,故不再現起三界見思惑煩惱,六識、七識
皆斷滅而永不現起,故死後中陰身不現行,故不現起意識心而無見聞覺知,
惟餘第八識離見聞覺知而獨存,不在三界中受身現行;但是聲聞羅漢
並未證得無餘涅槃中獨自存在的異熟識所在。而大乘菩薩所證無餘涅槃,
乃是菩薩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第八識,也斷除我見與我執,再故意
保留一分思惑而不入無餘涅槃,是具有能取無餘涅槃的能力而不取證的人,
也是實證法界實相的聖者,所以其慧深廣,非二乘無學所能知;
以此證知法界實相的般若智慧,不共二乘的解脫智慧而同時可以修斷我見
及我執,不但是別教的三賢位或諸地菩薩,也成為大乘通教法中的
菩薩阿羅漢。

由此可知,二乘聖人唯知依佛語修斷我見、我執而斷三界煩惱現行,
得出三界生死,然不知不曉如來藏的所在,是故不知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也不知無餘涅槃中的本際,以信佛語故而入無餘涅槃,知非斷滅境界。
菩薩則以證實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分證佛菩提,依佛菩提而現觀蘊處界我
虛妄而斷盡我見、我執,故菩薩的法道有共於聲聞道者,
也有不共聲聞道者。
 
有餘依涅槃的境界相,是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乘)無學聖人於捨壽前,
仍有無漏有為法存在現行,仍須於人間受五塵,然於受五塵時心中
不起煩惱,色身則仍有冷熱痛癢…等微苦所依,此即是三乘無學捨壽之前
的境界相,名為有餘依涅槃,仍有微苦所依故。然而聲聞、緣覺於捨壽後
滅盡十八界法,已無蘊處界我存在,「進入」無餘涅槃;然而菩薩不捨眾生,
繼續留惑潤生,自度度他,直至覺行圓滿成佛,故二者之道有不共之處。
 
無住處涅槃是指十方諸佛不僅斷除了煩惱障種子現行,斷盡我見、我執等
分段生死,復又斷盡煩惱障習氣種子隨眠及所知障隨眠,使得種子永遠都
不再有變異,故說已斷變易生死,無漏究竟。此無住處涅槃中,不唯具足
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復證得無住處涅槃,
而且依初地所發十無盡願而起利樂有情於未來際無窮盡,因生死及涅槃
俱皆不住,故名無住處;用而常寂故名為涅槃,非二乘所知,菩薩少分知之
而不能證,變易生死永斷故,總稱無住處涅槃。
 
由以上分析,「見道者」是觸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因此緣故而得
般若中道智慧,非唯斷除我見而已;菩薩以此般若中道智慧故,
能漸薄煩惱障,乃至斷除我執煩惱。而李居士不知菩薩實證之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認為「涅槃只是貪瞋癡的止息」而已,但是貪與瞋
都只是意識心的我所法,還談不上斷除意識心我見,更談不上我執的斷除,
如是錯解涅槃定義,如何可說是捨壽後可以入無餘涅槃的「慧解脫阿羅漢」?
如何可說是已斷我見的「永斷三結的悟道者」?如何可說是已經證得
本來自性清淨的「法眼清淨學習菩薩道的行者」?
 
綜合上述可知,李居士錯解真心實際理地,復又錯解涅槃修證之理而具足
常見與斷見,聲聞初果所應斷的我見尚且未斷,如何可以自稱是
「永斷三結的悟道者」?又如何可以自稱是已斷五上分結的
「慧解脫阿羅漢」?乃至諸地以上所應分斷的「煩惱障習氣種子及所知障」
之「法眼清淨學習菩薩道的行者」?自身實已墮於大妄語業中,有何能力
為他人印證是法眼清淨之行者?慧廣法師對此渾然不知,故意在文中引出
李元松居士作為己伴,為自己撐腰,或者作為與現代禪互相夤緣之表相,
都無意義。
 
雖然 平實居士曾經在課堂上公開說明:因為李居士出世弘法極為不易,
因此不予拈提。然而正光有下列三種原因故不得不加以拈提:
一者為使正法能夠永續流傳,因此必須昭告佛弟子們:正法與外道邪法的
差異在哪裡?讓佛弟子們有所檢擇而遠離常見邪法。

二者,李居士不顧念 平實居士不予拈提之善意,而認為自己說法正真,
所以縱容張志成副宗長出面,以現代禪代表的身分而對 平實居士作
不實的評論,繼續以常見及斷見法誤導學人,繼續以大妄語者之身分
為人印證是法眼清淨菩薩,誤導眾生墮於大妄語業中。

