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3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54集 不思議是滅諦

 


各位觀眾朋友以及菩薩們: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說明的是「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不思議是滅諦」這個單元。

上一集我們為大家說明了:為什麼菩薩摩訶薩能夠具足解脫及解脫知見?那是因為菩薩摩訶薩的證悟是真實的,所以解脫與解脫知見就會具足。菩薩摩訶薩所證是法界的實相——如來藏心,而如來藏心即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所以菩薩摩訶薩能夠常照二諦為眾生說法。

這一集我們繼續來談大乘菩薩所證的實相心。當大乘菩薩證悟了實相心如來藏,並且確實轉依如來藏心之後,此時大乘菩薩便發起了實相般若智慧,由證悟如來藏而發起般若智慧開始,繼續依止善知識修學別相智與種智,便能漸次圓滿一切種智,最後成就佛地的果證。我們剛剛談到了實相般若智慧,但什麼是實相般若智慧呢?實相般若智慧函蓋極廣,從初悟開始一直到佛地究竟圓滿。稍微具體來說,若發起了實相般若智慧,就是能實際理解法界萬法的根源就是如來藏,也能了知萬法都從第八識——也就是如來藏——中出生的;如此的實際理解,絕非僅是靠意識思惟而來,而是依於菩薩對所證悟的實相心的現前實際觀察,而有的實際理解,這是依於實證實相心而有的見地,絕非僅是知見。一旦發起了實相智慧,從此便瞭解了萬法的種子是含藏在如來藏心中,接下來地地進修直到究竟了知如來藏中的一切種子,此時就是一切種智成就而成佛了;所以大乘菩提當然更要依如來藏而成立,因此而說三乘菩提都是以如來藏一法為依。也許有人聽到這裡時,心裡想:「如果我這一世都不想證三乘菩提,那我就不用以如來藏為依了。」這其實是背離事實的錯誤想法,因為即使不證三乘菩提,仍然要以如來藏為依。如果沒有了如來藏,有情眾生就不可能繼續生存,也無法再去入胎,也就沒有下一世的名色了!若是如此,法界中的眾生也是早就滅盡了,哪還有三界有情可說呢!眾生都要靠如來藏心去入胎,才能有下一世的名色,否則死後就變成斷滅了,所以世俗人仍然是以如來藏一法為依,只是無法瞭解一切有情眾生皆以如來藏為依的這個事實。

如果是斷滅見的外道說:「所有眾生都斷滅了,總不必依如來藏了吧!」這樣的說法當然也是背離事實,因為他能表達這個斷見,仍然是以如來藏為依;再者,眾生無量無邊,何時滅盡呢?即使是這個斷滅見外道這一世的五陰壞滅了,他的下一世的五陰仍然依如來藏而繼續出生,完全沒有辦法不以如來藏為依的。再談到眾生所存在的山河大地,仍然是以如來藏為依,因為山河大地並不是無因而有,山河大地是共業有情如來藏中的共業種子共同變現出來的;若沒有如來藏,山河大地也將隨之不存在。所以器世間與有情仍然是一依,也就是同以如來藏為依。因此說這個〈一依章〉,既含攝世間法,也含攝出世間法;如來藏一依其實正是世出世間法,這才是真正的一依。能夠瞭解這個一依的真實理的人,就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若是有人將如來藏全面否定,如果他們否定如來藏的意思是指如來藏不存在,若如來藏真的如他們所說不存在了,那就代表有情眾生與山河大地也就都不存在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如同先前我們說過,實際上是一切有情眾生與山河大地因如來藏而有,一切有情眾生與山河大地以如來藏為依。因此,真正的〈一依章〉是說要依於各個有情唯一而不二的如來藏心,而大乘法的滅諦正好就是依這個如來藏心而實修、而為人演述。然後,從菩薩所證大乘四聖諦中的滅諦,來看二乘人所證的滅諦,也仍然是依如來藏,這樣才叫作一依——全體都是一依。所以,三乘菩提的滅諦都是依如來藏而有,否則,苦滅了以後就變成斷滅空了!這才是〈一依章〉的真實義。

接下來,我們來看〈顛倒真實章〉第十二的這段經文:【不思議是滅諦,過一切眾生心識所緣,亦非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智慧境界。譬如生盲不見眾色,七日嬰兒不見日輪;苦滅諦者亦復如是,非一切凡夫心識所緣,亦非二乘智慧境界。凡夫識者二見顛倒,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智者則是清淨。邊見者,凡夫於五受陰我見妄想計著,生二見,是名邊見,所謂常見、斷見: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常,是常見,非正見;妄想見故,作如是見。於身諸根分別思惟,現法見壞;於有相續不見,起於斷見。妄想見故,於心相續,愚闇不解;不知剎那間意識境界,起於常見。妄想見故,此妄想見,於彼義若過、若不及,作異想分別,若斷若常。】(《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這一段經文是〈顛倒真實章〉。顛倒與真實是兩個法,這一章是在顯示顛倒見、真實見。真實見與顛倒見,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當然也要探究。這就是說,修學佛法時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學佛時不能夠單憑人家怎麼說,我們就怎麼信,而是要能夠有自己的見地可以發起。在佛法中一定要依真實的見地來學,有了見地才能知其所以然;否則,只知其然時,當人家問你說為什麼是這樣,那就無法回答,這正是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其然,就只是知識,就叫作佛學知識,那已經不是真實親證的佛法了。所以,為什麼是顛倒?為什麼是真實?當然也要弄清楚。

勝鬘菩薩說:「不思議的法是滅諦,這個滅諦超過一切眾生心的分別的所緣。不但眾生的分別能力無法緣於大乘不可思議的滅諦,乃至這個大乘滅諦也不是一切阿羅漢、辟支佛的智慧所知的境界。譬如有人出生時就瞎了眼,不能看見種種色塵相;又譬如有些人是如同出生才七天的嬰兒,把他抱到大太陽底下,他只能看見一片光亮,仍然看不見太陽。大乘苦滅聖諦的道理也是像這樣子,並不是一切凡夫覺知心所能加以識別及攀緣的,也不是二乘聖人所能臆測的智慧境界。凡夫所能識別的智慧,都是落於兩種心行顛倒的見解中,一切阿羅漢、辟支佛的智慧則是清淨的智慧。邊見的意思是說,凡夫在色受想行識這五受陰上面去領受,認為自我是真實存在的,以種種的虛妄想來執著自己;或是誤以為五受陰壞滅以後就是斷滅空,而這種執著都是因為對五受陰錯誤的認知所導致的,因此就出生了兩種見解,各落一邊,這叫作邊見;邊見的意思是說落到兩邊:一邊是常見,另一邊則是斷見。」

「假使有人不知常住法,當他對五陰的每一陰作了詳細觀察之後,看見五陰有種種行,並且在身口意行中看見每一陰都是無常,便認為只要五陰壞滅了,未來不會再有五陰,這就是斷見,這不是正見。有的人則認為涅槃是常住不變的,誤以為五陰中的識陰或意識就是涅槃心,這就是常見,這也不是正見。由於都是妄想所見的緣故,而作出了斷見或常見的說法與見解。可是為什麼會產生了斷見與常見呢?是因為對於色身五根作了分別與思惟,現前看見色身會毀壞,也看見色身中有受想行識,而老死以後全部都會毀壞消失,所以生起了斷見。反過來說,有人由於不如理作意而產生虛妄見解的緣故,對於有一個真實心一直相續不斷地存在,但因為他智慧不足而不能理解這個事實;又由於不知道每一剎那都在不斷變化的意識境界,誤以為意識心及意識所住境界是常恆不壞的,對於意識所住的境界全都是剎那變異的事實不能理解,因此誤認為意識是常,所以就生起了常見。由於都是虛妄想所見的緣故,這一些由虛妄想產生的見解,是因為對於實相心如來藏非斷非常的正理,有著過於事實的錯誤見解,或是有著愚昧性而無法理解實相心的正理,因此就作出了種種不同的瞭解以及錯誤的分別,所以就有了或者斷見、或者常見的出現。」

勝鬘菩薩所說的「不思議是滅諦」這句話,每一位解說的人的說法通常各不相同,那到底誰說的才是正確的呢?若是對滅諦的真實理不瞭解的人,對這些似是而非的說法,是無法分辨真偽的。譬如有人說:「人生無常,所以別太計較。」他說這樣也是滅諦,但其實他說的只是世俗人所知的滅諦。這就是用世俗法來解釋佛法,對真實瞭解滅諦的菩薩來說,這個說法並未能說明滅諦的真實意義;可是對不瞭解滅諦的人而言,卻無從分辨,從而誤認為「人生無常,所以別太計較」這樣的說法也是滅諦。這是因為學法者,對滅諦瞭解的程度不同的緣故。但若直接按照勝鬘菩薩所說的大乘滅諦的真正法義來為所有的學佛人說明,當我們說到「不思議的法是滅諦,這個滅諦超過一切眾生心的分別的所緣」,可能會有許多人無法理解我們所說的內容。所以菩薩為眾生說法時,仍然要按照上一集所說的諸佛度人的常規來說法:先說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諸法無常不可久住,然後才解說大乘道。在說法時要觀察眾生的因緣,若眾生對所說的法可以接受了,便按照諸佛度人的這個次第繼續往下說明。

上面提到那種「人生無常,不必太計較」的滅諦,只是以世俗法來解釋佛法;但即使如此的世俗法,年紀太小還是聽不懂。譬如一個小孩子,若是才三歲、五歲,我們跟他說「人生無常」,他一定聽不懂;又跟他說「不必太計較」,可是小孩子就會很在意「每天得到多少糖果、多少玩具」。得要等到他七歲、八歲了,看見人家出殯,就問:「老爺爺死了,什麼是死?」這時才能慢慢告訴他,要先從身體會爛掉開始講:「就說人死了就不會動,也沒有呼吸、心跳,不會吃飯也不會講話,都不知不覺,然後身體會爛掉。」小孩子對死的初步認知只能是這樣,這時若為他說這樣子就是「人身無常」,他才終於知道第一分的無常;但他還是只能想像,還是不太懂這樣子叫作死。所以,對小孩子來說,即使是世俗法中的滅諦、人生無常,小孩子沒有這樣的觀念;在小孩子的觀念中,這是不思議的。

稍微再進一步的滅諦層次,則是一般所說的五陰無常;至於我們說的不可思議的滅諦,叫作涅槃。這個涅槃不但一般人無法理解,即使是佛門中有些人的著作中,仍然錯說了涅槃的真正法義。由此可見,滅諦真的不可思議,乃至 平實導師在許多年前寫的《邪見與佛法》這本書中說,阿羅漢入涅槃是滅掉五蘊十八界的全部,這就說明了意識乃至十八界的全部都是可滅之法,不是常住法。但直到現在,仍然都還有人主張意識常住不壞,如此說法代表無法理解斷我見的真正意涵,何況能知涅槃?

我們要知道:如果要能夠在大乘法實證實相心如來藏,斷我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如果沒有辦法斷我見,對於實證大乘的這個真實的滅諦,那是絕對辦不到的。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謝謝大家!

也祝福大家:煩惱遠離、安樂自在!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295-a22_054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53集 菩薩摩訶薩於第一義中常照二諦、化眾生

 


各位觀眾朋友以及菩薩們: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所要講的單元是「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針對這個主題,我們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著《勝鬘經講記》第五輯的內容來為大家說明。

上一集為大家說明了:如來藏是萬法的根源,也是三乘菩提的根源,一切諸佛莫不依如來藏心而成佛;所以,依這個如來藏妙法來說,才能夠說是究竟的歸依,才能夠說是唯一的佛乘,這才是「一依」的真諦。也為大家說明了:諸佛如來離名字相、離境界相、離事相相。

今天我們繼續來探討,如來藏為萬法的所依,是萬法的根源。三乘佛法都一定要以如來藏為所依,依這個根本因,才能夠有一切諸法。若是把這個如來藏心否定了,就變成依草附木的精靈,成為諸法無所依止的孤魂野鬼了!所以即使否定如來藏心的人,具有世智辯聰能夠瞞得了天下人,但是當真悟的菩薩有一天出來弘法時,他就無法回應了。因為大乘法是否實證,是開口見心的,「有沒有?」或是「在哪裡?」一句話講出來,證悟之人一聽就知道對方有沒有證悟了。可是長久以來,大家普遍都不知道這個道理,因此有人看到 平實導師在《公案拈提》書中把大法師的一段話拈出來,就判定沒有開悟,這些否定如來藏的人無法理解,因而質疑:為什麼單憑這樣一段文字,就可以判定說別人沒有開悟?但是事實上,真的就可以這樣判定。有時候還不必一段文字,只要一句話就足夠判定了。即使 平實導師已經把如何判定的道理都寫在書中了,仍然無法讓他們理解,為何可以利用大法師的一段文字,就判定大法師沒有開悟。

這就是說,有些人對大乘法的見道內容,其實是完全不懂的;總是以二乘法來解釋大乘法,所以大乘法才會被解釋成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的戲論。當真悟的菩薩,去讀那些大師誤會大乘法的所有著作,就會發覺它們都是戲論,因為全部都言不及義。當他們解說大乘法時,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法都與第一義不相應,當然是言不及義。所以一定要依止唯一的法,這唯一的法就是如來藏心,除此以外,別無究竟歸依。所以《楞伽經》這麼說:「這個第一義諦的真實法相,就是諸佛的如來藏心。」這才是真正的一依,不論未來世在哪個世界成佛時,還是依舊以此為依。諸佛永遠都說此經,但此經是哪一經?其實就是如來藏心,這才是真正的佛經,由這個如來藏心來函蓋一切佛經。

接下來,我們來看以下兩段經文,《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5:【「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世諦、第一義諦。】《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1也說:【大王!菩薩摩訶薩於第一義中常照二諦、化眾生。】

從這兩段經文的開示,我們可以知道真正懂得佛法的菩薩不會只懂得第一義諦,一定都是雙照二諦,都是從第一義諦來照見二諦;可是要到達雙照二諦的過程中,得要一諦一諦去修:要先修世俗諦,先斷了我見,懂得我執如何斷除,再明心證第一義諦。斷我見絕對是大乘法的基礎,想要明心的人都要以證初果為基礎。如果沒有如實修證完成初果的見地,就先知道大乘法見道的密意,一定會出問題。這是我們一直以來一再體驗到的事實,所以斷我見是大乘見道明心的基礎。可是每個人都能斷我見嗎?即使親聞 佛陀開示,都不一定能斷我見,還是有別的配合條件存在。

所以,佛陀說法有一個常規(每一位菩薩將來成佛時為人說法,也仍是會沿用這個常規),這個常規就是說:凡是有學人來請法,要先為他解說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要先講這三論:學佛之前要先學習布施,觀察眼前的學人是否能聽得進去。假使他深心信受了,接下來再為他講戒:要持五戒才能對道業有所助益,不持五戒就會障道;持戒還可以保住人身,永遠獲得這個道器,世世不會失去人身,才能世世修學而證得解脫果。此時需一面講、一面觀察,當他都能信受奉行時,這二種論——施論與戒論——都講完了,接著就講生天之論:要為他說明如何才能生於天界?往生欲界天還是色界天,若想要生在六欲天中,要行十善;除了布施、持戒以外,還要行十善。十善聽完了都能信受,再告訴他:如果想要生色界天,就得要離欲界貪愛而修四禪八定。如果這些也能聽得進去,真的能信受,才可以認為這個人心地清淨猶如白布、易為染色;這就是說,這個學人心地清淨,如同一塊白布非常容易染上各種顏色,那時就可以把他清淨的心地染上解脫之道。接著再告訴他:五蘊無常敗壞,不可依止。如果他聽了如此的說法,能夠完全信受,了知自己原來是假有,我見斷除了,那時再來度他迴入大乘,再為他解說大乘法,鼓勵他未來要努力於第一義諦得親證。

諸佛說法都是這樣的:所謂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諸法無常不可久住;然後才解說大乘道。若是菩薩度人違背這個常規,就可能會導致所度之人,於第一義諦法退轉,進而成就謗法、謗善知識的惡業。大乘菩薩在三地以前都仍有胎昧,每一世回到人間,通常都不會馬上記起過去生所修的法;即使菩薩在這一世修行菩薩道時,因為這一世所修的法道與過去生所修的大乘法相應的緣故,因而使過去生所修的法種流注,因而即使這一世沒有師承,仍能自參自悟,但此時仍可能無法記起諸佛所開示要如何度人的這個常規;若沒有去讀《阿含經》的話,當然就不知道佛度人時有這樣的次第。所以可能就會在剛開始度人時,沒有遵循這樣的次第,而在學人因緣仍不具足的情況之下很快就幫他們明心,就可能會導致所度之人於第一義諦法退轉,進而成就謗法、謗善知識的惡業。因此相對的,對每位學人來說,每位學人應該也要瞭解,應該先要仔細瞭解自己在學法上的因緣,依照諸佛度人的這個次第來進修,不要太快想要去探求第一義諦法的密意,如此通常會欲速則不達,甚至造下謗法、謗善知識的惡業。

這是因為要經過一定的過程,要依照 佛的常規來度人:先說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若能接受這三論,再傳授三乘見道之法。正覺的禪淨班兩年半的課程就是這樣安排的,在即將結束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指導大家如何斷我見,如何修四加行。學人若能把我見斷了,再來告訴大家如何參禪;一定要依照諸佛度人的這個常規與次第,否則當學人因緣未成熟時,若此時知道了第一義諦法的密意,反而對學法者不利,所以一定要依 佛陀施設的次第來弘法。

這就是說,大善知識一定是要具足二諦的。但是度眾生時仍不許一開始就講第一義諦,要先從世俗諦開始,先幫眾生斷我見;在斷我見時有一個過程,為說「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然後接著再說五陰無常、不淨、苦、空、無我,這些修學完成而確實斷除我見了,不再落入意識中了,然後才是幫助他證悟般若禪的時候。

這就是說,一定要先從世間善法開始講解,然後再從世俗諦開始修行,接著再來證悟般若,這樣才能具足二諦。要先從世間法的善事——也就是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教起,這些事相都能接受,也能如實去作了,心性改變了,然後才幫他斷我見;斷我見之後才幫他證如來藏,這樣才不會退轉。這就好比釀酒,時間若還沒有到,你就把它打開來喝,結果只是喝米汁、麥汁、葡萄汁而已,並沒有酒可喝。一定要經過一個發酵轉變催熟的過程,就像醍醐一樣,要把牛奶先變成乳酪,然後再變成生酥,再變成熟酥,再變成醍醐;要有一定的過程,才會有醍醐可得。若是想一開始就要把牛奶一個步驟直接製成醍醐,那是無法成功的,即使外表看起來像醍醐,那一定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這是開悟的、見性的人」,自己心裡也可能因為有這個表相而自得,可是裡面其實是虛而不實,沒有真正開悟的實質,不像飽滿的稻穗,飽滿的稻穗總是垂頭而不會昂揚。所以修習大乘法之前,應當要經過一定的時間先修集福德、消除性障、斷除我見,這是一定要的,這段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基本上兩年半是必要的,有的人甚至還要六年、七年、八年不等,得要看每個人的因緣。