三者正光曾經以化名在現代禪所設的「中國佛教論壇」舉出李居士落處,
即遭論壇版主封殺所貼之文章,以致不能繼續辨正、不能救護與現代禪
有關之學人。如果李居士所說為正法,又何須懼怕他人拈提其落處?
由此可知,李居士說法荒謬,不能堪受正法之摧邪顯正也,因此為遮掩
其落處,現代禪網站論壇凡見有人舉證其落處者,則專搞小動作,不讓人
繼續針對其法義而辨正之。

也正因為上面所說三種理由,如今慧廣法師故意提及李居士,用作朋比,
實有引為同道之意涵在內,逼使末學不得不對李居士落處加以敘述;
若李居士得見此書,正好檢點自己所說是否違背佛語,檢點自己是否
已經大妄語,避免臘月三十無常來到,業境現前時,屆時後悔
也來不及了(撰寫至此,正逢李居士於二○○三年十二月逝世,並於死前
發出『李元松向佛教界公開懺悔啓事』,詳見附錄一)。
 
第二小段說明 平實居士說法為何符合 佛說的正理:
 
平實居士自一九九年十一月二日自己明心、見性以後,深入經典,
以驗證自己所悟如來藏是否為真實。並於確定無疑後,於一九九一年九月
在台北中央信託局佛學社…等三處開始弘法。一路走來,不僅始終如一,
未曾改易其說,而且都依止同一法理而越來越深細。然因悲心深重,不忍
眾生被名師誤導,因此發起悲心,也是回應名師的抵制而作獅子吼,
想要警覺走入岐路的佛弟子們。所以在剛開始弘法時,只說明如何
可以明心、如何可以見性,都不破邪顯正;後來雖然因為諸方大法師常常
藉故在言語上不斷的誣蔑 平實居士的法義錯誤,所以 平實居士才在書中
開始舉證及破邪顯正,但也都未對諸方大師指名道姓,冀望能改其過。

然而經過九年當中,不見諸方大師稍改其誤導眾生之惡劣行為,也不見他們
停止對 平實居士正法的否定,遂於二○○○年開始公開指名道姓引述其文
而辨正之。然而被拈提之諸方大師,如惟覺、聖嚴、星雲、證嚴,乃至
文筆犀利、作風極為強勢慓悍的印順、昭慧……等人,亦不能在正法上面
以文字稍微置喙而作一詞,肇因其落處都已被 平實居士洞見而破斥之,
所以一一晾筆而不能書之以文、回應辨正。又因此緣故,有智慧的佛弟子眾,
多已知悉彼等名師所弘傳的若不是常見法、就是斷見法,是故遂開始
漸有佛教學府或研究所,不願再教授印順…等人破 佛正法之邪知邪見,
漸有改易為唯識種智正法而傳授者,實乃佛教學人之大幸。何以故?
印順…等人所弘傳的是密宗應成派的中觀斷滅見,正是破 佛正法最甚者。
 
又 平實居士不僅宣說解脫道、佛菩提道正理(詳情請見 平實居士所著
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使學子們得知正確佛法修學方向與內容、
次第,而且將佛菩提道根本的佛法大乘唯識如來藏正理詳細宣說,使學人
得以熏習第一義諦知見,建立第一義諦知見,並藉著無相念佛的
憶佛拜佛功夫來修習動中定力,及教導學人修集證悟如來藏所需之福德資糧,
以助證悟而親證如來藏本體,由此而親自體驗 佛在《心經》所開示的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實相中道真義;學人四眾也因此而能
親自證實《金剛經》所開示【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等正理,而發起
根本無分別智(親證如來藏本體而發起現觀真如法性的智慧,
亦云無分別智)之功德受用,而轉依如來藏識的本來無生體性。
復於親證如來藏本體後,藉著傳授看話頭功夫,得以眼見佛性清楚分明,
成就二種功德:

一者,成就身心及世界如幻觀(眼見身心及世界虛幻之現觀智慧),而了知
如來藏之作用,了知種種諸法相,莫不是如來藏藉種種因緣而生,猶如
一面鏡子,胡來胡現,漢來漢現。

二者,以上述眼見佛性功德,反觀有情自無始劫以來,世世之意識心都是
從來未曾接觸外境,皆是如來藏藉著種種因緣而現諸法相。因眼見佛性真實故,
知有情一向執外境以為實有而不知諸相虛幻正理,因此發起大悲心,發願
度盡一切有情出離顛倒見。這就是 平實居士所說、所傳的正法真理,
完全符合 佛說的真正法義。
 