這就是說,如果學人不是聲聞人,而是菩薩,而且是證悟的菩薩,就一定要通二諦,不能只通一諦。若是有已經開悟的菩薩說:「佛菩提道我都懂,可是解脫道我沒學過,我不懂。」那這就不對了,那就表示這個開悟是有問題的。平實導師的著作中,例如《邪見與佛法》,以及《宗通與說通》、《識蘊真義》、《阿含正義》,乃至目前比較新的《涅槃》,對於解脫道與涅槃都有詳細的闡述。有很多人說:「我讀過了《邪見與佛法》以後,終於知道什麼是涅槃了,只是沒有辦法證而已;但我真的知道了,原來是滅掉自己就稱為涅槃,涅槃中只剩下如來藏離見聞覺知。」讀了書以後,終於知道了!以前對涅槃,只能絞盡腦汁來猜測,腦汁絞乾了也不知道涅槃是什麼,都是用想的、猜測的,但在後來讀了《邪見與佛法》之後就懂了。

為什麼菩薩能夠具足解脫及解脫知見呢?正因為菩薩的證悟是真實的,所以解脫知見就會具足。否則,若是所證非真實,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對涅槃進行言語的闡述,若是寫成書了,一定會前後矛盾而被挑出毛病來。如果是想像的、思惟的法,講得越多、寫得越多,毛病就跟著越多;但若是真實證悟的菩薩,就不會有這種問題,所寫的書一定不會前後矛盾。所以菩薩證悟後仍然要通二乘的世俗諦,二乘人可以說他不通大乘的第一義諦,因為他們不必親證如來藏心。可是大乘菩薩想要親證如來藏之前,是要先斷我見的,不能夠說他不懂解脫道而無法為人講解。

因此《大般若經》所說的菩薩摩訶薩(這裡說的摩訶薩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明心者,或者再加上見性者,就叫作摩訶薩;有的經中對摩訶薩的定義是,開悟了就叫作摩訶薩;可是有的經中定義比較嚴格,得要入地了才算是摩訶薩),凡是入地而成為摩訶薩,一定能在二諦中為眾生說法:一定可以教導眾生我見怎麼斷、三縛結怎麼斷,進而如何斷除我執,至少都有這種能力,這是世俗諦;同時也能為人演說第一義諦,教導眾生證得法界實相而出生實相般若。能這樣住於二諦中為眾生說法,才叫菩薩摩訶薩。《仁王般若經》講的也是一樣:菩薩要常照二諦,心中一直都有解脫道與佛菩提道實證智慧的作意。這種智慧的作意是恆時存在的,除非意識斷滅了,否則都是恆時存在的。所以,常照二諦而為眾生說法,當對方的根性以及當時的場合適合說世俗諦時,就專說世俗諦,不說第一義諦;如果那個狀況都是菩薩根性而不是聲聞種性人,就應該為他們演說第一義諦,不說世俗諦,所以菩薩摩訶薩要常照二諦為眾生說法。

可是說到常照二諦,這二諦的依止又是什麼呢?當然還是如來藏心。這二諦如果離開如來藏作為所依,就沒有二諦可說了。譬如說二乘菩提,二乘的阿羅漢、辟支佛,雖然他們不用親證如來藏,但是他們如果不信有如來藏心,或者他們的蘊處界離開了如來藏,也就不能成其為出世間法。因為二乘法不論是修聲聞法四聖諦或者因緣觀,成就解脫道以後入了無餘涅槃,同樣都是滅盡五陰十八界的,那時若沒有如來藏心常住不滅,豈不成為斷滅了?可是實際上卻不會成為斷滅,是因為知道還有一個本識如來藏永遠存在,所以他們雖然不必取證如來藏,但是他們的法還是要依於如來藏才能夠成立;否則就跟斷見外道一樣,不能成立二乘菩提。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謝謝大家!

也祝福大家:煩惱遠離、安樂自在!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309-a22_053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52集 第一義諦相諸佛如來藏心

 


各位觀眾朋友以及菩薩們: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繼續來探討「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這個單元。針對這個主題,我們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著《勝鬘經講記》第五輯的內容來為大家說明。

上一集我們為大家說明了:從菩薩實證第一義諦的境界,來看二乘聖者所證的四聖諦並非究竟;也為大家說明了〈一依章〉裡面的真實道理。

今天我們從《入楞伽經》卷3的這段開示來談起:【大慧!何者第一義諦法體相?謂諸佛如來離名字相、境界相、事相相,聖智修行境界行處,大慧!是名第一義諦相諸佛如來藏心。】這是 佛陀向大慧菩薩開示:「如何是第一義諦法體相?」第一義的真實義是以什麼為法體?而這個法體顯現出什麼樣的法相?佛說:「諸佛如來離名字相、境界相、事相相。」也就是說,第一義諦講的是諸佛的境界相,可是諸佛的境界相離名字相;為什麼離名字相呢?譬如我們常常說,開悟明心是悟得如來藏心、親證了如來藏心,證了如來藏以後般若智慧開始顯現了;可是那個心,你怎麼能叫祂如來藏?你所說的如來藏三個字其實已經不是那個心了,因為如來藏三個字只是名字,並不是那個心體。既然祂是離名字的,又要如何為眾生說法顯示?無法用語言文字告訴大家說哪一個心就是如來藏,但是說法時卻一定要有個名相去代表祂。而實際上在語言文字上說如來藏時就已經不是如來藏了,因為祂無名無相,怎麼可以給祂一個名字叫如來藏呢?祂也不會接受說:「從今天開始,我就叫作如來藏。」祂從來不曾這樣,也永遠都不會這樣!可是為眾生說法時,特別是為已經證悟的人說法,卻必須要有個名相,以這個名相來指稱所悟的那個實相心,如此也才能夠為人宣說這個實相心的法。

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講好了,譬如我們世間人,某甲叫張三、某乙叫李四、某丙叫王五,我們一定要給他們以張三、李四、王五的名字來代表,否則他們三個人之中有一件事情,要怎麼說呢?當他們沒有名字時,要怎麼說明應做的事情呢?想想看,能怎麼說明?當張三交代李四一件事情給王五去做時,為了敘述他們三人間的這件事情時,要怎麼講呢?即使能用代名詞來敘述,也無法分辨到底是要指涉哪個人、哪件事,例如若他交代給他一件事,要他去做那件事。如果這三個人都不在場,就不能用手指來指著三個各別的人來說,那就無法敘述他們三人間的那件事情。所以一定要有各別的名字相,來代表不同的事物,那些名字相的本身並不是那些事物的本身。

譬如說,我們剛出來弘法時,所說的都是大眾聞所未聞之法,大家不瞭解所聞法義的內容,所以常常有人用語言文字來詆毀我們。可是我們聽了也不需生氣,因為他們講到這些字時,其實這些字早就已經跟我們無關了,更何況這些人是因為我們所說的法,是他們聞所未聞的法,無法正確理解我們所講法義的緣故,而有了這些詆毀的語言文字產生;因此,我們應當更加努力地將正確的法義闡述出來,讓更多的人可以瞭解這勝妙的第一義諦法,怎需要生氣呢?

舉另一個例子,例如若張三罵道:「李四是無賴!」對李四而言,這個李四只是個名稱或聲音而已;而那個名稱或聲音不是真正的李四,所以張三所罵的只是罵了那個名稱,也跟李四無關。若李四懂得佛法,那李四就會知道:張三所罵的只是罵這個五陰,但五陰不是我,所以不需要生氣。可是實際上在人間,還是要有代名詞來代表各別的事物,否則就無法敘述這種種的世間相。所以為了向大眾宣說這個勝妙的第八識心法,只好施設一個第八識心的名相,或者其他的名相,來代表這個離語言文字的第八識心。除了稱為第八識心以外,也施設了如來藏心這個名稱,有時候也叫作自心如來或是單名如來。可是萬法所依的這個第八識心,其實從來沒有名相,因為所說的那個如來藏名相並不是如來藏自身,如來藏自己的境界中也是從來都離名字相,如來藏與名字相從來都不曾相應,所以說言語道斷。

例如,若參禪時心裡很努力地想著:「我是張三,我的如來藏,你在哪裡?」如來藏也不會答覆說:「我在這裡。」在如來藏的境界裡,沒有語言、沒有六塵的境界相,是永遠離語言相、離名字相的;諸佛究竟歸依的就是這個心,這個心才是諸佛的究竟歸依處,所以說諸佛離名字相。我們說出來的名相指稱這個如來藏心為如來藏,但如來藏這個名相的聲音、名詞只是代表如來藏心;其實如來藏心本身沒有名字,只是為了向大眾宣說如來藏心的法義,因此需要安立一個名稱,稱這個如來藏心為如來藏,所以法界的實際是從來都離名字相的。

如來藏也離境界相。如先前我們說過的,如來藏心是離六塵的。大家可以想想看,若是離開了六塵的境界能有什麼世間的境界呢?當然就都不存在任何世間的境界了!在沒有境界之中,如來藏心卻有祂自己的境界,但是祂是住在離世間法的境界相中,不住在世間法的境界相中,所以說祂離境界相;因為世間法所有境界都是要靠六塵,如果沒有六塵,有情眾生就領受不到任何的境界相,所以眾生一定得要有境界相,才能在世間生活;除非意識滅了,這就已經不是一般人能夠了知的了。所以說一般世間人都落在六塵境界相中,而我們所說的這個真實如來是離一切三界的境界相的。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如來藏的「離事相相」。我們舉以下的例子來說明,例如當有人問:「張三呀!你昨天參加世界圍棋大賽得到冠軍,有沒有覺得非常光榮與開心呢?」張三說了:「當然!辛苦努力了那麼久,終於獲得冠軍,非常開心。」其實這就是事相。當張三去參加圍棋大賽並獲得冠軍時,張三的如來藏並沒有去參加圍棋大賽,更加不會因為張三獲得冠軍而覺得開心。那是因為如來藏永遠於三界法離見聞覺知,祂不在事相裡面,也與事相不相應。或是有人對王五說:「王五呀!你去正覺兩年半,禪三共修下來,聽說你悟了如來藏。這是真的嗎?」王五就回答說:「是呀!真的悟了。」但接著又補充說:「悟是悟了,可是這悟呢,卻僅僅是我的意識覺知心的事,我的如來藏其實沒有開悟這件事。」這樣的回答,一定會讓問王五的人聽了,頓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但是王五其實說的是實話,因為自心如來——也就是如來藏——祂不會跟著王五開悟,因為祂是王五證悟的標的,是因為王五找到了王五的如來藏,而說王五證悟了;如來藏既不參禪,也不開悟,如來藏不必來證悟自己,所以祂離一切的事相相。所以說,祂沒有名字相,沒有境界相、也沒有事相相,永遠離開這三相。

因此說,離開這三相的祂所住的無境界的境界相,才是聖智修行境界的所行處。換句話說,當菩薩悟了,有了聖智了(這個聖智不是世間智,也不是二乘人所有的智慧。這個聖智是只有大乘聖人才有,二乘人是沒有的,除非這個二乘人迴小向大,然後也證悟了,一般的世間人當然就更不必說了),但是這個聖智是在菩薩的覺知心中存在,存在之後,菩薩就有了般若智慧的作意存在,那個智慧隨時在菩薩心中,因此證悟的菩薩,從此以後的身口意行就開始轉變;開始轉變的這一些事相,包括言說、為人說法、待人處事等等都開始轉變,這些也都屬於聖智修行境界的行處,因為菩薩所住的心境已經與一般世間人不一樣了。雖然表面上看來還是同樣那個人,但其實心境已經不同於以前了;因為智慧不同了,觀念也不一樣了。所以禪宗悟者才會說開悟了以後:「還是舊時人,不是舊行履。」這就是說證悟之後,證悟之人還是原來的那個人,但是這個證悟之人,在悟後的所想、所說、所作,卻已經與證悟之前不同了!這就是說,其實還是同一個人,還是原來的八識心王,還是舊的臭皮囊,只是心地與智慧轉變了。轉變以後所作的身口意行,就是聖智修行境界的行處。

但是即使是經過如此的解說之後,多數人可能還是無法真的瞭解這其中的真正道理,所以一定要再畫龍點睛,所以 佛陀又說:「大慧啊!這就是我所說的第一義諦相,諸佛的如來藏心。」所以依據 佛陀的開示,第一義諦的親證,除了親證如來藏以外,別無他法可入。假使有人說他在大乘法中開悟了,所悟的卻不是證如來藏,那這個人的開悟一定不是事實,而是真的誤會了!因為大乘法中所悟的永遠是實相,實相就是萬法的根源,就是如來藏所行境界:證悟的菩薩的智慧,就是證得了如來藏的所行境界,所以菩薩的意識境界就有了實相般若智慧。所以,只有親證如來藏才能說是大乘法中的證悟,才能說有了般若智慧;除此以外別無他法可以說是證悟,因此只有證悟如來藏才是真正的般若開悟。

有的人是很有智慧的,譬如雲林老人,他讀過六遍《大藏經》。後來他把 平實導師的著作讀過,瞭解了原來 平實導師所講的禪是般若禪。這真的很不簡單,讀了書就能知道禪是般若。所以,證悟的標的只有一種,就是如來藏心;八萬四千法門只是方法,用這些方法所證悟的標的,都是同一個如來藏心;因為證悟之標的是萬法的根源,而萬法的根源就只有一個——也就是如來藏心。《勝鬘經》所說的正是如來藏心,不但《勝鬘經》,六百卷的《大般若經》或《小品般若》、《金剛經》、《心經》等等,也都同樣是在說這個心;離此如來藏心以外,別無一法可悟,這樣親證如來藏心才能發起實相般若,這樣才是大乘法的開悟。二乘法的證悟不用親證這個心,只要現前觀察到自己蘊處界全部虛妄,把我執斷除了,捨壽時把自己滅掉,就是出三界了,不必證如來藏心。可是如果要修大乘法,我們在這裡所說的大乘法,不是大乘通教,也不是通二乘法的通教,而是別於二乘法的不共道的別教、圓教的法,而這個大乘法一定要依如來藏來修,必須以親證如來藏心作為證悟的標的。即使是二乘法,仍然是因為有如來藏而能建立,離了如來藏也沒有二乘法可以修學,所以必須依如來藏來修大乘法。因為如來藏是萬法的根源,也是三乘菩提的根源,一切諸佛莫不依如來藏心而成佛;所以,依這個如來藏妙法來說,才能說祂是最究竟的歸依,這才是「一依」的真諦。祂是究竟佛道的唯一所依,再也沒有別的法可以是佛道的究竟所依了。

可是有人在解釋〈一依章〉時,所講的唯一所依卻是緣生性空、性空唯名的戲論,這是屬於無因論:因為認為依萬法為緣就能夠生起萬法,這就是認為單靠眾緣而不必有根本因,就可以生起萬法——摒除了能出生萬法的根本因,認為只需要眾緣就能夠出生萬法。如此的說法,違背了 世尊所說的【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雜阿含經》卷2)的道理,而成為了「無因有緣世間起,無因有緣世間滅」的外道見了。

今天因為時間到了,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謝謝大家!

也祝福大家:煩惱遠離、安樂自在!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301-a22_052


2024年10月5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51集 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

 


各位觀眾朋友以及菩薩們:阿彌陀佛!

這個單元的主題是:「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針對這個主題,我們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著《勝鬘經講記》第五輯的內容來為大家說明。

前面幾集的老師已經為大家說明了:四聖諦有三諦是無常法,其中一諦是常法,因為有三個聖諦,是進入有為相的,是有為相中的法,當然就是無常的法。如果是無常的法,那就是虛妄法。虛妄法就不是真實的道理,就不能稱為諦,也不是真實的常,也不是究竟的所依。由於這個緣故,說苦諦、集諦以及道諦,都不是第一義諦,都不是常而永恆的,不是一切佛子的究竟歸依處。

我們今天要從菩薩實證第一義諦的境界,來看二乘聖者所證的四聖諦。因為菩薩於第一義諦得實證的緣故,所以能知二乘聖者的苦聖諦並非究竟,因為還有許多苦是二乘聖者所不知道的;菩薩也知道二乘的苦集諦不究竟,因為還有許多的集是二乘聖者所不知道的;菩薩也能瞭解二乘滅苦之道的聖諦並不究竟,因為還有許多的滅道是他們所不知道的;所以菩薩能夠確認二乘聖者所修的是有餘道,並非是究竟無餘的佛道。再者,菩薩依於實證第一義諦所得的現觀詳細審視滅諦的內容時,發覺滅諦的實證還是要依大乘道來修,方能究竟;因為還有許多應滅的法是二乘聖人所不能滅。所以,菩薩從這些見處,看到二乘所修的四聖諦都不究竟。

但是二乘聖者所修的滅諦,其最後所入的無餘涅槃,卻跟菩薩所證的無餘涅槃是一樣的,只是菩薩不必像二乘人一樣把這一世五陰的自己滅了,並且未來也不在三界繼續受生,如此來成就無餘涅槃本際獨存的境界;而這個境界,卻因為二乘人先將自己的五陰滅了,所以也沒有機會自己證知這個無餘涅槃的本際的境界。我們常聽到說二乘人入無餘涅槃,實際上是方便說,並非二乘人真的能入無餘涅槃,這是因為二乘人是先將自己滅了,來成就無餘涅槃本際獨存的境界;既然五陰的自己已經先滅了,不復存在,未來也不在三界受生,因此二乘人能入無餘涅槃這件事,當然就不能成立。

所以,我們在這幾集裡面若是提到二乘人入無餘涅槃或是證無餘涅槃,大家應當知道這只是方便之說。然而,菩薩卻是在五陰的自己仍然存在的當下,即能證知這個無餘涅槃的本際。再者,菩薩也並非沒有能力如二乘阿羅漢一樣,將自己的五陰滅了。事實上,初地滿心菩薩都有能力滅了五陰的自己,來成就無餘涅槃本際獨存的境界,但是卻因為救護眾生的悲願所致,因而刻意生起一分思惑而繼續於三界受生;當菩薩到了三地滿心時,都有能力取證滅盡定,隨時可以成為俱解脫者,但菩薩寧願不證,這同樣是依於菩薩救護眾生的悲願無有窮盡的緣故。乃至到了七地滿心念念入滅盡定,終於轉入八地了,這時不得不斷盡最後一分思惑——也就是說,連思惑的習氣種子都滅盡了;這樣的菩薩不能入無餘涅槃嗎?答案是:當然更有能力可以成就無餘涅槃本際獨存的境界,只是因為菩薩悲願所致,菩薩們都不會想把五陰的自己給滅了,而是繼續不斷地來到世間,生生世世利樂眾生無有窮盡。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說法,說菩薩不證有餘、無餘涅槃,這其實是從現象上來看,其實菩薩因為能夠實證涅槃的本際,從菩薩七住位開始,就已經實證涅槃本際,所以菩薩不必、也不想像二乘阿羅漢一樣將自己滅了來成為涅槃本際獨存的境界,因而單從現象來看,而說菩薩不證有餘、無餘涅槃。所以,從實際理地來說,只有菩薩才能夠真正地取證無餘涅槃本際。