此外, 平實居士於學人明心、見性後,傳授禪門公案之差別智,使學人
得以深入後得無分別智(以根本無分別智為基礎,而了知如來藏種種
功能差別之智慧,亦云後得智),了知二轉法輪般若諸經種種內涵。

學人於深入後得智時,修除性障及隨分修學禪定,得以次第增上,修證
十行陽焰觀(現觀具有能取六塵之心,猶如陽焰虛妄不實);並修學
一切種智三轉法輪經典如楞伽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
進而參究末後句,解悟末後句,透牢關,親自體驗末後句境界,親見實相
無得無失,成就禪宗所說「無事人」境界。如是雙具十行陽焰觀及
親證牢關境界,救護一切有情迴向正道,護持 世尊了義正法,進於十迴向位
成就如夢觀(現觀自己所行菩薩種種自利利他無量行,
猶如夢中所作一切事行一樣)。
 
於成就十迴向位如夢現觀後,發起十無盡願、修習百法明門;復同時修集
佈施波羅蜜多,以法施為主,進而永遠伏、除性障如阿羅漢,成就初地
猶如鏡像現觀(現觀一切六塵相,皆是如來藏阿賴耶識所出生之觀行),
便滿足初地心。
 
成就初地滿地心後,復轉入二地入地心中,廣修二地菩薩諸善法、十善業道、
嚴持戒行。又進修二地所應進修無生法忍(二地所應修證的一切種智),
於因緣成熟時,成就光影現觀(了知如何使自心如來藏所含藏的種子
轉變清淨的道理,亦即了知如何轉變自己內相分之觀行),永不毀犯
清淨戒律,是名真實持戒,便滿二地心。
 
成就二地滿地心後,復轉入三地入地心,廣修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
又進修三地所應進修無生法忍一切種智,於因緣具足發起三昧樂意生身,
得至諸佛世界供養諸佛及到諸方世界度眾生說法,觀察此意生身所說佛法,
猶如山谷回響,成就谷響現觀(觀察自己所生意生身遠至他方世界
為眾生所說諸法,為此世界色身中之意根及意識所緣猶如山谷回響之觀行),
便滿三地心。
 
成就三地滿地心後,復轉入四地入地心,廣修四地無生法忍一切種智
(觀察安立諦十六心)。又精進度此世界及他方世界眾生,永不疲倦,
增益自己化現眾多化身於他方世界之世間法能力,終能成就猶如
水中月現觀(觀察一切他方世界自己所化現之眾多化身,猶如水中月,
隨其眾生心水之數量多寡,便有其相同數目之意生身月示現之觀行),
便滿四地心。
 
成就四地滿地心,復轉入五地入地心,廣修四地無生法忍一切種智,
將十二因緣粗相做法無我觀行。又精進於禪定波羅蜜多進修,能將世俗諦
與勝義諦完全融合無二,亦能將三地所修禪定、神通等法轉勝,方能於
等持位(修行者於修定時,繫心一緣,令意識定於一境,引發禪定正受現前)
中,現觀自己所化現極多的化身,皆是自心如來藏阿賴耶識秉承意根末那之命
所變化者,成就變化所成現觀(現觀極多化身,皆是自心如來藏阿賴耶識
變化所成,非是末那所能變化),便滿五地心。
 
成就五地滿地心,復轉入六地入地心,廣修六地無生法忍一切種智,
將十二因緣作更細相觀察而進斷極細煩惱現行。也觀察五地變化所成
之極多化身,似有非有,成就似有非有現觀(現觀變現的化身純是自己
如來藏阿賴耶識所化現,非真實有,名非有;然所化現化身卻為他方世界
證得神通境界的佛子所能親見,名似有),便滿六地心,能取證滅盡定
而成為解脫道之極果聖者。
 
成就六地滿地心後,復轉入七地入地心,因方便波羅蜜多故,廣修七地
無生法忍一切種智,親證念念入滅盡定不可思議境界。因心寂靜極寂靜故,
而成就寂靜觀(每一念都能入滅盡定等至位中,亦即於每一念都能隨入
滅盡定正受三昧境界之觀行)。因成就此寂靜觀故,心極寂靜故,
欲入無餘涅槃而取證涅槃;然 佛不欲此七地菩薩入無餘涅槃,故示現於
七地菩薩前,傳授「引發如來無量妙智三昧」,而此三昧勝過七地菩薩
以往所修諸三昧,因而此菩薩樂於修學,不樂取證無餘涅槃,
因此成就七地滿地心。
 