所以,菩薩當然能夠現觀二乘人入了無餘涅槃以後,那個無境界相的境界,可是菩薩在自己的五陰仍然存在的當下,現前觀察無餘涅槃的境界,照見自己當下的如來藏心涅槃與阿羅漢所入的無餘涅槃完全相同;又觀察自己如果也入了無餘涅槃時,菩薩現前觀察的結果仍是完全一樣,完全沒有差別;明知無餘涅槃距離佛地無住處涅槃還很遙遠,卻仍然不離第一義諦的範疇;菩薩因此說:大乘的滅諦是第一義諦,二乘聖人入了無餘涅槃也叫第一義諦。因為仍然是如來藏心的自住境界,還是一樣的真實法。所以從菩薩的現觀來說,二乘所入的涅槃也是第一義諦;但是二乘聖人卻不能自稱他們的滅諦是第一義諦,這是因為二乘聖人無法照見這個事實,沒有實相般若智慧的緣故。

而發起了實相般若智慧的菩薩,可以說滅諦是離開有為相的,是離開蘊處界及我所的,不再有一法存在了,只剩下本際——如來藏心;因此,實際理地來說,阿羅漢並沒有實證涅槃本際,唯有菩薩能證。雖然菩薩證了這個涅槃本際,但菩薩並不會覺得自己很厲害,因為菩薩是長劫來追隨諸佛修學而得證;阿羅漢若是在這一世遇到菩薩演說二乘四聖諦而得證,所證的涅槃仍是聲聞果,菩薩所證的涅槃卻是佛菩提果;這是因為菩薩所證的滅諦是第一義,因為二乘所證的滅諦不是第一義,沒有與第一義相應,二乘的滅諦是在世俗法中把五陰的自我滅盡,並沒有先親證第一義的真實法;而菩薩則是親證了第一義諦,這是因為菩薩是許多劫以來不斷地跟隨諸佛修學,所以這一世可以經由善知識的教導與攝受而得親證實相法,或者菩薩依憑自己的無為法種流注而自己親證了實相法。

當菩薩能於實相法得到親證,便能現觀進入無餘涅槃以後是本際獨存,是如來藏心離見聞覺知而獨存,不再出生任何一法,再也無一法可說了。菩薩能現觀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後是什麼境界,而阿羅漢卻不能現觀;因為阿羅漢入涅槃以後,阿羅漢自己已經不在了;而阿羅漢入涅槃之前,也沒有實證涅槃的本際,所以阿羅漢也不知道將來入無餘涅槃時是什麼境界。既然入涅槃前、入涅槃後,阿羅漢都不知道涅槃中的本際,當然就不知道什麼是第一義,也就是不會知道涅槃本際沒有境界的境界。而於第一義諦得實證的菩薩,則不必進入無餘涅槃中,就已經知道無餘涅槃中的本際,可以現前觀察涅槃本際,而且現觀這個涅槃法是常、是無為、非虛妄,並且現觀祂是世間與出世間法根源的真實道理,沒有一個有情可以推翻它。既然這樣的滅諦才是真諦、是常、是依、是萬法的所依,所以說阿羅漢的滅諦是第一義諦,但阿羅漢不能自稱自己的滅諦是第一義、是勝義。而菩薩們的滅諦才是第一義諦,因為所有的聖諦只有一依,這個一依就是如來藏,因為所有阿羅漢所證的無餘涅槃,也是依這個萬法根源的如來藏心獨住的境界而施設的;若是沒有親證如來藏心,當然不能自稱自己的滅諦是第一義。已經親證第一義的菩薩,現前觀察所證的第一義諦,發現菩薩自己所證的滅諦,是一切世出世間法唯一的所依。要這樣親證、這樣現觀,才能說是真正懂得〈一依章〉的賢聖。

接下來,我們來看《勝鬘經》裡面所說的第一義諦,在別部經中是怎麼說的?《佛說不增不減經》卷1云:【舍利弗!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入楞伽經》卷3云:【大慧!何者第一義諦法體相?謂諸佛如來離名字相、境界相、事相相,聖智修行境界行處,大慧!是名第一義諦相諸佛如來藏心。】這兩段經文的開示就是告訴我們說:最深妙的真實理,就是第一義諦。也就是說,世間出世間萬法所有的道理,沒有一法可以超過這個法,所以這個法才是第一義;但是這個第一義的真實道理,講的卻是眾生界。換句話說,第一義諦說的全部是眾生法界的法種,所有眾生法界的法種都叫作第一義諦,但不是單指眾生的蘊處界法種,而是將眾生蘊處界的法種攝歸如來藏心。

已經實證第一義諦如來藏心的菩薩,可以當下觀察:一切眾生法界的功能差別都是第一義諦。因此說,第一義諦說的就是眾生界,因為如果離開了眾生界,就沒有第一義諦可以親證。所以以前有人說:「出了三界才能成佛。」出了三界時其實沒有一法可以存在,只剩下獨存的如來藏,而如來藏離見聞覺知,在如來藏的境界中,沒有智慧這個法的生起或存在,那要如何成佛呢?所以其實三界外無一法可得。所以要證第一義諦,還得要在三界中,要先建立第一義諦的正知正見,透過伏除自身的性障,觀察並實證蘊處界虛妄,努力修集見道的資糧,依照已實證第一義諦的善知識的教導努力參究,不需向山河大地去探求,而是向眾生自內探求。

當找到了這個第一義諦法,就會發現眾生法界莫非是如來藏;而如來藏是萬法的根源,也就是法身。可是有一些人認為,若是找到了如來藏,還得要再另外去找法身,那就叫作頭上安頭,就是新學菩薩。利根之人找到頭以後就不必再找頭了,為什麼還要在頭上再去安另一個頭呢?因為頭上不可能再有別的頭了。所以,如果有人說找到阿賴耶識以後還要再找阿賴耶識的所依,然後稱這個所依為如來藏,這就是悖於事實的錯誤說法。而事實上,佛說阿賴耶識心就是如來藏,阿賴耶識沒有所依,阿賴耶識實際上是萬法的所依。

有這種說法的人,就是無法於阿賴耶識本來無生的體性得安忍。這樣的人,當然就不能說是真正實證第一義諦,並且確實轉依第一義諦的人,此時仍是處於凡夫位。當善知識幫學人找到最終極的法,可是他們卻不信祂是最終極的法,還想要再去找一個更終極的。那就好比爬到了山頂卻說:「我還要往上爬到更高的頂頭。」所以他繼續走,就走到山下去了。所以,他們當然就不知道:眾生界就是法身,法身就是如來藏,如來藏就是眾生界,眾生界就是第一義諦。乃至心裡生起虛妄想,想著悟了以後,是否悟了以後應該馬上就發起五神通呢?所以這些人後來就產生一個說法:「他們認為證真如的人,應該被刀子割了以後,叫它不流血,它就不流血。」

然而這些都是因為沒有大乘般若智慧而有的虛妄想,事實上如來藏不在虛空,不必去吸取日精月華、練氣功;那些練精化氣乃至練神還虛,對佛法的實證都沒有幫助。更不要去修雙身法,為了實修雙身法而修練中脈明點、寶瓶氣,乃至樂空雙運的覺受,也都與佛法實證無關;因為那些見分與相分,都是如來藏所生的生滅法。如來藏本來就存在,不需要鍛鍊祂,不需要你去修鍊祂;你要修的是自己,把自己給修清淨了,如來藏中的種子就清淨了;但如來藏自體還是本來清淨,這才是成佛之道。所以第一義諦就是眾生界,而眾生界就是如來藏,如來藏就是法身。

佛又特別開示:「此阿梨耶識名如來藏,與七識俱。」這就是說,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所以證得阿賴耶識就是證得如來藏,也就是證得法身了。當這個法身如來藏還在因地時,仍含藏著七識心相應的雜染種子等待修除;因此說,一切法——不論是世間法或者出世間法——全都要依如來藏而存在、而運行,如來藏才是一切眾生唯一的最究竟的所依,也是諸佛的所依。未成佛之前我們有兩個所依:第一是依止諸佛,第二則是依止自心如來藏。未來成佛時則只有一個所依——也就是自心如來——再也沒有別的所依了,那就是最後的唯一的所依,《勝鬘經》裡面的〈一依章〉就是在說明這個道理。

今天我們為大家說明了從實證第一義諦的境界,來看二乘聖者所證的四聖諦並非究竟;也為大家說明了〈一依章〉裡面的真實道理。

現在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謝謝大家!

也祝福大家:煩惱遠離、安樂自在!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296-a22_051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50集 安立諦與非安立諦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先問候大家!各位現在所收看的是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也就是本會 平實導師的著作《勝鬘經講記》的導讀課程。

上一次的課程中,我們說到四聖諦它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法,而是經由善知識的教導,我們才能夠懂得;未來入了無餘涅槃,四聖諦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四聖諦叫作「安立諦」。可是佛菩提道的修行,在大乘菩提的部分,除了要修學四聖諦法成就解脫果之外,並且更重要的,必須要能夠現觀自己的真如;真如的運作,出生了我們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出生了山河大地等等;現前觀見了,這個真如是眾生無始以來本來就具有的自家寶藏,祂從來不曾出生過,也就不會消失,這個真如才是真實的究竟之法。不論這個眾生自己知不知道自己有真如本心,真如始終都是存在的,祂貫穿於三世,也貫穿了三乘菩提。不管是外道還是佛弟子,不管是聲聞或是菩薩,不論成佛與否,這個真如都是一貫地本然常住,祂不是由人為後天所安立出來的法,所以真如叫作「非安立諦」。

修學解脫道的聲聞人,純粹是依止著四聖諦的安立諦,來滅盡五蘊、十二處而入無餘依涅槃;修學佛菩提道的菩薩們,除了具足了解脫道的修證,還得圓滿佛菩提道上的五十二個位階的實證。也就是修學解脫道的聲聞人,依止著四聖諦安立諦而修到了阿羅漢;但是修學大乘佛法的菩薩,則要同時依止於安立諦四聖諦、與非安立諦真如而修行。

世親菩薩在他的著作《佛性論》中,如此地演說了這個道理:【阿羅漢約安立諦觀,能破諸煩惱;此無明住地,非安立諦觀所能破故,猶在羅漢相續中。……如來菩提非安立諦觀,是名如來菩提。因此道故,能滅此惑故,名無明住地。】(《佛性論》巻4世親菩薩說:「阿羅漢依止於安立諦四聖諦的觀行,能夠斷除一念無明的煩惱;而無始無明住地,則不是安立諦所能斷除者,因此在阿羅漢位時,無始無明住地仍然在相續之中。……如來的菩提分乃是依於真如、非安立諦觀,這才是如來菩提。因為轉依真如非安立諦,才能夠滅除無始無明住地的煩惱。」

所以,就成佛的佛菩提道來看,轉依非安立諦的真如如來藏是最核心的教法,其實也是唯一究竟的修行道。至於解脫道的阿羅漢果,只是佛菩提道中的一部分,如同 世尊在《法華經》中說「二乘的無餘依涅槃只是方便假有的化城」;又譬如無著菩薩在《顯揚聖教論》裡面說到:【問:「現觀智諦現觀以何為體?」答:「以緣非安立諦聖慧為體,或彼俱行菩提分法為體。」問:「現觀邊智諦現觀以何為體?」答:「以緣安立諦聖慧為體,或彼俱行菩提分法為體。」】(《顯揚聖教論》巻17有人問:「大菩提智的現觀是依何者為本體?」無著菩薩回答:「是緣於真如心非安立諦為體,乃至緣於真如心俱行的菩提分法為體。」又有人問:「邊緣的菩提智(也就是大菩提智的邊緣,依於大菩提智而出生的邊緣智)依何者為本體?」答:「依緣於四聖諦安立諦的智慧為體,或是依於安立諦而俱行的菩提分法為體。」也就是說,佛菩提道中一切法依真如非安立諦為本體,相對於佛菩提而言,安立諦的四聖諦只能算是附屬於真如所出生的邊緣,不是主體的智慧。

在《雜阿含經》中有一個相關的有趣故事:有一次,佛住在王舍城靈鷲山。世尊清晨著衣持缽入王舍城托缽,爾時天魔波旬就想著:「世尊一大早著衣持缽,入王舍城乞食,不如我現在就去擾亂祂吧。」於是魔波旬就化現作一個駕御牛車的車夫,穿著破衣,蓬頭散髮,手腳的皮膚龜裂,手中拿著趕牛的木杖,走到 世尊面前問:「世尊!有沒有見到我的牛啊?」世尊心中已經知道:「這是惡魔,要來擾亂我的。」所以 世尊就反問說:「魔啊!哪裡有牛呢?你要牛幹什麼呢?」天魔發現「喔!世尊已經知道我是魔了。」於是就向 佛挑戰:「世尊啊!眼根觸色塵的眼入處,是我所騎乘的牛;同理,耳、鼻、舌、身、意觸的五入處,是我的牛、是我所依止的趣向。」然後問難 世尊:「世尊!那麼你要到哪邊去,要趣向何處呢?」佛告訴天魔:「你有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可以趣向;而我則是要趣向那個沒有眼根觸色塵之處、沒有耳根觸聲塵之處、沒有鼻根觸嗅塵之處、沒有舌根觸味塵之處、沒有身根觸觸塵之處、沒有意根觸法塵之處,我要往那兒去,這是你所無法到達的地方。」此處 世尊所說的究竟之處,正是指非安立諦的真如,祂不在五蘊法之中,不算在五蘊法數,但也不離開五蘊法;即使是阿羅漢也無法現前觀見,更何況是天魔波旬呢!

如同前面所舉舍利弗所說經文,即使是聲聞道的修行人,都必須以涅槃「不離於如、真實、清涼、非六入處」的如如(不離於此非安立諦的如如)當作前提,否則無論如何地努力修學四聖諦安立諦,他都沒有辦法實證須陀洹的初果,更不要談四果。但是要依於非安立諦修行大乘妙法,則必須要先能實證自心真如,這在末法時期的佛教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唯有進入正覺講堂依止於 平實導師座下,用心地培植福德因緣,善修習一心不亂的定力,善成就三乘菩提的智慧,加上願意降伏自己的性障五蓋等等的條件,才有可能在 平實導師的指導下找到這個本有的真如非安立諦。更能夠在明心、見性之後,依悟明本心與眼見佛性,雙具有如來藏的體與用的兩邊,才能夠具足地進修非安立諦的三品心,才能夠遍除一切分別隨眠;但與之同時,還要同步地修習更為深細的四聖諦安立諦,兩者配合,才有可能進入菩薩初地,而完成了大乘的相見道進入大乘的修道位。瞭解了以上的道理後,我們才能夠探究勝鬘夫人所說的〈一諦章〉之中「四聖諦,三為無常,一為常」的道理。

我們先看到《瑜伽師地論》:【當知此中依「黑品、白品」果、因建立,故建立四聖諦,謂苦諦是黑品果、集諦是黑品因、滅諦是白品果、道諦是白品因,能得能證故。又苦諦如病初應遍知,集諦如病因緣次應遠離,滅諦如無病次應觸證,道諦如良藥復應修習及多修習。又苦諦苦義,乃至道諦道義,是如是實非不如實,是無顛倒非是顛倒,故名為「諦」。】(《瑜伽師地論》巻27四個聖諦是依著「白品法與黑品法」因與果的關係建立的:苦是黑品法的果、集是黑品法的因、滅是白品法的果、道是白品法的因。也就是說,因為蘊集了輪迴黑品法,所以未來會出生黑品法的苦果;同樣的,因為依於八正道修行為因,所以就會有了滅盡一切的涅槃果可得。這些是道理上可以瞭解的,而更是可以實證的內容。

所以四聖諦的修學方法就是:對於像是生病一樣的苦諦,應該要廣泛地去遍知;集諦是生病的因與緣,應該要遠離;滅諦應該要現證,實證以後沒有病了;道諦則是治病的良藥,要多多地修行才能把病給治好。其實在這一段論文中,我們已經可以對比到《勝鬘經》裡面所說的:「世尊!此四聖諦,三是無常,一是常;」(《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苦諦的苦是輪迴黑品法的果,這當然不會是解脫所追求的;集諦的「集」是輪迴黑品法的因,當然也不會是涅槃之法;道諦的「道」是解脫白品法的因,道諦只是因、不是解脫之果,當然也不是解脫法要追求的最後結果,所以它不會是涅槃;惟有滅諦的「滅」,才是解脫白品法最終的果證;所以,就解脫道的法來說,滅諦才是最終的涅槃,而苦諦、集諦、道諦都只是其中的過程。

所以可以說四聖諦中,苦、集、道諦三無常,只有滅諦是常法;苦諦、集諦、道諦只是在修行過程中所需要次第經歷的一部分罷了,它是有生有滅的,本來就沒有,最後也消失,這叫作無常,這是我們能理解的。但是為什麼滅諦是常法呢?其實解脫道的果位是在證得涅槃,滅盡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外六處與內六處全部滅盡,永不再現起;所以入了涅槃之後,也不能夠說有一個滅諦仍然存在,所以這不是勝鬘夫人真正的意旨。

那到底勝鬘夫人的意旨是指什麼呢?我們翻到教材的第六頁,恭請 平實導師來為我們說明:在大乘法中的四聖諦,不同於二乘法,因為還要照顧到如來藏中習氣種子等煩惱有沒有清淨,究竟清淨了以後不再有種子的變異生滅,變易生死就度過了,變易生死苦就滅盡了;這個苦雖然也在現象界中顯示出來,但卻不完全屬於現象界,因為是如來藏中的種子隨眠在如來藏中變異流注,是菩薩才會知道的,不是二乘聖人所知的。(《勝鬘經講記》第五輯,正智出版社,頁6。)

苦聖諦之後,接著就是集聖諦。苦種為什麼被集?我們也常常說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集諦把苦種合在一起,這個集是集什麼?是蘊集後有苦的種子。苦集的原因就是集自我、集吾我。四阿含中曾講到集我,集我是什麼呢?就是集色蘊的我;以色蘊為我,然後再以受想行識為吾,這就是集吾。由於這個緣故,所以就會有許多苦種的集,都是從執著蘊我、處我或者界我,不肯放捨自己,堅定地認為自我是常住不壞的,不肯讓自己毀壞,所以就一定會不斷地在三界六道中去受生,不樂於使蘊處界自己斷滅。不斷受生的緣故就有六道蘊處界一世又一世的存在,於是就有生、老、病、死……等種種的苦。

苦滅聖諦講的是我與我所全部滅盡了。當我與我所滅盡之後,即是無餘涅槃。無餘涅槃中並不是斷滅的境界,無餘涅槃也始終存在著,所以不能說苦滅聖諦是無常、是有為,不能這麼說。對於明心的人來說,苦滅聖諦非有為、非無常,是很容易理解的,因為苦滅的境界講的就是蘊、處、界都滅盡之後的涅槃本際;所以我與我所都不存在了,成為無餘涅槃了,可是無餘涅槃中的本際還在,也就是如來藏獨自存在著,不再生起蘊處界了,這當然不是斷滅空。所以對明心的人來說,苦滅聖諦不是有為、不是無常,事實上是常、恆,也是無為,所以苦滅聖諦與其他三個聖諦不一樣。定性阿羅漢沒有證得本識,尚未明心,這部分的道理就不容易理解,他們只能信受 佛的開示:「阿羅漢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知如真。」佛陀接著說:「清涼、寂靜、常住不變。」如果沒有說常住不變,就會說是真實;所以阿羅漢相信 佛的聖教,他們因此知道滅盡自己之後不是斷滅空。既然滅盡自己之後不是斷滅空,這個苦滅聖諦當然是屬於無為、當然是常。