成就七地菩薩滿地心後,復轉入八地入地心,依「引發如來無量妙智三昧」
廣修八地應有之一切種智,並依願波羅蜜多,修學如幻三昧現觀
(不用作意及觀行,可以十方世界隨念幻化變現,故於相、於土自在
之觀行),成就八地滿地心。
 
成就八地菩薩滿地心,復轉入九地入地心,依四無礙辯(法無礙、義無礙、
詞無礙、樂說無礙),廣修九地一切種智,能如實詳細宣說三乘正法,
能將大乘法無我及二乘人無我都具足而圓滿宣說,所以處於一切境界
無所畏懼,成就力波羅蜜多,而成就九地滿地心。
 
成就九地菩薩滿地心,復轉入十地入地心,廣修十地菩薩一切種智,
並將九地以前所修種種功德、福德迴向。迴向的結果,十地菩薩在
色究竟天宮成就大寶蓮花宮殿廣大無邊。

當十地菩薩坐上大寶蓮花宮殿寶座而放光照耀十方佛世界時,十方諸佛
發動十方世界所有十地菩薩,各帶著他們自己九地以下菩薩及眷屬,
來到這個宮殿前。然後十方諸佛同時伸手放光遙灌十地菩薩頂及
諸菩薩頂;因為 佛的加持而成就受職的法王子功德,
圓滿成就十地滿地心。
 
成就十地菩薩滿地心,復轉入等覺地入地心,於百劫中廣修福德,
無一時非捨身時,無一處非捨身處。於百劫修集福得圓滿後,
降身母胎,步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並隱其威神之力而示現如同凡夫眾生之於法都無所知的境界,然後隨諸
外道一一受學,又離外道修諸苦行而不能發起智慧、無益佛道,然後
放棄苦行,再於菩提樹下,半夜時分以手按地時而得明心,大圓鏡智及
上品平等性智、妙觀察智現起;又於天將亮時,目睹明星而眼見佛性,
成所做智現起,成就世、出世間最究竟佛的果報。
 
由上可知,若無明心為基礎,如何能知、能證陽焰、如夢、鏡相、光影、
谷響、水中月、變化所成、似有非有、念念入滅盡定之極寂靜等觀行之
次第與內涵?而此等觀行的成就,需要很長久的時劫才能完成之,若無
眼見佛性為助力,如何能迅速的成就種種現觀?

而 平實居士不僅宣說解脫道、佛菩提道,而且將 佛的正法——如來藏
真實義及各種觀行——如實宣說,使學人得以了知正法及邪法之分際,
而如實修行。因此依末學觀之,自 玄奘菩薩以來,尚無有證悟的祖師
能將此中的真實義理,作有次第性的一五一十的宣說,可謂是中土
前無古人,恐怕也將是後無來者(因為從此以後就不必再有人來重複做
這個工作了)。
 
又佛教界人士凡有說法,如果符合 佛說, 平實居士讚歎不及,
何況評論之有?因此,唯有不符合 佛的正法,並且廣泛誤導眾生之
教界人士, 平實居士才會發起獅子吼來檢點他們,來救護眾生迴向正道。
如是救護眾生回向正道之獅子吼,乃是事實,而慧廣法師竟然昧著良心
反說是:「蕭團體則十餘年,不斷的增大起來,同時對佛教界的批評
也毫不手軟。他們以大乘佛教後期唯識、如來藏的經典為究竟,凡不認同
該思想者,即評為斷見、常見或『附佛外道』,一些有名的教界法師長老
都被列為『附佛外道』中,個人亦被列入。」如是似是而非的說法,
真乃顛倒黑白、指鹿為馬之人也。

慧廣法師若真有見地,何妨將自己所認知的成佛之道,寫出來讓大家
效法學習?看看您有幾分功力?看您能及得上 平實居士幾分之一?
恐怕是沒這個小膽吧!
 
又 平實居士效法 佛在世時踵隨外道足跡之後一一加以摧破的故事,所以
一一舉證當代佛門內之外道知見而破斥之。因此慧廣法師不知 平實居士
不願眾生被名師誤導而處於倒懸中,因而發起摧邪顯正之獅子吼;
反觀慧廣法師自己,尚且不知自己所說已墮入 佛所說的常見外道邪見中
(誤認離念靈知為真心故),以自己的非法而妄謂他人所說正法為非,
實乃愚癡無智之顛倒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