講到這兒,相信大家就能夠了知勝鬘夫人所說「只有滅諦是常法」的道理了。

今天時間關係,就先為各位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304-a22_050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49集 四聖諦即安立諦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先問候大家!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也就是本會 平實導師的著作《勝鬘經講記》的導讀課程。

在上一集的節目中,我們談到了如果只見到諸法現前的緣,這是難以成就四聖諦的現觀的。接下來,那麼到底什麼是苦集諦的道理呢?我們還是引用前面舍利弗尊者在《中阿含經》中的開示:【諸賢!云何愛習、苦習聖諦?謂眾生實有愛內六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於中若有愛、有膩、有染、有著者,是名為習。】(《中阿含經》卷7因為眾生有愛著,所以輪迴苦的種子就不斷地蘊集,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愛習造成苦習的詳細道理,才是修行人應該深細觀行的重點。經文說什麼是苦集諦呢?就是世間眾生實實在在地愛戀自己的內六處,也就是自己的眼處,耳、鼻、舌、身、意處的內六處,又叫內六法,也就是六種內相分,於其中有愛、沉膩、貪染而執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熏習而蘊集。聖弟子如此如實地照見覺了於「集」,就是因愛而集、因苦而集,蘊集了未來輪迴不斷的業種,這就是愛習、苦習的集諦。

集諦內在的原因,是因為眾生愛自己五蘊身的內六處,透過內眼處、內耳處,乃至於內意處的內六處,對於內六處的現行與運作有所貪愛,連一秒鐘也無法捨離,所以會不止息地累積了未來輪迴的苦種子,因此叫作「大苦蘊集」,這才是真實的集諦。

集諦成就後,所應修學的滅諦,就是要滅卻自己對於內六處的愛著。舍利弗尊者接著說:【云何愛滅、苦滅聖諦?謂眾生實有愛內六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捨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中阿含經》卷7「什麼是愛滅、苦滅聖諦呢?就是世間眾生實實在在地愛著於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內六法。但是如果眾生能夠從愛內六法中去解脫,對於內六法不再愛染、不再貪著,而能夠斷捨,就像是把身中的穢物徹底地吐出來,於內六處我、我所無所欲念,止滅了內六處的愛完全消失,這就叫作苦滅。」多聞聖弟子能夠明了照見覺察於此,而能斷盡一切內六處的貪愛與染著,這就是愛滅、苦滅的滅聖諦,對於我與我所的種種不再愛染了。

所以,修行集諦與滅諦的核心,都是在於眾生對於自己的內六處,也就是內六法的愛著不斷,這就是苦集諦。反過來說,斷除了這個愛著,斷盡了一切對於內六處的貪愛與染著,若能如此,則是苦滅諦。

那麼內六法到底包含哪些部分呢?三界中的一切法都可以攝歸於內六處,因為一切法都得經由內六法而顯示,世尊在《雜阿含經》裡說到:【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所謂一切者,云何名一切?」佛告婆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若復說言此非一切,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捨,別立餘一切者,彼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時,生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奉行。】(《雜阿含經》卷13

好,這是說,以多聞出名的生聞婆羅門來請問 世尊:「什麼是一切?一切法是哪些?」佛就告訴他:「一切法就是十二處,一切法都是十二處而來的;也就是一切法在眼、耳、鼻、舌、身、意的外六處與內六處。」佛說:如果對方不認同佛所說的十二處就是一切法,而認為在十二處之外還有別的法,那麼對方其實也只是在胡思亂想,根本說不出還有什麼能外於十二處的法。為什麼呢?因為外於十二處的法,也就是外於內六處與外六處的法,那不是對方現前的境界,所以對方必不能知。

說得更詳細一些,眾生愛著於自己的內六法,將內六處、內六法的運作當作是真實,當作是我的一部分,甚至變成了我所擁有的,我所能夠依靠的功能差別,而成為我身體運作的一部分。我與我所的運作,都是依於這樣的內六處而成就的。反過來說,若是沒有內六處的功能,這個人也就不成為一個有情了,所以內六處的運作又可以叫作六身。

那麼集諦的六六法是怎麼運作的呢?在《雜阿含經》中 世尊說:【諦聽!善思!有六六法,何等為六六法?謂六內入處、六外入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雜阿含經》卷13一切的世間法就是六六法,六六法是怎麼運作的呢?六外入處加上內六入處共為十二處,六識有了了別的能力,然後根塵相觸成了六觸身;然後六觸之後就會有六受身、六愛身,這就是內六法的運作,也就是由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而成就。受與想是連在一起的,一般人在受了以後,必然產生了想——了知。最後的六愛身又叫六思身,合在一起就是受、想、思,其實就是受蘊、想蘊與行蘊。

以眼睛為例,外色塵入眼根是眼的外入處,轉變為大腦中的影像是眼內入處,再經由眼識身的運作,出生眼觸身、眼受身、眼愛身,一一分別完成;一般人就將這樣子「眼」這一句法的六身、六個階段當作是我,是我所能運作的功能;但是色塵、眼識身、眼觸身、眼受身、眼愛身,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法,它都不是真實的我。【如是耳、鼻、舌、身、意觸生受非我。……如是,比丘!當如實知眼所作、智所作、寂滅所作,……。】(《雜阿含經》卷13也就是眼、耳、鼻、舌、身運作所涉及的範圍,乃至於意識涉及的範圍,以及到底寂滅應該是什麼樣的內容,明白了以後,這樣子就能夠開發神通正向於涅槃,正確地朝向涅槃的方向。

換一個方法說,以眼、耳、鼻、舌、身、意六個面向,各自運作,前後會經歷了外處、內處、識身、觸身、受身與愛身,這就是眾生法界的全部內容;眾生以此六乘以六叫作六六身。眾生的心行,必定落在這六六法之中,這就是苦集諦;苦集正是由此內六法、六六身所蘊集,其實就是我與我所的蘊集。反過來說,如果能夠斷除了這樣六六身的現行,則成就了滅,就是入了無餘涅槃,這就是滅諦的道理。

以上所說的內六法的運作,是從外六處、內六處,也就是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總為六六法,就是集諦的眾苦蘊集。有情如果離開這樣的六六身,也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蘊集了,只要眾生還保持著六六身的運作,未來輪迴的種子就不斷,這就是「集」;反過來說,如果能夠斷盡這個六六身的運作,這個就是「滅」的實證。

以上所說就是集諦與滅諦的內在道理,那麼依著滅諦的道理滅盡了五蘊內六身,好像是什麼都沒有了,這樣子是不是就如同印度的外道所說「斷滅一切就成為涅槃」呢?如果是的話,那麼佛教不就與一分印度的斷滅外道成了同見、同解、同一涅槃了嗎?所以值得我們注意!前面在引用舍利弗尊者說四諦的經文,尊者最後強調了,四諦的成就必須是不離於「如」。不論是成就阿羅漢之前,或者是成就了阿羅漢入了無餘依涅槃,都不離於如、不離於如如,如如就是真實,就是不動。滅盡了一切法,五蘊法統統沒有了,但不是斷滅,而是有其真實,有不動者,這是與外道最大的差異。

那麼這個「如如」是什麼呢?在前面的經文中,我們也曾經看過 世尊說:【彼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雜阿含經》卷13即使是能入無餘涅槃的阿羅漢,對於這個如如也是問了也不知道,因為如如並非阿羅漢的現量境界。世尊在《阿含經》中的許多地方,在講說阿羅漢入涅槃的修證時,都提到了「如、真實、本際」一類的話語,告訴弟子們「涅槃不是外道所想像的那一種斷滅的虛妄法,而是有其真實分、有其本際」,其實就是指出了在解脫道之外,尚有更為廣大的佛菩提道。對於能夠滅盡苦集、斷盡十二處的阿羅漢,這個如如仍然不是他所能體會的境界,是阿羅漢所不能知的,那就是諸法的本源——也就是大乘菩薩才能夠實證的真如。

所以,成佛的菩提分法中,分為聲聞菩提與大乘菩提,聲聞菩提的極果是能夠入無餘依涅槃的阿羅漢,而大乘菩提的究竟果則是成佛。聲聞菩提依著四聖諦的現觀成就而證果,而四聖諦的觀修所緣的對象,是自己的五蘊身、十二處、十八界。四聖諦這樣的妙法,並不是眾生與生俱有的,而是後天經由善知識的教導指引才能夠了知的。四聖諦的修行緣於五蘊法、緣於六六身,現觀五蘊法上的苦諦、集諦;最終依著道諦的方法去滅盡一切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而永不再現起。

所以,四聖諦是修行人本來沒有,最終也會隨著五蘊一起滅盡的法。所以解脫道的四聖諦,它是一個後天學習得來的工具,像是一條後天得到的法船,是用來幫忙滅盡五蘊的工具;當五蘊都滅盡後,度過了輪迴大河之後,這一條法船也就隨著一起丟棄了。所以解脫道中的四聖諦只是一種方便安立的法,本來無有,未來也會隨著五蘊法一起消失而入涅槃。不能說涅槃之中還有四聖諦,這樣子涅槃就不成為涅槃了,因此四聖諦叫作「安立諦」。

然而,大乘菩提也要依著四聖諦而證聲聞果,可是大乘法中除了要實證解脫道裡面全部的內容外,更重要的是要現證萬法的根源——真如如來藏;這不是阿羅漢的境界,是阿羅漢所不能現觀的如如,他得靠著佛菩薩的指引,才有可能現證——現前照見自己的真如。

今天時間的關係,就先為各位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298-a22_049


2024年9月28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48集 證果後修習四聖諦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先問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惱否?遊步輕利否?眾生易度否?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也就是本會 平實導師的著作《勝鬘經講記》的導讀課程。

在上一集的節目中,我們說到末法時代對於一般人而言,由於得不到正見,又找不到已經證果的老師來指導,所以要證得解脫道初果須陀洹幾乎是登天之難,這是一個佛教界很普遍的現象。一直到了 平實導師出世弘法後才稍稍的轉變了這種情形,因此在正覺講堂的修學課程中,斷除身見、我見是進入增上班學習必備的基本條件之一。四聖諦的課程與現觀,則是融入在二年半的禪淨班與進階班的課程中,如果學子的福德因緣具足的時候,身見、我見斷除,進而疑見與戒禁取見也隨之斷除,初果的實證並不是一件難事。但是解脫道上證得初果以後要如何繼續修行呢?仍然是在四聖諦上用心,即使是更上一層樓,在大乘的見道位以後,還是離不開四諦的現觀。

例如,在《瑜伽師地論》中 彌勒菩薩的開示:【出世間道淨惑所緣復有四種: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瑜伽師地論》卷27這裡說到淨惑所緣——要斷除結惑所應依、應緣的法,仍然是四聖諦。所謂的「惑」,包括了見道前與見道後的惑,沒有見道前的結惑叫作染汙惑,就是不明白何者是染汙?何者是清淨?所以會將不清淨的五蘊十八界的法,當作是清淨。例如證得初禪的人,會相對於之前的欲界粗重而認為欲界不淨,初禪境界則是清淨;但就二禪人看來,初禪境界仍是喧鬧不淨,二禪境界才是清淨,這就叫作染汙惑。但這些惑結都是三界中的法,不離有為有作的五蘊十八界處法,也就是不離世間法的惑;若離開了世間法,也就沒有這一些惑結了,所以又叫作世俗道淨惑所緣。而見道後要斷除的惑結叫作淨惑,是出世間道的淨惑所緣法,它不是染汙惑,雖然它不離開三界法,仍然在三界法中現行,但是它的本身並非三界法,它不是五蘊十八界中任何的一界,特別是指大乘見道後所對治的惑結。

所以,在這一段《瑜伽師地論》的文字中,彌勒菩薩開示:即使是證得初果後,繼續要修行的出世間淨惑所緣法,仍然是緣於四聖諦而修行,只是所緣者越加的深細、所觀行的部分更加廣大,而所對治、斷除的煩惱也是更為深細。在《雜阿含經》中也是這樣說的:【時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須陀洹果證。」】(《雜阿含經》卷10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如果一個比丘尚未證得涅槃的無間等法,而想要求證無間等的涅槃,要以什麼方便善巧法門來修行呢?要思惟觀行什麼法要呢?」舍利弗回答:「如果比丘尚未證得無間等的涅槃,而想要求證這個涅槃無間等法,那麼他應該要精勤的思惟:五受陰的本身是病、是瘡、是肉中刺、是殘殺自己的道業、是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為什麼這樣子說呢?因為這正是五受陰相應於現證初果解脫之處。如果一位比丘能夠在自己的五受陰上精勤思惟觀行,那麼這一位比丘就可以證得須陀洹的果證。」這就是說,依於四聖諦的精勤修行,可以證得初果須陀洹。

接下來,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舍利弗!得須陀洹果證已,欲得斯陀含果證者,當思惟何等法?】「舍利弗啊!那麼已經證得了須陀洹初果了,想要繼續證得斯陀含二果的人,應當要思惟觀行什麼法要呢?」【舍利弗言:「拘絺羅!已得須陀洹果證已,欲得斯陀含果證者,亦當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斯陀含果證。」】(《雜阿含經》卷10舍利弗說:「拘絺羅啊!已經證得了須陀洹初果了,想要向上證得斯陀含二果的人,還是一樣的應當要精勤的思惟:五受陰的本身是病、是瘡、是肉中刺、是殘殺、是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為什麼這樣子說呢?因為這正是五受陰相應於二果解脫之處。如果一位比丘能夠在自己的五受陰上精勤思惟觀行,那麼這位比丘就可以證得斯陀含的果證。」

同樣的,接下來拘絺羅又問了,如果證得了二果,要如何繼續證得三果呢?而舍利弗還是一樣的回答:「必須要精勤思惟觀行:五受陰的病、瘡、刺、無常、苦、空、無我。」也就是還是一樣的依於四諦而現觀。再接下去,拘絺羅問舍利弗,已經證得了三果要如何進修四果呢?當然舍利弗的回答還是一樣,必須要在五受陰的苦等現象上作精勤的現觀。也就是說,要斷結、證果都是在四聖諦上用心,只是隨著果位的增上,所思惟觀行的內容則更加的深入微細,所以四諦的現觀成就,貫穿了整個解脫道的修證。

還不只如此,經文中拘絺羅接下來又問:【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得阿羅漢果證已,復思惟何等法?」】「證得了阿羅漢,已經到達了輪迴苦之邊際,可以於現世證得涅槃了;在尚未入無餘依涅槃,仍住於三界中的有餘依阿羅漢,他們要思惟、修行什麼法呢?」【舍利弗言:「摩訶拘絺羅!阿羅漢亦復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雜阿含經》卷10舍利弗回答:「拘絺羅啊!已證阿羅漢的修行人還是一樣的思惟觀行:這個五受陰是病、是瘡、是刺、是殺、是無常、苦、空、無我,為什麼這樣子說呢?阿羅漢繼續思惟五受陰,是為了要得到尚未得到的法,為了現證尚未現證的法,為了於現法得樂住。」

這裡就值得我們來想一想:阿羅漢叫作知如真、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沒有任何應斷之惡而未斷,也沒有什麼應證之法而未證;然而,舍利弗在這裡卻說「成就了阿羅漢之後,還是要一樣的去思惟觀行四聖諦,是因為要得到尚未得到的、為了現證尚未現證的、為了能於現法得樂住」?

大家都知道,解脫道的修證以阿羅漢為極果,如果有人說阿羅漢尚有所應證得未證得、所應斷除未斷除者,那麼這一位阿羅漢就不是真的阿羅漢,所以這樣子說是謗佛、謗阿羅漢。但是,在這裡的《雜阿含經》,舍利弗尊者在此處明白的說:阿羅漢還要繼續修行四諦現觀,因為還有應得未得、應證未證,還有所餘現法樂住者。這些話如果出自於一般人,一定會被視為狂言悖語;然而在這卻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所說,這代表了什麼意思呢?要瞭解這一點,我們得重新的檢視四聖諦,特別是苦集諦與苦滅諦。

一般說來,四聖諦中苦諦的意義是大家能夠瞭解的,即使是不學佛的眾生也會有「人生猶如夢一場」的感慨!由五蘊法組成的世間幻滅不實,這也是一般人都能少分理解的道理;對於深入的佛弟子而言,更能現觀萬法存在的當下就已經沒有任何實質的存在——非空亦非有;但是,眾生卻不得不在這樣虛妄的三界法中輪迴不斷,連一分鐘也難以止息,於此便生種種苦。

對於四聖諦的集諦,則比較難具足的了知,一般的佛弟子也只能從五蘊法的道理上來看,五蘊乃是因緣和合才會出生。眾生去體會五蘊法的生、滅,會看到生命中任何的一個法都必須要依賴眾緣而生起,所以五蘊十八界的任何一個法,無論它是如何的微細,都是依緣而起,瞬間出生的同時又已經消失,沒有一個法可以暫時的存在而保持不壞。然而,雖然大部分的佛弟子都知道萬法乃是因緣和合而生,也知道要在生活中去現前觀察諸法的運行,但是一般的佛弟子最多只能觀見每一個法的緣,而很難觀見到每一個法的因,只有極少數的大乘見道菩薩才能夠親見萬法的因。

一般的佛弟子總以為所謂的「因」,是發生在過去的某件事件,然而過去法已滅、沒有了,過去的心也早已不可得,那麼過去的事件如何能夠成為現在果報的因呢?顯然用過去的事件來當作現在現前法的現因是有問題的。現在佛門中的諸大師們,大多選擇不去理會這個問題;或者是採用應成中觀學說的思想,例如像第一世章嘉認為過去的因,已經輾轉於一次又一次的顯現之中,以前一時為後一時的因,如是輾轉,所以並不需要另一個執持種子的識——輾轉輾轉已經成為現在的眾法,所以現在所見的諸緣也就是因,所以不需要再另外立一個因了。但是這樣子可就直接違背了 佛所說「有因有緣世間成,有因有緣世間滅」的道理,變成了只要有眾緣,不需要因,世間就可以直接的成與滅了。

等而下之者,乾脆將因緣法推諉給一個想像出來的「業果報系統」,認為有一個業果報系統自動會去執行因果的現行與生滅,所以我們不需要花費心思去現觀什麼因,反正業果報系統自然而然就會運作出我們的果報現行。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可就成為與印度教教派相同的見解,不過是把大梵 (brama) 替換成業果報系統就好了,反正一切都是大梵所造作,自然而然就會運作出我們的果報現行;而大梵的本身卻是非空也非有,了無自性也無他性。

也就是說,現在佛門中的修行人,修行四聖諦之所以難以成功,是因為從一開始想要觀行苦諦,卻只見到了苦的表相,完全不能看清苦是如何出生的,苦出生的因與緣是什麼。這就如同想要看清楚前方的道路,卻用手把眼睛遮住了再去看,那當然難以看清苦的實質,所以苦諦的現觀就不可能成就。所以連帶著苦諦現觀無法現觀成就,則接下來修學集諦,就只能觀見苦集唯有前面的眾緣而沒有因了,如此錯誤又淺薄的知見,那麼四聖諦就將永遠無法現觀成就。

今天時間的關係,就先為各位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287-a22_048